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电刀组,每组60例。
对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术中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超声刀组与电刀组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术中副损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ocus 超声刀的优越性与安全性均优于传统高频单极电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器械,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字] 超声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safety of focus ultrasound i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120 cases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2010 August to 2013 ma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cus ultrasound knife group and the electric knife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The 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total volume of drainage,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detected,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Focus ultrasound knife group,operation time ,amount of bleeding in operation,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ic knif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while there is no differences between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detected and intraoperative injury i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ocus ultrasonic scalpel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instrument.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 Focus ultrasound scalpel;Breast cancer;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方法16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刀组(84例,采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和电刀组(81例,采用电刀清扫腋窝淋巴结)。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等。
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80.3±25.8)min、术中出血量(45.3±6.7)ml、术后引流量(460.9±44.8)ml及术后皮下积液患者3例均明显少于电刀组(98.2±27.6)min、(64.8±7.9)ml、(580.5±58.1)ml、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腋窝淋巴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超声刀与电刀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超声刀;电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某些城市也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7]。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还需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而超声刀做为一种新型的手术器械,具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在腔镜外科中运用广泛,效果良好。
近期有部分文献报道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有一定优势,但相关文献不多[8],为进一步验证超声刀是否具有良好的效果,作者设计了以下研究,探讨超声刀在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共纳入2014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165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3~69岁,中位年龄48岁。
所有患者均为原发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所有患者加入试验后,随机分为超声刀组84例和电刀组81例。
本研究设计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术前均知晓科研计划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以及进展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以及进展目的:使用临床触诊、超声波的方式来分别诊断和测试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
方法:采取双盲法对107例(110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临床触诊、超声波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后的检查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在110例测试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一共有83例,临床触诊检测出的为69例,超声诊断出的为79例,就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契合率而言,临床触诊分别为67.3%、50.1%和63.5%,超声诊断分别为87.7%、78.5%和85.6%。
结论:临床触诊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和诊断契合率均小于超声检测,由此可知超声检测可以作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
标签: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死亡原因之一,腋窝淋巴结转移是造成和影响乳腺癌预后和手术范围、手术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将淋巴结转移切除,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生存下来的几率。
在临床经验中受检查者的医术经验以及患者本身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对一些隐匿性转移的患者却不那么容易诊断出来。
因此,以上述实验方法来探讨超声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的这一组中对107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年龄在18~81岁。
对103例患者行单侧淋巴结清扫,对5例患者行双侧淋巴结清扫,共计110例。
1.2方法在手术前6天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临床术前触诊,并由一直固定的3名经验老练的医生进行检查。
触诊:主要根据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大小、软硬程度、活动程度等,并且联合患者的病史等进行医学上归纳评定,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再结合病史等进行综合评定。
其中请参考文献并结合医术实践,制订以下作为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与否成功的标准:淋巴结横径>7mm;淋巴结的纵径、横径的比值(L/T)小于2.0;淋巴结的声像图显示:淋巴结表面包膜不光滑,淋巴结内部有点不完整而且钙化或液化部分区域坏死;淋巴结的结周及其结内血流充分,阻力指数(RI>0.60)。
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一、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危险疾病,常常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肿块、皮肤凹陷、皮肤溃疡、乳头溢液等。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其中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其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手术方式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而淋巴结清扫术又是乳腺癌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优势传统的乳腺癌手术中,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术通常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
而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则克服了这些不足,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创性:乳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切口更小、出血更少,对患者的伤害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2.明显化疗效:乳腔镜显微镜下,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淋巴结组织,找出转移淋巴结,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
3.并发症少:由于术中切口小,术后出血少,因此并发症率较传统手术方式更低。
4.美容效果好: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由于乳房组织的缺失,常常影响到患者的外貌美观。
而乳腔镜手术术后,切口小、痕迹轻,术后美容效果好。
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的疾病,治疗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分别从手术效果、生存率和并发症几个方面来分析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
1.手术效果乳腺癌手术的关键在于切除病变组织,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乳腺癌手术的手术切除范围,是决定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手术方式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常有限,常导致淋巴结未清扫干净或者误切。
而乳腔镜手术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清晰观察淋巴结组织,保证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因此手术效果更加明显。
2.生存率乳腺癌的生存率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多项研究表明,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研究

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头颈乳腺科收治的I、Ⅱ期乳腺癌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下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观察组)35例和传统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35例。
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引流量、预后等。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46±23.45)min、(78.73±18.3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36±10.35)mL、(87.42±20.76)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67±4.37)枚、(18.74±4.98)枚,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5.57±47.87)mL、(362.72±67.93)mL;两组平均随访(22.21±14.48)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转移者分别为3例和4例。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传统手术清扫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腔镜具有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腔镜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是肿瘤进行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单一影响因素,因此,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病理检查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部分[1]。
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美一如既往的追求,腔镜下清扫腋窝淋巴结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
腔镜技术创伤小、痛苦小,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是这一新的术式能否达到以往传统手术的效果还存有一定的争议[2]。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腔镜下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传统切开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超声刀在乳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观察

超声刀在乳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观察王征;张浩;李伟汉【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刀在乳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安全性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7月本院80例乳癌保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超声刀及电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指标,分析引流液性质。
结果研究组在腋窝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液初期为渗出液。
结论超声刀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安全,可以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ultracision harmonic scalpel i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During July 2008 to July 2013,eight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total volume of axillary dissection with ultracision harmonic scalpel or electric scalpel were observed and drainage fluid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xillary drainage duration in ultracision harmonic scalpe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subaxillary drainage volume,the drainage duration and hospital stay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arly days of drainage fluid was percolate. Conclusion The use of ultracision harmonic scalpel i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is safe and can shorten the drainage duration and hospital stays.【总页数】2页(P27-28)【作者】王征;张浩;李伟汉【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J], 常庆龙;杨红星;翟保平2.乳腺癌保乳术患者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9例手术配合 [J], 胡悦宏;林哲;郑凤燕3.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乳腺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 [J], 马宁4.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J], 徐继刚;刘毫;杨光伦5.整形保乳术联合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J], 陈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根治术 中使用超声刀 清扫腋窝淋 巴结 可 以预 防术后 淋 巴漏 的发生 。 【 关键词 】 超 声刀 ;电刀 ; 腋 窝淋 巴结清扫 ; 淋 巴漏
【 中图分 类号 】 R7 3 7 . 9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O 6 — 2 1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B r e a s t S u r g e r y ,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Ya n g z h o u C i t y , Ya n g z h o u 2 2 5 0 01 , C h i n a
t i me , o p e r a t i n g t i me , d e t e c t i o n a mo u n t o f l y mp h n o d e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l f u i d . Res u l t s Th e o p e r a t i v e t i me
2 0 1 0年 6月 ~ 2 0 1 2年 2月期 间行 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患者 1 8 6例 , 其中 8 5例术 中采用超声 刀清 扫腋 窝淋 巴结 , 1 0 1 例采 用 电刀 , 比较 两组术 后 2 4 h引流 量 、 腋 窝引流管 留置 时间 、 手术总 时间 、 淋 巴结 检出数及皮 下积液 的发生率 。 结 果 两组相 比 , 手术总 时 间及 淋 巴结 检小数 的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术后 2 4 h引 流量 、 腋 窝 引流管 留置 时 间及 皮下积液 的发生率 , 超声刀组 均较电刀组 明显 减少 , 且差 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o 结论 在乳腺癌改 良
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一、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求乳腺癌是目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而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要选择。
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就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它的出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操作过程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在腋窝进行的一种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乳腺镜将腋窝的淋巴结清扫干净,以达到治疗乳腺癌、防止其扩散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乳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美观等优点。
这种手术方式逐渐受到患者的欢迎和认可。
1. 术前准备乳腹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相关的检验项目以及术前的心理准备等。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 术中操作在乳腹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中操作中,医生需要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进行精细化的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乳腔镜手术具有高清晰度、微创、无痛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3. 术后恢复乳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周期明显缩短。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辅以适当的饮食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健康。
1. 术后并发症少乳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特点,术后创面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这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保障,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康复周期明显缩短,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这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腔镜下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创面小,整体术后美观度较高,满足了患者的美容需求。
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对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6例,其中85例术中采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101例采用电刀,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总时间、淋巴结检出数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总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超声刀组均较电刀组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可以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标签:超声刀;电刀;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漏
乳腺癌是目前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不断演变发展,至今都已完善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往往会影响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
其中,淋巴漏是乳腺癌术后比较常见的,它的出现不但会引发皮下积液,还会因皮瓣坏死而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1]。
本文通过比较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不同效果,探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对预防术后淋巴漏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共收治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86例,均为女性,年龄26~72岁;其中Ⅰ期38例,Ⅱ期117例,Ⅲ期31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无糖尿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其中85例采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超声刀组),101例采用电刀(电刀组)。
1.2 超声刀设备
采用GEN300数码超声切割止血系统,豪韵STM刀头(美国强生公司),直径5 mm,刀长23 cm,功率输出设定为3档或5档。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为横梭形,在皮肤和浅筋膜间进行游离,根据情况保留较厚的皮下脂肪,皮瓣游离范围上至锁骨下,内靠胸骨旁,下至肋缘,外到背阔肌前缘。
于胸大肌筋膜浅层将乳腺游离,保留胸长、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清扫腋窝时沿着腋静脉清除掉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两组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方法不同,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凝扎腋窝血管、淋巴管,仅结扎直径>3 mm的腋静脉分支。
电刀组在腋清时较大血管以1号丝线结扎,其余均使用电刀电凝。
术后在胸骨旁及腋窝留置负压引流管,皮瓣加压包扎,每日记录引流量,
观察皮下有无积液。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腋静脉、胸长、胸背神经及胸背血管的损伤。
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在术后24 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上均较电刀组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在乳腺癌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手术的关键。
传统乳腺癌手术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将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从腋窝以及血管神经周围钝、锐性游离下来[2]。
一般采用电刀进行腋清时,不但会产生脂肪液化,而且在电灼较细的淋巴管后容易断裂产生新的开放口[3],因为不结扎大多数淋巴管,再加上术中电灼和术后结痂脱落而导致的渗液,淋巴漏很容易发生。
淋巴漏虽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但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费用,并推迟了后续放化疗的进行。
如何减少和预防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
淋巴漏的发生与腋窝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
腋窝淋巴结为乳房淋巴引流中最重要的淋巴结,乳房各区域淋巴液均可流入该淋巴结,但以乳房外侧为主。
此外,整个胸壁前侧面、上肢及颈后下部以及脐平面以上腹壁的淋巴管也都引流入腋窝淋巴结。
在上述部位中,腋窝淋巴系统是上肢淋巴回流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导致腋淋巴漏和上肢水肿最重要的因素。
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腋窝淋巴结清扫部分一般使用电刀进行。
电刀切割和止血是通过局部高温(100~200℃)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碳化,形成焦痂来达到的。
电刀电凝淋巴管时会产生较重的热灼伤,其断端凝痂可因管腔内压力变化而在术后脱落,导致淋巴液渗出。
而超声刀切割组织和止血不是利用高温,而是利用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进行机械振荡,以达到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者凝固和血管闭合的目的[4]。
因此采用超声刀发生淋巴液渗出的机会少。
本研究显示,超声刀组在术后24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上明显较电刀组减少。
主要原因是超声刀对淋巴脂肪组织的凝固效果较电刀好,且其封闭、凝固和切割同时完成,止血效果满意,因此术后发生淋巴漏的机率较小。
另外,超声刀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刺激较小。
它不像电刀会刺激肌肉神经而引发肌肉收缩,从而损伤肌肉,其精确的切割作用使它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远小于电
刀,可安全地在大血管旁进行分离切割[5]。
而电刀对周围组织较大的损伤发生在前3 s,如作用5 s时,已构成了早期的热损伤性传播[6]。
因此,在进行腋清时使用超声刀,对局部损伤刺激小,引起局部炎症和急性期反应小,也可以使术后引流量减少,从而缩短拆线时间,使患者的辅助治疗时间提前。
笔者在临床手术中体会到,电刀的使用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
如果手术中全部使用超声刀,止血切割时间较电刀稍长,必然会增加手术时间。
基于电刀和超声刀各自的优缺点,在超声刀组中,所有患者先用电刀完成患乳及相连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最后用超声刀完成手臂与腋窝淋巴组织相连部分的清扫。
这样可兼顾两者的优点,减少超声刀使用的弊端。
故与全程用电刀相比,在手术时间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程度上无明显差别。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损伤腋窝淋巴管是导致淋巴液外漏的重要原因[7-8],而使用超声刀可以明显降低淋巴漏的发生率。
它同时具有分离、止血和切割3种功能,而且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在乳腺癌手术中用超声刀代替进行腋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申成机.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防治[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53-154.
[2] 颜奇志,王立志,柳朝晖,等.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与传统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47-48.
[3] 唐鹏.右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1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6):1412.
[4] Koh YW,Park JH,Lee SW,et al.The harmonic scalpel technique without supplementary ligation in total thyroidectomy with central neck dissection[J].Annals of Surgery,2008,247(6):945-949.
[5] 刘春萍,石岚,程波,等.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比较[J].华中医学杂志,2005,29(6):455-456.
[6] 周洪伟,曾晓华,余永康,等.超声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4):213-215.
[7] 叶萍,王焕根.贝复济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48-49.
[8] 申成机.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防治[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