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合集下载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发病率
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需引起重视。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寒战
畏寒、寒战,常见 于大叶性肺炎。
胸痛
胸痛明显,深呼吸 或咳嗽时加重。
发热
持续高热,体温可 高达39℃以上,呈 弛张热或稽留热型。
咳嗽
咳嗽频繁,痰量多, 呈脓性或黏液脓性。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发绀。
体征
肺部体征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病变广泛时可出现管状 呼吸音。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
其他体征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脾大、腹腔积液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脓肿、肺部感染等疾病相鉴别。
0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身体虚弱的患者,可采用支 持治疗方法,如营养支持、免疫支持等,以 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方法 进行治疗,以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04
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
并发症
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脓毒 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死亡率
在严重病例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可 能导致死亡,但死亡病例相对较少。
康复与护理
休息与活动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遵医嘱进 行活动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和 其他药物,确保足量、足疗程 的治疗。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丁 蕊,谢 雯,刘丽改,王 琦,曹 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一科,北京100015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且血培养或脓液培养阳性的肝脓肿患者。

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肺炎克雷伯菌组(KP组)与非肺炎克雷伯菌组(非KP组)。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C-in dex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利用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89例有明确病原学结果的肝脓肿患者,KP组48例,非KP组41例。

与非KP组患者比较,KP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χ2=12.508,P<0.001)、高血压病(χ2=4.215,P=0.040)、脂肪性肝病(χ2=6.832,P=0.009)的比例较高,而合并恶性肿瘤病史(χ2=15.039,P<0.00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χ2=15.039,P<0.001)、胆囊结石病史(χ2=5.834,P=0.016)的比例较低,KP组患者发生死亡结局的比例(χ2=4.115,P=0.042)亦较非KP组低。

KP组白细胞计数(Z=-2.087,P=0.037)、血红蛋白(t=4.67,P<0.001)、纤维蛋白原(Z=-3.300,P=0.001)、C反应蛋白(Z=-3.276,P=0.001)、降钙素原(Z=-0.361,P<0.001)、ALT(Z=-2.436,P=0.015)水平较非KP组高。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脓毒症[比值比(OR)=9.110,95%CI:1.268~65.443,P=0.028]、肺部感染(OR=17.720,95%CI:2.661~118.010,P=0.003)、低白蛋白水平(OR=0.815,95%CI:0.692~0.960,P=0.016)是肝脓肿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超声引导下脓腔穿刺治疗(OR=8.551,95%CI:1.549~47.195,P=0.014)为预后较好保护因素。

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李春娜1,2,胡越凯1,邵凌云1,黄玉仙1,张文宏1,翁心华1,金嘉琳1【摘要】摘要:为提高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的认识,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

结果发现3例患者均有肝外播散性病灶,符合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这3例患者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均有肝脓肿,其中2例合并眼内炎并造成失明,1例合并腰椎感染、腹主动脉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2例有糖尿病病史,1例免疫正常。

结合文献复习,发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肝脓肿及肝外播散性病灶,临床上称为肝脓肿侵袭综合征,大多由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好发于糖尿病及免疫缺陷人群,也可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治疗困难,临床危害严重,需引起重视。

【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6(011)004【总页数】5【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眼内炎·病例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导致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较易导致血流感染及转移性脓肿。

近年来,北美、欧洲等地区发现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其所致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亚裔居民,表现为肝脓肿及伴随的肝外部位感染。

与传统的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Klebsiella pneumoniae,cKP)相比,HvKP不仅在免疫缺陷人群,还可在免疫正常人群中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并因发生可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而引起广泛关注[1-5]。

我国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的侵袭综合征并不罕见,近年来呈增多趋势,且相当多的病例由HvKP引起,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远远不够。

因此,本文对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希望引起关注。

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

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

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李花;王倩【摘要】目的探讨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方法收集75株肝脓肿患者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系统检测耐药性;PCR法检测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75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6%,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4%,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敏感.血清型分布以K1型(62.7%)为主,其次为K2型(21.3%),其他型别K5、K20、K54及K57均占2.7%,4株(5.3%)未分型.毒力基因以rmpA和aer-obactin检出率最高,分别达98.7%和97.3%,其次为kfu(68%)、wcaG(66.7%)和allS(57.3%).K1血清型菌株中以rmpA、wcaG、aerobactin、kfu和allS 5种毒力基因同时携带为主,占83%;K2、K20和K57型菌株的主要携带模式为rmpA+aerobactin;K5型为rmpA+aerobactin+kfu;K54型为rmpA+aerobactin+wcaG.结论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K1、K2型是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rmpA和aerobactin检出率最高,K1血清型毒力基因检出种类最多.【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8(036)007【总页数】3页(P493-495)【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血清型;毒力基因【作者】李花;王倩【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沈阳 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沈阳 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近年来,关于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所致的原发性肝脓肿的报道显著增多[1]。

我国研究显示,肺炎克雷伯菌相关肝脓肿占化脓性肝脓肿的60%~70%[2]。

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多为高黏液表型的高毒力菌株,其毒力与荚膜血清分型及与黏液表型、铁摄入系统等相关的毒力基因关系密切。

2022细菌性肝脓肿诊治急诊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细菌性肝脓肿诊治急诊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细菌性肝脓肿诊治急诊专家共识主要内容肝脓肿(liverabscess z LA )是致病菌通过胆道、肝动脉、门静脉、直接蔓延等途径侵入肝脏引起的肝内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

LA常见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阿米巴,其中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Iiverabscess z PLA )最常见,占肝脓肿发病率的80%o PLA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不明显,体格检查缺乏特异性, 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PLA的诊断率与治愈率已显著提高,死亡率已低至10%以下。

二匕身一、目乐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等患者增多,临床上肝胆有创操作增多,以及多重耐药和高毒力致病菌株的产生,PLA的病因、病原体和临床表现发生相应变化,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及应用,PLA治疗策略也发生了变化。

二、PLA流行病学专家意见1 :细菌性肝脓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诊诊疗应注意肝脓肿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

1、发病率PLA在各个地区的发病率略有差异,这与各地区患者的基础疾病、地理气候差异、医疗技术水平不同相关。

中国大陆地区年发病率约(Ll~5.4)∕10 万,亚洲部分国家年发病率达到Q2~18)∕10万,欧美国家约Q.O~4.1)∕1O 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3/10万vs. 1.3/10万。

PLA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逐年上升趋势。

2、危险因素目前认为肝胆或胰腺疾病、胰十二指肠手术、肝移植手术等是PLA潜在的危险因素。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肝脓肿患者被发现合并有糖尿病,有研究显示,肝脓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健康人群的3倍以上,因此急诊诊疗应注意肝脓肿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

另外中老年、高血压病史、恶性疾病病史(如结直肠癌病史)等亦被视作PLA 的独立危险因素。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 • 预防与控制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由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 炎症。
威胁。
04
提高科研水平
加大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 肿的研究力度,深入了解其发 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男性,45岁,因高热、右上腹疼痛就 诊。
治疗经过
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和穿刺引流,病情得 到控制。
诊断过程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总结
典型病例通常表现为高热、右上腹疼痛等 症状,诊断依赖于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以抗生素和穿刺引流为主。
病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患者情况 诊断过程 治疗经过
总结
患者女性,68岁,因低热、乏力就诊。
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影像学检 查发现肝脓肿。
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 引起黄疸和脓毒症。
发病机制
01
感染途径
肺炎克雷伯杆菌通过血液传播 ,进入肝脏后引起感染和炎症
反应。
肝脏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脓肿, 可伴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
组织增生。
02
病理变化

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丨肺炎克雷伯杆菌篇

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丨肺炎克雷伯杆菌篇

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丨肺炎克雷伯杆菌篇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本文作者:孙丹雄肺CT装酷很不容易,CT看细菌难于上青天,但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蛛丝马迹的。

下面介绍一个我管过的患者。

青年男性,高热4天。

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多波动于39.5℃-40.0℃之间,无畏寒及寒战,伴乏力、纳差,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数次,为黄色胃液,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痛,无呼吸困难。

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饮食差。

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为主;血小板比容(PCT)、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

图1-5诊断考虑什么?金葡菌?曲霉菌?毛霉菌?血管炎?寄生虫?其他?CT:双肺多发空洞、气囊、结节,病灶以胸膜下为主,见实变,胸腔积液。

肝脓肿。

CT也提示脓毒肺栓塞!金葡菌?这个患者的特点是肺空洞、肝脓肿!肝脓肿的存在,大大缩小了诊断范围,缩小了细菌范围!肺CT提示脓毒肺栓塞,并且同时存在肝脓肿,绝大多数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不是金葡菌,真菌更是少见!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肝脓肿的最常见病原体,以前的报道,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很少有肝外侵袭,但是,近些年发现,肺炎克雷伯杆菌,很容易导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细菌全身多部位播散,肺、神经系统和眼是最常见的侵袭部位。

图6送检脓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

抗感染,肝脓肿穿刺引流,病情唰唰地好转。

再来一例!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咳痰、痰液粘稠。

图7-8你将如何诊断?图9肺炎克雷伯杆菌,是肺炎常见细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叶间裂下坠。

什么是叶间裂下坠?书上只有文字,我也可以意会到,然而画面很模糊。

多年以后,我才突然秒懂!感谢北京丰台医院放射科张春生等提供的精彩文献!我是查了N 篇文献才找到的沧海一粟!叶间裂下坠,从CT上看,就感染的肺组织膨胀了!肺炎克雷伯杆菌,就是这么骄傲的细菌,非常喜欢自我膨胀!控制不住的自我膨胀!今天你自我膨胀了吗?肺炎克雷伯杆菌,祝你膨胀,这样我们就可以早点把你从革命队伍中揪出来!一般情况下,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相似, 仅根据影像鉴别相当的诊断困难。

一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查房PPT

一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查房PPT
家属认知情况
评估家属对疾病及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经济状况
了解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其对治疗费用的承受能 力。
03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提 供舒适的环境。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脉 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协助排痰,预防肺部感 染。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遵医嘱给予药物 治疗。
对患者后续护理的建议
•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反应。
对患者后续护理的建议
心理支持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关注其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后续护理的建议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
脉搏
监测患者脉搏,了解心率及节 律。
血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了解循环 状况。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判断是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其理解能力。
疼痛程度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了解其对疼痛的耐受情况。
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评估
02
01
03
家属参与度
了解家属对患者护理的参与程度及支持力度。
对护理团队建设和培训的建议
团队建设 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经验与教训,共同进步。
对护理团队建设和培训的建议
01
培训建议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对新入职护士加强技能培训和 考核,提高操作水平。
定期组织护理文书书写培训, 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以高粘液性菌株为主,共90株,占所有101例分离株的89.11%,其中血清型 K1检出率为95%(41/43),血清型K2检出率为92%(34/37),K1和K2组高粘液性表型相对较高。
12年中山医院
伴发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糖尿病(53.8%)、脂 肪肝(16%)
对于合并及含气腔的肝Hale Waihona Puke 肿需高度怀疑!!小结(治疗)
经皮肝脓肿穿刺
术后留置导管引流,可加强疗效!
可选用二联抗生素治疗为主,无需使用三联
未发现喹诺酮类治疗优势
THANK YOU!
谢谢观赏
(胆道疾病、肝硬 化、乙型肝炎合并 症无明显差异)
发热、寒战无明显 差异
空腹血糖均值较高
7.84±0.36
(白细胞计数、中 性粒细胞、肝功能 无差异)
多为右叶单发脓肿
:脓肿边缘更为模 糊,更大机会存在 气腔,增强期多提 示分隔强化
腹部外科手术(17%)、 腹痛(57,1)、乏力
恶性肿瘤(2.8)、化 (46,4%)、肝肿大
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体中,以肠道来源菌群为主,近10年间,各项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 杆菌(59.8%)已取代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占据了主要地位。
肺炎克雷伯杆菌 克雷伯氏菌属为肠杆菌 科中一类有荚膜的革兰氏 阴性杆菌,兼性厌氧,导致 化脓的机会是革兰氏阳性菌 的1/4-1/5,导致患者的死亡 率确是其2倍。
放疗(1.9)
(14.3)表现更为明显
5.76±0,3
多为右叶单发脓肿
39%的合并 及
1、患者的葡萄糖降解率↓↓,为提供能量功能↓,N趋化功能缺陷,杀菌活性↓↓; 2、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生长;
3、患者易有血管病变,大、中、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局部血液和循环障碍,周 围组织供养减少。
患者肝脓肿(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抗感染同时,应控制好血糖,急性感染期及围手术期应静脉/皮下注 射胰岛素
1 转归:脓肿消退后,视力仍减弱
3
肝脓肿病人饮食 不适宜:
忌饮酒、忌食生姜、忌食大蒜、忌食富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适宜: 大豆及豆制品、海鲜类、西瓜、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小结
危险因素更趋向于及脂肪肝
临床表现较为不明显,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升高,多为右叶单发脓肿。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脓肿边缘模糊,较常出现含气腔,增强检查时分隔强化 较明显。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杆菌
及 及、治疗方法等
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 , 10 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肝脓肿分 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 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
过度使用氨比西林或阿莫西林增加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风险 台湾台北
2013 -4 - 8
氨比西林和阿莫西林的治疗改变了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可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的过度增殖。研究发现, 近期 30 天内使用氨比西林和阿莫西林增加发生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风险。
化脓性眼内炎
2
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性眼内炎:积极的静脉注射抗生素和及时治疗的早 期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2010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脓肿不同介入治疗方法 穿刺后药物冲洗并无统计学意义 穿刺+单独置管在缩小脓肿直径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穿刺组及穿刺+冲洗组
(34.38±3.2522.67±2.3724.45±3.17) 使用二联抗生素及三联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面
B超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同时行药物冲洗及单独穿刺的疗效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发病前从未用过胰岛素患者应坚持胰岛素治疗直至脓肿消失
影像学诊断方面 中山医院对10年间197列肝脓肿患者结果进行分析,
及 肝右叶单发肝脓肿比率平均值均大于65%,两组间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65.1 69.6% ,P>0.05) 病灶大小:(73.8573.77%)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 是否含气腔:明显高于(25.210.7%,P<0.001)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引起的气性肝脓肿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治疗方面 穿刺后是否使用药物冲洗(药物为甲硝唑和/庆大霉素) 76例患者中比较单独穿刺及穿刺加冲洗
白细胞计数降低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单独穿刺(24) 5.12±0.71
17.72±0.41
穿刺后脓肿缩小范围
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降低
17.72±0.41
15.20±2.18
穿刺后脓肿缩小 范围
22.67±2.37
34.38±3.25
穿刺后体温平稳 天数
5.79±1.24
6.75±1.72
治疗方面 使用二联抗生素或三联抗生素(甲硝唑/奥硝唑,喹诺酮类,二、三代头孢) 分别比较了仅穿刺组、穿刺+冲洗组、穿刺+置管组均发现使用二联抗生素及三联抗生素无明显差异
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诸如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西力欣)较敏感,氯霉素及多粘菌素亦有一定疗效。
流行病学(中国解放军医学院)
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以K1和K2为主,其中血清型K1共分离到43株,占总数的42.57%;血清 型K2共分离到37株,占总数的36.63%,血清型K5没有分离到,其它血清型21株,占20.79%。
穿刺后置管及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穿刺置管一周后复查B超,脓肿范围缩小 较明显; 使用二联药物及三联药物治疗疗效之间比较,及二联药物治疗时,甲硝唑加用喹诺 酮类抗生素治疗疗效及三代头孢治疗疗效之间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意义。
死亡率及迁徙性感染
死亡率:<
迁徙性感染:>
迁徙性感染:脑膜炎、肺炎、腹腔感染
22.67±2.37
穿刺后体温平稳天数
5.79±1.24
穿刺+冲洗(52) 6.35±0.72 16.21±1.59
29.54±3.17
4.35±0.64
治疗方面 穿刺后是否置管
穿刺后一周B超显示脓肿减少更明显
单独穿刺(24) 穿刺+置管(24)
白细胞计数降低 5.12±0.71
7.68±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