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知识点

中外广告史知识点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促进消费的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
了解中外广告史,对于我们把握广告的发展脉络、洞察其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广告史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多样,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那时,出现了“市声”,即商贩通过吆喝来吸引顾客。
到了春秋战国,“悬帜”成为一种常见的广告形式,商家在店铺门口悬挂旗帜来标识自己的经营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出现了“灯笼广告”。
夜晚,店铺门前挂起灯笼,不仅提供照明,还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招牌广告”发展得更为成熟,不仅有文字,还出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到了明清,“对联广告”颇为流行,商家以富有文采和寓意的对联来吸引顾客。
此外,“印刷广告”也逐渐兴起,如书籍中的插图广告、木版年画中的商品宣传等。
近代以来,中国广告受到西方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报纸广告成为主流,如《申报》等报纸上刊登了大量的商业广告。
同时,广播广告、霓虹灯广告等新兴形式也开始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在曲折中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告的作用相对较小。
改革开放后,广告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形式层出不穷。
二、外国广告史在古代埃及,人们会在墙壁上涂写商品信息,这可以视为早期的户外广告。
古希腊时期,商业活动活跃,出现了口头叫卖和标识性的图案广告。
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对商业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广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但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招牌广告和旗帜广告依然存在。
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的广告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19 世纪中叶,报纸成为主要的广告媒体,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20 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广告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
同时,广告创意和策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告公司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跨国广告公司崛起,广告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三、中外广告史的比较与启示(一)比较1、发展速度:中国广告业在近代以前发展相对缓慢,而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广告业迅速崛起。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
无论是电视、网络、还是街头巷尾,广告的身影随处可见。
然而,大家知道中国最早的商业广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将带大家穿越时空,了解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历程。
商业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在青铜器上发现了广告的踪迹。
这些广告大多以铸刻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上,宣传商家的商品或服务。
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颁布了一系列的广告法规,这可以看作是商业广告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广告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
汉唐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如市招、旗帜、鼓笛等广告形式。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印刷广告开始流行,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和纸币。
明清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达到顶峰,商家们不仅在店铺内外悬挂各种广告旗帜,还利用戏曲、说唱等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商品。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特点多种多样。
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的商业广告多采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如市招广告,通常以图画为主,辅以文字说明。
在创意设计上,许多广告别出心裁,如宋代的一则印刷广告,利用石刻技术印制了一幅双龙戏珠图,形象生动,吸引眼球。
在文案撰写上,早期的商业广告语言简练、质朴无华,但意蕴深厚,令人记忆深刻。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业广告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广告宣传,商家可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商业广告也是当时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许多商家通过广告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等文化元素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
商业广告对于当时的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府通过制定广告法规来规范商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对于现代广告业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现代广告创作中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品牌个性。
广告发展的历程

广告发展的历程从古代的木牌、壁画到现代的电视、网络,广告作为一种营销传播手段,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演变和革新。
本文将探讨广告的发展历程,从而呈现出广告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广告的起源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当时商贩们用图案和文字在纸张上展示商品和服务。
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城市街道上出现了交互的壁画和雕塑,它们通常被用于宣传政治宗教和公共事件。
在中国,古代的商人也用刻在竹简或青铜器上的文字做广告。
2. 印刷术的发明与报纸广告15世纪,德国的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术,这使得广告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报纸逐渐兴起,成为广告发布的重要平台。
1734年,法国的《公告》成为世界上第一份广告专门刊物。
报纸上的广告开始丰富多样,涉及到商品、招聘和房地产等各个领域。
3. 广播和电视的崛起20世纪初,广播电台开始兴起,成为了广告的新载体。
1922年,美国的WEAF电台首次播放了一则广告,标志着广播广告的诞生。
在广播电台的传播下,广告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1952年,美国首个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台正式播出,拉开了电视广告时代的序幕。
4. 数字时代的广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广告开始快速崛起。
1994年,第一个网页广告出现在网上;2000年,谷歌推出了AdWords广告系统,成为现代数字广告的里程碑。
互联网使得广告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受众,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形式,如弹窗广告、横幅广告和视频广告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广告的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广告主可以通过微博、微信、Instagram等平台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
5. 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广告不仅仅是商品的宣传手段,它还在社会和经济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告为企业提供了竞争的舞台,促使他们不断创新和改善产品。
其次,广告为消费者提供了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理性的购买决策。
此外,广告产业也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媒体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从最初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再到现代的多媒体广告,这一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一、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当时的商人主要通过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例如,商人在市场上摆出各种货物,顾客可以通过看、摸、闻等方式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这就是最早的实物展示广告。
此外,商人还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商品,这就是最早的口头广告。
二、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到了周朝,随着文字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商人开始在商品上刻字,用来标识商品的产地、制造商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书面广告。
到了汉朝,商业广告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
商家会在店铺门口挂上招牌,上面写着店名和经营范围,以吸引顾客;同时,商家也会在晚上点亮灯笼,既方便顾客寻找店铺,又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三、古代商业广告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高峰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外,还出现了壁画广告、戏剧广告等多种形式。
其中,壁画广告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商家会在店铺内外绘制精美的壁画,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些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还能传达出商家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理念。
四、古代商业广告的衰落与复兴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商业广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商业广告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
清朝末年,上海等地的商家开始采用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标志着中国商业广告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五、现代商业广告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广告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告形式不断创新,广告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第二章广告发展简史

第二章广告发展简史第二章广告发展简史一、国外广告发展简史(一)古代时期(远古——1450年)口头、实物、招牌、文字广告等为主。
1、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的广告公认现存最早的文字广告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
它是在古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城散发的“广告传单”,内容是悬赏追捕逃走的奴隶闪。
2、古希腊、古罗马的广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向沿海的商业比较发达,广告已有叫卖、陈列、音响、诗歌和招牌等多种形式。
在内容上既有推销商品的广告,也有文艺演出、寻人启示等社会服务广告,甚至还有政治竞选广告。
3、在发掘公元前79年被火山爆发埋没已久的古城庞贝时,发现了1600多处墙头广告。
4、世界上最早的官报《罗马公报》(凯撒统治时期),除记载重要的社会和政治事件外,也刊载有广告形式的内容。
(二)印刷广告时期(15世纪初——19世纪中期)1、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铅和其他金属的合金浇铸字母,从15世纪中叶起,印刷术得到广泛运用。
传单、招贴、标语、商业名片等广告形式得到发展。
第一份用机器印刷广告:威廉·坎克斯顿(1472年)推销宗教图书的广告2、印刷报纸(1)17世纪初,德、法、英等国家先后出现了早期的印刷报纸。
(开始定期出版)(2)现存最早的报纸:1609年德国的《通告报》。
PS:第一则“报纸广告”的三种说法:①1622年伦敦出版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上的一则书籍广告。
②1625年,英国《信使报》在背面版上刊登的图书出版广告。
③1650年,英国《每周新闻》“国会诉讼程序”栏目刊载的寻马悬赏启事。
(3)1704年4月24日,美国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波士顿新闻通讯》(Boston News Letter)刊登了一则向广告商推荐的以报纸为宣传媒介的广告。
(4)被认为是美国广告业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1729年创办的《宾夕法尼亚日报》,把广告栏放在创刊号第一版社论的前头。
首次刊登的是一则推销肥皂的广告。
中外广告史概述

中外广告史概述广告是商业社会中宣传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无形的推销手段。
它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传达,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购买产品或使用服务。
中外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下面是对中外广告史的概述。
中世纪时期,广告在欧洲以印刷品的形式开始出现。
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1472年,当时一家英国报纸以印刷品的形式发布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广告的数量和种类也开始增加。
18世纪,广告业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行业。
印刷技术的改进使得广告的传播更为便捷和经济,同时工业革命的推动也为广告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这时期的广告主要以报纸和印刷品的形式存在,并且广告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的兴盛和新技术的发展,广告形式开始多样化。
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使得广告能够以更多的方式传播。
在美国,广告开始在报纸上露面,并且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开始涌现,专门为客户提供广告服务。
20世纪初,广告业进一步发展。
更多的媒体,如广播和电影,开始用于广告宣传。
在美国,广告业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并且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调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这一时期的广告语言和形式也开始变得更加巧妙和吸引人。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1世纪的广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广告迅速增长,成为广告业中的重要一环。
广告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等渠道,将广告直接传达给特定的目标受众。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广告也越来越个性化和智能化。
总的来说,中外广告史经历了从传统的印刷品到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广告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广告总的目标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20世纪中期至今,广告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电视和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下。
电视的普及使得广告能够以动态和视觉的形式呈现,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其中,古代的商业广告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从最早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描述、绘画表现,再到现代的各种媒体广告,中国的商业广告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早在商朝时期,商业广告就已经出现。
当时的主要形式是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
商人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商品,同时也会在店铺前摆放商品以吸引顾客。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效果显著,是最早的商业广告形式。
到了周朝,商业广告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文字来描述商品的特点和优点,这种广告形式被称为“标语”。
此外,还有人会在市场上悬挂布告,上面写有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公告广告。
到了秦汉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继续使用标语和公告外,还出现了图画广告。
商家会请画家绘制出商品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挂在店门口或市场里,以此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种广告形式生动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
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标语、公告、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
此外,还出现了专门的广告机构——市井小报,它们定期发布各种商业信息,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商品的平台。
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传统的标语、公告、图画等形式外,还出现了戏剧广告、街头表演广告等形式。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商业广告受到了冲击。
一方面,西方的广告形式和技术被引入中国,使中国的商业广告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另一方面,传统广告形式的地位逐渐被取代,新的广告形式如电影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开始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商业广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广告的形式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外广告史资料

中外广告史资料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手段,已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埃及、希腊、罗马,还是近代的欧美国家,广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商业发展,满足人们购买需求。
中国作为广告史上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刻的铭文。
在唐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型商业市场,商家开始利用标牌、牌楼等形式进行宣传。
宋代则有了商会、行业组织等机构来集体宣传商品。
明清时期,发达的书籍出版业也为广告提供了平台,商家可以通过刊登广告来宣传产品。
而在欧洲,广告发展相对较晚,直到15世纪的印刷术发明后,广告媒介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广告圣经》被视为欧洲广告发展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意大利画家被誉为“广告之父”。
17世纪,欧洲的出版商开始使用报纸、杂志等媒体来刊登广告。
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出现了大型工厂、百货商店等商业场所,广告开始在商品展览中得以广泛使用。
20世纪初,随着电视和无线电的发明和普及,广告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视广告以其视觉冲击力和声音效果成为最受欢迎的广告形式。
同时,品牌广告如可口可乐、露华浓等开始兴起,成为人们熟知的品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广告开始崛起,互联网公司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成为新一代的广告巨头。
在广告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中外,广告策略、创意都在不断演变。
早期的广告注重文字的简洁明了,充斥各种海报、标牌,以直接告知消费者的方式宣传产品。
而近几十年来,广告更加注重情感色彩,通过讲故事、塑造形象来打动消费者。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广告具有了更多的互动性,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广告的创作和传播。
总而言之,中外广告史的发展展现了广告在商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媒体的崛起,广告将继续不断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人们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广告行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从传统的平面广告到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等,广告的形式和传播渠道不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商业广告史期末作业
——月份牌广告
月份牌简单说就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上海发源的一种商品广告画。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商人为推销西洋百货,进行广告宣传。
起先他们从国外运来一些印有西方历史文化题材的画片,中国百姓反应冷淡,而后雇用中国的画家将中国传统年画、农历、广告三种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商家印制,免费赠送。
这种商品广告因有月历,所以接受者在墙上一贴就是一年甚至几年,商品宣传的效果也就加大了。
月份牌因其印制精美,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故而在当时的上海很快流行开来。
月份牌的发展直到20世纪20至40年代,是老月份牌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主要以旗袍时装美女居多,因而人们又把月份牌俗称为“美女月份牌”。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新颖;二是商业广告需要;三是贴近大众生活。
在20年代初,社会风气开化,有关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更新,女性形象在月份牌画面上逐渐增多,并突破了女性消费品领域。
时髦美女在报纸广告等其他新闻媒介也频频亮相,成为社会的一种象征,在多变复杂的社会时尚中,美女形象却是永恒的主题。
20年代末身穿旗袍的清纯女学生可谓是时髦中的佼佼者。
30年代是月份牌创作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电影红星如蝴蝶、阮玲玉等也都纷纷走进了月份牌画中,成为当时受欢迎的“美女月份牌”。
全新包装的时装美女,使那些看惯《点石斋画报》“海上百艳图”中都市仕女的平常百姓,为之耳目一新。
月份牌中的时髦美女是都市时尚的代表,她们穿最流行的时装、用最新潮的物品、享受最时尚的消遣,时髦女郎为月份牌与旗袍找到了共同表达的形式,因而旗袍与月份牌得以走着流行的一致步伐,使月份牌中旗袍总是以时尚、新潮出现在人们眼前。
月份牌作为一种传统广告的形式,无论是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当今社会来说它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广告形式,但是它又与现代社会中的广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作为一种传统宣传广告,对当时社会来说,它迎合了人们的需要,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它可以作为一种装饰画,同时又是厂家进行产品宣传的有效手段。
月份牌初期的题材从历史掌故、戏曲人物到民间传说、时装美女无所不包,约从民国元年开始,随着上海中外工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月份牌的题材反而趋
向单纯,四十年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绝大多数以时装美女为核心,并逐渐确立了名媛闺秀、风月佳丽和豪华都市场景的定位。
女性形象反映民主思想和新事物的作品,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有着良好的影响。
在月份牌画中让人觉得有趣的是,月份牌原是以宣传、推销商品为主,但是商品却不是月份牌的主体,而是以美女图为主体,早期画家们考虑的并不是怎样宣传、突出商品,而是怎样才能使画中的美女更美,商品只是居于从属地位的。
直到月份牌盛行的中后期,才出现较为明显以画中人直接传达商品信息。
月份牌画面周边通常画有图案式的边框,或繁或简,印有广告文字或厂商名称,处于画面一隅的商品图像往往画得小而精致,质感强烈,耐人寻味,是月份牌的“画眼”所在和真正的主角。
月份牌里,美女是绝对的主角,美好生活就是通过她来传达。
美女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尤物,她穿戴漂亮考究的服饰,居所华丽高档,她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美好的,天气晴朗,生活富足,满心欢喜,就像今天媒体上各式各样精心设计制作的广告画面,这种美好愉悦的氛围常常给人一种幻觉,即她向你推荐的产品也必然是美好的。
这种“美好生活”的观念还恰如其时地镶嵌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在当时,尤其被免费赠送给消费者的月份牌大部分都写有“恭贺新禧”的字样,虽然这是种商业策略,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材料表明月份牌就定是在春节时张贴,但是,显然它的设计是包含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包含了节日的文化内涵。
月份牌的美好生活也不过是大多数人的一厢情愿、美好希冀,真实生活的落差不得而知,但是贴在黯淡壁间的老上海月份牌点燃了人们的欲望和想象,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塑造了他们对现代的理解。
就此而言,月份牌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商业促销的范围,而成为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形式。
一件广告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
传统的月份牌广告它的色彩鲜艳明快、丰富、画面不过分强调明暗,且画面明快典雅、细腻柔和,特别是作为主体的美女,色彩鲜艳美丽,造型上吸收了外国彩色卡通及广告画技法,其构图活泼,色彩丰富而亮丽。
虽然是作为商品的宣传广告,但是月份牌在构图时并不是以商品为主体而是采用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古装仕女或时髦美女图作为月份牌的主体,技法上是以郑曼陀先生的擦笔淡彩技法为基准,是一种基于西洋擦笔素描和水彩的混合技法。
上海的广告画之前大多画的是一些传
统服装的仕女,他不满足这种单一的传统服装仕女形象,从而创造出新式时装美女形象,这样才能更加贴近生活,能够引导时尚潮流和人们的求新意识,更能产生强烈的广告效应。
郑曼陀月份牌广告画中的美女明眸善睐,“呼之欲出”,“眼睛会跟着人跑”。
他不仅能够刻画出美丽的时尚女性,而且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神态。
中国画讲究传神,郑曼陀为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特别注重眼睛的刻画,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如果说美女们的身体是月份牌的主体的话,那么美女们的眼睛便是月份牌的灵魂。
正是那顾盼神飞,明眸善睐的眼睛牵引着大家的心神。
受明清仕女画审美趣味的影响,郑曼陀所画的美女大多是鹅蛋脸,带着含蓄的微笑。
月份牌的这种技法特别是在表现新型女性,其装扮入时,风度娴雅,颇受赞许,它当中的美女,可谓代表了当时社会审美的整体趋势与追求,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
月份牌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先声,它是20世纪中国遭遇西方现代商业文化后的特定产物,它伴随着上海这个近代工商业都市的崛起而出现,在西方影响和本土化双重变奏中绵延数十年,形成人数颇为可观的设计群体,为中国20世纪的前半叶保留了珍贵的视觉遗产。
“月份牌广告画”记录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教授曾这样评论:“月份广告牌对我国的近代史、绘画史、商业史及烟草业、服饰业、影视业都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月份牌广告画中可清晰地再现民族资本主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遭多重压制、排挤而艰难发展的轨迹。
像简氏兄弟1905年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和帝国主义垄断资本、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中,广泛运用“月份牌”作宣传工具,在很多月份牌中有这样的口号:提倡国货、挽回利权、完全国货、吸“爱国牌”香烟等,为了民族经济发展,他们同洋商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在中国的烟草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月份牌广告画对服装发展史有参考价值。
清末民初服装式样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以宽大的袄裙、袄裤为主,后来袄身及袖子逐渐变窄改短。
袄裙或衫裙,是当时的一种学生装,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后,妇女地位提高,开始流行穿旗袍,到了三十年代,“旗袍花边运动”开始流行,这时的旗袍忽长忽短,腿部开叉有高有低、但要镶滚美丽的花边,一般选用永不褪色的阴母土林布做旗袍,使女
性表现出更加朴素端庄的风姿。
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毫不掩饰地称其晚装灵感得自于中国的旗袍。
月份广告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保存了许多老的广告注册商标,从中可了解上海的经济发展史。
许多老字号厂解放前的档案已没有,而月份牌则是保存老字号的天然档案。
它记录英美洋行、日资洋行在清末民初怎样利用广告去吆喝,宣传自己的产品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
旧上海出现了替洋人办事的官僚买办,各种洋行宣传画足以说明作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商业繁荣和竞争的激烈。
月份牌广告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月份牌更像是发布流行的精美时装招贴画,画中的美女与时装比商品更醒目,更让人一眼难忘。
30年代月份牌中美女时装已无定式,旗袍、裙装、长裤、泳衣都广泛应用。
当从审美效果看,旗袍最能显露女性线条,秀美的身段,同时又富有端庄典雅的淑女风范。
月份牌画的各类时装中也以旗袍为数最多,它记录了旗袍流行变化的主要进程。
它与现代的设计相比当然有它的不足之处,毕竟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也不同,对于当时社会来说它改变了以往以叫喊为主的口头广告,采用了另一种更为直接的形式,让广告宣传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不止局限在一个区域内,月份牌广告当时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首先是它迎合了当时市场的需要,而且它以精美的图片呈现,给予人们观赏性;其次附加的节气年历表体现了适用性,这样即美观又适用的广告正是广大人民所需要的。
因此,月份牌广告风靡了当时整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