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比较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市场比较法复习题

市场比较法复习题

市场比较法复习题市场比较法一、单项选择题1、与市场比较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原理是()。

A、均衡原理B、预期原理C、竞争原理D、替代原理2、比准价格是一种()。

A、市场价格B、理论价格C、评估价格D、公平价格3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房地产价格时,选择比较案例应尽可能使其在()。

A、同一供需圈内B、相邻区域内C、同一行政区内D、同一城市内4、某住宅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比例为1:0.7,已知建筑面积价格为3000元/平方米,则使用面积价格为()元/平方米。

A、2100B、2333C、4286D、46665、有一宗交易实例使用面积2500平方英尺,成交总价16万美元,分二期付款:首期付50%,余款一年后支付。

若半年期利率为1.5%,1美元=8.28元人民币,1平方米建筑面积=0.75平方米使用面积,1平方米=10.764平方英尺,将其统一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人民币价格为()。

A、7494元/㎡B、7250元/㎡C、4020元/㎡D、4215元/㎡6、有甲、乙两宗面积形状都相同的相邻地块各值50万元,若将两宗土地合并为一宗,合并后价值110万元,如果甲地块的使用权人购买乙地块的使用权,乙地块的使用权人的索价对交易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正常价格应为()。

A、50万元B、55万元C、60万元D、60万元以上7、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6%,则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为()。

A、0.060B、0.940C、1.060D、1.0648、某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卖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和8%,某宗房地产交易,买方付给卖方297万元,应缴纳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则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万元。

A、323B、275C、273D、2589、某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买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和8%。

某宗房地产交易,买方付给卖方2325元/㎡,应缴纳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则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元/㎡。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类似区域是指与待估宗地所隶属的相邻区域相类似的、不在同一供需圈的其他区域。

()2.以一个标准宗地或条件俱佳的土地为基准,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土地均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结果转化为修正价格,此方法为直接比较。

()3.运用市场比较法测算的价格能反映近期市场行情,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4.市场比较法估价程序先后为收集交易资料、确定比较案例、修正、确定土地价格。

()5.选择比较交易案例,一般应选择4年内成交的不动产交易案例,最长不超过5年。

()6.正常和非正常交易均可作为比较交易案例,通过修正予以运用。

()7.宗地用途虽不同,但影响其价格的区域因素却是一样的。

()8.土地使用年期属于个别因素。

()9.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需对交易案例依次进行个别、区域、期日、情况修正。

()10.比较案例选定以后,还应根据各案例的情况,建立价格比较基础。

()11.用来比较的交易案例应与待估土地处于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区域,或处于不同供需圈的类似地。

()12.可通过公式“情况修正后的交易案例价格一比较交易案例价格×比较案例宗地情况指数/待估宗地情况指数”对交易案例进行情况修正。

()13.商服用途的宗地,其所临道路若为交通型干道或生活型干道,其利用效用会产生很大差异。

()14.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宗地抵押价格时,可选用买卖交易实例作为比较案例。

()15.容积率是指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率。

()16.估价期日是指决定待估土地价额的基准日期。

()17.运用市场比较法,可评估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还可评估土地及建筑物为一整体的价格。

()18.某宗地1998年9月的价格为2000元,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该市地价指数上涨15%,若其他情况不变,则该地块在2001年9月的价格应为2600元。

()19.在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时,若某正常交易案例的价格为1000元/m2,设其区域条件指数为100,评估对象的区域条件与之相比指数为110,则经区域因素修正,评估对象的价格为1100元/m2。

42市场价格比较法习题PPT课件

42市场价格比较法习题PPT课件

102、被评估的捷达车比参照物车辆的使用年限少1年, 则其价格差异调整系数为10.44%,参照物车辆的市 场价为4.5万元,则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P为( )。
A、4.97万元 B、3.98万元 C、5.1万元 D、5.3万元 参考答案:A
103、市场价格比较法中的比较因素是指( )。 A、影响销售的因素 B、影响外观的因素 C、影响使用的因素 D、影响价格的因素 参考答案:D
Pc=PcK厂K年K技 =2.86×1.05 ×0.89 ×0.94
=2.51(万元)
参照A、B、C 三个参照物得评估物评估值 P= ( PA+PB + PA )/3 =(3.122+2.82+2.51)/3 =2.82(万元)
例7—4为有多个参照物,所以需要把每个参照 物的市场价格经调整后,再求其平均值,作 为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若在市场上只能找 到一个参照物,则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就是 参照物交易价格调整后的价值。
在二手车市场找到A、B、C 3个相似的参 照物。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其有关情况列 于表7—2中。
以A为参照物评估: 1. 使用年限调整系数
使用年限调 K年整 参 评系 照 估物 物 数 售 售76年 年 价 价) ) 比 比( ( 00..2373611.2 2. 技术状况调整系数
技术状况调K整 技系 参 评照 估数 物 物技 技术 术状 状值 值 况 况综 综合 合分 分
技术状况调K整 技系 参 评照 估数 物 物技 技术 术状 状值 值 况 况综 综合 合分 分
6.8 6.4
1.0
6
参照B参照物评估值: P=P0K厂K技 =2.54×1.05 ×1.06 =2.82(万元)
以C为参照物评估: 1. 不同厂家调整系数

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习题

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习题

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习题
1、为了评估某宗房地产的价格,选取A、B、C三宗可比实例,有关资料见下表:
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

2002年6月1日到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1.5%。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2、为了评估某写字楼2001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1)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
格高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负值表示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3)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6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2%,2001年6月1日至2001年10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8%。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个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因素1、因素2、因素3各占50%、30%、20%。

房地产状况各因素的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

求该写字楼的价格。

市场比较法习题

市场比较法习题

第三章市场比较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法适用的条件;是在同一供求范围内存在着较多的( )。

A.类似房地产的交易B.相同房地产的交易C.相关房地产的交易D.房地产的市场交易2.搜集交易实例时应注意所搜集内容的( )。

A.相关性和规范化B.统一性和相关性C.统一性和规范化D.统一性和准确性3.由于房地产的价值量大,成交价格往往采用( )的方式支付。

A.支付定金B.分期付款C.一次付清D.预付房款4.房地产正常成交价格的形成方式,是( )方式。

A.招标、拍卖B.合同定价C.通过市场交易成交D.买卖双方经过充分讨价还价的协议5.中国大陆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较能反映市场行情,而协议出让价( )。

A.往往偏高B.往往偏低C.往往高于或低于市场价D.也基本与市场价吻合6.正常成交价,是指在( )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

A.买卖双方缴纳B.买方缴纳C.卖方缴纳D.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7.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 )。

A.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相等B.可大于或小于该宗土地的面积C.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近似D.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保持一定差距8.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 )吻合。

A.估价目的B.估价时点C.估价对象D.估价方法9.为抵押、抵债目的的估价,应选取( )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

A.抵押、抵债B.类似C.一般买卖D.市场实际成交10.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隔( )以上的一般不宜采用。

A.半年B.1年C.2年D.3年11.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一般要求选取( )的可比,实例即可。

A.5个以上B.10个以下C.5—10个D.3—10个12.估价中为便于比较,价格以( )为基准。

A.房地产总价B.房地产单价C.一次付清D.分期付款13.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50万元,其中首期付款20%,余款于半年后和一年后分两期平均支付。

假设季利率为1.2%,则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 )万元。

第六章市场比较法课堂练习

第六章市场比较法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1.为评估某房地产2007年9月1日的市场价格,选取的可比实例资料是:交易日期为2007年3月1日,合同交易价格为4000元/m2,约定建筑面积为95m2,合同约定面积误差在6%以内不增加付款,实际产权登记面积为100m2。

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7年9月1日,当地该类房地产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0.3%,则就上述情况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处理后的单价为()元/m2。

A.3868.92 B.4000.00 C.4072.54 D.4286.892.某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

在某宗房地产交易中,买卖双方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500万元/m2,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

但之后双方又重新约定买卖中涉及的全部税费改由买方支付,并在原价格基础上相应调整买方付给卖方的价格,则调整后买方应付给卖方()万元/m2。

A.2020.80 B.2214.29 C.2336.45 D.2447.373.评估某宗房地产2005年9月末的价格,选取的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为3000 元/m2,成交日期为2005年1月末,该类房地产自2005年1月末至2005年9月末的价格每月与上月的变动幅度为1.5%,2.5%,0.5%,-1.5%,-2.5%,-1.0%,1.5%,-1.5%,0%。

则该可比实例在2005年9月末的价格为()元/m2。

A.2938 B.2982 C.3329 D.33794.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

若改为直接比较判定,将出现()的情形。

A.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7%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C.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D.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5.为评估某住宅2004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的某可比实例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4年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87,已知从2004年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整得到的价格最接近于()m2。

市场比较法习题课

市场比较法习题课

2001.4.1
2001.2.1
2001.5.1
其中交易情况的分析判断是以正常价格为 基准,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高于 其正常价格的幅度,负值表示低于其正常 价格的幅度。
(3)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2000年11月1日到2001年6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 涨1.2%,2001年6月1日至2001年10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8%。 (4)房地产状况的比较判断结果如下表
3、为评估某写字楼2001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 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 (1)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如下表 (2)交易情况的分析判断结果如下表
可比实例A 成交价格 (元/m2) 成交日期 6000 可比实例B 5800 可比实例C 6120 交易情况 可比实例A +3% 可比实例B -1 % 可比实例C +2 %
房地产状况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可比实例A +2% -3% +6% 可比实例B +4 % -1 % +2 % 可比实例C 0 +5% -3%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个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 要程度是:因素1是因素3的4倍,因素2是 因素3的1.67倍。房地产状况个因素的正值 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 幅度,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
建筑面积 成交价格 成交日期 交易情况 状况因素
3
1、某房地产估价所,拟采用市场法评估某宗房地产,从众多交易中选取了甲、 乙、丙三宗可比实例,有关可比实例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可比实例甲
1000 m2 240万人民币 2001年11月初 -5% 0%
可比实例乙
1200 m2 300美元/m2 2002年8月初 0% +2 %

[工程类试卷]市场比较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市场比较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市场比较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错不得分,但不倒扣分。

1 市场法适用的估价对象是具有( )的房地产。

(A)交易性(B)收益性(C)特殊性(D)再开发潜力2 市场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同一供求范围内并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存在着较多的( )。

(A)完全相同的房地产(B)相关的房地产的交易(C)类似房地产的交易(D)房地产的交易3 市场法通常是( )房地产市场价值评估的首选方法。

(A)收益性(B)非收益性(C)特殊性(D)再开发潜力4 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房地产价格形成的( )。

(A)替代原则(B)均衡原则(C)外部性原则(D)供求原则5 搜集内容( )的交易实例,是提高估价精度的一个基本保证。

(A)充实和完整(B)丰富和完整(C)广泛和真实(D)完整和真实6 价格换算是对价格( )的处理,或者说对价格表达方式进行标准化,这种处理称为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A)表现形式(B)内在因素(C)外在因素(D)计算结果7 下列不适用利用市场法评估的房地产类型为( )。

(A)商品房开发用地(B)普通商品住宅(C)写字楼(D)学校8 选取可比实例时,应注意所谓地点的同一性或类似性,是指所选取的可比实例应与估价对象处于( )。

(A)同一省(B)同一城市(C)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D)B或C9 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除交易日期修正外,其他各项修正均以待估宗地为基准修正时,应采用公式( )。

10 市场比较法的间接比较法是以( )为基准,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土地均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转化为修正价格。

(A)标准宗地(B)待估宗地(C)类似宗地(D)比较宗地11 可比实例所处的地区应与估价对象应为同一地区或者是( )。

(A)同处与一个领域(B)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C)同处与一个稳定的环境(D)同处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12 可比实例的权利性质应与估价对象的权利性质相同,当两者不相同时,一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比较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市场比较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原理是()。

A、均衡原理
B、预期原理
C、竞争原理
D、替代原理
2、比准价格是一种()。

A、市场价格
B、理论价格
C、评估价格
D、公平价格
3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房地产价格时,选择比较案例应尽可能使其在()。

A、同一供需圈内
B、相邻区域内
C、同一行政区内
D、同一城市内
4、某住宅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比例为1:0.7,已知建筑面积价格为3000元/平方米,则使
用面积价格为()元/平方米。

A、2100
B、2333
C、4286
D、4666
5、有一宗交易实例使用面积2500平方英尺,成交总价16万美元,分二期付款:首期付50%,
余款一年后支付。

若半年期利率为1.5%,1美元=8.28元人民币,1平方米建筑面积=0.75平方米使用面积,1平方米=10.764平方英尺,将其统一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人民币价格为()。

A、7494元/㎡
B、7250元/㎡
C、4020元/㎡
D、4215元/㎡
6、有甲、乙两宗面积形状都相同的相邻地块各值50万元,若将两宗土地合并为一宗,合并
后价值110万元,如果甲地块的使用权人购买乙地块的使用权,乙地块的使用权人的索价对交易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正常价格应为()。

A、50万元
B、55万元
C、60万元
D、60万元以上
7、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6%,则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为()。

A、0.060
B、0.940
C、1.060
D、1.064
8、某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卖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和8%,某宗房地
产交易,买方付给卖方297万元,应缴纳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则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万元。

A、323
B、275
C、273
D、258
9、某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买方应缴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和8%。

某宗房地
产交易,买方付给卖方2325元/㎡,应缴纳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则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元/㎡。

A、2487.75
B、2500.00
C、2511.00
D、2162.25
10、比较法中的交易日期修正,就是对房地产进行()修正。

A、房地产状况
B、货币时间价值
C、市场状况
D、交易情况
11、某地区某类房地产2006年4月1日至10月1日的价格指数分别为79.6、74.7、76.7、
85.0、89.2、92.5、98.1(以2000年1月1日为100)。

有一房地产在2006年6月1
日的价格为2000元/㎡。

对其作交易日期修正到2006年10月的价格为()元/㎡。

A、1376
B、2308
C、2558
D、1055
12、某地区某类房地产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1.5、100.7、99.8、
98.9、103.3(以上个月为100)。

某宗房地产2006年5月的成交价格为5100元/平方
米,将其修正到2006年9月的价格为()元/平方米。

A、5089
B、5145
C、5236
D、5315
13、在交易日期修正中,最宜采用()。

A、一般物价指数或变动率
B、建筑造价指数或变动率
C、建筑材料价格指数或变动率
D、房地产价格指数或变动率
14、为评估某宗房地产2002年10月13日的价格,选取了可比实例甲,其成交价格为3000
元/㎡,成交日期为2001年11月31日。

经调查获知2001年6月至2002年10月该类房地产的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

对可比实例甲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后的价格为()元/㎡。

A、3214
B、3347
C、3367
D、3458
15、某宗房地产2004年2月25日的价格为1000美元/平方米,汇率为1美元=8.26人民币。

该类房地产以美元为基准的价格月递减0.5%,则其2004年10月25日的价格为()
人民币元/平方米。

2004年10月25日的汇率假定为1美元=8.29人民币。

A、7935
B、8260
C、8290
D、7964
16、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整时,应注意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是()的房地产状况。

A、估价时点
B、搜集该可比实例时
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
D、成交价格所反映
17、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为0.98,则其依据为()。

A、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C、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D、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18、市场比较法中,采用间接比较对可比实例价格进行个别因素修正,其中可比实例的个别
因素优于标准个别因素得102分,估价对象的个别因素劣于标准个别因素得97分,则个别因素修正系数为()。

A、1.05
B、0.95
C、0.98
D、1.03
19、在市场比较法中,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属于()修正。

A、交易情况
B、交易日期
C、区域因素
D、权益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搜集交易实例时应搜集交易实例的()。

A、成交价格
B、议价时间
C、成交日期
D、付款方式
2、运用市场比较法估价时选取的比较实例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与估价对象具有类似性
B、交易日期与估价时点接近
C、交易双方有经济关系
D、成交价格是单价
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可比实例肯定是交易实例
B、交易实例肯定是可比实例
C、可比实例不一定是交易实例
D、交易实例比一定是可比实例
4、房地产交易中的特殊交易情形包括()。

A、交易双方曾经有过业务联系
B、购买相邻房地产
C、交易税费由买方承担
D、卖方不了解市场行情
5、运用市场比较法估价,选取的可比实例应符合下列条件()。

A、使用性质相同
B、地点相近
C、价格相同
D、交易日期与估价时点相近
6、区位状况比较修正的内容包括()修正。

A、繁华程度
B、周围环境
C、容积率
D、使用年限
7、类似房地产是指()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似。

A、用途
B、建筑结构
C、地区
D、权益
8、市场比较法选用可比实例时,应考虑的可比基础是()。

A、统一货币单位
B、统一面积单位
C、统一化为单价
D、统一时点
9、市场比较法估价时,其适用的条件为()。

A、房地产市场发达
B、估价人员经验丰富
C、房地产市场稳定
D、评估地区有交易中心
10、比较法中,房地产状况修正指的是对房地产()等方面的修正。

A、区位状况
B、交易状况
C、权益状况
D、实物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