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解氧含量.
水中的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是指水中含有的氧分子。
它是水中的一种活性物质,受温度、水分、和酸碱度的影响。
它的含量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也是水体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 溶解氧的来源
相对于生物体,水中的溶解氧属于有机物质,来源主要有大气溶解、生物降解以及光氧化作用。
(1)大气溶解
由于水的表面积和温度,大气溶解氧在水中更容易溶解,一般可以溶解大气中的20~80%的溶解氧向水体中溶入。
(2)生物降解
生物毒素的非生物降解过程会产生氧,而生物体的全代谢也会产生大量溶解氧,将氧分子溶入水体中,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增加。
(3)光氧化作用
当水体中溶解氧浓度低于20~30mg/L时,光照作用可以使溶解氧浓度升高,光氧化作用是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
2. 溶解氧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水的温度越高,溶解氧浓度越低,当水温超过30℃时,溶解氧的含量将会急剧下降。
(2)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越高,溶解氧的浓度越低,当水的酸碱度超过7.5时,溶解氧的浓度会急剧下降。
(3)污染物
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将水体中的溶解氧消耗掉,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导致水体环境受到污染。
3. 溶解氧的重要性
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体生存、繁衍和发育的重要生物物质,它与水体的环境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不够,可能会给淡水生物的生长、繁殖等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某些水体的生态系统紊乱。
国家水质标准 溶解氧

国家水质标准溶解氧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溶解氧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水质标准中对溶解氧的要求也相当严格。
本文将对国家水质标准中关于溶解氧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国家水质标准中对溶解氧的要求主要包括水质分级标准和相关监测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规定,地表水中溶解氧的一级标准为大江、大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为5mg/L,二级标准为3mg/L,三级标准为2mg/L,四级标准为1mg/L。
而对于地表水中的Ⅰ类水源地,其溶解氧的一级标准为9mg/L,二级标准为7mg/L,三级标准为5mg/L。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水体中生物需氧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而确定的,旨在保障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此外,国家对溶解氧的监测指标也有详细规定。
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氧的测定方法、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等。
其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应符合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相关标准,监测频次应根据水体类型和污染情况进行合理确定,监测点位应覆盖水体的各个部分,以全面了解水体的溶解氧情况。
为了保障水体的溶解氧达标,国家对水体的污染物排放和水质治理也有严格的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和《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水质标准》等法律法规对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地方政府加大水体保护和治理的力度,确保水体的溶解氧达标。
同时,国家还对水体的污染物排放和水质治理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对超标排放和不达标水质进行严厉处罚,以推动各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加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也要加强对水体溶解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溶解氧不达标的问题。
同时,加强对水体污染源的排查和治理,减少水体受到的污染,保障水体的溶解氧达标。
此外,加强对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溶解氧指数计算公式

溶解氧指数计算公式
鱼类异常影响着水质,影响水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溶解氧是一个重要
指标来衡量水质状况。
溶解氧指数(DO)是一种测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标准。
溶解氧指数是衡量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反映水质的状况,评
价水体生态状况。
溶解氧指数是采取溶氧仪进行测量,不同的水环境会有不同程度的溶解
氧含量。
据报道,常规的溶解氧正常水域的指数为6.5~9.0毫克/升,少于6.5毫克/升,而高于9.0毫克/升的水域被称为溶解氧异常水域。
在进行溶解氧指数测量时,需要测量以下参数:水温,溶解氧含量,pH,浊度,氨氮含量,有机物、细菌含量等。
其中,水温在温度变化范围内可以
不影响溶解氧指数的测量结果,但pH,溶解氧,浊度和氨氮等因素超过正
常水域可能会影响指数的正确测量结果。
此外,当溶解氧含量处于水文背景下,正常指数不超过11.0mg/L时,大量消亡现象出现,当溶解氧低于
4mg/L时,鱼类猝死出现。
通过测量水质参数,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溶解氧指数,用公式:
DO=Σ[(A)+(B)]+[((C)-(D))+(E)]来计算,其中A为水体的溶解氧含量;B
为水温的影响,经常根据水温的升降来计算;C为水中的pH空气的影响;D
为水的浊度的影响;E为水的氨氮的影响,经常用来计算有机物和细菌的影响。
溶解氧指数始终都是衡量水质状况、评价水体生态状况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有助于我们对水质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万能溶解氧仪:使用专用的万能溶解氧仪设备,通过电极分析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这种方法精确、快速,适用于各种水体的溶解氧测定。
2. 瓶中法:将采集的水样装入无氧玻璃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密封瓶口,使其与溶解氧发生反应,反应后在瓶内形成硫代硫酸钠。
再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未反应的亚硫酸钠,测定亚硫酸钠消耗量,进而计算出水中溶解氧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
3. 电解法:利用电解池,将电流通过水样,使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氧气,通过电流和时间来计算溶解氧含量。
这种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但测定精度高。
4. 比色法:通过颜色反应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常用的比色试剂包括亚硝酸钠和亚丙酮,根据试剂在溶解氧存在下的颜色变化,利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解氧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样和测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另外,在进行溶解氧测定时,应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水中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数量,它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因此,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于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1.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它利用电极在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常用的电极有氧化还原电极和极谱电极。
其中,氧化还原电极是一种常用的电极,它由一个银/银氯化物电极和一个铂电极组成。
在测定时,将电极插入水中,通过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2. 光学法
光学法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光学法有荧光法和吸收光谱法。
其中,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利用荧光物质在水中的荧光强度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成正比的原理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在测定时,将荧光物质加入水中,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3. 化学法
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的方法。
常用
的化学法有碘滴定法和亚硝酸盐法。
其中,碘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利用碘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生成碘化物的原理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在测定时,将碘溶液加入水中,通过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解氧名词解释

溶解氧名词解释溶解氧又叫做饱和氧浓度,是表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地,凡是被水所溶解的气体总称为水溶氧,或简称为溶解氧,通常用溶解氧这一术语来表示。
它是以克/升( g/L)的形式表示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水溶氧测定时,常以国际单位( C·L/L)或毫克/升( mg/L)表示,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溶解氧是表示水中氧的质量分数,它与温度、水中物质组成等因素有关。
随着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增多,在天然水中,它们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达到一定限度后,溶解氧含量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
同时溶解氧也与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的种类及含量有关。
随着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的种类及含量增加,溶解氧也相应增多,但不能认为水中溶解氧就越多,因为盐类浓度过高时,反而会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富集,对鱼类生长不利。
2)在各种溶解氧的水体中,各种动物的需氧情况是不同的。
浮游植物要求溶解氧极少,只要水中有足够的碳素化合物就可生存;浮游动物则要求溶解氧较多,在较低溶解氧浓度下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底栖动物只要水中有足够的碳素化合物即可生存;大型底栖动物则要求在溶解氧中有较高的比例才能保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溶解氧浓度一般根据鱼类需要确定。
高温季节,鱼类需要氧较多,水体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溶解氧。
冬季,鱼类的耗氧量不大,水体中的溶解氧即可满足需要。
4)溶解氧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尤其重要。
如鱼类耗氧率很高,它们有不同的耐氧性,不同种鱼有不同的耐氧阈,因此要根据不同鱼的耐氧性选择适宜的溶解氧浓度。
常用的有机溶剂和水基质溶解氧监测仪等。
1)目前常用的溶解氧分析方法主要是测定溶解氧的电化学分析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被测物质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使参比电极发生电位改变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2)测量原理:阴极区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溶液呈酸性,可采用普通的酸碱指示剂;阳极区被测物质发生还原反应,溶液呈碱性,可采用普通的酸碱指示剂和一般的有机指示剂。
请问哪几种方法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请问哪几种方法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加水面上的大气压力。
增加水面上的气体的氧分压直至是纯氧。
降低水的温度。
降低水中的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
2\氧气是一种比较难溶以水的气体,可以用纯氧直接加到水里,但要用扩散管,所谓扩散管是一些能把气体分散分细的出气装置,象水族箱用的沙气头、沙气条等,同时要把水搅拌均匀受溶氧气1.增加曝气量或曝气设备。
2.增加曝气面积(或者曝气头的面积)。
3.通过改变曝气头来改变的气泡直径(变小),提高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
4.增加池体高度,延长气体与水接触时间。
5.将空气曝气改成纯氧曝气。
6.降低水温,提高氧的溶解量。
还有什么想到了再补充吧。
提高转速或通纯氧溶氧量: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发酵生产中,一般以通气比来表示通气量,通常以每分钟内通过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空气体积比来表示。
溶氧量可以通过通气量来控制。
发酵转速确定不能只根据DO,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比如空气的供应量和菌种的耐受及搅拌叶情况。
如果空气供应是限制因素,那么只能将DO设计低一些,这时即便是提高搅拌转速也不能有效提高DO,反而增加了菌体的损伤,降低产率。
如果手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拟合出搅拌,DO和空气流量的关系。
这时就可以根据模型进行确定。
如果拟合不出来模型就用统计的方法,估计出一个经验的控制方法。
C、N源及C/N比对微生物碳氮比(C/N)碳氮比是指微生物体或其它有机物中所含碳素和氮素重量的比值。
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所要求的适宜C/N比一般为25:1。
因为微生物每合成1份有机物质需要利用5份碳素和1份氮素,同时还需要利用20份碳素作为能量来源。
当堆肥材料的C/N大于25:1时,微生物不能大量繁殖,而且从有机物中释放同的氮素全部为微生物自身生长所利用。
当堆肥材料的C/N小于25:1时,微生物繁殖快,堆肥材料分解也快,而且有多余的氮素释放,施到土壤后供作物利用,也有利于腐殖质形成。
调节C/N比的方法:添加人粪尿、豆科绿肥和化学氮肥以降低C/N比。
水中溶解氧报告

水中溶解氧报告引言水中溶解氧是指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量,是水质评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报告旨在介绍水中溶解氧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环境意义。
定义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量。
它通常以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溶解氧的质量或体积(mg/L或ppm)来表示。
影响因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 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因为溶解氧在高温下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增加。
2. 水中有机物含量:有机物的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3. 湍流程度:水的湍流程度越高,会增加氧气与水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4. 光照强度:光照能够促进水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测量方法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常用方法包括: 1. 电极法:使用溶解氧电极,通过测量溶解氧与电极间的电信号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2. 化学法:使用化学试剂将水样中的溶解氧转化成能与某种化学物质反应的物质,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信号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3. 光学法:利用氧气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在水样中的衰减情况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环境意义水中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溶解氧含量能够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含量都会对水生物造成危害。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缺氧,使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引发不适甚至死亡。
而过高的溶解氧含量则可能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生理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水中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受温度、有机物含量、湍流程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持水生生物的健康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了解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十分重要。
测量水中溶解氧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电极法、化学法和光学法等。
对水中溶解氧进行监测和控制,对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碘量法原理
MnSO4 NaOH Mn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 (白色沉淀) 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 OH 2 释放出游离碘。
2MnOH 2 O2 2MI
MnOOH 2 2H 2 SO4 MnSO4 2 3H 2O
⑶为测定BOD5打基础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2、测定方法的选择
清洁水可直接采 用碘量法测定
碘量法
修正法碘量法 膜电极法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K 2Cr2O7 6KI 7 H 2 SO4 Cr2 SO4 3 3I 2 4K 2 SO4 7 H 2O
I 2 2 Na2 S 2 03 Na2 S 4O6 2 NaI
计算:
0.025 10.00 Na2 S 2 O3 mg / l V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四、试验步骤
1、取样
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 ,注意不要在瓶中留有气泡。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6、标定硫代硫酸钠
250ml碘量瓶 + 100ml蒸馏水 + 1g KI + 10.00ml,0.025mol/l重铬酸钾 + 5ml(1+5)硫酸 用Na2S2O3滴定到淡黄色 +1ml淀粉溶液 摇匀,放置暗处5min
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四、试验步骤
1、取样
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 ,注意不要在瓶中留有气泡。
2、固定
将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 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 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 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6、标定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不稳定,在放置过
程中Na2S2O3浓度会发生改变, 故每次用时应进行标定,以确 定其当前浓度。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5、计算
M V 8 1000 DO O2 , mg / l 100
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修正法碘量法 膜电极法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二、试验目的
(1)熟悉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及过程 (2)掌握滴定管的使用 (3)熟练掌握滴定终点的控制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碘量法
修正法碘量法 膜电极法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2、测定方法的选择
根据分子氧透过薄 膜的扩散速率来测 定水中溶解氧。方 法简便、快速,干 扰少,可用于现场 测定。
碘量法
3、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 ml硫酸。 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 放置暗处5min。
4、滴定
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
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
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 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 MnSO 4 I 2 K 2 SO4 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 Na生产四价锰的氢氧化物 2 S 4 O6 2 NaI 沉淀
2 Na2 S 2O3 I 2
O2 2MnOOH 2 2I 2 4 Na2 S 2O3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 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 可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测定方法的选择
叠 氮 化 钠 修 正 法 : 水 样 中 NO2--N 含 量 >0.05mg/L, Fe2 +<1mg/L时,适用于多数污水 及生化处理出水; 高锰酸钾修正法:水样中Fe2+>1mg/L; 明矾絮凝修正法: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 硫酸铜一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含有活性污 泥悬浊物的水样;
水中溶解氧含量 的测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一、概 述
1、测定溶解氧的原因:
⑴通过测定DO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
⑵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重要监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