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完成 , 在写 Myf l mi a y时, 提到他没有了妈妈, 内心充满 了
痛苦时, 笔者 及 时找 他谈 话并 给他 无 微不 至 的关怀 , 鼓励 他
充满信心, 渐渐地 , 他变 了, 上课积极发言, 课后的作业 也开
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例如七年级英语新教材第一单元听力 作业, 要求学生听读单词和句子并进行录音, 教师检查将花 费很多时间, 如果家长对此进行积极的配合 , 教学效果将事
文章编 号:0 27 6 (0 1 40 1.2 10 .6 1 1) .140 2 0
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单独开设, 并加大实验课时比重, 将实
验 教 学学 时 与 理论 教 学 学 时 比例提 高 到 11 :。培养 学 生 设
论 一

中图分类号: 2 . G639
文献标 识码: A
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提高了他们的 自我教育和 分析、 解决问题 的能力。对知识掌握 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 探究, 从而也提高教学的效率。
3家 长 批 改 . 课程 改 革对 教 学 的要 求 提 高 了 , 使得 有 一些 作 业 是 老 师 的精 力和 时 间难 以胜 任 的 , 了家长 的参 与 合作 , 有 利 有 会
面 就 《 子生 物学 》 分 课程 实验 教 学改 革 中所 作 的探 索 总结 如
下:

计实验的能力, 强学生实验技能、 加 动手能力、 创新 能力的
训练, 锻炼 学 生独 立 思 考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用 知 识 解 应 的能 力 , 实 验 中全 方位 提 高 学 生综 合 素质 在
的测试, 学生 由于粗心错了很多, 自己却看不 出来。 是当 可 他们检查别人的试卷时, 既兴奋又认真仔细, 哪怕是一丁点

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

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
! !!= 鱼 !堕
CNI 2—1 5 /N 32





第1 4卷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LAB0RATORY
SI C ENCE
Vo. 4 No 3 J n 2 1 11 . u. 0 1
分子生物学综 合性实验 创新教学改革 与探索
姜立春 ,李俊 刚,阎秋 洁 ,陈希文 ,王晓丽 ,赵
( 阳师 范学 院 分 子 生物 学与 生物制 药 重点 实验 室 ,四川 绵 阳 绵


6 10 ) 200
要 :综合性 实验 着重 于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基本 技能 的培 养 ,有利于 培养学 生独立分子生物学 实验课 程实际情 况 ,提 出了传统教 学存在 的问题 ,改革与探 讨 了 综 合性 实验 的内容与要求 、方案 的设计 、实 验结 果的评价 、实验的指导与管理等方面 。 关键词 :综 合性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 e a oa r fr l ua Bo g n i h r ae t ,Mi yn om l nv r t,M a yn K yL brt y o e l i oyad Bo am cui o Mo c r l p c a a gN r a U i sy ina g n ei 6 1 0 ,C ia 2 0 0 hn )
教学改革是把学 生作为课程建设 的主体, 以学 生为 中心建立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模式。教改的 性质 决定 了它是教 育 发 展 中 的必 经 阶 段 , 针 对 高 而
校学 生而 言 , 教改 尤 为 重 要 。通 过 多方 位 深 化 教 育 教学 改革 , 面培 养 大 学 生 的学 习 能力 、 全 创新 能 力 、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知识点 , 又有技术性极强 的实验内容 。如何让理论与实
践 完美 的对接 与 碰撞 , 实现“ 转 基 因重组 ” , 如何 利 用现 代
科学技术如运用多媒体手段 、 互联 网等提升教学水平 , 如
何 利 用 幽 默 的语 言 和 多 变 的教 学 方 式 让枯 燥 、 抽 象 的分 子 生物 学 课程 “ 焕然 一 新 ” , 创 造 出别样 的课 堂氛 围 , 让 学 生 全 面 的理解 分 子生 物 学 的基本 知 识 、 原 理 和技 能 , 激 发
中 图分类 号 G 6 4 2 . 0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0 6 — 1 2 8 — 0 2
2 l 世纪科技快速发展 , 被 誉 为 是 生命 科 学 的 世 纪 。 分 子 生物 学 就是 在 生命 科学 发 展过 程 当 中诞 生 的一 门知
全部 进 行 操 作 。并 且 现 在 主要 以理 论 课 的考 查 为 主 , 实
验成绩 占的比重小 , 直接导致学生实验课积极性不高 , 从 而减弱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
识面覆盖广 、 实验性极强的新兴学科 , 是从分子水平上揭 示生命 的奥秘 , 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和前沿 , 与信息技 术、 材料技术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新兴技术 , 已经广泛渗 透并应用到医学 、 农业 、 工业等各个领域 , 成为研究其他
1 分 子生 物学 教 学方 法与 实践教 学 现状
目前 , 农 业 院 校 分 子 生 物 学 的教 学 课 时 一 般 都 在
3 0~ 4 0 学时 , 我校园艺专业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选
修课 , 课 程设 置 是 理 论 3 2 学时 , 实验 1 0 学 时 。而 分 子 生

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科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科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目前对于生物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各类工程院校的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来完成。

其中,分子生物学实验相关技能的掌握无疑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探讨了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如何精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教育等,教学实践引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锻炼了初步的科研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传播了快乐科研、快乐实验的理念。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本科生工程院校近年来,伴随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深入研究的工具[1],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以及农林、医药、生态环境等多学科多领域形成高度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因此我们说要培养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合格人才,不但要求对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更重要的是基本技能和基本科研思维的训练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为生物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而大多数工程院校对该课的课时安排均有限,因此采用突出实验技术本身的单元式教学的较多[2],可是这样无疑就产生了实验单元间连贯性较差,学生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把握。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既对理论课程的内容有较好地理解,又可从中得到科研技能和科研思维的强化,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难点。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通常是该专业本科学习中最后的一次实验培训内容。

也就是说在先期经过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培训后,这些学生已形成了初步的实验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但大多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这更促使我们将授课重点转为突出科研能力和良好科研作风的培养。

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后,笔者开展了较多创新教育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结合该年龄段的学生的独立、好玩、自我和彰显个性的特点,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从积极性调动、讨论式教学、设问式引导和团队式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一、调动科研兴趣,激发求知欲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l ebo g ao .T d p t t eeoigadcagn i a o f o clr i oysbet a t r xl e ahn e io m jr oaato h dvlp n hn i su tno m l ua o g ujc, uh po dt cig g l y s e n g t i e bl oe r e
内许多院校的生物类专业都把分子生物学列为专业必修
课 。我校是 一所 师 范类 本科 院校 , 在生 物科 学专 业 的基 础 上开设 了生物技 术 与生物 制药 工 程 2个 非 师 范专 业 , 3个
而言仍是晦涩难懂, 导致学生产生畏惧、 抵制情绪。因此 ,
慎 重选 择一 本合适 的教 材 对尤 其 重 要 。近 年来 国 内 出版
划 以及 各 省市政 府均 把生 物技术 产业 列 为发展 的重 点 。 分 子生 物学 是现 代生 物技术 的核 心学科 , 是从 分 子水 平 上
2 教 学改 革 的具体 内容
2 1 教 材选 择 . 教材 是学生 获取 知识 的首 要 途径 。对 于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阐明生命现象与规律 的科
Ab t a t Moe ua il g s o e o e la ig d s i l e fmo e l e s in e ,a d i n f o us r o r eo o - s r c : l c lr bo o i n f h d n ic pi so d m i ce c s n so e o mp loy c u s f l y t e n f c c
安徽农学通报 , h i .c. u12 1 ,7 1 ) Anu A SiB l 0 1 1 ( 3 .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圈分类号 :C 2 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1 ( 00 6 3- 53 2 1 )—0 —O 6 5 -4 - 3 6 —o
分 子生 物 学从 开始 到 如 今 只有 五 十 多 年 的 层 次 应用 型人 才 的需 求增 加 ,我们 逐 渐 认 识 到
发展 历史 , 在人 类 文 明发 展史 只是 短 暂 的一 段 , 分 子生 物 学 实验 的学 习 已经不 仅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王文娟 朱俊华 尹芳 张 雪丹
109 ) 004
( 京城 市学院 北京 北

要 :针对 目前社会对 于生物应用 型高级人才 的需求 ,本文从 优化教学 内容 、改革课 堂教学方 法、更新教
学手段 、改革考 核方法等方 面,对高职高专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进行 了探索 。通过教 学实践 ,在提高 同学们 的获取知识 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同学们 的团队意识方面取得 了很好的效 果。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实验 ; 教学改革 ;学生能力
多个 单独小实验重新整合排序 ,并加入新 的实 提高学生 的科研素养和各方面能力 。现将有关 验 ,形成一个连续系列大实验 ,力求做 到实验 的具 体 改 革举 措 介 绍 如 下 :
难度 循 序 渐 进 ,实验 内容 前 后 贯 穿 。在 教 学 过


实 验 内 容 的 连 续 系列 性 安 排 ( 1 表 )
与实 际 操 作 相 结 合 ,缺 乏 掌 握 知 识 的 连 贯 性 , 目前 ,国 内外 的许 多 院校 都 把 分 子 生 物 学 遇 到 问题 时 不清 楚 何 时运 用 和 怎 样运 用 这 些 技 作 为研 究 生 和本科 生 的必 修 或选 修 课 ,分 子 生 术解 决 实 际 问题 。另 一 方 面 ,分 子 生 物 学 实 验 物 学实 验课 也 是 高职 高 专 院校 生 物 技 术 专业 重

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力和综合 素质 。 关键词 : 分子生物 学; 实验教学 ; 学改革 教 中图分类号 :6 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4— 84 2 1 )7— 0 3— 3 17 5 8 (0 1 0 0 7 0
目前 , 子 生物 学 技 术 已渗 透 到 生命 科 学 的各 个 领 分 域, 这项前沿 技术 在生 物化 学 、 传学 、 遗 免疫 学 、 理 学等 生 领 域的研究工作 中显 得至关 重要 , 并推 动着 整个生命 科学 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正 步入 规模化 发展 的新 时期 … , 重 视 专业技能 培养 和专 业 教学 质量 是 时代 赋予 的使 命 。近 年来, 结合 湖南科 技 大学 实 际情况 和 教学 特点 , 们 优化 我 了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和生物 工程 3个本科 专业 “ 子生 分 物学实验” 课程 体 系 , 教 学 内容和 教学 方 法进 行 了尝试 对 和改进 , 注重培养 学 生创 新性 思 维和 互动 性 , 并取 得 了较
合 的实验教 学体 系, 科 研促 教学” 动创 新性实验教学 的开 展, 化 了教 学 内容 , 以“ 推 优 并对 实验 教学方 法和成绩考 核方 式进
行 了改革 , 探索 出一套适应 生物类本 科生 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方法 , 从而提 高分 子生 物学实验 教学 质量 , 养 学生的创新 能 培
用进行深入 的思 考 , 这种 “ 保姆式 ” 的教学方 式 已经 不能适 应 当今社会快速 发展 对“ 厚基础 、 口径” 新型人 才 的需 宽 创 要 。我们根据 生物 类本 科专 业 的教 学特 点 以及分 子 生物 学实验 的最基本 的 目标和 功能 , 建立 了具有 生物学 专业教 学特点 的分子生 物学 实验 内容和体系 。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随 着分子 生物 学与各 生物 学科 领域 的广泛 相互 渗透¨ ] ,许 多有 关生 命学科 专业 的高 校都 纷 纷地 参 与到 分子 生物学 教学探 索之 中来 ,以期望 学
生 不仅 能获取 最新 的理论 知识 还能 掌握一 些分 子生
琼脂 糖凝 胶 电泳 检 测 D A、P R 基 因 扩增 、大 肠 N C
Re o m s a c s o h m p e e sv p rm e t l f r Re e r he n t e Co r h n i e Ex e i n a
Te c i g f r M o e u a o o y a h n o l c l r Bi l g
李丽 萍 ,彭 少丹 ,杨 艳琼 ,刘雅 婷 ,林 良斌
( 云南 农 业 大 学 a农 科 专 业 基 础 实验 教 学 中心 ;b 农 学 与生 物 技 术 学 院 ,昆 明 . . 6 00 ) 5 2 1
摘要 :通过 对高校分子 生物 学实验教 学现 状及 实验教 学 中存在 问题 的分析 ,针 对性 地提 出了分子 生物 学 实验教 学 改革途 径。采取 了加 强实验教 材建设 、改进 实验教 学方法 、改革 实验教学考核 评价体 系以及加 强 实验 室和师资队伍建设 4个方 面
第l O卷 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实验科学 与技术
E p rme tS i n e a d T c n l g x e i n ce c n e h oo y
Vo.1 .1 1 0 No Fe 2 2 b. 01
分 子 生 物 学 综 合 实 验教 学 改 革探 索
的 综 合 改 革措 施 。 关 键 词 :分子生物学综合 实验 ;实验教 学方法 ;教 学探 索;改革 中 图 分 类 号 :G 4 .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6 24 3 d i 1.99 ji n 17 4 5 .0 20 .3 o: 0 36 /. s.6 2— 5 0 2 1 . 10 6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文章从优化实验内容、实行开放实验室、建立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当今,分子生物学已渗透到医学、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1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
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不同及实验课时的周期性、仪器的特殊性等原因,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实验不能转化为教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着种种缺陷:实验教学模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内容单一,实验项目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另外,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内容要求实验设备条件高,加之试剂价格昂贵,由于受实验经费的限制,大多数实验项目很难开[2]。

随着教学形势和任务的改变,这种教学模
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2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分子生物学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出现。

实验内容应当将经典的基本方法与现代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分子生物学课程组对教学计划做了几次大的调整和修订,更新了实验内容,增加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开设了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创新性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了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质粒DNA提取与酶切、DNA重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重组子的转化、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PCR扩增及产物回收、植物转基因等,整个实验过程前后衔接自然,上一个实验的结果是下一个实验的材料,系统性和综合性和研究性更强,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内容前后脱节的状况。

我们还根据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使之更适合农学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使用。

2.2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由于分子生物学属于农林科技学院学生考研的一个重点方向,对于部分将来想在本研究领域深造的同学,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式教学方式,适时开展可供学生选择的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研究性实验,使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开展实验。

同时也激发学生对
原有实验方法的改进,对第二课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的欲望,学生可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题目,独立开展实验,为将来的科研奠定基础。

以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3]。

2.3 建立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4]。

考虑到农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我们将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入实验教学,将教师的基金研究课题移植到实验教学中,课程组教师主持的“抗除草剂谷子的遗传转化”项目是利用克隆技术构建谷子抗除草剂基因的表达体系,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谷子愈伤组织,获得抗除草剂植株。

课题中另外的植物转基因试验中又涉及植物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阳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耗时过长,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没有设计植物转基因实验,但由此而成立了学生科技小组。

学生以谷子叶片、幼茎、幼穗等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按照实验目的和材料种类设计出各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然后接种培养,仔细观察,这些科研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经历了严格的科学训练,培养了学生严谨、诚信和求实的良好科研作风,为以后多种形式的创新性研究项目的申报、实施和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4 实施严格的实验考核评估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的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学、公正、客观地全面评价学习效果,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5]。

为了引起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学习的重视,我们在期中和期末的理论课试题中实验内容占10%~15%的比例。

而实验课成绩则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实验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或实验研究论文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来确定。

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5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形成高素质教学梯队
实验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和组织能力直接相关,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梯队密不可分[6]。

目前,本校作物生产教研室分子生物学方向的教师队伍中,专职任课教师5人。

其中教授1人,硕士学位;副教授4人,1人为博士学位,3人为硕士学位;专职实验老师2人,均为实验师,学士学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和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学习和摸索,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的改革与实践,对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和高效率的利用。

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反映也非常好,毕业生反映在做毕业论文和工作中受益非浅。

我们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洪勤,李佩珍,应俊,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1):324.
[2] 余晓丽,李淑萍.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6):95~96.
[3] 王锁明,丁喜峰,侯彬,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深化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36~38.
[4] 崔银秋,林凤,逯家辉,等.建立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09~111.
[5] 程瑛琨,孟庆繁,刘成柏,等.高校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6,5(2):116~118.
[6] 黄扬帆,谢礼莹,甘平.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4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