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征文通知
慢性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对于现代医学来说,创面修复再也不仅仅是愈合与否,愈合时间长短的问题,而且创面愈合后对机体功能,美观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再加上现代医学对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的更加深入,且伴随着新理念的提出,针对创面修复的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逐渐走向临床并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促进创面愈合的新策略。
标签:慢性创面修复;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损伤后组织修复的过程及其可能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使得创伤愈合研究进入了一个以现代科学为指导的新阶段。
再加上细胞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众多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得创伤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对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细胞、分子甚至基因水平,针对创面修复的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逐渐走向临床并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促进创面愈合的新策略。
一,物理治疗1,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的频率为1-3MHz,发射方式为脉冲式,其传递给组织的机械能一般低于3mg/cm2,能克服一般强度超声波作用于组织所产生的致热副作用。
研究发现LIPUS具有刺激细胞增殖及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增殖的作用。
此外,低强度超声波能增强溶酶化活性和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2,高压氧治疗为解决组织缺氧问题,高压氧(HBO)治疗已逐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研究证实,经过HBO治疗,可以逐步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是目前最为有效提高组织氧分压的措施。
在正常及缺氧组织HBO治疗均能提高其组织氧含量,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其理论基础是所有创伤组织都缺氧,而且慢性创面组织缺氧更明显。
氧气是细胞氧代谢及能量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组织氧分压的提高可以使成纤维细胞增殖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白细胞杀伤力,不仅有利于感染的控制,而且也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治疗慢性溃疡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新进展

治疗慢性溃疡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新进展发布时间:2021-04-08T15:20:49.35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作者:高圆圆[导读]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慢性溃疡创面完全愈合的文献报道较少高圆圆邓州市人民医院河南邓州 474150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慢性溃疡创面完全愈合的文献报道较少。
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临床效果甚微,许多患者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治疗后仍未痊愈。
近十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的护理模式的出现,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终于有了突破,显示出可治疗性,护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溃疡治疗;推广;伤口愈合;1 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随机调查发现,创面愈合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患者的移动性、溃疡的大小、溃疡持续时间等因素对治愈率有较大影响。
难治性溃疡的原因是更复杂和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专业人员。
研究发现,影响治愈率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因素。
一些患者长期缺乏社会和家庭的关怀和关爱,处于极度孤立、悲伤、焦虑的状态。
社会和家庭支持对患者结果的影响有时比新的治疗产品的应用更重要。
2药物和护理用品的副作用2.1接触性皮炎对药物及护理用品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占20% ~ 30%,因此提高人们对护理用品副作用的认识非常重要。
2.1.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皮肤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对几乎每个人都很常见,大多数人对胶带都有反应,接触后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皮肤敏感的人更容易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对刺激物损伤的反应缓慢,因此老年人不易患病。
此外,封闭的环境可增强对刺激的吸收,增加损伤。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胶带、清洁材料、伸缩绷带和直接接触皮肤渗出物引起的。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如化学烧伤、渗出刺激、抗菌败血症用药),局部迅速出现红斑、肿胀、水疱、糜烂,皮肤病变局限于接触区域;慢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只有经过长期反复接触(如长期皮肤接触稀释的清洁产品),表现为局部皮肤略干、粗糙、皮肤厚,称为地衣样硬化症。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曾鸿孟;唐乾利
【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卷),期】2016(28)5
【摘要】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已有一定深度,但是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却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无固定标准,大部分药物的疗效更是不确切.因此,本文将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和帮助.
【总页数】5页(P340-344)
【作者】曾鸿孟;唐乾利
【作者单位】530000 广西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533000 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J], 姜玉峰
2.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J], 杜晓琳
3.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J], 杜晓琳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专家工作推进发布会纪要 [J], 无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专家工作推进发布会顺利召开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护理创面,让慢创不再难愈

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科学护理创面,让慢创不再难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黄海虹/汤晓慧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人的皮肤破损溃烂难以愈合,这种皮肤破损被称为慢性创面(简称“慢创”)。
慢创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慢创进行护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愈合,使患者摆脱慢创的困扰。
难以愈合的创面慢创又被称为皮肤性溃疡或难愈性创面,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皮肤破损,并且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未能有效愈合,也未能展现出愈合倾向的创口。
在临床上,通常经过1个月以上的治疗都未能有效的愈合,或者创口每周未能缩小10%~15%,或是超过1个月未能减小50%,即可以认定为慢创。
另外,慢创还有一项明显的特征,即患者皮肤创口的损伤至少包括了表皮层与真皮浅层,而那些只是在表皮层存在的难以愈合的创口通常会被称为糜烂。
总之,慢创的恢复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只有针对患者慢创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慢创,恢复健康。
临床常见3类型对于慢创,临床常见有3种:压力性慢创这类慢创有一个相对更简单的称呼:压疮,这是一种由于患者的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发生持续性的缺血、缺氧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一种慢创。
根据医学统计显示,每年约有6万多人死于压疮合并症。
当人们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疾病、意外等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的时候,如果身体没有被及时地翻面活动,那么身体下方受压的皮肤如肩胛部、肘部、足跟、肋骨、膝关节内外侧等在不同姿势下缺乏脂肪保护且经常受压的部位就很容易发生压疮。
血管性慢创 指的是因为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慢性创面,这类慢创通常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与静脉血管曲张等因素引起,根据血管病变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静脉型慢创、动脉型慢创与混合型慢创等。
神经源性慢创这种慢创也有一个简单的称呼,叫做糖尿病足,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相对常见的慢创,也是糖尿病这种疾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30例慢性伤口Ⅰ期修复护理体会

30例慢性伤口Ⅰ期修复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10-08T10:17:58.6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作者:帅敏1 程克林2 [导读]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慢性伤口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缺乏血液供应所导致的结果,逐渐形成慢性伤口。
帅敏1 程克林2(1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 62001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伤口Ⅰ期修复护理的效果与护理后的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处于慢性伤口Ⅰ期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修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
结果:经加强伤口护理,均达到Ⅰ期修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心理满意程度为93.3%,对照组为60%,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慢性伤口进行伤口评估、心理护理等,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慢性伤口;Ⅰ期修复;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26-02 慢性伤口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缺乏血液供应所导致的结果,逐渐形成慢性伤口。
在临床上伤口护理工作中,传统的护理理念是保持伤口创面是干燥的,这种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伤口护理的新理念是伤口湿性愈合,创伤在创造湿润的微环下愈合,可提高上皮形成率。
因此,正确理解伤口适当的湿性环境对伤口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对30例的慢性伤口的患者加强伤口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实验选取了30例,男18例,女12例,18~71岁,平均61.2岁,病程14d~半年。
术后吻合口长期不愈19例,外伤造成慢性伤口9例,压疮2例。
经加强伤口护理,均达到Ⅰ期修复。
2.伤口评估2.1 综合评估伤口愈合原因在临床治疗护理中,要综合全面的评估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慢性伤口应该对伤口进行全面的评价,从患者的年龄大小、营养情况、血液循环是否畅通、器官功能、身体肥胖以及糖尿病、静脉曲张等以往病史及用药历史来考虑,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经济负担能力等也要考虑,这些全身因素共同影响着慢性伤口的愈合。
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在京召开

( 由∞i F l ) 。 H 2 1 .V l ,N . 日e c  ̄tn . o 0 1 o 6 o6
・7 ・ 9
建龙 教授 讲到的肺栓塞 防治展开 了激烈 的讨论 , 比如 D 二 聚
体 与血栓 关系的判断 , 致死 性肺栓塞与患者 早期是 否下地活 动有关 , 腔静脉滤器预 防肺 栓塞的作用 等。大会 主席 孙永华 教授希望 在会 后 由刘 建龙 、 晓 明、 贾 郭光 华教 授等 根据 这些
年1 O月 2 5日, 培训 班 在 中华 医学 会 五楼 会 议 室 伟纶 厅 开 班, 大家济济一 堂 , 同学 习编辑 出版 的相关 知识 , 共 了解行 业
发展 的最新动态 , 畅谈杂志发展 的新视点 、 新思路 。 开幕式 由中华 医学 电子音 像 出版 社 吴 贯军 顾 问 主持 。
创面 和器 官关 注 些什 么 ?将 创 面感 染 应该 放 在什 么 位置 ? 如何控制感 染?如何 调控 损伤 组织 与器 官的再 生?希望 通
赵 改丽. 、 性创 面治疗新技术专题 系列研讨会之 感染创面综合 治疗论坛在 京召开 [/ D] 急 慢 J C .中华损伤 与修 复杂 志 :电
辑部主任 、 编辑、 技术人员及其他 兄弟 出版 单位 , 民卫 生 出 人
版社 、 民军 医出版社及高教 出版社 的医学 电子 期刊编辑 同 人 行共 10余人从祖 国各地相聚在 北京 , 0 参加 中华 医学 电子 音 像出版社 主办 的“ 医学 电子 出版物 编辑业 务培 训班 ” 0 1 。2 1
合应用两种或三种抗菌药物 以对抗鲍曼不动杆菌 的耐药性 。
体、 耳廓 、 阴茎等小器官 的组织 ) 应用显微外科技 术常常可 以 使用再植 、 再造 、 修复创面 、 重建功 能等 , 且术后并发症少 。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结合治疗指南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皮肤替代物,用于覆盖创面并促进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
通过负压吸引技术改善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疾 病等,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
案。
创面类型与分期
根据创面的类型、分期及严重 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医源性因素
如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处 理不及时等。
病理生理改变及并发症
病理生理改变
包括炎症反应延长、细胞增殖和迁移 受阻、新生血管形成障碍等。
并发症
如感染、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03 诊断与评估方法进展
CHAPTER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创面特征
慢性难愈合创面通常表现为创面 长时间无法愈合、反复破溃、感
04 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
CHAPTER
传统治疗方法回顾与总结
清创术
通过手术或机械方法清除 创面坏死组织和异物,为 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抗生素应用
针对创面感染,使用抗生 素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 合。
创面敷料
使用各种敷料保护创面, 减少外界刺激,促进创面 愈合。
新型治疗策略探讨与实践
生物治THANKS
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了解创面周围组织的结构和血流情 况。但这些检查费用较高,且对操作 技术要求较高。
组织活检
通过取创面组织进行活检,可以了解 创面的病理变化和组织修复情况。但 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 一定痛苦。
新型诊断技术应用前景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创面组织或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了解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这种方 法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是未来慢性难愈合创面诊断的重要方向之一。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者:唐乾利唐强龚元勋来源:《右江医学》2020年第11期[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
现任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科协常委、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及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9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1项。
主编、参编专著16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5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30余篇,其中SCI论文23篇。
应邀在区内外18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00余场次。
培养硕士生64名、博士生23名、博士后6名。
【摘要】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且严格遵循修复程序进行的过程,对于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至关重要;在创面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将会影响正常修复程序顺利进行,导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
创面的经久不愈不仅使患者遭受严重的身心不适和经济困扰,同时也耗费了医疗系统的大量资源。
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实施了一系列的临床诊疗方案。
该综述通过回顾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基础研究和臨床应用进展,以期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创面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11.001【Abstract】 Wound repair is complicated. It strictly follows repair process and is very essential to maintain skin barrier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wound repair, if affected by one or more pathogenic factors, it will affect the normal repair process, and the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 The prolonged wound repair not only makes patients suffer from serious physical and mental discomfort and economic distress, but also consumes a lot of resources of the medical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large number of basic research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a serie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a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his article aims at providing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summary for th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 by reviewing the progress on basic research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Key words】 wound repair;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treatment临床上常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过1个月以上的治疗仍未愈合,并且无愈合趋势的创面称之为慢性难愈合创面[1],常由糖尿病、血管性疾病、感染、放射性损伤及长期卧床等多种原因引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 放置 负压 引流 , 皮瓣 上 方可作 适 度 的加 压包 扎 , 必 要 时可 加用 沙袋压 迫 , 可减 少静 脉 回流 障 碍 的危 险 。 而胫 后 动脉 的穿 支皮瓣 的静 脉 回流 没有 改 变血 流 方
向, 术后 一般 不 会 出 现肿 胀 , 由于血 管 蒂较 短 , 但 只适 合修 复踝 部周 围和足跟 等处 的创 面 。 ( 稿日 2 9) ]) 收 期: 04 4 0 39
为 了提 高在 复杂 的条件 下成 批伤 救 治成功 的水平 , 中华 损 伤 与修 复 杂 志 ( 由《 电子 版 ) 主办 、 放军 总 》 解 参谋 部 总医 院 (0 3 9医院 ) 办 的“ 、 承 急 慢性 创 面治疗 新技 术专 题 系列研 讨会 之灾 难性 成批 伤早 期救 治 与创 面 修 复论坛 ” 拟 定 于 2 1 , 00年 1 0月 2 日 ~ 6日在 北 京举 办 , 会 主席 为本 刊 总 编 辑孙 永 华 教 授 。届 时将 邀 2 2 大
请盛志勇院士、 付小兵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参加, 介绍成批伤及地震伤的灾害特点、 伤情快速评估方法 、 早期救援措施 、 创面修复技术等专题和优 秀论文报告 。本次论坛将征集全 国学术论文 , 在专题学术会上发 言 , 文 主要是 与本 次论 坛 内容相 关 的综述 、 案 、 著 等 。学 习期 满将 授 予 国家 级 继 续 医学 教 育 项 目学 分 论 个 论 1 。欢 迎广 大 同仁 出席 , 踊跃 投 稿 , 秀论 文将 推荐 在有 关 杂志 上发 表 。投 稿 方式 : 邮件 至 zsyf 0分 并 优 发 hsx@
中华损 伤 与修复 杂志 ( 子版 )00年 第 5 第 3期 Ol uy e adW udHan E c nc cia,ue 0 0 o 5 o3 电 21 卷 iJ rRp n on elg(lt iEf ̄) Jn 1 ,V l ,N . n i ow i t 2
深部 烧 伤创 面 , 调术 前控 制感 染 , 中彻 底 清 除坏 强 术 死组 织 , 术后放 置 引 流 。本 组 2例 皮 瓣 边 缘 部 分 坏 死, 与坏 死组织 未 彻底 清 除 , 炎症 未 得 到有效 控 制 有 关, 炎性 分泌物 渗 出 , 蚀皮 瓣组 织 , 伤 口裂 开 , 腐 致 皮 瓣 收缩 , 期 需 植 皮 闭 合 部 分 创 面 。 1例 皮瓣 坏 死 后 与高 血糖 和感 染未得 到 控制 有关 。 小腿 内侧皮 瓣 行 岛状 移 植 时 , 瓣 的 静 脉 回 流 皮 需通 过交通 支 经 胫前 静 脉 回右 心 , 脉 回 流相 对 不 静 畅 , 后早期 皮 瓣 往 往 较 肿 胀 , 天 后 可 逐 渐 消 肿 。 术 数 但 也有 个别 病例 因静 脉 回流不 畅 而导 致皮 瓣 表皮 水 泡 、 血和坏 死 , 淤 因此 , 中要 注意 止血 , 后 皮瓣 下 术 术
( 文 编辑 : 静 ) 本 安
李叶扬 , 黄峻 , 林伟华 , 小腿胫后动脉及其 穿支皮瓣在 下肢难 治性 创面修 复 中的应用 [/ D] 中华损伤与修 复杂志 : 等. JC . 电
子 版 ,0 0 5 3 :3 —4 . 2 1 ,( ) 393 3
参—一 一 一 考 _ ¨ 一 一 一 至~ 瑚 一 一 ~ 一 ~ 一 一一 ~ 帆 一一 ~ 吣 ~ ~~ 叭 一 一~ 橼‰ 一 ‰ ~ 一 一
献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 一 ~ ~ 一 一 耄
.
消 . 息
急 、 性 创 面 治 疗 新 技 术 专 题 系 列研 讨 会 之 慢 灾 难 性 成 批伤 早 期 救 治 与创 面 修 复 论 坛 征 文通 知
13 em 或登 录本 刊 网站 W W zsyfe m在线 投 稿 ( 明会 议论 文 ) 6 .o W .hsx.o 注 。
《 中华 损伤 与修 复 杂志 ( 电子 版 ) 》 解 放 军总参 谋部 总 医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