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翻译稿)介绍

Ⅰ.条件、要求和益处

介绍

为保障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物流的安全,促进贸易便利,世界海关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标准框架》)中加以规定。《标准框架》在2005年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大部分成员海关表示了启动实施《标准框架》的意向。考虑到启动新项目的紧迫性,理事会通过了有关规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框架原则的基础文件。《标准框架》包括经认证的经营者()的概念,理事会决定由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的相关规定。

本文为成员和国际贸易界提供了在全球层面实施项目的基本技术指南。其目的是作为各国实施项目的起点,并为有效实施《标准框架》支柱二(海关和商界的伙伴关系)的相关标准提供支持。该指南将为海关和双方在全球层面长期实施制度提供重要标准。这些核心的国际标准将构成参与项目各方所必须遵循的基准线。同时,本文还允各国海关根据各自需求增加补充性国家标准。

海关认识到国际供应链不是分散的实体,而是由代表不同贸易行业的参与者构成的一系列特定整体。某些“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参与者长期代表某个进口商在特定国家从事重复的进口活动。在其他“供应链”中,参与者要么常常变化,要么只是为了单一进口交易而组

合在一起。无论供应链是规律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海关意识到自身并不拥有贸易供应链的任何一部分。全球供应链属于参与到供应链中的众多商界企业。因此,商界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是《标准框架》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为了达到《标准框架》有关安全和便利的最终目标,海关必须采取透明、积极合作的态度,进一步加强海关制度现代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国际贸易界便利。因此,基于现有的和已纳入规划的资源,海关应积极考虑能够协助商界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的途径。国际贸易界和运输界具有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有助于海关更好地履行在便利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商界企业应当利用这一时机,与海关建立起新的、适当的合作关系,协助海关履行与安全相关的职责。为了获得和保持商界企业的支持,必须对所需的要素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必须对获得身份的条件和要求达成共识,并应在国家层面的项目中明确的列明。更重要的是,第一步,必须阐明参与《标准框架》项目所能实现的切实便利。成员海关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参与增强全球供应链安全活动所带来的便利,是商界企业能够承担为加强现有安全措施而增加的额外成本的关键因素。清晰和切实的便利有助于激励商界企业参与项目。

显然,成员在启动国家层面项目时将面对一些挑战。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必然的――即现在是提出全球海关大格局的时机,海关通过保护贯穿国际供应链的贸易流的安全,在保障国家的经济和物质安全方面发

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意义上,成员可以以灵活的方式促进项目的发展,并更好地对国家项目进行扩展和必要地修正。本文将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基准纲要。

最后,应当承认,实现全球互认系统还需要若干时间。在这一方面,成员和秘书处建议以“分阶段”渐进的方式实施标准框架,将来实施海关系统间项目的相互认可也同样如此。倘若海关和商界伙伴抓住《标准框架》的要素,一旦可行便采取积极的行动实施相关规定,那么一定会在国际供应链的安全与便利方面获得额外的效果。

定义

:《标准框架》中定义为“……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货物的国际流通,并被海关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或相应供应链安全标准的一方。包括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报关行、承运商、理货人、中间商、港口、机场、货站经营者、综合经营者、仓储业经营者和分销商。

装载或运输工具:包括海运集装箱、空运货柜、载重拖车或铁路货车。第三方审核:任何方式的外部实体(非海关),被雇佣协助海关当局完成有关安全的风险评估以及相关审核程序。海关当局对身份的认证以及给予其相适用的便利水平的权利不应委托给第三方。

认证:在项目中,基于构建的一整套方法对身份进行认可,包括对申请者递交的各种文件进行评估、对厂房及资产情况和安全制度进行检查等,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框架》核心标准。

分阶段实施:根据各自的能力以及实现身份的目标,各海关循序渐进地实施《标准框架》及本文规定的制度。

审核:海关和/或海关指定的协助开展实际审核工作的第三方,为评估企业是否符合供应链身份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程序。这些措施和程序应为全面、透明的。

的条件和要求以及海关实施要求

《标准框架》承认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复杂性,对应用和实施基于风险分析的安全措施予以认可。因此,《标准框架》允许基于的商业模式,制定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安全计划。以下将讨论某些经海关确认的最佳安全标准和做法。若想获得身份,商界企业应在风险评估和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做法和程序融入到日常经营行为中。同时,对海关当局和商界双方均提出了实施要求,分别归在相应的子标题下。

海关不应在国际贸易安全和便利方面设立不同的要求,增加国际贸易界的负担。而是应由制定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该标准与其他公认的政府间的安全要求不重复,不抵触。

下列由海关确定的保障安全的最佳做法和要求,部分或者全部符合其他政府间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安全要求和标准,只要是相同或可比的。

A. 遵守海关法规的证明

当企业申请身份时,海关应充分考虑其遵守法规情况的历史记录。

要求:

a.在国家层面项目规定的时间段内,申请企业无违反海关法规和犯罪情事,否则不能获得身份;

b.如申请企业成立时间不足a中所规定时间的,将基于其所有可获得的记录和信息进行鉴定;

c. 或者,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应在a中所规定同一时期内,具有良好的海关守法记录。

B.具有符合要求的贸易记录管理系统

应及时维护与进出口活动相关的数据,并确保数据是准确、完整、有效的。维护有效的贸易记录是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的基本要素。

要求:

a.应当对货物进出口活动记录系统进行维护,以使海关能够实施任何必要的稽查;

b.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向海关提供所有必要的贸易记录;

c.应当具备符合海关管理要求的内部记录和控制机制;

d.应当适当维护并保证任何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海关认证、代理权和许可的有效性;

e.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近期生产记录档案供海关核查;

f.应当充分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者的侵入。C.财务偿付能力

的财务偿付能力是其在维持和改进供应链安全能力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

要求:

具有良好而稳定的财务状况,以能够在相应的各项商业经营活动中承担相关义务。

D.磋商、合作和交流

在所有层面——国际、国内、地方的,海关、其他主管机构和应定期对涉及共同利益的事务进行磋商,包括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措施。磋商方式应为非强制性的行为。

磋商结果应当有助于促进海关风险管理战略的发展和维护。

要求:

a. 应提供能清楚识别和随时可联络到的当地联络点或联络法人,以便在确定发生任何与海关守法和影响海关执法相关情事时,能够迅速予以协调处置(货物预订,货物跟踪,人员信息等);

b. 应个别的或适当地通过行业协会,与海关进行公开、持续的信息交换,有关执法敏感性的、法规或其他惯例规定的不能发布的信息除外;

c. 通过在国家项目中规定的特别机制,对任何异常或可疑货物单证以及异常装船信息请求,应向相应海关通报;

d. 通过在国家项目中规定的特别机制,及时将发现的非法、可疑或无法解释清楚的货物通知海关或其他管理机构,并适当对上述货物实施保护。

海关:

a.在与或其代理人磋商后,海关应建立如发生质询或涉嫌海关违规情事后的处置程序;

b.应当在适当时机及可行的情况下,在国家和本地层面致力于与国际供应链各方的常规磋商,以讨论共同关心的事务,包括涉及企业场所和货物安全的海关规定、程序和要求;

c. 如提出请求,则应对其执行与国际供应链相关的安全事务的情况做出专门反馈;

d.应向或其代理提供相应的海关官员的电话联系方式。

E.教育、培训和提高认知

海关和应当建立对人员进行安全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以识别违反安全政策的行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在安全方面的失误。

要求:

a. 应基于其商业模式,尽力对其雇员及其贸易伙伴,进行国际贸易供应链中涉及货物流通相关风险的教育;

b. 应对所有与相关贸易链相关的人员,如安全人员、货物处理人员、货物单证制作人员以及在控制范围内的货物装运、收货区域的雇员,提供必要的识别潜在可疑货物的教育材料、专家指导和培训;

c.应对教育的方式、提供的指导和开展的培训进行适当地记录,以便为类似项目提供文件资料;

d.应使雇员了解设置的有关可疑情况识别和报告的程序制度;

e.应实施特别的培训,以帮助雇员提高保持货物完整、识别内部潜在的安全威胁以及采取保护控制措施的能力;

f.如有需要或可行,应让海关熟悉相关内部信息、安全系统和程序,并提供适当培训以帮助海关获得在控制的货站、运输工具和商业运作等方面的调查方法。

海关:

a.应与合作,采取措施对海关关员进行国际贸易供应链中涉及货物流通相关风险的教育;

b.应为所有从事与安全相关业务的海关关员提供关于识别潜在可疑货物的培训材料和专家指导;

c.应当将海关管理程序中识别和处理可疑事件的指定联系人通知;

d.应实施特别的培训,以帮助海关关员提高保持货物完整、识别对于安全潜在威胁和采取保护控制措施的能力;

e.如有需要或可行,应让熟悉相关的海关信息和程序,以帮助海关进行适当的培训和研究;

f. 如有需要或可行,帮助发展和实施自愿的公司指南、安全标准、最佳作法、培训、认证方案和有关材料的行动计划,以适当提高安全意识并采取措施将安全方面的风险减少到最小;

g. 如有需要或可行,应为所有相关安全、货物处理和货物单证制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识别潜在可疑货物的培训材料和专家指导,此类材料和指导应包括对风险管理指南文件中所规定的风险要素的认知;h. 如有需要或可行,应帮助从海关的角度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F.信息交换、准入和保密

作为保护信息安全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海关和AEO必须制定并加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信息不被用于非法用途以及避免非授权的修改。

要求:

和海关:

a.将保证商业和安全敏感数据的保密性,提供的信息应仅用于所提供之用途;

b. 依据相关数据保密法规,致力于及时、完全地实施所有相关各方间有关货物放行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不应继续依赖单证和手工签名;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差别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差别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对外贸易值和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本课程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同有关法律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即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惯例,它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我们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第四、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并结合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强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后续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掌握WTO的基本原则、反补贴反倾销协议,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 20042005 2006 20072008 20092010 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 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 广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山东 福建 北京

贸易安全管理制度(按海关高级认证标准第四大点制定)

贸易安全管理制度 (按海关高级认证标准制定) 一、场所安全控制措施 (一)大门和传达室:车辆、人员进出的大门配备人员驻守。 (二)建筑结构:建筑物的建造方式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三)照明:企业生产经营场所配备充足的照明,包括以下区域:出入口,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围墙周边及停车场/停车区域。 (四)报警系统及视频监控摄像机:装配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摄像机,监测以下区域:出入口,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围墙周边及停车场/停车区域,防止未经许可进入货物存储以及装卸区。 (五)存储区域:在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域,以及用于存放进出口货物的区域,设有隔离设施,以阻止任何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六)锁闭装臵及钥匙保管:所有内外窗户,大门和围栏都设有足够数量的锁闭装臵。管理层或者保安人员要保管所有锁和钥匙

二、人员安全控制措施 (一)聘用前审核:聘用员工前,要对其应聘申请信息(例如就业经历、推荐信等)进行核实。 (二)背景调查:聘用员工前,要对其进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安全背景的检查或者调查。一经录用,要根据员工表现,以及对处于重要敏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审查和重新调查。 (三)员工离职程序:有书面制度和程序,对离职或者停职员工及时收回工作证件、设备,并禁止其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 (四)安全培训:要对员工进行供应链安全意识的日常性培训,员工要了解企业应对某种状况以及进行报告的程序。 二、商业伙伴安全控制措施 (一)建立对商业伙伴供应链评估体制 广之盈公司建立授信组织机构,成立企业授信委员会,为全面评估商业伙伴供应链工作奠定了根基。 为健全对商业伙伴供应链全面评估体制的建设,广之盈公司制定《广东广之盈贸易有限公司授信管理办法》、《广东广之盈贸易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办法》、《广东广之盈贸易有限公司合同审批表》相关制度和程序,使对商业伙伴的守法合规和贸易安全等方面的评估有全面细化的具体标准,提高企

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6个步骤

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6个步骤 1贸易单一窗口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单一窗口(Single Window)已经成为贸易便利化、规程简化和实施电子商务的核心手段。单一窗口设施正以递增的速度在五大洲建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今天,在所调查的150个经济体中,49个已经引进了单一窗口,其中有20个已经开发了单一窗口系统,与所有相关的政府机构相连接。据估算,这些国家的单一窗口每年可以减少超过15亿美元的贸易交易成本。 1.1单一窗口的概念和模式 最常为人接受的单一窗口的定义是UNECE第33号建议书中给出的。它把单一窗口描述为“一个允许贸易和运输中的各参与方通过一个单入口点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满足所有与进口、出口和转口相关的管理机构要求”。“如果信息是电子化的,则单独的数据元只应提交一次”。 图1 单一窗口的模式改进

除了被描述为一个平台、环境或者设施之外,单一窗口更适合被理解成为贸易商和政府当局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能够促进贸易商和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贸易相关信息的交换,目的是获得许可证和授权,证书和必需的审批。它允许贸易商或他们的代理机构通过一个单入口点,以纸质或电子形式递交贸易单证和数据。 最先进的单一窗口系统能够与私营部门相连,例如商业银行,报关行(customs brokers)和货运代理人(freight forwarders)。图2是莫桑比克2011年启动的单一窗口的示例。 图2 莫桑比克单一窗口示意图(源自TFIG案例- Mozambique) 1.2与贸易便利化的相关性 单一窗口可以是一项重要的贸易便利化工具。如果运行高效,它能够简化单证提交和数据收集的规程和手续,并且节省宝贵的时间和金钱。下面列出了关键利益相关方能够从单一窗口项目中获得的主要收益:

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Ⅰ.条件、要求和益处 介绍 为保障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物流的安全,促进贸易便利,世界海关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标准框架》)中加以规定。《标准框架》在2005年WCO 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大部分成员海关表示了启动实施《标准框架》的意向。考虑到启动新项目的紧迫性,理事会通过了有关规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框架原则的基础文件。《标准框架》包括经认证的经营者(AEO)的概念,理事会决定由WCO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AEO的相关规定。 本文为WCO成员和国际贸易界提供了在全球层面实施AEO项目的基本技术指南。其目的是作为各国实施AEO项目的起点,并为有效实施WCO《标准框架》支柱二(海关和商界的伙伴关系)的相关标准提供支持。该指南将为海关和AEO双方在全球层面长期实施AEO制度提供重要标准。这些核心的国际标准将构成参与AEO项目各方所必须遵循的基准线。同时,本文还允各国海关根据各自需求增加补充性国家标准。 海关认识到国际供应链不是分散的实体,而是由代表不同贸易行业的参与者构成的一系列特定整体。某些“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参与者长期代表某个进口商在特定国家从事重复的进口活动。在其他

“供应链”中,参与者要么常常变化,要么只是为了单一进口交易而组合在一起。无论供应链是规律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海关意识到自身并不拥有贸易供应链的任何一部分。全球供应链属于参与到供应链中的众多商界企业。因此,商界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是《标准框架》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为了达到《标准框架》有关安全和便利的最终目标,海关必须采取透明、积极合作的态度,进一步加强海关制度现代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国际贸易界便利。因此,基于现有的和已纳入规划的资源,海关应积极考虑能够协助商界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的途径。国际贸易界和运输界具有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有助于海关更好地履行在便利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商界企业应当利用这一时机,与海关建立起新的、适当的合作关系,协助海关履行与安全相关的职责。为了获得和保持商界企业的支持,必须对AEO所需的要素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必须对获得AEO身份的条件和要求达成共识,并应在国家层面的AEO项目中明确的列明。更重要的是,第一步,必须阐明参与《标准框架》项目所能实现的切实便利。WCO成员海关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参与增强全球供应链安全活动所带来的便利,是商界企业能够承担为加强现有安全措施而增加的额外成本的关键因素。清晰和切实的便利有助于激励商界企业参与AEO项目。 显然,WCO成员在启动国家层面AEO项目时将面对一些挑战。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必然的――即现在是提出全球海关大格局的时机,海关通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 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 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

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电子商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劳动、生活、学习的新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类通信与交往方式,间接地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直到渗透、改造、重塑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标准与增值方式。因此,电子商务是一个泛社会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而广之、最终实现普遍应用的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革新了传统经济活动的运作手段。因此,电子商务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别可分为两大类别:第一,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活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附件3:课程标准模板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编写人:魏建钢审核人:***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 2010年 6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是讲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贸易的经济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利益,了解国际贸易的各种经济效应、国际贸易政策的演进和国际贸易的国际协调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发展经济。 通过对外贸行业,特别是本地区中小外贸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的外贸业务及进出口跟单、外贸单证制作兼货代、报关报检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际贸易》课程为会计专业构建以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链为主线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岗位为主的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的作用是: 《国际贸易》是会计专业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已超过70%,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显然,每个中国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时刻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对外贸易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析有关社会经济现象。

本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分析研究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与国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目前运作机制以及影响国际贸易的相关因素和内外条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学习涉外会计知识,同时也会该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的涉外性已不用置疑。该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习会计其它课程的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电子商务》、《外贸会计》等。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为会计职业学生拓宽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为目的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与理念,《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坚持以国际贸易系统理论为基础,增加大量的合作交流成果,注重案例分析。强化技能训练,培养会计岗位职业的能力。 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包括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及其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分是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第三部分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世贸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内容。按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收集资料——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知识需要和工作能力。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为基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注重课前资料收集和课堂分析研究,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具体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案例剖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能力。 1-2-3课时安排说明 《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3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8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有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要求,明确职业岗位工作的努力方向;有助学生对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能力的分析,正确判断国际贸易形势,把握国际贸易动态;具备对国家宏观外贸政策措施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及政策措施调整的预见能力;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和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纠纷等相关贸易问题的能力。

AEO认证《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标准要求及认证的流程介绍

AEO认证《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标准要求及认证 的流程介绍 第一部分条件、要求和益处介绍 为保障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物流的安全,促进贸易便利,世界海关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标准框架》)中加以规定。《标准框架》在2005年WCO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大部分成员海关表示了启动实施《标准框架》的意向。考虑到启动新项目的紧迫性,理事会通过了有关规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框架原则的基础文件。《标准框架》包括经认证的经营者(AEO)的概念,理事会决定由WCO 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AEO的相关规定。 本文为WCO成员和国际贸易界提供了在全球层面实施AEO项目的基本技术指南。其目的是作为各国实施AEO项目的起点,并为有效实施WCO《标准框架》支柱二(海关和商界的伙伴关系)的相关标准提供支持。该指南将为海关和AEO双方在全球层面长期实施AEO制度提供重要标准。这些核心的国际标准将构成参与AEO项目各方所必须遵循的基准线。同时,本文还允各国海关根据各自需求增加补充性国家标准。

海关认识到国际供应链不是分散的实体,而是由代表不同贸易行业的参与者构成的一系列特定整体。某些“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参与者长期代表某个进口商在特定国家从事重复的进口活动。在其他“供应链”中,参与者要么常常变化,要么只是为了单一进口交易而组合在一起。无论供应链是规律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海关意识到自身并不拥有贸易供应链的任何一部分。全球供应链属于参与到供应链中的众多商界企业。因此,商界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是《标准框架》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为了达到《标准框架》有关安全和便利的最终目标,海关必须采取透明、积极合作的态度,进一步加强海关制度现代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国际贸易界便利。因此,基于现有的和已纳入规划的资源,海关应积极考虑能够协助商界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的途径。国际贸易界和运输界具有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有助于海关更好地履行在便利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商界企业应当利用这一时机,与海关建立起新的、适当的合作关系,协助海关履行与安全相关的职责。 为了获得和保持商界企业的支持,必须对AEO所需的要素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必须对获得AEO身份的条件和要求达成共识,并应在国家层面的AEO项目中明确的列明。更重要的是,第一步,必须阐明参与《标准框架》项目所能实现的切实便利。

外贸标准化

中国外贸标准化不足每年损失超万亿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6398901.html, 2010年12月14日 01:3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雪莲|北京报道 本来可以赚10万美元的一批出口灯具,因为中国企业将发货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三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货物便被某国当地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货物一压就是三个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大大损失了一笔。 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据2009年广东省外经贸协会针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每年总额达4000亿美元的外贸生意,因为对国际贸易标准的不了解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的比例就达5%,总额约200亿美元。“这个误差率是国外的20倍。”商务部许可证局高级工程师、原驻外商务参赞孟朱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每年的实际损失合人民币1万亿元以上。”孟朱明说,“这些损失在国际上居首。” 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会同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启动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项目。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杜平表示,希望该项目的实施,能够部分甚至全部挽回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的损失。 单证费超外贸企业全部利润 达2000亿美元 国际贸易中的单证,是指在国际结算中应用的单据、文件、证书等,凭借这种文件来处理国际货物的支付、运输、保险、商检、结汇。 据孟朱明介绍,国内现有的60多万家进出口企业,因对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标准化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常常由于不符合国际标准(惯例)、单货不符(单证与实际货物经核实不一致),造成滞关、压仓、退货、货物损毁等事件。 除了因此造成的损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一项测算还显示,仅国际贸易单证的费用平均就占到国际贸易额的8%。其原因是,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 “做一单国际贸易,要涉及生产、订购、银行、保险、运输、运输代理、进口、出口(转口)等45个机构出具的近360份单证。”孟朱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今年中国的国际贸易额达到2.8万亿美元,那今年我国在国际贸易单证上的支出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这甚至超过了现有外贸企业的全部利润。” 单证的繁杂也是很多外贸企业人员难以完全掌握的。

国家标准《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规范订单处理》

国家标准 《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规范订单处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依托2016年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专项子课题“电子商务信息共享及交易保障共性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6YFF0202500)”,并于2018年12月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立项编号20184289-T-469。 2、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现行借助于电子通信交换商务单证的方式通常被定义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改善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对中小企业(SME)尤为至关紧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UN/CEFACT 发布的“Business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BRS)业务需求规范”标准下的“cross industry ordering process(订单处理流程)”,给出了设立国际贸易业务订单处理的流程规范所使用的模式和方法。 BRS是UN/CEFACT发布的国际贸易便利化与标准化7套标准之一,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管理标准,由26个具体的“业务需求规范”标准组成,被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推荐使用,尤其用于海关、银行、运输、检验检疫等方面。WTO的贸易便利化协议已于2015年7月生效。中国于2015年成为WTO贸易便利化的签约国。遵守WTO的规则和标准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一项研究表明,海关程序和相关活动所需的费用占贸易总额的7%-1%,对这些程序进行简化和协调可以降低25%的成本,相当于贸易总额的1.75%-2.5%,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够极大地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BRS最初的草案由CEN/ISSS工作组eBES提出,欧洲专业委员会1组--供应链与电子业务(European Expert Group(EEG1)-Supply Chain & e-Procurement)研制完成跨行业订单。跨行业订单已在EUROFER ESIDEL (欧洲钢铁联盟)1.0版本中使用,同时被EUROFER,GS1,CIDX, EDIFICE,AIAG/ODETTE/JAMA,GHX和EDS完善与采用。

供应链贸易安全制度流程

供应链贸易安全制度 1、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的对公司供应链通关安全风险和威胁进行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通关过程符合2014年82号公告《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及进出口海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制定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供应链安全实现的全过程,以及对所涉及相关方供应链过程的评估、要求、检查等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责任牵头人为负责关务的副总经理,由关务部配合实施 3.2职责 负责对公司商业伙伴的供应链安全风险和威胁控制的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并制定商业伙伴供应链评估、要求、检查的指标文件,负责审批相关规范、规定等管理控制文件 4、商业伙伴的供应链安全评估 4.1在选择商业伙伴时,需在海关信用公示平台查询确认商业伙伴的海关信用类别,根据商业 伙伴的海关信用类别确定是否进行实地评估。 是海关认证企业的,可免于评估只需提供认证证书。可作为确立合作关系的首选对象。 伴是一股信用企业或者失信企业的,需做出重点全面评估。 4.2全面评估方法 ,确认商业伙伴的遵守法律法规方面信用良好。 4.2.2请商业伙伴展示其行业所获得的资质证书证明。 4.2.3深入商业伙伴场地实地勘查,重点勘查其场所安全、进入安全、人员安全等供应链安全。 4.3供应链安全评估原则 进行风险评估的评价,不合格的解除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 两年以上。

4.4供应链安全评估评级标准 合格,可保持合作关系: 70分-79分为良,可保持合作关系; 80分以上为优秀,应积极保持合作关系,并从公司长远角度发展,在选择商业伙伴时,应优先考虑。 4.5 评估内容及评估情况见附件:《供应链安全评估表》 5、商业伙伴的供应链安全要求 对公司合作的商业伙伴在确立合作关系之前需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海关认证企业认证标准执行。 6、商业伙伴的安全供应链安全监控检查 6.1公司对商业伙伴的安全供应链安全监控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 6.2对于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可通知其限期内给予整改完善,整改期限不超过三个月,若超期不能整改完善的,取消合作。 6.3监控检查要求见附件:《供应链安全检查表》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简介 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 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 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 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 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部分目录 在它的编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 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如果对分组再进行细分,五位数即表示品目, 六位数字表示细目。以下是部分目录: 0 -食品和活畜 00 -活的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分裂00 - Live animals other than animals of division 01 -肉及肉制品 01 - 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 02 -乳制品和鸟蛋 02 - Dairy products and birds' eggs 03 -鱼(不是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03 - Fish (not marinemammals), crustaceans, molluscs and aquatic invertebrates, and preparations thereof 04 -谷物和谷物制品 04 - Cereals and cereal preparations 05 -蔬菜和水果 05 - Vegetables and fruit 06 -糖,糖制品及蜂蜜 06 - Sugars, sugar preparations and honey 07 -咖啡,茶,可可,香料,及其制造 07 - Coffee, tea, cocoa, spices, and manufactures thereof 08 -喂养(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08 - Feeding stuff for animals (not including unmilled cereals) 09 -杂项食品产品和筹备工作09 - Miscellaneous edible products and preparations 1 -饮料和烟草 11 -饮料11 - Beverages 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12 - Tobacco and tobacco manufactures 2 -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 21 -皮,表皮和毛皮,原料 21 - Hides, skins and furskins, raw 22 -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 22 - Oil-seeds and oleaginous fruits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6-21 11:10:42 点击:1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带一路”方略不仅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亲善交流、开放包容的精神,更结合当代国内外局势,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其重点是实现“五通”,其中“贸易畅通”即与贸易伙伴在协调透明的贸易环境中展开更加密切和广泛的合作。世界贸易组织(WTO)于2014年11月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通过,我国于次年9月正式接受该议定书,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改革。 一、贸易便利化的提出及发展 贸易便利化最早是1923年在国际联盟的议程中被提出的,当时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体系,尽可能地降低国家间的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议题,受到各类组织的关注。世界贸易组织认为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包括了国际贸易货物流动所需要的收集、提供、沟通及处理数据的活动、做法和手续,即国际贸易程序和文件的系统化与合理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对贸易便利化中贸易程序的界定更加具体,即指海关程序、国际运输、贸易保险和支付及过境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和手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提出贸易便利化通常是指运用新技术和其他相关措施,简化和协调与贸易有关的程序及行政障碍,降低成本,推动货物和服务更好地流通;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便利化是指涵盖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可以使贸易流动更便利的信息流及相关程序的简化和标准化。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6年召开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中开始将贸易便利化纳入其工作议程,在2001年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中细化了在该领域应该开展的工作,2002年根据《多哈宣言》的授权,进一步提出了确定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贸易便利化的优先权等工作重点。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谈判工作组成立,正式启动贸易便利化谈判,但由于牵涉到各方的切身利益,对贸易便利化文本一直未达成共识,进展缓慢。在经历了激烈和漫长的多轮谈判后,僵局终被打破,世界贸易组织在2014年11月通过了《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这也是多哈回合谈判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主要体现为贸易程序的简明化、法律规范的透明化、数据传输的电子化及贸易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其最终目标是协调各国独立的贸易体系,创造一个更透明、更简单的环境,推进全球贸易更便捷、更有效地发展。 二、相关文献梳理 国内外对贸易便利化的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侧重于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益研究;其二主要是对贸易便利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其三是对贸易便利化基础理论和相关议题的研究。 (一)在贸易便利化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 基姆(Kim)等[ 1 ] 通过研究发现,在海关程序上的改进,可促使APEC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有一定的增幅;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发现,只要海关程序方面的便利化条件有所改善,则APEC区内进口就会有相应的升幅[ 2 ];弗朗索瓦(Francois)等[ 3 ]在测算关务费用对经济的影响后发现,如果各国的海关费用下降,则全球GDP总值将相应增加;菲利普(Felipe)等[ 4 ] 运用物流绩效指标值测算了提升贸易便利化质量的绩效,发现在出口国该指标值每增加1%则会使出口增加5.5%,在进口国该指标值每增加1%则会使进口增加2.8%,并且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最大。王慧彦等[ 5 ] 认为,贸易便利化能带来增加商业机会、节省通关时间等至少六方面的利益,同时以发展中国家秘鲁为例,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标准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国贸教研室编制时间:2013年9月1日 执笔者:张萍教研室主任:江卫华 审核人:系(部)主任:王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及定位 (一)课程性质 《中国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实务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状况。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外经贸发展理论与政策。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中国外经贸特点,对目前外经贸发展现象能够理性思考和正确把握,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以国际贸易政策为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管理系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课时为0学时。

(六)课时安排说明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安排实训环节,以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主,注重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对于国际贸易时事的分析与理解。 四、课程教学目标 (一)职业技能能力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涵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2. 能够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合理建议 3. 能够分析我国各阶段进出口商品战略的要点,提出合理的出口战略建议 4. 能够准确理解并应用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程序;能够掌握出口退税的基本步骤 5. 能够分析我国货物、服务与技术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6. 能够分析中国与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并提出改善措施 (二)知识目标 1. 理解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区别;掌握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2. 理解经济效益、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层次;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3. 掌握出口商品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的概念;熟悉大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进口商品战略的基本概念;掌握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4. 熟练掌握汇率、进口关税、进出口信贷的概念;熟悉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的构成;掌握新修订的外贸法的适用范围;了解出口退税制度的含义、特点及退税税种;掌握出口信贷的概念及方法,了解出口信贷的种类。 5. 了解货物贸易的概念;把握中国货物贸易的特点;理解加工贸易的含义,掌握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掌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掌握技术贸易的概念及技术引进的内容。

常用版国际贸易合同(标准版)

编号:GR-WR-28172 常用版国际贸易合同(标 准版) After negotiation and consultation, both parties jointly recogniz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elaborate the agreed commitment results within the specified time.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常用版国际贸易合同(标准版) 备注:本合同书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合同号:_______ 签约时间:签约地点: 买方: 地址: 电话:传真: 电传:电报: 卖方: 地址: 电话:传真: 电传:电报: 兹经买卖双方同意成交下列商品订立合同条款如下: 1、合同对象:经协商买卖双方一致同意在平等互得的基础上,买方购入卖方售出下列商品,商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详见第号附件,所有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合同总值: 3、交货条件:[daf、cif、fob……]。除非另有规定,以上交货条件依照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办理。以上货物数量允许卖方有权____%溢短装。 4、原产地国别: 5、包装: 6、装运期: 7、装运口岸和目的地: 8、保险 9、支付条款:本合同采用[a:信用证l/c。b:即斯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托收。c:汇付、信汇m/f、电汇t/t。]方式结算。 a:(1)买方应在装运期间日通过开证行开出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的、跟单的、(不)保兑的、即期的、可转让的、循环的、对开的、(不)允许分期装运的]信用证。信用证应在装货完毕后日内在受益人所在地到期。 (2)通知银行收到买方开具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时,卖方必须委托通告行开出%信用证金额的保证金给开证行。合同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方式分类概念 交易内容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0~9类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制成品。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跨越国境的活劳动的提供。《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其划分为跨界供 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交易对象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中转贸易)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成为转口贸易(中转贸易)。 货物移动方向过境贸易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态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 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 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 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 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 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 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1 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 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