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防腐剂的调查(优秀案例)
防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不同防腐剂对食品的防腐效果;2. 评估不同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3. 为食品防腐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原料:鲜鸡蛋、食盐、糖、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操作台等;3. 实验试剂: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滤纸、无菌培养皿等。
三、实验方法1. 鲜鸡蛋处理:将鲜鸡蛋洗净,去壳,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A、B、C、D、E组,每组鸡蛋50个;2. 防腐剂添加:A组鸡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作为对照组;B组鸡蛋添加0.5%食盐;C组鸡蛋添加0.5%糖;D组鸡蛋添加0.1%柠檬酸;E组鸡蛋添加0.1%山梨酸钾;3. 分组培养:将处理好的鸡蛋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7天;4.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鸡蛋的腐败情况,并记录数据;5. 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防腐剂的防腐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A组):在培养过程中,鸡蛋逐渐出现腐败现象,如变黄、变臭等;2. B组(食盐):在培养过程中,鸡蛋的腐败速度明显减缓,腐败现象较轻;3. C组(糖):在培养过程中,鸡蛋的腐败速度减缓,但腐败现象较B组稍重;4. D组(柠檬酸):在培养过程中,鸡蛋的腐败速度减缓,腐败现象较轻;5. E组(山梨酸钾):在培养过程中,鸡蛋的腐败速度明显减缓,腐败现象最轻。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食盐、糖、柠檬酸、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对鲜鸡蛋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2. 山梨酸钾的防腐效果最好,其次是柠檬酸、食盐、糖;3. 食盐、糖、柠檬酸、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在食品防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选取了食盐、糖、柠檬酸、山梨酸钾等常见的防腐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防腐剂对鲜鸡蛋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2.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食品的特性、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腐剂;3. 本实验结果表明,山梨酸钾的防腐效果最好,但应注意其使用量,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4. 食盐、糖、柠檬酸等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应注意其过量使用可能对食品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近三年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例

近三年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例案例一:近期,丹徒公安分局会同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行动中查获一名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犯罪嫌疑人罗某某,检查发现罗某某在制作油条过程中大量添加食用铵明矾(硫酸铝铵)。
后经检测,油条中铝的残留量为486mg/kg,不符合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
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危害:长期食用含铝泡打粉制作的面点,会使人过量摄入铝,干扰机体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尤其对老人、儿童、孕妇危害最大。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油炸面制品、面糊、裏粉、煎炸粉等面制品内铝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
案例二:8月13日,镇江新区公安分局会同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突击检查,抓获两名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嫌疑人刘某胜、周某红。
现查明: 2021年3月至5月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伙同周某某,在二人经营的包子馒头店内,以糖精钠代替部分绵白糖生产甜馒头并出售,非法获利1000余元。
目前,二人均已被移送起诉。
危害:糖精钠、甜蜜素都是食品添加剂,除了让食物变甜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相反,还会影响食物的吸收,影响消化,可能还有一定的致癌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糖精钠、甜蜜素属于在蒸制馒头、包子等面制品中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案例三:9月13日,句容市公安局会同句容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联合执法,抓获1名生产、名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嫌疑人汪某某,经查: 2020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汪某某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陆郎镇一作坊内,明知肉类产品中禁止添加苯甲酸钠作为添加剂,其为了达到防腐效果,在制作的卤鸡爪中加入苯甲酸钠,并销往句容、江宁等地。
目前,汪某某已被句容市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危害: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一般用于调味品、饮料当中,苯甲酸钠与人体内的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食用会引起人慢性苯中毒。
炸鸡安全报告炸鸡中的防腐剂含量检测

炸鸡安全报告炸鸡中的防腐剂含量检测【炸鸡安全报告】炸鸡中的防腐剂含量检测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我国食品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抽检工作。
其中,炸鸡作为快餐行业的代表,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关于炸鸡中的防腐剂含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本报告将就炸鸡中防腐剂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大家揭开真相。
1. 防腐剂的存在及作用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和化学反应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中,防腐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品质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过多的防腐剂使用不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可能掩盖食品的质量问题。
2. 炸鸡中常用防腐剂及其限制使用标准炸鸡作为一种加工食品,通常会添加一定数量的防腐剂来保持其新鲜和口感。
常见的炸鸡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亚硫酸盐、脱氢醋酸钠等。
然而,我国对于炸鸡中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炸鸡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限制为不超过30mg/kg,亚硫酸盐的含量限制为不超过500mg/kg,脱氢醋酸钠的含量限制为不超过2000mg/kg。
这些限制旨在保证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炸鸡中防腐剂含量检测方法针对炸鸡中防腐剂含量的检测,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进行分析。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炸鸡中防腐剂的含量,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4. 样品抽检及结果分析在本次炸鸡中防腐剂含量检测中,我们从多个地区的餐饮企业中随机抽取了100批次炸鸡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经过严格抽检,95%的样品防腐剂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中,亚硝酸盐、亚硫酸盐和脱氢醋酸钠的含量均未超过规定限制。
5. 加强监管与提高意识尽管本次抽检结果表明炸鸡样品中的防腐剂含量大致符合要求,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监管工作。
餐饮企业应该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规范生产流程,确保防腐剂的使用合理、安全。
关于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延伸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为了解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情况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文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整理,探讨了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现状、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引言
1.1背景
1.2目的
2.调研方法
2.1数据收集
2.2样本选择
2.3调研工具
3.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现状
3.1主要的防腐剂种类
3.2防腐剂使用的食品种类
3.3防腐剂使用的程度
4.防腐剂使用的原因
4.1增加食品的保质期
4.2防止细菌和霉菌滋生
4.3方便加工和运输
5.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1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的慢性疾病
5.2对特定人群的潜在危害
5.3国家食品标准和监管情况
6.可能的解决方案
6.1提高食品加工技术和卫生条件
6.2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6.3提倡健康饮食和选择天然食品
7.结论
7.1食品中防腐剂使用普遍但存在潜在风险
7.2需要加强监管和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健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十分普遍,主要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细菌和霉菌滋生,以及方便食品加工和运输。
然而,该类化学物质的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并对特定人群造成危害。
因此,应当加强监管和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促进食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提倡健康饮食和选择天然食品等措施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防腐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过多或不当使用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了解市售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对消费者非常重要。
为了了解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100种常见的市售食品,并查看了它们的成分列表。
我们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防腐剂的种类、使用频率和安全性。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市售食品都使用了防腐剂。
常见的防腐剂种类有:亚硫酸盐、苯甲酸类、硝酸盐和柠檬酸类。
亚硫酸盐是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几乎出现在所有调查的食品中。
苯甲酸类、硝酸盐和柠檬酸类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对于防腐剂的使用频率,我们发现约60%的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量较低,符合国家标准。
也有约20%的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量过高,超出了安全范围。
还有约20%的食品中的防腐剂使用量未明确标注,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关于防腐剂的安全性,我们发现近90%的食品防腐剂使用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约10%的食品防腐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对某些人群产生不良影响。
这提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需注意防腐剂的使用情况。
针对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加强对食品防腐剂的监管,确保其使用量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防腐剂使用量过高的食品,应及时纠正并进行处罚。
加强对食品防腐剂安全性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标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阅读成分列表,选择防腐剂使用量较低且安全的食品。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食品符合防腐剂使用标准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但仍然存在部分食品防腐剂使用量过高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加强监管措施、完善标准和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都是非常必要的。
专项食品调查腌制水果及蔬菜中的防腐剂

7
8
15個醃製水果樣本 二氧化硫 (包括提子乾、杏脯、梅 乾、咸甘桔、藍莓乾和 苯甲酸 橄欖) 山梨酸
3
4
總結
中心關注到在一個醃製水果及蔬菜含防腐劑的專 項食品調查中,發現不合格率達9%。 有關的防腐劑經常用於製造食物並屬低毒性,在 正常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
4
5
跟進工作
追查有關食物來源。 要求有關店舖停售及銷毀有問題食品。 再抽取食物樣本化驗。 向有關販商發出警告信。 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 中心會透過不同途徑提醒業界重視優良製造規範 及相關法例規定。
專項食品調查 醃製水果及蔬菜中的防腐劑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2007年9月
1
引言
背景
防腐劑(例如: 二氧化硫, 苯甲酸及山梨酸)經常用 於醃製水果及蔬菜。
食物安全中心曾發現醃製水果及蔬菜內有防腐劑超標情 況。
目的
食物安全中心最近進行了一個專項食品調查,研究 防腐劑在醃製水果及蔬菜的使用情況。
5 6
給食物業界的建議
在食物內使用防腐劑須遵照《食物內防腐劑規 例》(香港法例第132BD章)中的規定。如有違 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00元及入獄6 個月。 業界在使用添加劑時,須符合優良製造規範及有 關法例規定。 業界應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食物及食用材料。
6
7
給公眾的建議
有關的防腐劑經常用於製造食物並屬低毒性,在 正常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 應向可靠的店舖購買食物。 要保持均衡飲食,減低食物風險。
1
2
食物樣本種類
樣本數目: 樣Βιβλιοθήκη 種類醃製蔬菜(包括脆瓜、籮蔔、雪菜、蕎頭、薑片和辣椒) 醃製水果樣本(包括芒果乾、菠籮乾、提子乾、杏脯、 梅乾、藍莓乾和橄欖)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人们购买的市售食品,并不是所有都是安全健康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保质期,避免食品腐败,市售食品往往会加入防腐剂。
然而,防腐剂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将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食品防腐剂进行调查,分析防腐剂在市场中的使用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群众消费者和生产商两个角度进行了调查。
在群众消费者方面,我们随机选择了1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向受调查者询问了他们购买的食品种类、是否查看了食品标签、是否关心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等问题。
在生产商方面,我们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多家食品加工企业的信息,向他们发送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种类、原因和使用量等问题。
2. 调查结果从群众消费者调查结果看,约有80%的受访者在购买食品时关心食品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剂,但仅有约30%的人会仔细查看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种类和含量。
调查结果显示,超市中销售的方便面、肉类加工品、饮料等食品更容易添加防腐剂。
而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食品口感和品质等,对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了解较少。
从生产商调查结果看,液体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工业用防腐剂之一,且使用量较大。
其次为过氧乙酸和亚硝酸钠等。
生产商对于使用防腐剂的原因主要在于保证食品的保质期,以及减少生产成本等方面。
然而,在使用食品防腐剂的过程中,生产商应该确保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不超标,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3. 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生产商在使用防腐剂时更关心保质期和成本问题,可能会过量使用防腐剂,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此外,由于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食品加工厂商需要负责任地使用防腐剂,并确保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不超标。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4. 结论在市售食品中,有一部分食品加入了防腐剂以延长其保质期。
化学保鲜剂的危害事例调查报告

化学保鲜剂的危害事例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也越来越关注。
然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保鲜剂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化学保鲜剂虽然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通过调查事例,探讨化学保鲜剂的危害。
一、事例分析1.防腐剂——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钠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亚硝酸钠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此外,亚硝酸钠还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基氨基酸,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癌症等疾病。
2.抗氧化剂——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它可以保护食品免受氧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长期食用含有二氧化硫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氧化硫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硫酸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此外,二氧化硫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3.漂白剂——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它可以使食品更加白嫩、美观。
然而,长期食用含有过氧化氢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过氧化氢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过氧化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此外,过氧化氢还会分解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导致皮肤皱纹增多、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二、结论通过对以上三个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化学保鲜剂虽然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食品中化学保鲜剂的使用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来保证我们的健康。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温州第十四中学)课题组负责人:金丽雅班级:高二(4)班指导老师:王素燕课题组成员:金琼坚、林帆、金鸥、谢昌盛、郭亮、孙露婵、李智博内容摘要:我们这一课题组,按照计划中的实地调查法、问卷分析表、实验证明法等,对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概括出了目前食品防腐剂的种类、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状况及其食品防腐剂对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健康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认识也日益完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品的优败与健康又息息相关,人们不是说“病从口入”吗?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影响我们健康的各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研究。
其中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又存在担心。
我们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中人工合成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的关注与重视,充分了解食品中所含各类人工合成成份的真实状况,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
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生产、流通各环节加强社会监督,关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状况,防患于未然,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创造关爱健康、追求天然、崇尚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一)食品防腐剂的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我们于高二第一学期开题之前,认真地查找了有关食品防腐剂的资料。
据专家介绍,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
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苯甲酸的毒性比山梨酸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已逐步改用山梨酸。
但因苯甲酸及其钠盐价格低廉,在我国仍作为主要防腐剂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
山梨酸及其盐类抗菌力强,毒性小,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并被转化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山梨酸由于防腐效果好,对食品口味亦无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受到欢迎。
另从今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看,天然防腐剂将成为发展主角。
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份;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份。
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二)、目前防腐剂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种类问题,我们采取了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
于第一学期先后对百大超市、好又多超市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网上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
见下表:(三)、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基本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识状况,我们在第二学期的四、五两周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
这次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反馈率为93%。
问卷对象主要是学生、职员、商人及教师等。
年龄层次包括从15到65岁的各阶层人群。
总的来说,本次问卷对象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知识结构不同,职业状况也各异。
被调查者大都能认真如实地填写问卷,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的数据统计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从上表数据显示,我们不难发现,食品中使用防腐剂方面存在着许多不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消费者对食品中的防腐剂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1)、部分消费者对防腐剂的概念十分模糊。
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表面熟知率偏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食品中有添加防腐剂。
如问卷第一题所示:问:您知道一些食品中有添加防腐剂吗?消费者经常在食品标签上见到一些看不懂的化学名词,却不知道它们的成份和真实用途。
如看到山梨酸、苯甲酸这两个词时,会以为它们是某种调节酸味的物质。
其实,山梨酸和苯甲酸都是常用的防腐剂,广泛使用在饮料、方便食品、调味品等各种食品中,食品要长期保存往往离不开防腐剂。
如我们原先设计的第二题“问您知道以下哪些是食品防腐剂?”至少有90%的人连最常见的山梨酸、苯甲酸也不知道。
由于此题专业知识性较强,清楚率又极低,因此不列入上表统计。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健康绿色消费意识较强,但实际关注率不高。
(4、5题所示)问:您在选购食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包装上的成分说明?(2)、对一些防腐剂的毒性认识不足。
食品中的防腐剂带有一定的副效应,甚至含有微量毒素,使用不当便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例,苯甲酸及其钠盐因有积蕴中毒现象的报道,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作出了严格限制。
但由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作为防腐剂价格低廉,目前仍被国内食品业广泛使用。
问:您知道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含防腐剂的食品会导致什么病变(不定项选择)(3)、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利用防腐剂兼具抑菌、消毒的特点,把防腐剂视为万能药剂,在加工食品时普遍使用防腐剂,将防腐、抑菌、消毒等多种工序合而为一,这就需要加大防腐剂的使用剂量,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4)、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在需要使用防腐剂时使用最廉价但毒副作用也较大的防腐剂类型,只顾赚钱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5)、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6)、部分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饮料、食品中,防腐剂用量严重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北京晨报》2002年8月15日报道: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查抄一销售劣质榨菜的黑窝点。
经过抽样检测,现场查获的25000余袋“小和佬”牌榨菜,苯甲酸纳(防腐剂)含量超出国家规定标准6倍之多,这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这家黑窝点位于丰台区大井地区,是浙江海宁来京人员魏某承租的库房。
自今年7月份以来,魏某通过非法渠道进得标有“浙江海宁市富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和佬”牌榨菜340余箱,其中已有214箱被分别销往六里屯、立水桥、新发地以及附近的农贸市场,非法收入万余元。
黑窝点被发现之后,执法人员对未售出的126箱、合计25000余袋“小和佬”牌榨菜依法扣押。
后经检测,这些榨菜中的苯甲酸纳(防腐剂)严重超标。
(7)、少数不法之徒为牟取暴利,生产销售劣质食品尤其是制售劣质香肠时,使用变质的畜肉作原料,为不影响香肠的外观并掩盖变质的真相,竟使用福尔马林等作为防腐剂,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研究的必要性如问卷最后一题所示:问关于“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课题的研究学习,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四)、生化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等,不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而且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
说到这不能不提我们的实验了。
起先,我们采取了用含防腐剂的食品喂养小白鼠的方法。
同学们分工负责,精心准备了实验器材和用品。
然而——没几天实验就被迫宣告结束——由于饲养小白鼠方法不当,三只小鼠全部“牺牲”。
但我们并不气馁,接着有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采取极限化的思维方式,直接给小动物食用防腐剂。
而“小白鼠”改为了饲养方便的“小金鱼”。
1.实验目的:检验食品中常见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的毒性强度与用量多少的关系。
2.实验用品:三只健康的小金鱼,苯甲酸及其盐类的样品,鱼类必需食品,玻璃皿,小药匙等3.实验过程:在外部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给三只健康程度近乎相同的小金鱼服食不等量的同种防腐剂苯甲酸。
根据其服用后的状况来推断用量与毒性的关系。
(由于此实验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服食防腐剂时采用过量的方法——属于定性实验)4.实验误差预测:三只小金鱼的健康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且外部条件会对实验产生影响;防腐剂即使服用过量,其效果仍不明显。
资料卡(苯甲酸)示性式:C6H5COOH相对分子质量:122.12性状:片状或针状结晶,能升华,难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醚等有机溶剂“防腐剂用量与毒性的关系”实验记录表2003年3月30日——2003年4月25日标号之前状况苯甲酸用量之后状况疑问与讨论a 正常无近期内正常,于4月25日死亡死后为何先沉于水底,是否与食用过量防腐剂有关?用量与存活时间是否存在正比关系?鱼类与人等哺乳动物是否相似?b 正常1 mm3 于3月31日死亡,沉于底部水中,后浮起c 正常8 mm3 于3月30日夜里死亡,沉于瓶底,3月31日浮出水面实验后ABC三条鱼的对照实物照片B鱼放大图C鱼放大图初步实验看出,防腐剂的食用量直接关系到鱼的健康。
至于防腐剂是否能抑制某些疾病,此实验善未得出。
三、思考:1.防腐剂是否对人体有害?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不影响消化道菌群;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2.“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是否可信?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使用了防腐剂;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中消协近期所作的121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比较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有7种饮料使用防腐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占所测含防腐剂饮料总数的8%。
3. 如何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防腐剂?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
四、我们提出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一)、提醒广大消费者:1、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防腐剂。
消费者应掌握有关食品防腐剂的常识,以便在购买食品时能明明白白选购。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也应懂得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