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中医推拿疗法

合集下载

针刺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症36例

针刺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症36例
年后 随访 , 未见 复 发 。 5 体 会
患者仰卧位 , 医者一手托住患腿足跟 , 另一手 扶住患膝部 , 先做屈膝屈髋运动 3 5 , 到 次 再做屈 膝屈髋到最大限度时 , 使膝外翻、 脚外旋伸膝伸髋 运动 3 5次 , — 再做屈膝屈髋到最大限度时 , 使膝 内扣 、 内旋 伸膝 伸髋 运 动 3 5次 。 脚 2 15 直腿抬高 , .. 并拍打臀部 患者仰 卧位 , 医者将患者患腿跟腱 处放于 自
己肩 上 , 手 扶 按患 膝 部 , 缓 抬 起 患 足 , 手拍 一 缓 一 打抬 起 的患 者 大腿 后 测 及 臀 部 , 到 患 者 不 能忍 抬 受 的角 度 , 稍停 放下 , 重复 以上 操作 一 次 。 再 2 16 用 按揉 的方 法 放 松 两 侧 臀 部 及 大 小 腿 肌 ..
中 图分 类号 :26 R 4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1 10 7 9 2 0 ) 0—0 5一O 01 1
针刺配 合 局 部 运 动 的治 疗 方 法 , 即在 针 刺 的
2 3次 。
余天 , 行走 , 累、 劳 夜间更 重。查体可见左腿直腿
2 14 运 拉 髋关 节 ..
抬高试验 3  ̄ 0 。梨状肌 处压痛 明显 , 令患 者做 左
腿 的外展旋外 动作 , 疼痛加剧。诊 断为梨状肌综 合症。治疗 : 首先进行推拿治疗后再进行针刺治 疗 。治 疗 后 症 状 明显 减 轻 。共 治 疗 1 O次 后 , 局 部 疼痛 、 痛 的 症 状 完 全 消失 , 腿 活 动 自如 。1 压 患
3 治疗 结果
本组共 3 6例 , 中男性为 2 例 , 其 1 女性 为 1 5 例 , 龄最小者 1 年 9岁 , 龄 最 大 者 4 年 2岁 , 程最 病 短者 2天 , 长 者 1个 月 。左 腿 疼 痛 的 1 , 最 6例 右 腿疼痛的 2 例 。 o

推拿治疗犁状肌综合征

推拿治疗犁状肌综合征

股骨大粗隆頂部
2019/9/1
梨狀肌 坐骨神經
4
2019/9/1
燧 袨 慼 睿 迓 奻 ﹜ 狟 雄 闕 腔 极 桶 芘 荌 (懂 埭 :笢 貌 嘎 褪 厙 )
5
2019/9/1
6
三 、病因病機
1. 損傷 2. 變異
刺激壓迫
坐骨神經
疼痛 功能障礙
2019/9/1
7
四、 臨床表現
1. 有外傷史或受涼史。 2. 臀部深層疼痛。呈牽拉樣、刀割樣或蹦跳樣疼痛,且有
連線中點處。 【主治病證】 1. 腰腿痹痛,癱瘓,足痿。 2. 疝氣。
2019/9/1
19
(四)操作:
1.急性期:患者俯臥位,醫者站于患則。 (1)先用柔和而深沉的滾、按、揉等手法施術于臀部及大腿后
側,待肌痙攣解除后,适當彈撥肌腹。(松筋) (2)并點按環跳、(3)最后由內向外順推梨狀肌肌腹,使其平复。(理筋)
2019/9/1
20
2.慢性期(緩解期): (1)醫者用較重的滾、按、揉等手法施術于臀部及下肢,待痙
攣緩解后,再彈撥條索樣之梨狀肌肌腹。 (松筋) (2)同時配合點按環跳、委中、居繆、承扶等穴。(點穴) (3)并做髖關節的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動運動,使之松解粘 連,解痙止痛。(被動運動) (4)最后用擦法擦熱局部。(擦法)

松則不痛、不松則痛
七、 推拿治療
(一)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解痙止痛。 (二) 取穴及部位:環跳、居繆、承扶、風市、陽陵
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 (三) 手法:滾、按、揉、彈撥、擦及被動運動等。
2019/9/1
16
2019/9/1
17
2019/9/1

壮医经筋疗法加药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一)解读

壮医经筋疗法加药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一)解读

壮医经筋疗法加药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一)【关键词】壮医;经筋疗法;药物竹罐拔罐疗法;水针疗法;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壮医称为“诺很尹”,属“火路”病范畴。

壮医经筋疗法和药物竹罐疗法均为本院在发掘整理壮族民间医药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独特疗法。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加药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均为本院筋病专科(壮医推拿科)患者。

男44例,女32例;年龄23~65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1 d,最长4年;发病部位:左侧39例,右侧37例;急性发病60例,慢性发病16例;臀部合并同侧下肢疼痛70例,单纯下肢疼痛6例,伴腹股沟疼痛8例,患肢麻木者29例。

多数患者有患肢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行走时症状加重。

随机把患者纳入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壮医伤科学》[2]中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标准拟定:①大部分患者有过度旋转髋关节病史,部分有夜间受凉史;②臀部和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放射性疼痛,多发生于一侧臀腿部,可因受累或感受风寒湿毒或髋内旋内收而加重,严重者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大小便及咳嗽等至腹内压增高时疼痛加剧,甚者走路跛行;③臀部梨状肌处压痛,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或痉挛的肌肉,沿坐骨神经可有压痛;④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内疼痛明显,大于60°时疼痛减轻,加强试验阴性;⑤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时疼痛加重。

X线拍片检查无骨折、脱臼、骨质增生样改变。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自愿配合并能坚持治疗,年龄在15~65岁之间者。

1.4 排除标准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髋关节骨折、脱位,或骨质增生样改变者。

②外伤性坐骨神经损伤及原发性坐骨神经炎者。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一、概述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骶椎2、3、4的前面骶前孔外侧和骶结节韧带,肌纤维穿出坐骨大孔后,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梨状上孔和梨状下孔,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过(84.2%)或穿过梨状肌(15.8%)下行。

该肌受到风寒发生炎症,慢性劳损等可引起肌肉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粘连,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或使坐骨神经局部营养血管供血不足和回流受阻出现病理改变。

本病属中医学“筋痹”、“筋伤”、“环跳风”等范畴,俗称“臀痛”,“腿痛”。

伴有腰痛时称“腰腿痛”。

《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

”跌仆闪挫,或下肢屈伸、展、旋等任何活动都可使髋部或骶髂关节错位,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引发局部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跌仆闪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由此引发。

虽然有些病例与梨状肌解剖变异有关,但跌仆闪挫仍是重要的诱因;慢性梨状肌综合征也可由于跌仆闪挫而重新诱发本病发生,另外跌仆闪挫日久不愈或失治,又感风寒湿邪外侵,阻塞络道而引发本病。

中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是内治外治相结合,传统的外治方法是以推拿、针灸为主要疗法,其疗效良好,近年来,使用小针刀疗法或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也有很好效果。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临床主要症状是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不能行走或跛行。

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串痛。

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双下肢屈曲,生活不能自理,一些患者还有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阳事不举。

但腰椎尚无畸形,疼痛或运动障碍均不明显。

(二)体征(1)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窜痛。

(2)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有钝厚感,局部封闭后疼痛消失。

(3)患肢直腿抬高在60。

以前,臀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当抬腿超过60。

时,疼痛即减轻。

(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臀部和下肢疼痛。

“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2020年12月 第12期No.12 December2020中 医 学 报ACTACHINESEMEDICINE第35卷 总第271期Vol.35 No.271·针灸推拿研究·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2019JDZX055)“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李振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观察“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

试验组应用“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梨五针”治疗。

每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d,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并记录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conductionvelocity,MCV)、潜伏期、波幅,梨状肌长轴侧面的厚度值,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abilityindex,ODI)及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疗效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总神经的MCV、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梨状肌长轴侧面的厚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97 14%,对照组有效率82.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能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具有思路新颖、操作简便、选穴合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文献引用:李振.“梨五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J].中医学报,2020,35(12):2687-2691.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梨五针”;运动疗法;针灸疗法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0.12.591中图分类号:R245.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20)12-2687-05"LiFiveNeedles"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inTreatmentofPiriformisSyndromeLIZhenZhengzhou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ZhengzhouHenanChina450000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LiFiveneedles"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inthetreatmentofpirifor missyndrome.Methods:70patientswithpiriformissyndromewhomettheinclusioncriteriawererandomlydividedintoatestgroupof35casesandacontrolgroupof35cases.Theexperimentalgroupwastreatedwith"LiFiveNeedles"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and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LiFiveNeedles"only.Thetreatmentisperformedonceaday,10consecutivetimesasacourseoftreatment,with2daysofrestinbetween,thenextcourseoftreatmentisperformed,andatotalof2coursesaretreated.Observeandrecordthevisualanaloguescale(VAS)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allcases,themotorconductionvelocity(MCV)ofthecommonperonealnerve,theincubationperiod,theamplitude,thethicknessofthelongaxisofthepiriformis,andtheOswestryDabilityIndex(ODI)andclinicalsymptomscore,andevaluatetheefficacyandrecordtheadverseeventsencoun teredduringthe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differenceinVASscor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MCV,incubationperiod,andamplitudeofthecommonperonealnervewerecompared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piriformismuscleaftertreatmentinthetwogroupsComparisonofthethicknessvaluesofthelongaxisside,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comparisonofODIaftertreatment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comparisonofclinicalsymptomscoresbetween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wasstatisticallysignifi ·7862·2020年12月 第12期No.12 December2020 中 医 学 报ACTACHINESEMEDICINE第35卷 总第271期Vol.35 No.271cant(P<0.05)Significance(P<0.05);theeffectiverateofthetestgroupwas97.14%,andtheeffectiverateofthecontrolgroupwas82.85%.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rewerenoadverseeventsineithergroup.Conclusion:"LiFiveneedles"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cangivefullplaytotheadvantag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reatment.Ithastheadvantagesofnovelthinking,simpleoperation,reasonableacupointselection,accuratecurativeeffect,andfewadversereactions.Referencecitation:LIZhen."LiFiveNeedles"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inTreatmentofPiriformisSyndrome[J].ActaChineseMedicine,2020,35(12):2687-2691.Keywords:piriformissyndrome;"LiFiveneedles";exercisetherapy;acupuncturetherapy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syndrome,PS)是指梨状肌因各种原因造成坐骨神经卡压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2例患者采用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治疗。

结果:1~2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73.1%),显效和有效14例(26.9%),总有效率100%。

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笔者2004~2005年,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针灸门诊。

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病程2天~3个月,平均46天;前移型48例,后移型4例。

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部位发病。

1.2 诊断标准:(1)患侧臀部深处酸痛,伴同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偶有小腿外侧发麻,严重者走路跛行,臀部呈“刀割样”剧痛,用力或咳嗽时呈下肢窜痛,日久患侧肌肉萎缩;(2)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深压在梨状肌走行位置上可触到高起的条索状物;(3)直腿抬高试验患侧在60度以前疼痛显示,抬举受限,抬腿超过60度以后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5)测量两下肢长短时,出现两下肢不等长现象。

以患侧下肢延长或缩短鉴别前移型和后移型。

前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轻微凹陷,占大多数。

后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短,髂后上棘轻微凸起,占极少数。

2 治疗方法(1)针刺: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穴位常规消毒后,选择0.35×100 mm 毫针,快速直刺自拟副环跳穴(环跳穴直上约一寸处)65~75 mm,提插捻转,使患者产生触电样针感沿着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部3次;(2)简便推拿:①前移型:屈膝屈髋,外展外旋法。

患者取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扶住健侧髂前上棘处,另一手握住患肢的小腿上部,嘱患者尽量屈膝屈髋,医者用力按压患肢的膝关节,迫使患肢的膝部向患者胸侧靠近,然后将患肢渐渐外展外旋伸直,反复操作数次。

梨状肌炎最快速治疗方法

梨状肌炎最快速治疗方法

梨状肌炎最快速治疗方法梨状肌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疼痛疾病,通常表现为臀部或髋部疼痛,有时还会放射到大腿后侧。

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因此,了解梨状肌炎的最快速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冷热敷的方法来缓解梨状肌炎的疼痛。

在疼痛发作时,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肌肉炎症。

而在疼痛缓解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其次,按摩也是缓解梨状肌炎疼痛的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紧张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患者可以在家自行进行按摩,也可以寻求专业按摩师的帮助。

在进行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导致肌肉损伤。

另外,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是治疗梨状肌炎的重要方法。

在疼痛发作期间,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疼痛加重。

而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预防疼痛再次发作。

例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和瑜伽练习,帮助放松肌肉,增强肌肉力量。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治疗来缓解梨状肌炎的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和肌肉松弛剂。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肌肉炎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总的来说,梨状肌炎的最快速治疗方法包括冷热敷、按摩、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以及药物治疗。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预防疼痛再次发作。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梨状肌炎的困扰。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凡是使梨状肌急剧不协调收缩的动作;被动或主动的突然牵拉;肌组织原有病变者或功能较弱者,又遇到不适外力等均可使梨状肌肌膜破裂而致本病。

以及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梨状肌营养障碍,局部炎症,或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等均可使梨状肌弥漫性肿胀而致本病。

其主要表现为局部压痛,直腿抬高600前疼痛加剧,严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烧灼样”疼痛,走路跛形。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推拿理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诊断标准1.1 有外伤史或受凉史,局部压痛明显或伴有向大腿放射性疼痛。

1.2 直腿抬高试验600前疼痛明显加剧,内收髋试验阳性。

1.3 走路跛行,或自觉患肢有变短感。

1.4 X线显示无关节异常。

临床上具备上述第一及第二项者,诊断即能成立,若再出现第三项,诊断即可明确。

2 治疗方法首先运用推拿理筋手法进行局部肌肉缓解、理顺,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

2.1 推拿理筋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医者立于其背侧,先用揉、滚等手法进行局部放松。

然后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于梨状肌肌腹上端,一边小幅度轻揉一边慢慢向下滑动以顺理肌纤维,重复3—5遍。

再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进行深压弹拨,重复施术3—5遍。

最后掌揉、推臀部及下肢,放松肌肉,为针刺治疗做准备。

2.2 针刺治疗选穴:阿是穴(患侧),环跳(健侧)。

治疗方法:病人俯卧位,阿是穴采用“合谷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5—3寸毫针,于梨状肌上压痛最明显处进针,中等刺激量行针,使患者局部产生强烈的酸胀感,能放射至会阴部更好。

然后,将针尖退至皮下,分别以450左右的角度顺梨状肌的走向向两端深刺,使针感向尾骶部及下肢传导。

环跳穴局部常规消毒,取4—4.5寸毫针直刺,提插手法行针强刺激,使针感在局部弥散并向下肢传导,以传至足跟为妙,但也不必强求。

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3 典型病例张×,男,22岁,学生。

于一月前参加体育训练进行负重蛙跳时,突然出现右侧臀部剧烈疼痛,未经医院正规诊疗,自行贴敷伤湿止痛膏,效果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推拿疗法
梨状肌起于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是髋关节的外旋肌。

梨状肌的上方有臀上神经及臀上血管穿出,其下方有臀下神经及血管穿出,而坐骨神经在其稍外侧通过。

所以梨状肌的变异,痉挛、炎症、水肿等因素均能对坐骨神经产生压迫症状。

变异的梨状肌(图178)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原因。

由于解剖学的变异,容易受到外伤或炎症等刺激引起梨状肌的挛缩,而挤压坐骨神经,使坐骨神经的营养血管循环障碍,产生动脉的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受阻等病理改变。

再则,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受炎症等因素刺激后,局部粘连形成,神经可位移的范围缩小,张力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
以患侧臀部及下肢坐骨神经痛为主。

其疼痛症状常因受着凉、走路或活动后加重,咳嗽,
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可出现小腿后外侧至足部放射痛加剧;卧床休息后,其症状可获减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

【诊断和鉴别】
有一侧臀部和下肢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加上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及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图179)深压痛这些体征,在排除骨关节疾病的基础上即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见下表:
【治疗】
1.治疗原则疏筋解痉,祛瘀通络。

2.常用穴位及部位次髎、中髎、下髎、环跳、殷门、委中、阳陵等穴,臀部、股后部
及小腿外侧等部。

3.常用手法掌根按揉法、按压法、指揉法、弹拨法、擦法和热敷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操作方法梨状肌位于臀大肌的深层,当损伤后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因此臀大肌一般比较紧张,这给推拿治疗本病带来了困难。

要使推拿手法效应达到臀部深层组织梨状肌,首先就要解除臀大肌的痉挛问题。

其方法如下:
(1)患者取俯卧位,放松患侧臀部及下肢,医生立于其患侧。

在臀部先施以掌根按揉法,手法的刺激量不要大,但需柔和,其目的是使臀部肌肉放松,这样对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和回流有利。

然后在股后。

小腿后部同样施以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3~5分钟。

再指揉委中、承山、昆仑诸穴。

(2)经以上手法治疗臀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再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施按压法和弹拨法。

手法刺激量一定要由轻到重,要避开臀大肌的抗御力量;弹拨要与梨状肌呈垂直方向。

此法可缓解痉挛的梨状肌,祛瘀通络,是治疗中的重点。

可将掌根按揉同梨状肌按压、弹拨三法结合起来交替应用,约5~8分钟。

要避开臀大肌的抗御力量,可采用膝关节屈曲的方法,并通过内、外旋转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图180)来提高手法的治疗效果。

(3)在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顺其走向施用擦法,以热力度。

对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局部加以热敷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自我保健】
因梨状肌部位较深自我手法较难达到预期的效应,所以可选用以下两个方法:
1.患侧臀部可坚持湿热敷。

2.以中指指端去指揉患侧阳陵、昆仑诸穴。

【注意事项】
1.患肢保暖,多休息,少活动。

2.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作手术探查,以解除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