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小议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小议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小议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目前,由于听力在高考中不是参考项目,因此,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在许多学校效率不高、被忽视,甚至放弃,这就造成了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趋于简洁化、形式化,严峻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然而,英语听力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老师要更新理念,实践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乐观探究解决方法。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然而,听力教学长期以来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听力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阅读听力文字材料代替听力教学。
很多老师认为,听力教学费时多,而收效不明显。
因此,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教学、语法教学和单元测试等方面,仅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统一播放听力录音。
假如同学没有听懂,老师就把录音的文字材料发给同学,让同学阅读。
这种以阅读听力文字材料代替听力教学的现象在高三年级更为普遍,其结果是同学长期缺乏听的体验,视觉系统成了同学猎取新语言学问的唯一渠道,同学看得懂的东西听不懂。
2.以模拟训练代替听力教学。
高考听力测试采纳的题型是选择题,这主要是出于标准化测试的需要。
这种题型特别机械,正确答案是在同学听材料之前呈现出来的,同学要做的只是把正确答案与其他干扰项区分开来。
这样的题型明显不利于真正提高同学的英语听力水平。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老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师往往用这样的'练习代替听力教学,机械地采纳“呈现题目——听录音——核对答案”的模式,不利于提高同学的听力理解力量,使许多同学对听力课失去了爱好。
目前,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主要采纳以下模式:①运用新教材中的Warmingup和Speaking两部分的内容,组织同学用英语沟通和争论,让同学在口头运用英语沟通的过程中相互倾听,或者老师就话题内容用英语叙述,供同学听,培育同学的听力水平。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摘要】本文阐述了进行听力教学训练的方法,并列举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影响学生理解听力内容的因素。
【关键词】听力训练教学要素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注意响学生听力学习的因素。
一、教师可以采取的训练方法1.模仿性训练:让学生听录音带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
掌握好单词发音、多音节词重读音节、英美语在发音上的区别。
2.指导性训练: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在听音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大意整体的初步理解。
3.理解性训练:用英语解释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积极词汇常用用法,即可录音播放,也可口头表达或伴随形体语言,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英语释意做出回答或猜测。
英语解释一般是浅显易懂的语言或同义词,对学生来说应无太大的理解障碍。
4.细节性训练: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句式、难点或理解测试的需要,可录音播放,借助于板书或其他电教媒体,指导学生逐渐深入进行听力训练。
5.记忆性训练:英语学习中一重要过程是识记。
课文材料在较熟悉的情况下,反复跟读,印象深,记忆牢、语感强、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听”进去到”读”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去捕捉语言信息。
运用”跟读”形式,学生需要全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个吸收(听清楚)——储存(记忆语句、语音语调轻重缓急的体现)——反馈(准确完整地背诵)这一过程,整个过程集理解、记忆、表达于一体,是一次高质量的输出。
许多专家学者及老师给与”跟读”形式以较高的评价,只是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对此一直是一误区。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一)学习动机苏联心理学家曾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1)直接的或称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需要、认识兴趣等。
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主要是对目的语国家的社团感兴趣,学习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融入目的语国家的社团而与他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社团的文化艺术。
教学论文《高中英语听力技巧》

高中英语听力技巧英语听力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同时听力测试是考查学生理解口头语言能力的测试。
因此,它的结构不像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句子短,重复率高,冗余信息多。
听力测试的材料比阅读材料要容易,基本上没有超纲的词语,但常会出现一些陌生的人名或地名。
大多数的听力材料来源于英语国家的生活会话,题材广泛,涉及英语国家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有明显的口语特征,听起来真实自然。
对话或独白都通过具体的语言内容表面一个特定的语境。
理解语境是把握所听内容的前提。
一、听力基础:拼读、语调很重要首先要加强对所学语言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抓好单词的正确拼读,掌握常用的语调。
对词义的正确掌握以及充足的词汇量有助于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和捕捉关键信息。
二、听说训练应循序渐进,循环往复。
听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记忆等多方面的训练相联系。
在训练时,要多听多讲,听是为了理解,说是为了表达。
学生平时要多开口朗读,使英语词句的字形信息和声音信息一并输入大脑;还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丰富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
三、适量作一些高考听力考试的模拟训练,通过实践来熟悉题型,明确备考的目标和方向。
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摸索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得分方式。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1.快速读题听力测试特别要求眼、耳、手、脑多种器官的协调配合。
在放每段录音前,必须抓住间隙,快速读完选项,节省部分时间,提高应试成功率。
听力试题的各个选项常有相同或近似的部分。
我们可以忽略这些部分,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较大差异的部分,通过比较和鉴别,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2.细心听题。
考生听长段对话和短文理解时,推理思路要正确,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能理解较深较长的语言材料,在语篇环境中抓住要点,记住某些细节和事实,找到答案。
听对话理解时,考生可能无法从对话中直接找出答案。
我们必须回忆对话内容,用归纳、推理判断或计算等方法,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答题。
教育学类论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教育学类论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2010-09-14 01:00:28摘要:"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
本文选取了高中英语教学四大语言技能之一的听力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理念出发,对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高中英语听力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语言教育一、高中英语听力课的教学现状从目前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听力课的实际情况看,英语听力课的学习现状不令人十分满意。
总体来看,城市学校的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条件要比农村学校的要好一些。
在城市学校,听力课上教师普遍使用录音机、语音室设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也比农村学校的重视程度要高。
教师在上听力课时,基本上采用播放磁带或视听材料,让学生按课本内容细听,采用听完一部分内容后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
老师经常出一些填空、听写、排序等类型的题让学生去做,然后给学生校对答案,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纠正学生错误答案方面。
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很少教学生们正确的听力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听音,不是在主动学习。
长此以往,他们对听力就产生了厌烦情绪。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结果呢?语言知识和非语言因素欠缺是主要问题。
语言知识指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非语言知识包括心理因素,听力技巧和背景知识。
这两方面的缺乏造成学生语音不正确,词汇量少,语法结构不清,心理紧张厌倦,不能正确运用抓住文章大意、推理、预测等常用技巧,欠缺对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他们听完材料后说不出文章大意,大脑里一片空白的结果。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逐步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摘要:听力,包含人的听觉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认知能力。
新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听的要求是:①能听懂课堂英语,并作出相应的反映;②能听懂教师用所学的语言叙述课文的内容;③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教材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④能听懂语速120wpm的材料,获取所需信息;⑤能听懂广播、电视、收音机、录像中的语言材料,泛听总量不低于40小时。
为了实现这五个目标,我在半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钻研,不断的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也有了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总的来说,听力课大体分为6个步骤:①听力引入;②提出听力任务;③分项完成听力任务;④检查反馈;⑤重听加深;⑥语言输出。
第一步,听力引入即导入部分这一步一开始的时候我经常疏忽,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讲单词、放录像、对答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没有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这个角色的功能,以至于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教室各个角落都开起了自我的“小灶”。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听力课的课堂形势就在于录音机、单词表、磁带和标准答案这些硬件设施的使用上,那么学生不如自学来提高,而教师又如何去体现“授课”二字的真正涵义呢?作为教师,应变这种听力测试模式为听力教学模式,在让学生听录音材料前,首先要根据所听内容,利用问题、图片、实物、游戏等进行巧妙导入,从而引发学生听的动机。
其中也包括背景知识的简单介绍,关键词解释和听力技能的指导,通过这些描绘和介绍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听的期待状态,这样听的时候就能集中注意力,听的效果自然就好。
第二步,提出听力任务做完导入这个工作后,不是马上就让学生听了,导入只是让学生对所要听的材料产生兴趣,而在听前提出听力任务则是为了“有的放矢”,向学生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及检测题,以利于学生心中有数,有所侧重。
例如,我们这学期使用的《走遍美国》这套教材,它每一个片断播放前都设有一个问题,如episode10 “smell the flowers” acti “what did susan forget?”actii “what’s on michelle’s mind?”actiii “what will susan do?”并且它在每一个片断开始前都设有三幅小插图,有一定的语音片断提示,这些提示展示了剧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听后产生较强的听音欲望。
新课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1.听力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必修)每单元都设计了听力练习。
并把听力部分摆在说、读和写之前,其设计意图不言而喻,充分地体现了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领先地位。
而且,在高考英语试题中,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占据试卷总分值的1/5(占30分),因而,听力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可决定高考英语的成败。
听力教学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英语教学中其它三项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听力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地总结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从日常教学中总结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阅读有关听力教学的文献,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 加强语音教学的同时注意丰富学生词汇量。
学生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背记单词、习语、俚语,了解词语的习惯搭配及一词多义现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检测措施。
随时抽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如可采取“头脑风暴”法、听写、默写及卷面测试等方法。
比如我在上课前通常会使用“头脑风暴”法和英汉互译的方法巩固前一天所学的词汇,教师读出一个英文单词,让学生说出其含义;或者我讲汉语意思,让学生读出英语单词。
日复一日,学生牢固地记住了所学单词。
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早上时间给学生播放听力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写,做到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
教师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要传授给学生语音知识或利用一、二节课时间系统地讲解必需的语音知识,如国际音标的发音、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连读、重读、语调、失去爆破等。
2.2 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英语听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听出单词的音节,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听到的内容,弄懂材料的主旨大意,能从中提取信息和使用信息。
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论文

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论文【摘要】在引导形成这样的技能过程中,逐渐的使学生掌握较好的听力方法,如积极的预测下文内容、快速注意与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善于跳跃难点、学会做笔记等等。
1. 高中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英语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是学生交际能力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与运用水平。
而且,英语听力在高考成占有较大的比例,影响着学生英语成绩水平,乃至整体成绩水平。
但是,多说学生在反映听力难的问题,学生经常反映多个单词听不懂或者多个句子听不懂,听力部分往往会失掉很多分。
由此可见,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提高英语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势在必行。
2.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在存在问题2.1单词与语法方面的问题单词与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单位。
学生掌握单词的多少及其对语法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
但是,在单词与语法基础知识方面,学生比较欠缺,有待于提高。
2.2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学生对于听力方面的考试与练习处于相对害怕的状态。
所以,学生在考试与练习中会有很大压力,在听到不懂的单词或者句子时,学生的焦虑、害怕更加突出。
这种情绪与心理状态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挥的水平。
3. 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策略3.1基础听力活动的练习基础听力活动的练习是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策略的基础。
如果学生听力很糟糕,在练习中学生需要“听四遍”。
听第一遍后,马上对答案,学生一般会发现在20个题目中,可能错了5个。
听第二遍后,学生一般会发现第一遍错的5个中有2个在第二遍后能做出,只是在听第一遍时没有注意到句子的重点或关键词。
这时学生知道,其他的3个是随便怎样听也听不出的。
把书翻到听力答案部分,对着答案部分的材料,听第三遍,边听边看,把刚才的3题弄懂,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没听懂,是有生词,还是不习惯英文的连读和失爆,或是不明白习惯用法。
听第四遍时,不看书,也不看题目,集中思想把录音带中的每一个词都听清楚。
高中英语听力论文

⾼中英语听⼒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中英语听⼒论⽂1 误区⼀:听⼒训练的⽬的是听得懂,能理解 有些⽼师认为学⽣能听懂听⼒材料就达到了听⼒训练的⽬的。
录⾳材料播放完毕,⽼师经常会问学⽣能听懂吗?若学⽣说听得懂,那就⼤功告成,若是没听懂,⽼师可能会再放⼀遍,甚⾄跟着录⾳之后⼀句⼀句地复述给学⽣听。
这样的课堂不知⼤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事实上,听同读⼀样是语⾔的输⼊活动。
如果听⼒只停留在“听懂”的层⾯上,学⽣的其他语⾔技能就得不到发展。
⽽且,并不是所有的听⼒活动都是为了训练学⽣听的能⼒。
例如,北师⼤教材中的Function File和Communication Workshop中Speaking中的听⼒是供学⽣模仿和学说的,听懂理解并不是⽬的。
因此,教师不能把听⼒教学的⽬标和重点定位在完成教材的听⼒练习上。
有的听⼒活动是为了专门训练学⽣的某种听⼒的策略,有的是为说写或语法等其他内容做铺垫。
听懂只是结果,在听的过程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直⼊主题,⽆听前活动 有些⽼师上听⼒课时直接给学⽣播放听⼒材料,完全忽视了听前活动。
听前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完整语篇意识的引导是⾮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提前熟悉听⼒语⾔材料和理解整体的语篇意思。
除此之外,听⼒理解过程本⾝就是⼀个复杂的⼼理活动过程,学⽣容易产⽣焦虑、紧张等情绪。
⽼师若听前不给学⽣任何的⼼理准备和指导,听⼒效果肯定不尽如⼈意。
教师在听前活动中应该做⾜功课,诸如⽣词呈现,相关⽂化背景的介绍以及⼀些听⼒策略的指导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迅速进⼊听的状态,还能够为学⽣积累丰富的语⾔材料,让学⽣在解题时应对⾃如。
误区三:听后任务缺失,听与说、写环节割裂 教师往往只关注听⼒教学的过程训练,忽视与其他训练项⽬的有机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以关联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陆珺祎
(苏州市第三中学)摘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高中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重新审视了以往的听力教学模式,分析并实践了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的新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索了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与听力学习能力的新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关联理论一、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现今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学习一门语言,对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在说、读、写方面能力的提升上,教师都是比较有办法的。
而教师虽然都很重视听力的教学,却苦于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认为听力教学过程就是多听几遍的过程。
在这种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会感到紧张或压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失去听力教学的真正意义。
2.训练目的性被忽视和所有语言能力的训练一样,听力训练必须带有目的性,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听的任务,带着任务去听材料。
有些教师在听力训练时,把做对题目作为训练的目标,在评讲时也只是把听力材料再放几遍,到关键的句子出现时暂停,指点学生"答案就这么来的".长期如此,学生便理所当然地认
为,听力就是很偶然的,听懂关键一句就对,听不懂就不对,从而使其听力能力得不到提高。
3.不注意学生心理状况
所谓情感状况,是指听者的动力、兴趣、信心、意志力与焦虑程度。
学生听懂材料时容易兴奋,产生兴趣与信心;不理解时,容易失去信心,产生焦虑。
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听英语时,容易产生焦虑、害怕、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
而教师很少在这方面观察学生,所以无法知晓学生听懂了多少,哪里没有听懂。
而在学生层面,他们在听力训练中也对应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诸如不知道如何面对材料,听得粗枝大叶或者紧张不安;不善于用英语来理解材料,在心中默默翻译,影响理解;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词汇量少,读音不标准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寻找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听力教学。
近年来,关联理论在外语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用关联理论来指导外语学习的各项技能,教师运用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设计教学方案也逐渐成为关联理论在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高中听力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将关联理论引入教学实践中,为听力教学带来新的理论指导。
二、关联理论简析1986年,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他们的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关于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它把交际与认知结合起来,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于说话人来说是一种明示行为,而对于听话人来说是
一种推理,即从说话人话语中推测其目的。
根据关联理论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取得一定的关联。
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具有关联的直觉,以获取关联性为取向。
交际双方能够相互配合,明白对方话语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交际中,双方对话语的理解是按照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进行的。
寻找关联是正确认知的基础。
学生在进行听力理解时,也不是简单地对字面信息进行解码,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准备好的信息动态交互,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学生在做听力理解时常常出现这样两种体验:有时候每句话都听明白了,能想出中文意思了,却不明白其真正用意;有时候文章里的句子听得不是很懂,但是文章大致意思却准确把握住了。
这就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没有迅速、准确地抓住最佳关联的原因。
因此,要真正弄懂听力材料,理解语篇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抓好关联。
用关联理论来指导高中英语的听力教学是可行的,并且从理论上说,是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
三、关联理论指导听力教学的实践探究根据前文所述,将关联理论引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用新的理论指导教学,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模式的尝试。
将关联理论应用在英语听力中的一个重要准则就是寻找最佳关联原则——如何在众多的关联知识中快速地选择出最直接、最准确的知识来实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1.听前预测关联在听力训练开始
前,学生可以根据题目中的词汇来大致推测出这个语篇的情境和
话题,从而打开发散性思维,结合之前的经验,创设出可能的关联,进行听材料时搭配信息的准备。
比如,江苏20xx年高考的第10 段材料,开篇的总起句是"Well,I’d love to share with you my personal opinions on city life and life in small towns."这句话里提出了这段文字的话题——在城市与乡村的生活。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可以快速地进行发散性思维,就
此话题,大脑中就能准备好此话题下有可能出现的细节:环境、
交通、人口密度、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等。
学生在听下面的内容
之前,大脑中就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关联,并且就下一步的信息做
好了关联的准备,这样就能做到成竹于胸,降低听力过程中的焦虑。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特定的话题,可以列出该话题常常涉及的词汇、短语,让学生来进行模
拟,独立写作一个语段或者设计对话,从而锻炼学生的预测关联
能力。
2.听时捕捉关联有了听前的准备,每个
学生心中已经有了一定量的预设关联。
在听材料的时候,每个学
生便不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得去捕捉信息——一边听材料,捕捉材料中的信息,一边将大脑中预设的信息去
与之比对,纠正错误假设,肯定正确假设。
比如,江苏20xx年高考听力的第8段材料,这段材料是一段对话,开篇一位男士领起了话头——"Do you have some time to talk about next week’s trip with me?"学生大脑中立刻可以通过发散性思
维创设预备的关联,比如,出行的目的地、目的、交通、费用、活动,同行人员等。
同时,在听材料前,学生已经浏览了第10至12题,大致了解了这段对话将涉及一次旅行的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性质。
这样,在对话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将自己预设的关联与呈现的信息不断去进行比对,捕捉需要的信息,诸如对话中的"Hartsfield International Airport""book a taxi,or just go by bus""pany car""11:00 a.m""between 8:00 and 9:00 a.m""$200 a day"等,从而理解对话。
这就是有时候文章里的句子听得不是很懂,但是却把握住了文章大致意思的原因。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放比较长的听力材料,让学生速记下关键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相应的捕捉关联的能力。
3.听后拓展交流听的过程结束后,听力训练不能就此完成,还需要进行交流和拓展。
交流是让学生总结经验的过程。
学生交流自己的预设与材料的差异,通过材料的哪些信息获得了语段内涵的暗示。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同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听力的训练过程中,避免了消极逃避的心态。
比如,黄冈市在20xx年4月进行的高考英语模拟考中,第10段材料涉及了学生比较不熟悉的失眠这个话题。
其中第19题是这样的: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cause sleeplessness? A. Eating cheese before going to bed. B. Lack of sleep on weekends. C. Too much exercise in the evening. 根据学生日常经验是几
乎无法判断哪个答案正确的,而语段中也是用问句"You may also have some bad habi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problem. Do you often rest during the day?Do you get very little exercise,or do you exercise a lot late in the day?Have you already got enough sleep,or do you sleep late on weekends?"来呈现该信息,学生常常会误判。
因此,可以让学生再听一次,随后交流语段中该信息的呈现地方和呈现方式。
交流结束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经验,可以让他们按照这一模式设计对话或者语段,来进行情境再现。
总之,运用关联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虽然本文提到的各种具体的做法英语教师也许都在使用,但是用关联理论将几者贯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听力教学,将使学生的听力训练更为有效,听力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1]祁生川。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xx(12)。
[2]杨伟超,陈伟哲。
关联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学与管理,20xx(01)。
[3]滕骁,许俊农。
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关联理论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09)。
[4]赵薇,肖丽莉。
浅析关联理论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J].大学英语,20xx(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