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风格、流派

后现代主义思潮风格、流派
后现代主义思潮风格、流派

后现代主义思潮风格、流派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

院系: 艺术传媒学院

班级: 平面设计(2)班

学号: 1004110040

姓名: 邬露遥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后现代

主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

征之一,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人的精神冲

击是全方位的,在思维理论论层面上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只有在其

“异样事物”中,才会获得自身的规定和理念。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理念完全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严肃与简朴,往往具有一种历史隐喻性,充满大量的装饰细节,刻意制造出一种含混不清、令人迷惑的情绪,强调与空间的联系,使用非传统的色彩,它所具有的矛盾性常使人产生厌倦,而这种厌倦正是后现代主义对过去50年的现代主义的典型心态。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设计理念有以下三种:

一、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二、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三、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理性的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的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设计特点有以下六种:

一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

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是后现代主

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

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

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

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二想象的和情感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仓右四郎的金属沙发

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HOW HIGH THE MOON),镂空的金属框架在灯光的掩映下让人想起婆娑树影背后的

一轮明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

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

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

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

的东西的影响”。(《1945年以来的设计》)。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具,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三仪式化的特征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

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

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

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

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

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

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子仅仅用来居住是远远

不够的。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一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社会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艺术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四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

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

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

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

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

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

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一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目前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着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着屁股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sb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着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

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五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倡导

的功能主义的一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

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一个短语,

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

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

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

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

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六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

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

文化、迷幻药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

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

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

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

发展。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

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一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

打折等竞争泛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方

法”。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

一、极少派艺术

此派艺术家强调:重要的是作品,并且是怎么来看待作品,而不是作品代表了什么。作品以它纯化的形式,解除所有的幻象和奇闻。极限艺术为它自己和观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清晰和直接的关连。极限艺术可说将几何学抽象更向前推进一步,将绘画与雕刻还原至本质的要素,在许多作品中结合了绘画与雕刻的形式。极限艺术的雕刻,排除了传统的台座与再现的意念,有时甚至拒绝了艺术家的手的痕迹。单纯的几何学的形体,纯然象是出自工场的典型的工业制品。

二、环境艺术派

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

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回顾一下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三、大地艺术派

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对曾经热

恋过的最少派艺术表示强烈的不满,以之为现代文明堕落的标志,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大地艺术家们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如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湮海、垒筑堤岸,或泼溅颜料遍染荒山,故又有土方工程、地景艺术之称。早期大地艺术多现场施工、现场完成,其作品无意给观者欣赏。1968

年,德万画廊将大地艺术的一些图片及部分实物展览,故后期的大地艺术家很少大规模挖掘工程,更多借助摄影完成。重要人物有C.

安德烈、R.史密森等。

四、偶发派

偶发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技巧性和永久性原则相悖,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继续和发展。所不同的是拼贴艺术、环境艺术均与物质形态和作品陈列方式相关,而偶发艺术注重活动的随机性,艺术创作活动在于即兴发挥,以自发的无具体情节和戏剧性事件为表现方式。

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各国称谓不同:

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

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禁欲为上的时代;将文艺复兴称为人文主义复苏,人性解冻,享乐主义盛行的时期,那么,后现代主义时期则可被视为天性的回归,反思、反省,自然优势,人与世界共存,多元、多中心时代。

70年代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中移植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时,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时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

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偶发派?和…表演派?的出现。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https://www.360docs.net/doc/714516602.html, 一 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但到了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现代主义前进步伐嘎然而止,越南战争、种族骚动、暴力冲突、示威游行成为以美国为首现代西方社会挥之不去的鬼魅,如影随形。“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也由于底气不足而越发软弱无力,好象所有的艺术家都陷于痛苦挣扎之境地,同时彼此心中渴望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以便使来自不同世界的一缕曙光能早日来临。 直到这时,也就是70年代的十年间,这扇大门终于被一些先知先觉的艺术家打开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 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 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②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https://www.360docs.net/doc/714516602.html,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只这么简单!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下的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设计风格及特点 1、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 2、过渡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是一种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 3、极少主义风格 极少主义风格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

再少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影响发展而来的。 4、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有很大的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 5、微电子风格 重点在于如何把设计功能、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显示技术与微型化技术相统一,在产品中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 6、软高技设计风格 软高技设计风格,是试图通过由曲线的形态和热烈的色彩,改变高科技硬件过多的生硬面孔。 7、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既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建筑风格流派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 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表述,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纳设计的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Secession) 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 风格派:1917年由万?陶斯伯主编的期刊《风格》在荷兰问世,并把风格一词作为同时成立的集团名称。成员有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作曲家。风格派的目标是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遍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 德意志制造联盟

后现代设计风格

后现代设计风格

————————————————————————————————作者: ————————————————————————————————日期: ?

后代现代主义与工业产品设计 现代主义, 工业产品, 后代, 设计 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通过60、70年代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和新的设计风格的探索,工业设计领域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探索并存的真正多姿多彩的局面。从那时至今,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因而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和风格层出不穷,软高技设计、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曼菲斯(Memp his)风格等成为这一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思潮。我们把这些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统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和关注环境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为人设计”和“环保设计”成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引发了众多的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出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成为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此外,属于平面设计范畴的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成为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在企业竞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进入80年代以后,尽管工业设计的主流仍以欧、美、日为代表,但是,包括“亚洲四小龙”等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的设计也如日中天,令人刮目相看。 一、曼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的工业设计 从第八章我们知道,60年代意大利即已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到70年代独具特色的意大利设计甚至已逐渐取代斯堪的纳维亚之风,成为世界设计一个非常流行的风格。80-90年代,意大利在保持其世界工业设计领先地位的同时,将其固有的设计传统与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轰动世界的曼菲斯设计运动的产生及意大利设计师多姿多彩的设计探索。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曼菲斯集团。该组织在第一次会议期间,适逢电唱机上正播放著名歌星鲍勒?德兰(BobDglan)的歌曲“曼菲斯忧郁”(Memphis Blues),因而取名叫“曼菲斯”。该组织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不是结论而是假设,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它只是一个瞬间。因而,曼菲斯开创了一种反对一切固定模式的开放性设计,开创了丰富多样的当代意大利设计局面。 曼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它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强调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产品是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因此,曼菲斯的设计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的不同情趣,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材料、装饰和色彩的独特观念。曼菲斯的设计师不大关注材料本身的物质作用,而关注材料本身的肌理、色彩等,因而他们也十分重视装饰。在装饰方面,曼菲斯并无一定的秩序和模仿,既有生硬粗糙的,又有柔和淡雅的;既表现出古典风味,又存在有科幻味道。在色彩方面,曼菲斯同样不遵守传统的色彩观念及搭配,不分主调色和背景色,并置不同色块,使色彩相互干扰产生颤动,从而造成一种愉快、诙谐的效果。 曼菲斯的设计作品甚多,可谓五花八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多半是试验性的。索特萨斯的代表作是1981年设计的一个奇形怪状的书架,使用了塑料贴面材料,颜色鲜艳,很像一个抽象的雕塑品,几乎不具备书架的功能(图9-8)。同样,他在这一年设计的Casablanca餐具柜(图9-9),也有类似特点。作为曼菲斯重要成员,80年代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年轻设计师

1什么是艺术风格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12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29简述活动的功能。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36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38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40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41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42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3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44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45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46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47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48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49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50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欢迎参考阅读! 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仓右四郎的金属沙发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镂空的

金属框架在灯光的掩映下让人想起婆娑树影背后的一轮明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具,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理性;现代化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特征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中,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暴露出来。促使思想家们开始对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的结果。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以下主要理论特征。 第一,反理性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大力颂扬人的理性力量,倡导通过理性去认识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借助于近代自然科学,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上了人的对立面。这就抽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信仰根基,把他们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存的真空,也促使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理性。尼采被称为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转折点人物,他对理性的攻击动摇了理性主义的大厦,从而

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先驱。他认为“世界除了强力意志外,什么也不是。”尼采对强力意志的推崇贬低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理性的崇拜。正如马尔库塞评价道:“尼采揭露了那个作为西方哲学和西方道德基础的巨大谬误;就是把事实当成了本质,把历史条件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条件。”在尼采看来,理性不是世界的主宰,权力意志才是世界的主宰,真理不过是权力意志的工具,对人是否有利是衡量真理的惟一标准。尼采的反理性主义后来被后现代主义推向极致。 第二,反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愈演愈烈,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人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提出了“上帝的死亡”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人的死亡”,主张要用对自然的和谐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从而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后现代主义者拒斥人类中心论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持续发展,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后现代主义开始衰落和分化。耐人寻味的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衰落并出现分化时,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却成为了知识界关注的热点。”后现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通过现代设计史的课,我们对后现代主义也有所了解如:“母亲住宅、巴西议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后现代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它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现代文化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是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消解 主义融合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不同以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鲜明特色。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反传统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使用各种否定的、批判的、解构的和破坏的方法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各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但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新理论中却充满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

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 的情绪,而不 是一种共同的 教条———即 一种认为人类 可以而且必须 超越现代的情 绪”。这样一 来,不同时期 具有这种反传 统理论倾向的 哲学理论流派 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如下比较: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现代艺术流派的风格与特点

现代艺术流派的风格資料一: 现代风格是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其主题是:要创造一个能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省力的环境---机械的环境。这种技术美学的思想是本世纪室内装饰最大的革命。我们今天绝大多数室内用品或装饰品如灯具、家具(如布艺沙发及软床)等都是工厂生产的工业产品,然而并不是说把由机器创造的家庭用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现代风格,可以称为风格的必定是一种艺术思潮,事实上现代风格也可分为几种流派,而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高技派和风格派。 高技派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表现,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喜欢使用最新的材料,尤其是不锈钢、铝塑板或合金材料,作为室内装饰及家具设计的主要材料;其次是对于结构或机械组织的暴露,如把室内水管、风管暴露在外,或使用透明的、裸露机械零件的家用电器;在功能上强调现代居室的视听功能或自动化设施,家用电器为主要陈设,构件节点精致、细巧,室内艺术品均为抽象艺术风格。 风格派是本世纪初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严格地说,它是立体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认为艺术应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只有点、线、面等最小视觉元素和原色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艺术主题。其室内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木工出身的里特威尔德,他将风格派的思想充分表达在家具、艺术品陈设等各个方面,风格派的出现使包豪斯的艺术思潮发生了转折,它所创造的绝对抽象的视觉语言及其代表人物的设计作品对于现代艺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例如: 现代风格软床https://www.360docs.net/doc/714516602.html,/baike/abpic/item/d5462bfa574266a19e51469c.jpg 现代艺术流派的风格資料二: 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国际艺术运动。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2]风格派的主要成员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认为,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其作品多以垂直和水平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格子组成,色彩为三原色,红、黄、蓝及黑、白、灰的组合。他反对用曲线,完全摒弃艺术的客观形象和生活内容,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直角的美”;他还认为通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可以创造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平衡,物质与意识的平衡。他的作品主要隐喻是海边沙丘、辽阔的天空和运河、苹果树等。他追求的是一种冷静、理智、分割的美感,美术界称这种几何形体的抽象画派为“冷抽象”画派。 风格派思想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涉及到绘画、家具造型、室内装饰、书籍装帧等多个方面,尤其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冲击。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造型优美而功能完善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 风格派设计在舞台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出生在纽约的著名舞台设计师阿德林妮?卢帕(Adrianne Lobel)设计风格多样,广泛涉猎歌剧、舞蹈、音乐、影视等创作领域。198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德?拉?默纳剧院演出的大型舞蹈《快乐的人,幽思的人,稳健的人》是卢帕最喜欢的设计之一。她选择用抽象的方法设计,并且从风格派的绘画中得到了灵感,整个舞台由直线和方格组成,色彩单纯而宁静,纯白色边缘框作为两侧垂幕,富有很强的装饰性。根据色彩草图试验,分为冷、暖两个色调;冷色以蓝、绿、赭石和黑白色组成,暖色由桔红、赭石和黄色构成。通过运用抽象色块的反复组合创造一种液体流动的感觉和富于表现力的环境,以及大自然中优美景色的境界:绿色的原野、蓝色的天空、日落和黎明、修道院和城市、以及欣喜、悲伤、平和、骚动的情绪,风格派的表现力由此可见深远。 由刘军设计的《英语教学》小栏目也是典型的风格派作品(如图6),整个背景是一块近似平面的很多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格子组成,所有的格子线条横平竖直,格子里以桔红色、桔黄色,灰绿色、赭石色为主,但颜色纯度都很低,接近灰色调,各个颜色方格在明度上穿插变化,错落有致,在满足整体色调的前提下,将桔红色点缀分布。再用黑色英文English by TV的标题放在显要位置,起到烘托背景主题的作用。整个栏目背景简洁明了,风格独特,带有明显的风格派设计思想。 现代艺术流派的特点資料一: 近代中国画家,参考西方绘画以及现代派的作品,将其精华融汇于中国画之中,至于更有抽象式的新派国画,其用色、构图等都与传统绘画大相径庭。 现代艺术流派的特点資料二: 并不是人们喜爱现代艺术,而是它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它才是犹如心肝五脏,只中用,不中看。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完全可以厌恶现代艺术的这种或那种风格和方法、但是不能回避它。因为它最少有四个方面不容回避。 第一,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就是说,现代艺术专门以创造、创新作为它的特征。这与中国经济要领事创造性地发展科学技术的思路一致。艺术和科学都需要创造精神,但是只是适合观众的创造,就象科学技术是合乎逻辑的创造。而现代艺术的创造旨在突破现有局限,是一种纯粹的创造。作者不创造不行。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创造价值就越大。可是在局外的常人看来,真作品就奇巧古怪,不合常情。七十年代末以来,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流行后摩登。(Post-moden中文常译“后现代”)是针对在此之前极端理性原则的新的创意,更是怪诞而丰富,所含的创造实验依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只有一种行业是专门练习和实验人的创造力的,有了这个,又可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这就是现代艺术。 第二,现代艺术侧重揭露罪恶,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也还存在着犯罪和腐败现象,甚至有些已司空见惯,(如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更不用说其他社会。所以现代艺术一开始就充当社会的哈哈镜、显微镜和探视镜。它用奇异的形象反照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用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深度显现人间问题的原因;用常理不能体察的方式来展示宇宙和人生的内含。相对装饰、美化的艺术门类,现代艺术就显得丑陋肤浅,但是它揭露丑恶,最终却为引起人们的警醒。 然而,一般人就看不懂,也就不想看。那么,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二点。 第三,现代艺术是在刺激观众的自觉性,传统艺术常常把影响、感动观众作为最大的成功。电流、小说,根不能让他人为之掬一把热泪。在个人意识薄弱的时代,人们渴望被别人拯救,在精神上也愿意追随,崇拜天才的艺术家与他们的杰作,就象十几岁的少年追逐歌星。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使每个人成为自觉而独立的人。他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选择),同时又敢于对之负责(责任)。在精神上他的判断力和感觉都不再那么轻易在受到感动,他要追问,他应该内心坚强。现代艺术就是为这样人准备的,是为艺术上的“成年人”所预备。现代艺术一般不给人一个现成的观念和意象,而给人半个,另外半个由各人自己从心里计升起。现代艺术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互相印证,在现代艺术中,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第四,现代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类的觉悟境界。单独地看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只是创造性地揭示某一个现象,以激起观众的自我反省。而现比艺术作为整体却不是某一个活性分子,而艺术现象只是艺术本性在单个时间、某个地方对某个问题变现。此次双年晨的题目就是“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展览很快会过去,作品也会渐渐被淡忘,而现代艺术的精神因此也就在这块地方,这一群人中孕藏,这种精神靠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现代艺术思潮 简答

二简答 1、简述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是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主要著作《论自然意志》、《叔本华全集》等。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形成于黑格尔活动时代的后期,他抛弃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寻求新的出路。他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坚持物自体,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亨利·柏格森(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是在本身。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在意识之绵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讲话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主要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生命与意识》等。 3、以《布道后的幻想》为例简述高更艺术的意义 高更1888年的作品,描绘农夫们在听完牧师讲解圣经后产生的幻觉。强烈的色彩超出了描绘性色彩的表现范围,由红、蓝、黑和白色组合而成的图案和弯曲起伏的线条,表现了农民式的宗教幻想。这是以色彩和结构表现出的空间。 高更放弃了以光影效果塑造形体的传统手法,也不用融合的互补色,而是以平涂的色块取得形的自由,他把色彩本身当成表现目的,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某种描绘。强烈的色彩,都是非自然主义的,完全是由画家的主观感情所决定,充分显示了高更的综合主义画风。就此而言,它标志着西方绘画时代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美术中心有法国巴黎转向美国纽约,更多地是以注重观念改变为特点。 1950年代兴起抽象表现主义,只重绘画行为过程二不是注重绘画结果的行为绘画,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创造的活力。出现了大色域绘画、极少主义绘画、硬边派等,这些艺术多以冷静、简单的大色块布置画面,不惨任何感情的表现。 1960年代波普艺术,首先风行美国,它使艺术与现代文明互相渗透,让艺术成为更为普及的交流手段,与现代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1970年代后,现代美术完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索艺术和艺术表现,自此以后再无风格流派可寻。 俄国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最早强调以抽象形式表现情感和内在精神的画家。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把艺术活动看做是纯粹精神领域的事情,他认为被感受的东西能唤起和振奋感情。 他认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映或决断。任何表现形式都是来自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是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想象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因此有直线、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构成抽象作品,并从抽象角度对点、线、面做出全面深刻的元素分析。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

装修后现代风格的起源

装修后现代风格的起源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就称之为后现代风格。下面由吉林城市人家为大家带来后现代风格特点。 一、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风格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二、后现代风格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风格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三、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后现代风格主义室内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理性的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的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以上就是城市人家为大家带来的后现代风格的装修特点。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_罗珉

【学术时空】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 罗 珉1 [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 成都 610074] 李永强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都 610074]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是一种新思潮和新理论的萌芽。虽然后现代管理还未能在管理理论上建立起一个系统严密的构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能不说它对原有的管理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有力的挑战。应当说,后现代管理本身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对它们应作具体分析,它们都以不同方式探究或表现了当代西方的企业组织与文化特征,并揭示了西方管理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内在矛盾与种种消极后果,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管理的价值与借鉴。 [关键词]后现代管理 现代管理学 思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2)03-0016-05 西方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端是从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方法进入管理学开始的,后现代管理思潮对当今西方各种管理理论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回应。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的危机,后现代管理向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念发出挑战:否定理性主义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石,否定传统管理学人性的基本假设,否定管理的普遍主义意义,否定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我们认为,应当认真对待后现代管理思潮,因为它不乏对现实管理实践深刻而犀利的见解,不乏提出新问题和新思想的勇气,因此,它不仅仅是叛逆,也是对21世纪管理科学的有益探索。 一、后现代管理思潮 的兴起背景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 理念和方法进入管理理论开始的。1979 年,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J·F·利奥 塔(J·F·Lyotard)发表了《后现代状 态》一书,从认识论角度论述了后现代 西方社会的文化特征[1]。这些理论表 明,后现代主义已不限于文学艺术领 域,已成为广泛的哲学与文化思潮。20 世纪80年代初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 人物哈贝马斯(Jurgen H aber mas)和利 奥塔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进行理论论 战,之后,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罗蒂 (Richard M.Rorty)[2]和新马克思主义者 F·詹姆逊(F.Jameson)[3]等人以不同态 度介入论辩与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研 究在社会与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展开,汇 成强烈冲击欧美传统理论的管理理论热 潮,并向世界辐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4]。 “后现代管理”相对“现代管理” 而言,有两重不同而又相关的涵义。一 是就组织和管理进程与时代特征而言, 现代管理指西方近代以来发展资本主义 造就的现代组织,及其价值观、组织目 标、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确 立的以人为主体中心的理性主义与个体 主义、集权主义等基本价值,这就是现 代性。就此意义而言,后现代管理与后 现代性是指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状态、 管理实践、管理机制与组织文化在当代 有重大变迁、转折。二是就管理形态而 言,现代管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 初西方出现的反抗近代资本主义传统因 袭式管理的理性主义和管理的普遍主义 的思想,它具有深远影响,如泰罗的科 学管理、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16 [收稿日期]2002-03-10 [责任编辑]张友树 财经科学2002/3总19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