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8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拓展延伸
问题5:中国有哪些诺贝尔奖获得者?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5日,瑞 典卡洛林斯卡学院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 和大村聪,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 得的成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创制抗疟新药而成为 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 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 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走进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 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 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 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 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 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Life is a journey, not the destination, but the scenery along the should be and the mood at the view.
生字词 遗嘱( zhǔ ) 仲裁( zhòng ) 颁发( bān ) 巨额( é ) 渗透( shèn ) 联盟( méng )
整体感知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品味情感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奖颁发》-PPT精品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课、首届诺贝奖颁发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 家莫言;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他们 的获奖使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病态 痴迷得到缓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呢 ?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 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 奖颁发》这则消息。
作者作品
新知讲解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 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 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 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 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 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新知讲解
2、说说本消息的整体结构及其意思。 第一部分(1):导语部分,概括了消息主要事 实,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和获奖者的条件。 第二部分(2—3):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 者的情况、颁奖结构、奖金来源及颁奖的时间 与地点。 第三部分(4):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诺 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介绍资金管理与评奖权 分离的制度,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
4、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
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 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研读课文
人 教 部 编 版 初中语 文八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第2课 《首届 诺贝奖 颁发》 课件( 20张)- 精品教 学课件 ppt
新知讲解
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 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答题技巧】xx的意思是……,在句中指……,表现了 ……,突出了 ……。
研读课文
2课、首届诺贝奖颁发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 家莫言;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他们 的获奖使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病态 痴迷得到缓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呢 ?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 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 奖颁发》这则消息。
作者作品
新知讲解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 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 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 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 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 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新知讲解
2、说说本消息的整体结构及其意思。 第一部分(1):导语部分,概括了消息主要事 实,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和获奖者的条件。 第二部分(2—3):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 者的情况、颁奖结构、奖金来源及颁奖的时间 与地点。 第三部分(4):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诺 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介绍资金管理与评奖权 分离的制度,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
4、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
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 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研读课文
人 教 部 编 版 初中语 文八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第2课 《首届 诺贝奖 颁发》 课件( 20张)- 精品教 学课件 ppt
新知讲解
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 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答题技巧】xx的意思是……,在句中指……,表现了 ……,突出了 ……。
研读课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PPT课件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 来?
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体 现了诺贝尔奖对和平事业的重视。
合作探究
简要说说背景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第4段是消息的背景部分。 背景 部分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 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合作探究
背景部分进一步了介绍颁奖资金的来 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 分离,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写作特色
(2)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 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的语言客观、
准确、简练、平实,是比较标准的消息语 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 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例如,介绍伦 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都用“发现”一 词,突出了这两位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 新定律方面的贡献;介绍文学奖得主普吕 多姆,对其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评价是“颇 有建树”,用词很有分寸。
课堂小结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翔实 地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 获得者、背景,并补充交代了奖金管理权 和评奖权的分离,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 严肃性和公正性。希望我们学习前人献身 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将来做一个高尚 的人。
板书设计
首 届
导语:颁奖概况
诺 贝
主体 介绍获奖人员
尔
明确颁奖程序
字音字形
遗嘱(zhǔ) 仲裁(zhòng) 颁发(bān)
渗透(shèn) 拨款(bō) 卓有成效(zhuó)
词语释义
(1)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 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2)颁发: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 勋章、奖状等。 (3)颇有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 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4)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5)逝世:去世(含庄重意)。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4页)

个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结
然环境
构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自学释疑
1.【路透社斯德哥 • 思考:电头交代了什么?
尔摩1901年12月 10日电】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 的时间和地点。
自学释疑
2.在主体部分, •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的 一一列举了获奖 特点 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和主要 成就,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A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
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
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从即日起,根据诺贝的遗嘱,诺贝尔奖有4个机构(瑞典3个, 挪威一个)颁发。
C.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部 分告别: 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盾、埃斯库多和比塞 塔……
• 2、第5自然段第1句是一个__设__问____句,起 _引__出__下__文_作用。
• 3.请你说出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人物姓名及国籍。
美籍华人: 杨振宁; 印度诗人: 泰戈尔; 美国作家: 海明威 (答案不唯一,写出其中两位即可)
导语: 诺奖颁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主体: 获奖人员及其他
背景: 资金来源、评奖情况
补充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 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
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 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二、学习目标
• 1、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 容。 • 2、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 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 3.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培养科学精神。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探究:有人说,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范文, 请你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那么获奖者 信息自然是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导语简介颁发地点、 时间后,获奖者信息应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
说完谁获奖,按照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再写颁奖机构、何 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 主体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闻背景。
挪威(nuó) 仲裁( 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检查预习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1)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颁奖机构、 时间、办法及颁发对象等。
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简要说说导语交代了哪些 内容。
导语为课文第1段,概括了主要内容——首次 颁发诺贝尔奖,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 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找出消息的主体部分,简要说说主体部分的
内容有哪些。
主体部分——第2、3段。 内容有——①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得奖项;
②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③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 评奖权的分离。
B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漫步花丛中,
听见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B.通过学习《散步》这篇 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C.春 雨具有滋润万物,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D.学校 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尾部分是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补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记少余多法】赠予、 送给是遗( wèi),其余情 况是遗( yí )。
与“莲”相关、作姓氏及用于外来音译时,读hé; 与“负担、背、扛、承受”之意相关时,读hè。
形近字
量体裁衣,适时栽木。
裁( cái )仲裁 栽( zāi )栽树
【形旁辨字法】用口( )留遗嘱( zhǔ ), 目( )光集中为瞩( zhǔ )目。
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
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再创辉煌——屠呦呦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青蒿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 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屠呦呦也 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新课导入
2012年10月11日,我国有一位作家因其“通 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融合在 一起”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2015年10月5日,我国一位女性药学家因 成功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这种药物能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 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消息的特点: (1)消息要使读者掌握最新的事件动态。(时效性)
(2)消息要让读者了解事件的真相。(真实性) (3)消息要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事件的全部过程。 (简明性) (4)消息为实现某种宣传需求,往往暗含作者的情 感倾向。
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并谈谈自己在阅读本 篇报道之后的感受,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 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 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共23张PPT)

1867年秋,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
做引爆物,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试验开始了,他独自一人
点燃了雷汞,为了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他凝神注
视着,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只听得“轰”的 一声巨响,转眼间,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了一个大坑, 试验仪器在浓烟里翻飞。远处的人们不禁哀叹:“可怜的诺 贝尔完了!” 正在人们悲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人群跑来, 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硝烟中跑出来了。他一边奔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为什么要补充说明资金 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 这是作为消息的背景资料介绍的。诺贝尔奖的资金管
理机构是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
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文中特别交代资金管理者与诺贝尔 奖的评定无关,是为了强调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
结构明显,一目了然。 这则消息仅用4段文字,就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情况。消息虽短,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征。 2.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重点) 3.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难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即第一届。题目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清晰明显,使人一目了然。
“我成功了!”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
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
特发明蒸汽机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
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
贝尔奖”,是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 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八年级上册课件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2.找出该则消息的导语、主体和背景对应的段落。
导语:第1段。 主体:第2、3段 。 背景:第4段。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3. 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及 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学习任务一 品读细研
4.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 什么要这样安排?
shèn
渗透
é
巨额
zhòng
仲裁
shì
逝世
zhuó
卓 有成就
预习任务 明确词义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 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建树:建立的功绩。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知识链接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 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 成果丰硕,说明了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学习任务二 再读探究
消息语言的其他特点:客观、简练、朴实和通俗。
课堂小结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介绍了1901年12月10日瑞 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的情况, 客观详细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及相关知识。同时 读者也通过阅读该则消息,更加明确了消息的“倒金 字塔结构”,以及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简练、朴实 和通俗的特点。
主体 背景
获奖者的信息是消息最主要的内容, 放在主体优先位置。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的 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中不可 缺少的部分,因此放在主体的第二 部分。
介绍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 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
学习任务二 再读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 1901年12月10日 地点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人物 六位…… 起因 诺贝尔发明炸药获巨款设立奖金 经过 评选六位…… 结果 即日起……
新闻结构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第一段(交代颁发机构、时间以及颁发对
主体--第二、三段(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的 机构、时间和地点)
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 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 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巨额财富。
文常识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 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 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 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于1901年首次颁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 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 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
•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 • 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 • 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 • 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 • 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 • 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 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是课文的第一段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 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 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 第2段: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段: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背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 结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 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 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 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 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 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得主 伦琴 霍夫 贝林 普吕多姆 邓南特 帕西
科学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领域
成就
物理学
发现X射线
化学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清疗法
文学
诗歌创作
和平
红十字会
和平
法国国际仲裁会
进步
和平
总结:
首
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届
诺 贝
赞美
尔
主体:获奖者及其贡献、
贡献
奖 颁
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发
资金来源及管理、评定
【建树】文中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
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
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字词积累
颁发( bān )
挪威( nuó )
遗嘱( zhǔ )
渗透( shèn )
炸药( zhà )
仲裁(zhòng )
卓有成就( zhuó )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 【遗嘱】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渗透】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 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 孔性的薄膜而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 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 第4段:
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 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
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
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
公正。
品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 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 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 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 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 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 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 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
和两权分离。
因为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和获奖情况是整 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突出中心,所以 详写;而其他方面不是重点,所以略写。
3.最后一段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 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 诺贝奖的公正、公平性。
拓展延伸
你知道那些诺奖获得者? 请讲述他们的事迹!
• 象。
新课导入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 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 的中国人。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 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 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
瑞典化学家 ,工程师。诺贝尔 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 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 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 炸药和胶状炸药等,取得了在 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 ,被誉为“炸药大王”。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 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 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 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 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 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 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 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 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 中发挥重要作用。
•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 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 项和所做贡献呢?
• 1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 2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 • 3列举这些内容是新闻的重点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