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加快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浅谈推进道路货运物流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浅谈推进道路货运物流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文/王晓军我国现代货运物流领域大力推进现代货运物流体系建设,努力夯实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货运物流企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聚焦当前道路货运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深化货运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指导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研究推广挂车互换标准协议、加快车辆装备升级改造、改善货运市场从业环境提升货运市场治理能力5个方面部署了14项重点工作任务。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货运物流行业得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道路货运物流行业取得的成效1.现代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截至到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00万亿元,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地位稳步提升,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2012年的177.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5.2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7.2%,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2.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物流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1年的14.6%,十年累计下降3.4个百分点。
在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的同时,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规模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占据七席。
3.货运物流整体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0年中国载货汽车辆数为1110.28万辆,吨位为15784.17万吨,从业人员2000万人左右,各类货运企业40万家。
我国的货运市场经过近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以下目标:2020年,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73.6亿吨,货物周转量196760.9亿吨公里。
二、道路货运物流行业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1.货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效率不高。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24•【字号】甬政发[2002]58号•【施行日期】2002.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2]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了顺应“入世”后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全面提升我市经济运行的质量,现提出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大意义(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现代物流是对传统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通过更科学、更合理、更集约地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循环过程,加快经济运行的节奏和效率,在快捷、有序的流动中,节约成本,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对于带动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提升我市的产业结构、增长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要。
目前,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本土化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更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全市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无论从满足工商企业的服务要求,还是提高我市专业物流企业的服务竞争水平,都是非常需要的。
抓住机遇,加快培育我市现代物流业,既是主动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格局变化的要求,同时也可为我市将来更积极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奠定基础。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我市投资环境的需要。
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先进企业在选择新的区域市场和生产基地时,着眼点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向综合投资环境,都非常注重当地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服务水平。
2000-2020年我国交通发展政策

2000-2020年我国交通发展政策2000年至2020年,中国政府在交通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政策,以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一些重要政策包括:- 2000年:发布《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科技进步等政策措施。
- 2001年: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2004年: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了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和建设目标,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 2007年:实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了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 2011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创新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交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 2012年: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加强了对公路的安全保护,提高了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 2013年:发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公路网的布局和建设规划,推动了公路交通的发展。
- 2014年: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转型升级。
- 2016年:发布《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推动了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
- 2017年: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 2019年: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了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发布《关于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了优化货运市场环境、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道路货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以物流业调整振兴为契机,加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

0 引 言
载体 , 础设 施 网络 的优化 ( 括枢 纽节 点功 能 的 完善 基 包
促 进现 代物 流发 展是 交通 运输 业积 极适 应 国 家整
及布 局调 整 、 路 水 路 基 础 设施 的 等级 提 升 和 网络 优 公
化 ) 促成 物 流供应 链 优化再 造 , 是 充分 发 挥综 合运 输 优 势 , 现一 体 化 、 约化 物流 服务 的先 决 条件 ; 路 、 实 集 公 水
代 的重 要 “ 基 石 ” 规 划 ” 奠 。“ 明确 提 出要 “ 励 现 有 运 输 、 储 、 代 、 运 、 递 企 业 的 功 能 整 合 和 服 务 延 伸 , 快 向 现 代 物 流 企 业 鼓 仓 货 联 快 加
转 型 ” 同时 要 求 企 业 积 极 转 变 理 念 , 进 与 生 产 、 贸 企 业 供 应 链 的 对 接 , 加 强 各 种 运 输 方 式 间 协 调 , 物 流 一 体 化 运 作 提 供 条 , 促 商 并 为
的 十大重 点工作 和 九大 重点 工程 。 交通 运输业 作 为 现 代 物 流 发 展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成为 当前 推进现 代物 流发 展 的基础 支 撑 。各 类 交 通运 输企业 作 为交通 运输 业发 展 的重要 载体 和衔 接 现代 物
流各环 节基 础纽 带 , 抓住 当 前有利 契 机 , 极 突破 创 要 积
流服务 不 可或 缺 的核 心功 能 , 终 贯 穿 并 有 效 衔 接 物 始 流 的各 个环 节 , 是实 现其 一体 化运 作 的重要 纽带 。 因此 , 现代 物流 的发 展必 须 紧紧依 托交 通 运 输业 。 从 某种 程度 上看 , 代 物 流 的发 展 和 提 升 很 大 程 度 上 现 是 建立 在交 通运 输 业 转 型 和 升 级 基 础 之 上 的 , 通运 交 输 行业必 须 在推 动现 代物 流发 展 中发挥 重要 作 用 。但 同时必须 注 意 的 是 交 通 运 输 不 能 完 全 等 同 于 现 代 物 流 。现代 物 流运作 的最大 特点 是对 各类 分散 物 流 资源 的集 约 、 整合 , 发挥 一 体化 效应 , 观上 就要 求 多部 门 、 客 多行 业 的共 同协 作 。在 我 国现 有 的管 理 体 制 下 , 要 需 交通 运输 行业 积极 主 动 , 照“ 按 大物 流” 的理 念 , 断突 不 破、 新、 创 融合 , 物流业 的发展 营造 良好 的外 部环 境 。 为
与时俱进推动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与时俱进推动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社会对物流需求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在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物流业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给道路货运业传统的经营理念、组织制度、运作模式构成严重挑战,因此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必须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努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关键词] 道路运输转变现代物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社会对物流需求迅速增加,同时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既给道路货运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又对道路货运业传统的经营理念、组织制度、运作模式构成严重挑战,因此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必须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实现战略升级,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为此探讨传统道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的生产活动,而现代物流就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现代的管理理论,安全、可靠、准确、及时地完成物流的各项活动,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设施、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手段,为用户企业提供反应快速化、标准统一化、内容多元化的物流服务。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二、传统道路运输企业转变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能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竞争力。
权威解读|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权威解读|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互联网+”高效物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6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规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简称网络货运),培育现代物流市场新业态,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就相关内容,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解读如下↓↓↓充分认识网络货运对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监管办法,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
网络货运是互联网与货运物流行业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依托互联网平台汇聚大量物流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实现要素资源精准配置、科学组织、合理调度,对优化市场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平台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带动行业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平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跨行业融通的重要举措,对于加速提升物流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新办法。
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物流成本与GDP 的比率逐年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据统计,我国货运车辆平均实载率比欧美发达国家要低三分之一,车辆日均有效行驶里程仅为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由于缺乏集约化组织,难以充分发挥运输业的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网络货运经营者通过信息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分散运输资源的集约整合、精准配置,解决了目前货运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运力空驶、长时间等货等突出问题,有效减少了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是交通运输行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新抓手、新办法。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然而,交通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增加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路网密度和交通枢纽的运输能力。
同时,应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队伍是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基础。
政府可通过提供奖学金、设立交通运输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提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设备,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第三,加强监管和规范管理是确保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对行业市场的准入和质量监督,推行行业标准化管理,并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服务投诉处理机制。
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净化行业环境,增强市场公平竞争和服务质量。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与开放合作也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拓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思路和视野。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交通运输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监管和规范管理以及国际合作与开放合作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4•【字号】青政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2〕3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加快推进“千万平米”物流园区工程,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物流业调整振兴(一)明确物流业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民生改善的联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和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依托环渤海、东北亚国际区域交通枢纽、重要口岸地位,立足服务山东、辐射周边、面向世界,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二)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按照国家把山东半岛物流区域列为全国重点发展的九大物流区域和把青岛列为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的要求,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实施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推动物流业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等九大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实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
(三)规划物流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围绕现代物流业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千万平米”物流园区,健全海陆空物流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国际航运集聚区,培育、引进一批物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以海陆空港为核心的口岸物流、以第三方物流为标准的产业物流和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完善和提升航运中转、航运交易、综合资源配置等服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加快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谭小平1,余兴源(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28)摘要:本文从分析道路货运在物流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概括总结了道路货运行业近几年在促进物流发展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分析了道路货运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未来现代物流发展的形势与要求,提出未来道路运输业加快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即从“加强站场建设、优化运输组织、培育企业主体、提升运输装备、完善市场环境、提高信息化水平”六个基础环节,着力打造网络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公共物流基础服务平台。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学;物流;道路运输;货运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oad FreightIndustry to Speed up Its Integration with Modern LogisticsTAN Xiaoping, YU Xingyuan(Transport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0028)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road freight in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as thepoint of depar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future require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t summarized theroad freight’s main work and effec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nalyzed the existingoutstanding problems of the road freight industry, and proposed the general idea and key tasks of thefuture road freight industry. The paper raised six basic link: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ions,optimize transport organizations, cultivate corporate body, enhance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mprove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uture goal is to build anetworked, intensive, large – scale, standardized, and intellectualized public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service platform.Keywords: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Logistics; Road Transportation; Freight交通运输是物流的依托载体,是物流系统最重要的基础环节。
物流本质上是运输服务的延伸,现代物流企业大多由运输企业发展演进而成。
道路运输又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道路货运因此而成为物流发展“基础中的基础”。
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业总体技术水平低,已成为物流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如何切实促进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加快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物流发展中的紧要问题。
1 道路货运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支撑一是,道路货运完成的物流实物量最大,对吸纳就业和物流增加值的贡献最突出。
2012年,我国1116万辆营运货车共完成货运量282亿吨,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76%。
2011年全国共有1890万道路货运从业人员,约占交通运输全行业从业人员的56%、全社会物流业就业人员的75%。
道路货运实现的增加值约占作者简介:谭小平(1966-),男,湖南澧县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运输与物流、节能低碳领域的研究工作。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节能中心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专家库专家,道路甩挂运输咨询专家库专家。
物流业增加值的42.6%、全社会GDP的3%左右。
全国5A级物流企业中约1/3以道路货运及相关业务为主营业务。
道路货运已成为交通运输行业中规模最大、对物流发展贡献最突出的子行业。
二是,道路货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道路货运具有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灵活机动、可门到门、实现物流最后一公里送达的独有优势,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
目前,我国道路运输已经通达至99%的乡村,连接了所有的城市社区、厂矿企业、商业网点,有效支撑了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物流服务。
同时,道路货运还是串联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物流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
三是,道路货运效率的提升对物流运行质量的改善影响最显著。
道路货运因点多、线密、面广和机动、灵活的特点,其高效的运输组织对满足现代物流的及时性和“零库存”要求等,具有决定性影响。
增强道路货运的串联和衔接功能,可以对全社会物流流程的优化产生倍增效应。
同时,不断提高道路货运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已成为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重要路径之一。
总之,道路货运是物流发展“基础中的基础”,促进物流业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道路货运的发展问题。
2 道路货运业促进物流发展初见成效近些年,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探索实践,在着力推进道路货运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1.1 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将甩挂运输作为推动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是着力优化政策环境。
2009年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近两年争取从中央预算内节能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1亿支持甩挂运输试点。
2012年又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努力破解法规制度障碍。
加强与公安部、保监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挂车交强险问题。
修订后的交强险条例已于2012年底发布,估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保险成本约6亿元。
三是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从2010年起,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先后启动了两批共95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广泛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业的积极性。
试点项目的货运实载率明显提高,平均单位运输成本和能耗强度下降了10%~20%,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2 探索健全法规制度,推进物流市场监管在现有体制和法规框架下,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履行物流市场监管职责的制度创新。
一是统筹道路货运与物流市场监管的法规制度。
启动《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工作,拟将货运中介、无车承运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纳入法规规范范畴,强化与现代物流密切关联的集装箱运输、零担快运、冷链货运、大件运输、城市配送等运输市场行为规范;二是健全危险品物流的市场监管规制。
组织修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配套开展了7个标准规范的研究与编制;三是强化道路货运市场监管。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四是启动道路货运价格指数编制及发布的试点工作,拟通过定期发布运价指数,促进合理运价形成,引导运力有序进入和退出,强化对货运及物流市场的运行动态监管。
1.3 推动改进城乡物流管理,破解物流配送难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及部门分工方案的要求,为努力破解城市配送“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等突出问题,交通运输部积极协调发改、公安、工信、商务、住建等部委,2012年组织了城市配送管理专项调研,2013年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
同时,山东、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河南等省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开展农村交通物流试点工作,形成了一批典型运作模式,产生了良好效应。
交通运输部正组织专项调研,拟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进一步争取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1.4 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不断优化运力结构积极推进标准化车型的推广应用,适应高效、绿色物流对运力结构优化的需要。
一是建立推荐车型制度。
依托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完善了“推荐车型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两批共75个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制定了投资补助和通行费优惠政策。
二是建立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制度。
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对货运车辆实施准入管理,促进了大型、节能等先进车型的发展,提升了整体运力技术水平。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近年来道路货运业向物流融合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涌现了德邦物流、佳吉快运等一批网络型物流企业,形成了传化“公路港”、江苏“苏盟物流”、河南“八挂来网”等一批物流服务新模式。
山东佳怡、上海新杰等从数台车搞货运起步,经过十多年发展,已迅速成长为业内知名的民营物流企业。
全国723万户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基础。
3 深化道路货运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路与任务物流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支柱性产业。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公路港、物流超市、货运信息配载、小件快运、零担拼整、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等各种新兴业态加快成长,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道路货运业要发挥物流“基础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步伐,为现代物流低成本、高效率运作和多元化发展奠定更好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行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重难返,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差的现象较为突出。
一是货运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与公路建设相比,对货运站场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货运站场对运输网络的衔接作用、对物流要素的集聚功能总体上还较弱;二是运输组织分散低效。
货源、运力资源高度分散,运输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低,城市配送、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影响了物流整体效率;三是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道路货运企业“小、散、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观,行业集中度低、诚信体系缺失、竞争秩序失范等问题仍较突出;四是货运车辆车型庞杂。
我国货车车型有数千种之多,标准化程度低、总体技术水平低。
大型化、厢式化、轻量化的标准车型发展缓慢,难以适应高效、绿色物流的发展需求;五是市场环境亟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