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院台账-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分工表

【实用】医院台账-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分工表

【实用】医院台账

危重患者抢救登记本人员分工表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南昌大学上饶医院 上饶市眼科医院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科室:---------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 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 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 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 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 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 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 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 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 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 由该科负责。

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一)抢救工作由有临床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生和护士承担,各科室的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医务科、护理部,并上报院领导,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部门。 (二)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三)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四)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处置正确无误。 (五)若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在通知医生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实施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措施。 (六)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实施特别护理,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烦躁、昏迷、神志不清病人应加床档和约束带。及时评价护理计划的完成情况。 (七)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烦躁、昏迷、神志不清者加床栏或约束带。 (八)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种类要进行详细交接。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据实补写医嘱。药品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九)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记录应准确、及时、完整,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抢救工作进行同时,要通知病人家属并做好安抚工作。如家属不在,应及时与病人家属联系或通知有关部门。 (十一)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合阳县妇幼保健院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科室:------------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 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 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 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由该科负责。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及书写要求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书写要求 一、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原则 危重患者记录针对的人群为:第一,重症监护的患者;第二,特级护理的患者;第三,一级护理并有病危或病重医嘱的患者。 危重患者记录单的书写原则:危重护理记录单应该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进行书写,记录时间应该具体到分钟。如果因为抢救没能及时记录,必须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不可编造。 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和层次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有:患者的姓名、科别、医疗的诊所、住院的病历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量、体温、脉搏、心率、心脏的节律、呼吸、血压、症状、体症、各种管道的情况、执行医嘱和给药情况、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护士的签名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层次应该和一般护理记录单是一样的。 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要求 1. 时间的限制 也就是必须在6小时内据实完成。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如果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应在本班次内或是处置完病人后马上完成,不得超过6小时 2. 书写的内容及格式 书写的内容和层次应该符合规范要求;格式要正确、语言要通顺、字迹应工整;书写的内容应该客观、准确,突出护理内容;治疗、抢救和护理措施及表格中所列的各个项目应该具体的记录,而且要注明时间并有签名。 3. 记录的频次

首先,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其次,应该按照医嘱要求的时限记录,例如,医嘱要求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护士就应按医嘱要求2小时记录一次危重记录单;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以适当的延长记录的间隔时间,没必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但时间间隔也不可以过长。我们仍应该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或者是一直有特护在病人身边,只是书写的时间间隔可以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适当的延长。 4.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首先应该字迹清楚、工整,使用医学术语。其次,记录应该及时、准确、客观、具体。语言描述、数据记录等,都应该非常准确,且是病人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护士主观判断或推理出的结论。第三,能反映病情变化及处置情况。护士长如何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质量控制?护士长应在每日刚上班后及下班前查看危重患者,了解患者情况及责任护士工作完成情况。而且每日检查护理记录的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指导责任护士进行修正。但是,护士长的检查和指导不要记录在责任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中,而应该书写在护理质量检查的记录中。 5. 危重患者出入量的记录 危重患者实入量栏应记录患者饮食、饮水、输入液体、输入的药物。出量栏应该记录患者的呕吐物、渗出液、穿刺液、引流液、大小便量等,并将颜色、气味、性状、次数记录在病情观察栏内。 有些特殊的病种需要严格计算病人的出入量,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我们要用标准的刻度量杯计算病人的出入量。入量中液体应该以毫升计算,流食和水果要记录含水量,固体的食物应该按水量核算表核算后进行记录。输液时给液量和实入量的记录方法:应该记录给

整理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图

急 危 重 病 人 抢 救 流 程 图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1.采购需求 1.服务需求一览表 1.招标编号:0686-2041Q3561152Z 2.项目名称: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软件) 3.采购内容: 注:具体服务需求详见第二部分

1.服务要求 一、系统基本要求 急诊软件系统应该采用真正的SOA三层架构体系,应遵循《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及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系统要求与院方的集成平台、HIS、LIS、PACS 等系统无缝集成,并应提供标准的数据交换接口,支持被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 系统应该在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医疗信息标准体系,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异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患者无论是步行来院还是救护车来院,均先到达分诊台,由分诊程序通过设备联机自动采集的病人体征和症状点选、病情评估调用分诊知识库为患者自动分级。其中三四级的患者按分诊序号进入诊室就诊,一二级的患者进入抢救室。系统支持先分诊后挂号与先挂号后分诊模式,通过与HIS的接口设计,实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对于无名氏重急症患者,系统提供无名氏登记功能,可以先抢救,后补录身份信息,后挂号后收费。对于群伤涌入大批重症患者,系统提供一键分诊功能,直接进入抢救室抢救。通过抢救区和诊室区,可以根据病情和医院实际医疗资源情况,把病人转归至输液、留观、住院等各个区域。抢救区、留观区与诊室区域之间更是可以任意流转。 二、系统设计要求 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基于构件/构架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支持大用户量并发访问,包括大并发下的缓存技术,页面异步数据交换,支持html5等新的互联网技术。 2)安全性。系统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不同级别用户的操作权限和数据访问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设置安全策略,支持定期备份。 3)兼容性。技术上按照国际标准,同时符合国家标准,支持多种主流浏览器访问,自适应移动设备在线浏览,实现良好的跨平台能力,便于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4)开发技术。系统采用B/S架构,数据库支持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支持主流的应用服务器。 5)可扩展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框架,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可相互关联。在已有功能基础上添加新模块或新功能,都非常方便。而且系统采用对象化设计理念,程序接口和数据接口都要清晰,便于二次开发。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科室: 含山县人民医院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治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 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 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 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由该科负责。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合阳县妇幼保健院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科室:------------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

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由该科负责。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一、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每个医务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危重病人,详细检查,迅速判断病情,争分夺秒地、严谨敏捷地进行救治,医务人员必须现场守护病人,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如由于忙于抢救而未来的及记录的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抢救记录登记本

抢救记录登记本 科 年月日至年月日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对急危重症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对急危重症患者应积极并先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医师及其上级医师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分管院长负责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各科应设置抢救室,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和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参加抢救的人员需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及时清点、补充抢救药品,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要

达到100%。 (七)抢救结束后,主管医师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相应的病历文书书写,护理人员应认真及时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应字迹清晰、项目齐全、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全体医务人员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应相互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完成。 抢救记录登记本

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医院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目的 迅速果断采取相关诊治措施,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特修订本制度。 二、定义 是指救治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标准。 三、依据 《执业医师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四、适用范围 全院各科各类医务人员。 五、条款 (一)职责 1.院领导负责主持全院性重大抢救指挥工作。 2.医务部负责制定和修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负责组织全院性重大抢救协调工作及督导各科室急危重抢救制度落实情况。 3.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护士长负责主持、指挥、协调实施科内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4.各级医师和护士负责参与科室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二)组织抢救 1.科内一般抢救:主治及以上医师和护士长负责组织抢救实施。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如需会诊者,应本着“先科内、后科外”的原则及时组织会诊,各类医务人员接到急会诊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 2.多科抢救:对复合伤或夹杂多种疾病的抢救病人,要坚持先危后

重、先重后轻的原则,先由威胁生命的主伤或主病科接诊抢救。对其他科的疾病,由主治科负责邀请有关科参加抢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3.突发事件抢救:当接诊大量突发事件病人,急诊护士及时通知医师,并即刻报告科主任、保健科、医务部或行政总值班室。医师在接到呼叫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参与抢救,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必要时由科主任、医务部或院领导到现场主持抢救,并根据规定上报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 4.配合: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按“三先三后”制度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凡遇有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有关部门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床位不足时,及时报科主任调配床位,必要时时报医务部或行政总值班室调配,医务部或行政总值班室有权调配全院床位。 5.转院:超过医院诊治能力的急危重患者如病情允许转院,科主任同意后,由经管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向患者家属讲明病情及途中风险,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同时报告医务部或行政总值班室。 6.准备:一切抢救物品实行六固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期维修)。各类抢救设备要定期查检,保持性能良好,防止抢救时出现故障。抢救室物品一律不外借。值班护士要做好物品交接班,并做好签名记录。 7.讨论:必须按《疑难病历讨论制度》认真执行。 (三)抢救实施 1.医嘱:医师因抢救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无误后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据实补记医嘱。 2.告知:有关实施抢救的医师要认真及时向家属介绍病情和抢救情况,并同家属签署相关告知单。 3.填单:对病(危)重患者,填写《病危(重)患者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交病人家属,一份贴在病历上,另一份报医务部,节假日和

科室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和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科别: 年度: 无棣县中医院

讨论记录本格式 一、所有讨论病例必须进行记录,内容包括: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死亡时间、记录人及详细的讨论内容。 二、要注明参加死亡病例讨论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 三、记录要字迹工整、客观,其“死亡日期”与“讨论日期”应记录具体到分钟。 四、“讨论意见”栏医师发言的意见逐一记录清楚,每位医师的发言记录均要求另起一行。 五、由主管医师将死亡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归纳整理并经上级医师审查签字后,归入病案。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死亡原因、救治情况、死亡诊断等。不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六、死亡病例讨论应该在患者死亡以后7天内完成。

目录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3) 死亡病例讨论流程 (4)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表 (5)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 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二、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部派人参加。 三、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 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四、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 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死亡病例讨论流程 病人死亡 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部派人参加 病例讨论 讨论内容 日期、地点、主持人及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报告病历、个人发言、死亡原因分析及诊断、经验及教训 记录 总结 报医务部,违反医疗制度,依据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奖、罚 讨论由主管医师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人、主持人双签字 应重点进行死亡原因的分析,涉及分析病因、对抢救措施的意见及国内外对本病诊治的经验和方法。结论应包括对死亡原因的认定和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1)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科室 ______________ 注:1---2页正反,3页打印50页,100本 定陶县人民医院

重危患者抢救制度 一、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听班人员。特殊病人、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或或需跨科室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对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要及时填写病危通知书。 三、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

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六、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七、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室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八、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人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九、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 十、抢救结束,应认真总结。内容包括:(1)病人到院后处理是否及时?是否正确?(2)组织是否得力?医护配合如何?(3)抢救中有何经验教训?

危重病人科室日报告制度

危重病人科室日报告制度 危重病人:是指病人在原有(或没有)疾病基础上,由于某一或某些急性原因造成危及生命或器官功能的短暂或较长期的紧急病理生理障碍,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1、要求科室医疗组组长、科护士长分别在下午下班前~巡查病房一次~了解和评估现住院病人病情变化风险。 2、医疗组组长、科护士长须把病房巡查重点病人风险评估情况和注意观察要点~以口头形式分别告知当天值班二线医生和科主任。 3、科室要建立每日病危重人风险评估记录登记表,见表1,。 4、科主任于每日下班前~把科室危重病人以书面形式报告医务处。 5、医务处安排专人负责登记汇总~汇总后于当日将全院危重病人信息汇总表,见表2,送达总值班处、分管院长和院长~总值班二线要抽检巡查。 表1 危重病人风险评估记录登记表 科室: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时间: 住院号: 诊断: 病情摘要: 风险评估等级: 甲级:生命体征波动~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组织抢救的患者。 乙级:生命体征平稳~但病情仍危重。 主要措施: 表2 全院危重病人信息汇总表 科室住院号病人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主要诊断主管医生 夜间危重病人抢救总值班参与制度

1、危重病人:患者在原有(或没有)疾病基础上,由于某一或某些急性原因造成危及生命或器官功能的短暂或较长期的紧急病理生理障碍,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2、发生在夜间的住院或门诊危重病人抢救。 3、值班的二线医生按程序先报告科室主任~获得对抢救治疗的指导后电话告知总值班。 4、总值班二线值班人员须到现场进行危重病人抢救的组织与协调。 5、总值班组织与协调危重病人抢救须记录于总值班记录本。 科主任值日制度 1、科主任是科室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2、科主任、科副主任必须安排轮流值日。 3、科主任每月上报医务处值日时间表。 4、医院随机抽检科主任值班并建立登记。 5、科室暂无副主任配制的~可指定一名正高职称医师代值~需报医院备案。

急危重症相关制度

急危重症救治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组织和 相关制度

一、原则: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二、目的:快速有效地抢救因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突发衰竭或紊乱而可能引发猝死或其他危重急症患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三、组织结构及职责: 1.急救小组成员: 组长:陆月明主任 成员;王莉护士长、饶敏主治医师,董甲贵医师,王展医师,张梦医师,慕永勇医师,朱琳琳护士,杨贤花护士,顾盼护士,马浪浪护士 2.职责分类:急救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协调医患关系,组织相关人员,保证抢救设施供应。 一.急危重症病人报告制度 1.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同时应及时向院部报告,以便院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救护。 2.报告程序及时间: ①病房有危重病人时,由当日值班医师报告主治医师及副 班医师;由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报告护士长。 ②接到报告后,医护人员应当日查看病人并填写“危重病

人上报登记表”,然后立即报告院部(护士则报告护理部)。 ③院部接到报告当日由专职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检查记 录指导协调工作。 二.急危重症病人管理制度 1.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 人。 2.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 责任护士签名。 3.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 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 5.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 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 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7.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8.医护人员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 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护理要点、重要的化验值、心理状况等。 9.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 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 科室:_____ 年份:_____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与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与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与业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治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与医务部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得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与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得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得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得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得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得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得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得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与传染病人得消毒隔离以

医院各种登记本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10本 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条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条“危急值”报告程序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详细记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时应立即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检验科必须立即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复检结果。确认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下级医师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 3、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临床科室在进行相应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前往检验科领取签收危急值报告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按照规定用红笔标明异常项目及异常值,并粘贴在住院病历中,将相应分析、处臵情况在病程记录中反映。 4、“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5、“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核医学科、输血科、病理科、放射科、CT室、超声医学科、药剂科等科室。

最新抢救记录模板

例1 (成功): 2016-8-1 01:30 抢救记录 今天01 时00 分,患者如厕后出现呼吸困难,查见精神紧张,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脉搏细弱,双肺闻大量湿罗音,心音低钝,考虑急性左心衰,立即予高流量面罩给氧、心电监护。01时01分,心监提示HR132次/分,R32次/分,BP190/120mmHg , SpO2 88%, 予吗啡10mg 皮下注射,速尿 20mg 静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01 时04 分予西地兰0.4mg 静注,抽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血气分析、心肌酶、BNP 。患者症状逐渐减轻,至01 时30 分,HR110 次/分,R25 次/分, BP170/100mmHg ,SpO2 95%,患者 精神好转,双肺啰音减少,继续控制血压,嘱半坐位休息,禁止下床,注意入液量和补液速度,病情危重,已告知患者家属,密切观察。参加抢救人员:**** 。 例2(成功): 2016-8-1 01:30 抢救记录 今天01 时00 分,患者突然昏倒在床,检查无反应、无明显呼吸,立即呼叫值班二线及住院总,检查颈动脉无搏动,(考虑心脏骤停,)立即予以心肺复苏(CPR ),并予心电监护、呼吸囊辅助呼吸并高流量给氧气。01 时02 分心监为室颤,立即除颤(双向波200J )并持续CPR,建立静脉通路。01时04分,心监为心室停顿(直线),予肾上腺素1mg静注。01 时06 分,心监为室颤,再次除颤(双向波 200J ),并予胺碘酮300mg 静注。01 时08 分,心监为室颤,第三次除颤(双向波200J ),并予肾上腺素1mg 静注。01 时10 分,心监为无脉性电活动(PEA),持续CPR,抽取血常规、凝血常规、急诊生化6项、 血气分析、心肌酶。01 时11 分成功建立气管插管,予呼吸机通气(VCV 模式,FiO2 100% ,R10 次/分,TV500ml ),持续胸外按压。01 时12 分,心监为室颤,第四次除颤(双向波200J ),并予胺碘酮150mg 静注。01 时14 分,心监为规则心律,颈动脉搏动恢复,P72 次/分,但仍昏迷,无自主呼吸,血压75/45mmHg ,终止按压,持续呼吸机通气。01 时15 分予多巴胺静滴(5ug/kg/min 起调速),并请ICU 会诊,向患者家属告病危。01 时20 分,T不升,P90次/分,机械通气,血压恢复到 90/60mmHg ,SpO2 98%,心电图为偶发室早。ICU 会诊考虑*** ,建议转科治疗。征得患者家属同意拟转ICU 进一步治疗。参加抢救人员: 。 例3(失败): 2014-8-1 01:30 抢救记录 今天01 时00 分,患者突然昏倒在床,检查无反应、无明显呼吸,立即呼叫值班二线及住院总,检查颈动脉无搏动,(考虑心脏骤停,)立即予以心肺复苏(CPR ),并予心电监 护、呼吸囊辅助呼吸并高流量给氧气。01 时02 分心监为室颤,立即除颤(双向波200J )并持续 CPR ,建立静脉通路。01 时04 分,心监为心室停顿(直线),予肾上腺素1mg 静注。01 时06 分,心监为室颤,再次除颤(双向波200J ),并予胺碘酮300mg 静注。01 时08 分,心监为室颤,第三次除颤(双向波200J ),并予肾上腺素1mg 静注。01 时10 分,心监为无脉性电活动(PEA),持续CPR,抽取血常规、凝血常规、急诊生化6项、 血气分析、心肌酶。01 时11 分成功建立气管插管,予呼吸机通气(VCV 模式,FiO2 100% ,R10 次/分,TV500ml ),持续胸外按压。01 时12 分,心监为室颤,第四次除颤(双向波200J ),并予胺碘酮150mg 静注。01 时14 分及其后重复判断心监均为心室停顿,持续复苏,并每3-5min 予肾上腺素 1mg 静注。至01 时30分,患者无自主心律或呼吸,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为心室停顿(直线),宣告临床死亡,终止复苏。参加抢救人员:**** 。 签名: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科室: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 务科和业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治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 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 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 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由该科负责。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麻醉科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患者姓名:黎新敏 住院号:194169 性别:男 年龄:50岁 诊断:肝癌 手术名称:肝癌射频治疗 日期:2009-2-12 抢救过程摘要:突发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抑制,急查血常规, 并与B超,肝胆科联合会诊后考虑为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往手术室 行剖腹探查止血术,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并输红细胞, 冷沉淀,血浆。基本维持患者血压于90-130/50-70mmHg,心率95-130 次/分。10pm手术结束时已停用各血管活性药物,患者血常规示 Hb78.2g/l,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血压维持于100/60 mmHg附近,予充 分镇静后送往ICU。 转归:安返ICU 抢救成员:曾维安,许梅曦,黄婉 记录时间:2009.9.2 记录者:叶胜泉 - 2 -

- 3 -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 4 -

患者姓名:罗海香 住院号: 性别:女 年龄:37岁 诊断: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腹膜后LIV清扫+剖腹探查+左肾切除术 日期:2009-2-12 抢救过程摘要:术中失血9000ml,尿量5200ml,予以RBC1300 ml,全血400 ml,血浆1000 ml,血小板2U,冷沉淀20U。勃脉力7500 ml,血定安2000 ml,万汶2000 ml。7:30pm血气分析示:HCT13%,Hb44g/l, ,Hr80-90次/分,cvp7-20mmH2O,体温33.6-34度。予以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Bp130-140/70-90mmHg。因患者血型Rh(--),0am 后血站才有血,;请示许主任后,带管安返ICU,续观。 转归:安返ICU 抢救成员:操隆辉 记录时间:2009.9.2 记录者:操隆辉,叶胜泉 - 5 -

抢救记录登记本

抢救记录登记本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抢救记录登记本 科 年月日至年月日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对急危重症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对急危重症患者应积极并先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医师及其上级医师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分管院长负责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各科应设置抢救室,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

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和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参加抢救的人员需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及时清点、补充抢救药品,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七)抢救结束后,主管医师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相应的病历文书书写,护理人员应认真及时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应字迹清晰、项目齐全、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全体医务人员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应相互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完成。 抢救记录登记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