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白血病的几个小知识
内科学笔记第五章:第六节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白血病为重点内容)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其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
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1.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
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
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
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
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
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
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
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科普知识之一——白血病知识问答

白血病知识问答作者:严匡华博士(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诊疗中心和造血干细胞中心主任)1. 白血病是怎样的疾病?答: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造血系统,所以我解释一下造血系统,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我们人体有八大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和运动系统,但是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所知甚少,其实,造血系统也是人体的一大系统,它又称为血液系统,包括骨髓、肝脏、脾脏等造血组织和全身所有的血液。
而血液则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即血浆组成,所谓有形成分就是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三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数量和功能,比如人体的正常白细胞数为4千到1万,它主要发挥人体抗感染的功能,红细胞数为350万到550万,其作用是运输氧,而血小板数则为10万至30万,起止血的作用。
白血病就是造血系统的癌症,老百姓又称之为血癌。
白血病作为癌症,也具有其他系统癌症如肝癌的普遍特性,如癌细胞进行性地、失去控制地无限制异常增生,因此,白血病就是异常的癌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等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地、失去控制地无限制异常增生,“几乎同时”又由造血组织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各种脏器,亦即浸润到其它系统(上面我提到的各系统器官组织)中,损害这些系统器官的功能,出现有关的临床表现;当然了,血液系统本身的功能也发生障碍――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故而血液中的三种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的数量减少,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2. 白血病是怎么发现和命名的?答:白血病最早是由一位法国医生于1827年报道,当时他描述的是一位63岁的花匠,临床表现为发烧、疲乏无力、尿结石和肝脾肿大。
1847年一位名叫鲁道夫·魏尔啸的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首次创用“白血病”(leukemia)这个词来称呼这种病,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
众所周知,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这是红细胞的颜色,因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两种细胞),可是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后,可以发现管底部有白色沉淀物,“看起来像粘乎乎的脓液”,甚至有的病人血液不经沉淀,颜色也显得发白,这是由于本身颜色就“白”的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
关于白血病的知识

关于白血病的知识
白血病是一种由恶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液癌症。
白血病会导致身体产生过多的白血病细胞,而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容易感染和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白血病被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C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急性白血病通常
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而慢性白血病则较为缓慢。
白血病的症状可能包括体重下降,疲劳感,发热,易出血或淤血,骨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白血病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骨髓穿刺和组织检查来确定。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白血病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健康供体的干细胞替代不正常造血细胞)等。
治疗方案因白血病类型和个人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白血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和某些遗传疾病有关。
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年轻人和儿童更常见急性白血病,而老年人更常见慢性白血病。
预防白血病的方法尚不确定,但可以采取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减少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保持健康体重等来降低患病风险。
及早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白血病的分类

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它源于骨髓内的干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血液中恶性白细胞的大量增加。
根据其发展过程、临床特点以及细胞学特征,白血病可以被分为多个亚型。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白血病分类。
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最为常见的白血病亚型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内髓系细胞异常增殖,以及髓母细胞的明显增加。
AML包括不同亚型,如M0~M7,具体的鉴定依据是遗传异常及免疫分型。
该亚型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淋巴母细胞的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白血病亚型。
ALL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身上,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不同年龄段的病人的病情表现、治疗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ALL又可以细分为B细胞和T细胞亚型,根据病情及遗传学特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髓系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的慢性疾病。
CML的特点是慢性期、加速期和末期三个阶段的血液学和骨髓学改变。
该亚型主要发生在成年人,且在中年人中更为常见。
伴有染色体易位(Ph染色体)是CML的典型遗传学特征。
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淋巴细胞恶性肿瘤。
CLL的特点是成熟的B淋巴细胞异常克隆性增多,既可在血液中存在,也可弥漫性浸润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
女性和年长者更容易患上CLL。
通过精确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5. 髓增多症性纤维化(MF):髓增多症性纤维化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和骨髓纤维化的疾病。
MF的特点是骨髓增生异常,以及骨髓环境的纤维化。
其临床表现包括贫血、骨痛、脾脏肿大等。
MF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但有时也会在年轻人中发生。
根据病情的轻重,MF可以分为初级骨髓增生性纤维化和继发骨髓增生性纤维化。
总结起来,白血病的分类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增多症性纤维化等。
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某些白细胞异常增生而导致的恶性血液疾病。
它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疾病,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和亚型。
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准确分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白血病的分型及其诊断标准,并提供相关观点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白血病的基本概念。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增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数量过多,发育不成熟或功能异常。
根据白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特征,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迅速的白血病,骨髓中存在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并且会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产生。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两大类。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前体异常增生导致的白血病。
它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身上,儿童ALL占所有儿童肿瘤的25%,成人ALL则较为罕见。
ALL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骨髓和外周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比例的检测及免疫分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ALL通常被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
B细胞型ALL占所有ALL患者的大部分,而T细胞型ALL较为罕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由骨髓中异常增生的髓系细胞引起的白血病。
与ALL不同的是,AML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尤其是中老年人。
AML的诊断主要依据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分型。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AML根据细胞学分类、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多个亚型。
慢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缓慢的白血病,相对于急性白血病而言,慢性白血病的白细胞增生相对成熟,功能也相对正常。
慢性白血病一般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两大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由成熟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白血病。
CLL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很少影响年轻人和儿童。
简单介绍白血病的几个小知识

简单介绍白血病的几个小知识1.什么叫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烧、感染、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
骨髓及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
2. 白血病为何称为血癌?白血病具有与其他恶性癌瘤的一路特点。
即:(1) 白血病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可以无穷制地增生;(2)白血病细胞也可像其他恶性肿瘤细胞一样,无阻拦地侵犯人体的各类脏器,影响脏器功能,致使全身衰竭而死亡;(3)白血病也可以表现为局部浸润,如肿瘤一样形成肿块。
如皮肤浸润结节及儿童常见的眼窝部绿色瘤等。
故一般人常将白血病称为血癌。
3.白血病初期有哪些症状表现白血病初期症状(1)出血白血病以出血为初期表现者近40%。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通过量等。
(2)发烧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烧为白血病的初期症状,可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乃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烧,发烧时往往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尿贫、尿急等泌尿感染症状,常造成误诊。
(3)贫血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惨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不论在活动或是在休息时,都感觉气促、心跳加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贫血越重往往提示白血病越严重,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通过量等失血所引发的贫血,偏食等原因也会引发营养缺乏性贫血。
(4)原因不明无痛肿大大部份白血病患者有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以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多见,往往没有明显疼痛,体检可发现肝脾肿大,胸骨下有明显的压痛,这是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的表现。
(5)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是白血病对脑细胞和脑膜浸润的缘故。
4.白血病患者失眠怎么办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在得悉自己的病情以后,心情是超级不好,可能会出现失眠等症状。
白血病染色体分型口诀

白血病染色体分型口诀一、引言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主要以恶性克隆性骨髓细胞增殖及周围血中白细胞增多为特征。
染色体异常是白血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分子分型对指导治疗、预后评估和临床转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白血病染色体分型的口诀,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按类型介绍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法国(Ph)留美(US):Ph+(BCR/ABL1阳性)、t(9;22)、t(v;11q23) 等;* 非洲(A)世界(W): MLL基因(KMT2A)重排;* 联合(U)王国(K): t(1;19)、 t(12;21) 等;* 复发(R)无数(N):B-ALL复发前后染色体不平衡。
2. 急性髓样(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 三(3)七(7):t(3;5)、t(3;3)、t(3;21)、t(7;11)、t(8;21) 等;* 十一(11)王(K):MLL基因(KMT2A)重排;* 十六(16)非常(V):t(16;16)、t(16;21) 等;* 零(0)反应(R):单染色体不平衡、复杂染色体重排等。
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型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五(5)十三(13):del(13q14)、trisomy 12 等;* 十一(11):ATM基因异常;* 两个(2)不等(C):del(11q);* 七(7)加(+):+12、+8、+19 等。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少(1)子(9)雄(q34):Ph+(BCR/ABL1阳性);* 三(3)次(q21)中(30):BCR/ABL1旁基因(ABL1或BCR)三向融合。
5. 慢性原始性髓细胞增多症(CMPD)* 七(7)十三(13)十六(16):del(13q14)、del(16q)、del(20q) 等;* 一(1)两个(2):JAK2 V617F突变等;* 十七(17):MPL W515L/K突变等;* 其它(O)染(C):ET、PV等。
白血病的简单记忆方法

白血病的简单记忆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白血病的简单记忆方法。
这是我在2012年复习的时候看到的总结的分期和治疗的简单记忆方法,个人觉得很实用,所以整理了一下,写在这里,希望能对各位今年的考试有所帮助。
具体内容是:1、2眼肉瘤,4、5皮侵润,3最易出血,全反维甲酸,非特异是5,氟化钠抑制,急淋碱磷酶,小体淋莫属,过氧要看3,急白到此完,染色体,首选羟基脲,脑睾选急淋,巨脾是,2原3早粒急变,淋是V(i)P,粒是多巴胺(DA)
意思是:有眼部周围出现肉瘤的一般应考虑是M1、M2,有皮侵润的应考虑M4、M5,出现DIC的是M3,治疗时用全反维甲酸,非特异性异常,并且受氟化钠抑制(NaF)的是M5,碱磷酶出现异常的是急淋(NAP),出现Aue小体的不会是急淋,过氧化物酶(POX)异常的是M3,时会出现PH染色体异常,首选羟基脲治疗,出现脑、睾疾病的是急淋,出现巨脾的是慢粒,原粒大于20%或原粒+早幼粒大于30%的是粒急变,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是V(I)P,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用多巴胺(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介绍白血病的几个小知识
1.什么叫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感染、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
骨髓及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
2. 白血病为什么称为血癌?
白血病具有与其他恶性癌瘤的共同特点。
即:
(1) 白血病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可以无限制地增生;
(2)白血病细胞也可像其他恶性肿瘤细胞一样,无阻拦地侵犯人体的各种脏器,影响脏器功能,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
(3)白血病也可以表现为局部浸润,如肿瘤一样形成肿块。
如皮肤浸润结节及儿童常见的眼窝部绿色瘤等。
故一般人常将白血病称为血癌。
3.白血病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白血病早期症状
(1)出血
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2)发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白血病的初期症状,可为38度以下的低
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发热时往往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尿贫、尿急等泌尿感染症状,常造成误诊。
(3)贫血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不论在活动或是在休息时,都觉得气促、心跳加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贫血
越重往往提示白血病越严重,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过量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偏食等原因也会引起营养缺乏性贫血。
(4)原因不明无痛肿大
大部分白血病患者有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以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多见,往往没有明显疼痛,体检可发现肝脾肿大,胸骨下有明显的压痛,这是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的表现。
(5)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是白血病对脑细胞和脑膜浸润的缘故。
4.白血病患者失眠怎么办
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在获悉自己的病情以后,心情是非常不好,可能会出现失眠等症状。
那么白血病患者失眠应该怎么办?专家提醒白血病患者在克服失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消除不良心态,做好心理调节。
病人应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以及因治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勇于面对现实,努力排除
担心、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使自己保持一个平静而稳定的心态。
改善睡觉环境,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一个熟悉、清静、温暖、空气流通的环境有利于病人入睡。
睡觉的环境应尽量避免声音、强光等的干扰。
对新的环境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要一味地抱怨和抵触。
积极防治不能耐受的疼痛或不适。
夜间疼痛往往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
根据疼痛的原因、部位和性质,采用多种镇痛方法,如镇静药、止痛药、针灸等缓解或消除疼痛,使病人趋于平静、很快入睡。
积极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其它疾病。
若病人同时还伴有其他疾病,表现出一些较重的症状,如咳嗽、咯痰、呕吐、气促、心慌、尿频、腹泻等,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对以上影响睡眠的各种症状应及时作对症处理,如镇咳、利痰、止呕等。
根据治疗和康复计划合理安排并调整作息时间。
建立能适合于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生活规律。
早晨按时起床,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坚持午睡,但应避免时间过长,白天不宜卧床过久,避免似睡非睡的昏蒙状态。
晚上按时睡觉。
白天应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或体育锻炼。
但避免睡前参与能使大脑兴奋或情绪激动的活动。
如听节奏强烈的音乐,看紧张刺激的书籍和影视,与他人交谈聊天应避免引起辩论争执的话题,避免过于强烈的情绪变化和激动,如大喜、大怒等。
注意睡前饮食。
晚餐要适量,不宜吃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在过饱或饥饿状态下入睡,睡前不宜饮用咖啡、茶等可引起大脑兴奋
的饮料。
合理使用镇静安眠药。
对于长期和较严重的失眠病人给予镇静、安眠药是必要的,会使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必需加大剂量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最终病人会对药物产生难以摆脱的依赖和要求。
另外镇静安眠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如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某些药物还能引起皮疹或过敏,少数能引起造血系统的障碍,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给白血病治疗造成困难。
所以镇静安眠药的使用原则是要小剂量开始,不同药物交替使用。
5.6.哪些人容易患白血病?
目前关于白血病的病因研究显示,某个体是否发生白血病可能取决于内因、外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有关研究,具有以下情况者,其白血病的发生率可能高于普通人,即所?quot;高危人群:
(1)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电离辐射者,如肿瘤或其他患者进行X线或丫射线照射或32P治疗后、受原子弹爆炸等核辐射的幸存者。
(2)长期或慢性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或药物者,如苯及其衍生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或某些免疫抑制剂,乙双吗啉等。
(3)曾受某种逆转录RNA病毒(如HTLV-I型病毒)感染者。
(4)具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如Down氏综合征、Fanconi 贫血、Bloom综合征患者。
总而言之,情绪状态和精神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患白血病的患者要尽量把心态平衡好,放轻松,勇敢乐观的面对疾病的挑战,那么
不仅对身体的状况会大有帮助,疾病的状态也会大有改善!同时,辅以中药白血扶正散进行调理,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