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思考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思考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思考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导言

1、历史比较语言学

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语言间的亲缘关系和历史发展,旨在重建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这样的语言研究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代表人物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施莱赫尔。

2、理论语言学

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综合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探索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和一般规律。《语言学概论》属于理论语言学的入门书,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问题:语言本质论、语言结构论、语言发展论。

3、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赖以交际和思维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般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表现形式。

4、为什么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首先,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语言活动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重语言的研究。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就和各种古文献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它的内容和成果主要从一些政治、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考古学等内容中体现出来。古代的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人们通过对典籍的注解进行早起的语言学研究。比如中国在这一阶段根据阅读典籍的需要来分析汉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的传统语文学?小学?。这些说明了语言学一门古老的科学。

其次,直到19世纪,比较语言学产生,后来经过发展又产生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学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相比于其他的科学,语言学出现时间较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各族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而逐渐产生的,属于比较年轻的科学。西欧的文艺复兴,中国的五四运动都为语言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语言学还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联。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有关,现代汉语中的语言又和数学等科学有联系。语言学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有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等。这些也说明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5、谈谈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规范性——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主要是以研究古代典籍、传播宗教经典为目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为语文学。以书面语为研究对象。

发展性——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普通语言学第一次从理论上揭示语言。

描写性——结构主义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916年,他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并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同时也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时代。

解释性——转换生成语言学。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以人的语言能力为研究对象。转换生成语言学比结构主义语言学解释力更强,也更简明。

6、简述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第一,确定语言学唯一、真正的对象——语言。

第二,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

第三,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

第四,区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

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

第五,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第一章

一如何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 语言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这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即为内容的表达。借助语言这一形式,信息的传递可以无穷无尽,可以超越时空。人们当然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诸如文字,信号灯等进行信息传递。但无论如何,语言都是第一性的,语言的使用是全社会性的,其他形式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姿体语言的使用常常会帮助语言信息的传递。有时候,离开这些伴随动作,还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解。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伴随动作甚至可以脱离语言独立传递信息,如鼓掌欢迎,挥手送别等。但是,这些外在的形式所能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起辅助作用,语言才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手段。

2 .语言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即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联系。互动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两个方面。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人们每天的交往言谈中,有相当一部分谈话其目的不是传递什么客观信息,而是达到人际互动的目的。例如:甲:出去啊?乙:出去。书籍报刊虽然看不到受话者,但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话语的接收者。口头话语虽然只有说话者独自一人,但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把物体当成受话者了,虽然独自一人,其社会功能还是存在的。

二谈谈语言的思维功能(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 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思维不同于思想,是具有理性的认识。哲学中把思维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例如从视觉,嗅觉,味觉等对苹果的认识)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思维的基本形式一般都要依靠语言来表达。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出现后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但人类的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并且存在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是人脑机能。语言是物质性的,思维是精神性的。语言和思维不具备准确的对应关系。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并无民族性。

2 从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上,大脑具有包括说话中枢,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型语言中枢等在内的语言功能区,语言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的密切关系是有着生理基础的。

3 从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上,儿童语言的习得具有先天性的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4 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和正常人一样也是能够思维的,抽象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灵活的是声音,但视觉,触觉也能作为依托。

5 从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上看,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使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这一点在语法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一本书,一书)

第二章

一语言符号的二层性(层级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二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以及符号的构成及特点

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的记号或标记。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也就是说,符号是物的代表,是被约定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标记。例如:√———正确×———错误。各种交通标志也是符号。

构成:

其一,任何符号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形式。如属于听觉的声音,属于视觉的色彩、线条、文字等。

其二,代表一定的内容。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特点:

1 任意性例如:多数民族以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而尼泊尔人等点头表示否定。中国:禁止通行;欧洲:禁止任何车辆停放

2强制性如:√————正确×————错误。当两者一旦确立了关系,形成一个稳定的符号,就不能随意更改了,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3可重复使用性利用有限的符号完成无限的交际

三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特点

特点一: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也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 -- 相同的意义用不同的音来表示:如:?直立行走、会说话、会制造工具的动物……?汉语?rén?英语?person??man??woman?法语?personne? -- 相同的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爱哎挨哀矮霭……?英语?I

特点二:线条性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组织起来完成交际任务时,只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线条性排列。

四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A 层级性 B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从语言的组成规则来看,语言是一种分层装臵,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称3?音位层?,上层是称?符号层?其奥秘在于以少驭多,即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语言的组成规则,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结构中的每个词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词组合,又可以和别的词替换的两种关系中.组合关系

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纲,语言装臵就是靠这两种基本关系运转的.

五举例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构成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如语素香菜可以组合成香菜,菜香,并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如香菜,白菜,紫菜等

区别:在组合关系中,语言符号之间的制约性很强,彼此之间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限制性,形成具体、明确的组合规律。聚合关系则不同,语言符号只因某种性质或特点相同形成一个聚合群,彼此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什么制约性,还保留着各自的独立性。

联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两种根本关系,正是由于存在这两种关系,才使语言这架机器能以灵活运转,二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第三章语音一

一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形式。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

二音素,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三国际音标简称IPA。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于1888年。按照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制定原则。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用希腊字母来补充,有时采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以及添加符号来补充。如:[A]、[?]、[t?]、[t?]、[Θ]、[?]、[N]标志:方括号[ ]

四严式标音,宽式标音宽式标音,又叫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区别可以不必记录。严式标音,又叫音素标音,详细记录发音特征和区别的标音。

五举例说明学习国际音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能够区分国际音标和拼音字母。拼音字母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如A和a,但国际音标没有这种区别,字母的不同形体代表不同的音标。p — [p] k — [k]

第二要能够区分形体相似的音标。[n]与[N]再如[s]与[?]

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有宽式和严式的区别。啊[a]、安[an]、昂[a N] 当[t NA]

六如何理解语音的社会性?

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语音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语言在语音上都有自己的结构特色和独特联系。同一音素在不同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七语音四要素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在语音中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重指声音强弱,取决于振幅大小,也具备区分意义的作用。音长即声音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在英语等语言中也区分意义。音质又称音色,是一个声音的品质、特色,是声音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特征,是语音意义的主要区别特征。

八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元音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辅音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出音。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紧张。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辅音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鼻,因而气流较强

九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发音方法主要体现在塞和擦两种。塞就是闭塞,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堵住气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冲出发出声音。擦就是摩擦,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接触或靠近,留下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塞和擦还可以结合起来,先塞后擦,发出塞擦音。塞擦音是部位相同清浊一致的一个塞音和一个擦音紧密地结合在一个发音过程里发出来的音,听起来是音素。

第三章语音二

一条件变体、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指一个音位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音素,又称语境变体。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二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称为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三什么是音位?如何理解音位的概念?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音位是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如:[k]与[k?] 骨[ku214]与苦[k?u214] school [sku?l]或[sk?u?l]

第二,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如:汉语 [lai]?来?——[lan]?蓝?[lai]=[l]+[ai] [ai]?哎?——[an]?安?

第三,音位是属于特定具体语言或方言的,不存在跨语言或方言的音位。如:[n]与[l] [p]与[p?]

四音位和音素之间的关系。

1 区别

第一,从划分的依据来看,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语音自然属性的

角度划分的;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属于具体的语言或方

言的,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

第二,从形式上来看,音位是抽象的,音素是具体的。音位是由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而

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一个音位在具体的语音环境中总是表现为具体的音素。

2 联系

第一,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形成的;/a/ ——[Θ] [a] ['] [A] /p/ ——[p] /p?/—— [p?]

第二,一个音位可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由一组音素构成,它们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

五举例说明确立和归纳音位应遵循的原则。

音位可以依据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来归纳。

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中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因素必定分属几个不同的音位。例如汉语中

的?标?[piau],如分别用[p’][t][t’]替换[p],就得出[p’iau](飘)、[tiau](刁)、[t’iau](挑)。这种替换说明?标、飘、刁、挑?等词的语音形式依靠[p][p’][t][t’]来区别,就应该给

这四个音素来立四个音位。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

并为一个音位。这样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因素就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臵上的代表是同一个

音位的不同形式,也叫做音位变体。英语中[p][p’]处于互补关系中,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

通常写作/p/。这个/p/就包含[p][p’]两个变体。

六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何在?非音质音位有哪些?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音素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音质上,

此外,每个音素在语流中都占一定的时间段,故又称音段音位。它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因为。有区

别词的语音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又叫超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的基础不是音

素,而是音素的发音高低、强弱、和长短。

音高: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这种有区别词

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北京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位,上海话有五

个,广州话有九个。

音重:在有些语言里,重音和清音也可以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用重

音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例如con’tent是形容词,意思是?满足的?;’content是名词,意思是?内

容?。语言学中把这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音长:英语中还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如beat/bi:t/和bit/bit/。这在语言学中

叫做时位。

七什么是语流音变?语流音变的类型。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位由于受到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在

发音上发生某种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语流音变。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语流音变的类型

同化:为了发音的顺口和便利,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

相近的音位,这种语音变化称为同化。分为顺同化和逆同化。比如英语think的/n/为舌尖音,在部

位上受/k/同化变成舌根音/?/。

异化: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相互调整,变为不相同或

不相近的音,这种语音变化称为异化。如turtur (拉丁语)异化为turtle (英语)marmor(拉

丁语)异化marble(英语)

弱化:弱化指的是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包括高、低元音→央元音,复元音→单元音,声调弱化:有调音节→轻声等等。如妈妈 [mA mA]→[mA m?]。桌子哥哥等)

八语言节奏的类型

第一,音节型节奏日语:こんにちは韩语:?????音节型节奏,是指每个音节在时间

上等距离地出现,没有强弱拍的区别

第二,音步型节奏汉语:不要吸烟英语:answer question音步型节奏,是指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

第四章语法一

一语法

语法本质上是说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一种直觉知识,是人们说话时的一种约定习惯,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语法规律和语法规则两个概念。

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手段

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语法形式: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任何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

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三层次分析法

分析句子的时候,先找出它是由哪两个最大的部分直接组成的,确定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分析这两个部分,找出它们各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又分别是什么关系,一层层分下去,直到全部都是单个的词为止。

四如何区别词和词组?

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组,即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区别词和词组的方法----插入法。红花→红的花绿叶→绿的叶,要注意两点:第一原来的结构不变,第二原来的意义不变。

五简述语素的分类。

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分成两类:(1)词根,体现一个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汉语:山、水、桌子、石头、阿姨、手表。英语:work、worker、teacher。(2)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语素,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英语:词根 write(写)write + er → writer (作者)汉语:阿——阿姨头——舌头、骨头、馒头

六简述语法的特点。

1、抽象性—最主要的特点。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2、民族性汉:一匹白马英:one white horse 藏马白一

3 系统性语法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语法规则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使用一条语法规则时,不能违反其他语法规则。

4 稳固性

七谈谈语素构成词的规则。

语速组合成词的规则称为构词法。语素可分为词根和词缀。

第一,从词缀与词根的位臵上,可分为前缀,后缀,中缀。

第二,词缀的功能分类——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在位臵上,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派生词缀:-er 屈折词缀:+s。

(一)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构成的词。单音词?人??书?;双音词?玻璃??葡萄??扑通??乒乓?;多音节词?巧克力??奥林匹克?。book —— books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如:?铁路??chairman??notebook合成词又分复合词和派生词。

八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哪些?

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常见的语法手段有:

1 词类,如:___ 书读(动词)——读书(述宾结构)好(形容词)——好书(偏正结构)洗+ 衣服——动词+名词(述宾)洗 + 干净——动词+形容词(述补)

2词序,如:好天气—偏正结构天气好—主谓结构。

3虚词,如:我和老师——我的老师,对我说——我说the boy——a boy

4词形变化等。

第四章语法二

一句法同义、句法多义

若干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子格式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多义。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及其特点。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词的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二是组合能力。例如,在句子中能够充当句子成份的词是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起语法作用的词是虚词,如连词、助词等。

语言的词类是一种由粗到细,一层层细分的体系。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最大的类。每一类中的词?大同小异?,相互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可以在大类里面再按照组合的特性分成各级小类。

三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

1 性性是名词的语法范畴之一。如:俄语、德语的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的分别,法语的名词有阳性和阴性的分别。

2 数数是名词、代词的语法范畴之一名词:pencil(单数)—— pencils(复数)。

3 格格是名词、代词的语法范畴之一。英语名词:一般格和所有格。如:cat(一般格)——cat’s(所有格)

4 体?体?是动词的语法范畴之一,表示动词进行的方式,包括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5 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之一,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6 人称?人称?是动词的语法范畴之一,指动词随着主语人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I am,you are ,he(she、it)is

7态?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之一,表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包括主动态和被动态。

8 级?级?是形容词和副词具有的语法范畴,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程度差别。英语: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四举例说明语法范畴的特点。

①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单数和复数不同,但都是数;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不同,但都是时。

我们正是根据词形变化表示出的共同的意义领域把有关的项归到一个语法范畴里的。单数和过去时没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所以不在一个语法范畴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是共同意义领域中的不同意义。

②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对立中有的选择决定于意义,有的决定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在?The report was good?中,?report?选择了单数,动词选择了过去时,这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但动词用单数的?was?而不用复数的?were?则是前边的单数?report?决定的。

③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它其他项之间的制约关系。某个项的意义发生变化,或项的增减,都会引起其他项意义的变化。例如,现代俄语的名词分单数和复数,而古俄语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双数的消失改变了复数的意义,古俄语是多于二,而现代俄语是多于一。

五简述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其一,缺乏词形变化;

其二,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如:古代汉语:?吾助彼?与?彼助吾?;现代汉语:?老师和学生??老师的学生??老师或学生?其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六简述屈折语的主要特点。

其一,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

其二,一个屈折词缀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如:英语helps的?-s?同时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普通体等四个语法意义。?复数?的语法意义,可用附加法,即加-s表示,也可用内部屈折,如:man-men;

其三、屈折词缀和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了屈折词缀,词根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七简述粘着语的主要特点。

表示词汇意义的词干和表示语法意义的变词语素结合不紧,变词语素就好象是粘附在词干上似的,所以称为?粘着语?。

特点为:

其一,粘着语的词根与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界限分明。

其二,一种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每一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来表示。

其三,没有内部屈折,词根语素和变词语素一般都没有变化,只按一定的顺序粘附在词根上即可组合成词,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

第五章

一句子的真值

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二蕴涵、预设

蕴含: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预设: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三焦点

从信息的角度看,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四?会话含义?理论

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甲:烤牛肉究竟怎样了?

乙:那条狗看上去很得意。会话含义:也许那条狗把烤牛肉吃了。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五?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20世纪50年代于演讲集《论言有所为》提出。

言语行为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承诺、宣告等。我缺一把刀子。我会把他找回来的。祝你生活愉快。

三分说指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此外还有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角度研究语言的使用,阐述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关注的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及话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六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所有的词义都具有概括性,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1、词义的概括具有一般性。如:苹果,词义的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2、词义的概括具有模糊性。词义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只是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早晨,夜间。词义的概括具有全民性必须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区别开来。

七语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物理语境。又称?言谈现场?,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我去上课。

2、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甲:你认识昨天演讲的人吗?乙:认识。他是我大学时的老师

3、背景知识语境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甲:几点了?乙:对不起,我没戴表。

八简述词义派生的途径。

第一,隐喻。利用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建立词义派生的桥梁。汉语?入门?:进门(本义)——引申义:学习的初步阶段。

第二,换喻。利用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建立词义派生的桥梁。工具-劳动者。单义词还可通过隐喻换喻变成多义词。

九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词义的组合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我从上海乘火车直达伦敦。

其二,词义的组合要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北京:吃+固体(吃苹果)上海:吃+固体、液体(吃粥)、气体(吃烟)

其三,词义组合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汉语:打扫 + 卫生。?发挥?和?发扬?发挥 + 威力、力量、积极性、创造性,发扬 + 精神、民主、传统英语:pretty(女孩);beautiful(妇女);handsome(男人)

第六章

一谈谈文字的作用及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主要作用有:

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够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文字便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承。

4.文字的创制开启了人类的历史。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文字,就如一个人不识字。我们把文字的社会称之为文明社会,把没有文字的社会称为原始社会。

5.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了文字,人类不仅通过表音符号思维,而且可以通过表形表意文字

来思维。文字使思维有了表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

文字不等同于语言,用什么样的图形记录语言其间本无必然联系,同一种语言可采用不同文字,如韩文、越南文,不同语言也可用相同文字体系,如英文、德文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口语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同时口语又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书面语向前发展,不致与口语差距太大,从而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因此,书面语具有保守的一面,其发展变化总是要落后于口语,书面语的发展要服从口语的发展。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的特点,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严密的特点。相应地,有些词语由于长时间期使用场合上的分工,在风格色彩上也逐渐有了差别,尽管这些词语在意义内涵上没有任何区别,但却有比较严格的使用界限,不能混用。

第七章

一亲属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等的社会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有时也有发音色彩或音位分合上的差异。社会方言不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语言。

地域方言是指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地域方言的差别一般大于社会方言,汉语的不同大方言之间往往无法自由通话。地域方言最显著的区别一般在语音方面,但语法和词汇也有不少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地域方言有发展成为独立语言的可能。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同一种语言的分化的结果,其基本材料都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另外,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不具有全民性,要么限于某一地域,要么限于某个特殊社会集团。

三论述语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Ⅰ社会进步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之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反映各个时代的词语,起着历史见证的作用。

Ⅱ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中日两国的长期交往使日语吸收了很多汉语的词,汉语里也有好多借自日语的词。英国曾被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法语曾对英语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Ⅲ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导致语言的发展。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拉丁语分化为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局面产生了共同语。

语言内部因素也相互影响,促使语言发展。语言符号系统内部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相互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其中某一因素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平衡,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关系,达到新的平衡。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及

这些系统之间,都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引起连锁反应。

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具有渐变性。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但却是逐渐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原因在于: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交际工具,需要保持稳定。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的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允许突变。

语言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词汇和社会联系最紧密,因此变化最快;语音相对较慢;语法的稳固性最强。语言在不同地区发展的方向、速度不一样。

第八章

一语言联盟

又称?语言的区域分类?,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二系统感染

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三语言替换

又称?语言替代?,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四词语借用的方式主要由哪些

1、借词借词,又称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沙发→ sofa(英语)吉普→ jeep(英语)芭蕾→ ballet(法语)

2、意译词。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copy →拷贝

3、仿译词。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移植过来。Hot dog 热狗 surermarket 超市

4、音译加意译。beer →啤酒 car →卡车 card →卡片

五洋泾浜与克里奥尔语的异同

洋泾浜,又称皮钦语(pidgin),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变体。

联系:

其一,两者都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是殖民条件下的产物;

其二,克里奥尔语最初的语言形态与洋泾浜完全相同。

区别:

其一,克里奥尔语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成为某个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

其二,克里奥尔语会不断扩大词汇,严密语法,形成书面语体,应用于所有的社会交际场合。

第九章

一语法类推

类推作用是指用规则的形式去铲平那些不规则的例外,使它们进入规则的系统;或者是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使人们按照新规则去创造新的结构单位。

二结构的重新分析

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如:了(动词)→了(动态助词)

三语法化

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例如:我看了三本书。语法化的等级序列:实词→语法词→粘附成分→屈折成分

四举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有哪些特点?

第一,语音演变有一定语音条件的限制。尖团合流→[k][ts]组在齐齿撮口呼前

第二,系统性[ts]——[ts‘]、[s]

第三,时间性语音演变是一种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必然的变化。

第四,地区性语音演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受到地域的限制。

五如何理解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第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事物新概念促进新词的产生。

产生方式有:

其一,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构造新词;如:火车、解放、阵营、跃进、writ-er。

其二,从外语中?借?来新词;如:阿司匹林→aspirin(英语)哈达→[hatak](蒙语)

其三,从方言或行业用语中借用;如:货色、垃圾、瘪三→江浙方言

其四,从古语词汇中借用。如:?革命?旧事物、旧概念→旧词的消亡,如:皇帝、宰相、店小二、黄包车。

第二社会的因素引起词语的替换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也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第三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的原因:

其一,现实现象的变化会引起词义的演变;如:?坐?。

其二,主观认识的发展会引起词义的演变。

其三,词义之间的影响会引起词义的演变。

其四,组合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词义的演变。其结果是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双唇、浊、鼻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 2.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齿间、浊、擦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双 唇、不送气、浊、塞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舌尖中、送气、清、塞音的国际音标是。 3.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 4.汉语的七大方言是、、、、、 、,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5.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而把词尾叫作语素。 6.世界上的语言从语法结构角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 和复综语,汉语属于。 7.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8. 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9.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10.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 是和。 11.语言符号的和是它的两大特点。 1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 13.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 做。 14.一般说来,地域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1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 由充当的。 16.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1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 感性。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 义,称为。 19.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 三个方面的属性。 20.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 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4.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范围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1. diachronic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also known a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up to the present. 2. arbitrariness Language is arbitrary for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semblance to their meaning. The link between the linguistic signs and their meanings is a matter of convention, and conventions differ radically across languages. 3. langue According to Saussure,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s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It can be thought of as the generalized rules of the language that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seem to abide by. 4. competence 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abstract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According to him, anyone who knows a language has internalized a set of rules about the sequences permitted in his language. This internalized set of rules is termed as a person's competence. 5. morpheme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meaning is traditionally called morpheme. The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unit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content, a unit which can not be divided without destroying or drastically altering the meaning. 6. Morphology Morphology studies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 So it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7. Semantic triangle According to Ogden and Richard's semantic triangle,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or between the symbol ( the linguistic elements, the word, the sentence) and referent ( the object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The link is via thought or reference, the concepts of our minds. 8. Lingua franca Lingua franca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a language that serves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speakers. 9. componential analysis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a way to analyze lexical meaning, and it defines the meaning of a lexical element in terms of semantic components. 10.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was proposed by Paul Grice, under which there are four maxims: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and the

福师考试《语言学概论》题目及参考答案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二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 第一题答: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2)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3)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第二题答:.“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第三题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社会的组织和成员都要求语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言纠察”的作用,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一定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没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下载”,“连接”,“点击”,“聊天室”,“宽带”,“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义乌张佳丽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思考题: 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 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 名词解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 二、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本题 2.0 分)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单选题 )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u, ε] B、[α, Λ] C、[α,y] D、[o, a] 3.( 单选题 )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k, 1] B、[p, k] C、[p, n] D、[t, v] 4.( 单选题 )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本题 2.0 分)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5.( 单选题 )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 ,“我的”发音是 [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 2.0 分)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6.( 单选题 )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C )(本题 2.0 分)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英语“ students”中的“ -s”是 ( C)(本题 2.0 分)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 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 2.0 分)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9.( 单选题 )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本题 2.0 分)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0.( 单选题 ) 下面词组中 ,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 2.0 分)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B.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C.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D.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 2.下列说法只有是错误的。 A.汉语的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B.语言中的轻重音是由音重变化形成的。 C.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I).音素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老”可以同“新、旧、少、嫩”等构成反义词。 B.“大”和“小”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 C.“红”与“黑”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 D.反义词“冷”和“热”具有相对性。 4.下列说法只有____正确。 A.意译词如“激光”、“电话”都是借词。 B.仿译词如“机关枪”、“铁路”都是借词。 C.“尼姑”、“和尚”、“玻璃”是借词。 D.“爱神”、“北极熊”、“超人”都是借词。 5.下列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缩小。 A.“meat”原指菜肴,现在指荤菜。 B.“走”本义是跑,现在指步行。 C.“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D.“book”原指一种树木,今指成本的著作。 1.C 2.D 3.D 4.C 5.A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I).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ji【j头沿吉中 5.单纯阋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词缀

语言学概论习题

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 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 人类各种语言一般的共同规律 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2. 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 A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B 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C 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 D 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 3. 语言学概论属于() A 个别语言学的范围 B 一般语言学的范围 C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D 汉语言学的范围 4. 结构主义语言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 A 历史比较法 B 归纳法 C 分布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D 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填空题 1.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训诂、音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 4.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6.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三派。 三、判断题 1.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 3. 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 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四、名词解释 1. 语言学 2. 语文学 3. 理论语言学 4. 应用语言学 5. 普通语言学 6. 个别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语言是() A 说话 B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C 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D 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2. 言语是() A 言论和语言 B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C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3. 语言是() A 特殊的社会现象 B 一般的社会现象 C 上层建筑 D 经济基础 二、填空题 1.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种形式,即和。 2. “我们俩没有共同语言。”这句话的“语言”指的是,是一种用法。 3. 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 和是十分有限的。 4.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5.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说话时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 是。 三、判断题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单选题) 下 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2.0 分) A 、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 、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 、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D 、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单选题) 下 卜列兀音音素都是后兀音的一组是(B)本题2.0分) A 、[u, £] B 、 [a , A ] C 、 [a ,y] D 、[o, a] 3. (单选题) 下 F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B)(本题2.0分) A 、[k, 1] B 、[p, k] C 、[p, n] D 、[t, v] 4. (单选题)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本题2.0分) A 、音位 B 、 曰素 C 、 音节 D 、 音渡 5.(单选题)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 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本题2.0分) A 、顺同化现象 B 、 逆同化现象 C 、 弱化现象 D 、 异化现象 6.(单选题)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 A 、物理属性 B 、 生理属性 C 、 社会属性 D 、 心理属性 7.(单选题)英语“students”中的“-s”是(C)本题2.0分)

A 、虚词语素 B 、 词根语素 C 、 构形语素 D 、 构词语素 8.(单选题)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D)本题2.0分) A 、木头 B 、 念头 C 、 苦头 D 、 山头 9.(单选题)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 A 、分布标准 B 、 意义标准 C 、 形态标准 D 、 逻辑标准 10.(单选题)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冋的一组是(D)本题2.0分) A 、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 、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期末B卷 答案解析

丽水学院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答案(B卷)课程语言学概论使用班级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空格,每空格1分,共14分) 1.在中国,早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汉字的字义、字音、字形进行的,产生了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三个分支,统称为“小学”。 2.被尊称为“19世纪的亚里土多德”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他的理论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3.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4.语言的变异可以分为地域变异、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等3类。 5.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道德哲学家奥斯汀,他认为,语句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两层意义。 二、判断是非题:对的写“√”,错的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3.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4.超音质音位又叫“超音段音位”或“非音质音位”。 (×)5.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b]和[p]是两个音位。 (√)6.福建“沙县县”简称为“沙县”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机制。

(×)7.词序和虚词是俄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 (√)8.语法手段中的“零形式”也表示语法意义。 (√)9.就其实质而言,语法规则表现的就是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10.湖南江永的“女书”体现了语言的性别变异。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②)1.语言符号的符号是: ①声音②文字③它所代表的事物④发音器官(④)2.我国青海五屯话是一种: ①皮钦语②洋泾浜③新美拉尼西亚语④克里奥尔语(③)3.合作原则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①奥斯汀②利奇③格赖斯④莫里斯(④)4.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异根式②重音③词缀④内部屈折(③)5.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正确的描述是: ①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②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③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④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④)6.俄语、汉语、日语3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①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②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③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④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③)7.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①阳光的温暖②马上开始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考试B评分标准与答案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本大题共10 分)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3.历史稳定性(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全民性)构词的能产性(能 产性) 4、增添删除(删减) 5.渐变性不平衡性 6.清浊,舌位高舌位低 7.时位调位重位8.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圆与不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本大题共10 分)1.语音:2. 历史比较语言学: 3. 条件变体: 4. 性: 5. 方言词: 三、分析题: (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6 分) 1. 分析下列句法结构中歧义出现的原因并加以分化(6 分) A 爱慕的是小王:分化:别人爱慕的人是小王;小王爱慕的是别人。歧义出现的原因是 “小王”的施受关系不明。 B 王熙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分化:别人也不知道王熙凤哪儿去了,王熙凤也不知道别 人哪儿去了。歧义出现的原因是“王熙凤”的施受关系不明。 C 修了一条乡村公路分化:把一条(坏了的)乡村公路修好了;修出(成)了一条乡村公路。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路”到底是表示结果还是表示受事关系不明。 D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 分化:这个灯笼已经挂上去了,挂上去的时间是一天。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还没有挂上去。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动词“挂”既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又有“完成” 的语义特

征。 2. 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6 分)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答案略 3. 分析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并指出各语素的性质:(6 分) 学员: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后缀。烟头儿:附加式(派生词);词根+词根+后缀。秋千:单纯词;双声词。 Returns:附加式;词干+词尾。blackboard :复合词;词根+词根。 抗菌素:复合词;前缀+词根+词根。 4. 下列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试将它们进行分类(6 分)印欧语系:西班牙语、波兰语、印地语、德语、意大利语;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满语、蒙古语; 南岛语系:高山语;南亚语系:佧瓦语;闪——含语系:阿拉伯语汉藏语系:苗语。评分标准:错一项扣一分。 5. 用语音术语描述下列辅音(6 分)(1)[v] 唇齿浊擦音。 (2)[L] 舌尖中浊边音。 (3)[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4)[p h] 双唇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 (6)[z] 舌尖前浊擦音。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 分,本大题共30 分) 1. 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别(10 分)共时语言学,又叫静态语言学。它以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分析各种语言单位,描写语言规则,而不考虑时间的因素。 (3 分) 历时语言学,又叫动态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描写和研究语言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演变方式,研究这种演变在语言内部和外部的 原因。(3 分) 举例4 分,各举两个以上,分别得二分。仅各举一例,分别得一分。 2. 请简要回答洋泾浜与克里奥尔的区别(10 分) 洋泾浜是指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因语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2 分) 克里奥尔又叫混合语,指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包含不同语言成分的混合的自然语言。(2 分) 二者不同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