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4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学年论文 400米训练

浅谈田径400米跑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一.400米跑的特点作为短跑项目的400米跑,明显拥有短跑的技术特点,为了可以有效提高400米跑的速度,尤其重视积极下压大小条腿,同时还需要较好的扒地技术,对其踝关节起到有效的支撑的效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落地签支撑的阻力,减少其支撑的时间,这样可以确保支撑由原来的阻力过程转变成动力过程。
当然,作为短跑项目的400米跑,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技术特点,在整个400米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两个弯道,在进行起跑时,首先需要进行相当距离的直线跑。
在整个400米跑程中,需要进行匀速跑,需要用八成的左右的体力去跑前200米,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能消耗尽全力,尽可能的确保前后200米的成绩基本保持一致。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直道与弯道的转化时,可凭借直道跑动时的惯性,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放松。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克服其离心力,再跑弯道时,特别注意的是需要身体向内倾。
1.起跑技术400米跑采用的是蹲踞式起跑,在做好准备活动后,听到“各就位”口令时,做一到两次深呼吸,两手撑于起跑线前的地面,两脚依此踏抵足板上,后腿跪地。
两手收回放于起跑线的后沿,两臂伸直,两手比肩稍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支撑与地面。
身体重心平均分配与两手,一脚,一膝上。
颈部放松,两眼视前下方2到3米处。
听到“预备“后平稳的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肩要超过起跑线。
此时重心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脚上。
听到枪响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事两脚迅速蹬离起跑器。
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前腿迅速有力的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将身体向前上方送出。
(注意事项:“预备”口令下达后注意身体重心向前的转移,臀部不要过高)2.途中跑弯道技术弯道跑的上肢技术主要集中于摆臂动作上,摆臂的动作一般可以帮助制造离心力,右臂向前摆动时,右手的位置应向左接近身体的中线,但摆动的幅度不能过大,以免影响重心向前。
左臂摆动的要比右臂小些,向后摆时肘部要紧贴于躯干部并适当的摆动快些。
浅谈青少年400米跑速度耐力训练

3.2 注意培养青少年的无氧能力、速度能力和专项力量 能力
400 米是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项目。在 400 米跑的整个 过程中无氧供能占了 8 成,有氧供能占 2 成,而无氧的发展必 须是在有氧的基础之上,以有氧能力的提高来拉动无氧能力 的增强,因此我们说无氧和有氧供能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 可。同时 400 米跑是一个以速度为基础的项目,比赛中要求 运动员具备高速奔跑能力,所以我们说对于青少年 400 米运 动员的培养一定要重视无氧能力和速度能力的培养。竞技体 育快速发展,对于运动员的各项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其 中力量素质就是重要组成部分,400 米跑运动员需要的力量为 爆发力及肌肉持久做功能力,重点发展的肌群应该为腰臀等 躯干部位、大腿前后群[6]。
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400米赛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短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速度和耐力。
训练400米的速度素质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400米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并分析其对运动员的影响。
一、加强耐力训练在进行400米的赛跑中,耐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耐力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长跑和间歇训练来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疲劳。
长跑是通过保持中低强度的跑步来增加心肺功能,逐渐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吸收能力。
间歇训练则是通过高强度的短距离跑步和恢复跑步的轮流进行,以模拟赛跑的高强度和恢复的过程,提高身体的耐力。
二、进行爆发力训练400米赛跑中的开始部分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爆发力。
为了提高爆发力水平,运动员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
这包括暴力起跑、快速加速和短距离冲刺等训练项目。
暴力起跑是训练运动员腿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重要训练方法。
在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将身体推开,并通过腿部肌肉来产生爆发力。
快速加速训练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冲刺跑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三、进行节奏训练400米赛跑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节奏控制能力。
为了提高节奏控制能力,运动员可以进行节奏训练。
这包括定时跑、热身跑和配速跑等训练方法。
定时跑是通过设定一定的时间要求,让运动员在准确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距离,以训练他们的节奏控制能力。
热身跑是在比赛前进行的一种轻松的跑步,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自己的节奏和状态。
配速跑是通过设定一定的速度要求,在一定的距离内进行冲刺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控制能力。
在以上的训练中,400米赛跑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对全身的肌肉协调性和运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成绩,运动员需要精确掌握技术细节,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重点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提高爆发力和耐力水平。
还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自信心。
总结起来,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主要包括加强耐力训练、进行爆发力训练和进行节奏训练。
对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看法-运动训练学论文-体育论文

对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看法-运动训练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400 米跑的能量供应速度耐力在400 米跑中是非常重要的,运动生理学书中指出:速度耐力素质的物质基础是无氧酵解,在400 米跑中有88% 左右的能量是依靠无氧酵解供给的,其中又有80% 是糖元无糖分解供给。
这是因为:在快速跑的过程中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的分解,但是肌肉中的ATP 的储存较少,比较边分解在合成才能维持肌肉的活动。
但是为了维持长时间的快速运动,仅依靠速度素质的物质基础磷酸肌酸分解供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仅能维持 6 ~10 秒。
所以还必须动员肌肉中储存的糖元进行无氧分解放出能量供肌肉中糖元的储存含量就成了提高速度耐力或者提高400 米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试验证明,一般耐力训练恰恰能最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元的储备含量。
这就是说进行一般耐力训练能使肌肉中的糖元储备得到增加。
因而在400 米中就可以动用大量的肌糖元参与能量代谢,从而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运动。
这正是400 米跑所需要的速度耐力。
因而从能量供应角度来看,一般耐力训练对于速度耐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2从呼吸系统进行分析由于400 米跑是速度跑,它强度大,因而需要大量的氧气供机体运动以减轻疲劳。
可是运动生理学书中指出:在400 米跑中约需要氧20 升左右,而最出色的400 米跑运动量大吸氧量也不过每分钟 5 ~ 6 公升。
这就是说优秀运动员在400 米跑中的吸氧量也远远的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
那么,少年400 米运动员则更是如此,再加上他们本身呼吸系统的功能就落后于运动器官的发展,所以他们在400 米跑中的吸氧量更加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
由于吸氧量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这就产生了氧债,氧债的出现导致产生了乳酸,虽然乳酸在一定情况能供应能量,但是400 米跑强度大,氧债较多因而产生的乳糖也多。
乳酸产生多了在肌肉中堆积到了一定的数量,糖的无氧分解就因此而逐渐减慢,能量供应便减少,运动速度就会下降。
分析100米 400米 马拉松比赛时运动性疲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分析100米 400米马拉松比赛时运动性疲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马拉松运动性疲劳的特点运动性疲劳在1982年第5届国际生物化学会议上被明确提出,定义为“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保证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疲劳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100、400米时则会出现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1、生理疲劳生理疲劳是指机体骨骼肌和各脏器由于超负荷工作,运动能力出现下降[2]。
如在马拉松运动过程中,跑者出现步频降低、步幅缩小、身体肌力下降及不能维持良好的跑步姿势等现象。
当跑者处于疲劳状态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信号,这些信号是相互关联的,如在跑步过程中,循环呼吸系统会出现心律和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的通气量增加,同时血乳酸值和身体中心温度升高等变化。
但由于跑者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范围各有不同,因此衍生出运动性疲劳自觉感知法,由跑者自己判别疲劳程度。
2、肌肉收缩驱动机制疲劳通常,人体肌肉收缩过程是由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或小脑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大脑及脊髓中的神经突触传递到神经-肌肉结点,再传向横小管,释放出肌浆网中储存的钙离子,进而导致肌肉收缩[3]。
理论上,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冲动产生的任一环节。
由于大脑几乎没有血管舒张的能力,必须依靠心脏的收缩来维持血压,此外,脑皮质组织主要依靠糖代谢进行供能,所以马拉松跑者进行长时间的大强度肌肉收缩时,会出现血糖降低及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导致意识模糊,机体的协调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痉挛、抽搐现象。
原因: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为三磷酸腺苷(ATP),ATP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
在长时间的马拉松运动过程中,二氧化碳、氢离子或乳酸堆积会造成糖分解的活性酶下降,影响ATP 的再合成,从而影响运动肌收缩所需能量的提供。
糖原是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长时间运动后糖原储备几乎被耗竭,能量供应不足,一旦糖原储备下降,机体就会将脂肪酸运送到运动肌中进行供能。
不过,脂肪酸在无氧条件下是无法进行代谢供能的。
浅谈400m 跑的训练方法

浅谈400m 跑的训练方法作者:王金凤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5期一、前言400m跑是一项极限高强度运动项目,在400m跑中,人体的状态属于大量缺氧,人体内的乳酸会很快进入血液当中,使血液中的pH值降低,因此降低乳酸产生的速度是提高400m跑的成绩的关键,学生就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糖酵解过程得到提高,使人的肌体内产生更多的抗乳酸物质,通过训练,学生肌体内的抗乳酸能力会得到提高,其无氧代谢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所以速度耐力、身体素质的训练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分析与讨论(一)400m跑的供能过程与能量的来源分析400m跑主要是以无氧代谢的特点供能。
41秒到1分钟之间一般是人体肌肉的工作时间。
三磷酸腺苷( ATP)和磷酸肌酸( CP)供能在刚开始9s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方式。
三磷酸腺苷( ATP)和磷酸肌酸(CP)供能不属于乳酸供能,乳酸物质就不会在代谢中产生。
但是人体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是非常有限的,它不可能维持后面的全部供能。
大约在36s时,人体就会进行乳酸供能。
因此要提高400m成绩,就要通过高强度、短时间的速度训练方式来提高磷酸肌酸在肌肉中的含量。
以此来延长CP的供能时间。
通过训练速度耐力来提高抗乳酸的效果。
(二)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关系400m跑是短胞当中距离最长的,不仅要有绝对的速度,对速度耐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400m 跑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把自身的最高速度保持到冲过终点。
因此,个人认为速度与速度耐力对400m的成绩有着决定性之一的作用。
速度与速度耐力两者既有关系,但是又有区别。
速度的能力是身体素质、技术、运动机能的综合表现。
速度耐力是保持速度的能力。
(三)400m跑的速度、力量、耐力训练方法400m专项对于体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在400m专项项目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日常的训练当中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400m专项对于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是一套对于400m专项训练的方法。
400米跑运动过程中的机体变化规律

400米跑运动过程中的机体变化规律以400米跑运动过程中的机体变化规律为标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各种变化。
400米跑是一项高强度的短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能量,以快速完成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来适应运动的需求。
在跑步开始之前,运动员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会逐渐加快。
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来支持运动。
心脏开始加快跳动,以增加血液的供应量,同时肺部开始加快呼吸,以增加氧气的吸入量。
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的肌肉开始工作。
400米跑主要依靠有氧代谢来供应能量,但由于强度较高,短时间内无法完全依靠氧气供应能量,因此还会有一部分能量来自无氧代谢。
肌肉开始收缩,通过肌纤维的运动来推动身体前进。
这个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肌肉酸痛。
与此同时,血液循环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满足肌肉的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将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肌肉中,同时将乳酸和废物带走。
血管也会扩张,以增加血液供应量。
这些变化可以提高肌肉的供氧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
在400米跑的后半程,运动员的体温会逐渐升高。
由于肌肉的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体温平衡,身体会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汗液中的水分和盐分的流失会导致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因此在比赛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随着比赛的结束,运动员的身体会逐渐恢复正常。
心率和呼吸频率会逐渐降低,肌肉开始放松。
体温也会逐渐降低,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应该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训练,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防止受伤。
4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多种变化。
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肌肉开始工作,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汗液分泌增加。
这些变化使得身体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运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氧气,延缓疲劳的发生。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提高成绩。
同时,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400米跑的专项特点与训练内容及方法研究

400米跑的专项特点与训练内容及方法研究400米跑是田径比赛中最为受欢迎的比赛之一,也是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象征。
要想在400米跑中取得出色的表现,许多运动员都将时间片刻花在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上,以期使自己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出色的成绩,不论是在大学比赛还是世界比赛中。
400米跑有其独特的特点,值得我们在训练计划中加以重视,首先要强调的是爆发力。
400米跑比赛有一个统一规定:根据圆圈大小固定好运动员出发地点,比赛从发令枪吓出声音开始,这是为了模拟真实的比赛状况,因此短跑运动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才能增强自身能力,在比赛过程中确定最佳成绩。
其次是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一直被用于蹦蹦跳跳,以及通过各种暴力动作来达到最快的速度。
在训练中,应用有节奏的锻炼方式,使用专用的训练器械,加强腿部肌肉的综合性训练,提升能量的有效输出。
再次,由于400米的跑的时间较短,因此应当加强休息和恢复的重要性,以获得更加充足的能量。
在训练时,要保持一定比例的休息量。
这种休息类型可以是在不同几个月份内进行以达到身体最佳状态的训练,或者是每日完成训练后做一些放松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最后应当谈到的垃圾训练,即在高负荷的比赛中应用运动心理调整训练。
参与400米跑比赛时,运动员会面临大量的压力,而垃圾训练就是通过模拟比赛环境,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调整心理压力,提高运动员运动状态。
总而言之,400米跑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只有认真认真完成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才能取得出色的比赛成绩。
通过短暂的状态适应训练,增加重量训练,加强休息和恢复,运用心理调整训练等方法,可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能力,在本科或世界比赛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4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作者:王颖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400米对我来说是全冲刺的和100米一樣,有潜力的朋友,可以通过一个强度的训练,跑400米,强度练习是不可缺少的。
400米跑运动员训练要充分利用运动员自身生化、生理特点,来科学合理安排。
根据科学化的训练原则,针对该项目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并以充分的恢复和合理的膳食做后盾,使该项目运动员的技术达到最优的理想值,创最佳的成绩。
姿势的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好的姿势会让你身体机能在跑步中合理分配你的体力和自身协调性,让你发挥得更好,但是如果一个人跑步的姿势已形成习惯,而且有一定成绩,最好是不要去苦练改正姿势。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
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行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
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糖酵解;训练;生化;乳酸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45-01
1.400米跑运动员最主要的生化特点
短跑是周期速度力量项目,跑的过程中各有关工作肌群要快速有力的收缩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肌肉所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的工作能力是短跑运动肌肉工作的突出特点,短跑的力量训练必须处理好肌肉负荷、动作速度、重复次数与休息间隔之间的训练学关系。
而在学校体育中体育教师在对运动员训练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在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
首先说400米是径赛中的短跑项目,是以无氧供能方式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
400米跑对ATP的合成速度要求相当高。
用糖酵解的方式合成速率是不够的,所以CP再合成ATP
是很重要的。
对400米跑运动员来说CP的补充是必须的,要经常补充哺乳动物的肉。
该项目对CP消耗极为迅速。
因为运动时CP的作用主要是以最快速度合成ATP,并且是最主要和最优的途径。
当然,糖酵解是人体在缺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而400米跑为无氧条件下的高强度运动(有氧占少比例)。
所以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糖酵解能力是重要的,对运动员来说是常补充糖含量高的食物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