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工艺规范

船舶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工艺规范
船舶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工艺规范

船舶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工艺规范

前言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的工艺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检验及安全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船舶的压载舱和饮淡水舱涂装施工作业,修船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5369-1985 船舶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Q/SWS 42-014-2003 船舶二次除锈通用工艺规范

Q/SWS 42-017-2003 船舶膜厚管理规范

Q/SWS 42-030-2003 船舶涂装通用工艺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爆炸下限(LEL)

空气中的溶剂蒸汽可被点燃的最低浓度。

3.2 过喷涂

油漆喷涂到不准备喷涂的表面上。

3.3 干喷

通常临近的部位进行喷漆时,涂料的粒子黏附在先前干燥的涂层表面上,呈现多卵石状的表面。

4 工艺准备

4.1 施工图样及相关工艺技术文件。

4.2涂装工具

a)冲砂工具及相关设备;

b)动力打磨工具;

c)漆刷、滚筒;

d)涂料、溶剂、清洁剂;

e)喷漆设备;

f)照明灯具、通风设备;

g)压敏胶等。

5 人员

5.1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5.2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6 工艺要求

6.1 施工环境

6.1.1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必须通知油漆制造商并与其磋商可否进行施工。

6.1.2 钢板表面温度至少高于露点温度3℃时才能进行喷砂或油漆施工。

6.1.3 钢板表面温度低于3℃或高于45℃的时候不能进行喷涂作业;当钢板表面温度超过35℃时应在油漆制造商的指导下采取有关措施方可进行喷涂作业。6.2 脚手架

6.2.1 管状脚手架不应与被涂装表面接触,所用管架要使用橡胶或木塞封堵管子两端,以防止砂丸和灰尘进入。

6.2.2 脚手架应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并与被涂表面的垂直面距离为15~30厘米。脚手架的布局不应降低通风效率。

6.2.3 脚手架应设计成能够彻底清洁的形式,推荐使用可翻转的形式。

6.2.4 每层脚手架的距离不应超过2米。

6.2.5 专为搭设脚手架而安装的马脚等尽可能采用不锈钢材料,如采用普通钢材应按饮淡水舱要求除锈涂装。

6.2.6 拆除脚手架时应尽量小心,避免油漆涂层被破坏。

6.3 通风

6.3.1 通风系统必须是防爆型的。

6.3.2 在喷砂过程中,应使用通风软管以使通风位置与喷砂工之间的距离合适。

6.3.3 通风系统应布置合理,不应有“死角”的存在。在施工和油漆干燥过程中,应维持通风。

6.3.4 通风系统必须保证挥发溶剂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最小的

通风量应按照RAQ(需要的通风量)来计算,并参照MSDS(材料安全数据手册)和油漆喷涂速率,计算式为:通风量(m3/minute)=RAQ×油漆喷涂速率(L/minute)。一般来说,油漆喷涂速率为75~100升/小时·人,RAQ及LEL的数值根据使用的不同油漆产品由油漆厂商确认。

6.3.5 油漆施工完毕后还应维持通风,直至测爆合格。

6.3.6 在施工中,为了将可能发生的过喷涂、干喷减到最少,可以将通风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风量和油漆喷涂应达到一个平衡以使挥发的溶剂含量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6.3.7 在操作中,通风设备在用电方面必须是安全的。

6.3.8 舱内的压力应该维持比大气压力高,以免通风设备将磨料、灰尘、挥发性溶剂带入到舱中。

6.3.9 通风设备必须24小时监督。

6.4 施工前表面要求

6.4.1 钢材表面必须干燥。

6.4.2 清除各种污染物,主要的污染物有:土和灰、油和油脂、粉笔印、密性试验时的去污剂、化学污渍等。

6.5 表面清洁要求:表面需干燥清洁,所有的表面应无磨料、灰尘、油、化学残留物等。

6.6 结构表面缺陷处理的内容、要求及具体方法按Q/SWS 42-030-2003《船舶涂装通用工艺规范》的规定。

6.7 二次除锈处理的内容、要求及具体方法按Q/SWS 42-030-2003《船舶涂装通用工艺规范》的规定。

6.7.1 分段阶段

船体分段装焊、校正结束,分段进行预舾装,安装管路支架后,即进行分段二次除锈。视其不同等级要求,除锈可选用喷丸(砂)或动力工具打磨等方法。喷丸(砂)一般在喷丸(砂)工场内进行。喷涂前分段大接头250~300毫米的区域用车间底漆保护,并在每度油漆喷涂时留出150毫米的间隔,以便能准确区分每度油漆。

6.7.2 后阶段

当船坞大合拢装焊、校正结束,并经密性试验后,即进行二次除锈,一般采用动力钢丝盘、砂盘打磨或喷砂除锈达到规定等级。

6.8 预涂处理的内容、要求及具体方法按Q/SWS 42-030-2003《船舶涂装通用工艺规范》的规定。

6.9 涂层外观要求,被涂物表面光洁、色泽一致,干膜层应无流挂、龟裂、露底、漏涂等现象。

6.10 饮淡水舱所采用油漆材料应符合GB5369-1985《船舶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6.11 膜厚检验

涂层膜厚的检验按Q/SWS 42-017-2003《船舶膜厚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7 工艺过程

7.1 清除飞溅,打磨锐边及不平整表面等。

7.2 清洁,必要时使用水或者清洁剂以除去钢材表面的污染物。

7.3 二次除锈,施工过程及检验按Q/SWS 42-014-2003《船舶二次除锈通用工艺规范》的规定。

7.4 清洁,清除表面残留的灰尘、污渍及其它污染物。

7.5 检验,标记出所有未达到要求的区域并进行修补。

7.6 对不需要涂装的密性焊缝和舾装件等进行包扎保护。

7.7 预涂,对于焊缝、流水孔、加强筋反面等不平整表面或者难以喷涂的地方使用漆刷进行预先涂装,而对于自由边等规则表面则可使用辊筒进行预涂。7.8 喷涂油漆。

7.8.1 除了预涂时可使用刷子以外,喷涂施工应使用高压无气喷涂。应注意避免过喷而产生流挂,保证油漆足以覆盖待涂装表面及足够的膜厚。

7.8.2 油漆施工前应保证充分的搅拌。

7.8.3 每一道喷涂路径都应互相重叠并且按照统一的行程进行。

7.8.4 喷嘴的尺寸应当符合油漆施工的有关要求,喷嘴应完好,不漏。

7.8.5 外部暴露处的钢质舾装件和管路都应进行表面处理并涂装同周围环境一样配套的油漆。

7.8.6 应该遵守油漆制造商对具体油漆的复涂间隔期的要求。船厂和油漆制造商应在每个待涂装区域标记油漆施工的时间,并进行相应的书面记录。

7.8.7 如果超过了油漆的复涂间隔期,在所有受影响的相关区域均应用砂皮或砂盘拉毛,并且在得到了油漆制造商的认可以后才能进行喷涂施工。

7.8.8 除了事先经过认可或确信实际操作可行,在得到认可(如:先上一半后下一半)之前不应进行局部分段的表面处理和喷涂作业。

7.8.9 在喷涂作业期间和喷涂后,应保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油漆的在预定时间内完全干燥。不允许在油漆未干之前就进行复涂。

7.8.10 最后一度油漆施工后,在油漆充分干燥前饮淡水舱内不得充水以保证油漆中的溶剂完全挥发出来。

7.9 压水试验

8 检验

8.1 表面清洁状况检查

二次除锈及每度油漆前均要检查表面清洁状况。

8.2 二次除锈及涂装前的检验

二次除锈检验过程中应检查下列内容:

a)表面清洁状况;

b)表面粗糙度;

c)表面除锈等级;

d)钢板上的所有的漏焊、较深的缺陷等都被修正;

e)所有不需要油漆的部位的包扎保护。

8.3 涂装

油漆检验过程中应检查下列内容

a)涂层表面状况;

b)预涂;

c)干膜厚度检测,按Q/SWS 42-017-2003《船舶膜厚管理规范》的规定;

d)检验舱内所有烧损处,特别是分段大接头焊缝、管路沿线和脚手搭设处等。

油漆完工交验时还应检查下列内容:

a)检验由于管子安装和脚手架拆除引起的机械损伤和通道里的油漆裂缝;应得到了适当的修补。

b)所有的杂物都应被清理出舱;

c)管子接头和管子支架处的手工焊缝被正确除锈并涂装;

d)在后阶段应检验所有压敏胶保护的区域得到适当的表面处理和涂装。8.4饮淡水舱压水试验

整舱海水存放至少24小时,如采用淡水存放至少48小时。

9 安全注意事项

9.1 严禁与明火立体作业。

9.2 作业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9.3 脚手架的搭设要符合安全要求。

9.4 狭小舱室应遵守双人操作监护制。

9.5 每次作业完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IMO《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宣贯资料

IMO《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宣贯资料 (2007-01-15) 目次 一、《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的背景和制订过程 (1) 二、中国在《涂层性能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6) 三、IMO《涂层性能标准》草案简介 (11) 四、《涂层性能标准》关键要点及有关说明 (21) 五、中国在DE49和MSC81所取得的成绩 (28) 六、为实施《涂层性能标准》需要应对的措施 (31) 附件一: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 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34) 附件二:关于在IACS散货船和油船结构共同规范中实施MSC.215(决议通过的IMO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的IACS程序要求 (54)

一、《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的背景和制订过程 1.IMO关于《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的由来 由于腐蚀对船舶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国际海事组织对压载舱涂层的性能和质量越来越重视。1995年11月IMO通过《专用海水压载舱防腐系统的选择、应用和维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A.798(19)号决议,以改进散货船和油船安全。紧接着海上安全委员会(MSC)1996年6月4日通过了47(66)号决议,重申A.798(19)决议,指南在SOLAS公约修正案第II-1/3-2条中引用,并要求所有成员和组织不得迟于1998年7月1日履行。并要求主管机关根据该指南批准油船和散货船专用海水压载舱防腐系统。但是,上述指南仍为建议性而非强制性。 [IMO的A.798(19)决议发布的《指南》和MSC 的47(66)号决议的主要精神是: a.压载舱的涂层系统应是硬质涂层; b.建议使用对比颜色的多层涂层进行涂装; c.最好使用浅色涂层作为表面涂层。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焦油环氧(或称环氧沥青)涂料在船舶压载舱 的涂层系统中应当淘汰。也明确了类如羊毛脂的软涂层不能用于船舶压载舱的保护。另外也等于宣布在新造船的船舶压载舱内,一次成膜的厚涂层是不推荐的。] 2002年12月对进一步提高散货船安全措施进行3年多的研究后,MSC(海安会)76次会议(2002年12月2-13日)根据散货船综合安全评估(FSA)研究的结果,通过了16项降低散货轮风险的安全措施,其中之一是制定强制性的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国际标准。MSC76指示DE(船舶设计与装备)分委会承担此项工作。 至2005年2月, 2002年12月在MSC76通过的16项安全措施 仅遗留《涂层性能标准》尚未完成立法工作。 2004年11月,由波罗的海和国际海事理事会(BINCO)、

船舶水尺公估中压载水的测算和校正

船舶水尺公估中压载水的测算和校正 发布日期:2007-3-29 8:45:07本文作者:苏冲,张守生本文来源:本站浏览次数: 压载水的测定、校正和计算是水尺公估程序中最繁琐、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下文简要介绍其工作步骤。 1压载水测定 计量人员应会同船方逐舱测定压载水的深度。测定前,首先向船方了解水舱数量及名称,必要时可通过容积图来核实,以防漏测。 测量前首先检查船方提供的测量工具(尤其是绳尺)是否标准,船方制作的工具标准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如发现有工具不标准的情况,需要 立即予以更换。 测量时,当尺锤接近舱底时,应减慢放尺速度,当感觉尺锤触及舱底时,应注意绳尺或钢卷尺不能弯曲,以免影响测深的准确性。若尺上水痕不清,应擦干并抹上白粉或试水膏再次观测。有时船方以部分压水舱是空的为由提出不予测量,应对其耐心说理,以防有呆存水或渗漏水漏测。测量时应认真细致,逐舱测深,并做好测深记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和倾斜形,其测量管又安装在船体两侧的位置,因此即使舱内的压载水从测量管溢出也不能简单作为满舱处理,仍应按实测深度结合校正计量。 2压载水校正与计算 当船舶处于纵倾或横倾状态时,压载舱液面与船舶的水线平行,压 载水也呈现纵倾或横倾状态,由于水舱的测量管大都不在舱的中间部位,故此时从测量管内所测得的水深并不真实,应根据船舶的压载水资料进行修正,以求得准确的容量。通常船舶的压载水资料有以下3种情况: 有舱容表且有纵倾修正 对于有纵倾修正的舱容表,根据测得的水深和船舶纵倾值,可直接查表得到各舱的压载水容量。查表方法如下: (1)船舶的各种压载水舱都有容量表或计量表,它们表示每一深度对应的容积或重量。除平浮状态下的容量外,大多数还标制出各种纵倾程度的校正曲线。在

新型船舶防污涂料--辣椒漆

新型船舶防污涂料----辣椒素防污漆 应化0881 胡婷 一、船舶涂料发展的背景和前景 众所周知,海洋生物在船舶表面的附着,不仅会显著增加船体质量,增大航行阻力,降低船舶航速,从而加大燃油消耗,同时也会加速船舶腐蚀,缩短使用寿命。为了降低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防止海洋生物对船舶的污损,人们研究了多种防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早期曾使用汞、砷等化合物配制防污涂料,但由于这些物质毒性大而被淘汰;随后研制了以氧化亚铜为主要毒料,松香、沥青、乙烯树脂和氯化橡胶为主要基料配制的防污漆;自2O世纪6O年代起,人们将有机锡化合物应用到防污涂料中,延长了防污时效,但这些防污涂料中含有化学毒性物质,会污染海洋环境。因此,近年来,新型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不断问世。 从环保角度考虑,人们希望使用无公害防污技术,实现对海洋污损生物的防除。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多种技术途径的长效和无公害防污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迄今为止,在新型船舶防污涂料的研发上,世界各大知名涂装涂料公司都在此领域做出了研究投入,也推出了许多研究成果。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国际油漆有限公司新推出的Intersleek900涂料。美国宣威威廉姆斯保护和船舶涂料公司推出了一种可替代铜基船体涂料的环境友好型涂料——seaGuaId无重金属防污涂料。佐敦涂料(Jotun)已经在市场上确立了两种强大的防污涂料品牌——Sea Quantum 和SeaForc。丹麦老人涂料近期推出了基于硅酮水凝胶技术的第三代海洋生物不粘附涂料Hemp~il X。 二、辣椒漆简介 本文将介绍的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最近研制成一种既能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舶、又不污染海洋的无毒防污涂料——辣素防污漆。目前已经在南海、东海、黄海及北太平洋等海域的7条实船上已进行了涂装试验。辣素防污漆具有明显的防污效果,减少船舶在航行中的阻力,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这种新型船舶防污涂料是从天然无污染的辣椒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与有机粘土复合而成的,不会杀灭附着的海洋生物,而只起到驱赶作用。辣素(capsaicin)最早是由Thres从辣椒果实中分离出来并命名的,其化学名称为8一甲基一6一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概述 Chapter 1 General 1.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 2.适用范围Application 3.引用标准Refer standards 第二章技术内容 Chapter 2 technology 1. 设备的配套Check item before installation 2. 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3.各类电气设备安装的具体规定Detail requirement for followed units 3.1电机Electric motor 3.2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MSB & ESB 3.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Control panel & distribution box 3.4蓄电池Battery 3.5舱室照明灯具Cabinet lighting fixtures 3.6照明附具Lighting appurtenance 3.7日用电器Fan & heater 3.8船内通讯,信号设备Inter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4.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Preparation before installation 5.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 6. 设备及电缆的接地Earthing of equipment & cable 7. 设备的进线Cable entrance 8.设备的接线Wire connection 第三章闭杯闪点小于60 ℃的油船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Cheaper 3 Additional technology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n oil tanker which the flash point less than 60℃ 1. 一般要求general 2. 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化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 3. 扩大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划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Widen 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 4. 其它处所电气设备及附加要求Additional requirement for other space 5.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 for ex-proof equipment 6.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of ex-proof equipment

试论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

试论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制备技术的示范与开发,从 单体树脂合成试验开始,逐步完成防污涂层的整体设计,并对其防污效果进行了 严格测试,最后对其防腐能力及防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新型无毒长效船 舶海洋防污涂料具有良好性能,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制备 当前,传统的长效、接触型、释放型等防污涂料的有悖于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控制船 底有害防污体系的公约》的相关条款,因此正逐渐退出市场。然而,制定的对船舶强制30 个月的年检规定,使得具有更显著防污效果及更长防污期限的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 料--丙烯酸-有机硅树脂为基料的自抛光防污涂料,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那么,如何制备新型 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是相关部分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丙烯酸-硅防污涂料用树脂的表征与合成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把有机聚硅氧烷应用进丙烯酸树脂的分子中,以便从结构上与组织 上使得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变成室温固化、具有良好附着力与柔韧性的新型树脂。利用把具有羟基侧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引入到丙烯酸树脂中,可使其交联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和异氰酸酯固化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双组分涂料。溶剂类丙烯酸树脂的主要引发 剂有两种:偶氮类与过氧类。该试验中选择的是偶氮类中的异丁腈与过氧类中的苯甲酸叔丁酯,以便将两者进行对比。借助一定的试验过程及能耗分析,本实验最终选用了偶氮型异丁 腈作为引发剂。因为单体残留对树脂的正常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单体的反应完 全性,本试验中将单体与引发剂进行了滴加混合,并采用了一定的催化剂工艺。具体来讲, 在滴加完单体之后,进行数小时的保温处理,然后将适量引发剂滴加进去,可显著优化转化率。热固性树脂具有的分子量通常应不超过30000,主要几种在10000--20000,而Mw/Mn 应保持在2.3--3.3。该项目中拟定的分子量是15000。由于热塑性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在实 际成膜环节中难以实现深度交联,所以要想确保涂膜性能的分子量足够大,就需要将其分子 量设计在75000--120000,应尽可能使得树脂具有较小的分布范围,通常应将Mw/Mn保持在20.--2.2.该试验中合成的热塑性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设计为120000。由于选择的 溶剂对树脂的性能及合成进程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科学而慎重地选择。 二、丙烯酸-硅和环氧聚硅氧烷防污涂料的配方 下表中(表1与表2)依次表示的是丙烯酸硅自释放防污涂料的相关配方设计、环氧聚 硅氧烷自释放防污涂料的相关配方设计。本试验借助环氧聚硅氧烷防污涂料(使用的固化剂 为Dynasilan AMEO),当成试验参照样板,两者同步完成测试。 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依照上述配方制造的防污涂料,一次成膜量为100--150μm,说明具 有理想的施工性能及较高物理强度。 三、两种防污涂料性能测试与使用范围评价 依据两种树脂的具体性质,能较为容易地拟定出符合这两个类型防污涂料的相关连接涂料,其是可用在海洋中的船舶涂层与树脂防污涂层间过度的涂料层,可保证前后涂层之间及 水下防腐层之间都具有较高的附着力。一种基于硅树脂的三组分过渡涂料和硅树脂与厚浆类 环氧防污涂料之间都具有很高的附着力,从而可较好地符合阴极保护的涂层需求。本试验的 最终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适合全世界范围内航速超过18节船舶用的、船舶水线以下设施 使用的、坞修间隔超过60个月的防污涂层。这属于船舶的第三代防污涂层,是以双组分有 机硅树脂、高体积固含量、没有生物杀虫剂的防污涂料。该防污涂料能实现憎水、低表面能、表面保持光滑的特性,可借助船舶行驶速度将表面的污染物大量清除掉。在测试新型无毒长 效船舶海洋防污土层所具有的性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分析船舶涡轮叶片在正常旋转中会形 成很对气泡可破坏防污涂层,这就需要防污涂层的物理强度足够大。在实际的测试活动中, 所选用的测试方法是依照涂装标准将已经完成涂覆的各个试板放置到开水中,做超过2小时 的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一个试板在开水中都能确保涂膜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光泽也

压载水处理系统

一、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背景 1、船舶压载水的危害 船舶航行中,压载是一种必然状态。船舶在加装压载水的同时,海水中的生物也随之被加装入到压载舱中,直至航程结束后排放到目的地海域。压载水跟随船舶从一地到它地,从而引起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已经把船舶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公约”自2009年开始,规定所有新建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并对现有船舶追溯实施。“公约”对压载水的处理标准,即处理水中可存活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作了明确规定(D-2标准)。 2、压载水处理D-2标准

3、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时间表 (D-1:压载水置换标准;D-2:压载水处理标准) 二、认证历程

2008年6月建成国内第一个压载水处理陆基实验基地

2009年12月通过CCS陆基实验型式认可

青岛双瑞公司的Bal C lor TM BWMS在第61次国际海事组织(IMO)大会上获得最终认可。 2010年12月将通过CCS实船实验型式认可,2011年初将通过DNV实船型式认可 三、BalClor TM BWMS的处理技术 BalClor TM BWMS对压载水的处理过程分为“过滤”、“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杀菌”、“中和”三步: “过滤”—压载时,利用过滤精度为50μ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对所有压载水进行过滤,该步骤可以过滤掉尺寸大于50μm的大部分的海生物及固体颗粒; “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杀菌”—从压载水主管路引一支路海水进入电解装置,电解产生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该溶液经过除气后,回注入压载水主管路,同主管路压载水混合到一定浓度。该浓度的次氯酸钠能够有效杀灭经过滤后的残余的浮游生物、病原体及其幼虫或孢子等,达到规定的杀菌效果(D-2标准),压载水管路中活性物质的浓度由TRO分析仪和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中和”—压载水排放时,当其余氯浓度小于IMO规定值时,中和系统不启动,压载水直接排放;当压载水中余氯浓度大于IMO规定值时,中和系统自动启动,向排水管中注入中和药剂,中和残余的TRO残余氧化剂,中和剂量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1、灭活-核心技术 电解单元从过滤后的压载水抽取总量1%~2%左右的水流电解,制取氯气和次氯酸钠溶液,同时通过除气装置将电解产生的氢气稀释到安全界限以下,排出舷外。氯气会溶于水迅速产生次氯酸。 当海水进入电解槽后,电解反应机理如下: 阳极:2Cl-→ Cl2 + 2e 阴极:2H2O + 2e → 2OH- + H2↑ 阳极产生的氯气能够迅速溶在海水中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Cl2 + H2O → HOCl + Cl- + H+ 所以,总反应: NaCl + H2O → NaOCl + H2↑ 次氯酸钠溶液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杀菌剂可以在压载水中保持一定时间,并迅速有效的杀灭压载水中的浮游生物、孢子、幼虫及病原体。该技术已经在医学灭菌、自来水厂等水处理行业应用多年。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 目次 前言 (Ⅲ)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4 设备安装人员 (1) 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 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 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 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 6.3 蓄电池 (3) 6.4 舱室照明灯具 (4) 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 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 6.7 舱通讯信号设备 (5) 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 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 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 6.11 设备的进线 (18) 6.12 设备的接线 (20) 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 7 检验 (27) 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 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 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 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 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 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 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

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 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 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 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 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 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 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 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 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 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 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 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 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 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 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 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 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 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 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 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 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施工前准备”“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 本规范代替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同时作废。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高越华 标检:朱莉萍 审核:贾金华 本规范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 4 月首次修订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罗经、计程仪、测深仪、雷达等导航设备及其附件等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SWS46-001-2003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Q/SWS46-002-2003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Q/SWS46-003-2003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3 施工前准备 3.1 技术资料 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电气设备导电系统图,驾驶室设备布置图、接线图和导航设备托盘表。

3.2 物资材料 施工前,了解导航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 人员 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 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 5 工艺要求 5.1 导航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 导航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导航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Q/SWS46-001-2003《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的规定。 5.4导航设备的安装应符合Q/SWS46-002-2003《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规定。水声设备安装后应达到水密要求。 5.5导航设备的接地应符合Q/SWS46-003-2003《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的规定。 6 6 工艺过程 6.1 操作程序 6.1.1 核对库领设备的清单。 6.1.2 取出随设备进库的配件。 6.1.3 按照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根据布置图,决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 6.1.4 为防止烧焊时底座变形,把设备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在合理的位置烧焊底座和接地块。 6.1.5 安装设备。 6.1.7 配合木工施工时,电缆敷设、接线工作。 6.2 工艺方法 6.2.1 磁罗经

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全文

目录 C o n t e n t s 章节标题页Chapter Title Page 1.介绍 2 Introduction 2.船舶资料 4 Ship’s particular 3. 负责人员及职责 5 Responsible officer any their duties 4.培训和教育 6 Training and education 5.压载水管理的手段8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measures 6 安全措施13 Safety Precautions 7 更换压载水程序19 Procedure For Ballast Water Exchange 8 记录和报告程序20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Procedures 9 附录23 APPENDIXES

压载水管理计划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PLAN 1.介绍与目的 Introduction and object 1.1 数个国家的研究显示在船上压载水和淤泥中的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虽经过数个月的海上旅程,仍能存活。随后在各港口国水域排放压载水或淤泥,将产生对当地的人类,动植物生态,及海洋环境构成威胁的有害水生有机体和病原体。虽然其他媒介已被确定引起有机体在分隔水体之间的传播,但船舶排出的压载水却被列于最显著的媒介之中。 Studies carried out in several countries have shown that many species of bacteria, Plants, and animals can survive in a viable from in the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 carried out in ships, even after journeys of several months’ during. Subsequent discharge of ballast water or sediment into the water of port States may resul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ful aquatic organisms and pathogens which may pose threats to indigenous human, animals and plant life,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lthough other media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being responsible for transferring organisms betwee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water bodies, ballast water discharge from ship appears to have been among the most prominent. 1.2 为了减少船舶压载水在各海区之间传播对当地海洋中的动植物及海洋环境有危害的海生物的可能性,并符合国际海事组织《为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对船舶压载水控制和管理的指南》(RESOLUTION A。686(20))的要求。本公司制定了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计划规定了船舶压载水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旨在为船舶提供压载水管理的安全和有效措施,本船船员必执行本计划,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苏兰陵化工(集团)公司--盛晔 一.前言 我国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我国相继建造了大型船舶、钻井平台、港湾设施等大型钢铁结构。这些钢铁材料处于比陆地严酷5~6倍的腐蚀和污损的海洋环境中,因而开发海洋防腐和防污涂料就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涂料需求量近年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着。而船舶涂料占海洋涂料中的相当一部份。我国船舶涂料的生产厂不少,发展较早的有上海开林、青岛海建、宁波、广州造漆厂等,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有上海海生、江苏兰陵、常州特种、武进船舶、舟山造漆等,合资企业有上海国际、上海中涂、天津关西、深圳海虹、佐敦远洋、式玛(昆山)有限公司等。这些船舶涂料厂的兴起推动了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本文就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述。 二.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车间底漆 国产车间底漆以环氧富锌、环氧铁红、无机富锌三个品种为主。无机富锌车间底漆由于具有优良的防锈性,室外保养期达9~12个月,而且干燥快、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能优异、热加工损伤面积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车间底漆。但焊接切割时有一定的锌蒸汽产生,不利于劳动者健康。 据英国IP、荷兰Sigma公司介绍它们都在欧洲大力推广高耐热、低锌车间底漆,这种车间底漆可耐800℃高温(国产无机锌车间底漆只有耐400℃)旨在大幅度降低焊接切割和火工校正时车间底漆的烧损范围,从而大大降低二次除锈工作量。另外含锌量纸,热加工时锌蒸汽量少,对工人健康有利。 2.船舶防锈漆 船舶防锈漆包括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船底防锈漆和用于船舶水线以上大气曝露区域和机舱、房舱、货舱等的一般防锈漆。 2. 1船底防锈漆

压载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 船舶压载水系统 目录定义系统设计原则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水管路、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系统的作用是:根据船舶营运的需要,对全船压载舱进行注入或排出,以达到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船体纵、横向的平稳及安全的稳心高度;减小船体变形,以免引起过大的弯曲力矩与剪切力,降低船体振动;改善空舱适航性的目的。 系统设计原则 组成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水管路、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 舱室布置 根据船舶的种类、用途和吨位的不同,压载水舱在船上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也不同。一般船可用首尖舱、尾尖舱、双层底舱、边舱、顶边舱与深舱等作为压载水舱。货油船可以用货油舱兼压载舱。 管路 1、船舶压载水系统的管路布置有三种形式:支管式、总管式和管隧

式。2、船舶压载水舱内吸口管应当同时具有加水功能。3、各压载水舱的压载吸入口应布置在有利于压载水排出的位置。4、为满足压载水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简化管路,多采用调驳阀箱来调驳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5、船舶压载水系统应当能够将全船各压载舱的压载水驳进、驳出或相互调驳。也可不用压载泵,舷外海水靠压差自动流入压载水舱。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就是对船舶排放海里的压载水进行处理的装置。前景 因为船舶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对海洋生态、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4 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规定,从2009 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并对现有船舶实施追溯,到2017 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否则,公约生效后就不能驶入IMO 成员国港口,违反公约将面临制裁和处罚。随着“压载水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截至目前,国外研发机构共30 余家,已有13 家研发机构获得IMO 初步批准,其中瑞典、德国、韩国及挪威已获最终批准。我国现拥有占世界总吨位 3.4%的庞大船队,我国又是造修船大国,拥有一个巨大的船舶关键设备市场,同时,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最新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 范(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4 设备安装人员 (1) 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 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 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 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 6.3 蓄电池 (3) 6.4 舱室照明灯具 (4) 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 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 6.7 舱内通讯信号设备 (5) 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 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 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 6.11 设备的进线 (18) 6.12 设备的接线 (20) 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 7 检验 (27) 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 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 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 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 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 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 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 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

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 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 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 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 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 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 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 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 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 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 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 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 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 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 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 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 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 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 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 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 前言 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2-2002《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2-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设备安装人员”及“检验”两个章节的内容; ——增加了“油船电气设备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安装”及“中压电气设备安装”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 本规范代替Q/SWS46-002-2002《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2-2002《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同时作废。

船舶压载水舱和淡水舱情况

船舶压载水舱和淡水舱情况(各轮根据本船水舱分配情况填写) 压 载 舱 名 称 所 在 肋 位 舱 容 重 量 NO.1压载舱(左、右) F 155 - F 165 348.51 m 3 ×2 NO.2顶压载舱(左、右) F 125 - F 155 128.96 m 3×2 NO.3底压载舱(左、右) F 125 - F 155 240.77 m 3×2 NO.4双层底 F 125 - F 155 251.93 m 3 NO.5顶压载舱(左、右) F 95 - F 125 133.99 m 3×2 NO.6底压载舱(左、右) F 95 - F 125 266.54 m 3×2 NO.7双层底 F 95 - F 125 272.27 m 3 NO.8顶压载舱(左、右) F 65 - F 95 133.99 m 3×2 NO.9底压载舱(左、右) F 65 - F 95 266.55 m 3×2 NO.10双层底 F 65 - F 95 267.74 m 3 NO.11顶压载舱(左、右) F 35 - F 65 101.05 m 3×2 NO.12底压载舱(左、右) F 35 - F 65 255.25 m 3×2 NO.13双层底 F 35 - F 65 270.35 m 3 NO.14压载舱(左、右) F 3 - F 12 114.09 m 3×2 轴冷却水舱(左、右) F 5 - F 12 13.44 m 3×2 淡水舱 F 3 - F 12 136.34 m 3 NO.2,5,8,11顶压载舱舱容共计 497.99×2=995.98 m 3 全船压载水共计(不含 轴冷却水舱,淡水舱) 5041.67 m 3 NO.3,6,9,12底压载舱舱容共计 1029.11×2=2058.22 m 3 NO.4,7,10,13双层底舱容共计 1062.27 m 3

船舶压载水系统

船舶压载水系统 目录 定义 系统设计原则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水管路、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系统的作用是:根据船舶营运的需要,对全船压载舱进行注入或排出,以达到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船体纵、横向的平稳及安全的稳心高度;减小船体变形,以免引起过大的弯曲力矩与剪切力,降低船体振动;改善空舱适航性的目的。 系统设计原则 组成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水管路、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 舱室布置 根据船舶的种类、用途和吨位的不同,压载水舱在船上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也不同。 一般船可用首尖舱、尾尖舱、双层底舱、边舱、顶边舱与深舱等作为压载水舱。 货油船可以用货油舱兼压载舱。 管路 1、船舶压载水系统的管路布置有三种形式:支管式、总管式和管隧式。 2、船舶压载水舱内吸口管应当同时具有加水功能。 3、各压载水舱的压载吸入口应布置在有利于压载水排出的位置。 4、为满足压载水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简化管路,多采用调驳阀箱来调驳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 5、船舶压载水系统应当能够将全船各压载舱的压载水驳进、驳出或相互调驳。也可不用压载泵,舷外海水靠压差自动流入压载水舱。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就是对船舶排放海里的压载水进行处理的装置。

前景 因为船舶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对海洋生态、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规定,从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并对现有船舶实施追溯,到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否则,公约生效后就不能驶入IMO成员国港口,违反公约将面临制裁和处罚。随着“压载水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截至目前,国外研发机构共30余家,已有13家研发机构获得IMO初步批准,其中瑞典、德国、韩国及挪威已获最终批准。 我国现拥有占世界总吨位3.4%的庞大船队,我国又是造修船大国,拥有一个巨大的船舶关键设备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蕴含巨大潜力。 压载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不仅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而且对提高国产船舶关键设备装船率、提高航运业和造修船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军自主装备建设意义也十分重大。

海洋防污涂料知识概括

海洋防污涂料 产品简介: 海洋防污涂料是一种特种涂料,主要作用是通过漆膜中防污剂(毒料)的逐步渗出防止海洋生物的污损。但是,早先的防污涂料在抑制海洋生物附着的同时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效、持久的绿色环保海洋防污涂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且已有了相当的进展。 船舶、码头等水线以下的壳体长期与海水接触,受到海水的腐蚀; 海洋生物的附着使船舶的航速下降、船壳腐蚀速度加快,水中平台设施毁坏,电厂冷却水管道阻塞。对其涂覆各种海洋防污涂料可以防止以上问题出现。 分类: 检测标准: 项目技术标准 防污漆样板签好浸泡试验方法GB/T5370—2007 船底防污漆铜离子实海渗出率测定法GB/T6824—2008 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实海渗出率测定法GB/T6825—2008 船舶防污漆防污性能动态试验方法GB/T7789—2007 防污漆耐阴极剥离性试验方法GB/T7790—2008 自抛光防污漆降阻性能动态试验方法圆盘转矩法GB/T7791—87 影响海洋防污涂料效果的主要因素: 涂料的防污效果主要表现在广谱性和长效性两方面。理想的海洋防污涂料应该对植物和动物性海洋附着生物有防附作用,并有较长的防污期效。现今的海洋防污涂料有效性一般为1 ~5 年。决定防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防污剂的含量一般来说,防污剂的含量越高,有效期就越长。

2) 防污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低表面自由能的涂层不容易产生附着,即使有了也附着不牢,容易清除或被流动的海水冲刷掉。 3) 涂层的弹性模量污损生物剥离所需的功为表面张力( γ) 和弹性模量( E) 乘积的1 /2 次方,即W =(γ·E) ?。弹性模量低的涂层上,海洋生物可在较小的外力下被剥除。 4) 涂层的光滑程度涂层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海洋生物越不容易附着,因此,涂料的光滑性也能延长涂料的寿命和清洁周期。 5) 涂层的疏水性疏水性的海洋防污涂料有明显的防污效果,目前已有研究将超疏水性( 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 的表面应用于海洋防污。 6) 涂层pH 值涂膜表层海水与正常海水的pH值相差越大,海洋生物越不容易附着。 主要品种: 先进的防污涂料技术主要源自欧美和日本,国内主要是仿制国外,而且还相对来说在研究阶段。以商业化的防污涂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二是不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或称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或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FRC)。 1. 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 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时当前市场上最常用的,占据市场90%—95%。这类防污涂料又分为以下3种。 1) 水合型自抛光防污涂料 通过物理作用(受水流冲刷而溶解)抛光,无自平滑涂层表面的功效。防污涂料涂层主要是在均匀地减薄,同时因多孔皂化层的形成而新增微量粗糙度,增加航行时的摩擦力,会降低船速,逐渐增加油耗。 2) 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 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是在海水中通过化学反应(离子交换型和纯水解型)达到涂层抛光目的,有好的自平滑涂层表面的功效。不仅有效降低因涂装技术产生的原始粗糙度。对于能进行纯水解反应(如以丙烯酸硅烷基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硅烷基共聚物为基料的水解型防污涂料)的防污涂料涂层,其船体表面在航运过程中,会变的更光滑,可减少航行的摩擦力,进而降低燃油用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主要由以下类型:丙烯酸锌树脂;丙烯酸酮树脂;硅烷化丙烯酸树脂;羧酸锌树脂。 上述技术的主要机理都是逆酯化的水解或离子交换进行化学分解。聚合物的本身是疏水性的,因为它本身是通过一个酯键而被束缚在功能基团上的。当聚合物浸入海水中时,酯键断裂,留下羧酸盐从而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 a) 丙烯酸铜共聚物自抛光防污涂料(离子交换型)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轮机工程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已经意识到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海洋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破坏了全球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有100多亿吨,全球每天在压载水中携带的生物3000~4000种。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确认有500种左右的外来生物物种是由船舶压载水传播的。因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压载水的大量排放,使海洋环境日趋恶化,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尤其是一些沿岸及河口水域已遭到严重的污染损害,也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为了人类的健康,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严格控制对海洋的污染,船舶污染物的控制是目前航运界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压载水本身无害,但是泵入压载舱后,只要能通过压载泵入口的任何物质都有可能自然地混入其中。若压载舱种水域的含盐量,温度及含氧量等与原水域很相似,这些生物就很可能得以立足,所以,人们对压载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隔离或者减少外来生物进入海洋使海洋环境得以保护在当今也显得任重道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压载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及后果 在中国,据有关方面对渤海湾船舶压载水入侵生物现状调查发现,4种有毒藻类通过船舶压载水传播到我国,并造成大面积的赤潮灾害。据国家环保官方记载,2008年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海洋生物入侵是主要成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海岸赤潮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生存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的危害。 而在国外,海洋外来生物也对各国海岸大势施虐。1990年,美国的栉水母侵入黑海,吞噬了那里大量的浮游生物,致使黑海鱼苗几乎枯竭。1996年侵入美国和加拿大交界五大湖生物就有139种,而侵入的斑马贝大量繁殖,阻塞水下结构和管路,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因为外来的海洋生物不能为海洋清除、吸收,这些生物一旦被引进,事实上也不可能被消灭掉,甚至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巨大的灾难。 2.压载水处理的现有技术,各种处理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存在问题)。

船舶电气接线施工工艺

船舶电气接线人员施工工艺 一、电缆的切割剖线 1.电缆护套的切割 A.电缆护套的切割,不得损伤线芯的绝缘层,并保证在电缆进入设备后,线芯具有必须的长度和备用长度。电缆护套的切割部位,应在设备的进口内壁5~10毫米处剥除,胶带包裹要长于金属编织层,以免金属编织层刺伤线芯的绝缘层。对于内部空间较宽敞的设备,如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集控台等,护套可在接线柱附近剥去,金属网就近接地。 2.金属编织层的处理 A.电缆进入金属压紧式填料函时金属编制层一半剪切外翻在水密橡皮之上利用填料函360°环形接地另一半抽出在设备内部专门接地装置上接地。 B.电缆进入自锁紧填料函或其他进线框时10㎜2以下(含10㎜2)整抽金属网接地,10㎜2以上抽取金属编制层得到?接地。 C.金属编制层进入设备后不得裸露,必须使用合适的接地套管整改至根部。 3.线芯长度的确定 A.线芯的长度包括必须长度和备用长度,必须长度即为线芯沿设备内壁接至所连接的接线柱的距离加上制作接头所需的长度。电力电缆的备用长度应保证使同一电缆的线芯在相应的接线柱之间能互换还必须加上能再制作2~3个同样接头的长度。 个同样接头的备用长度。不允许剪掉备用线芯。 D.主机接线箱等对屏蔽要求较高的设备内线芯只要在保留必须长度的基础上于接线端子处做拱形处理预留2~3个接头长度即可,线芯不得在设备内部打圈。 4.线芯的处理 A.防滴式、防护式设备进线后,如线芯为橡皮绝缘并可能受到油气和腐蚀性气体的污染,则应再套塑料管或包塑料带加以保护。套管的直径一般应大于线芯绝缘外径1毫米左右。套管的长度一般应略长于线芯绝缘的长度,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套管与护套连接处,应用塑料带扎紧。 B.进入主发电机、应急发电机、侧推、压载泵等容易参生高温、震动的设备时,16㎜2以上电缆需单芯套黄腊管。黄腊管需整套至电缆根部距离接线片1厘米,两端包裹塑料带,末端塑料带颜色要与电缆色标相同。 C.大功率白炽照明灯、电加热器和没有外置接线盒的厨房电灶烤箱等产生高温的设备,如线芯受到发热元件的辐射,则应套玻璃丝套管或玻璃丝黄蜡管保护,玻璃丝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