[精品]2017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展望
中美纺织服装贸易争端浅析(DOC 13)

中美纺织服装贸易争端浅析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制品进口国。
据美国海关统计,2005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达892.07亿美元,同比增长7.08%;其中,服装进口额为687.15亿美元,同比增长6.09%。
而我国自1994年起,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制品生产和出口国。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总额达到1175亿美元,而美国则是我国纺织服装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制品进口国和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制品生产及出口国,中美两国纺织服装贸易摩擦令人关注。
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对美国出口现状2005年,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之后的几个月里,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纺织服装制品出口激增。
当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服装达195.76亿美元,同比增长66.09%。
其中,服装为135.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00%;纺织品同比增长47.38%。
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服装制品金额约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7%。
2005年9月,美国全国纺织组织协会(NCTO)和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AMTAC)等四家机构联合向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提出对我国纺织服装的9类产品进口继续采取保护性措施的申述。
根据该申述,2005年1-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及服装大量激增。
在该申述提出继续实施保护性措施的7类服装商品中,进口数量总计达到8.50亿件,平均增幅达627%。
其中,进口增长最快的是棉质衬衫(338类和339类)和棉质裤子(347类和348类),增幅分别达到1287%和14227%,为2.27亿件和2.05亿条;占美国进口市场份额最大的则是文胸产品,达到43%。
此外,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中,其他人造长纤织物类增长最快,达到4428.03万平方米增幅达到1145%,约占美国进口市场的16%。
此外,其他类服装,如针织衬衫、内衣、人造纤维衬衫及裤子,增幅均超过300%以上。
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在其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公布的《纺织及服装贸易差额报告》(按照美国海关价值/普通进口货品流量计算)进口统计中,将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划分为如下四类:纱线,织品,制成品及服装。
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自2001年以来,中美纺织品贸易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额、出口增长率及在美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
从中美纺织品贸易阶段性特征出发,拟纵观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归纳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情况,着眼中美纺织品目前的现状,探讨中美纺织品未来发展趋势。
标签:中美;纺织品贸易;阶段;前景;发展趋势1 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纺织品贸易作为多年游离于自由贸易的特殊贸易品,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征。
根据世界各成员国一起就纺织品贸易签署的协议,纺织品贸易可分这么四大阶段:关税管理阶段、多种纤维协定(MFT) 阶段、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的纺织品配额阶段、完全的自由化阶段。
中美纺织品贸易始于1784年,获得蓬勃发展始于中美贸易正常化以后。
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经历1784年~1984年、1985~2001年、2002~2005年、2006~2008年以及2009年以后的完全自由化五个发展阶段。
在1784年~1984年期间,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同时美国不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呈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1985~2001),中国纺织业大力发展起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的生产国与出口国。
在中国加入了“多种纤维协定(FMA)”,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开始迅速增长,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销售市场。
但在这期间,美国利用“多种纤维协定(FMA)”单方面采取行动限制纺织品进口。
中美之间曾多次签订了中美纺织品协议,规定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年增长率1%~6%严厉的数量控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规模从1981年仅12亿美元到1995的48亿美元,2000年达到65亿美元的增长,这个阶段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第三阶段(2002~2004年),中国成为世贸成员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协议下,中美纺织品贸易以2001年为转折点,这期间增长趋势则相对较快。
2002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纺织品出口额扩大至2003年的118亿美元,2004年224.07亿美元,增长速度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对美出口年增长率2003和2004年达到22.46%和22.2%,2005年高达53.91%。
中美贸易站对服装加工行业造成哪些影响

中美贸易战后服装加工行业如何应对1、中国服装纺织品的出口第一大国是美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
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服装及纺织品占总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出口的15.5%,是我国服装及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出口美国的服装及纺织中服装占73%,其他纺织品占27%。
中国和美国在服装及纺织品贸易上有巨大贸易顺差,以2017年为例,中国对美国服装及纺织品贸易顺差2440.5亿美元。
我们赚了美国人的钱,占了美国人民的市场,抢了美国人民的工作。
所以,特朗普一定不会放过中国服装出口行业的!一旦贸易保护主义肆虐,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首当其冲。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美国纺织品服装从全球进口量约为649.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2018年1月份美国纺织品服装从全球进口量约为56.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
其中,2017年美国纺织品服装从中国进口量约为317.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4%,2018年1月份美国纺织品服装从中国进口量约为27.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98%。
从上述可知,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量的近49%左右来自中国。
一旦中美贸易战全面打响,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影响不言而喻。
2、中美贸易战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将是受益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墨西哥、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南韩、洪都拉斯及加拿大等。
2015年,前四大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为中国、越南、印度及墨西哥,占比分别为37.25%、9.43%、6.68%及4.52%,中国占有绝对优势。
美国的贸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移。
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产业,能解决很多人就业。
特朗普恨不能把这个产业请回美国,但是他们的人工成本太高,短期内回流美国的可能性较低,因此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实在萎缩厉害。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贸易战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一种手段。
中美贸易战,作为全球经济格局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
而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开始,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其中包括纺织品和服装。
由于美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口额下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一些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出口额减少幅度较大。
二、产品结构调整。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关税加征的压力,中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贸易战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的影响。
三、市场份额下降。
贸易战导致了美国市场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减少,同时其他国家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受到了冲击,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四、出口企业利润下降。
由于关税加征和市场变化等因素,一些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出现下降。
企业利润的减少对于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发展对策考虑到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对策,以应对挑战,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纺织品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多元化出口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新兴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成为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增长点。
我国应该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扩大对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
加强与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合作,拓展出口渠道。
二、提高产品质量。
优质的产品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前景资料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前景摘要中国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大国,纺织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近年来,欧美等国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中的摩擦不断, 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频受阻,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瓶颈。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中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分析摩擦产生的根源,从而思考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纺织品贸易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贸易摩擦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ABSTRACTSince China is the largest product country in the global textile Industry, the textile import plays ann.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However,current frictions of China and her trade partners include US and European count- rise continuously happened, which have restrained China’s textile import and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our textile enterprises going - out strateg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textile trade and analysis the root of these frictions for putting for word feasible count- ad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extile trade and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Key Words] Trade Frictions Textile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目录一、引言 (1)二、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1)(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内在合理性 (1)(二)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构成 (2)(三)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3)三、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前景 (4)(一)中美纺织品贸易持续稳定的增长 (4)1、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持续增长 (4)2、中国对美进口将会增加 (4)(二)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5)(三)纺织品贸易自由化是发展的主线 (5)四、中国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6)(一)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6)(二)缺乏自有品牌,低价竞销现象严重 (6)(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急需调整 (7)(四)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受到强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8)五、中国纺织业应采取的对策 (9)(一)坚持贸易多国化,优化市场结构 (9)(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 (9)(三)拉动内需,降低对外依存度 (10)(四)有条件的企业要走出去 (10)(五)主动防范贸易磨擦和贸易壁垒 (11)六、结论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前景一、引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浅谈

加强国际合 作,拓展国 际市场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 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建立产业链合作机制,加强 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 量和附加值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 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强两国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贸易关系 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推动关税减免和优惠措施,降低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口结构:中美纺织品及服装出 口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政策:中美纺织品及服装出 口政策不断完善
贸易摩擦:中 美贸易摩擦对 纺织品及服装
出装市场需
求的变化
技术进步:纺 织品及服装生 产技术的进步 对出口的影响
政策支持:中 美两国政府对 纺织品及服装 出口的政策支
中国:劳动力 成本低,生产 效率高,产品
质量稳定
美国:品牌影 响力强,设计 创新能力强, 市场渠道广泛
中国:出口规 模大,市场份 额高,价格竞
争力强
美国:高端市 场占有率高, 产品附加值高,
技术含量高
出口规模:中美纺织品及服装出 口规模持续增长
出口市场:中美纺织品及服装出 口市场多元化
添加标题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 化
1979年,中美建交,贸易关系开始发 展
1980年代,中美贸易额快速增长
1990年代,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出现
2000年代,中美贸易关系进入快速发 展期
2010年代,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贸易 战爆发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和影响范围扩大,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行业也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使得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受到一定压制。
中美贸易战也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产生间接影响。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市场多元化拓展,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降低贸易风险。
我们需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抵御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虽然存在,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积极的发展对策来化解不利影响,保持行业的稳定发展。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保持应对挑战的灵活性和创新力,确保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导致了纺织品出口市场的不稳定性。
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少、订单减少的挑战,这使得纺织品出口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
中美贸易战影响了纺织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受到了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使得纺织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市场份额。
中美贸易战也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出口政策上的不确定性。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出口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这给纺织品出口商带来了出口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出口经营的风险。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影响,需要我国出口商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2.2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服装出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摘要纺织品及服装是中美贸易中贸易量最大的商品,也是中国对美出口最主要的商品。
由于纺织品一向被视为敏感性商品,收入弹性和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的历程十分坎坷。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美出口的不断增长,中美在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国际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以来,美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的限制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的症结何在,如何解决,这是我国广大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围绕近年来针对中美织品服装贸易摩擦,及国内纺织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摩擦中美限制措施(一)案例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和纺织品出口国,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纤维加工量2400万吨,约占世界生产能力的38%;2004年中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服装951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
中国在纺织品出口上有三大优势:价格便宜、品种齐全,以及物流环节快捷。
随着纺织品配额的逐步取消,中国在纺织品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出来,纺织品出口量大幅增加,这一方面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另一方面对其它贸易国纺织产业造成压力,引起一定的贸易摩擦。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就我国目前的产能和竞争优势而言,我对美纺织品出口还有很大潜力,在美的市场份额还可进一步提高。
据美业内人士估计,配额取消后的5年内,中国服装出口可望占据美国服装市场的50%以上,而目前我国服装在美市场上的份额还不到24%。
积极寻求与美纺织业的合作,利用我国低生产成本、规模生产和纺织业上、中、下游产业齐全等优势,吸引美纺织业到我国投资设厂或与我合资合作经营。
这一方面可利用美方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为我国在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扩大对美出口。
2005年1月1日起,全球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制,世界各国均预期中国将成为后配额时代最大的赢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展望
贸易逆差共计830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占同期美货物贸易总逆差的9.9%。
其中服装逆差703亿美元,占纺织产品逆差的84.7%,同比增长4.1%;纺织品逆差128亿美元,占纺织产品逆差的15.3%,同比增长8.5%。
来自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占美纺织产品全部逆差的35.7%。
我对美纺织品出口以服装为主,服饰次之,布料和纱线较少。
长期来看,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等市场潜在不确定因素短期内尚难消除。
这一不确定因素不解决,将是我纺织品对美出口的重大障碍。
2006年美纺织产品
美国政府自2007年1月1日起对从中国出运棉制针织衬衫(338/9类)、棉制裤子(347/8类)、棉及化纤制内衣(352/652类)、棉制及化纤制胸衣(349/649)、合成纤维布(620)、袜子(332/432/632)、精梳棉纱(301类)、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340/640类)、化纤制针织衬衫(638/639类)和化纤制裤子(647/648类)等21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数量限制将持续到2007年12月31日。
1、2006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回顾
2006年,中国继续稳居美国纺织品进口来源国第一位。
同期,美国从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的进口量增长20%左右,从印度、孟加拉国的进口增长14%,而从加拿大、多米尼加、萨尔瓦多的进口则下降较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全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147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我对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2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统计表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价格全面提升,美国自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均价为1.45美元/平方米,提高7.4%,该增幅在美前十大进口市场中仅次于加拿大和孟加拉,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自中国进口服装的单价为2.85美元/平方米,提高10.1%,是美主要服装进口国中提升最快的;
2006年美国从中国香港进口的服装继续大幅下降,金额减少接近20%,为28亿美元。
多年来,香港利用美国给香港的配额数量比中国大陆多的优势出口美国。
现在配额已经部分被取消,香港明显失去了其主要的贸易优势。
香港对美国出运的部分品种(美国对中国重新设立配额的品种)到货集中,而非配额品种相反大幅减少。
因此,在美国配额全部取消之后,香港的转口业务预期会跟着消失。
2007年1-2月在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排名第一,对美国出口金额39.91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8.85%。
2005年1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双边纺织品协议,对21种纺织品服装(按美方类别为34类)实施配额管理。
2006年是协议执行的第一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有关情况如下:
1)、进口持续增长,进口单价明显提高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共计18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进口金额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平均单价提高了8.8%。
按进口量计算,中国占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3%升至35.7%,按进口额计算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25.1%升至29%。
2)、服装进口大幅下降,纺织品进口继续快速增长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65亿平方米,金额1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22.3%。
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份额按进口量计算从2005年的26.7%增至2006年的28.9%,按金额计算从2005年的22%增至2006年的25.9%。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121亿平方米,金额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7.7%,中国占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从2005年的37.8%增至40.9%,按进口额计算从2006年的35.4%增至39.5%。
3)、设限类别进口数量大幅下降,价格上升。
自2006年开始,美对中国21类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
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66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4.6亿美元,增幅约7.4%。
但各设限品种的进口量均出现下降,其中降幅在10%以内的4种,降幅10%~30%的8种,降幅30%~50%的5种,降幅50%以上的3种。
所有设限品种的进口价格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幅10%~30%的10种,增幅30%~50%的6种,增幅50%以上的4种。
中国纺织品进口减少后的市场空间基本被东南亚、南亚发展中国家填补,例如:2006年,338/339类来自印尼的进口增长了124%,柬埔寨增长86%,印度增长41%;孟加拉国增长60%,越南增长29%,巴基斯坦增长21%;347/348类来自孟加拉国的进口增长了72%,印尼增长60%,越南增长36%,柬埔寨增长26%,巴基斯坦增长35%,印度增长27%。
4)、部分未设限类别进口快速增长
未设限类别的进口增长明显快于设限类别。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未设限类别的纺织产品数量达140亿平方米,增长18.8%,金额165亿美元,增长25.7%;未设限类别占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量的比例已从2005年的83.7%上升到89.6%,金额占比从2005年的73.5%升至76.4%,显示出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
2006年,部分大宗类别对美出口量快速增长,价格下降。
例如:336类(棉制连衣裙)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23%,单价下降9%;341类(棉制女梭织衬衫)进口数量同比增长72.1%,单价下降了0.5%;335类(棉制女外衣)进口数量同比增长22.2%,单价下降7.5%;351类(棉制睡衣)进口数量同比增长26.5%,单价下降3%;361类(棉制床单)进口数量同比增长74.7%,单价下降11.2%;362类(床罩棉被)进口数量同比增长57.6%,单价下降6.8%;435类(化纤制女外衣)进口数量同比增长28.7%,单价下降5.8%;636类(化纤制连衣裙)进口数量同比增长93.8%,单价下降了24.7%;641类(化纤制女梭织衬衫)进口数量同比增长54.2%,单价下降5.5%;642类(化纤制裙子)进口数量同比增长30.5%,单价下降0.8%;644类(化纤制女西装套装)进口数量同比增长28.8%,单价下降4.3%;651类(化纤制睡衣)进口数量同比增长56%,单价下降9.9%。
2、2007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展望
主要经济学家对2007年美国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普遍认为2007年美经济将维持2.5%左右的增幅。
在此基础上,美国纺织品消费和进口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近年来的增长势头。
因此,2007年各主要纺织产品出口国将继续重新划分美国市场。
从目前情况看,已经实施的《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并未挽回美周边国家纺织品对美出口的不利局面。
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国家对美出口也将继续减少,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越南、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均有望在2007年继续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由于《中美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所涵盖的产品范围已经解决了美国业界的主要关切,预计2008年底协议到期前纺织品问题不会成为美国会、政府及舆论关注的重点。
2007年的配额量将根据中美双边协议所规定的年增长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显而易见,未设限产品仍将是对美纺织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经过一体化两年来的放量增长后,2007年增速有可能放缓。
3、开拓美国市场的有效平台——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美国STS公司、YOUTHFUL USA 公司承办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已经举办七届,第八届将于2007年6月12日-14日如约在美国纽约举办。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始于2000年。
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中美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为实现中美商界共赢的专业贸易平台,展会为中美纺织品贸易跨越太平洋搭建了一座通往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桥梁,成为中国纺织业界在美国本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展盛会。
同时也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
据统计,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前七届展出总面积达33500平方米,共有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200多家企业参展;来自美国、欧盟及美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纺织品进口商共7000多家贸易公司的近3万名贸易代表到会参观和洽谈业务。
美国本土56%大型采购商和51%大型批发商的已将该展会列为采购计划的重要渠道。
参展企业都是相当有实力或者有一定规模的展商,如:宁波维科、宁波罗蒙、湖北美尔雅、兰州三毛、上海飞马、北京雪莲、保定依棉、山东如意、山东兰雁、济南元首、青岛喜盈门、宁波布利杰、无锡震球、苏州恒润,佛山新光等。
他们当中,有些已经连续参展7届,45%以上获得过新的订单,30%以上连续6年获得订单,98%通过展会与美国、美国
周边国家或地区及欧盟的买家建立了贸易联系,86%的企业希望连续参展。
很多参展企业认为,参加美国纽约展览会,就是我国企业拓展美国市场有效、直接的途径。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目前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十分适合美国市场需求,但在实际的运作中,中国企业一般只能占一到二成的收益,八成的利润都被美国的进口商、零售商和批发商所享有。
中国的企业在今后的贸易实践中,必须改变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现状,走向"质优价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