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

合集下载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
1
第一章 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机械优化设计过程包括: (1) 将实际问题加以数学描述,形成数学模型; (2) 选用适当的一种最优化数值方法和计算程序运
算求解。
2
• 建立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三要素:
• (1)设计变量和参数。

设计变量是由数学模型的解确定的未知数。
• (2)约束或限制条件。
解析解法 图解法 数值解法
8
第二章 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
多元函数的梯度
f
x1
f
X
f xf2
f X
x1
xn
f X
x2
f X
xn
T
9
例1:求二次函数 fx 1 , x 2 x 1 2 x 2 2 4 x 1 4 在点 3,2T
处的梯度。
解:
f
f
(
x)
x1 f
x2x1
2 f
xn
x1
2 f
x1x2
2 f x22
2 f xnx2
2 f
x1xn
2 f
x2xn
2 f
xn2
x
海色(Hessian)矩阵 H ( x ) 正定,即各阶主 子式均大于零,则X*为极小点。
15
4、凸规划
对于约束优化问题
min f X
s .t . gj X 0 (j1,2,3,,m) 若 f X g j X 都为凸函数,
则称此问题为凸规划。
16
六、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对于多元函数不等式的约束优化取得极值的条 件:
库恩—塔克条件
f x m xi j 1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资料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资料

1、优化问题的三要素: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

2、机械优设计数学规划法的核心:一、建立搜索方向,二、计算最佳步长因子3、外推法确定搜索区间,函数值形成高-低-高区间4、数值迭代法的公式:X k+1=X K+αk·S k5、若n维空间中有两个非零向量d0,d1,满足(d0)T Gd1=0,则d0、d1之间存在__共轭____关系与负梯度成锐角的方向为函数值下降方向,与梯度成直角的方向为函数值不变方向。

6、外点;内点的判别7、那三种方法不要求海赛矩阵: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8、那种方法不需要要求一阶或二阶导数:坐标轮换法9、拉格朗日乘子法是升维法 P3710、惩罚函数法又分为外点惩罚函数法、内点惩罚函数法、混合惩罚函数法三种二、解答题1、试述两种一维搜索方法的原理,它们之间有何区别搜索的原理是:区间消去法原理区别:(1)、试探法:给定的规定来确定插入点的位置,此点的位置确定仅仅按照区间的缩短如何加快,而不顾及函数值的分布关系,如黄金分割法(2)、插值法:没有函数表达式,可以根据这些点处的函数值,利用插值方法建立函数的某种近似表达式,近而求出函数的极小点,并用它作为原来函数的近似值。

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又叫函数逼近法。

2、在变尺度法中,为使变尺度矩阵H与1 k G近似,并具有容易计算的特点,k Hk必须附加哪些条件?(1)必须是对称正定的(2)要求有简单的迭代形式(3)必须满足拟牛顿条件3、共轭梯度法是利用梯度求共轭方向的,那共轭方向与梯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本P904、惩罚函数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原理是将优化问题的不等式和等式约束函数经过加权转化后,和原目标函数结合形成新的目标函数——惩罚函数∑∑==++=mj lk k j x h H r x g G r x f r r x 112121)]([)]([)(),,(φ求解该新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极值,以期得到原问题的约束最优解三、计算题: 极值法求解:例2-3 求函数 的极值。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总结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总结

1.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方法:解析解法和数值近似解法。

解析解法是指优化对象用数学方程(数学模型)描述,用数学解析方法的求解方法.解析法的局限性:数学描述复杂,不便于或不可能用解析方法求解。

数值解法:优化对象无法用数学方程描述,只能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或拟合方法构造近似函数式,求其优化解;以数学原理为指导,通过试验逐步改进得到优化解。

数值解法可用于复杂函数的优化解,也可用于没有数学解析表达式的优化问题.但不能把所有设计参数都完全考虑并表达,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学描述。

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先确定极小点所在的搜索区间,然后根据区间消去原理不断缩小此区间,从而获得极小点的数值近似解。

2.优化的数学模型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目标函数(一般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

3.机械优化设计中,两类设计方法:优化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

优化准则法:(为一对角矩阵)数学规划法:(分别为适当步长\某一搜索方向——数学规划法的核心)4.机械优化设计问题一般是非线性规划问题,实质上是多元非线性函数的极小化问题。

重点知识点: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问题和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5.对于二元以上的函数,方向导数为某一方向的偏导数。

函数沿某一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函数在该点处的梯度与这一方向单位向量的内积。

梯度方向是函数值变化最快的方向(最速上升方向),建议用单位向量表示,而梯度的模是函数变化率的最大值。

6.多元函数的泰勒展开。

海赛矩阵:=(对称方阵)7.极值条件是指目标函数取得极小值时极值点应满足的条件.某点取得极值,在此点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极值点的必要条件:极值点必在驻点处取得.用函数的二阶倒数来检验驻点是否为极值点。

二阶倒数大于零,取得极小值。

二阶导数等于零时,判断开始不为零的导数阶数如果是偶次,则为极值点,奇次则为拐点。

二元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在该点出的海赛矩阵正定。

极值点反映函数在某点附近的局部性质。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超详细]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超详细]
基本思想: 对f(x)任选一个初始点a1及初始步长h, 通过比较这两 点函数值的大小,确定第三点位置,比较这三点的函数 值大小,确定是否为 “高—低—高” 形态。 步骤: (1)选定初始点a1, 初始步长h=h0 > 0,计算 y1=f(a1), y2=f(a1+h)。 (2)比较y1和y2。 (a)如y1>y2, 向右前进;加大步长 h=2 h ,转(3)向前; (b)如y1<y2, 向左后退;h=- h0, 将a1与a2,y1与y2的 值互换。转(3)向后探测; (c)如y1=y2,极小点在a1和a1+h之间。
b
29
*一、黄金分割法 1、在寻找一个区间 [ Xa , Xb ],使函数 f (X)在该区间的极小点 X* ∈ [ Xa , Xb ] 。
2、用黄金分割法在区间[ Xa , Xb ]中寻找 X* 。
X1 X b X b X a X2 Xa Xb Xa
23
K-T条件是多元函数取得约束极值的必 要条件,以用来作为约束极值的判断条件, 又可以来直接求解较简单的约束优化问题。
对于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都是凸函数 的情况, 符合K-T条件的点一定是全局最 优点。这种情况K-T条件即为多元函数取
得约束极值的充分必要条件。
24
第三章 一维搜索的最优化方法
试探法 一维搜索方法数值解法分类 插值法
0.618 [ Xa ,X1, X2, Xb ]
• •
如何消去子区间? f (X1) < f (X2) ,消去[X2, Xb],保留[Xa, X2] f (X1) ≥ f (X2) ,消去[Xa, X1],保留[X1, Xb]
30
第三章 一维搜索的最优化方法
一维搜索也称直线搜索。这种方法不仅对 于解决一维最优化本身具有实际意义,而且也 是解多维最优化问题的重要支柱。

机械优化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机械优化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机械优化设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

组成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三要素是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2。

函数在点处的梯度为,海赛矩阵为3。

目标函数是一项设计所追求的指标的数学反映,因此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来评价设计的优劣,,同时必须是设计变量的可计算函数。

4。

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是确切反映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5。

约束条件的尺度变换常称规格化,这是为改善数学模型性态常用的一种方法。

6。

随机方向法所用的步长一般按加速步长法来确定,此法是指依次迭代的步长按一定的比例递增的方法。

7.最速下降法以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此最速下降法又称为梯度法,其收敛速度较慢。

8。

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是, 充分条件是该点处的海赛矩阵正定9.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增加变量将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变成无约束优化问题,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升维法。

10改变复合形形状的搜索方法主要有反射,扩张,收缩,压缩11坐标轮换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多变量的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变量的优化问题12.在选择约束条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约束,,另外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约束。

13.目标函数是n维变量的函数,它的函数图像只能在n+1,空间中描述出来,为了在n维空间中反映目标函数的变化情况,常采用目标函数等值面的方法。

14。

数学规划法的迭代公式是,其核心是建立搜索方向,和计算最佳步长。

15协调曲线法是用来解决设计目标互相矛盾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

16。

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是首要和关键的一步,它是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

二、选择题1、下面方法需要求海赛矩阵。

A、最速下降法B、共轭梯度法C、牛顿型法D、DFP法2、对于约束问题根据目标函数等值线和约束曲线,判断为,为。

A.内点;内点B。

外点;外点C。

内点;外点D。

外点;内点3、内点惩罚函数法可用于求解__________优化问题.A 无约束优化问题B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C 只含有等式的优化问题D 含有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4、拉格朗日乘子法是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经典方法,它是一种___________。

~机械优化设计总结复习习题及答案

~机械优化设计总结复习习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多元函数()F X 在X * 附近偏导数连续,则该点位极小值点的充要条件为( )A .()*0F X ∇= B. ()*0F X ∇=,()*H X 为正定 C .()*0H X = D. ()*0F X ∇=,()*H X 为负定2.34.其6.F(X) A.x 17. A.8. A.9.多元函数F(X)在点X *附近的偏导数连续,∇F(X *)=0且H(X *)正定,则该点为F(X)的( )。

A.极小值点B.极大值点C.鞍点D.不连续点10.F(X)为定义在n 维欧氏空间中凸集D 上的具有连续二阶偏导数的函数,若H(X)正定,则称F(X)为定义在凸集D 上的( )。

A.凸函数B.凹函数C.严格凸函数D.严格凹函数1.B2.C3.B4.B5.A6.B7.D8.B9.A 10C.11.B 12.C 13A 14.B 15.B 16 D 17.D 18.A 11.在单峰搜索区间[x 1 x 3] (x 1<x 3)内,取一点x 2,用二次插值法计算得x 4(在[x 1 x 3]内),若x 2>x 4,并且其函数值F (x 4)<F(x 2),则取新区间为( )。

A. [x 1 x 4]B. [x 2 x 3]C. [x 1 x 2]D. [x 4 x 3]12.用变尺度法求一n 元正定二次函数的极小点,理论上需进行一维搜索的次数最多为( ) A. n 次 B. 2n 次 C. n+1次 D. 2次 13.在下列特性中,梯度法不具有的是( )。

A.二次收剑性 B.要计算一阶偏导数C.对初始点的要求不高D.只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值构成搜索方向 14. A.15. A C.16.和λi≥0 A. D.17 A.18.( A. Ф C. Ф19. A. 梯度法 B. Powell 法 C. 共轭梯度法 D. 变尺度法1.B2.C3.B4.B5.A6.B7.D8.B9.A 10C.11.B 12.C 13A 14.B 15.B 16 D 17.D 18.A 20. 利用0.618法在搜索区间[a,b ]内确定两点a 1=0.382,b 1=0.618,由此可知区间[a,b ]的值是( )A. [0,0.382]B. [0.382,1]C. [0.618,1]D. [0,1] 21. 已知函数F(X)=x 12+x 22-3x 1x 2+x 1-2x 2+1,则其Hessian 矩阵是( ) A. ⎥⎦⎤⎢⎣⎡--2332 B. ⎥⎦⎤⎢⎣⎡2332 C. ⎥⎦⎤⎢⎣⎡2112 D. ⎥⎦⎤⎢⎣⎡--3223 22. 对于求minF(X)受约束于g i (x)≤0(i=1,2,…,m)的约束优化设计问题,当取λi ≥0时,则约束极值点的库恩—塔克条件为( )A. ∇F(X)=∑=∇λm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B. -∇F (X)= ∑=∇λm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C. ∇F(X)= ∑=∇λq1 ii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q为该设计点X处的约束面数D. -∇F(X)= ∑∇λq i i(X)g,其中λi为拉格朗日乘子,q为该设计点X处的约束面数23.A. SB. SC. SD. S24.25.26.A.C.27. 优化设计的维数是指( )A. 设计变量的个数B. 可选优化方法数C. 所提目标函数数D. 所提约束条件数28.在matlab软件使用中,如已知x=0:10,则x有______个元素。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答案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答案

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用最速下降法求fX=100x 2- x 12 2+1- x 1 2的最优解时,设X 0=,T ,第一步迭代的搜索方向为 -47,-50T ;2、机械优化设计采用数学规划法,其核心一是寻找搜索方向,二是计算最优步长;3、当优化问题是凸规划的情况下,任何局部最优解就是全域最优解;4、应用进退法来确定搜索区间时,最后得到的三点,即为搜索区间的始点、中间点和终点,它们的函数值形成 高-低-高 趋势;5、包含n 个设计变量的优化问题,称为 n 维优化问题;6、函数C X B HX X T T++21的梯度为HX+B ; 7、设G 为n×n 对称正定矩阵,若n 维空间中有两个非零向量d 0,d 1,满足d 0T Gd 1=0,则d 0、d 1之间存在共轭关系;8、 设计变量 、 目标函数 、 约束条件 是优化设计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要素;9、对于无约束二元函数),(21x x f ,若在),(x 20100x x 点处取得极小值,其必要条件是,充分条件是正定 ;10、 库恩-塔克 条件可以叙述为在极值点处目标函数的梯度为起作用的各约束函数梯度的非负线性组合; 11、用黄金分割法求一元函数3610)(2+-=x x x f 的极小点,初始搜索区间]10,10[],[-=b a ,经第一次区间消去后得到的新区间为 10 ; 12、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基本要素有设计变量、 目标函数 、 约束条件;13、牛顿法的搜索方向d k= ,其计算量大 ,且要求初始点在极小点 附近 位置; 14、将函数fX=x 12+x 22-x 1x 2-10x 1-4x 2+60表示成C X B HX X T T++21的形式 ;15、存在矩阵H,向量 d 1,向量 d 2,当满足d 1T Hd 2=0,向量 d 1和向量 d 2是关于H 共轭; 16、采用外点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外点形式时引入的惩罚因子r 数列,具有单调递增特点;17、采用数学规划法求解多元函数极值点时,根据迭代公式需要进行一维搜索,即求最优步长;1k k H g --18、与负梯度成锐角的方向为函数值下降的方向,与梯度成直角的方向为函数值变化为零的方向;19、对于一维搜索,搜索区间为[]b a ,,中间插入两个点()()111111,,,b f a f b a b a <<计算出,则缩短后的搜索区间为11b a20、由于确定搜索方向和最佳步长的方法不一致,派生出不同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数值求解方法;1、导出等式约束极值条件时,将等式约束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问题的方法有消元法和拉格朗日法;2、优化问题中的二元函数等值线,从外层向内层函数值逐渐变小;3、优化设计中,可行设计点位可行域内内的设计点;4、方向导数定义为函数在某点处沿某一方向的变化率5、在n 维空间中互相共轭的非零向量个数最多有n 个;6、外点惩罚函数法的迭代过程可在可行域外进行,惩罚项的作用是随便迭代点逼近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 二、选择题1、下面C 方法需要求海赛矩阵; A 、最速下降法 B 、共轭梯度法 C 、牛顿型法 D 、DFP 法2、对于约束问题根据目标函数等值线和约束曲线,判断()1[1,1]T X =为 ,()251[,]22TX =为 ;D A .内点;内点 B. 外点;外点 C. 内点;外点 D. 外点;内点3、内点惩罚函数法可用于求解B 优化问题; A 无约束优化问题B 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C 只含有等式的优化问题D 含有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4、对于一维搜索,搜索区间为a,b,中间插入两个点a1、b1,a1<b1,计算出fa1<fb1,则缩短后的搜索区间为D;A a1,b1B b1,bC a1,bD a,b15、D不是优化设计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要素;A设计变量B约束条件C目标函数D 最佳步长6、变尺度法的迭代公式为x k+1=x k-αk H k▽fx k,下列不属于H k必须满足的条件的是C ;A. Hk之间有简单的迭代形式B.拟牛顿条件C.与海塞矩阵正交D.对称正定7、函数)(Xf在某点的梯度方向为函数在该点的A;A、最速上升方向B、上升方向C、最速下降方向D、下降方向8、下面四种无约束优化方法中,D在构成搜索方向时没有使用到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A 梯度法B 牛顿法C 变尺度法D 坐标轮换法9、设)(Xf为定义在凸集R上且具有连续二阶导数的函数,则)(Xf在R上为凸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海塞矩阵GX在R上处处B;A 正定B 半正定C 负定D 半负定10、下列关于最常用的一维搜索试探方法——黄金分割法的叙述,错误的是D,假设要求在区间a,b插入两点α1、α2,且α1<α2;A、其缩短率为B、α1=b-λb-aC、α1=a+λb-aD、在该方法中缩短搜索区间采用的是外推法;11、与梯度成锐角的方向为函数值A方向,与负梯度成锐角的方向为函数值B方向,与梯度成直角的方向为函数值 C方向;A、上升B、下降C、不变D、为零12、二维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极小点就是 B;A、等值线族的一个共同中心B、梯度为0的点C、全局最优解D、海塞矩阵正定的点13、最速下降法相邻两搜索方向d k和d k+1必为 B 向量;A 相切B 正交C 成锐角D 共轭14、下列关于内点惩罚函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A 可用来求解含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的最优化问题;B 惩罚因子是不断递减的正值C初始点应选择一个离约束边界较远的点;D 初始点必须在可行域内三、问答题看讲义1、试述两种一维搜索方法的原理,它们之间有何区答:搜索的原理是:区间消去法原理区别:1、试探法:给定的规定来确定插入点的位置,此点的位置确定仅仅按照区间的缩短如何加快,而不顾及函数值的分布关系,如黄金分割法2、插值法:没有函数表达式,可以根据这些点处的函数值,利用插值方法建立函数的某种近似表达式,近而求出函数的极小点,并用它作为原来函数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又叫函数逼近法;2、惩罚函数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基本原理是将优化问题的不等式和等式约束函数经过加权转化后,和原目标函数结合形成新的目标函数——惩罚函数求解该新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极值,以期得到原问题的约束最优解3、试述数值解法求最佳步长因子的基本思路;答主要用数值解法,利用计算机通过反复迭代计算求得最佳步长因子的近似值4、试述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速下降法与牛顿型方法的优缺点;答:最速下降法此法优点是直接、简单,头几步下降速度快;缺点是收敛速度慢,越到后面收敛越慢;牛顿法优点是收敛比较快,对二次函数具有二次收敛性;缺点是每次迭代需要求海塞矩阵及其逆矩阵,维数高时及数量比较大;5、写出用数学规划法求解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值迭代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变量的意义,并说明迭代公式的意义;6、什么是共轭方向满足什么关系共轭与正交是什么关系四、解答题1、试用梯度法求目标函数fX=+ x1x2-2x1的最优解,设初始点x0=-2,4T,选代精度ε=迭代一步;解:首先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函数,计算当前迭代点的梯度向量值梯度法的搜索方向为, 因此在迭代点x0的搜索方向为12,-6T 在此方向上新的迭代点为:===把新的迭代点带入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将成为一个关于单变量的函数令,可以求出当前搜索方向上的最优步长新的迭代点为当前梯度向量的长度, 因此继续进行迭代; 第一迭代步完成;2、试用牛顿法求f X =x1-22+x1-2x22的最优解,设初始点x0=2,1T;解1:注:题目出题不当,初始点已经是最优点,解2是修改题目后解法;牛顿法的搜索方向为,因此首先求出当前迭代点x0的梯度向量、海色矩阵及其逆矩阵不用搜索,当前点就是最优点;解2:上述解法不是典型的牛顿方法,原因在于题目的初始点选择不当;以下修改求解题目的初始点,以体现牛顿方法的典型步骤;以非最优点x0=1,2T作为初始点,重新采用牛顿法计算牛顿法的搜索方向为,因此首先求出当前迭代点x0的梯度向量、以及海色矩阵及其逆矩阵梯度函数:初始点梯度向量:海色矩阵:海色矩阵逆矩阵:当前步的搜索方向为:=新的迭代点位于当前的搜索方向上:====把新的迭代点带入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将成为一个关于单变量的函数令,可以求出当前搜索方向上的最优步长新的迭代点为当前梯度向量的长度, 因此继续进行迭代;第二迭代步:因此不用继续计算,第一步迭代已经到达最优点;这正是牛顿法的二次收敛性;对正定二次函数,牛顿法一步即可求出最优点;3、设有函数 fX=x12+2x22-2x1x2-4x1,试利用极值条件求其极值点和极值;解:首先利用极值必要条件找出可能的极值点:令=求得,是可能的极值点;再利用充分条件正定或负定确认极值点;因此正定, 是极小点,极值为fX=-84、求目标函数f X =x12+x1x2+2x22 +4x1+6x2+10的极值和极值点;解法同上5、试证明函数 f X =2x12+5x22 +x32+2x3x2+2x3x1-6x2+3在点1,1,-2T处具有极小值;解:必要条件:将点1,1,-2T带入上式,可得充分条件=40正定;因此函数在点1,1,-2T处具有极小值6、给定约束优化问题min fX=x1-32+x2-22. g1X=-x12-x22+5≥0g 2X=-x1-2x2+4≥0g 3X= x1≥0g 4X=x2≥0验证在点TX]2[,1=Kuhn-Tucker条件成立; 解:首先,找出在点TX]2[,1=起作用约束:g1X =0g2X =0g3X =2g4X =1因此起作用约束为g1X、g2X;然后,计算目标函数、起作用约束函数的梯度,检查目标函数梯度是否可以表示为起作用约束函数梯度的非负线性组合;==,求解线性组合系数得到均大于0因此在点T X ]2[,1=Kuhn-Tucker 条件成立 7、设非线性规划问题用K-T 条件验证[]TX 0,1*=为其约束最优点;解法同上8、已知目标函数为fX= x 1+x 2,受约束于:g 1X=-x 12+x 2≥0 g 2X=x 1≥0 写出内点罚函数; 解:内点罚函数的一般公式为其中: r 1>r 2 >r 3… >r k … >0 是一个递减的正值数列 r k =Cr k-1, 0<C <1 因此 罚函数为:9、已知目标函数为fX= x 1-12+x 2+22受约束于:g 1X=-x 2-x 1-1≥0g 2X=2-x 1-x 2≥0 g 3X=x 1≥0 g 4X=x 2≥0试写出内点罚函数; 解法同上10、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m 的正方形铝板,四角截去相等的边长为x 的方块并折转,造一个无盖的箱子,问如何截法x 取何值才能获得最大容器的箱子;试写出这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用MATLAB 软件求解的程序;11、某厂生产一个容积为8000cm 3的平底无盖的圆柱形容器,要求设计此容器消耗原材料最少,试写出这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用MATLAB 软件求解的程序;12、一根长l 的铅丝截成两段,一段弯成圆圈,另一段弯折成方形,问应以怎样的比例截断铅丝,才能使圆和方形的面积之和为最大,试写出这一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用MATLAB 软件求解的程序;13、求表面积为300m 2的体积最大的圆柱体体积;试写出这一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用MATLAB 软件求解的程序; 14、薄铁板宽20cm,折成梯形槽,求梯形侧边多长及底角多大,才会使槽的断面积最大;写出这一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的优化工具箱求解写出M文件和求解命令;15、已知梯形截面管道的参数是:底边长度为c,高度为h,面积A=64516mm2,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θ,见图1;管道内液体的流速与管道截面的周长s的倒数成比例关系s只包括底边和两侧边,不计顶边;试按照使液体流速最大确定该管道的参数;写出这一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的优化工具箱求解写出M文件和求解命令;16、某电线电缆车间生产力缆和话缆两种产品;力缆每米需用材料9kg,3个工时,消耗电能4kW·h,可得利润60元;话缆每米需用材料4kg,10个工时,消耗电能5kW·h,可得利润120元;若每天材料可供应360kg,有300个工时消耗电能200kW·h可利用;如要获得最大利润,每天应生产力缆、话缆各多少米写出该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用MATLAB软件求解的程序;。

大学期末考试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及其答案

大学期末考试机械优化设计复习题及其答案

1化问题的三要素:设计变量,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

2机械优设计数学规划法的核心:一、建立搜索方向,二、计算最佳步长因子 3外推法确定搜索区间,函数值形成 高-低-高 区间4数学规划法的迭代公式是 1k k k k X X d α+=+ ,其核心是 建立搜索方向, 和 计算最佳步长5若n 维空间中有两个非零向量d0,d1,满足(d0)TGd1=0,则d0、d1之间存在_共轭关系6,与负梯度成锐角的方向为函数值 下降 方向,与梯度成直角的方向为函数值 不变 方向。

外点;内点的判别7那三种方法不要求海赛矩阵: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变尺度法 8、那种方法不需要要求一阶或二阶导数: 坐标轮换法 9、拉格朗日乘子法是 升维法 P3710、惩罚函数法又分为外点惩罚函数法、内点惩罚函数法、混合惩罚函数法三种11,.函数()22121212,45f x x x x x x =+-+在024X ⎡⎤=⎢⎥⎣⎦点处的梯度为120-⎡⎤⎢⎥⎣⎦,海赛矩阵为2442-⎡⎤⎢⎥-⎣⎦12.目标函数是一项设计所追求的指标的数学反映,因此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 来评价设计的优劣,同时必须是设计变量的可计算函数 。

13.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是确切反映 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

14.约束条件的尺度变换常称 规格化,这是为改善数学模型性态常用的一种方法。

15,.随机方向法所用的步长一般按 加速步长 法来确定,此法是指依次迭代的步长按一定的比例 递增的方法。

16.最速下降法以 负梯度 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此最速下降法又称为 梯度法,其收敛速度较 慢 。

17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00f X ∇=必要条件是该点处的海赛矩阵正定18.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增加变量将等式约束 优化问题变成 无 约束优化问题,这种方法又被称为 升维 法。

19,改变复合形形状的搜索方法主要有反射,扩张,收缩,压缩20坐标轮换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多变量 的优化问题转化为 单变量 的优化问题21.在选择约束条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 相互矛盾的约束, ,另外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约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黄金分割法
要求插入点 1,2的位置相对于区间 a , b
两端点具有对称性。
x1=a+(1-λ)(b-a)
x22a(ba)
在[a,x1, x2, b ] 如何消去子区间?
f (x1) < f (x2) ,消去[x2, b],保留[a, x2]
f (x1) > f (x2) ,消去[a, x1],保留[x1, b]
x1x
2
2 f
x1
x
2
x22 x0
x 1 x 1 x 1 0 , x 2 x 2 x 2 0
11
用泰勒展开将函数 f( x ) x 1 3 x 2 3 3 x 1 2 3 x 2 2 9 x 1 在点 x(1) [1,1]T展开为二次函数。
解:函数在点 x (1 ) 的函数值、梯度和二阶导数
则称此问题为凸规划。
16
六、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对于多元函数不等式的约束优化取得极值的条 件:
库恩—塔克条件
f x m xi j 1
gj x j xi
0(i1 ,2,,n)
jg j x 0 (j 1 ,2 ,,m )
j 0(j1,2,m)
17
K-T条件是多元函数取得约束极值的必要条件,以 用来作为约束极值的判断条件,又可以来直接求 解较简单的约束优化问题。
可行域 :在设计空间中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设计点 的集合
5
六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一)优化设计的标准数学模型
min f X
XRn
s.t. guX0 ,u1,2, ,m hvX0 ,v1,2, , pn
必要时对数学模型进行规范化,
6
7
1. 等值线(面):是表征目标函数的特性,在每一 条曲线(面)的各点上,目标函数值相等。 2. 优化设计问题的基本解法包括:
20
例 用黄金分割法求函数f(x)=3x3-4x+2的极小点,设初始区间为 (0,2),计算精度为0.8
解: 第一轮计算:区间(a,b)=(0,2) x1=0+0.382X(2-0)=0.764, f1=0.282 x2=0+0.618 X(2-0)=1.236, f2=2.72 f1<f2, 新区间[a,b]=[a,x2]=[0, 1.236], b-a>0.8
矩阵:
f(x(1))3
f(x(1))3 x1 3 2x2 26x6 1 x29x(1)
0 3
2f(x (1 )) 6 x 1 0 6 6 x 0 2 6 x (1 ) 1 0 20 0
12
xx(1) xx1 21 1xx1 2 1 1
f ( x ) f ( x ( 1 ) ) f ( x ( 1 ) ) T [ x x ( 1 ) ] 1 [ x x ( 1 ) ] T 2 f ( x ( 1 ) ) [ x x ( 1 ) ] 2
机械优化设计总复习
1
第一章 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机械优化设计过程包括: (1) 将实际问题加以数学描述,形成数学模型; (2) 选用适当的一种最优化数值方法和计算程序运
算求解。
2
• 建立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三要素:
• (1)设计变量和参数。

设计变量是由数学模型的解确定的未知数。
• (2)约束或限制条件。

由于现实系统的客观物质条件限制,模型必须包括把
决策变量限制在它们可行值之内的约束条件,而这通常是
用约束的数学函数形式来表示的。
• (3)目标函数。
• 这是作为系统决策变量的一个数学函数来衡量系统的效率, 即系统追求的目标。
3
1、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的数目确定了优化设计的维数,如n个设计 变量,则称为n维设计问题
2 约束条件的分类 (1)根据约束的性质分 边界约束 直接限定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约束条 件,即
ai xi bi i = 1,2, ···,n
性能约束 由结构的某种性能或设计要求,推导出 来的约束条件。
4
(2)根据约束条件的形式分
不等式约束
guX0
等式约束
u=1,2, ···,m
hv X 0 v = 1,2, ···,p < n
对于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都是凸函数 的情况, 符合K-T条件的点一定是全局最 优点。这种情况K-T条件即为多元函数取
得约束极值的充分必要条件。
18
优化问题的几何描述
起作用约束。
19
第三章 一维搜索
1、确定搜索区间的外推法/进退法
在给定区间内仅有一个谷值(或有唯一的极小点) 的函数称为单谷函数,其区间称为单谷区间。
2x1
2x2
4
x2
在点 3,2T 处的梯度为:
f(x1)2x21x2442
10
2、二元函数
二元函数 f ( x) 在 x0(x10,x20)点处的泰勒展开式为:
f (x)
f
(
x0
)
f x1
f x2
x0
x1 x2
1 2
x1
2 f
x2
x12 2 f
x1x2
2 f
2 f
xn
x1
2 f
x1x2 2 f x22
2 f
xnx2
2 f
x1xn
2 f
x2xn
2 f
xn2
x
海色(Hessian)矩阵 H ( x ) 正定,即各阶主 子式均大于零,则X*为极小点。
15
4、凸规划
对于约束优化问题
min f X
s .t . gj X 0 (j1,2,3,,m) 若 f X g j X 都为凸函数,
解析解法 图解法 数值解法
8
第二章 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
多元函数的梯度
f
x1
f
X
f
x2 f
f X
x1
xn
f X
x2
f X
xn
T
9
例1:求二次函数 fx 1 , x 2 x 1 2 x 2 2 4 x 1 4 在点 3,2T
处的梯度。
解:
f
f
(
x)
x1 f
3x2 66(x1 1)2 6x12 12x1 3x2
13
3、无约束优化问题取得极值的条件 1).F(x)在 x * 处取得极值,其必要条件是:
T
f(x) xf1
f x2
xfnx 0
即在极值点处函数的梯度为n维零向量。
14
2. x * 处取得极值充分条件
2 f
x12
2 f
G(
x
)

x2x1
21
第二轮计算:
• 令 x2=x1=0.764,
f2=f1=0.282
• x1=0+0.382X(1.236-0)=0.472, f1=0.317
• f1>f2, 故新区间[a,b]=[x1,b]=[0.472, 1.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