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定期收集 和传输温度数据,以供分析和决策。
数据分析与预警
对收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预测混凝土温度变化趋势,及时提出 预警。
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信息化管理系 统,实现温度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和管 理。
实施效果评估
温度控制效果 混凝土性能检测
工程安全评估 经验教训总结
分析实施温控措施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变化,评估温控 措施的有效性。
对实施温控措施后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裂性能等关键性 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温控措施实施效果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对工程安 全性进行评估。
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改进 思路。
05
监测系统布局
温控监测点的布置应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系统相配合 ,形成有效的温度监测网络,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全 面监控。
温度监测设备与方法
01
温度传感器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它们能够实时测量混凝土内部
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02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将处
理后的数据发送给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展示。
03
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实时监测能够随时掌握混
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定期监测则可根据需要设定监测时间间隔,了
解混凝土温度变化的趋势。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处理流程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接收、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预测等步骤,通 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混凝土温控提供科学依据。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探讨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探讨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探讨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采用,如高速铁路路基、大型水利工程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升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混凝土的收缩、膨胀以及强度和耐久性的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开裂和品质下降。

因此,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进行关键技术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引言:大体积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但施工标准的制定还有些滞后。

目前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很少,文章就建筑物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相关施工技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问题(一)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膨胀或收缩,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热应力或收缩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特别是在较高的温度下,混凝土会膨胀,而在较低的温度下会收缩。

这些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新浇混凝土外部环境温度与自身内部温度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皮、开裂等问题。

此外,在寒冷地区,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混凝土冻融损害,破坏混凝土结构。

另外,混凝土的温度与早期强度发展密切相关,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反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反应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中的关键因素。

在浇筑开始后,水化反应会产生热量,称为水化热。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水化热的生成更多,导致温度升高速度加快。

然而,高温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其次,高温会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促使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然而,过快的强度发展可能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收缩,使其容易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研究
1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是当今混凝土施工的关键要素,对其施工的质量和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和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指出其关键技术控制策略,为其施工成功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特性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因为它受到热态影响,会发生剧烈的温度变化。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结合剂反应周期结束处即受到热凝,产生的最高温度可达90-150℃,这样的高温会使混凝土产生剧烈的收缩,影响其抗压强度。

而下降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也会受到冻结温度的影响,而这些低温反应将导致木质素溶解和膨胀,从而造成裂缝或形变。

3温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热量管理、材料的温度管理、温度测量和控制等。

其中,现场热量管理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关键技术,此时可以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热量,减少其受热的深度,避免进一步的温度变化。

同时,可以运用材料的温度管理,即将配合比在十余分钟内完成,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则应减少配合比中温度高的材料,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当大体积混凝土温
度发生较大波动时,应及时测量混凝土温度,以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趋势,并适时采取补救措施,保护施工质量。

4总结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技术是影响其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应注意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现场热量控制、材料的温控、温度测量和控制等,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

引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热应力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对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温控技术的必要性1.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描述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如厚度、体积等。

1.2热应力和收缩裂缝的危害说明热应力和收缩裂缝对结构的危害,如减弱承载能力、影响使用寿命等。

1.3温控技术的作用引出温控技术的重要性,如预防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等。

2.温度监测与预测2.1温度监测的方法与设备介绍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和设备,如测温仪、无线传感器等。

2.2温度预测的模型与计算方法说明温度预测的常用模型和计算方法,如数值模拟、经验公式等。

3.温度控制策略3.1冷却措施分析常用的冷却措施,如水冷却、降温剂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

3.2保温措施理解保温措施的重要性,如覆盖保温材料、增加外保温等,以减缓混凝土温度下降速度。

3.3控温措施探讨控温措施的实施方法,如采用节能型混凝土材料、控制施工进度等。

4.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4.1卷曲热应力优化设计阐述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卷曲热应力的方法。

4.2收缩裂缝控制设计介绍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减少收缩裂缝的控制设计。

4.3抗早期升温设计分析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早期升温速率的设计。

5.温控技术的施工管理5.1温控技术的方案编制着重指出温控技术方案的编制,包括施工流程和措施的制定。

5.2温控技术的实施措施提出温控技术实施中需要关注的方面,如现场监测控温等。

5.3温控技术的验收和评估强调温控技术的验收和评估方法,如试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

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是确保结构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温度监测与预测、温度控制策略、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预防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控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控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控方案研究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庞大,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将释放出大量水化热,这样可能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

由于约束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升降温过程中均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也可能由于混凝土降温阶段降温速率过快造成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的出现,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度极大。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控进行分析,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还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其监测的规模可根据所施工工程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经验确定,测温的办法可以采用先进的测温方法。

这些监测工作会给施工组织者及时提供信息反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内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效果,为施工组织者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采取温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大量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高炉、桥基与水坝特殊构筑物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证明:在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是温控、防裂的重要技术措施,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

1.1测温基本概念(1)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完成后,位于本浇筑层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100mm深处的温度。

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的测试每工作班(8h)应不少于1次。

(2) 混凝土中部温度:指混凝土结构小尺寸断面中部距侧面大于2m以上处温度。

(3)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面温度(通常称为混凝土表面温度):系指混凝土外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4)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底表面温度(通常称为混凝土底部温度):系指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5) 混凝土环境温度:规定为结构外背阴通风处温度值。

1.2浇筑中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的目的一、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时间及其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预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及最大温升到来的时间,与理论最大温升值进行比较,及时采取预报和预防技术措施、防止温升过高、温差过大等不利情况发生;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降温情况及其降温期间(也即混凝土抗拉强度形成期间)的降温速度,以控制温度应力的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是指靠自身重力和内部温度控制来抵抗龟裂和温度变形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其较大的体积和热量积累效应,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内部温度应力的产生,并可能引发龟裂,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温控方法。

1.预冷技术预冷技术是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骨料和水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减缓混凝土的升温速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

预冷技术可以采用冰水或冰块将骨料和水进行预冷,也可以借助冷却剂的作用来实现。

预冷技术能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差异,从而减少龟裂和变形的产生。

2.降温剂的应用降温剂是一种添加剂,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减少产热反应,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降温剂包括冰冻盐水、冰冻融雪剂等。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量添加降温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控制内部温度差异,减少龟裂的风险。

3.隔热措施隔热措施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外部表面或内部设置隔热材料,减缓混凝土的热量传递速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常用的隔热材料包括聚苯板、泡沫混凝土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或内部适当安装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4.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一种通过向混凝土结构中引入冷却剂或者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方法。

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管线、冷凝器和水泵等组成。

通过冷却系统,可以将冷却剂或水循环导入混凝土结构内部,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包括预冷技术、降温剂的应用、隔热措施和冷却系统。

这些方法旨在减缓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控制内部温度差异,降低龟裂和变形的风险。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温控方法,并综合考虑材料成本、施工条件和项目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进展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进展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构朝着大型化的发展,因此对大体积的混凝土的研究备受关注。

而温度控制作为大体积混凝土耐久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国内外对大体积混泥土温度控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的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并且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裂缝1.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国家基础建设,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港珠澳大桥等跨海大桥的承台结构,水坝电站的主体结构,地下隧道等都需要大体积的混凝土,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易产生裂缝,影响其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一旦产生裂缝,在复杂的服役环境中,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导致结构产生破坏,而温度是其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显得极为重要。

为此,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结合现有的技术,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2.研究现状国外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加,大型水电站的坝体体积随之越来越大,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等特点,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因此,国内外学者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1931年美国垦务局在奥怀希(Owyhee)水电站拱坝进行了冷却管温度控制相关测试,同年美国胡佛坝(Hoover Dam)开始修建,奥怀希水电站冷却管温度控制试验效果良好,在1933年胡佛坝浇筑混凝土时首次采用水管进行冷却降温并研究温度应力与裂缝之间的关系。

随着研究深入40年代至50年代,美国垦务局又开展了混凝土骨料预冷技术,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达到减少裂缝的目的[1]。

国内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面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我国水利界首次设计和建造了佛子岭水坝和梅山水坝,并开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相关的研究[2]。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在桥梁建设中,承台作为重要的基础结构,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若不加以有效的温度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深入研究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这种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裂缝。

而且,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等因素也会对温度裂缝的产生产生影响。

二、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桥梁承台作为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重要构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温度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削弱承台的承载能力,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同时,温度裂缝还可能导致钢筋锈蚀,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结构,增加桥梁的维护成本。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对于保证桥梁承台的质量至关重要。

三、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减少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合理控制水胶比,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也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裂缝的产生。

(二)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前,对原材料进行温度控制是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有效措施。

例如,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用水采用加冰或地下水等低温水,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三)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增加散热面积,有利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进 口闸室单仓最大浇筑面积为 9 62m2单仓最大浇筑混凝土( 0 .4 , 设计量 ) 3 9 .5i 。其( 为 3 7 1 9 1 3 洞
内顶板) 混凝土单仓浇筑面积之大 、 方量之大位于世界前列 , 主要在夏季施工。为保证混凝 土的高强度施工及 快速入仓 , 且 在施工 过程 中, 主要采用了预埋冷却水管、 通人工制冷水 的方法 , 施工 中采取加 大通 水流量 、 控制 通水长度 、 延长通水 时问等调节控 制措 施, 并将 C00 9 混凝土 中粉煤灰含量 由原设计 2 %更改为 3 %减少 了混凝 土本身 的水化热 , 3 5 0 确保 了进 1闸室竖井混凝 土施 工无温 J -
量为 1 .7万 n 。 15 】 3
左 岸导 流洞进 口闸室竖 井混 凝土埋 设冷却 水管 仓号 均属 于初期 通 水 冷 却 , 以降 低混 凝 土 初期 水 化 热, 控制 混凝 土 内部 最 高 温 度 。根 据溪 洛 渡地 区气 候特 点 , 闸室 竖井混 凝 土施 工冷 却 水管 20 06年 6月
度裂缝产生 。
关键词 : 洛渡; 溪 左岸 ; 闸室 竖井 ; 混凝土 ; 温控 中图分类号 :1r 4 9 " 5 .1  ̄4 文献标识码 :1 3 文章编号 :06—35 (010 —06 2 10 9 12 1 )1 07—0
DOI 1 . 9 9 j is 1 0 : 0 3 6 / . sn. 0 6—3 5 2 1 . 1 0 9 9 1. 0 10 . 1
左 岸 导 流 洞 洞 身 段 混 凝 土 施 工 冷 却 水 管 采 用
P C管 , 虑 其导热 性 能和避 免施 工 中损坏 , 口闸 V 考 进
室 竖井 混凝 土施工 中冷却 水管采 用 声 5n 钢管 。 2 阴 冷 却水 管 布置原 则为 : 水管 层 间距为 10e 靠 0 m,
竖井 混 凝土 温控 防裂难 度 大 。为 保证进 口闸室混凝 土的高 强度施 工 及 快速 入 仓 , 施 工 过 程 中高 度重 在
视 混凝 土 的温度控 制 , 主要 采用 了预埋 冷却水 管 、 通 人工 制 冷水 的方法 , 施工 中采 取加 大通水 流 量 、 控制
通水 长 度 、 长通 水时 间等 调节控 制措 施 , 延 并通 过试 验将 CnO 凝土 中粉 煤灰 含 量 由原设 计 2 %更 改 q 混 3 5
井 闸室底 板高程 34 5 , 6 .1n衬砌 总 高 7 .9I。上游 r 34 n 渐变段 顶拱 由圆变方 、 下游 渐 变段 顶拱 由方变 圆 , 边
墙 混凝 土衬砌 厚 度 由 10m渐变 为 4 0m, 号 闸室 . . 1 顶 拱混凝 土衬 砌厚 度 由 10m渐变 为 5 4 , 、 . .4I 2号 n 3号 闸室顶拱 混凝 土 衬砌 厚度 由 I0i 渐 变为 7 o . n .2 n I。竖 井 4 9 0 0 .0r 程 以上 混 凝 土厚 为 0 5~2 5 n高 . .
确保 了进 口闸室竖 井混凝 土施 工无 温度裂 缝产 生。
根据溪 洛 渡水 电站左 岸导 流洞进 口闸室竖井 混
凝 土 衬 砌 结 构 特 点 , 室 竖 井 冷 却 水 管 埋 设 至 闸 490 高程 。混凝土 温 控措施 及其 实施如 下 : O .0i n
2 1 预埋 冷却 水管 .
第2 7卷 第 1 期
云 南水 力 发 电
YU NNAN W A R OWER TE P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温 控 技 术 研 究
施 召云 武晓杰 ,
(. 1 二滩水 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i成都 NJ i 摘 61) ; 2 中国水利水 电第六工程局 , 15 X1 . 辽宁 丹东 180 ) 102
至 20 0 6年 l O月 3 1日通冷 却 水 ,0 6年 l 20 0月 3 1日
之后 通 自然 水 。
2 1 1 冷 却 水管布 置 ..
2 进 口闸室竖 井 大体 积 混凝 土 温控 技术 措

左岸 导流 洞 进 口闸 室 竖 井 混 凝 土 浇 筑 从 20 06 年 6月开始 , 主要在 夏季 施工 , 洛渡地 区 夏季气 候 溪
近 岩面水 管 距 离 岩 面 5 m, 层 水 管 排 距 为 10 0e 各 0 c 水 管 顺 水 流 方 向蛇 型 布 置 , 管 连 接段 采 用 管 m; 弯
1 工 程 概 况
溪 洛渡左岸 1 ~3号导 流 洞进 口闸室 竖井 由 号 上游 2 I 变段 、 21 渐 T 中间 3 m 闸室 段 和下 游 2 2 6m渐 变段 , 以及 竖 井 组 成 , 部 采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衬砌 结 全
构 。竖 井 上井 口衬 砌 高程 为 4 8 0 1号 竖井 闸 3 .0m,
m, 闸室竖井 49r高 程 以下 混 凝 土厚 为 4m( 0 n 门槽 处 为 25m)闸室竖 井段 底板 }凝 土 厚 30m, 闸 . , 昆 . 下
室顶 板至竖 井 下井 口顶拱 为椭 圆曲线渐 变 。左岸 导 流洞 进 口闸室 竖井混 凝 土顶拱 最 大衬 砌厚 度 为7 7 .4 r, n 单仓 最 大 浇筑 面积 为 9 6 2 2单 仓 最 大 浇筑 0 .4 m , 混凝土( 设计 量 ) 3 9 .5m 。混 凝土衬 砌 总工程 为 3 7 3 9
室底板 高 程 32 0 , 砌 总 高 7 .8m; 竖井 6 .2r 衬 n 59 2号
闸室底 板高 程 32 2 衬 砌 总高 7 . m; 竖 6 .2m, 5 78 3号
为 3% , 0 降低 了混 凝 土 本 身 的水 化 热 , 时实 施 了 同
合理 的养护 措 施 , 过 以上几项 内容 的施 工及调整 , 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