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植物生理学)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绪论

植物生理学--绪论

2019/2/12 4
植物生理学的特点
1、营养类型的特点; 自养性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色素的植物特有的能力。 2、代谢类型的特点: 具有多样性和彻底性。 同化作用(assmilation);异化作用(disassmilation) 3、繁殖类型的特点: 具有无性和有性生殖多样性的特点。 4、发育类型的特点: 具有全能性、极性、轴性、渐进性等特点。 5、运动类型的特点: 多数植物体整体属于非移动性,器官的运动具有局限性的特 性。

2019/2/12 22
2019/2/12
23
2019/2/12
24
结束
2019/2/12
25
讲课记录
2009年3月3日,下午1-2节 生态环境学院草原专业二本班合计33人 1学时.
7
基本代谢 生理
生长发育 生理
逆境生理
2019/2/12
现代植物生理学

( 第二版) 主编 李合生
目录 Ⅰ 细胞生理 1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Ⅱ 代谢生理 2 呼吸作用 3 光合作用 4 水分代谢 5 矿质营养 6 植物生长物质 Ⅲ 生长发育 7 生长生理8 生殖生理 9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Ⅳ 环境生理 10 植物的逆境生理 Ⅴ 植物生理学的分子基础和应用 11 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 12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应用
2019/2/12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生理学的萌芽与奠基 公元前14~前11世纪,殷墟甲骨卜辞拓片… 公元前3世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篇》… 韩非《韩非子》… 公元前1世纪,西汉《氾胜之书》… 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xie)《齐民要术》… 8世纪末,罗马人开始利用肥料… 1149年,宋陈剪《农书》指出生长相关性… 1637年,清宋应星《天工开物》论述气体代谢… 1725年,Stephen Hales 提出气体代谢…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掌握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 理解植物生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应用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 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幻灯片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等,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即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接着阐述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与运输、生长发育、逆境生理等。

3. 介绍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讲解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改良栽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等手段,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 阐述植物生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介绍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联系,强调植物生理学在多学科交叉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探索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未知世界。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六、教学延伸与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例如参观植物园或农田,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现象。

2.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绪论1.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定义●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水分、矿质、呼吸、光合、同化物质运输和分配●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及生产应用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细胞壁、液泡、质体(叶绿体)、胞间连丝2.细胞壁的主要内容●组成●初生壁、次生壁、胞间质●生理功能●有支持作用●维形●控生●运输通道●物运●信船●保护功能●防御●抗性●识别●其它功能●参与代谢3.生物膜的主要内容●定义●构成细胞的所以膜的总称,分为质膜和内膜●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膜骨架●膜蛋白质→功能的提现者●外在蛋白●内在蛋白●功能●分室作用●反应产所●物质交换●识别功能●识别功能●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4.原生质体主要内容●定义●组成●细胞器和细胞浆●细胞器分为微膜系统、微梁系统、微粒系统●产能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自杀性武器→溶酶体●代谢库→液泡●调控中心→细胞核●胞基质或细胞浆●胶体性质●带电性与亲水性●凝胶作用●液晶性质●相变温度●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联系●状态●溶胶:代谢活跃,抗逆性弱●凝胶:活性低,抗性强●胶体性质:带电性与亲水性●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微管、微丝、中间纤维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基础●是植物组织培育技术的理论依据6.链接细胞与外界的信息方式→通过细胞信号转导●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胞内信号转导●蛋白质可逆磷酸化7.胞间连丝的主要内容●定义●是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生理功能●物质交换●信息传递●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联系●胞间连丝将不同细胞间的交流分为两个通道●共质体(内部空间)●质外体(外部空间)●功能:是植物体内物质与信息运输的主要通道三、植物的水分生理1.植物的水分代谢:吸收→运输→利用→散失2.水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生理作用●细胞质的重要组分(70%-90%)●代谢过程中反应物质●优良的溶剂和反应介质●维持细胞固有姿态●维持细胞分裂和生长●生态作用●调节环境温度湿度、调节植物体温、提高光的通透性3.水势(ψw)●定义●简单定义●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单位●MPa●ψ纯水=0(最高)●溶液水势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水中溶质增多,水势下降,ψw为负值●水分移动的总原则:从高水势→低水势●水势组成●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4.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吸胀性吸水●代谢性吸水●风干种子、分生细胞(吸胀吸水)●ψw=ψm●成熟细胞(渗透、代谢吸水)●ψw=ψs+ψp●当细胞水势低于外界水势→细胞吸水5.植物细胞的水分移动总原则●高水势→低水势●判断方式●计算水势大小●计算公式●ψw=ψs+ψp(成熟细胞)6.根系吸水的部位和途径●部位●根尖的根毛区●途径●质外体●共质体●跨膜途径●被动吸水与主动吸水的比较●相同点●水流途径一样●水势差引起●不同点●形成水势差的机理不同●被动吸水→蒸腾拉力●主,,,→根压7.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因素●土壤水分状况●,,通气状况●,,温度●,,溶液浓度8.植物的蒸腾作用●指标●蒸腾速率、,,效率、,,系数(需水量)●蒸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g/dm2.h●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的克数●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的关系●蒸腾系数=1000/蒸腾效率(g/kg)●实质●水分从高水势到低水势●控制--气孔运动●气孔运动的实质●两个保卫细胞内水分的得失引起●气孔运动的规律●一般:昼开夜关(景天等CAM植物的则与此相反)●气孔的特点●气孔蒸腾量相当于同等叶面积的自由水面蒸发量的15%-50%,甚至100%.●解释气孔蒸腾量的原理●小孔扩散率●扩散速率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解释气孔运动机理的学说●淀粉-糖转化学说●K+累积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光照●温度●CO2●水分●风●植物激素●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蒸腾速率=扩散力/扩散阻力●内部因素●叶内部面积和气孔●外部因素●光照主导、温度、湿度、风●蒸腾作用使水分在植物体内形成连续性的原因●内聚力学说---解释水柱沿导管上升保持连续性的学说9.植物需水的关键时期●水分临界期●定义: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解释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等。

3. 互动:分组讨论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实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动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籍,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思考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互动讨论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绪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十、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现象,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一章——水分与植物生长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重点:1. 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九、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

2. 植物对水分逆境的适应机制。

十、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植物生理学-绪论

植物生理学-绪论



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 《荀子· 富国篇》“多粪肥 田”; 西汉《氾胜之书 》 将施肥方式分为基肥、种肥、追 肥;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热进仓”贮麦 法; “七九闷麦法”=“春化”法。

西方古代的植物生理学 亚里士多德:光是叶片变绿所必需的。 古罗马人利用动物排泄物、矿物质作肥料。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
1627年 荷兰人 J.B.van Helmont 柳枝实验 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 von Liebig) 创立植物矿质营养(minerral nutrient)学说

1804 年 , 瑞 士 植 物 生 理 学 家 索 苏 尔 (deSaussure)《对于植物的化学分析》, 矿质与光合的研究; 法国的G.Boussingault(布森格)通过砂培法, 证明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而矿 质元素是从土壤中得来。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略)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信号传递 生物代谢与其调节 植物与环境 From “Plant Biology,2000”
附: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植物界的果蝇
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的优点
1.
2.
3. 4. 5. 6. 7.
法国的G.Boussingault(布森格)
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 Organic Chemistry in its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Physi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 nutrient theory of plant nutrition.

植物生理 绪论

植物生理 绪论

绪论第一节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通过绪论学习,了解什么是植物生理学以及它主要研究的内容、了解绿色植物代谢活动的主要特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植物生理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发展趋势;为认识和学好植物生理学打下基础。

1、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运输与分配、以及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代谢基础上表现出的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实等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的生命活动十分复杂,但大致可区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三个方面。

(1)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导致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二是由于新器官的不断出现带来的一系列肉眼可见的形态变化,即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直到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人类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正是从对其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描述开始的,所谓“春华秋实”,“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等等,便是人类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直观认识的写照。

(2)物质和能量转化在植物形态变化的背后,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而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又紧密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sm)。

植物的代谢活动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矿质营养的吸收、同化与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的转化、运输与分配等方面。

代谢过程归根结底是运行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变化,而生长发育则是代谢作用的综合表现和最终结果。

代谢作用是生命的基础,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不复存在,生长发育更无从谈起。

某些代谢环节如果发生重大变化或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影响到生长发育。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一、绪论1.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果生育周期中一系列生命活动。

2.研究的核心是植物自养生理性。

3.研究内容:①细胞的生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②代谢生理物质(水分,矿物质等)、能量代谢③生长发育生理④逆境生理4.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实践中。

5.现代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几大特点:①研究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分子水平;宏观:个体到群体、群落水平。

②学科间相互渗透③研究手段现代化④理论联系实践二、植物的水分代谢1.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原生质的主要组分(2)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3)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介质(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5)维持细胞的分裂和伸长3.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调节植物体温调节生态环境4.束缚水(bound water):被植物细胞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吸附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5.自由水(free water):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吸引或吸引力很小,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

6.自由水直接参与代谢,束缚水不参与代谢。

7.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较高时,植物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反之,代谢活性低,但抗逆性较强。

8.水势(water potential)指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一个系统中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差。

用Ψw表示。

9.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吸胀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

渗透性吸水——具中心液泡的成熟细胞以渗透性吸水为主。

代谢性吸水——直接消耗能量而与渗透作用无关。

10.osmosis渗透(作用), 渗透性: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转移的现象。

11.质壁分离 (plasmolysis):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绪论教案

《植物生理学》绪论教案

绪论(1学时)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即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生殖、衰老、死亡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所发生的代谢变化,以及这些代谢变化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等。

研究的对象是植物任务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机制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二)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1.细胞生理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生化、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作为学习其它各部分的基础。

2.代谢生理是植物生理学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等。

主要研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利用日光能制造各种有机物质并贮存能量,以及植物体内各种有机物质的合成代谢的同化过程。

同化即由简单物质转变成复杂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另一方面植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也同时进行着把复杂物质氧化分解为简单物质(CO 2、H 2O),并放出能量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的异化过程。

异化即把复杂物质分解成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生长发育它是各种功能与代谢活动的综合反应,包括生长、分化、发育、成熟与衰老,主要研究植物在代谢的基础上,细胞的分生与分化,植物体积的逐渐长大和重量的增加,在生长的过程中包含着许多分化,在一定阶段开始生殖,最终衰老死亡的过程,以及环境条件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植物生长物质在这一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等,并探索控制这一过程的途径。

4.逆境生理主要研究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植物的适应性,植物生理代谢机能的变化。

为改善植物本身的抗逆能力,选育抗逆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为扩大在逆境下植物的种植面积作出贡献。

这四个过程相互联系构成了植物生理学的整体,其中包括信息传递与调控。

从四个研究组成也可反映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分子→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体) (细胞)
(亚细胞)
(分子)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3.2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渗透 与植物形态解剖学的渗透 与植物化学的渗透 等等、、、、、、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3.3 理论联系实际
虽是基础学科,但其任务是指导生产实践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3.4 研究手段现代化
数学、物理、化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植物生 理的研究中,使仪器设备精密度和精确度越来越 提高。
transformation): 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信息传递:信息感知部位向发生反应部位传递,即环境 的物理或化学信号在器官或组织上的传递。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 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即信号在细胞水平上 的传递。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1.2 植物生理学的任务 (1)研究和了解: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种苗生理和生殖生理及其与环境的 关系研究---促成了作物栽培的“白 色革命”
(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等)
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促进了名、优、新、稀、特花卉、果 树、林木等新品种无性快速繁殖、脱 毒或其特殊成分的生产
呼吸作用与采后生理研究
果蔬保鲜 鲜切花保鲜
减少损失 延长供应期
扩大供销范围
逆境生理
生物工程技术导入抗逆基因、极 地条件下植物栽培等
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2)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
生产的事业中。
植物生理在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任务:
为改善栽培技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 低耗提供理论依据
为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标
为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保护植物产品提供有效 的方法(技术措施)
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存并获得一定产量的 生理机制
植物生理学与未来农业
未来农业的三大特点:
A)高度计划化(而不是“靠天吃饭”) B)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益农业) C)充分综合利用(植物全身是宝)
4 小结
• 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内容有3个方面 • 发展源于农业生产,共经过3个发展时期 •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4大特点 • 国民经济中的任务:2个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正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
微观——把植物整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物质、能量、信
息的转化还原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宏观——由植物个体进入到群体、群落,研究植物间相
互影响,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 态系统中所出现的生理学问题
幼苗生长→细胞分裂和增大→膜和壁的变化→激素及受体、酶等
1.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物质能量转化:
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两种有紧密联系,构 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sm)。 如:水分和养分吸收和利用、糖类化合物的合成 和代谢、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1.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portation)和信号转导(signal
植物矿质营养研究
• 促成了化肥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 为合理施肥与营养诊断奠定基础 • 使无土栽培技术成为可能并得以推
广应用,使园艺生产实现工厂化、 自动化
植物激素类物质的研究和应用 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进入“化控时代” 光合与光能利用研究---实现了 “绿色革命”
培育矮化型植株品种(超高产育种) 优化株型结构(超密型栽培)
植物生理学
绪论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4. 小结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1.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研究植物生பைடு நூலகம்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活动:(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2)物质和能量转化 (3)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1.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生长:增加细胞数目,扩大细胞体积 发育:细胞的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和器官, 即形态建成,如种子萌发、根茎叶生产、开花、 结果等。
细胞分裂和生长
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的道理
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2 第二时期:成长时期(18-19世纪)
德国的J. von Liebig——利用化学肥料理论的创始人 德国的J. von Sachs——于1882年编写《植物生理学讲
义》,他的弟子W. Pfeffer在1904年出版了《植物生理 学》,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因此 Sachs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 Sachs和Pfeffer 被 称为植物生理学的两大先驱。
植物主要生命活动:
一、物质产生和光能利用
水分代谢——水分的吸收和散失; 矿质营养——矿质的吸收、同化和利用; 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光能→化学能。
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 有机物的代谢、运输。
三、生长和发育
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生理、生殖生理;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
谢谢!
如:IR、HPLC、HPLC-MS、GC、GC-MS、 ICP、UV、EM、LI6400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3.5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第一 深入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 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生产研究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生产实践孕育了植物生理学,而植 物生理学又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植物生理 学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使得农业技术产生 重大变革。
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第一时期:孕育时期 (16-17世纪)
荷兰的van Helmont——探索植物长大的物质来源 英国的S. Hales——研究蒸腾,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
转的道理 英国的J. Priestley——老鼠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荷兰的J. Ingenhousz——了解绿色植物在日光下清洁空气
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3 第三时期:发展时期(从20世纪——)
相关学科及先进仪器设备的问世有关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起步晚、发展缓慢 钱崇澍(1883-1965):《钡、锶及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
论文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3.1 探究层次越来越宽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