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根管治疗和新进展

合集下载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牙齿,作为我们咀嚼食物、保持美观和正常发音的重要器官,其健康与否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牙齿受到严重龋坏、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变等问题时,根管治疗往往成为拯救这颗牙齿的关键手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牙齿根管治疗技术也在持续改进,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传统的根管治疗主要依靠医生的手感和经验,通过手动器械来清理和成形根管。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难以彻底清理复杂的根管系统,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根管遗漏、器械折断等问题,而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的痛苦也相对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和材料。

其中,牙科显微镜的应用是一项重大突破。

显微镜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和放大倍数的视野,让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根管的细微结构,包括根管口的位置、侧支根管和根尖分歧等。

这有助于更精确地定位和处理病变部位,减少治疗的误差和遗漏。

在根管预备方面,机用镍钛器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动器械。

镍钛器械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切削效率,能够更好地适应根管的弯曲形态,更有效地清理和成形根管。

同时,根管冲洗技术也得到了改进。

除了常用的次氯酸钠溶液,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冲洗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它们能够更好地去除玷污层,提高根管消毒的效果。

另外,三维根管充填技术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传统的根管充填方法往往难以完全填满根管系统,容易导致细菌残留和复发感染。

而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或新型的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可以实现更严密的根管封闭,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和渗漏。

在诊断技术方面,数字化 X 射线摄影、锥形束 CT(CBCT)等技术为根管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CBCT 能够三维立体地显示牙齿和根管的形态,帮助医生发现隐藏的根管、牙根纵裂等问题,从而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

除了技术和设备的改进,治疗理念的更新也对根管治疗的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根管治疗的现代进展

根管治疗的现代进展
臭 、 大量渗 出液 , 达 到不 痛 、 臭 、 无 即 不 不
关键 词
01 05 0
根 管 治疗 现 代 进 展
d i 1 3 6 / .is .1 0 —61 x 0 0 o: 0. 9 9 j sn 0 7 4 .2 1 .
湿时就 日进行 根管 充填 。 』 根管 充填 的方法 : 目前临床上根管充 填的方法主要是 牙胶结 合根 管封闭剂 的
选择合适 的侧 方加压 器顺 一侧 根管壁插 入根管 , 出加压 器后 , 和加压 器大小 抽 选 合适 的副尖插入间隙 , 复操作至不能 向 反
根管深部插入为止 。
经反应。电刺 激对 临床判 断根髓 有尢 活
力最有意义。
落入病人 口内; 再者根 管冲洗液有一定 的
气味和刺激性 , 病人在治疗过程 中频繁嗽 口, 降低r工作 效率 。此外 , 用橡 皮 障 使 叮防止根管器 械误吞 和药 物烧 伤黏 膜 的
的组 织 液 到 达根 管 系统 。
细菌得以杀灭 , 有机物予以清除。同时超
声 锉 的 切 割作 川 , 去了 根 管 内 的感 染 牙 除
本质 , 完成 了根管成形。同时还 町帮助取
摘 要 根 管 治 疗 是 牙 髓 病 、 尖周 病 首 根
f根管内的堵塞 物 , I J 如折断 的扩大 针 、 桩 钉等 。 提高麻醉效果 , 废用砷剂失活 砷剂封药时 间过长会 引起化 学性 根 尖周炎 , 若操作 慎 , 如封药不严 , 砷剂漏 入牙问隙 , 则可 以导致牙周组织坏死。病 人 咀Ⅱ 爵致使 封药脱落 , 并将其误吞入者 也小少见 , 目前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使用 砷失活剂。
向叮分 为侧方加压充填 和垂 直加压充填 ,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在现代口腔医学领域,牙齿根管治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拯救受到严重感染或损伤的牙髓及根尖周组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牙齿根管治疗技术也在持续改进,为患者带来了更有效、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过去,传统的根管治疗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牙髓疾病,但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器械和技术的限制,导致根管清理不彻底,残留感染物质,从而增加了治疗失败的风险。

此外,传统技术对于复杂根管系统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遗漏细小的分支根管,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来,根管治疗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首先是诊断技术的提升。

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手段,如锥形束 CT(CBCT),医生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牙齿内部的根管形态、结构以及病变范围。

这使得医生在治疗前就能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在器械方面,新型的根管预备器械不断涌现。

镍钛器械因其良好的柔韧性和切削能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不锈钢器械。

镍钛器械能够更好地适应根管的弯曲形态,更有效地清理根管壁上的感染物质,同时减少根管偏移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根管消毒方法也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消毒药物可能存在着杀菌效果有限、刺激性大等问题。

而现在,一些新型的消毒材料,如氢氧化钙糊剂、次氯酸钠溶液等,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和更低的刺激性,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根管内的细菌,为根管充填创造良好的条件。

此外,根管充填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密封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而新型的生物陶瓷类充填材料,如 MTA(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和Biodentine(生物活性牙本质替代品)等,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封闭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细菌再次侵入根管,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同时,显微镜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精细度。

在显微镜下,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根管口、根管峡部等细微结构,从而更彻底地清理和充填根管,尤其是对于复杂和疑难病例,显微镜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展望

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展望

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展望随着牙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根管治疗已成为牙科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而根管充填材料是根管治疗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于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与关注。

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意味着对传统充填材料的改进与创新。

其目的是提高充填效果、保护牙体的完整性、增加治疗过程的舒适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这些新型根管充填材料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可塑性以及耐腐蚀性等。

首先,新型根管充填材料应具备抗菌性,即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在根管内的滋生与扩散。

根管内的微生物感染是根管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

因此,发展抗菌性能强的根管充填材料,能够更好地降低根管内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其次,新型根管充填材料应具备生物相容性,即能与牙齿组织和根尖周组织相容。

治疗过程中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充填材料可以减少充填材料与组织之间的反应,并减少治疗后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研发需要注重与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同时,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可塑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可塑性意味着充填材料能够适应根管的形状,并填充根管的所有空隙,从而有效保证充填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往往存在填充不完全或充填材料脱落等问题,而新型根管充填材料的可塑性强,能够更好地适应根管的形状,并填充所有空隙,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此外,新型根管充填材料还应具备耐腐蚀性。

由于根管内环境的复杂性,传统充填材料往往受到根管内液体和细菌的腐蚀,导致充填材料的退化和失效。

因此,发展具有耐腐蚀性的新型根管充填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提高充填材料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根管治疗术临床操作新进展

根管治疗术临床操作新进展

根管治疗术临床操作新进展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50%以上,而根管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法。

根管治疗术在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根管预备器械和预备方法、根管充填材料和方法的改进,以及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等的进步,在临床上从技术层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增加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是目前保存患牙最好的治疗方法。

标签:根管治疗术;临床操作;新进展根管治疗术是治疗口腔科常见疾病“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根管治疗术已逐步发展为理论系统完善、操作步骤规范、器械设备标准化及疗效恒定的一种保存患牙的治疗方法。

近二十多年來,根管治疗术的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根管预备器械和预备方法、根管充填材料和方法,以及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等均有明显进步,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可达95%左右,而且明显扩大了牙齿保存的范围。

一根管治疗的概述(一)根管治疗的概念: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型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后,严密充填根冠。

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或促进根尖病变愈合的方法[1]。

(二)根管治疗的适应症1、任何原因引起的牙髓炎及牙髓坏死不能保留活髓的情况。

2 、任何原因引起的根尖病变。

尤其对于残冠残根牙,修复科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根管治疗术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三)根管治疗的步骤1、术前评估。

2、髓腔的开通。

3、根管的预备4、根管消毒。

5、根管充填。

二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操作新进展:(一)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进步:为了能达到“彻底消灭根管内感染源”和“严密充填根管,防止再感染”的目的,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医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根管治疗技术有关的研究简要归纳如下:1.根管内微生物学研究:随着厌氧培养和厌氧菌分析鉴定技术的进步,已确定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约占2/3 以上;厌氧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如产黑色素类杆菌群、不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和梭杆菌属等。

根管治疗的现状及技术研究

根管治疗的现状及技术研究

浅谈根管治疗的现状及技术研究【摘要】根管治疗是一个古老的治疗方法,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最初只是去除根管内容物和用一些药物消毒、安抚而已。

到19世纪后期,由于细菌学的发展,才逐步形成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的一套较完整的方法。

它的发展是伴随医学领域的进步而逐渐完善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器械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根管治疗术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理念的更新和器械的改进以及新的根管填充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根管治疗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日臻成熟,效果更好。

【关键词】根管疗法;根管充填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65-011 根管治疗的定义及优势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牙髓坏死、慢性牙髓炎(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牙髓牙周综合征和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患牙者均为根管治疗术的适应症。

对于很多口腔疾病根治都不是那么容易,而根管治疗的出现为牙病患者带来了恢复口腔健康的希望,根管治疗是解决牙痛,治疗牙病的一个有效治疗方式。

根管治疗可以治愈一些牙齿顽疾,但是也有些缺点,不过总体来说目前根管治疗口腔疾病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根管对于很多口腔疾病根治都不是那么容易,而根管治疗的出现为牙病患者带来了恢复口腔健康的希望,根管治疗是解决牙痛,治疗牙病的一个有效治疗方式。

根管治疗可以治愈一些牙齿顽疾,但是也有些缺点,不过总体来说目前根管治疗口腔疾病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根管治疗新进展新技术

根管治疗新进展新技术

将根管壁及马来胶 针涂上一层薄薄的
封填剂 (Sealer)后,
再将马来胶针放入
根管内。
确认工作长度及回 拉感,将所选好的
加热填压器加热后
把多余的马来根管内前进直
到离根尖5~7mm处停
止加热。
轻压10秒,再加热1秒 后将残余的马来胶针
一起取出,使用手用
填压器垂直挤压致密。
回填技术 BACKFILL
步骤:
选用适当的充填枪
针头放入根管内直 到接触根尖处已充
填的马来胶。
压住扳机使加热软
化的马来胶直接注 入根管,此时充填
枪随之慢慢退出根
管。
再将充填马来胶的
根管以填压器垂直
致密挤压。
垂直致密挤压回填
技术大功告成。
ET40_FP
ET40D_FP
ETBD_FP
ET25_FP
必 先 利 其 器
工 欲 善 其 事

去除髓腔的钙化 及不良充填物
根尖下1 /3 段异物的取 出

根管上1 /3段 桩、折断器械、 充填物残屑等异 物的取出

金刚砂包裹, 圆形的头部, 用于安全、精 确、高效的寻 找钙化根管口
热牙胶充填法
成功的根管治疗必须倚赖 正确的扩大、清洁和充填。 ----孙志达
开髓器械
开髓车针
根管开髓钻 能够一次完成开髓和修整髓腔壁 带可切割圆头的锥形金钢砂车针
髓腔修整车针
根管口修整成型 无切割尖端预防髓底和根管壁穿孔 金刚砂
髓腔修整钨钢车针 (Endo Z)
钨钢;
长锥状形状能够进入各种髓腔 沿长轴的切割刃,切割清洁,且无震动,碎屑能不停地沿切割刃排出 无切割尖端预防髓底和根管壁穿孔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

牙齿根管治疗技术改进牙齿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影响着我们的外貌和发音。

然而,当牙齿受到严重的损伤或感染时,根管治疗就成为了拯救牙齿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牙齿根管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一、传统牙齿根管治疗技术的局限性在了解牙齿根管治疗技术的改进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传统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根管治疗通常需要多次就诊,患者可能需要忍受较长时间的疼痛和不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主要依靠 X 光片来确定根管的位置和形态,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准确地显示复杂的根管结构。

此外,传统的根管治疗工具也相对简单,对于一些弯曲、狭窄或变异的根管,清理和填充往往不够彻底,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

而且,治疗过程中对牙齿和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二、现代牙齿根管治疗技术的改进1、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为了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显微镜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牙齿根管治疗中。

通过显微镜,医生可以获得更清晰、放大的视野,能够更准确地观察根管的内部结构,包括细小的分支、侧支根管等。

这有助于更彻底地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例如,在处理复杂的根管形态时,显微镜可以帮助医生发现隐藏的根管口,避免遗漏。

同时,在进行根管填充时,医生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填充材料的位置和厚度,确保填充的质量。

2、三维成像技术除了显微镜技术,三维成像技术如锥形束 CT(CBCT)也为牙齿根管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

CBCT 可以提供牙齿和周围组织的三维图像,使医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根管的情况。

与传统的 X 光片相比,CBCT 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根管的长度、直径、弯曲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根管形态异常或存在牙根吸收等问题的患者。

3、新型器械和材料的使用在牙齿根管治疗中,器械和材料的不断更新也推动了技术的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管长度测量
(SM-RCM-1根管长度测定仪)
使用方法: 总开关按到ON后,根管支架夹住根管针,插入根管内。(不 可以先插入根管后打开开关) 口角拉勾挂在嘴角,或夹在金属吸唾管上; 夹住根管针金属部分;推到0.5位置时停下,标记(已达根尖 附近,减去0.5~1.0mm即为操作长度,如要穿通根尖孔时则以 0.5为标准。 根据牙体、根管形状不同,应根据临床具体判断。
根管预备应遵循的原则
• 应在直视根管口的情况下操作
• 应在冲洗液湿润下进行
• 频繁进行根管冲洗,特别是用根管锉时
• 必须从小到大按序号使用 • 用MAF(master apical file)反复进行 recapitulation
根管预备应遵循的原则
• 扩孔操作每次只能旋转1/4-1/2圈,再上下 移动,拔出时用酒精棉球擦拭碎屑。 • 用根管锉要紧靠根管壁,采用圆周锉法。 • 多使用小号器械, • 弯曲根管:器械予弯,反复修正根管工作长 度,不得扩孔。
OFF
根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比较
准确的测量根管的工作长度,对于提高全部去髓术及完善的根管 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根管长度测量方法有手感法,X线 片法,电测法。
一、手感法:手感法是通过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的痛觉来确定根管 的工作长度,此法要求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不适合过大或 狭窄的根管,准确性较低。 二、X线片法: 无论是平行焦距投照法还是分角线投照法,在正 确操作条件下,线片上的牙齿长度与牙齿的实际长度是相等的。 可以通过测量X线片上的牙齿长度来确定牙齿根管的工作长度。为 避免由于投照角度不准确而造成的牙齿长度失真,可以采用插诊 断丝的X线片法来确定工作长度,其牙齿实际长度=插入诊断丝的 长度/X线片上的诊断丝的长度×X线片上牙齿的长度。
根管长度测量
根管长度测量
Y.X1
牙体长度=---------Y1 操作长度=牙体长度-0.5 明确如下概念:
1、牙体长度
2、操作长度
3、根管长度
根管长度测量
(SM-RCM-1根管长度测定仪)
根管长度电子测量仪的原理是基于Suzuki(1942)和 Sunada(1962)的先期科研成果。最新的发现表明:不管年 龄的大小和牙齿的形状不同,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之间的 电阻值大约维持在6.5KΩ左右。在此基础之上,电阻型根 尖孔测定仪被制造出来并推向市场。6.5KΩ的数值被设定 在根管长度测定仪的电子电路。根管长度测定仪的一端是 通过唇夹与口腔黏膜相连,另一端与根管针(锉)相连。 当根管针进入到根管,并逼近根尖孔,直到它的尖端接触 到根尖孔处的牙周组织,这个电路即形成了回路。根管长 度测定仪的电阻与根管针(锉)尖---口腔黏膜之间的电阻 现在达到一致时,仪器显示根管针已达到根尖孔。
逐步后退预备法
• 优点:根尖区只使用弹性好的小号根管 锉,穿孔危险性小。不破坏根尖孔形态, 不易超充。根管上部呈喇叭状,根管冲 洗和充填方便。方便插入根管充填器。
• 缺点:细小狭窄的扁平根管有形成穿孔 的可能。
逐步后退法
细小弯曲根管的预备
• 根据根管弯曲情况预
弯根管器械,
• 必要时调整器械规格
现代根管治疗和新进展
根管治疗的发展趋势
• 使用的器材对人体无害,
特别是无致癌倾向; • 着眼于远期疗效-20年以上;坏疽——感染根管(狭 义) • 根管内有细菌感染时——感 染根管(广义)
• 急性全部性化脓性牙髓炎、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全部性 牙髓坏疽、部分死髓牙。
扩大针、锉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 扩大针: 锉削能力差,由于其刃距宽,碎屑 和根管内容物推出根尖孔的危险性较根管锉 小。插入时与根管壁的摩擦力较小。因此, 多用于根管预备之初,清除根管内容物。扩 孔时仅仅是器械的尖端与根管壁接触,其上 部没有扩孔作用,与根管锉相反。
锉、扩大针的使用方法
弯曲器械尖端探索根管
寻找根管口的方法
7.在髓室底涂碘酊,然后用稍干的酒精棉球擦过髓 底以去碘,着色较深的地方常为根管口或发育沟。
8.透照法:使用光导纤维诊断仪的光源透照颊舌侧牙 冠部之硬组织,光线通过牙釉质和牙本质进入髓腔, 可以看到根管口是个黑点;而将光源从软组织靠近牙 根突出处进行透照,光线通过软组织、牙骨质和牙本 质进入髓腔,则显示出根管口比附近之髓底部要亮些。
根管预备后应具备的形态
• 术前的根管形态必须包含在术后的 根管形态之中 • 预备后的根管从根管口到根尖孔呈 倒锥形的喇叭状 • 根尖孔的形态不被破坏
根管预备后应具备的形态
• 拔髓时,根管预备的深度必须在根尖狭 窄处,根管锉的尖在牙本质牙骨质界 • 根尖处扩大到比最初进入根管的根管锉 至少大三号 • 为了进行根管加压充填,根尖部必须具 有一定的形态
根管治疗的必要步骤
• 去除感染源:彻底去除 根管内腐败物质;彻底 消毒根管壁牙本质(杀 灭深部细菌); • 促进机体自然愈合能力; 局部镇静、建立引流; 改善全身状态。
感染源清除的难点
• 解剖学因素:根管的复杂性(副根 管、侧支、根尖分歧),牙根弯曲, 根管狭窄(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髓石。 • 病理学和细菌学因素:大量细菌存 在,牙髓分解腐败产物,侵入牙本 质小管的细菌(消毒困难),继发 病变(尖周病变)形成,根管内为 机体防御机制的盲区。
寻找根管口的方法
5.髓室底有几条发育沟,都与根管的开口方向有关,即沿髓室 底的发育沟移行到根管口。所以应用非常锐利的根管探针沿着发 育沟搔刮,可望打开较紧的根管口。 6.当已经指出一个根管时,可估计其余根管的可能位臵,必要 时可用小球钻在其根管可能或预期所在的发育沟部位除去少量牙 本质,然后使用锐利探针试图刺穿任何钙化区,以指出根管口除 去牙颈部的牙本质领圈以暴露根管口的位臵。注意钻磨发育沟时 不要过分地加深或磨平发育沟,以免失去这些自然标志而向侧方 磨削或穿刺根分叉区。
侵入根管壁牙本质的细菌
根管治疗的定义、目的、意义
• 定义:根管治疗是对死髓牙和感染根管壁进 行机械的和化学的清洁、消毒后选择适当的 材料充填根管腔的治疗手段。 • 目的:防止感染从牙髓腔向根尖组织扩散, 去除感染源,促进病变愈合。
• 意义:通过根管治疗,消除根尖病变扩散和 牙源性病灶感染的危险,保存牙齿长期行使 正常功能。
寻找根管口的方法
2.除去磨牙髓腔内牙颈部位的遮拦根管口的牙本质领圈,以便 充分暴露髓室底的根管口。 3.采用能溶解和除去髓腔内坏死组织的根管冲洗剂,以彻底清 理髓室后,根管口就很可能被察觉出来。 4.探测根管口时,应注意选择髓室底较暗处的覆盖在牙骨质上 方的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上作彻底地探查。并且还应注意按照 根管的方向进行探查。
寻找根管口的方法
临床上,多根管牙若因某些原因,寻找根管口有困难时, 除了应用牙齿髓腔解剖形态的知识外,还可结合使用下列方法 来帮助寻找根管口。
1.多根管牙常因增龄性变化或修复性牙本质的沉积,或髓 石,或髓腔钙化,或根管形态变异等情况,而使根管口不易查 找时,可借助于牙齿的三维立体解剖形态,从各个方向和位臵 来理解和观察牙髓腔的解剖形态;并采用多种角度投照法所拍 摄的X线片来了解和指出牙根和根管的数目、形状、位臵、方 向和弯曲情况;牙根对牙冠的关系;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各 种可能的变异情况等。
根管长度测量
(SM-RCM-1根管长度测定仪)
特点:
1、不受根管环境影响(干燥、湿润)。 2、不受根管针粗细影响。 3、大屏幕液晶显示,清晰、直观。 4、声音变化提示。 5、省电、可高压消毒。
根管长度测量
(SM-RCM-1根管长度测定仪)
根管长度测量
(SM-RCM-1根管长度测定仪)
根管针前端在刻度表 上显示,到达2时发 出警告声,根尖狭窄 指示线闪烁。
弯曲根管预备时形态的变化
根尖基座形成的位置
机械性根管预备的一般标准
• • • • • • • 上颌 中切牙 80~90 侧切牙 70~80 尖牙 55~60 第一双尖牙 35~40 第二双尖牙 50~55 磨牙 35~40~50 下颌 40~50 40~50 50~55 50 50~60 35~40~50
根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比较
三.电测法
根管长度的测量手感法虽准确性欠佳,但经济方便, 常与X线法及电测法同时应用以提高根管长度测量的准 确性。X线法的准确性已得到普遍公认。电测法的准确 性尚存一定异议,由于其相对易操作及无放射性损伤, 在理论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后,可能会取代X线方法。
电测时遇如下情况需注意:根尖未发育完成,根折, 髓腔穿孔,窝洞内有增生龈组织和金属修复体等。
根管治疗的术式--根
管治疗的必要器械
器械的标准化
根管预备
• 定义:使用根管清洗剂和根管器械清除 根管壁的有机质、感染牙本质、有害的
根管内容物和感染源,修正根管内狭窄 和弯曲,为严密地充填根管提供便利条 件。
• 提示:根管操作应在药物湿润下进行。
扩大针、锉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 两者都能用于扩孔和锉,其刃部结构决定其不同特 性。 • 锉:根管锉的效率高,越近柄端效率越高,根管上 部锉削率强,使用锉削动作易使根管壁形成不规则 形态,根管断面易形成卵圆形或椭圆形。根管锉的 刃距短、刃间沟小,锉屑易阻塞根尖孔,使用中应 频繁进行根管冲洗。 • H锉:锉削效率极高,易进入牙本质而折断,不能用 于扩孔
根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器械到达根尖孔的可能性;
• 根尖病变的种类和范围;
• 机体的抵抗力。
根管治疗的原则
• 无菌原则 • 根管的机械性扩大、清洁(同时形成排 脓通道) • 化学清洁 • 药物消毒 • 避免尖周组织的机械和化学性损伤 • 降低咬合
根管口入口的预备
对于整个治疗过程,髓腔的完全开放及根管口入口的预备 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该过程中,包括所 有的髓腔牙髓组织及根管口的增生牙本质都被彻底清除。髓腔入 口的大小与形态是由其根管系统的管口位置及其根管具体解剖形 态所决定的,应据此完成成功的根管预备。为下一步的治疗扫除 所有的障碍。另外,髓腔轴壁应平直光滑。将髓腔内壁制备成如 此形态是为了根管扩大针能顺利进入,其具体标准为不需要移动 口镜即可清楚的观察各个根管口。理想情况下,髓腔各轴壁应基 本平行,咬合面应稍张开但张开角度不应超过5度,以达到既能 保证将来修复体顺利就位又能提供良好的固位力的效果。为了保 证根管器械的顺利进出,还应对髓腔进行充分的冲洗。总之,良 好的根管入口预备是成功治疗的第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