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供给法则、*收入——消费曲线、*需求交叉弹性、*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供求规律、*边际储蓄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商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分析、*需求弹性、稀缺、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需求、需求量、需求法则、供给弹性、蛛网周期

二、单选: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的()。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饿下降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C、穷人应该不纳税

D、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5、经济均衡是指()。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在改变

B、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态

C、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会发生

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

7、市场的出现要求()。

A、某一产品的买卖双方可以彼此交流信息

B、买卖双方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货来实现交换

C、政府必须介入并对双方的活动予以调整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8、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

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

C、按照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9、下列中的哪一个例子属于边际分析?()。

A、如果利润是正的,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B、如果新工厂增加的收益超过增加的成本,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C、如果在没有新工厂时,厂商正承受货币损失,那么它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D、如果厂商能便宜地建立新工厂,它就会这样做。

10、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一般物价的膨胀;

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政府支出的总水平对经济的影响;

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任何东西;

B、稀缺的物品售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C、政府必须决定每一个人应得到多少物品;

D、要得到极需的物品必须排队。

13、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14、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A、消费者收入;

B、相关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15、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

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

B、工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C、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D、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16、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向变化,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用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17、“需求量的变动”的确切含义是()。

A、随着某些因素的变动,生产者愿意在每种或任何价格下出售数量相应改变;

B、由于某些别的因素,比如习惯或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愿意以每种或任何价格购买数量

的相应改变;

C、随着市场价格变化,生产者出售的具体数量的相应改变;

D、随着市场价格变化,消费者购买的具体数量的相应改变。

18、如果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其确切的含义是价格上的上升会引起()。

A、购买者购买量的下降;

B、购买者购买量的增加;

C、购买者总支出增加;

D、购买者总支出的减少。

19、弧弹性系数对需求曲线点弹性系数的估计,在下列种情况发生时将得到改善()

A、弧长变短时;

B、弧的曲率小时;

C、上面两者都发生变化时;

D、上述都不变时。

20、猪肉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猪肉价格上涨;

B、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C、鸡蛋价格上涨;

D、鸡蛋预期价格上涨。

21、在收入给定的条件下,Y商品价格不变,而X商品价格变动(X商品数量为横轴),这时的价格——消费线是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大于1;

B、等于0;

C、小于1;

D、等于0。

22、吉芬商品表现为()。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

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

23、从甲地到乙地的汽车票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当汽车的票价从10元减至

8.5元时,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交叉弹性为0.8,乘客坐火车的人数减至( A )。

A、10.54万人;

B、10.50万人;

C、10.56万人;

D、10.97万人。

24、沿直线型的需求曲线移动,随价格的下跌,收益会()。

A、保持不变;

B、减少;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5、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何种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又买得起票的观众都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B、提价15%;

C、提价10%;D、降价15%。

26、如果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需求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1200件,需求价格弹性为()。

A、+1.33

B、—1.33

C、+.075

D、—0.82

27、如果在相同的市场需求价格上,需求数量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说明()。

A、价格在起作用;

B、非价格因素在起作用;

C、既有价格因素,又有非价格因素在起作用;

D、供应不足

28、会使需求曲线内移的因素有()。

A、人们收入的增加;

B、替代品竞争的加剧;

C、补充品的价格下降;

D、人们对今后的价格有上升的预期。

29、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正值,说明()。

A、该种商品是必需品;

B、该种商品劣等品;

C、该种商品是吉芬商品;

D、该种商品是正常商品。

30、供应曲线意味着()。

A、厂商生产条件恶化;

B、价格越低,供应数量越大;

C、价格与供应数量成正比;

D、价格与供应数量成反比。

31、在线性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在需求曲线上的各点的价格弹性值是()。

A、常数,但正值;

B、变数,但正值;

C、变数,但负值;

D、常数,但负值。

32、蛛网定理说明的是()。

A、周期性商品的供应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B、周期性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C、周期性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D、周期性经济危机。

33、如图1—1显示市场的现行价格是P1,按照这个价格交易的数量是单位,对于这个交易量,消费者本来愿意支付的价格是。()

P

P

P

Q

123

如图1—1

A、Q3,P1

B、Q2 ,P2

C、Q1 ,P3

D、Q2,P3

34、交叉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是()。

A、独立品;B、补充品;

C、替代品;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35、会使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之一是()。

A、需求萎缩;

B、需求扩大;

C、投入品价格上升;

D、生产技术改进。

36、政府规定最低价格,会使()。

A、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

B、供应不足现象消失;

C、供过于求的现象加剧;

D、供不应求的现象加剧。

37、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要增加销售收入,()。

A、必须降价;

B、必须提价;

C、保持价格不变;

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

38、农产品价格过低,主要原因是()。

A、政府调价的措施不力;

B、供应的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

C、需求的增长超过供应的增长;

D、农业人口过多。

39、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A、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价格弹性就越大;

B、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价格弹性就越小;

C、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价格弹性就越大;

D、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40、单位销售税会使()。

A、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供应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供应曲线的斜率变得陡直;

D、供应曲线的斜率变得平坦。

41、Y商品的需求价格100元,需求数量是100件,价格下降到80元,需求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还是100件,说明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等于1;

B、等于—1;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42、某农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43、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

A、长期弹性高于短期弹性;

B、长期弹性低于短期弹性;

C、短期弹性趋欲零;

D、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相同。

44、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B、小麦供给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C、小麦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45、若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

A、需求的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的减少;

D、需求量的减少。

46、家电行业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上升;

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

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

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上升。

47、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或者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弹性很大。

48、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49、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5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饿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51、在需求水平和供给水平同时下降的情况下,()。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2、蛛网模型以假定为前提。()

A、需求量变动存在时滞;

B、生产者按照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供给量;

C、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D、供给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53、按照蛛网原理,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型摆动的条件是()。

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C、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D、以上都不正确。(此处斜率值均指其绝对值)

三、判断题

1、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的产品越多越好。()

2、为谁生产是资源配置在生产方面的反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则是资源配置在投入方面的反映。()

3、规范方法就是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抽象的理论结构,赋予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一种理论上的意义,以此概括复杂的经济现象。()

4、经济理性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5、“石油公司获得了超额利润,它们应该上缴额外利润税”这是规范分析。()

6、比较静态分析是从时间序列角度对经济现象的分析。()

7、一般均衡是对全部产品同时达到市场均衡状态的分析。()

8、如何生产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进行分配。()

9、稀缺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想要的多于我们所拥有的。()

10、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11、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12、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做是自由取用物品。()

13、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14、中国的劳动力是充足的,而资源是稀缺的。()

15、根据西方经济学,机器是资本,但资本不一定是机器。()

16、没有稀缺问题,就没有经济学。()

17、理性假定与无私奉献是矛盾的。()

18、市场中的均衡价格由商品供求的交点决定的。()

19、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20、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它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变下,对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分析。()21、近年来,汽车的价格上涨,而汽车的需求数量也上涨,因此,汽车需求曲线的斜率一定是正的。()

22、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一定有一负繁荣斜率。()

23、假定有一位消费者只有消费两种商品x和y,如果z的价格上涨,其它商品价格不变。商品z的价格需求弹性为—0.7,他消费y的数量将增加。()* 24、在交叉弹性系数为 2.5的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中财1999金融学)

()* 25、政府给定的价格使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则该价格为支持价格。(中财1999金融学)()* 26、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上海财大1998经济学)

* 27、当需求曲线为一水平时,(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上海财大1998经济学)()* 28、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时,降低售价会使总收益增加。(上海财大1998经济学)

()* 29、在经济波动的周期中,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的产量较为稳定,而价格却不稳定,原因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人行1993西方经济学理论)()* 30、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获得更多的总收益,他应该适当降低价格。(财政部财科1999)()

* 31、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富有弹性。(财政部财科所1999)()* 32、如果A是正常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对A的需求会增加,从而价格上升,交易量减少。(财政部财科所1998)()

四、简答题:

1、决定单个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

2、说明需求曲线的性质。

3、陈述决定单个生产周折供给的主要因素。

4、阐明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之间的区别。

5、简述需求弹性的种类。

6、图1—2的E点是两条需求曲线的交点,问:两条需求曲线在E点上的价格弹性值是否相同,哪个大?

P*

D1

Q*

五、计算题:

1、某君对消费品x需求函数为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

数。

2、某君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的关系是:M=1000Q2,计算当收入M=6400

时的点收入弹性。

3、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1986年8月的乘客

为880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弧价格弹性。

4、设需求函数为Q=M/P N,式中M为收入,P为价格,n为常数,求需求的点收入弹性

和价格弹性。

5、以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为方程为: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

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6、设某国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Q=-0.725-0.049P+0.025Y,而汽车的需求量、价格和消

费者收入的变动情况如表2-1:

年份需求量(千辆)价格收入

1960 75.3 1000 5000

1961 76.6 1050 5150

1962 79.4 1123 5407

1963 79.4 1235 5623

试计算需求量变化中由价格和收入的变动引起的变动量各为多少?1960——1963年各年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多大?

7、假设某商品的50%为75个消费者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弹性为-2,另外50%为25个消费者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弹性为-3,试问这100个消费者合计的弹性为多少?

8、在英国,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 d=-1.2,需求的收入弹性E y=3.0,计算

(a)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b)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c)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9、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公司X:P x=1000-5Q x

公司Y:P y=1600-4Q 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b)假定y降价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 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c)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10、某纺织公司估计市场对的确凉的需求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Q=100+0.2Y表示,这里,Q为需求量,Y为每一人口的收入。

(a)求收入水平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时的需求量。

(b)求收入水平在4000元和6000元时的点收入弹性。

(c)求收入范围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和5000元到6000元之间的弧收入弹性。

(d)若的确凉是该公司唯一产品,试问:如果国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该公司生产能不能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什么?

11、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5%?

12、甲公司生产皮鞋,现价每双60美元,1988年的销售量每月大约10000双。1988年1月其竞争者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从每双65美元降到55美元。甲公司2月份销售量跌到8000双。

(a)甲公司和乙公司皮鞋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价格不变)?

(b)若甲公司皮鞋的价格弧弹性为-2.0,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带每月10000双的水平,问每双要降价到多少?

13、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60Q-Q2,计算需求的点价格弹性为-2时的边际收益(MR)之值。

14、假设:①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 x=40-P x;②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③X 与Y的需求曲线在P X=8的那一点相交;④在P X=8的那个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

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15、假设某市场由“个人1”和“个人2”组成,其个人需求函数和收入分别为:

Q D1=40-2P+0.1Y1,Y1=100

Q D2=63-3P+0.2Y2,Y2=60

(a)描绘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导出市场需求函数。

(b)求价格P=20时的价格弹性和市场销售量。

(c)当P=20时,若政府从“个人1”抽税10,并把它作为转移支付全部付给“个人2”,因而两人收入之和不变。求市场销售量发生的变化。

16、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为s=20P。

(a)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b)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

(c)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

(d)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劝降向右移动了2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e)假设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f)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X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少?

(g)假设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X给予1美元补贴,而且1000名商品X的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有什么影响?商品X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17、假设某市场由“个人1”和“个人2”组成,他们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D1=(P y+k1Y1)/P x,D1=k2Y2/P y

(a)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

(b)计算对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c)设Y1、Y2分别为“个人1”和“个人2”收入。在总收入不变(Y)的情况下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2”的部分收入转移到“个人1”会对商品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18、(a)指出下列市场动态模型分别属于哪种情况,如果属于价格趋向均衡的情况,试求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试求各市场动态模型初始价格P O以后第1、2、3、4期的价格,即P1、P2、P3、P4。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1、研究内容: 定义:研究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其运行,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包括:(1)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经济波动的根源;(3)失业产生的原因;(4)价格上涨的因素;(5)一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6)政府政策是否发挥作用 长期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量);投资率;储蓄率;技术进步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和扩张,衰退期和繁荣期 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即正在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劳动者)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平均价格在一年内上涨或者下降的百分比 国际经济 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是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广泛贸易和金融联系 贸易失衡: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政策) 经济总量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加总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总消费、总投资和总产出等经济总量的强调;加总(对单个经济变量求和得到经济总量) 宏观经济学家 讲授经济学,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数据开发; 实证分析(考察某项经济政策的经济后果,而不是关心这些经济后果是否合意)和规范分析(泥土判断某一特定政策是否应该加以使用) 3、存在分歧的原因 古典主义: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使得价格和工资能够快速调整从而使所有市场

保持均衡;各个市场平稳运行,价格和工资快速调整以保持所有市场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调节速度较慢,导致失业等现象的产生;政府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扩大对产出的需求 美国滞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 单一的经济模型 特点:1,个人、厂商和政府在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劳动市场上相互作用;2,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知道原则:假设需求、意愿、机会和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经济满意度最大化);3,在长期内,两者都认为工资和价格能够充分调整以实现产品,劳动和资产市场的均衡;4,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处在平衡位置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度量 1,国民收入的核算:产量,收入和消费的测量 国民收入账户 经济活动总量测量指标; 1),产出法:产品总量,在生产中间过程中被消耗的产品除外 增加值法,通过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求和来衡量经济活动 2),收入法:产品生产者所得到的收入 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取得的利润 3),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所支出的总量 支付所有产品的总额 三者等价的原因:首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和消费者支出额相等;其次,卖方所得等于买方所支;产品价值与收入都和支出相等 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产出法:1,市场价值(测量的局限性)2,当年生产的产品和服务;3,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再同期生产的、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的过程中被消耗掉的中间产品和服务)4.,GNP和GDP 存货:公司拥有的库存,包括未出售的成品、半成品及其原材料 GDP(本国领土范围)和GNP(本国生产要素)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最新整理)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2)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 (3)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 2.发展 (1)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与新古典学派 通论发表以后,立即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战后,在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中,如汉森、萨缪尔逊等的不断补充凯恩斯的理论,并将它与 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尽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凯 恩斯主义主流派经济学。主流派经济学在50-60 年代是其鼎盛时期。 ① 60 年代末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到70 年 代初发展成了“滞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与实际经济现象发生了冲 突,他们的理论不能解释“滞涨”。70 年代中后期,新古典综合派用 “成本推起的通货膨胀”和“菲力普斯曲线右上移”来解释“滞涨”,没有 说服力。其政策措施是“收入政策”,即控制收入的政策,最典型的就 是尼克松的“冻结工资和物价90 天”的政策。面对滞涨,新古典综 合派束手无策。 ②另一方面,从50-60 年代就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在70 年代十 分活跃,他们批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是错误的,会给经济 带来巨大的危害。货币学派的理论引发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 到70 年代末,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即(New Classical Economics)。其主 要代表有货币学派,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出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 新古典学派在80 年代达到其鼎盛时期。 (2)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宏观经济学的多元化发展 ①从80 年代初起,一些比较年轻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就在坚持凯恩斯 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部分观 点和理论,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 。到80 年代大有重 振老凯恩斯主义雄风的架势。 ②另一方面,在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实际干预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做法,有些 还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如德国的弗莱堡学派,有些尚未有著名的理论做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报告.doc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3.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4.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 5.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D, 2、A, 3、A , 4、A, 5、C, 6、A, 7、B, 8、D, 9、A,10、B,11、D,12、B,13、C,14、C,15、C。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7、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 、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8、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9、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 值总和。考察GDP的概念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 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 A.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 B.C+I+G C.C+I+G+X-M D.C+I+G+X 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A.C+I+G+X B. C+I+G+X-M C.C+I+G+M D. C+I+G+M-X 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 C.购买国债 D.上述都不是 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 10.如果A国200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该国2001年GDP平减指数为 2,实际GDP比2000年增加了50%,那么2OOl年的名义GDP等于( C )。 A.8 000亿元 B.4 000亿元 C.6 000亿元 D. 3 000亿元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虽然张小山每次打的上班比乘公交车上班需多花费9元钱,但却因此节省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试考虑当张小山的收入至少为多少元/小时的时候,他才愿意选择打的上班(结合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观点)? 答:资源存在相对稀缺性,由此导致了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选择问题。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较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对张小山来说,上班乘公交和打的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替代的,加之时间是相对稀缺且是有成本(机会成本)的,工资越高,则其时间的机会成本越高。打的比乘公交多花费9元,但是其“收益”是半小时,所以当张小山的工资至少是18元/小时时,张小山才会选择打的。 2.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是如何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 答:斯密认为,只有在允许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时,才能调动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个人对私利的追求能够最终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机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价格调节机制,个人追求私利的过程被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表示出来,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调节下能够趋于一致,从而市场经济是内生稳定的。 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吸收边际革命的成果,利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即从单一市场角度出发,分析微观个体的分散决策如何对各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认为市场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市场供给与价格正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系统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内生稳定性。价格机制类似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协调供给与需求到达均衡。 3.要素市场包括哪几大类型的市场?其价格分别如何表示? 答:(1)要素市场包括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投入品所构成的市场。投入品(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代表自然资源)、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土地”要素代表了所有自然资源,如石油、水、矿产等。在土地市场上,用地租来表示土地的价格。 “劳动”要素不是简单地指有多少人,它有时还包含了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技能(人力资本)。在劳动市场上,用工资来表示劳动的价格。 “资本”要素代表经济体生产出来的用于再生产的产品。如钢材是一种产品,然而当它被用于制造汽车时,它便成为资本品,一般通过货币的“价格”——利息来表示。 “企业家才能”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生产要素。面对着同样的土地、劳动或资本,不同的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摘要】 本文由1999年大学扩招到2011年的现状出发,将从结构性视角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结构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才供给充裕与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量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下降。 1.1 人才供给充裕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今日莘莘学子已不像昔日天之骄子——深受社会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有数据显示,自1999 年以来,我国高校逐年以20%左右的速度扩招,2002 年高校毕业生为145万,而时至2011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60 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①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2009-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5%之间。 ②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大学生不断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不幸,历年未就业人员累计已达到100 万左右,总计2011 年要解决800 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人才需求紧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

全球,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多数企业遭遇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状况。今年爆发的欧洲几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也造成了世界经济处于萧条之中的局面,我们外向型企业受此影响比较严重,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加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这些以出口为主吸纳了很大部分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处境十分艰难,收入减少自然要求企业节省开支,与往年同期用工荒的局面相比,很多操作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都已经减少了很多,大学生就业也是同样的情况,许多用人单位通过不招收新的员工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顿时大大下降,这就使原本十分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例如,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采用让企业免费参加就业双选会的方法,鼓励企业招纳贤才,然而参会的用人单位仍然比预期的要少,而参会的企业或者需求量“缩水”,或者只是到场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而非招聘。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缺陷等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

宏观经济学分析报告题与简答题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分析题 第二章 1.分析下列每组两种行为对GDP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1)企业为总经理购买一辆汽车和企业支付给总经理另外一份收入让他为自己购买一辆汽车 (2)你决定去购买一辆中国车,而不是一辆美国车 (1)前者使投资增加,后者使消费增加 2.如果政府雇用失业的工人并把他们看成是无事可做的政府雇员,这些人以前得到相当于10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政府付给他们1000美元工资,那么这会对GDP产生什么影响并加以解释。 根据等式C+I+G+NX=Y=C+S+TA-TR ①C、I、NX TR 进而使得G增加了TR GDP由于G的增加而增加 ②TR TA C、S C+S+TA-TR变成了C+S+TA GDP也变大了。 Tr 平均收益S供给C成本 3.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美国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2)布什总统买了一所新房子。 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3)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4)美国人杰尼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5)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的工厂。 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净出口增加。 4.下面是一些伤脑筋的问题,你能否说明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的膳食 (b)购买的一块土地 (c)购买的一幅齐白石的绘画真品 (d)海尔集团公司设在欧洲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没有参与市场交易,不计入GDP 。 b.购买一块土地,由于土地不是统计当期新创造出来的产值,因此,也不计入GDP 。 c.由于绘画真品不是在统计当期生产的,因此不计入GDP。 d.公司设在英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应计入英国的GDP,同时也应计入中国的GNP,而不是中国的GDP 。 5.考虑下列每一个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1)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 降低,实际生产服务减少 2)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 增加,实际物品增加 3)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降低 4)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使企业解雇工人。降低 5)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事剪草坪的工作。 增加,未来可能降低 6)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实际GDP降低,可测GDP降低,不可测GDP增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

摘要: 2012年是中国经济从“次萧条”到“复苏重现”的一年。在消 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在2012年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复苏的轨道。2012年前3季度回落超预期,而第4季度复苏幅度也可能超预期。 2013年将延续 2012年第 4季度复苏的势头,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解、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缓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将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因此,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2012年中国 GDP增速将达到 8.0%,比 2011 年回落 1.3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重返 9时代,增速达到 9.3%,CPI出现反弹,达到 4.1%。 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未来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强化中期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宽松与积极的导向,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超越

“新常态”悲观主义的定位,应当在收入分配、房地产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性改革,清楚“改革疲劳症”。 关键词:新复苏、新结构、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法律是经济法构成的主体和核心 C.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 2. 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 A.空气 B. 汽车 C. 商标权 D. 经济决策行为 3. 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采取法律或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来划 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c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诺成性的法律行为和实践性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4. 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其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 B.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的相对人或第三人,则可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C.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D.如果行为人进行某项特定的法律行为时,未能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5.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说明存在欺诈,行为人可主张行为无效。 B.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 C.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将一定条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是否发生的根据。 D.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的效力的丧失。 6. 甲对其儿子乙说,若乙能考上大学,甲将给乙买一台电脑。甲对其儿子乙的行为属于( b )。 A.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B.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义务的法律行为 D.附权利的法律行为 7. 一位老人的儿子出国留学,老人将他儿子的房屋出租给一位年轻人居住,双 方约定,待老人的儿子留学回国,该房屋租赁关系终止。该法律行为属于( b )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8. 下列各项中,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如果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2年当事人才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均自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对无效民事行为的产生,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同的责任。 D.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都是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b )。 A.甲从乙处买回一件假冒名牌产品 B.甲趁乙急需用钱之时,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从乙处买走一辆汽车

宏观经济学实习报告

宏观经济学实习报告

————————————————————————————————作者:————————————————————————————————日期: ?

太原工业学院 专业技能应用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太原工业学院实习时间 2012-6-25 系部经济与法学系班级1021221 学生郑小郁学号 102122123 成绩指导老师刘俊仙、李文华 2012年 6 月26 日

电脑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摘要: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在电脑网络这方面的参与度,了解大学生是不是正确、充分的利用了网络,以及电脑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电脑网络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而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其中最丰富、最全面、最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正日益改变着越来越多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其中最敏感、最潮流的一部分,自然也被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为了保证资料来源的广泛性、调查的真实性以及可信性,我们选取的大学生来自以,不同年级,涉及专业包括经济、设计艺术、外语、电子、机械等等,得这份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的频率以及时间 调查显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各有不同。先从年级角度来看:这其中有一个规律,年级越往上,上网时间越多。大一的小学弟,小学妹们上网的频率与他们的学姐学长们大同小异,几乎每天,但上网时间就大有异处。他(她)们最多不超过5小时,而且上网时间在2-5小时的比重也只有27%,28%,其余的都在2小时以下,更多的是一小时以下,占到50%以上。然后大二开始,上网时间有所攀升,在2小时以上,大三的时候绝大部分已经在2-5小时这个时间段了,5小时以上的也大有人在,能占到10%左右!大四估计就是随性了,想多久就多久;从性别角度来看:也有一个规律,女生的上网时间低于男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如此。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女生上网时间从大二开始基本趋于稳定,不像男生,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这样大学生上网上网时间的比重就成橄榄球状:两边人少,中间人多,符合常规。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分析汇编

13章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失业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奥肯缺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 汇率萨伊定律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 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 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 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 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 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 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 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 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 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 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一、概念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5.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 A.销售税 B.公司所得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7.下列项目中,( C )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A.总统薪水 B. 股息 C. 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8.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个人收入 三、多选题 1.下列可以列入GDP的有(BC) A.购买普通股票 B.购买当年生产的小汽车 C.买卖一幢旧房子的经纪人费用 D. 购买棉纱的总价值 2.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ABCD) A消费 B.投资 C. 政府购买 D. 净出口

宏观经济学调研报告

宏观经济学调研报告----GDP测定 对象:重庆 一、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各年增长率及人均GDP变化分析 年份GDP(亿元)GDP增长率(%)GDP指数(上一年为基期) 2000年1791.00 8.7 108.7 2001年1976.86 9.2 109.2 2002年2232.86 10.5 110.5 2003年2555.72 11.7 111.7 2004年3034.58 12.4 112.4 2005年3467.72 11.7 111.7 2006年3907.23 12.4 112.4 2007年4676.13 15.9 115.9 2008年5793.66 14.5 114.5 2009年6530.01 14.9 114.9 2010年7925.58 17.1 117.1 分析如下: 重庆市直辖以来,GDP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没有经历大的波动。2000年的GDP 为1791亿元,2010年的GDP为6530亿元,是2000年的3.6倍;而GDP增长率的变化则呈现先下降后总体上升的趋势,且一直保持正值,重庆GDP保持年均12.2%的高速增长。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到1999年重庆市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达到最低值7.6%,之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15.9%,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GDP增长率出现下滑,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在2010年达到峰值17.1%,是1999年的2.25倍。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2000年的5616元,2010年的27596元,增长了5倍。 二、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情况 本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100.0 15.9 42.4 41.7 2001年100.0 14.9 42.6 42.5 2002年100.0 14.2 42.9 42.9 2003年100.0 13.3 44.4 42.3 2004年100.0 14.1 45.4 40.5 2005年100.0 13.4 45.1 41.5 2006年100.0 9.9 47.9 42.2 2007年100.0 10.3 50.7 39.0 2008年100.0 9.9 52.8 37.3 2009年100.0 9.3 52.8 37.9 2010年100.0 8.6 55.0 36.4 分析如下:

宏观经济学笔记知识点概括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此部分辅导班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估计命题可能性比较大) 一GDP的概念 知识点:GDP的概念,怎么样理解GDP(参考教材,包含6方面的意思),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各种物价指数以及缺陷。 GDP的含义: 1.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2.GDP计量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和服务,存货投资应计入GDP; 3.GDP计算期内的产品和服务,是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 4.GDP计算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中间品不计入GDP; 5.GDP是个地域概念,与GNP相区别;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 GDP的缺陷及其修正: 缺陷:GDP体现一个经济体的福利水平,但它有缺陷,往往不能反应真实的国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1.GDP既统计好的产出,也统计了坏的产出,比如污染治理费用; 2.由于GDP与价格水平相关联,所以GDP不能真实地反应社会福利水平; 3.公共品以及闲暇也改变福利水平,但该部分未记入GDP; 4.GDP没有反应地下经济活动,如逃税等非正规市场上的交易,以及贩卖毒品等。 修正: GDP—坏的产出+ 未记入的好的产出—污染治理费用—资源耗费 修正后的一些常见指标:绿色GDP,可持续GDP,国民净福利水平。 CPI基本上能反应通货膨胀趋势,但也存在缺陷:(参考《宏观经济学》曼昆) 1.CPI不能准确地反应通货膨胀,因为它只包括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 2.CPI计量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 3.CPI未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替代; 4.CPI不能准确反应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因为未计量全部进口商品和服务; 5.CPI不能观察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变化;不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二GDP核算 三方面等值原理:收入=支出=产出(Y = AE = GDP)

宏观经济学论文

浅谈宏观经济学关于消费与储蓄的学习体会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而消费和储蓄是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四大问题是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平衡国际收支4)持续经济增长。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政府通过调节消费和储蓄政策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所以,对消费和储蓄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 我们先从基本概念入手。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公式为 C = a + β(Yd) 其中a为自发性消费,;β为MPC 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 = ΔC/ΔYd = β,因为β为比例系数,它存在一个范围0 <β< 1;Yd为可支配收入。 其中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APC即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它的计算方法为 APC=C/Yd,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它是一个比例系数,所以以1为界限可以这样分类:APC = 1 时属于温饱型消费类型,APC > 1 时属于贫困型消费类型,而APC < 1属于小康型消费类型,同时,有这样的规律,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APC是降低的,这也十分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这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函数曲线: 图像与变量具有对应关系,a为自发性消费,对应图像上的纵截距。而β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它代表图中图线的斜率。如下图所示,改变消费函数的a即自发性消费,会使图线上下平行移动,而改变β即边际消费倾向,会使图线的倾斜角度改变。 带入Yd= Y-TA+TR,TA=T0+tY(TA为总税,T0为定额税,t为边际税率)后消费函数变成这样的形式: C = a +βTR –βT0+β(1-t)Y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生产总值、国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国境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

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3、试分析GDP的消涨指数、CPI和PPI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1)GDP 消涨指数,是指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宏观经济学调查报告

1504022078 商153 周思敏关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变化和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一、国民收入的理论概述: (一)国民收入基本含义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式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一国(或地区)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形成的,由各总量及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和指标概念、定义、分类、计算方法、表现形式和记录手续和相关关系所构成的一套国民经济核算的标准和制度。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作出重大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和英国著名的国民经济核算专家斯通。195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SNA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三)国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资料利用 二、近3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的分析; (一)2013-2015年国民收入的变化 表1:2013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绝对额(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GDP 568845 7.7 第一产业56957 4.0 农林牧渔业56957 4.0 第二产业249684 7.8 工业210689 7.6 建筑业38995 9.5 第三产业262204 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7283 7.2 批发和零售业55672 10.3 住宿和餐饮业11494 5.3 金融业33535 10.1 房地产业33295 6.6 其他服务业100925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