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业务学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业务学习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由于未知原因引
起淋巴细胞增多而发生,它是一种慢性的进程,过程慢,病症明显。
CLL
临床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3:1,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减
弱或过敏反应有关。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血液中淋巴细胞细胞计数及大小是否
异常增多。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诊断,那么可以做一些其他检查,如血液生
化检查、X光片、超声和CT扫描以及细胞学检查等,以判断患者是否为CLL。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预防
1、合理营养。
CLL患者应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均衡饮食,同时
避免过量进食以保证营养均衡。
2、有规律的生活。
CLL患者应该保持有规律的休息时间,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方面的压力。
3、保持乐观和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会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患
者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应对治疗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1、病情持续时,应在住院期间加强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持心情
安定,饮食定时,避免经常性的睡眠中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有哪些临床表现?慢淋白血病的症状| 慢淋白血病表现|慢淋白血病用药| 慢淋白血病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在我国较少见,且多见于老年男性。
慢淋起病较为缓慢,常拖延数月或数年来就诊。
全病程可分无症状或有症状两个阶段。
早期无症状时,病人感觉正常,淋巴结和脾脏可不肿大,而血象和骨髓象已呈慢淋表现。
此类病人往往在偶然情况下检查血象而发现。
到有症状阶段,病人有疲倦、乏力、消瘦、出汗的症状,且出现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
淋巴结肿大是慢淋较常见的体征,疾病进展时,淋巴结可由小逐渐增大,由局部发展到全身各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部、腋下及腹股沟。
小的浅表淋巴结不被病人所注意,仅在体检时发现,大的浅表淋巴结可有核桃、鸡蛋样大小,由于没有痛感,虽然肿大明显,有些病人仍不在意,而并不因此就诊。
内脏淋巴结肿大压迫附近脏器时可出现各种不同脏器病变的症状,例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肠梗阻,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支气管而引起刺激性咳嗽及反复的肺炎发作等。
肝脾肿大一般为肋缘下3~4厘米,但也有个别病人脾可肿大至盆腔,并有痛胀感。
个别病人因肝脏受严重浸润而出现黄疸、右上腹痛、低蛋白血症。
病程后期,淋巴细胞可浸润全身各脏器。
骨髓受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影响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出现贫血和出血的症状。
50%的病人可有皮肤病变,出现和银屑病(牛皮癣)相似的皮疹;胃肠道表现可有腹痛、腹泻及黑便等,偶有肠梗阻和穿孔。
慢淋病人因机体免疫力减退,常容易反复发生感染,如带状疱疹等。
过敏现象也较多,疫苗接种、蜂蜇、蚊叮等均可引起严重反应。
一般在发现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已明显增多,白细胞数在(30~200)xl09/升,偶尔高达(500~1000)X109/升,其中淋巴细胞占80%~90%以上,血片中所见的几乎全是成熟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可正常,但在疾病晚期可降低。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程,短者1~2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平均生存期3~4年。
慢性白血病分类

慢性白血病分类*导读:本病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生物、遗传等多因素所导致的疾患,其具体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但电离辐射及苯中毒导致慢粒发生已比较肯定,推测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有密切关系。
……慢性白血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简称慢淋)是淋巴细胞在体异常增生生和积蓄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由于慢淋患者淋巴细胞寿命极长,并经常伴有免疫反应缺陷,故又称“免疫无能淋巴细胞蓄积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个别患者伴有皮朕损害。
慢淋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的一种白血病,在我国较少见,仅占白血病总数的1.豆%~4%,是老年人白血病中较常见类型,约90%慢淋患者年龄50岁,男性多子女性。
慢淋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以上。
一般年龄偏大,就诊前无症状,生存期亦长,预后也较好,否则较差。
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尤以肺部感染多见。
慢淋因急变死亡罕见。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引起的~种细胞株病。
临床特征为显著的粒细胞过度生成,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低热、肝脾肿大及骨髓粒细胞恶性增殖。
本病是白血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仅次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第三位。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25~50岁间发病率最高,季节、性别与发病率无关。
慢粒起病缓慢,中数生存期一般在21~45.5个月,存活7~20年以上的病例不多。
约75%~85%的慢粒患者在l~5年由稳定期转入急变期。
一旦急变后,半数以上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仅个别病例生存期能超过1年,因此急变是慢粒的终末期表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1. Sie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11-30. 2. Hernández JA, et al. Cancer 1995; 75:381-94.
3. Yamamoto JF, Goodman MT.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8; 19:379-90. 4. Sant M, et al. Blood 2010; 116:3724-34.
• 相关研究 • 总结
诊断标准
血液 细胞学
• 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且≥3个月;或者B淋巴细胞< 5×109/L,但骨髓表现为典型的CLL细胞浸润致血细胞减少。
• 血涂片中的白血病细胞特征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细胞质 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幼稚淋巴细胞<55%。
诊断标准:CLL相关检查
基本项目
有助于诊断的检查
• 体检:注意带有淋巴结的区域, 包括韦氏环、肝脾大小
• 体能状态 • B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 • CBC、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 • LDH • 生化常规 • 乙型肝炎相关检测(如拟用CD20
单克隆抗体) • MUGA扫描/超声心动图(如需蒽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CLL流行病学
•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 30%。1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2 美国每年男女发 病率分别为每十万人6.75和3.65,3 欧洲分别为5.87和4.01。4
• 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5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快速上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CLL流行病学
•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 30%。1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2 美国每年男女发 病率分别为每十万人6.75和3.65,3 欧洲分别为5.87和4.01。4
• 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5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快速上升。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不伴del(11q)或del(17p)的CLL——一线治疗方案 (NCCN指南推荐)
年龄≥70岁、或有合并症的<70岁 的患者:
•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 •BR(苯达莫司汀[第一周期70 mg/m2, 如可耐受则增加至90 mg/m2]、利妥昔 单抗) •环磷酰胺、泼尼松±利妥昔单抗 •阿仑单抗 •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来那度胺 * •克拉屈滨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诊断标准:CLL分期系统
Rai分期系统 1
分期
描述
危险分级
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 0 淋巴细胞>15,000/mcL, 低危
骨髓淋巴细胞>40%
I 0期伴淋巴结肿大
中危
II
0-I期伴脾大、肝大或肝 脾大
0-II期伴血红蛋白< III 11.0g/dL或红细胞压积
HCL
0
阴性 阴性 强表达
++ 中等表达
弱表达
MCL SMZL FL
1~2
0~2
0~1
++
+
-
-/+
-/+
-/+
强表达 强表达 强表达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11期博士罗勤(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英文简称“CL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肿瘤。
患者体内出现了过多异常的肿瘤性的成熟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患者的骨、外周血、淋巴组织还有身体其他器官内,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缓慢进行性衰竭和消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又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及其他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绝大多数的患者情况不会很严重。
通常,从开始诊断到出现症状需要很长的时间,有1/3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诊断后可以持续随访观察10年而不需要治疗。
而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多数是中老年发病,所以相对来说可能成为伴随患者后半生的慢性肿瘤。
但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不能太放松警惕,毕竟它是肿瘤性疾病,如果出现了进展,可能会造成免疫功能缺陷、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及脾脏肿大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这时又没好好控制,则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它、控制它。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希望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则需要配合医生并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对待它。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症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常无症状,常因发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而就诊。
患者有轻度乏力、易疲劳等非特异性表现;一旦进入进展期,除全身淋巴结和脾肿大外,可表现为体重减轻、反复感染、出血和贫血症状。
由于易感人群的年龄较大,患者常由于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潜在的慢性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202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2022英文回答: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is a type of cancer that affects the white blood cells called lymphocyt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abnormal lymphocytes in the bone marrow, blood, and lymph nodes. CLL is a slow-growing cancer and mainly affects older adults.The diagnosis of CLL is typically made through blood tests and bone marrow biopsy. The symptoms of CLL can vary, but common signs include fatigue, enlarged lymph nodes, weight loss, and frequent infections. However, some individuals with CLL may not experience any symptoms and the disease is only detected through routine blood tests.Treatment options for CLL depend on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and the presence of symptoms. In early stages or asymptomatic cases, a "watch and wait" approach may be taken, where the patient is closely monitored but treatmentis not immediately initiated. This is because CLLprogresses slowly and may not require treatment for several years.When treatment is necessary, it may involve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or stem cell transplant. Chemotherapy uses drugs to kill cancer cells, while targeted therapy focuses on specific molecules or pathways involved in CLL growth. Immunotherapy harnessesthe body's immune system to fight cancer cells. Stem cell transplant, also known as a bone marrow transplant, may be considered for younger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CLL.The goal of treatment for CLL i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manag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 some cases, treatment can lead to remission, where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disease. However, CLL is a chronic condition and may require ongoing treatment or monitoring even after remission.It is important for individuals with CLL to workclosely with their healthcare team to develop apersonalized treatment plan. This may involve regularcheck-ups, blood tests, and imaging studies to monitor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Additionally,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maintaining a healthy diet,exercising regularly, and avoiding exposure to infections can help support overall health.中文回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影响淋巴细胞的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疾病简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其特点为外周血、骨髓、肝脾和淋巴结均可见到大量的、形态一致的小圆形淋巴细胞聚集,临床表现为一慢性过程。
本病在西方很常见,美国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17000人,发病率为2.7/10万人,约占所有白血病的30%,发病年龄一般大于50岁(平均65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下仅占10%,30岁以下发病罕见。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
但CLL在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和印度比较少见,在所有白血病中的比例不超过5%。
过去曾把细胞形态和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免疫表型带有明显T细胞特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也归于CLL,作为CLL的一种变异型,或称为T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CLL),仅占CLL的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方案,已经将本病归类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而T-CLL则被归类于T细胞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PLL)和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
CL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据提示化学物质和放射接触史、饮食、吸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能够引起CLL,但本病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CLL的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呈弱阳性,主要为IgM和IgG,为单一的轻链型(κ或λ)。
血清中常产生自身抗体。
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同抗原的持续刺激,T、B细胞的调节异常,细胞因子调控异常以及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的改变有关。
约80%的病例伴有染色体的异常,常见的为13q14缺失,11q缺失三体12,少见的有涉及到p53基因的17p的缺失和6q的缺失。
在伴有异常核型的患者中,65%为单一核型异常,部分可有两种以上的染色体变异。
临床表现:CLL并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和淋巴结肿大,常因常规体检或检查血常规而被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介绍
提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是一种起病缓慢的淋巴细胞系中某些免疫功
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尤其是肺炎多见。
其他死亡原因有全身衰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或出血。
本文就来对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是一种起病缓慢的淋巴细胞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本病在我国少见,仅占白血病的3.4%,在欧美白种人中较常见占25-30%。
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者很少见。
男性比女性多。
本病的主要表现是全身淋巴结肿大,脾大,贫血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异常增多。
本病的病程长短悬殊,短者1-2年,长者10年以上,平均4-6年,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尤其是肺炎多见。
其他死亡原因有全身衰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或出血。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
血液内科,肿瘤科,普通外科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症状体征
肝、脾肿大、腹水、黄疸。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检查
血象中白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点,最突出的发现是小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大多在15~50×109/L,少数可超过100×109 /L。
早期、小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65%~75%,晚期90%~98%,其形态与正常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
中性粒细胞和其他正常白细胞均显著减少。
早期,贫血可不存在,以后逐渐加重,晚期贫血可以很严重,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胆红素增加。
晚期血小板计数常减低。
骨髓象:早期白血病细胞仅在少数骨髓腔内出现,因此,早期骨髓象可无明显改变;晚期正常的骨髓细胞几乎全部被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所代替,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仅占5%~10%。
另外,50%的病例有丙种球蛋白减少;10%~20%的病人有自身抗体;30%患者有高尿酸血症。
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选择性脾切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并不能延长存活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术前准备:
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
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
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按普外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醉要求:
气管内插管麻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术中注意点:
1.手术可取左侧肋缘下或上腹正中“L”形切口,术野显露充分。
2.切睥前宜先结扎脾动脉。
3.脾切除后,脾窝应放置引流管。
4.血液病患者须将副脾一并切除。
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术后处理:
1.按一般腹部手术后处理。
2.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48h拔除。
3.术后每日查白细胞和血小板。
术后当血小板超过(0.8~1)×1012/L时,应行抗凝治疗。
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药安全
1、50岁以上占90%,男女之比为2∶1;
2、病程长短不等,长者和一般人群寿命相同,短者不超过2年,T细胞型不超过半年;
3、目前约60%可存活5年以上,死亡原因有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出血、贫血及衰竭或因年老死于本病无关的其他并发症。
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措施:
1.化疗A期可不治疗,BC期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药物,也可采用联合化疗。
2.放疗:用于淋巴组织过度肿大者。
3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对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及重度贫血者可用激素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切脾。
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
慢淋病程长短很不一致,从1~2年至10余年不等,平均约3~4年(从诊断成立时算起)。
其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
资料转载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