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设计

合集下载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压力传感器作为可测量压力变化的重要设备,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单介绍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一、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压力传感器是测量压力、力和扭矩等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效应将受力转化为电信号的变化,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其转化为与压力成比例的电信号输出。

目前常用的压力传感器有电阻式、压阻式、微机械式等。

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度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首先需要确定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

确定测量范围需考虑被测物体的最大压力,而测量精度则受制于传感器的内部结构、材料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多方面因素。

2.选择传感器类型和工作原理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工作原理,例如,对于低压力测量,通常采用压阻式或微机械式传感器,而对于高压力测量,则通常采用电阻式传感器。

3.设计传感器内部结构和特性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对于其测量精度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传感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传感器内部受力均匀度、稳定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方面的特性。

4.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传感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既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会影响传感器的成本和制造难度。

因此,在传感器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来确保传感器的性能和成本符合预期要求。

三、压力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压力传感器的测试通常涉及到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法。

1.静态测试静态测试通常使用标准校准器或者其他已知压力条件下的压力仪器对传感器进行测试。

静态测试需消除传感器与测试仪器之间的误差影响,例如大气压力、温度变化等非受力因素的影响。

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通常是通过对传感器施加震动、冲击等实验条件下进行测试。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测量仪器,在很多工业和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在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建筑工程、天文观测和医疗领域,都使用了压力传感器。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测试和准确的数据测量,需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设计和优化。

那么,什么是压力传感器?如何进行设计和优化?以下内容将对此进行详细讲解。

一、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被动式传感器,用于找到或测量压力。

它是一个机电装置,通过将变量压力转换为电子信号来确保输入参数的准确测量。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接触式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压力传感器。

对于接触式压力传感器,它们通过握住加压部分的固定物体并测量其形变来测量压力。

一般来说,它们有凸出的压力点并通过测量该点的形变来测量压力。

这种类型的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或建筑应用中。

对于非接触式压力传感器,它们会测量物体表面上的压强分布。

通常,这些传感器会通过将测量基准与物体表面相隔一定距离来实现。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医疗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设计和优化压力传感器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选材、电路设计和数据记录等。

在行业中使用的传感器通常有不同颜色编码,以表明它们的规格和测量范围。

例如,白色方式传感器是用于小范围内压力测量的,而红色型式传感器则适合高压力和高温环境中的尖端应用。

1. 选材对于压力传感器,材料的选择对传感器的性能和适用条件非常重要。

传感器的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操作条件中的压力和温度差异。

同时,材料还必须能够提供准确的信号,并保障传感器的长期可靠性。

常见的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的材料包括硅、玻璃、银和其他几种优质合金。

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设计和优化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重点。

在安装和使用传感器时,需要根据操作情况选择特定的电路。

例如,一些应用需要放大信号,而另一些则需要对其进行降噪。

为了提供准确的数据记录,电路中必须包含高质量的电源和信号放大器等组件。

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装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在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进行详细介绍。

一、MEMS技术概述MEMS技术是一种将微尺度的机械和电子元件与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电路等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其制造工艺采用了集成电路工艺,并利用纳米级尺寸的材料和结构实现对微尺度力学和物理现象的控制与感知。

二、MEMS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米级别的材料和结构感知外界的压力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感压结构、微电子信号处理电路和封装结构。

感压结构通常采用微弯杆、微膜或微腔等形式,当外界施加压力时,感压结构会产生微小的形变,从而改变传感器的电阻、电容、振动频率等特性,实现对压力变化的测量。

三、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过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压力传感器的要求确定设计参数,如量程范围、灵敏度、温度稳定性等。

然后,利用MEMS设计软件绘制感压结构的布局,并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2.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将设计图转化为实际器件的过程。

主要步骤包括材料选择、光刻、薄膜沉积、刻蚀、等离子蚀刻和封装等。

其中,光刻和薄膜沉积是关键的工艺步骤,通过光刻技术制备传感器的感压结构,通过薄膜沉积技术在传感器表面形成薄膜层,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感知。

3. 测试与校准: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测试和校准。

测试包括静态特性测试(如灵敏度、线性度等)和动态特性测试(如响应时间、频率响应等)。

校准是为了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与标准参考传感器比较,或利用专用测试设备进行校准。

4. 封装与应用:完成测试和校准后,将压力传感器封装,并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集成与连接。

在封装过程中,需要考虑传感器的保护和防护措施,以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和机械强度。

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及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及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及动态响应测试方法概述: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测量介质压力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仪器等领域。

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及动态响应测试方法对于保证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关键要素以及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一、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1. 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压力作用在传感器感应元件上时产生的形变,通过传感器内的电路将这种形变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压力感应元件包括压阻、电容、电感等。

2. 传感器感应元件选择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感应元件非常重要。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元件有电阻式元件和式微型应变片。

电阻式传感器适用于较小的压力范围,而式微型应变片传感器适用于较大的压力范围。

选择感应元件时需要考虑压力范围、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用于放大、滤波和线性化传感器输出信号。

在设计信号调理电路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度以及噪声干扰。

常见的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滤波器和放大电路等。

4. 供电电路设计供电电路的设计对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供电电路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同时能够抵抗电源的纹波和噪声。

常见的供电电路设计包括稳压器、滤波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等。

二、压力传感器动态响应测试方法1. 静态响应测试静态响应测试是评估压力传感器在稳定压力状态下的性能指标。

测试过程中,将压力传感器置于预定的静态压力条件下,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根据输出的信号数据分析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2. 动态响应测试动态响应测试是评估压力传感器对快速压力变化的响应能力。

测试过程中,通过应用突然的压力变化刺激传感器,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的变化情况。

根据输出信号的时间响应曲线分析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动态范围和频率响应等指标。

3.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为了准确地进行压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测试,需要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传感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广泛用于测量压力场,其设计与应用,是现代制造和应用的关键环节。

一、压力传感器基础知识1、压力传感器的定义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外部压力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测量元件,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等领域。

2、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敏感元件的变形来测量压力。

一般而言,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等。

当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敏感元件会发生形变,引起阻抗、电容、电位、电感等参数的变化,通过微处理器处理后,变成电信号进行输出。

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1、压力传感器的设计要点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敏感元件、信号处理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输出电路等几个方面。

其中,敏感元件要选择高灵敏度的材料,并且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敏感元件的脆弱性和易损性。

2、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流程制造压力传感器的流程可分为敏感元件制造、传感器制造、装配以及测试几个过程。

其中,敏感元件制造是最重要的一环,需要确保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以及检验方法的合理性。

三、压力传感器的应用与市场前景1、压力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石油、食品、医药、航空和土木等领域,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气体和液体的压力,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压力传感器的市场前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的压力传感器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结语压力传感器是现代化工、医疗、环保、航空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感器,其设计、制造和应用,对于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中,压力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将会成为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毕业设计压力传感器设计

毕业设计压力传感器设计

毕业设计——压力传感器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该传感器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对于高精度的压力测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压电效应,精度,灵敏度1.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和陶瓷材料在受到压力后会产生电荷或电势变化的现象。

利用这种效应可以制作出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2.压力传感器设计2.1材料选择选择良好的压电材料是设计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关键。

对于电气特性稳定、机械强度高的陶瓷材料,一般采用压电单晶体或压电陶瓷。

在具体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选定性能良好的材料。

2.2结构设计在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上,一般采用柱形、螺旋、盘形等结构。

其中,柱形结构压力传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在结构设计时需考虑传感器的力学特性,采用合适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2.3制作工艺制作压力传感器一般采用激光切割、电子束加工、化学腐蚀等方法。

其中,针对不同的压电材料需采用不同的工艺,以实现制造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和结构制作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荷量和灵敏度。

结果表明,某压电单晶体制作的柱形压力传感器输出电荷量和灵敏度都较高,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度。

4.结论通过对压电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的研究,成功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该传感器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摘要:智能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和监测物体施加压力的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包括传感器工作原理、传感器结构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智能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信号处理、应用领域1.引言2.传感器工作原理智能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是通过塑料薄膜或金属薄膜形成的压阻式变送器,当外界物体施加压力时,薄膜会变形,从而改变电阻值,进而测量压力。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则是通过感应电容来测量压力,当外界物体施加压力时,电容的介质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容值,进而测量压力。

3.传感器结构设计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传感器的结构包括感应部分、传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

感应部分是接触外界物体的部分,一般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传感元件是将外界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的部分,可以是压阻式或电容式的传感器。

信号处理电路是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转换的部分,可以采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

4.传感器信号处理智能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和转换等过程。

信号放大是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适合测量范围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信号滤波是对放大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杂散信号和噪声。

信号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方便后续的存储、处理和显示。

5.应用领域智能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仪器、机械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中,智能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工业设备中的液体或气体压力,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在医疗仪器中,智能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人体血压、呼吸压力等生理参数,辅助医疗诊断和治疗。

在航空航天中,智能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飞机机舱压力、火箭发动机燃烧压力等参数,保障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6.结论智能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应用广泛、有着重要意义的传感器设备。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其中一项技术就是智能压力传感器。

智能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测量受力情况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机械工程、机器人、生理学等领域,并且在移动设备、汽车和其他许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一、智能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智能压力传感器常用的原理是荷负型电桥原理,即利用荷载电池、两个相等电阻和一个测量电阻,将待测压力与测量电阻阻值产生变化的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压力值。

荷载电池常用的电场分布原理是静电感应,众所周知的是:电容与电场强度有关,当两个导体之间有电场时,导体上都会存在一定的电荷分布,此时导体之间就形成了电容。

当两个导体之间距离缩短时,电容的大小也会随之缩小。

因此,利用荷载电池作为敏感器件,在压力作用下,荷载电池会发生微小的形变和位移,从而改变其电容值和电阻值,随之发生电势差,而这个差值正是所测压力值的大小。

这种原理在机械参数测量、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在设计智能压力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1. 传感器的灵敏度、精度和分辨率灵敏度是指压力传感器对待测压力的反应程度,即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而变化的程度。

精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在实际应用中,精度越高的传感器准确度越高。

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可分辨的最小压力变化值,分辨率越高,压力检测的精度越高。

2. 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传感器会受到环境中其它干扰信号的影响,比如振动、温度变化、电磁场等,这些干扰信号会影响到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考虑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

3. 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因此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

基于以上几个关键点,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三步:1. 传感器结构设计传感器结构设计包括传感器的机械设计和电极结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指导老师:***班级:B1106姓名:***学号:**********目录一、设计任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 (3)2.1原理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应变片检测原理 (3)2.3弹性元件的选择及设计 (4)2.4应变片的选择及设计 (5)三、单元电路的设计 (6)3.1电桥电路的设计 (6)3.2放大电路的设计 (6)3.3移相器的设计 (7)3.4过零比较器的设计 (8)3.5相敏检波电路的设计 (9)3.6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9)四、误差分析 (10)五、心得体会 (10)六、致谢 (11)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1. ;二、方案设计原理框图如图一所示。

2.2应变片检测原理电阻应变片(金属丝、箔式或半导体应变片)粘贴在测量压力的弹性元件表面上,当被测压力变化时,弹性元件内部应力变形,这个变形应力使应变片的电阻产生变形,根据所测电阻变化的大小来测量未知压力,也实现本次设计未知质量的检测。

设一根电阻丝,电阻率为ρ,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在未受力时的电阻值为R=ρSl----- ①图一 金属丝伸长后几何尺寸变化如图一所示,电阻丝在拉力F 作用下,长度l 增加,截面S 减少,电阻率ρ也相(质量)压力 电阻应变片 交流电桥 5KHZ 交流放大器 移相器过零比较器相敏检波 低通滤波 数显表头应变化,将引起电阻变化△R ,其值为R R ∆=l l ∆—SS∆+ρρ∆ ----②对于半径r 为的电阻丝,截面面积S=2r π,则有s s ∆=r r ∆2。

令电阻丝的轴向应变为l l ∆=ε,径向应变为=∆r r -μεμ-=∆)(l l ,ε由材料力学可知,为电阻丝材料的泊松系数,经整理可得RR∆=(1+2ρρεμ∆+) ----③通常把单位应电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称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其表达式为K =ερρμε∆++=∆)21(RR ----④从④可以明显看出,电阻丝灵敏系数K 由两部分组成:受力后由材料的几何尺 受力引起)21(μ+;由材料电阻率变化引起的1)(_ερρ∆。

对于金属丝材料,1)(_ερρ∆项的值比)21(μ+小很多,可以忽略,故μ21+=K 。

大量实验证明在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为常数。

通常金属丝的=1.7~3.6。

④可写成RR∆=K ε ----⑤ 2.3弹性元件的选择及设计本次设计对质量的检测是通过对压力的检测实现的,所以弹性元件承受物重也即压力,这就要求弹性元件具有较好的韧性、强度及抗疲劳性,通过查设计手册,决定选取合金结构钢30CrMnSiNi2A ,其抗拉应力是1700Mpa ,屈服强度是1000Mpa ,弹性模量是211Gpa 。

同时本次设计选取弹性元件的形式为等截面梁,其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图二 等截面梁作用力F 与某一位置处的应变关系可按下式计算:026F =Ebhl ε 式中: ε ——距自由端为0l 处的应变值; l ——梁的长度; E ——梁的材料弹性模量; b ——梁的宽度; h ——梁的厚度。

通过设计,选取l =20mm, 0l =14mm,b=10mm,h=3mm现校核如下:因此,选取是合理的。

2.4应变片的选择及设计从理论学习中知道,箔式应变片具有敏感栅薄而宽,粘贴性能好,传递应变性能好;散热性好,敏感栅弯头横向效应可以忽略;蠕变,机械滞后小,疲劳寿命长等优点,所以非常适合本次设计的应用。

选择4片箔式应变片(BX120-02AA )阻值为120Ω,其基底尺寸是2.4 2.4⨯(mm mm ⨯)。

同时敏感珊的材料选择铂 因为其灵敏系数达s K =4.6, 且其最高工作温度可以达800多摄氏度,栅长做到0.5mm 。

应变片粘贴在距自由端0l 处,R1和R4粘贴在梁的上方承受正应变,R2和R3则与之对应粘贴在下方承受负应变。

粘贴剂选择环氧树脂粘贴剂。

基底材料选择胶基,厚度为0.03mm-0.05mm 。

引线材料采用直径为0.15-0.18mm 的铬镍金属丝引线。

最后在安装后的应变片和引线上涂上中性凡士林油做防护作用,以保证应变片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这样最大应变为:-302-3-66F 61001410= = Mpa=93.3Mpa 1000Mpa bh 1010910l σ⨯⨯⨯⨯⨯⨯<<-30-4-429-3-66F 61001410= = =4.4101510Ebh 211101010910l ε⨯⨯⨯⨯⨯⨯⨯⨯⨯⨯<(课设条件要求)因此是符合的。

且交流电桥的最大输出输入比为:三、单元电路的设计3.1电桥电路的设计为了实现对应变片的温度补偿,因此选择全桥电路作为测量电路,将4片应变片接入电桥。

桥路图如图三所示。

其次,考虑到连线导线分布电容的影响及交流电桥的初始平衡性问题(无称重时电桥输出应为零),应在桥路中采取调零电路。

桥路接法如图三所示,R5和C2即是实现调零用的,取C2=1uF ,R5=1.8k Ω。

电桥输出为o i s i RU =U K =U R ε∆交流电源频率选择为5KHZ,现使桥路最大输出为10mV ,则电压幅值为:图三 交流电桥3.2放大电路的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比较小,因此需对其进行放大使之满足后续电路的处7Vi U =≈out-4s 2K 4.410 4.6o i U RmVV U Rε∆===⨯⨯≈理要求。

鉴于传感器输出可能杂有共模电压,为此,选取具有高共模抑制比的AD620作为放大器来达到净化信号电压和充分节约成本和制造的空间的目的。

电路图如图四所示。

图四 放大电路其放大增益为:为了将10mV 的电压放大到10V ,需要放大1000倍,为此选择分配级为5020⨯ 这里放大50倍,因此解得R4=1.008k Ω。

3.3移相器的设计因为电桥电路输出的电压对载波信号有一定的超前角,一般为几度到几十度,因此在把载波信号作为相敏检波的参考电压前需对其进行一定的移相处理 图五为0-90°的移相电路。

U1AD620AR32671854R41.008kΩVCC 5V VEE-5VVEE 65VCC 49.4k G 1+R4=Ωout U outU1电源电压out图五 移相电路若设R12调节后的有效电阻为R ,则移相的推导为:因为ω的数量级为410,所以可以取C3=100uF,这样R (R12)可以设定在500Ω范围,即实现相角在0-90°移动。

上式中10k k=110k +100Ω≈ΩΩ,()H j 1ω≈。

所以移相电路不改变幅值。

3.4过零比较器的设计在进行相敏检波时,我们更希望参考电压整形为方波,这样便于比较,因此设置一个过零比较器LM339实现这一功能。

电路图如图六所示。

图六 过零比较器()()222222111io o i j RCU U j RCU kU U U U R C j RCH j U k R C tg RCωωωωωωφω+-+-=+==+==+=由outU2outU3U3ALM339AD763112VCC 5VVEE-5V VEE 0VCC3.5相敏检波电路的设计由于采用的交流电压不能实现对压力方向的判别,所以要利用相敏检波的鉴相特性达到这一目的。

电路图如图七所示。

图七 相敏检波电路从图示知道,用JFET 做开关器件,当out U3>0时,其导通,U4A 正极为0电位,信号从负极输入,放大倍数为R11-=-1R8,此时out U1>0;当out U3<0时,JFET 截止,信号从正极输入,放大倍数为1,此时out U1<0。

因此,相敏检波实现了信号的判别,只是与原信号相差一个负号。

3.6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由于经过相敏检波后的电压还混有高频载波信号,所以需将其滤掉,又因为相敏检波后输出的电压与原信号差一个负号,所以选择反相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这样就可以得到真正反映原信号的直流输出。

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设为40HZ 。

电路图如图八所示。

U1outoutU4out (接表头显示)图八 低通滤波电路若取R10=1k Ω,则由1011=40HZ 2R C 可解得C1=4uF ,另外取R9=50Ω,则此环节实现的放大倍数是R10-=-20R9,则实现了放大倍数的另一级分配,也还原了原始信号的相位。

所以至此,就实现了原始信号的测量处理,即能够通过将质量为0-10kg (也即压力为0-100N )的物体作用于弹性元件(等截面梁)并通过应变片使其电阻发生变化进而使后续相关电路产生对应的0-10V 的电压实现对物体的称重,也即1kg 物体对应1V 的电压。

将低通滤波后产生的直流电压接入数显表头就可直观地看出物体质量的大小四、误差分析误差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温度误差,造成温度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敏感栅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误差2、试件材料与应变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丝产生附加拉长或压缩,引起电阻变化。

这样的温度误差可以通过桥路进行补偿,如本设计中的全桥电路就很好地实现了温度的补偿其次,电桥还具有非线性误差,由于对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电桥非线性误 可以忽略,所以也不影响本次设计。

最后,对于如同工频等的干扰,我们尽量通过电路的优化除去干扰,如通过高共模抑制比仪放以及低通滤波器进行改进。

因此,从理论上说,本次设计中的误差还是比较好地得到了控制。

五、心得体会我认为,在这学期的传感器学习和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六、致谢很高兴这一年和蔡老师的相处。

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

在这次设计中,离不开同学们的互相协助。

没有讨论,就不会一次次得出正确的结果。

更是离不开您的帮助与指导。

我喜欢这门课、喜欢硬件设计、所以喜欢钻研这一类的东西。

在我遇到不懂的时候。

是您耐心细致的给我指导。

帮我度过这个困难关。

在你的教学中,我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感到了娱乐性,在快乐中学习。

谢谢您的悉心教导、认真细致、和对我的高要求,正是严师出高徒。

也谢谢在座各位同学的帮助。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