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读书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的读书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的读书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张德鑫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专家笔谈对外汉语教学,二是《语言文字应用》1992-1999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前者是回眸篇,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的发展;后者是思考篇,是对于外汉教学进入21世纪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外汉教学学科建设所提出的思考和设想。

对外汉语学科在经历了初创阶段(50年代初-60年代初)、进展阶段(60年代初-文化革命前)和恢复阶段(70年代初-70年代末)后,随着改革开放,国力和国家地位提高,外汉教学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和突破——外汉教学开始成为了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成为一门新型、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的颁布、“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的成立,来华学生数量的猛增,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结构的日益完善,多渠道、

全方位的教学体制的形成,博士点的设立,相关学术研究、专著的涌现等,都是外汉学科快速发展的证明。

外汉学科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也要对“汉语热”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世界上虽然出现了汉语热,也不过是小热,跟英语热比起来,纯属大巫见小巫。”“既然外边的热度并不那么高, 在世界变小, 各国间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 就丝毫不能沉浸在自豪里。要想方设法让那并不高的温度保持下去, 并力争继续升温。”此外,我们也还要反思外汉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汉语教学在很多国家通常处在第二、三甚至是第四外语的选修地位,教学起点比较低。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需要正视这些事实,并不断努力奋进。

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距今已有15年之久了。但这本书集中了许多外汉教育的专家学者的思考和见解,对现今的外汉教育也有所启发。

专家笔谈的对外汉语教学P3-102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展望和当前的任务》篇

文中提出,除了完善学科建设外,大力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是重中之重。

现实生活里,有很多人听到“对外汉语”,就想当然认为只要一个人会讲流利、标准的汉语就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师一职。虽说标准的普通话是基本条件,但光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学对外汉语,想要当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掌握汉字文字学知识,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要熟练掌握外语,还要有好的授课技巧,有好的形体、语言表达能力,要自信、热情等等。总之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还有太多太多的考验。

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外汉老师的漫漫路途里,需要加强自己的整体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文章里还写到:“很多领导和教师过分看重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效益,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政治效益和学术效益。”虽然论文是十几年前发表的,但文中的观点、现象,放到今天还是有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地方。对外汉语教学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落地,它是一个对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是中国对外传扬文化的途径。对于孔子学院,大家的争议和议论还是比较多的,也有很多人对此抱着消极看法。但我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也许它在短期之内效果不显著,但是作为宣传中国文化和形象的机构,它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我来说,不去管大的层面的政治效益、软实力,只要教好汉语、传播好中国文化,就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

《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尊严性》篇

邢公畹先生在这篇简略的文章中提出了“决不允许被污染的、不规范的汉语进入’殿’内”的观点。他认为,教师应该怀着一种严肃的、珍重的感情教授汉语,教授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互通信息、记录文化的一套符号系统。

对于这一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汉语、汉文化要想走向世界,就要提高规范化程度,对外汉教学的规范化也就有了严格的要求。就连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明确了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地位和适用范围。在学生的初、中级学习阶段,我赞同汉语教学的规范化、严肃化,要保持汉语教学的“尊严性”。

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新兴事物、新潮思想、先进观念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产生,这也使传统的“汉语规范”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再固守陈规,基本词汇、传统词汇对于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已经不再足够。掌握那些新词语才是他们的需求。新词语能够使语言更好的发挥交际作用,也是汉语展示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新词语有它的价值,它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教授学生新词语,可以让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汉语社会中来。

综上,我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过,也要把握好语言规范的“度”,一些新词比如斑竹、酱紫等网络语言,尽管时尚潮流,适用范围窄,还有一些消极的或是不稳定的新词也是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篇

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文章粗略的提出了几点想法:1.始终关心、热爱、帮助教育对象;2.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用结合;3.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4.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和建议。

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信任和期待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能够激励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多一点的肯定和赞扬。即使是对于错误的答案或行为,教师也可以想办法让学生自我纠正,并在学生纠正后给予肯定。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更灵活,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从对外汉语学到了许多》篇

于根元先生在文中提及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自己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对比学到了不少东西。

反过来说,两种语言的比较也是外汉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对比语言学。也就是用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放在一起,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对学生的原有语言文化有一定研究或是了解,在汉语教学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

《借鉴儿童语言研究成果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篇

文章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1.语言运用牵涉语言符号系统和语境等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忽视各种指示语。2.儿童的第一语言是在语言运用中习得的,成人与儿童的交谈方式极为重要,值得借鉴。3.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要克服负迁移,发挥正迁移的作用。

语言是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很重要。这可以说是“学”的过程。但是,我国的教育的突出表现就是以“教”为主,常常忽视学习者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从“教”向“学”的转变很关键。此外,儿童在语言的语法规则习得过程中,通常是语用、语义先于句法。对应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法规则的教学要融入到实际语言运用,且要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汉语句子的语法规则。

但是,习得和学习终究是两种非常不一样的语言获得途径。无意识的习得和外显学习相比,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要付出的努力比较少,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也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而在学习者语言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之后,“内隐”学习方式要逐步加强。

汉字研究与汉字教学P259-290

《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篇

※新名词:

字素教学:利用部件教授汉字。

汉字拆分出的记忆单位越少,越利于识记;

汉字拆分出的记忆单位的可称谓性越高,越利于识记汉字;

汉字拆分出的记忆单位的含义越明确,越利于识记汉字;

学生识记汉字的错误,与部件识记不准确有较强的相关性。

汉字是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最难的部分,也是阻挡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困难之一。通常学生在汉字学习上占的时间长且集中,要付出的精力多,但学习效率仍然比较低下。除了汉字本身的结构、读音、意义都比较复杂之外,缺少合适的汉字教学方法也是重要原因。

可见,汉字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瓶颈,汉字的教学路子的探索任务也就更显重要。

就汉字教学来说,相比于零碎、难以记忆的笔画教授,以及囫囵吞枣、没有规律可循的整字教授,显然还是以部件为单位进行教授(称为字素教学)的思路最佳。

利用汉字部件进行汉字教学的优势如下:

1.合理的记忆单位,便于记忆(汉字平均的部件长度是

2.63个);

2.大多数部件是可称谓的,利于识记(可称谓度高的近70%,可称谓度低的仅5.6%);

3.部件有明确的含义,利于识记(有意义的部件占68.5%,无意义的占31.5%);

4.部件和汉字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基于字素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建立一个科学的、针对教学的汉字部件体系是关键。

《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篇

论文中提到美国结构主义者John De Francis的主张曾在欧美十分流行,深深的影响着欧美学生,即“先教会话,后教汉字,对于那些只想学习会话单项技能的人也可以不教汉字”。

反观现实外汉教育,很多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只求听、说,而放松甚至是放弃了汉字学习。但是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对汉语有重要的反作用。汉语和汉字的学习是并重的,不存在对立或是孰轻孰重的问题。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想要学好汉语,就要过汉字关,并在汉语学习的全过程中贯彻汉语学习,不要浅尝辄止,更不要重会话,轻文字。

而在具体的汉字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汉语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汉语听、说、写的能力。相应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消除它们的畏难情绪。

其次,汉字教学并非文化教学。因此,在实际汉字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现代汉字的音、形、义上,而不是大谈特谈汉字的源流嬗变、文化考察、风俗探源和书法欣赏。在汉字教学部分,应当让学生会读、会用汉字,也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分析、推理、运用等能力。文章中也明确提到,汉字教学要讲清现代汉字的性质,解析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剖析汉字的部件,讲授现代汉字的笔画。所以,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要提高。

再次,“汉字教学的方法,要加强科学性和计划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作为老师,应该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借鉴国内传统的汉字教学技巧的经验,结合对外汉字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汉字。并且也要把控好整体的教学进度,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最后,“编写一套能够体现《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的教材”,这也是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目标。

《一千高频度汉字的解析及教学构想》篇

论文提出了一千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的覆盖率可高达90%,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一千个高频度汉字,就可以认读现代的一般书籍报刊里90%的文字。

通过对一千个高频度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解析,作者对对外汉字教学阐发了几个构想,如强调笔画、笔顺的巡礼按;充分利用部件;逐级向语词、句子扩展等等。

我对于“掌握一千个高频汉字,就能认读书刊中大部分文字”这个结论还是比较惊讶的。在我们使用的《汉语大字典》里,收录着五万六千多个汉字,但是只需要掌握其中的2%都不到的字,就能满足日常交流、认读的需要了。结合这样的研究结果,在学生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给他们制定最少数量但是最大覆盖率的汉字量,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也能使学校效率和效果最佳化。

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有所谓的“千字文”,运用对偶、押韵,让学生能集中学习,也更利于记诵。现代人在古代“千字文”的启发下,也编写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千字文”。“千字”听着不难,其实并不简单,尤其是对外国人来说,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但是如果这一千个字,如果只是通过记诵的方式来集中学习的话,不仅过程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外国学生理解汉字。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采取“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将汉字教学和综合课相结合。一方面是增加汉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能在汉语语境体会汉字,以加深对汉字和汉语的记忆和理解。

词汇研究与词汇教学P291-327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篇

胡明扬先生在论文中提出的关于语汇教学的问题:不同的语言语汇单位之间,基本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汉语和其他语言之间有适用范围和搭配关系方面的差异,如高、矮在英文中有high、low、long、short的不同说法;在附加色彩和文化内涵上不同语言的词语也有差异,如dog(狗)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象征等等。

总之语言是很灵活的,因此在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老师应要及时指出具体词语的语体特征、情感色彩、适用范围和搭配词语等等。老师要在词汇教学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乱七八糟土话俚语,特别是那些部分和留学生身份的土话俚语,更不该乱教。

具体到语汇教学,在初级阶段,老师应该通过实例分析,先让学生掌握最常用词汇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让学生注意到一些词汇与他们的母语之间的差异,消除他们脑海里一对一的固化思维。在中级阶段,词汇量的夸张是最主要的任务,并且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语言的差异的认识。而在高级阶段,就像我们学习英语要用《牛津字典》一样,汉语学习者在这个阶段,应该开始使用汉语原文字典,也可以适当追溯一些词汇的历史典故,以加深学生记忆,也增加了一些趣味性。

《词汇表达训练中的一种量化标准》篇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词汇表达训练中的量化标准——字词比系数,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表达训练纳入可调控的轨道。

有比较多的公式和新概念,比较难懂。还需要仔细研读。

《句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篇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各种句式本身的结构特点作出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和描述,还要向学生指出必须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和表达什么意思时才能用这种句式。因此对句子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文章提出,对句子进行全面分析,设想建立三个不同的系统,即语义、语用、结构分类系统。而结构系统是这篇论文论述的核心。

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

■怎样进行语言知识、语用知识、文化知识的教学

■怎样进行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怎样处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句型的选择和确定,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确定对外汉语教学句型,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应该确定多少个句型,这些句型构成怎样的体系,在教学中怎样安排句型的顺序等,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选择、确定对外汉语教学句型的原则有:

1.实用原则

一个确定的句型,对学习者来说必须是实用的。

2.常用原则

某个确定的句型应当是常用的,常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范围广;(2)使用频率高。(句型具有当代性。)

3.层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的句型体系也要讲究层级性,如基本句型和特殊句型等。确定对外汉语教学句型的层级,可以以频率等为标准,具体安排教学还要考虑学生、课程等方面的特点。

4.追求相对概括力的原则

一般来说,归纳概括一种句型或一个句型系统往往追求最强的概括力,这样得出的句型抽象程度高,概括能力强。

5.重视固定格式的原则选择、确定对外汉语教学句型,必须重视固定格式。重视固定格式,要把一些特殊词语纳入句型,例如一些虚词与实词的搭配、实词与实词的搭配,如果这种搭配实用、常用,那么就可以将其纳入句型系统。例如“在……上/里”等。

6.重视特定标记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特定标记,是指能够标示出某种句型特征的词语、语序等。首先是带有特定标记的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等。另外,语序也可以作为一定句型的标记,如存现句和非存现句。其次,特定标记还包括通常所说的插入成分等,如“一般来说”“据说”。这些成分在构成常用句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7.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句型时必须结合语气。

8.成句的原则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句型与短语结构的区别。一个句型应该是句子的完整抽象,反之,在忽略语境的前提下,一个句型应该能够生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在对一个句型进行描写时应该考虑用某种方式使其表达完整。

9.普通句型与特殊句型相结合的原则

“普通句型”指上位、高抽象度、高概括力的句型,“特殊句型”指下位、低抽象度、低概括力的句型。选择、确定对外汉语句型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安排句型,不仅要关注普通句型,也要关注特殊句型。

10.单句与复句相结合的原则传统语法研究的句型,主要是单句句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但要确定、选择单句句型,还要确定复句句型。复句句型的展示,一般以关联词语为主,

有时也要结合一些特定词语。

中介语研究与偏误分析P328-356

中介语

中介语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学习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随学习进展向目的语靠近的一种动态变化中的过渡性语言系统。中介语包含三个方面特征:1.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2.高度结构化;3.它是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独立语言系统。

中介语的形成原因一般有:语言迁移,目的语的过度概括,语言训练的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

我学到的一个新的概念,即“中介语石化”,它指的是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使用趋于固定的状态,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对改变这种固定的状态不起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中介语石化是学习者的中介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之前就永久停止了,这个定义也就强调了中介语石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永久性,它最终导致了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石化。

对中介语的作用,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动态的、不断向目的语靠拢的中介语对目的语学习有一定积极的作用,而“石化”状态下的中介语则会阻碍学习者的进步,减少学习乐趣,成为众多语言学习者学习失败的重要原因。

认识中介语的本质及其石化现象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学习者需要全面了解目的语使用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换一个头脑、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文化模式来学习语言。

作为语言教学者,一方面应该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语言输入、正确看待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鼓励学生参与语言的输出,尽量为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较为集中的使用目的语;另一方面应该帮助学习者增加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超越中介语阶段,向目的语靠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偏误分析

“偏误”指的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它与错误不同,偏误的多发的,有规律的。因此要通过对学习者的偏误的纠正,才能使他的外语逐渐接近该语言的标准形式。尽管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当中,偏误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必然的阶段,但处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的偏误类型也是不同的。分析、纠正偏误是复杂的过程,但又对学习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出现的偏误,正确分析并及时纠正,不能草率应付。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尽快取得进步,使“化石化”的中介语有进一步发展,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语的标准程度,

汉语水平(HSK)考试研究P357-368

文章主要从性质、用途,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方面讨论了(旧版)汉语水平考试标准。

而2009年,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国家汉办推出了新的HSK。分六个比试级别,其中参加五级考试的考生最多,但也开始有部分参加一级、二级的低级别考生。

总的来说,新的HSK扩大了汉语的普及面,汉语入门变得更加轻松,汉语学习者能够在初学阶段就拿到证书,这是对初学者向更深层次学习汉语的鼓励。这是有创新性的。

旧的HSK考试在试卷结构和考试题型上都模仿了原托福考试。尽管如此,它仍然是功不可没的,它从无到有,逐渐发展为代表国家汉语的标准化考试,在海内外都有比较高的知名度。新的HSK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文化与对外汉语P449-485

《论“汉语·文化圈”跟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策略》篇

汉语·文化圈:汉语·文化被认同和所通行的域。心理上的认同性和使用上的相通性是“汉语·文化圈”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前提。

在汉语文化圈中,除了方言之外的标准语,也存在着地域性的变体。比如中国大陆的普通话,中国台湾地区的国语,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语等。这些国家、地区的华语都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在复试的时候,老师曾经抛出一个问题给我,“台湾地区的华语和大陆的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别是什么。”除了举了一些琐碎的例子之外,我没回答上来。

看到这篇论文,并找了相关资料,将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的差异整理如下:

A、语音特征

因受方言的影响发音不规范

1、无翘舌音声母,一般都念平舌音声母Z、C、S。

2、鼻音声母N和边音声母L分不大清,一般多念成L声母。

3、把齿唇音声母F发成喉声母H,"农夫"读成了"NONG HU"。

4、如韵母把不圆唇元音发成圆唇元音。"知道"读"ZU DAO","吃饭"读"CU HAN"。

5、极少儿化韵。

6、少轻声。

7、声调比较短促(受某些方音的入声影响)。

8、个别字音与普通话不同(有些受古汉语影响)。如连词"和"念"HAN",学说"我HAN你" 台湾“国语”语音特点固然是很突出的方面,但决定系统对立的因素,主要还是词汇和语法这两方面。这是因为国语的语音规范比较明确,历来的"识字"教育又有"正音"的传统,说话人在语音上的规范意识比较强。而在词汇和语法上,规范模糊,人们的规范意识也比较弱,异变发展在这方面要快一些。

B、词汇特征

在语言变化过程中,词汇是最活跃的部分。两岸由于政治制度,语言环境、社会文化都相差很大,加上长期隔绝不相往为,词汇上表现出很明显的"词语差"。比较两岸词汇现象,显示出台湾“国语”特色的大致有6种情况。

1、可感觉到不是大陆普通话词语,但理解上不形成任何障碍。

如"速食面、录影带、计程车、脚踏车、冷气机、易开罐、人造皮、服务生、存款薄、影评人、店员、邮差等。

2、字面义似乎很清楚,实际不然,往往引起误解。

如:张老师(泛指心理学老师或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人)、街口(义为BLACK)、机车(摩托车)、公车(公共汽车、非公家车)、本科(学校的主要学科,对选科而言),先进(在"各位先进"一语中指在座的听众)。

3、借助于上下文或词素、词义组合上都难理解的。

如:清汤(指女子直而齐耳的短发,有"清汤挂面"一语)。E型女性(一切都追求Excellent 的女性);K书(用功读书)。天妇罗(一种外头裹有淀粉一类东西的油炸食品)。寡占(垄断),出缺(主管人有事有病不在职),组织人(忠于职守但缺乏主见和创造性的职员)等等。这部分还可包括一些国语口语中常用来讲闽南话和客家话的方言调。如:查博人(男人),查某人(女人),才调(本领),三八(神经质、不正经),伴手(礼物),也有借用日语、英语的词。如便当、看护妇,派对,秀等等。

4、台湾和大陆都有、都用的词语,但使用习惯和频率不同。如:a、民众、杯葛、国乐、

幼稚园;b、提升、检讨、爱人、高姿态、高工、贩卖、成长、品质。这两组词,在两岸出版的词书里都可以找到。区别在于:第一组在普通话中都有了代替词,现在基本不用了;第二组在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中都是常用词,但词义、使用范围和习惯都有所不同。如:"提升"在台湾“国语”里可以有"知识水平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等说法,相当于普通话的"提高"。再如"检讨"台湾指总结经验之义。"爱人"台湾指情人。还有"高姿态"指姿态甚高,颇难与人合作。"高工"台湾多指高级工业学校的简称,不指职称。"贩卖"在台湾“国语”中甚至流行"贩卖……生活"这样的用法。有些只是属于中性词,没有贬义色彩。

5、保留古汉语词较多。

6、吸收大陆普通话、闽南话、上海话、广东话的一些词。

词语变化同社会变化紧密联系,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大,词语也相互渗透。如"泡妞、套牢、老公、爱心、作秀、观光、动作、知名度、连锁店、单身贵族"等已在大陆流行开来。"策划"原是贬义的,现在普通话中也有了中性色彩的用法。而台湾国语也吸收了一批普通话词语。如:抓、摘、反思、水平、对口(台湾“国语”地区只用于"对口相声")等等。"紧张"一词,除共有义项,普通话还用于货物、商品的供应不足,这个义项台湾“国语”原来没有,现在也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了。

整理出这些资料,我回想起自己曾与台湾同学讨论,还义正言辞的指出她的语音错误,如徘徊(pai hui),认为她的发音是不标准的。事后也没有再进行任何考证,比较鲁莽和浅薄。另外我想,如果我当时积极一点儿去查阅一下资料,复试的问答中我也能回答出来了。所以还是应该更加积极的求知,求真。

《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篇

虽然外汉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但它不能只局限于语言工具的“部件”和“结构”的教学。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入是必要的。因为,中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有部分外国学习者想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对他们来说,汉语只是一种学习工具,而非学习目的。他们必须先掌握汉语,才能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许多文化问题。一般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一是开设国情概况或文化课,二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入和语言密切有关的文化内容。前者课程的内容虽然课程涉及面很广,但却不一定和语言教学密切配合,有一些文化和语言教学不太相关,会变成为了开文化课而开文化课。所以,最好是结合语言教学讲解相关的文化内容,这样既能解决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问题,也不会给学生有额外的负担。

对外汉语见习心得体会

对外汉语见习心得体会 对外汉语见习心得体会篇1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师工作总结

对外汉语教师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我承担幼一、幼二、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幼一班11人,每天一节课,课长为60分钟;幼二班5人,每天一节课,课长为90分钟;一二年级合班上课,每天一节课,课长为60分钟。 教学初期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经验的缺乏,没有一个好的针对华语教学的标准和系统。学校内没有规定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有经验的华语老师来指导,我们也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因此初期教学比较迷茫,不知从何下手,也抓不住重点。我们很难找到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后来,听过两次讲座,才开始能够较好的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吸收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对我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后面的教学便能够比较顺利的开展了。此时对学生能够比较好的了解;对华语教学的内容与特点也有所体会;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一直希望得到有华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指导,我想这对一个初期参加教学的老师来说,很重要,一句话或许就能够点透问题所在。自己感觉比较适合一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幼儿园的教学建议能够聘请专门幼师专业的老师来完成,他们会更有优势。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对新志愿者进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如果教学赶上去,其他方 面的收效会更好。 教学经验总结: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合班上,课时一个小时。一开始我采取的方式基本上一二年级同时教授相同课程,但是学校规定的一二年级教材却是不同的,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后来变逐渐开始分班教学,我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少,虽然一个教室,但是比较好操作。进教室后,我会先检查学生课本、文具的准备,桌椅的摆放,教室的整洁程度,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先去喝水上厕所。如果教室凌乱,也会让他们先进行整理。以此来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组织上课后,尽量达到一静一动,如果一年级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记诵课文,二年级便来讲授新的内容,这个过程不要控制的太长,不然两边都会容易乱。复习的过程我会让小朋友结成队子,通过一个语言较好的带动不太好的,他们之间的语言差距较大,我们老师很难照顾全面,结成队子还是能够比较好的促进他们的进步。教授的过程主要通过领读与表演,来使学生理解记诵。课本我们选择的是嘻哈汉语,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喜欢朗读,也比较容易学生进行记忆。一年级新课教授后,最后的时间我们用来合班比赛,或者合班的小游戏。主要比赛一二年级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表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都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课文表演出来),一二年级比赛,看哪个年级胜出。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

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 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 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 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 2. 以前/从前 以前:表示过去,单用。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 从前:表示过去,单用。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 3. 以后/后来 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单用表示未来。 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 4. 后来/然后 后来: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 之间/之内/中间 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小于等于某个范围。 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6. 三年前/前三年 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 头一天/前一天 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 8. ……上/……中/……下 ……上:某方面。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 心里/心中 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我们厂中……”不行。 中:用于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或指感觉上范围无限大的事物。例如“空中”,“空里”不行。 10. 时间/时候 时间:可以用数字、数量表示。可以是点,也可以是段。例如“给我一点时间好吗?”“明天开会的时间是8点。” 时候:指某一特定的时刻。常常说“……的时候”。但“什么时候?”问的是具体时间。 11. ……的时候/以后 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吧……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指导书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与有效手段。为落实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毕业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有关201X届本科生毕业实习的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 一是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是为就业迈出第一步,通过实习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如何在实习中奋力拼搏,努力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习形式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以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分散实习是指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单位完成毕业实习。集中实习指学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在教学实习基地或联系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地点主要有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烟台韩国学校、耀华国际学校、XX市人事局及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等。 三、实习时间 1、本院集中实习,3月中旬至4月中旬。计划前3周时间用于学生业务实习,最后一周用于学生撰写实习工作报告并提交学院。 2、耀华学校,计划在1月中旬组织面试,争取年前上岗。 3、韩国学校,3月上旬面试。

4、人事局,拟于3月上旬上岗。 5、外地实习返校时间: 于4月20号返校。四、实习要求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端正实习态度,诚恳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完成既定的实习任务,写好实习工作报告并接受考核。 (2)尊重实习单位工作人员,虚心向他们学习;主动协助实习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当代大学生和我校的良好声誉。 (4)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和财产安全,自主选择实习地点时要谨慎选择正规单位,谨防误入传销圈套。五、实习工作总结 1、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应撰写完成实习工作报告; 2、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应将总体评价填写在《烟台大学学生毕业实习鉴定与考核成绩表》“实习单位意见”栏内并必须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3、由指导教师评阅实习工作报告,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最后由院或系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写出毕业实习的工作总结。 4、实习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是: 如实反映自己的实习工作概貌、不得编造,客观总结自己的实习体会与收获,对实习中观察或接触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应有重点地进行独立、深入分析。实习工作报告的语言要规范、字迹工整、总字数在201X-3000字之间,并于4月底上交实习报告。具体包括: 单位介绍(20%)、实习过程(20%)和实习体会(60%)。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小结

一、最有效的利用教具 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地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通常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实;它常用于对陌生拼音字母或汉字的教学。我们利用卡片上单一的字母或汉字来吸引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集中关注,以便让他们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犹如一副扑克牌般小巧的特点,在复习字母或生词时可以不断地“洗”,即“闪卡”。老师迅速地更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生字词,让学生逐一迅速地认读,老师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够既快又准确地认读的学生名字。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汉语。 2、多媒体: 多媒体生动丰富的图片和动漫效果是吸引学生最大的噱头。图片的直观性能够更好地为生词、句子或文章释义。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图片本身,一阵嬉笑或一个顿悟后,汉语便抛之脑后。所以一般多媒体课后的第二节课前复习,我一般都简单描述每张图片,让孩子们回忆图片的过程中说出汉语,让他们“温故而记住”。 多媒体,也是我们传播博大的中华文化的便捷载体。一节成功的多媒体课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下载的图片、经典的视频和电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权衡、筛选;美轮美奂的现代化建筑,“诡异”新奇的京剧脸谱,刚健煞爽的中华武术……凝固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的图片、课件,在孩子们诧异向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3、板书(“逐步擦拭法”背诵课文): 背诵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所以老师的引导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对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尝试,在一学长的点拨下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当场记忆,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小一《汉语》第三课《爸爸是老师》: 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我是学生。弟弟、妹妹是学生吗?他们不是学生。 引导步骤:(1)、全文抄于黑板。处理生词“老师”、“医生”、“学生”、“弟弟”、“妹妹”,让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记诵引导。如:第一句:①读:老师带读——学生认读;②擦拭单下划线词语,将其换为简笔画(如:“老师”用“眼镜、三角板”代替,“医生”用“听诊器”代替,“学生”用“书包”代替等。);③学生看着带有图片的课文再读;④擦拭图片,学生回顾,最终记忆。其他各句方法类似。 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记诵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强迫记忆的紧张感,同时在③④环节中,学生回顾字词并争先恐后的抢答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他们记诵课文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记忆。 二、多管齐下的教学形式以稳定课堂秩序 1、花样百出的奖励机制 (1)及时表扬: 老师的表扬是最廉价的奖品,却能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向上。学生在学习上或课堂表现方面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应该随堂及时表扬,而且表扬时最好不要笼统地说大家都好,应“具体到人”(点出该学生的姓名)。这样不仅让受表扬的学生更自信,能够积极配合老

对外汉语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孩子我注重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下是这段时间教学的工作总结。首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展现中国老师的特色,获得学生的认可。老师的魅力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华裔后代基本上远隔了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事实上对华文没有特殊的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他们平时交流的语言基本上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作用。从年龄上讲,比较年轻,因此与我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太困难。其次,由于来自异国,这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新鲜感,更能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教师的魅力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搞好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可爱的新加坡》,我找来新加坡各种水果的照片,新加坡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的美景,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等。此外,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上黑板写字或者口头回答,并当场打分,这对于激励学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中学学生的基本 特点是会写汉字,但不大愿意开口说华语,这是通病,好比中

国人在中国校园里说英语。我们应当知道,一种语言的习得,单纯掌握文字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事实上更愿意看到学生说华语比写汉字好。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相当重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交流。很多学生喜欢跟中国来的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因此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点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面对你。这对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 第四,在无形中传播中华文化。这是高一层次的需求, 也是可有可无的标准。当学生在理解你的言语举止时,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时,你要把深厚的中华文化告诉他们,让他们理解,则显得笨拙。当然,既然无形,便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需要什么难度。比如,讲《可爱的新加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可爱的中国,让学生听中国音乐或者了解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等,这些在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的。同时,课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同时融合自己的游历,让学生比较接近地认识中国文化,同时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老师个人的魅力,这对于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中华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观看一些优秀的中国影视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可可西里》、《士兵突击》等。总而言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得抓住特点,发挥老师优势,让他们主动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 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

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报告 一、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文科的热门专业之一,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已经由201X年的16所激增到目前的80余所。其中,北京语言大学自上世纪60年代成为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是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校。概括来说,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与对外汉语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化、汉语言文学及外语类专业等。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一般的汉语教师都需要学士学位,如汉语志愿者和公派汉语教师。如果在高校的国际交流中心担任教师则需硕士及其以上学历。 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策略对外汉语专业涉猎面较宽,主要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第二语言教学法等几个层面。一些抱有良好职业愿景的低年级学生往往在众多课程中摸不到方向,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我

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周末时间加课学习日语、韩语,课余时间基本都投进了英语及二外学习中;有的是传统中文系的学习模式,课余时间大量地阅读小说、研读汉语言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同学甚至对当初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怀疑,投入到其他相近专业的学习中。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明确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学科目标,制定高效的学习策略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低年级时要杂取旁收,大量选修汉语言文化类课程,并打好外语基础;高年级时结合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积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和升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讲,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习首先要突出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系统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基本知识。在重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之外还要注意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原来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不成问题的语言现象,也许就成了重点和难点。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往往不能从现有的教材、工具书、汉语语言学论著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者多关注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体的报刊杂志,积累素材,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其次,处理好学习汉语课程与文化课、外语课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课和外语课的学科地位。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授汉语必然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大一时一般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中国文化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已经就业的小刘介绍说,很多同学把"文化课程"想象得太过狭窄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仅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中医、气功、太极拳、国画、书法甚至中国菜的烹调,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doc

---------------------------------------------------------------范文最新推荐------------------------------------------------------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 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孩子我注重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下是这段时间教学的工作总结。 首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展现中国老师的特色,获得学生的认可。 老师的魅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裔后代基本上远隔了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事实上对华文没有特殊的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他们平时交流的语言基本上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作用。从年龄上讲,比较年轻,因此与我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太困难。其次,由于来自异国,这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新鲜感,更能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教师的魅力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搞好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可爱的新加坡》,我找来新加坡各种水果的照片,新加坡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的美景,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 1/ 9

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等。此外,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上黑板写字或者口头回答,并当场打分,这对于激励学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 中学学生的基本特点是会写汉字,但不大愿意开口说华语,这是通病,好比中国人在中国校园里说英语。我们应当知道,一种语言的习得,单纯掌握文字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事实上更愿意看到学生说华语比写汉字好。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相当重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交流。很多学生喜欢跟中国来的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因此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点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面对你。这对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 第四,在无形中传播中华文化。 这是高一层次的需求,也是可有可无的标准。当学生在理解你的言语举止时,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时,你要把深厚的中华文化告诉他们,让他们理解,则显得笨拙。当然,既然无形,便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需要什么难度。比如,讲《可爱的新加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可爱的中国,让学生听中国音乐或者了解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等,这些在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的。同时,

16周随堂练习-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1)

班级:2011级对外汉语班 姓名:杨语佳 学号:20111032132 一、案例分析: 某位本土汉语教师在教学日志中记录了如下情况: “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 问题: 1.面对学生的质疑,你认为该本土汉语教师的处理 方式是否得当?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 2.从这份教学日志,不难看出该本土教师在汉语教 学课堂中,遇到了除“质疑”以外的“问题”, 由此,给予了你什么启示?

3.在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常会面临学生的“质 疑”,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列举自己曾经遇 到过的“质疑” 答:1.如果是我会先上完准备的内容后再依靠词典等工具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的观点不一定全正确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2.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 国际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尽管如此,国内在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时大多只注重于语言教学方面的指导,对专门的文化课问题却提出的比较少。如何上好文化课对于教师们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文化教学这个方面来说的。 一、现状 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包括了两种形式:一是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是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教学。 近十年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内容也比较分散。大家的基本认识是: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层次性,要根据初中高级不同阶段、不同课型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择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总体上说,此类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教学课程已经在相当多的院校中设立,不过对此类文化课程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成果主要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的一些看法。 近十年来,也出版了不少专门性的文化教材和一些可做教材用的文化知识书籍,但是有关教材的研究却比较少。 总体来看,文化教材有不少新成果,但是有关研究不是很多,微观研究则更为缺乏。 近十年文化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概括如下: 1.进一步确立了文化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地位,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性质,树立了文化教学的观念; 2.汲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营养,为文化教学研究开阔了事业,特别是在中介文化系统研究,文化混融情境的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3.超越概念的纠缠,探索更加深入,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研究、语言与文化结合方式的探索,为文化大纲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4.对接受主体的学习理论研究逐步加强,开始注重文化教学的师生双向互动研究。体现了文化教学研究向深度发展,开阔了研究思路,增强了研究的现实性。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式与手段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每一阶段的汉语文化教学都要有与内容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由于语言教学是有分工的,每一类型的课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不同,教学方式各异。比如,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口语课所出现的文化语言要多于汉语教程课。因为这阶段首先要解决基本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语言、交际方式又是异质文化间差别较大的文化层面。在交际语中,具有国俗意义的词语、俗语、句子特别多,而且词语的国俗语义比实体词汇意义更为重要。比如汉语中习用的招呼语“吃了吗”、“干什么去”等,字面意思和打招呼人的实际意思有很大差别,如果不给留学生介绍清楚,就会产生交流障碍。因此在口语课中,介绍、说明、示范、练习是传递汉语文化的基本方式。 与口语课相比,初级阶段的韩语课以传授知识语言、知识文化为主。对于留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汉语的音、字、词、语法的规律更为重要。所以此段教学,语言以外的文化内容少一些为好。即便遇到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也不宜采用介绍和说明的方式,而应采取简单注解的方式,尽可能不分散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注意力。 中级阶段,口语课和汉语课的文化内容都有增加,但教学方式仍然不通。口语课可以继续采用介绍、说明、示范乃至带到社会上去实践的方式,而汉语课则要多采取注释、归纳、提供使用范例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中级阶段汉语课的文化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中级汉语教材,除了考虑字、词、语法等方面与初级及高级教材接轨外,还要照顾到文化内容的系统性,把系统的语言知识和系统的文化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表里,同步上升。

对外汉语实习工作总结

2011年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进行教育实习。对外汉语教育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回顾两个月以来的实习工作,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的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学习、工作方面都圆满结束,过程中有快乐也有辛酸,现将本学期的实习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端正态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进行教育实习的目的是把课本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理论教学效果,培养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为将来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端正态度,以积极热情严肃的态度进行教育实习。心理学上有一个“不值得定律”,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在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克服这一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真确的价值观,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无论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是身处其中的快乐和烦恼,都会让你成长。 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及要求。除了之前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等。就是提前做好教育实习工作计划。还有就是怎样写听课记录、怎样听课和分析课、怎样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课堂,这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实施着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也是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个主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比如,关于怎样听课和分析课,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②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③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④是否在交给学生学习? 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⑥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⑦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⑧教师应当怎样布置作业? ⑨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参考[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三、积极参与听课。 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向各位教师请教,认真掌握教学知识,努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初期,尽量去多听各个班级,各种课型的课。比如,口语、听力、精读等,在比较中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在这方面,我最重点听得就是生词的处理和授课的流程。确定目标后,重点去目标班级听课。比如在第三周我已经确定要去普通三班讲精读课之后,重点就在三班听课,第三周对自己听课的主要目的和要求如下: ①浸泡在教室里,克服害怕、恐惧、焦虑心理。 ②了解课程的大概流程,重点就是精读课。 ③熟悉普通三班同学,以及他们的汉语水平和课上的参与程度。 ④精读课教师课堂设计和教学的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课堂案例分析5 参照视频内容,经小组讨论,就该课堂的教学背景方面从视频中的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由于对本视频的教学目的及背景不是太确定,如此一来很难很好地界定教师教学目的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小组针对本课的学生及教师背景及教学目的进行了多方大胆的猜测,并分别依照达到各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总体流程概述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贴上一幅图画,图画的最上边分别画着草莓、香蕉、苹果三种水果。在三个水果的下边是者三种水果打乱顺序随机的图案。教师先分别按顺序指向这三种水果,并演示三种水果的读音,然后开始游戏环节: 游戏一:教师先指着草莓,然后示意学生:“我说草莓,你们(指着学生拍了一下手)”,之后再次用手比划出“一”来帮助学生理解。虽然学生没有任何汉语知识,但是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较好的思考联系能力,借助教师手势的帮助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以上这一点从接下来教师指着香蕉说,“我说香蕉,你们~”教师还未示意,就已经有学生做出拍两下手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依照这草莓、香蕉、苹果的顺序各拍一、二、三次掌的规则开始游戏,教师采用的方法是慢慢加快指物频率,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二:在游戏一完成之后,教师变换游戏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草莓:拍一下手;香蕉:跺一下脚;苹果:转一圈的规则来重复游戏一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全都站起来完成游戏,更大程度上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采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如“换”即左右手重复交叉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游戏方式之后,数了苹果的总数是十一个,用手势示意学生要转很多圈,然后用汉语问学生“你们可以转吗?”但是学生对汉语一无所知,对于教师的提问不能做出任何反应,使课堂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之后的“准备好了吗?”的提问等也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其次,由于学生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游戏过分重复且简单幼稚,因此在此轮游戏中,当教师刚开始指向苹果的时候学生还有几个愿意转圈的,但是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学生在转圈了。 游戏三: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变换游戏方式,再次用“换”的手势让学生自己思考还能用怎样的肢体动作来表示三种水果,同时让学生上台来带动台下的同学做动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讲台指水果并示范动作的学生已经可以用生硬的带泰国口音的汉语分别叫出草莓、香蕉和苹果的名称了,说明之前两轮的游戏效果已经初步达成,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三种水果图案和读音相对应的能力。 在做完游戏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换”,先是将这三个水果换成其他的水果,先是西瓜再是换成草莓,由教师的板书手势大概可以看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西瓜和榴莲的示意图,但是西瓜还写出了汉字,这个应该是不必要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小组先是判断教师的意图应该是再拓展别的水果的语音表达和对照能力,那教学目的就很明显了,但是接下来,教师立刻又让学生用鸟、猫、狗等动物来替换,这样教学目的就又模糊了。而且教师的画画技巧不是太过关,如菠萝就一直画不清楚,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之后示意同学上来帮忙画画学生也没理解,在这一点上陷入了交流的断层,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程整体评价 教师教态良好,针对汉语完全零基础的学生采用游戏教学法,再辅助于较多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的自信心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汉语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拼音,几乎没涉及汉字的书写,主要是集中在口语的表达及听力的刺激训练上,而且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输入而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反应及各类游戏,而学生几乎没有输出部分,即学生几乎没有自己开口说汉语,如果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每种水果对应的名称,那么教师的教学目的则是成功地达到了,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程度还有待商榷。 教师的教学语言完全采用汉语,而没有借助任何的中介语,无论是泰语还是英语,第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