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优质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立 建立者:刘秀(汉光十武三帝)年,谥号光武,庙
光都武帝城刘:洛秀阳 号世祖。
时 间
人物
背景
西 汉 经济凋 汉 高 敝,吸
措施
1.把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2.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
休 养
初 年
祖 刘 邦
取秦朝 灭亡教
训
3.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徭役 4.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产
生 息
东 汉 初 年
仁心待人 天下归心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即位 年龄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即位 年龄和平均寿命。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9岁 36岁 34岁 14岁
当小皇帝逐渐长大后, 最想摆脱谁?最能依靠 谁?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了解东汉的建立;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 景之治”的异同。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 社会动荡;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 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以德化民 柔术治国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建立汉朝 休养生息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阅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黄
黄巾起义口号:
巾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起
岁在甲子,
义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三、黄巾起义
原因:
创立组织: 时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之刘君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 末 光年 复都大 了城规 汉模 政农 权民 。起义,最终
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时间 东汉初年 光武帝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立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兴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亡
东 汉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衰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 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 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
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第二篇章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东
3.光武中兴:措施、影响
汉
的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兴
亡
时 间、领导人、结
三、黄巾起义 果
影响:
东 汉 的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 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 3.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时间 东汉初年 光武帝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立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兴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亡
东 汉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衰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 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 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
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第二篇章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东
3.光武中兴:措施、影响
汉
的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兴
亡
时 间、领导人、结
三、黄巾起义 果
影响:
东 汉 的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 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 3.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 生活和地方风貌
文化昌盛的 东汉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 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繁。
西汉
新
东汉
前202年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9年
文汉昭 景武宣 之盛中 治世兴
外 戚 王 莽
篡 爆发绿林(山) 汉 赤眉农民起义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 汉景帝 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特点:有组织(创立了宗教太平 道) 有准备 规模大
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 民大起义。
黄巾起义的作用及影响: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以宗教组织形式的大规 模起义。对东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 冲击,从此元气大伤,使其一蹶不 振,历史进入了三国鼎州立牧时割代据。: 为
了镇压黄巾起 事,朝廷改刺 史为州牧,令 各地州牧掌握 兵权,州牧拥 兵自重。此后 各州牧又互相
刘
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
秀
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
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
了东汉王朝。之后又经过长达十
数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各
地的割据政权,使中国大地再次
归于统一,为汉朝中兴之主。在
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
祖。
时间:公元25
东
年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 生活和地方风貌
文化昌盛的 东汉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 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繁。
西汉
新
东汉
前202年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9年
文汉昭 景武宣 之盛中 治世兴
外 戚 王 莽
篡 爆发绿林(山) 汉 赤眉农民起义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 汉景帝 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特点:有组织(创立了宗教太平 道) 有准备 规模大
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 民大起义。
黄巾起义的作用及影响: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以宗教组织形式的大规 模起义。对东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 冲击,从此元气大伤,使其一蹶不 振,历史进入了三国鼎州立牧时割代据。: 为
了镇压黄巾起 事,朝廷改刺 史为州牧,令 各地州牧掌握 兵权,州牧拥 兵自重。此后 各州牧又互相
刘
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
秀
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
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
了东汉王朝。之后又经过长达十
数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各
地的割据政权,使中国大地再次
归于统一,为汉朝中兴之主。在
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
祖。
时间:公元25
东
年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优质课获奖课件

是多24少岁?你皇能帝发年现幼此,无表法中主的政问。
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外什戚么专后政 果?当小皇帝长大后,最想摆
脱外谁戚?最能依靠宦谁官?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皇帝早逝——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专权(君 权旁落)——皇帝长大(依靠宦官)——诛杀外戚(夺回君 权)——宦官得宠(把持朝政)——皇帝早逝
汉唐王朝缔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久享赞誉。提
及汉朝,跃入脑海的是太祖刘邦的开国之功、武帝刘彻的 文韬武略。对于东汉历史,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一起踏 寻东汉的文物古迹,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
1、西汉后期政局——新莽篡汉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 致外戚(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势力坐大, 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 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 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 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西汉王 朝。
材料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 甲子,天下大吉”。
材料二 《后汉书·黄甫嵩传》记载, 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 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闲,天 下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中“苍天”指的是什么?“甲子” 指的是哪一年?
“苍天”指东汉王朝;“甲子”指184年。
2.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农民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特点?
两汉朝代更替时间轴
二、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但连 年征战,天下百姓久遭战祸,财物耗尽,天下太平是众心 所向。假如你是光武帝刘秀,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社 会状况?你又会借鉴哪些前人的经验?
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外什戚么专后政 果?当小皇帝长大后,最想摆
脱外谁戚?最能依靠宦谁官?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皇帝早逝——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专权(君 权旁落)——皇帝长大(依靠宦官)——诛杀外戚(夺回君 权)——宦官得宠(把持朝政)——皇帝早逝
汉唐王朝缔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久享赞誉。提
及汉朝,跃入脑海的是太祖刘邦的开国之功、武帝刘彻的 文韬武略。对于东汉历史,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一起踏 寻东汉的文物古迹,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
1、西汉后期政局——新莽篡汉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 致外戚(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势力坐大, 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 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 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 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西汉王 朝。
材料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 甲子,天下大吉”。
材料二 《后汉书·黄甫嵩传》记载, 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 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闲,天 下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中“苍天”指的是什么?“甲子” 指的是哪一年?
“苍天”指东汉王朝;“甲子”指184年。
2.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农民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特点?
两汉朝代更替时间轴
二、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但连 年征战,天下百姓久遭战祸,财物耗尽,天下太平是众心 所向。假如你是光武帝刘秀,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社 会状况?你又会借鉴哪些前人的经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精品课件

西汉中后期,逐渐形成以宗族为基础、拥有众多宾客徒附、 雄踞一方的豪族。东汉时豪族进一步发展,形成田庄式经营。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就出身南阳豪族。
豪族以宗族为根基,聚族而居。宗族内部各家庭社会地位、 济实力悬殊。豪族收恤宗族中的贫困者,蓄养宾客,收留破产 流亡的农民,这些人大多沦为依附农。豪族田庄从事多种经营, 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光武帝外祖父南阳樊重的田庄, 面积达三百余顷,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兼营养鱼、畜牧,还 有制漆等手工业,“有求必给”。
败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新朝末年的扰乱,蔓延极广;民生之凋敝,更甚于前朝。 刘秀重建汉朝,平定天下,以“柔道”治国,简政安民,释放 奴婢,整顿吏治,节省开支,并广设学校,致力文教,从而出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然而,固有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不断膨胀,中央政权日益衰微,黄巾起义 及随后的军阀割据导致东汉王朝分崩离析。
东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东 汉 的
汉 措施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的 建 立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Fra bibliotek对官吏的监督,惩处 贪官污吏
兴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
衰
东
中兴”的局面
汉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的
衰 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了解东汉的建立;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 景之治”的异同。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 社会动荡;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 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历史时空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秦 西文 巩 新
皇帝即位年龄都很小,寿命不长。
东汉的衰亡
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后果: 皇权衰弱,朝 政混乱、动摇 了东汉的统治
皇帝早逝
宦__官___弄权,把持朝政
幼主即位,太__后___临朝 _外__戚__专权,皇权旁落
诛杀__外__戚_,夺回皇权 皇帝长大,依靠_宦__官__
东汉的衰亡 政治统治腐朽
自然灾害频繁 人民苦难深重
公正公平,为正直官吏撑腰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 济恢复和发展,政治清明,史称 “光武中兴”。
火眼金睛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龄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 ——《后汉书·光武帝纪》
3.减轻刑罚
••材材料料:二“:县(官汉吏光职武所置帝尚)繁诏.曰...:..“并解省四王百莽余之县,
繁吏职密减,损还,汉十世置之其轻一”法。”
——
《后汉4书.合·循并吏郡传县》,裁减官员• ——《后汉书·光武帝纪》
看图说史
5.加强对官吏监督,惩处贪官
同学们,你们知道“强项令” 董宣的故事吗?
农民起义
三、黄巾起义
1.了解东汉的建立;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 景之治”的异同。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 社会动荡;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 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历史时空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秦 西文 巩 新
皇帝即位年龄都很小,寿命不长。
东汉的衰亡
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后果: 皇权衰弱,朝 政混乱、动摇 了东汉的统治
皇帝早逝
宦__官___弄权,把持朝政
幼主即位,太__后___临朝 _外__戚__专权,皇权旁落
诛杀__外__戚_,夺回皇权 皇帝长大,依靠_宦__官__
东汉的衰亡 政治统治腐朽
自然灾害频繁 人民苦难深重
公正公平,为正直官吏撑腰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 济恢复和发展,政治清明,史称 “光武中兴”。
火眼金睛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龄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 ——《后汉书·光武帝纪》
3.减轻刑罚
••材材料料:二“:县(官汉吏光职武所置帝尚)繁诏.曰...:..“并解省四王百莽余之县,
繁吏职密减,损还,汉十世置之其轻一”法。”
——
《后汉4书.合·循并吏郡传县》,裁减官员• ——《后汉书·光武帝纪》
看图说史
5.加强对官吏监督,惩处贪官
同学们,你们知道“强项令” 董宣的故事吗?
农民起义
三、黄巾起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本课小结: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1、王莽代汉: 2、东汉的建立: 3、“光武中兴”的措施: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 2.后果 三、黄巾起义 1、原因 2、结果 3、意义
课堂练习
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
D 素是( )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
兴
都城:洛阳
东 汉
“光武中兴”
的
兴
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亡
黄巾起义
东 汉 的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立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兴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
民负担
D 2、下列不属于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减轻农民的负担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禁止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东汉的建立
时间: 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布自己承受天命,
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
号为“新”,年
号为“始建国”,
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 就这样,王莽的 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 新朝取代了汉朝。
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
起生活。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 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外东戚汉权中力期膨后胀,,即后位来的外皇戚帝宦大官多交年替迈年专,权幼导,致东
汉走向衰亡。
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 经过精心策划,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爆发了,使东汉一张蹶角不振。 黄巾
外戚宦材官料交一替专权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产生了什
么样的影响? 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 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让那些因战乱、饥 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还采取轻徭薄 赋的政策。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更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 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还提倡勤俭治国。
——摘自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P52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衰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惩处贪官污吏。
措施允5:许东汉北政方府把少羌人数内迁民,族把南内匈奴迁内,迁,缓把乌和桓内民迁族,把矛鲜卑盾内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柔道行之。”
பைடு நூலகம்
——《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秀的伯母、姑母、婶娘们赞扬刘秀年少时只是谨慎
守信,人与人交往并不殷勤应酬,只知道柔和,现在与少年
时代对比有了很大变化。刘秀听说后大笑着说:“我治理天
下,也要推行柔和之道。” )
光武帝刘秀“柔术治天下“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为整一父失一,母 去地顿的”把者 土刘方,赋注 建 光东鲜, 地秀官官制这意武武卑汉恣的连吏场。样六整帝内政听农续顿下;风省极年府迁之民下并气减大吏诏(把,,沦达敢为对为刑的了公治:“羌拘奴六地之罚减元,“鲜人执婢道方一,轻躬并3内卑0,的释官变还了行省年迁大论问放吏。多人节四)都,如题奴严故次民俭百,护把律得婢格宣的,余下《。到南偏的了”命要布负奖县诏后匈何极使令求释担励,恢汉遣奴大得,,放。廉吏复书内使的自“赏刑洁职西·迁奉改西民罚 徒,减汉循,献善汉有从 ,选损前吏把,末嫁严 即期拔,传也年乌愿妻使以卖。 “贤十三》桓得得来子经 见能置十有内归战大欲过 徒税以其“迁化乱量归 内免之”后外为大匪庶量懈民土,”地百。荒姓芜而宽人息口”又之不誉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王莽改制
材料一:…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 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改革 币制…
——《汉书·王莽传 》 材料二: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
材料三: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食货志下》
材料四: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后汉书·光武帝纪
》
绿林军:公元17年, 王匡、王凤在湖北当 阳绿林山起义。
有人说,他是历史上最亲民的一位皇帝…… 他,是个皇子龙孙,家道中落,寒微无名…… 他,九岁父母俱亡,成了孤儿……
然而,他雄心壮志,有胆有识,开创基业,永 彪青史……
汉光武帝陵
北邙何垒垒, 高陵有四五。 借问谁人坟, 皆云汉世主。
刘秀
请仔细判读课本P59这两幅图片,结合课文标 题说说其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哪一方面?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亲身体验 到了农民力量的巨大。他会如何来采取措施治理国家呢?
相关史
柔术治天下
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
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
都城:洛阳
2、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 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 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新朝,西 汉灭亡。
帝。
刘秀 建 东汉
刘秀(公元25-57在位):字文叔,汉 高祖刘邦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
他父亲这一辈,已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 官员了。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 汉宗室拨款。王莽建立新朝后,刘秀成为
了一名庄稼汉 新朝末年,刘秀加入绿林义军,在昆
阳一战中一举歼灭王莽政权的主力。公元 25年,在河北登基称帝,沿用“汉”的国 号,不久定都洛阳,因为洛阳在西汉都城 长安的东面,故史称东汉。东汉建立后, 又陆续平灭了诸多地方割据政权,使得新 朝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再 次归于统一。
赤眉军公元18年 ,琅琊樊崇在山 东莒县起义。
1、光武中兴的历史背景 :
西汉王朝
公 西汉后期,朝
元 政日益腐败,
前 土地兼并问题
202 年
愈加严重,社 会动荡不安。
王莽 篡汉
刘秀建东汉
公 元 9
公元 9年,外 戚王莽夺 取西汉政
公 元 25
公元25年,西 汉宗室刘秀称 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年 权,建立 年 刘秀就是光武
采用虚拟方式,通过欣赏者的联想作用,创
造从出一一个个隐侧含面的反充映满了戏剧东性汉的的精民彩间场面,体 现出汉代艺生术活所和特地有方的生风动貌活泼的气势。
陶院落(模型) 陶院落(模型)
历史信息?
这是城模堡拟庭豪院强深地主邃的坞堡而 制作的明楼器台,重为叠东错汉豪落强大族躲
避战乱、御敌自救的产物,说明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了当时的社会极度混乱,也是当
时住私宅家和武装防日御益设膨施胀紧的密见结证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背景
光武中兴 措 施影 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思考:材料反映出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 西
活状况怎样?
汉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的
统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了解东汉的建立;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 景之治”的异同。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 社会动荡;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 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在我国历史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 是怎样灭亡的?东汉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东 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但是,东 汉中期以后,却是朝政紊乱、腐败,社会动荡不 安。当时的朝政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东汉又是 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治
西汉
已
公元前202年
是
文汉 昭 景武 宣 之盛 中
元成哀平 帝帝帝帝
穷 途 末
治世 兴
路
!
1、光武中兴的历史背景 :
西汉王朝
公 西汉后期,朝 元 政日益腐败, 前 土地兼并问题 202 愈加严重,社 年 会动荡不安。
王莽 篡汉
公 公元
元 9年,外
9
戚王莽夺 取西汉政
年 权,建立
新朝,西
汉灭亡。
外戚:指帝王的 母族、妻族亲戚 。 王莽是汉元帝的 皇后王政君的侄 子。王氏家族利 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 外的军政大权。 王莽称帝后,实行了一系列 “改制”,但因其改制措施不切 实际,结果改制彻底失败。王莽 的施政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 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终于激起 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23年 ,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陶 院 落 ( 模 型 )
历史信息?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佣
展虽现然了人汉们代并高不了超解的他雕说塑唱艺的具术体内容,
但一看到这位热情、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
幽默有感助的于艺了人解,都当会时发的出文会化心生的微活笑,甚至
可以想象到在这个说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
兴致增勃加勃了的对听说众在唱倾人听的着直他观出感色的受表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