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粘合与工艺

合集下载

制鞋工艺之胶粘组合工艺

制鞋工艺之胶粘组合工艺
▪ 修剪里子余茬:
使帮里、主跟及内包头在内底反面上的搭接量为4 mm左右 搭接过大过小的缺陷 ▪ 注意:割皮刀与楦底面呈20~300的夹角
三、粘合帮脚 操作: ▪在帮面、帮里的帮脚及内底边缘上刷胶; ▪进烘干通道,进行烘干活化; ▪刷二遍胶; ▪进烘干通道,进行二次烘干活化; ▪绷、粘帮脚; ▪拔除规帮钉和钉内底钉; ▪用榔头锤敲帮脚,使之粘合牢固。
脂类、酮类、卤代烷烃类、芳烃类和胺类 主要用于PVC、PU等合成材料的表面处理
▪ 媒介型:是类似于表面活性剂的“双亲”材料,与非极性物质
有 良好的亲合性 氯化SBS和少量接枝MMA 用于SBS底的处理
▪ 化学反应型:使非极性材料的表面极性增大
三聚三氯异氰脲酸、次氯酸盐、卤化磺酰胺类 氧化还原剂也可以起到处理剂的作用 用于SBS底、乳胶底等非极性外底粘合面的处理 3.处理剂的使用
先将胶片表面涂刷汽油,通过面对面的数次碰打,增加 粘性,两胶片就可粘合结为一体,无需涂刷胶粘剂 4.注意事项:防火和通风
七、画合外底子口线 目的: 确保粘合外底的质量 设备: 画线机,类似于单工位压合机 操作:
▪ 将外底平放在底盘上 ▪ 将除尘后的带楦半成品鞋坐入外底中 ▪ 降下压杆,使半成品鞋的底面与外底严密接触 ▪ 沿外底假沿条的上沿在鞋帮上画出合外底子口线
3.质量要求 严格控制砂磨起绒的位置
▪ 帮脚的砂磨要按照与外底的粘合位置缩进0.5~0.8 mm ▪ 难以砂磨的地方采用手工方法进行补砂 ▪ 外底粘合面一律砂磨起绒
严格控制砂磨深度
▪ 外底粘合面砂磨至表面无光,呈现出细密的绒毛 ▪ 帮脚以砂除表面涂饰层,露出纤维为准,深度不超过革厚的1/4 ▪ 砂磨后绒毛短而浓密,长度为0.2~0.3 mm为宜 ▪ 绒毛过短或过长的缺点

尼龙材料和橡胶材料之间的粘合方式

尼龙材料和橡胶材料之间的粘合方式

尼龙材料和橡胶材料之间的粘合方式
1. 化学粘合,使用特定的粘合剂或胶水,这些粘合剂可以在尼龙和橡胶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实现牢固的粘合。

在进行化学粘合时,需要确保选择的粘合剂能够与尼龙和橡胶表面发生反应,形成牢固的连接。

2. 机械粘合,通过机械方法将尼龙和橡胶材料固定在一起,比如使用螺丝、螺母等机械连接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常拆卸的部件,但是需要确保机械连接件的选择和安装能够确保牢固的连接。

3. 热粘合,利用热能将尼龙和橡胶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并粘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粘合的牢固性。

4. 表面处理,在尼龙和橡胶材料的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增加其粗糙度或者增加表面活性,以便于粘合剂更好地附着在表面上,从而提高粘合的牢固性。

总的来说,尼龙材料和橡胶材料之间的粘合方式需要根据具体
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粘合剂的选择、表面处理等因素,以确保粘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进行粘合之前,需要对材料和粘合方式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粘合效果符合预期。

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技术

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技术

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技术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技术粘合剂分类:1.溶剂型:如CH205、CH252、CH220(用酮、苯为溶剂)2.水性:如E1542 (运输存储较困难、有良好的模具耐脏性,环保型)3.环保型:CH6100、CH6109、2000TEF(不含重金属、不产生臭氧化合物、不含氯化溶剂)粘合剂涂层的组成和作用:♣底胶:提供腐蚀环境的耐抗性、提供与金属高强度的附着力和面胶的化学粘结性♣面胶:用于弹性体与底胶的粘结、提供弹性体与金属的充分附着(经验法则单涂的效果通常不如双涂的效果)、提供对外部环境长期耐久性的屏障、提供必要的抗磨性。

♣单涂:用于特种胶如MVQ、FKM、HNBR等粘合,能提供较薄且坚硬的漆膜、且无色,用于有色弹性体,提供较高的耐热和抗溶剂性、抗腐蚀性。

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弹性体选择橡胶的硬度♣碳黑用量和类型♣抗氧化物/Antiozonants♣♣硫化剂混合硫化增塑剂用量和类型3.粘合剂的组成:溶剂:78-72%;树脂、聚合物、反应性固体:22-28%没有溶剂或水的蒸发,固体的含量不会增加;注意:♣客户不允许任意混合的不同牌号的粘合剂;粘合剂的溶剂量按以下排列:刷涂= 滚涂<浸涂<喷涂;♣♣固体含量是影响黏度的因数之一;溶剂与固体含量是否充分混合,第一次使用前是否充分搅拌;♣♣稀释液必须是和粘合剂中的固体有兼容性的溶剂;总是将溶剂加入粘合剂而不能相反,加入溶剂时必须搅拌;♣♣在通风的地方转移溶剂;必须能秤重式测量体积;♣酮类和酒精应是高等级水含量少的溶剂;♣♣涂了粘合剂的金属工件在热模具中时间应相对多于橡胶;♣预烘的时间越久,模具消耗和积聚的化学活性就越多,这就相应减少用于粘结橡胶化合物的活性;♣如果粘合剂中的交联剂在预烘中遗失和释放,那么橡胶和金属粘结会失败;♣如果粘合剂化学成分活性太高或容易焦化,与橡胶的硫化不匹配,也会造成粘结失败。

粘合剂的使用方法:♣黏度由黏合剂中的固体成分和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2014-10-22橡胶技术网橡胶工艺流程开始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

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五金包胶工艺

五金包胶工艺

五金包胶工艺:让你的产品更耐用五金包胶是一种将金属五金件与橡胶粘合结合起来的工艺。

它不
仅可以增加五金件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防止潮湿、霉变等问题。

以下是五金包胶工艺的详细介绍:
1.工艺流程
五金包胶工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打磨五金件:使用砂轮、打磨片等工具将五金件表面打磨平整,去除锈蚀和毛刺。

2)喷涂底漆:将五金件表面喷涂一层底漆,这样可以使五金件更
容易与胶水粘合,并且提高五金件的防腐能力。

3)涂胶:将配好的胶液均匀地涂在五金件表面和需要粘合的橡胶上。

4)加温:将五金件和橡胶放入加热器中进行加温,直到胶液完全
干燥,五金件和橡胶完全粘合在一起。

2.工艺优点
五金包胶工艺有以下几个优点:
1)耐用性强:五金件和橡胶粘合在一起后,能够有效地增加五金
件的使用寿命,耐用性更强。

2)防潮防霉:橡胶具有防水、防潮、防霉的特性,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维护五金件的表面。

3)舒适性好:五金件涂上橡胶后,不仅可以增加手感,还可以降
低五金件使用时的摩擦感,更加舒适。

3.应用范围
五金包胶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五金制品,如锤子、钳子、刀具等。

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医疗器械等领域,为产品增添了
不少附加值。

4.注意事项
在进行五金包胶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在喷涂底漆和涂胶时要注意覆盖好五金件周围,以免影响粘结
效果。

2)在加温的时候不要过温,否则会导致胶液变质,粘合不牢固。

3)在使用产品时要避免过度使用和过度摩擦,以免影响五金件和
橡胶的使用寿命。

四种橡胶与钢丝的黏合方法

四种橡胶与钢丝的黏合方法

四种橡胶与钢丝的黏合方法2017年橡胶技术(微信)基础培训班招生(求转发)两种接触物体界面间的结合力的表面.因此首先需要接触界面上两物体能互相湿润、互相吸附,最好的能达到分子尺寸的紧密接触.其次是在黏合过程中,界面上的分子能相线扩散渗透,可进一步增加相互的黏合力,橡胶与纤维材料之间的黏合即属这种情况.橡胶与金属之间,特别是与黄铜之间的黏合,可由硫(—S—)的化学键而形成较强固的黏合力.偶联剂可以和橡胶及被粘物分子起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黏合,这种黏合界面有很好的抗老化能力.黏合技术在橡胶制品的生产中极为重要,包括橡胶与纤维织物之间、橡胶与金属构件之间、橡胶与塑料之间、不同胶料之间、橡胶与皮革之间等常见的黏合.例如轮胎中包括了橡胶与纤维帘线、橡胶与胎圈的钢丝,以及各部分橡胶之间的黏合.这些黏合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质量和耐用寿命.一、硬质胶作中间结合层;两种材料或两种胶料,中间用一层橡胶黏合的胶层。

例如轮胎胎面胶与帘布层之间的缓冲胶层、橡胶与金属结合时用的硬质胶结含,都是结合胶层二、金属材料表面镀黄铜,可与橡胶在硫化时产生较牢固的化学键黏合力;三、用异氰酸酯、氯化橡胶、酚醛树脂等胶黏剂,方法简便,选配适当可得较高黏合强度,应用广泛;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

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

氯化橡胶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经氯化改性后得到的橡胶衍生产品,是橡胶领域中第1个工业化的橡胶衍生物,根据英国的资料,在为期30年的工业应用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与氯化橡胶接触而引起的中毒事件L1。

氯化橡胶相对密度为1.596,其吸水率为0.1到0.3,热稳定温度为130℃,可溶于芳香烃、酯类、酮类、醚类、动植物油及氯化烃溶液中,但不溶于脂肪烃、醇类和水2。

工业用氯化橡胶一般呈白色或乳黄色粉末状、片状或纤维状,氯质量分数在62~65之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橡胶与金属粘接硫化工艺流程

橡胶与金属粘接硫化工艺流程

橡胶与金属粘接硫化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橡胶与金属粘接硫化工艺的深度解析在工业生产中,橡胶与金属的粘接硫化工艺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橡胶和金属的粘结技术

橡胶和金属的粘结技术

橡胶和金属的粘结技术橡胶和金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将两者很好地粘接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构型和特性的复合件,这种复合体系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柔性接头、桥梁的支撑缓冲垫等。

橡胶与金属之间化学结构和力学性能巨大的差异,使获得具有高强度的粘接有着很大的困难。

研制出高性能粘接和适用范围更广的新型胶粘剂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借助于胶粘剂在硫化过程中将橡胶与金属粘接起来是目前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本文将就其进展进行综述。

1金属-橡胶粘接体系发展现状橡胶与金属之间的粘接已有很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目前采用的粘接方法可分为直接粘接法、硬质橡胶法、镀黄铜法和胶粘剂粘接法。

直接粘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粘接材料表面进行适当处理后直接在加热加压过程中实现粘接。

可通过在橡胶中加入一些组分、在胶料表面涂偶联剂或对对橡胶进行环化处理等来提高橡胶与金属的粘接性能。

尹寿琳、陈日生等在天然橡胶中加入多硫化合物粘合剂B和酸性化合物助剂C,用此粘合A3钢板作挖泥泵耐磨衬里,挖泥1000h以上未发现橡胶与金属脱开。

此法不足的是,处理的金属件要尽快与胶料粘接,以免金属表面深层氧化;在胶料中添加一些多价金属的有机盐和无机盐,虽可提高粘接效果,但会改变橡胶材料原先的物理机械性能,且造成出模困难。

硬质橡胶法是最古老的粘接体系,在金属表面贴一层硫磺含量较高的硬质胶料或一层硬质胶浆,通过硫化使橡胶与金属粘接起来,硬质橡胶法粘接力较强,工艺简便,适于粘接大型制件,但是不耐冲击和震动,60℃以上粘接强度发生显著下降。

镀黄铜法较硬质橡胶法有较好的耐高温性,黄铜或表面镀黄铜金属件不同胶粘剂,借助于被粘橡胶中的硫磺扩散到金属表面与CuO、ZnO结合形成界面粘接层与橡胶产生牢固粘合,至今在轮胎工业中钢丝圈的粘接、钢丝帘线与帘布层胶的粘接、内胎气门嘴的制造中仍采用此法。

胶粘剂法是目前应用最广和最有效的方法,已经历了酚醛树脂、多异氰酸酯、卤化橡胶、特种硫化剂的卤化橡胶、硅橡胶和水基胶粘剂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合剂:又称直接粘合剂,硫化时被粘表面之间产生化学键合或强烈的物理吸附,形成牢固粘合物质。

粘合:将两个同种或异种材料表面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界面的工艺过程。

粘合剂:能够将材料相邻表面结合成一体的物质
增粘剂:指能够增加来硫化胶粘性的物质
粘结剂:指将不连续的粉体或纤维材料粘附在一起形成连续整体的物质
胶粘剂: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作连接在一起的物质,多是粘带形式,通过喷涂、贴等工艺达到粘合目的。

键合剂:在混炼时加入胶料中,在硫化时使被粘表面之间产生化学键合成强烈物质吸附,形成牢固粘结的物质。

浸渍粘合剂:指将含有粘合成分的浸渍液通过浸渍工艺覆盖在纤维织物的物质。

橡胶的粘合:橡胶与同质或异质材料表面相接触,靠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合力作用所产生的结合。

橡胶的粘性:两个同质胶片在小负荷短时间压合,将其剥离开所需的力或所做的功。

磷化:把钢铁件放在酸式磷酸盐溶液中,使金属表面沉淀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薄膜的过程。

磷化膜P比:定义为P/(P+H),故P比的高低表示磷化膜中磷酸二锌铁所占比例率的高低。

酸洗缓蚀剂:一种极性分子,有选择的在金属表面的活性区以吸附的方式形成一种保护膜,防止酸与铁继续反应而达到缓蚀的目的。

等离子体:是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由电化学放电、高能辐射等方法产生的电中性的电离气体。

湿润:当液体和固体表面接触式,原有的气—固界面自动的被液—固界面所替代的现象。

1.粘合剂分类:增粘剂、直接粘合剂(键合剂)、粘合促进剂、胶黏剂(最广泛)、浸渍粘合剂。

2.钴盐促进剂有哪些品种:环烷酸钴、硬脂酸钴、乙酸钴、硼酸化钴、癸酸钴。

多用于镀黄铜金属
与含硫黄胶料。

RFL浸渍液是最典型的浸渍粘合剂。

R—间苯二酚F—甲醛L—胶乳。

3.轮胎中的带束层、胎体、钢丝圈钢丝、胎体纤维帘布与粘合有关。

4.表征橡胶粘合的方法:静态法(抽出法、剥离法),动态法(屈挠法、动态抽出法)
5.橡胶粘合的技术方法:增粘剂增粘法、胶黏剂法、浸胶法、硬质胶法、镀黄铜法、直接粘合法。

6.机械啮合力是机械理论的主要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范德华力)为吸附理论的主要作用力。

7.在干燥情况下快速剥离时易产生静电引力。

常见的键合剂:间甲白体系、三嗪粘合..、改性间甲..。

8.粘合界面处弱界面层包括:气泡、灰尘、油污、配合剂的析出、结晶不完整…….
9.粘合作用力主要有:①化学键力②分子间力③静电引力④机械啮合力
10.粘合过渡层形成的热力学条件:①粘合面间的湿润性②粘合面间的互溶性
11.粘合破坏的方式:界面、本体、混合。

丁基内胎通常采用胶黏剂法和直接粘合法为粘合技术。

12.溶解介质不同,橡胶胶黏剂分为溶剂型和水性型。

纤维材料分为天然(棉麻毛)和合成(尼龙)。

13.橡胶与纤维粘合主要粘合作用力有:化学键合力、物理吸附力、机械啮合力。

粘合方法:纤维浸胶法(一步浸渍法和两步浸渍法)、纤维涂胶法、直接粘合法。

14.一步浸渍法RFL浸渍液添加改性剂有①预处理异氰酸酯②Rp树脂。

15.间甲白体系中白炭黑的作用:催化间甲粘合树脂的生成,延迟硫黄的硫化反应。

16.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法包括:物理机械法、化学处理法。

物理机械:①车削加工②喷砂③
超声波处理④机械打磨化学处理:①酸洗②碱洗③氧化还原④磷化处理
17.磷化液成分不同分为:①锌系磷化②锌钙系磷化③铁系磷化④锰系磷化⑤复合磷化
18.施工方法分类:①浸渍磷化②喷淋磷化③刷涂磷化磷化膜质量分:重量级、次重、轻、次轻。

19.据油污与碱的反应力将油污分:可皂化油污(动、植物油脂)和不可皂化(①矿物油②凡士林)。

20.脱脂用的清洗材料:有机溶剂,碱液。

脱脂清洗方式:机械搅拌、擦洗、喷洗、电解清洗。

21.缓蚀剂有:醛-胺缩聚物、硫脲及其衍生物、吡啶及其衍生物(效果最好)。

22.检测钢铁件表面磷化膜的厚度:外观目视法、微观结构显微镜法。

23.磷化膜抗蚀性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硫酸铜点滴实验法、浸入法。

24.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方法有:硬质胶法、胶黏剂法、镀黄铜法、直接粘合法。

25.影响胶料粘性的因素有:橡胶分子结构、胶料配方、工艺条件。

1.影响粘合效果的因素:①内因:被黏面的性质。

②外因:空气的湿度、温度;工艺因素:温度压
力时间。

接2题:来降低表面能趋于稳定,所以固体表面会产生吸附作用。

2.固体表面吸附如何产生?答:固体表面层分子受周围的力场平衡,只能从周围介质中捕获气相,吸附性对粘合有何影响?答:①有利于粘合:提供吸附力②不利于:表面易污染,吸附灰尘、气体。

湿润对粘合的影响?答:两表面互相湿润是粘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液体在固体表面湿润有利于粘合;液体在固体表面不湿润,不利于粘合。

3.被粘材料表面多孔性对粘合有什么影响?答:①增大表面积和表面能,提高吸附性②窝藏空气,
减少接触面积,粘合性下降。

4.胶料的流动性对骨架材料粘合的影响?答:流动性好,有利于两表面分子之间的扩散和渗透,增
大接触面积,增强吸附作用,有利于粘合。

提高流动性的措施:①通过塑炼,热炼,混炼降低门尼粘度②延长胶料的焦烧时间③增加压力
5.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扩散对粘合有何影响?答:扩散取决于分子链的活动能力及相容性,一般粘
度低、相容性好,温度高、压力大、时间长,扩散程度大,粘合力大。

6.如何在粘合界面发生化学反应?答:①两表面上活性集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②通过偶联剂与两表
面分子发生化学反应③通过表面处理获得活性基团。

7.机械理论的粘合方法:①表面机械打磨②表面喷砂处理③表面蚀刻④浸胶⑤增大粘合压力。

8.吸附理论的粘合方法:①提高表面极性②对表面进行改性③降低表面黏度④对表面加压⑤清洁
9.未硫化橡胶材料容易粘合的原因?答:①表面能低,吸附性弱②分子流动性好,有利于扩散和渗
透③表面之间湿润性好,相容性好。

10.如何提高未硫化胶的粘性?答:①胶料中加增塑剂,提高流动性②通过塑炼、混炼、热炼提高可
塑度③粘合面涂胶④防止胶料喷霜,增加粘合力。

11.为什么聚酯纤维、芳纶纤维与橡胶难于粘合?答:聚酯纤维分子中含有酯基,被苯环部分屏蔽,
表面有少量-OH、-COOH,表面具有疏水性;芳纶纤维中的酰胺键大多与芳香基直接结合,其被芳香基屏蔽失去活性,且表面光滑。

12.影响聚酯纤维与橡胶粘合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①纤维表面处理质量②胶料配方组成③工艺条
件④环境因素。

如何提高橡胶与聚酯纤维粘合效果?答:①采用不饱和橡胶、极性橡胶②焦烧时间长③适当加入白炭黑④加入粘合体系。

13.出现掉胶或露白的原因有哪些?答:①胶料的可塑度低,流动性差②胶料喷霜或焦烧③胶料本身
粘性差④压延速度过快⑤布面温度低⑥布面不干净。

14.橡胶与金属之间粘合可能和困难:①表面能高,吸附性强②表面层不能与橡胶互溶、扩散③有氧
化层,表面有极性④易失去电子,产生静电吸附
15.金属与橡胶粘合之前为什么进行表面处理?答:①获得清洁的表面②提高表面能③增大表面粗糙
度④获得适当的化学活性
16.磷化的作用:①增强与工作件的结合力②提高耐蚀性③提高装饰性④提高耐磨性。

17.钢铁件磷化前为什么要脱脂?答:零件上的油脂会阻止磷化膜的形成,并在磷化后进行涂装时会
影响涂层的结合力、干燥性能、装饰性能和耐蚀性。

18.磷化液为什么要添加促进剂?答:是为了去除氢气,防止氢气被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进而阻止磷化
膜的形成。


19.硬质胶的配方特点:①硬度在82—85②含胶率不宜过高③硫磺用量30—40份。

20.黄铜镀层加锌的目的:①调节橡胶与黄铜应速度②稳定界面层的结构,镀层的厚度为0.2um。

21.P比对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答:P比高的磷化膜其结晶不易失水,也不易吸水,耐蚀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