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论文

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论文

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63 例。

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进行各项检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和指导,仔细观察两组各自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达标率、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产妇达到健康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初产妇;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61-01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cnp)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护理模式以科学为依据,根据每日患者的护理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患者从发病、病情延续发展一直到痊愈整个过程的健康需要,为患者提供住院时期护理工作的路线图和相关管理计划表格[1]。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63 例。

年龄在24~40岁,平均我27.6岁;怀孕时间37~41周,平均为38.1周;顺产孕妇有95例,剖腹产孕妇为31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次、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研究组来将首先要确定好研究小组,医护人员均由科室骨干组成,需筛选临床路径护理研究对象、设计路径表、制定流程图、评价使用的临床路径,并给予相应的临床指导,对其进行经验的总结和改进,确保实施临床路径的有效性。

初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分娩效果分析

初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分娩效果分析

初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分娩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300例住院正常足月待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1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

对两组的分娩方式、疼痛程度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升高(p0.05),具有可比性。

其中,观察组除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产科护理。

1.2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1.2.1 外部环境创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护理制度,切实考虑产妇的切实需求,保证医院的住院病房和产房的整洁、卫生、温馨。

优美的外部环境可以帮助产妇感到亲切舒服自然。

1.2.2 产妇健康教育为产妇建立健康档案,对产妇进行监护、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给予安慰和指导,做好分娩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护理,并做好记录。

了解待产妇身体健康状况及身心需要,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使待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告知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

鼓励产妇采用多种手段如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自我减压。

1.2.3 产妇分娩指导①产程知识了解。

包括分娩包括的三个产程的特点和一般持续时间等、使得产妇做好应对产程疼痛的身体和思想准备。

讲解宫缩阵痛的性质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使得产妇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第四要素,因为分娩过程与产力、产道、胎儿有关,其中产力异常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产妇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可导致产力异常,从而影响分娩[2]。

②疼痛间隙护理。

告知产程的进展情况,鼓励产妇在宫缩间隙期注意放松和休息,不要害怕,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少量多次进食,最好是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维持体力[3],为随后胎儿的娩出打好基础。

还可以进行腹部和腰部按摩,若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做好应急处理。

③掌握分娩技巧。

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分娩不适,需要应对技巧,教会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屏气用力、休息、放松技巧等。

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影响

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影响

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分为研究组(39例,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照组(39例,产科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孕期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研究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

结论:产妇实施产科优化护理可降低孕期并发症,提升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科;优化护理模式;产妇;孕期并发症妊娠属于女性特殊的生理过程,该过程中为满足体内胎儿生长发育需求,母体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女性妊娠阶段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贫血等,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这一背景下,为保证母婴健康,提升新生儿出生质量,需要积极加强关于产科护理研究工作。

常规产科护理模式缺乏全面性以及综合性,护理效果不理想。

产科优化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影响孕期安全因素采取的护理内容优化,能够更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对于保障产妇妊娠安全有显著价值[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产科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分为研究组(39例,产科优化护理模式),对照组(39例,产科常规护理模式)。

对照组年龄23-35岁,均值(27.56±2.03)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21例;研究组年龄22-36岁,均值(27.54±2.02)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20例。

对比数据资料,结果差异可忽略(P>0.05)。

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获得患者家属纸质同意书后开展研究。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产妇生产前指导其进行常规检查,积极做好产妇产前的健康指导,内容主要关于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保健知识,给予产妇实施口头鼓励,减少产妇生产担忧感。

研究组实施产科优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

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线均在正常范围 内, 且 无 严 重 并 发 症 和 剖 宫 产 指 征 。采 用 随
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 为对 照组 1 0 9例 和 观 察 组 1 0 9例 , 2组 年龄 、 孕周 等一 般 资 料 比 较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均 > 0 . 0 5 ) , 具 有
上减轻产痛 , 缓解疲 劳 , 消 除 紧 张 焦 虑 和 抑 郁 等 不 良情 绪 , 使
诸 多因素的影响 , 而 且 缺 乏 分 娩 的相 关 知 识 和经 验 , 产 前 均 会 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 、 烦 躁 等 负性 心理 情 绪 , 而 这 些 不 良 负 性 情 绪 会 对 分 娩 方 式 和 质 量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 本 院
气, 呼气 速 度可 稍 快 , 并 根 据 子 宫 收 缩 的 程 度 调 整 呼 吸方 式 和
组 的 阴道 分 娩 率 为 9 3 . 5 8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9 . 7 2 %( 7 6 / 1 0 9 ) ; 观 察 组 阴道 分 娩 者 产 妇 各 产 程 时 间 较 对 照 组 均 明 显缩短 , 产后 2 h的 出血 量 明显 少 于对 照 组 , 而 护 理 满 意 度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结论 对 初 产 妇 采 用 护 理 新 模 式 , 可明
[ 文章编号] 1 0 0 8—8 8 4 9 ( 2 0 1 3 ) 0 9—1 0 0 2— 0 2
或者屈膝仰卧位 , 放松全身肌 肉, 先 缓慢 深 吸气 然 后 再 缓 慢 呼
分 娩 虽 然 是 绝 大 多 数 女 性 必 然 经 历 的 自然 生 理 过 程 , 但
初 产 妇 由于 孕 期 机 体 生 理 、 心 理 上 的 巨 大 变 化 及 家 庭 和社 会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
能有 效降低剖宫产率 。 1 .. 告知共 同参加 护理计 划的 目的及 内容 . 21 2 让产妇 和家
1 一般 资料 . 1
选 取 2 1 年 19月来 本 院待产 的 2 4名初 01 - 0
属对 医护_ 员产生信赖感 和依赖感 ,产妇 和家属参与 护理计 人 划 的制 定和实施 ,能减轻 产妇的焦虑和抑郁 程度 ,提高产妇
对高危孕妇 设专案专人管 理,积极 防治孕 期并发症和妊 娠合 挥产妇和胎儿的潜能完成分娩 。 并症 ,及时发现孕妇高危因素,减少剖宫产概率 】 。 l .. 提 高助产人 员的专业技 术水平 _ 25 2
1 . 做 好产时 的人 l 护理 服务 ,2 2 生化

产 时服务 已不再 单纯是
陌生的环境给产妇 带来 的紧张 、恐惧感 。 1 .. 陪伴分娩能有效 降低 剖宫产率 . 23 2 产妇出现规律宫缩 ,
宫 口开大 2c m后 ,由其丈夫 或家属_人陪伴进 入待产 室,产
管 医生、主管护 士,病房 内悬 挂健 康教 育知 识 图片,并召集
能下床的孕妇及配偶观看 录像 。 1 .2 心理 指导 .1 2. 让 产妇 、丈夫及 家属转 变错误 的思想 观
di 03 6  ̄i n17 - 9 52 1 . .3 o :1.9 9 .s.64 4 8 0 21 0 8 s 0
根 据 世 界卫 生 组 织 发 布 的数 据 ,我 国 的剖 宫 产率 为 4. 62 %,是世界卫 生组织推荐上限的 3倍 以上,居世界第一 I 】 ] 。
的疼痛 、产 程进 展顺 利与否 等均会 给产妇造 成 巨大的压力,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 经过 对孕产妇实 施产科护理 新模 式 ,有 9 . % 的产妇和家属选择 自 68 0 然分 娩,并且有 8 . 的产妇顺 利经 43 % 过 阴道分娩 。 结论 : 对孕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 ,能促 进 自 然分娩,降低 剖宫产率。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病房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带来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9月至2020年7月的初产妇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通过两组基本资料的分析了解护理效果。

结果: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高达86.95%,高出同期对照组65.21%(P<0.05),且观察组的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从全面的指导中提升产妇的新生儿知识掌握能力,也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下为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产科病房中也实施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该护理模式就是对产妇、围产期内产妇、新生儿等同时实施护理以及保健工作,并带领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常见生理问题、处理措施、乳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技巧等有关产妇和新生儿知识进行学习。

由于这种护理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所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产妇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5.12±1.3)岁,入院周期35~38周,平均周期(37.44±2.6)。

观察组患者年龄21~31岁,平均龄在(26.5±3.6)岁,入院周期36~38周,平均周期(36.56±2.5)。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的母婴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工作内容是护理人员将新生儿送到护理处为其展开沐浴、抚触以及脐带消毒等工作,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要在专门的治疗室对新生儿进行接种和对产妇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知识讲解。

导乐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导乐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 4 ] 孙志华 , 张春梅 . 疱疹性 咽峡炎 8 5例的护理 [ J ] . 中 国误 诊
学杂志 , 2 0 1 1 , 1 1 ( 3 5 ) : 8 7 8 6— 8 7 8 7 .
在住院治疗期 间 , 护士对老年 患者 的病情及 用药 后 的一 些
反应进行观察 和分 析 , 对老年 患者 进行心 理护理 以及健 康 宣教 , 并采 取有效 的 护理方 法 , 减 少疱 疹性 咽 峡炎 的并 发
病的出现 。该病流行快 、 传染 性强 , 临床主要 表现 为流涎 、 咽部疼 痛 、 持续 发热 、 拒食 等 , 因此对其 预 防极 为重要 , 家 属应 注意 自己和患者 的个 人卫 生 , 要 勤洗 手并保 持室 内的 空气流 通 , 选择 粥 、 米 汤或面 条等 流质食 物 , 多 喝水 , 每 天 坚持用淡盐水来漱 口, 保持 口腔 的清 洁。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1 0 0例单胎 初产妇 , 年龄 1 8~ 4 0岁 , 平均 ( 2 6 . 8± 5 . 2 )
提 高产妇 的护理满 意度 , 一直 以来 都是产科 护理 研究 的焦 点 。导乐分娩是一种新 型的产 时护理模 式 , 能够 帮助产 妇 从生 理 、 心理 、 精 神上 都处 于最佳 状态 , 促 进 产程 顺利 ¨ ] 。 我院2 0 1 2年 1 2月至 2 0 1 3年 2月对 5 0例单胎 初产妇实 施
第3 6卷
第 2期
贵 阳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No . 2 Vo 1 . 3 6
2 0 1 4年 3月
Ma r 2 01 4
・1 1 7・
期 一般为 3—1 0天。疱疹性 咽峡 炎老年 患者会 突发 高热 ,

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

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

32 ・

I 缶 床护理杂志 2 0 1 3 年8 月第 1 2 卷第 4 期
糖 尿病患者 的 自我 管理行为是糖尿病 治疗 的基 础和关键 。往往 患者在住 院期 间所 得到 的健康教 育 内容并不能及 时 或完全 掌握 , 同时在住 院期 间所 获
和护理 , 还能够学会 自我管理 , 从而有 效控制 疾病进
关键词 家庭产科护理 ; 初产妇
R 4 7 3 . 7 1
利于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 。
中 图分 类 号
Ke y wo r d s f a mi l y o b s t e t r i c n u r s i n g p r i mi p a r a
近 年来 , 以人为 本 的家庭 化产科 护理 模式 以其 个 体化 、 人性 化 的服 务理 念越来 越受 到孕 产妇 和家

探讨家庭化产科 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 时疼痛 、 母 亲角色 适应和产 后 4 8 h内母 乳喂养 的影响 。方 法
取2 0 1 2 年5 月 ~8月 6 3 例正常初产妇实施家庭化产科 护理模式作为 观察 组 , 2 0 1 2 年 1月~4月 6 3例正 常初产妇 实施产
科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 比较两组初产妇产 时疼痛程度 、 母 亲角色适应情况和产后 4 8 h的母乳 吸吮时 间。结果 观察组初
强 穴按 摩法 , 以缓 解疼 痛和 缩短第 二 产程 l _ 3 ] 。科 学
接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婴损伤 。正确处理第三产
程, 在产 程结 束后 , 常规 按 摩 子 宫 尽 可能 减 少 产 后 出血 , 做 好早期 母 婴 皮 肤 接触 工 作 , 减 少 新 生 儿 啼 哭, 有利 于新 生儿 的 自我 统合 , 使其 更 快 地 适 应 宫 外环境 , 顺 利完 成胎 儿 到新生 儿 的过渡 _ 4 ] 。促 进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分娩对于女性而言为自然生理过程,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心理变化复杂多变,易抑郁、焦虑、担忧及紧张等,因初产妇不了解分娩过程,且思想准确不够充足,再加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故而初产妇不良情绪明显。

研究称68%的产妇分娩期间因紧张过度而延长产程,进而被迫转行剖宫产术,部分产妇甚至畏惧分娩疼痛而主动行剖宫产术,因此临床提出一定要纠正初产妇不良情绪,以确保母婴安全,维护产妇健康。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护理中心为个体,重视家庭支持作用,属于产科新型管理模式,研究证实该模式可促进母婴安全,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为具体探讨其作用,本文选取初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XX年1月-20XX年1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初产妇90例,均经产前检查与超声检查明确为头位单胎妊娠,测量胎儿双顶径及骨盆值均无异常,无剖宫产指征与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

对照组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7.6±4.2)岁,观察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8.3±4.8)岁。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助产等。

观察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内容如下:①产前宣教:初产妇入院后护士需热情接待,并自我介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对医疗设施及科
室环境等予以介绍,使产妇尽快适应新环境,避免环境陌生导致紧张或焦虑等。

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文化水平、职业等采用讨论、观看录像与宣传画、角色扮演及交谈等方式宣教自然分娩的优势,使产妇尤其是因畏惧疼痛而主动接受剖宫产者充分了解自然分娩对母婴双方的好处及不良因素如焦虑、抑郁情绪等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树立自然分娩信心。

还可播放科教片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胎儿性别由丈夫决定,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解除,亦可消除产妇因担心生女孩而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②采用家庭式分娩方式: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式产房,准备好待产床,用柔和且轻松的颜色刷墙,配备卫生间、电视、空调等,允许家属陪伴整个产程,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同,使产妇感受到全程心理、生理及情感支持。

③呼吸锻炼:采用角色扮演或观看教学录像等方式指导产妇练习拉梅兹呼吸法,产妇屈膝仰卧或半坐卧位,将全身肌肉依次放松,缓慢深吸气后再呼气,结合子宫收缩情况对呼吸方式与频率予以调整,循序渐进,可将分娩疼痛有效减轻,进而促进自然分娩。

④抚触护理:宫缩来临时助产士可从上至下从剑突至耻骨联合处抚触产妇,叮嘱深呼吸;宫缩间歇期助产士可抚触产妇肌肉,有助于产妇放松,将痛阈提升;夸奖产妇勇敢,认可其表现,将其自然分娩信心增强。

⑤音乐疗法:允许在产房内播放轻柔舒缓音乐,合理调节音量,放松产妇心情,将其注意力分散,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产妇减轻产痛,缓解疲劳感,消除或改善负性情绪,增强自然分娩信心。

⑥全程陪伴分娩:第一产程期间助产士需密切接触产妇,分享自身经验,指导分娩,告知产妇相关技巧及注意事项,对产妇需求需耐心倾听并尽量满足,了解产妇妊娠、分娩知识掌握情况,开展健康宣教,提升产妇知识掌握率。

可将已顺利自然分娩的产妇与待产产妇安排在同一病房,
交流经验,增强待产产妇的分娩信心。

助产士还需指导产妇多休息,指导采取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

第二产程宫缩时助产士可治疗性按摩产妇,让产妇侧卧或坐位,按摩四肢、肩颈部等,还可按摩腹部,均匀用力,停止于宫缩间歇期。

成功分娩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健康、平安,并告知其性别,使其安心。

1.3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应用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负性情绪状态,并记录两组各个产程花费时间,同时于出院前用本病区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总分,评分≥90分判定为满意,80-89分判定为较满意,<80分判定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处理上述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组间对比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组间对比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3讨论
分娩为女性繁衍后代的自然生理过程,但近年来有研究称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不断增长,其中一种原因为畏惧阴道分娩疼痛,但剖宫产术后存在子宫收缩与切口疼痛,且诱发诸多并发症,影响母婴健康,甚至致死。

因此,产科高度关注如何在促进自然分娩的情况下确保母婴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产科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自我生育、医疗保健及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因而需要与时俱进,产科护理新模式于是应运而生。

因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