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
实验心理学答案

一、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年龄对再认能力的影响。
设计一个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设计一个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实验。
组别前测处理后测实验组O1 X O2控制组O3 / O4实验设计举例举例1: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有无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①自变量:在练习中是否给与被试反馈。
自变量有两个水平。
因变量:画线的准确性,用画出的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误差的平均值表示。
额外变量:被试的姿势、态度,被试原本的画线能力,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主试的态度等。
②实验设计是单因素两水平的被试间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如下:O1:第一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2:再练习画线80次中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3:第二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4:再练习画线80次中不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③两组是随机抽样,随机分组,保证实验前相等。
④通过独立样本单因素共变数分析,检验两组后测成绩是否有差异,若O2﹤O4,则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有促进作用。
举例2: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实验假设:暴力场面有损人的记忆。
被试:某大学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
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自变量:暴力场面,有两个水平,一是看暴力电影,二是看非暴力电影。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环境方面:要求两组被试在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同时看同样片长的两部电影。
被试回答问题的方式:发答题纸让被试以书面形式回答,独立完成不能相互交流。
实验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1.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
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 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_______的自变量的实验。
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变量是指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可变的事物的___________。
在实验中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__________称为因变量。
5. 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______________不一样时,就发生了__________。
6. 匹配法是使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7. 排除法是把___________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8.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___________能够普遍推论到_________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____________。
它主要是__________和安排__________的计划。
10. 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 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
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__________。
12.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______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_________。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1、填空题变量是指在()或()可变的事物的()。
在实验中实验者()、()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称为因变量。
正确答案:数量上、质量上、属性、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江南博哥)、自变量、某种特定反应2、名词解释次级内隐自尊效应正确答案:意指个体作出的判断通常是与个体的自尊密切相联的,都有维护和促进自尊的功能,但是,个体本身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意识。
3、填空题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和()。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速度、准确性、权衡4、填空题最能够最有效运用实验控制策略的是().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5、名词解释被试内设计正确答案: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
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
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6、填空题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正确答案: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7、填空题脑磁图(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正确答案:电流、感应磁场、极微弱的磁信号8、填空题社会测量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答案:确定测量标准9、填空题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称(),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
又称()或唐德斯三成分说。
第二个时期称(),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
正确答案:减数法时期、唐德斯反应时ABC、加因素法时期10、单选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正确答案:B11、名词解释直接验证正确答案:是一种对实验效度进行验证的方法,指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属于操作定义的是( )(分数:2.00)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
A项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就知道实验中怎样测量智力的大小,它是操作定义。
而B项中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是对攻击的另一层解释,没有操作和测量性;C项的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也是一个观念或概念的定义。
3.下列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解析:解析: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
而事后设计又叫事后回溯设计,指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
因此,事后设计从对变量的控制上讲是一种非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是准实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化设计是真实验设计。
4.各种可以操纵量和质变化的刺激,一般称为( )(分数:2.00)A.课题变量√B.环境变量C.被试变量D.暂时的被试变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变量的概念的掌握。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
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答案】 C2、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答案】 B3、(2017年真题)股权投资基金的托管服务包括()。
A.Ⅰ、Ⅱ、ⅣB.Ⅰ、Ⅱ、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Ⅲ【答案】 B4、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B.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语言中介编码【答案】 A5、(2017年真题)公司型基金设立步骤及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申请设立登记、名称预先核准、领取营业执照B.名称确定、申请登记、领取执照C.名称申请登记、核准相关资料、领取营业执照D.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答案】 D6、效度是()。
A.绝对的B.相对的C.惟一的D.随机的【答案】 B7、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
A.心理现象B.社会现象C.生理现象D.管理现象【答案】 A8、下列各种指数中,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的有()。
A.道琼斯平均系列指数B.标准普尔500指数C.香港恒生指数D.英国金融时报指数E【答案】 B9、威廉指标是由LA、rryWilliA、ms于()年首创的。
A.1972B.1973C.1982D.1983【答案】 B10、()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
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答案】 A11、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要求对交易头寸所占用的保证金逐()结算。
A.日B.周C.月D.年【答案】 A12、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A.1789B.1879C.1897D.1978【答案】 B13、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答案】 C14、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实验设计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设计内容。
实验设计是在进行科学实验前所做的具体计划。
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它的目的在于找出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结论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
心理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①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③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④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⑤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⑥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每一个实验设计都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①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②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③在各自变量和各处理水平中用相同的被试者,还是用不同的被试者? 实验设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情况将实验设计划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根据被试的选择方法将实验设计划分为大样本设计和小样本设计;根据自变量多少可以分为单因素和多因素设计;根据实验处理分配可以将实验设计分为组间设计、组内设计和混合设计。
(2)实验设计的评价标准:①使研究变量的效果最大化。
心理实验中,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到实验处理带来的因变量的变化,但影响因变量的有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
研究者的目的是研究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因此,研究者便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合理的被试分组、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分配以及实验处理的实施等,使研究变量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②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额外变量是影响实验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就需要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

第二编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第一章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单项选择题】:在进行科学观察时,纯粹客观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2007中山大学)A.自然观察B.实验C.问卷调查D.以上均不对【答案】:D.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自然观察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2007中山大学)A.对特征的概括主要是描述性的B.涉及对一个变量或多个变量的系统性操作C.其他研究者不是很容易能重复数据结构D.它不允许研究者操作有关前提条件【答案】:B.3、【多项选择题】:练习实验的主要作用是()(2003北京师范大学)A.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B.降低实验误差C.提高被试反应精确性和可靠性D.练习实验没有什么作用【答案】:A. B.C.第二章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多项选择题】: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平衡技术有()(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拉丁方设计C.双盲法D.ABBA法【答案】:B. D.2、【单项选择题】:下面()是零结果。
(2008中山大学)A.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B.自变量的变化不引起因变量的变化C.预期之外的结果D.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大作用【答案】:B.3、【单项选择题】: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A.4、【单项选择题】: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答案】:C.5、【单项选择题】: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2个B.3个C.5个D.6个【答案】:A.6、【简答题】:选择因变量应满足哪些标准?(2007浙江大学)【答案】: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7、【单项选择题】:下述哪一个不是操作性定义的一个实例()(2005中山大学)A.祖父制作月饼的菜谱B.当一个演员能无错误地重复其台词两遍时就算已经记住台词了C.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和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间隔D.当猫需要食物时就表明这个猫饿了【答案】:D.8、【单项选择题】:一个有效的实验出现零结果(null result)的原因是()(2005中山大学)A.自变量各水平之间太相似了B.因变量出现了天花板效应C.无关变量没有保持恒定D.以上全对【答案】:D.9、【简答题】:双盲实验。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 x (三种水平,X1,X2,X3)和自变量(两个水平Y1,Y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抽取若干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x1y1,在做X1Y2.第二组:先做Y2X2,后做X2Y1第三组:先做X3Y1,后做X3Y2此实验设计为( )A、混合设计B、组间设计C、区间设计D、组内设计正确答案:A2、在真实验设计中,研究者主动操纵( )的变化,观察因变量相应的变化A、因变量B、自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B3、在研究中自变量是指( )A、受结果影响的因素B、研究想要观察的结果C、导致研究结果产生的因素D、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正确答案:C4、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维持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设立,偶尔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外变量的方法是( )A、恒定法B、消除C、等组匹配法D、双盲实验法正确答案:C5、实验中由于研究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是( )A、因变量B、额外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不是心理资料的类别(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计分资料D、等级资料正确答案:C7、下列有关反应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感受器适应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强反应时越长B、复杂反应中的刺激越相似辨别反应时间越短C、反应时总是随练习的次数增加而减少D、反应时的长短因刺激通道的不同而不同正确答案:D8、时间知觉是对( )A、事物空间关系的反映B、事物的位移和位移速度的反映C、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连续性的反映D、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E事物的空间关系和位移的反映9、下列哪个实验设计是准实验设计?( )A、年龄对智力的影响B、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C、动机对完成任务绩效的影响D、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正确答案:B10、下列哪种情况适合采用被试内设计( )A、两种方法抚育婴儿的效果的差异B、当被试很少的情况下C、自变量的一种水平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水平D、内倾与外倾的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正确答案:B11、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被试的外显态度B、反应时多选C、正确率D、被试的内隐态正确答案:B12、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A、恒定法B、抵消技术C、随机化法D、消除法正确答案:C13、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第一章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单项选择题】:在进行科学观察时,纯粹客观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2007中山大学)A.自然观察B.实验C.问卷调查D.以上均不对【答案】:D.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自然观察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2007中山大学)A.对特征的概括主要是描述性的B.涉及对一个变量或多个变量的系统性操作C.其他研究者不是很容易能重复数据结构D.它不允许研究者操作有关前提条件【答案】:B.3、【多项选择题】:练习实验的主要作用是()(2003北京师范大学)A.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B.降低实验误差C.提高被试反应精确性和可靠性D.练习实验没有什么作用【答案】:A. B.C.第二章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多项选择题】: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平衡技术有()(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拉丁方设计C.双盲法D.ABBA法【答案】:B. D.2、【单项选择题】:下面()是零结果。
(2008中山大学)A.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B.自变量的变化不引起因变量的变化C.预期之外的结果D.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大作用【答案】:B.3、【单项选择题】: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A.4、【单项选择题】: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答案】:C.5、【单项选择题】: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2个B.3个C.5个D.6个【答案】:A.6、【简答题】:选择因变量应满足哪些标准?(2007浙江大学)【答案】: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7、【单项选择题】:下述哪一个不是操作性定义的一个实例()(2005中山大学)A.祖父制作月饼的菜谱B.当一个演员能无错误地重复其台词两遍时就算已经记住台词了C.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和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间隔D.当猫需要食物时就表明这个猫饿了【答案】:D.8、【单项选择题】:一个有效的实验出现零结果(null result)的原因是()(2005中山大学)A.自变量各水平之间太相似了B.因变量出现了天花板效应C.无关变量没有保持恒定D.以上全对【答案】:D.9、【简答题】:双盲实验。
(2004华东师范大学)【答案】:双盲实验指实验过程中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组接受的实验条件。
这样有利于减少主试和被试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它属于排除法的一种,用以控制无关变量。
10、【多项选择题】: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
(2003北京师范大学)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答案】:A. B. C10、【简答题】: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003北京师范大学)【答案】:心理学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为误差。
它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
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随机误差是指不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心理物理实验中,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造成实验结果经常指向同一方向的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绝对值与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
精密度与准确度分别是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描述。
只有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很小时才能说精确度高。
精确度是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描述。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的分析解释,影响实验的效度。
11、【单项选择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希望考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一个最关键的无关变量是()A.名族B.运动技能C.智商D.性格【答案】:C.12、【简答题】: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2002浙江大学)【答案】:自变量混淆是指如果应该控制的额外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为了避免自变量的混淆,需要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
控制额外变量的常用方法有消除法、匹配法、随机化法、平衡法和统计控制法。
第三章实验设计1、【多项选择题】:在某记忆试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单词的频率可以作为()。
(2009心理学综合考试)A.后果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额外变量【答案】:B. D.2、【简答题】交叉滞后相关分析。
(2009浙江大学)【答案】:交叉滞后相关分析,或称为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是一种准实验设计,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交叉滞后相关系数的比较,找出交叉滞后相关差异的方向,然后根据差异的方向,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图就是这种设计的一个实例: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要求在时间1对两个变量的关系做出测定和相关分析,再在时间2做类似的测定和分析,求得同步相关r A1B1和r A2B2;而r A1A2和r B1B2为稳定性相关,实际上是重测信度。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r A1B2和r B1A2这两个相关滞后相关,当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时,具有因果关系的意义。
在同步相关稳定的情况下,如果r A1B2>r B1A2,则A引起B,反之,B引起A。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需要考虑A和B测量本身的信度,还应考虑两种之间关系随时间的损耗。
另外,变量本身的变化率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两者变化率不同时,容易发生错误推论。
3、【单项选择题】: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该实验设计是一个()A.两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A.霍桑效应B.实验者效应C.练习效应D.安慰剂效应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这一统计依据是()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素的的交互作用显著【答案】:A. B. C.4、【单项选择题】:某研究者对年龄对记忆的影响感兴趣。
他比较了老年和青年在记忆任务上的成绩。
该实验中,年龄是()。
(2008中山大学)A.因变量B.混淆变量C.随机变量D.被试变量【答案】:D.5、【单项选择题】:下面()是纵向实验设计的弊端。
(2008中山大学)A.历史效应B.重复测试C.被试流失D.以上都是【答案】:D.6、【单项选择题】: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 6B. 12C. 18D.24【答案】:D.7、【简答题】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
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
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能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
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
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答案】:增加对照组,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
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A组和C组切除海马,B组和D组保留海马。
A组和B组学习复杂迷宫,C组和D 组学习简单迷宫。
注意A组和B组的迷宫应完全相同,C组和D组的迷宫也应相同。
实验完成后分别比较A组和B组的成绩,以及C组和D组。
如果B组的成绩显著高于A组,说明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的假设成立;如果C组成绩与D组成绩差异不显著,说明海马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的假设成立。
8、【综合题】: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答案】:由于5岁幼儿处于智力的快速发展期,所以其阅读能力即使没有特殊的培训也会成熟和发展,所以为了排除个体发展这一额外变量,必须采用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儿童必须保证在研究前阅读能力水平是同质的。
使两组同质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机抽样和分组,二是配对法。
考虑到第一种方法要求被试的数量比较大才能保证随机抽取的有效性,但是请幼儿做被试在实际操作性上很难找到大量被试,所以更有可行性的方法是采用配对法。
具体方法是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儿童,先进行阅读能力的前测,然后将阅读能力最为相近的儿童两两配对。
配对完成后将每一对中的两名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实验组使用该游戏产品,控制组不使用。
三个月后,再次测量两组儿童的阅读水平。
之所以要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抽取被试,是因为考虑到在两次测试的三个月里,尽可能要使两组儿童(除了游戏产品外)接受相同的教育和相似的成长环境,以尽可能排除环境变量的干扰。
同时,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的材料要完全相同,并且要在相同的时间和相似的环境里进行测试。
前测和后测的材料要内容不同难度相同。
结果分析:可以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儿童的后测成绩,如果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游戏产品有效,反之,则说明这种产品无效。
9、【简答题】:何谓多变量设计?(2007浙江大学)【答案】:多变量(multiple variable)设计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它包括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两种情况: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在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事实上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二到四个变量。
当自变量数量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中可能出现交互作用: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了。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多因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正如同时使用多个自变量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一样,同时用多个因变量也可以增加普遍性。
多因变量和多自变量实验一样存在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多因变量实验的多个因变量指标之间可能是关联的。
借由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研究者不但可以对每一个单独的因变量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多个相互联系因变量的联合体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多个单因变量实验无法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