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不得不面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影响到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完善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一:教学内容杂乱,难以消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海量的知识点堆砌在教学大纲中,导致学生很难消化吸收。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各不相同,一旦教学内容过于杂乱,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解决措施:1. 完善教学大纲,明确主次关系。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知识的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减少学习负担。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和实践,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问题二:实验教学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解决措施:1. 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施。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
2.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问题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往往是以讲授和做题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容易产生学习疲劳,缺乏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解决措施: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多采用多媒体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
2. 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应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问题四: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和作业,这种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涉及到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学习压力大、实验条件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和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积极探讨并寻找解决办法,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兴趣不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者对生物学这门学科不感兴趣而产生学习上的抵触情绪,导致学习主动性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2. 学习压力大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需要学习多门学科,时间紧张,任务重,加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的不足,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和厌学情绪,进而影响了对生物学的学习和理解。
3. 实验条件不足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实验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学校中的生物实验可能会比较简单,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的需要。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和理解,也阻碍了教师对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有必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解决措施1.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通过提问、讨论、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生物知识竞赛、科学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实验教学学校和教师应该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并在教学中加强生物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学校可以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扩大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当前高中生物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学只是一门枯燥的科目,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实验教学薄弱受条件限制和教学资源不足的影响,部分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存在薄弱现象。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难以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缺乏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被动,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解决措施1. 优化课程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加入与生活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将生物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可以引入具体的动植物样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 加强实验教学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完善的实验设备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和开展实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课外拓展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可以结合生物研究热点和学生兴趣,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强化教师培训教师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师资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生物学学术活动和交流,及时更新和掌握最新的生物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语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师培训等措施来解决。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杂。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广泛,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而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学生往往难以消化吸收如此庞大的知识量,容易造成知识片面性和重复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简课堂内容,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缺乏实践环节。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亲自实践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学仍然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缺乏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学术研究等多种方式,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繁杂、缺乏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单一和评价方式单一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将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不高,认为生物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导致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记忆知识点,而缺乏对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
2. 实验教学不足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生们缺乏观察、实验和探究的机会,导致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上,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
3. 课程内容晦涩难懂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杂,部分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二、解决措施1. 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生动、形象、具体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实验教学要解决实验教学不足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强实验教学的条件建设,提供足够的实验室、器材和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 教学内容简化针对课程内容晦涩难懂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内容的简化,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展示生物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
例如采用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培养科学素养高中生物教学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生物教学是学生认识生命和探索科学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实验操作机会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重视记忆而非真正理解,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寻求解决措施。
生动实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增加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
【2000字】2. 正文2.1 问题1:教材内容过于抽象教材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抽象。
很多生物概念和理论都是基于微观细胞结构或分子层面的,这使得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光合作用等知识点往往需要通过图表和文字来进行描述和解释,而缺乏直观的实物或生动的例子去帮助学生理解。
这种抽象性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丧失和学习困难。
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生物知识枯燥无味,因为他们无法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就使得他们很难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也容易在考试中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入生动的实例和案例来进行教学。
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可以通过食物链来解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通过遗传基因的例子来说明遗传规律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通过增加生动实例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2 问题2:实验操作机会不足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实验操作机会不足。
由于教学资源、时间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无法亲自进行足够的实验操作。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内容过于理论化: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对生物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但往往忽视了实验和实践的环节,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2. 缺乏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
3. 难度不适宜:部分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较为困难,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差异化教学的策略,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4. 考试导向教学:学校通常以升学考试为重点,生物教学中注重考试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导致学生对知识记忆短暂,并且对生物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较弱。
解决措施:
1. 强调实验和实践环节:在生物教学中加入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对生物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来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提倡综合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定期的考试、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策略探讨(7篇)

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策略探讨(7篇)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浅析高中生物“三步教学法”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假如老师可以有效整合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就不难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教学方法;预习案;高效课堂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老师教学模式如何转变是我们应当思索的重要问题。
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的智能发展为动身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引导学生由学会变会学。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下面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新课改中正确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个人的看法。
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假如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环节,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课前就是学生的预习,课中是指老师的授课,课后就是对所学学问的进一步落实。
一、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学生自主预习使课堂教学前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预习的载体为文本教材和学校编制的预习案,预习案的主要内容为教学目标、预习任务、自主检测、检查落实、问题反馈。
学生预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自主预习,后半部分是检查落实和小组合作争论。
预习的突出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预习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预习课上,学生会预先了解学习目标、解读学习内容,并通过学习小组的沟通与合作学习,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所学学问与已有学问之间的联系。
通过预习,听课时学生就能有效地把留意力集中在难以理解的学问点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
用训练学的角度来讲,带着问题上课,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剧烈,有利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小组协作争论,学生完全参加学习,会自觉的融入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因而对所学学问把握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预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预习课上学生完全是自主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学,这样的学习自然就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
预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预习案引导预习能关心学生梳理学问结构框架,为学生供应肯定的学法指导,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7生物科学汉班王君指导教师白晓栓摘要: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应注意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要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就必须进一步改革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
本文首先论述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已取得进展,之后提出如何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
其次还论述了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之后进一步提出了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与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1引言生物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有许多奥秘还有待被探知,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近年来,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各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进展火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仍有许多地方值得高中生物教育者去思考,本文从新课改后取得成绩入手,提出了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路。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更加强调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生活实践从而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与方式,为今后进一步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
2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这个基础也就应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是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存在的“过分关注精英学生”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与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共同的基本要求相比,高中更强调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事物或现象中产生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设、作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并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进一步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1]。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3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原则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整合首先必须遵循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原则,新课改的要求是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保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确保在整合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要求,要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则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高中生物教师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或观察,让其在操作与观察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提高自己对生物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对于科研的积极探索精神。
4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方式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把思维仍停留在教室以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
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3]。
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关“DNA双螺旋结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教学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然后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然后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由教师再把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
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以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途径。
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具体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生活实际[4]。
开展互动式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要求教学中增强互动式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并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和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例如,有些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人与生物圈”的知识时,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要教授的内容先到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先对总体内容作一个简单概述,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分别把查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老师对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汇总,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5]。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随着信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一项现代的教辅手段广泛的被整合应用到各门高中课程的教学之中。
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声像收集、演示等功能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辅工具,可以把一些看似深奥难懂的生物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整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如何整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问题提出以来已久,如何把要教授的知识点全部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是全体生物教学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关键是教师应转变思路,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敢于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工具,敢于把课堂带到教室与实验室以外,同时运用探索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6]。
提倡协作式的探索型教学协作式的探索型教学也是新课改以来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研究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并对研究任务进行细分,然后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完成这些研究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同时进一步讨论提出推论或猜想。
这种教学模式也非常适用于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多采用这种模式开展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协作与创新,在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7]。
组建课外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根据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在高中教学中应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
笔者认为,组建课外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通过开展课外生物兴趣小组,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和实验观察能力。
5 新课改理念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学习外语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拓宽思维方式。
在一些具有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如进化、动物行为、生物入侵等内容,可以采用让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课堂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8]。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勇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教学素材。
改进训练方式,构建训练体系训练一般分为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对试题要注重积累和精选。
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自评与互评、定量和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我认为教师在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方面是大有可为的[9]。
6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抓住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和实践中不断创新,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落实到高中生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我相信,伴随着21世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也会迎来新的局面。
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和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迈入生命科学的殿堂。
致谢:本教育实习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白晓栓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这片论文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他的细心指导,在此谨向白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1] 朱正威.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课程结构[J]. 生物学通报, 2004, 2: 28-29.[2] 李传印. 改革生物学实验教学[J]. 生物学通报, 2004, 3: 42-43.[3] 唐丽娜. 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萃[M]. 河南: 学苑出版社, 2003.[4] 陈受星. 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报), 2010, 22:109-112.[5] 石淮生. 浅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内容特点与教学策略[M]. 安顺日报, 2008, 26(4): 59-60.[6] 杨金玲. 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理解[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7] 陈燕. 贯彻高中生物新大纲[J]. 新课程月刊, 2009, 28(4): 15-16.[8] 谭英. 生物情境教学法初试[J]. 黑河学刊, 2001, 1: 59-60.[9] 白云. 转变教学观念[J]. 教育学报, 2005, 14(7): 55.Concerning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iving practice integr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 JunTeacher Bai XiaoshuanAbstract: High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new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biology students, a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biology studentson the need for further reform of the existing high schoolbiology teaching, integrated teaching high school biology andlife practice. The first deals with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has been progress made aft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econd, also discussed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the principles of life, followed by further propos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of the classroom scene, dig the life meaning of subject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connection with life the problem.Key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Life practice; Curriculum; Inquiry learning; Foster innovation; Interactiv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