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银耳多糖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银耳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报告

银耳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报告

银耳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报告【摘要】目的通过动物试验观察以酶解逆向提取法从银耳中提取的全价银耳多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方法取昆明种小鼠,三个不同剂量的银耳多糖,连续灌胃30d,处死后进行以下试验:①取脾脏称重求脾脏/体重比值。

②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半体内法)。

③碳廓清试验。

④半数溶血值(HC50)试验。

⑤NK细胞活性试验。

结果①银耳多糖2.0g·kg-1时,脾脏/体重比值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②受试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非常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

③银耳多糖1.0g·kg-1和 2.0g·kg-1时,碳廓清能力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和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

④受试小鼠半数溶血值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非常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

⑤受试小鼠NK细胞活力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和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

结论银耳多糖有增强动物免疫力作用,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关键词】银耳多糖;免疫功能;影响传统医学认为银耳具有扶正固本,养胃补肾之效[1]。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耳多糖有增加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溃疡病等作用[2],本实验目的是观察银耳多糖对受试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3-5]。

1 实验材料1.1 银耳多糖。

天然全价多糖,包括水溶性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和酸溶性碱性多糖。

由青岛东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2 动物。

小鼠:昆明种,健康,雄性,6~8w,体重18~22g,山东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提供。

1.3 仪器。

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酶标仪、细胞计数器、96孔U型细胞培养板等。

1.4 试剂。

绵羊红细胞SRBC Hank’s液、RPm11640培养液、小牛血清MTT、补体(豚鼠血清)、SA缓冲液、都氏试剂、YAC-1细胞、氧化型辅酶I、1%的NP40、印度墨汁、鸡红细胞、Giemsa磷酸缓冲液等。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实验目的】1.学习真菌多糖类的分离、纯化原理。

2.学习多糖类物质的一般鉴定方法。

3. 掌握真菌多糖类粗提取的具体步骤及相应原理。

【实验原理】银耳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

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提取与纯化动植物中存在的多糖或微生物胞内多糖,因其细胞或组织外大多有脂质包围,要使多糖释放出来,第一步就是去除表面脂质, 常用醇或醚回流脱脂。

第二步将脱脂后的残渣以水为主体的溶液提取多糖,这样提取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含有许多杂质。

杂质主要是无机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木质素等。

第三步则要除去这些杂质,对于无机盐及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可用透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过滤法除去;对于大分子杂质可用酶消化(如蛋白酶.木质素酶) ,乙醇或丙酮等溶剂沉淀法或金属络合物法。

多糖提取液中除去蛋白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常用方法有S e v a g e法、三氯乙酸法、酶解法、三氟三氯乙烷法等。

(1)S e v a g e法是除蛋白的经典方法,主要是利用蛋白质在氯仿中变性的特点,用氯仿:正丁醇=5:1或4:1的二元溶剂体系按1:5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混合物经剧烈振摇后离心,蛋白质与氯仿-正丁醇生成凝胶物而分离,分去水层和溶剂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

(2)三氯乙酸法利用三氯乙酸,在低温下搅拌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直到溶液不再继续混浊为止离心弃沉淀,即可达到脱蛋白的目的。

存在于溶液中的三氯乙酸经中和后,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除去。

(3)酶解法提取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目的,且有利于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4)三氟三氯乙烷法将三氯乙烷按1:1的比例加到多糖提取液中,在低温下搅拌约10min,离心得上层水层,水层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此法效率较高,但因其易挥发,不宜大量应用。

银耳多糖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银耳多糖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银耳多糖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侯彦辉1,2,李喜阁1,2,张凤仪1,2,姜朝鲜1,2,张佳玮1,2(1.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摘要: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银耳多糖(TFPS ),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酶法、三氯乙酸(TCA )法、D-葡萄糖啄-内脂(GDL )法和聚酰胺法对粗制银耳多糖(CTFPS )进行纯化即脱蛋白处理。

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依据选取脱蛋白效果最佳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银耳多糖脱蛋白工艺条件。

利用红外和SEM 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测试,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生物活性对比。

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CTFPS 水溶液质量浓度5mg/mL 、AB-8大孔树脂用量100mg/mL 、吸附时间5h 、吸附温度20益;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82.47%,多糖损失率为18.24%,且银耳多糖脱蛋白纯化后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均优于未脱蛋白银耳多糖。

关键词:银耳多糖(TFPS );脱蛋白;结构分析;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员51员原园圆源载(圆园24)园2原园园60原08收稿日期:2022-1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3223)通信作者:侯彦辉(1977—),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提取、烃催化聚合和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E-mail :*****************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HOU Yanhui 1,2,LI Xige 1,2,ZHANG Fengyi 1,2,JIANG Chaoxian 1,2,ZHANG Jiawei 1,2(1.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paration Membranes and Membrane Processes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a purer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TFPS )袁the crude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鄄ride (CTFPS )is purified with AB-8macroporous resin method ,enzymatic metho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 )method ,and glucono-delta-lactone (GDL )method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loss rate of polysaccharide and re -moval rate of protein袁the method with the best deproteinization effect was selected from five different depro鄄teinization methods袁and the process conditions for deproteinization of TFP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The structure of TFPS before and after deproteinization was analyzed using IR and SEM.Mean鄄while袁the bioactivity of TFPS before and after deproteinization was compared through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y tes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sorption method with AB-8macro鄄porous resin was the best for protein removal袁and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aqueous concentration of CTFPS of 5mg/mL袁dosage of AB-8macroporous resin of 100mg/mL袁adsorption time of 5h袁and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f 20益.Under these conditions袁the removal rate of protein was 82.47%and the loss rate of polysaccharide was 18.24%.Moreover袁the antioxidant activity袁moisture-absorbing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iesof TFPS after deproteinization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without deproteinization.Key words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渊TFPS冤曰deproteinization曰structural analysis曰antioxidant activityDOI :10.3969/j.issn.1671-024x.2024.02.010第43卷第2期圆园24年4月Vol.43No.2April 2024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栽陨粤晕GONG 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银耳是担子菌门真菌的子实体,既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菌,又是中医学中久负盛名的良药[1]。

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 前言 (2)2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1 材料、与设备 (2)2.2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3.方法及试验步骤 (2)3.1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2)3.2 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 (3)3.3 银耳多糖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银耳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4)4.2 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结果分析 (5)5小结与讨论 (6)参考文献 (7)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摘要:国内常用的银耳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酶解提取法等,其中酶解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

本试验选取了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收率,由试验结果表明,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g:50ml,加入果胶酶浓度为1%,酶解时间45min,提取时间60min。

关键词:果胶酶;银耳多糖;酶解On Pectinase extract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Abstract: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of hot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the acid-base extraction and enzymatic extraction, enzymatic extraction with extraction time is short,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is test selected the study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 to explore the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yiel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the solution extract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hite fungus and water ratio 1g: 50ml join the pectinase concentration of 1%, the hydrolysis time was 45min, extraction time 60min.Key words: Pectinase; the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nzymatic1 前言银耳俗称白木耳,是一种高等真菌,属于有隔担子菌亚纲银耳科。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整理]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整理]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银耳多糖制备的基本原理。

2、掌握糖类物质提取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银耳是真菌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之一,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阴伤燥咳、虚热口渴等症。

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药效成分,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1、制备(提取)原理:银耳多糖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

因此本实验采用沸水抽提、氯仿-正丁醇法除蛋白和乙醇沉淀分离制得银耳多糖粗品。

然后再进行定性分析。

2、分析(鉴定)原理:Molish反应多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其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原理是羰基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无糖的存在。

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氢氧化铜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试剂和器材1、银耳子实体2、乙醇3、乙醚4、丙酮5、Ssvag试剂:氯仿:正丁醇=6、Molish试剂:取5g α-萘酚用95%乙醇溶解至100mL,临用前配置,棕色瓶保存。

7、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临用时临时配置,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仪器和器材烧杯试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电炉石棉网纱布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一)制备步骤1、取银耳子实体10g加水300mL,直火提取1h,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玻棒搅拌。

银耳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银耳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2. 掌握银耳多糖的纯化技术;3. 分析银耳多糖的溶液性质。

二、实验原理银耳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衰老、降血糖血脂、抗凝血血栓、抗溃疡、促进蛋白质合成、抗病毒、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及改善记忆力等多方面的活性。

银耳多糖的提取主要是利用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从银耳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椴木银耳、2%的氢氧化钠、1%活性碳、5%的苯酚溶液、标准葡萄糖溶液、硫酸、乙醇、丙酮、乙醚、DEAE-C52、Sevage试剂、0.5mol·L-1盐酸、2mol·L-1 NaCl溶液。

2. 仪器:双重蒸馏水蒸馏器、超级恒温水浴、旋转蒸发仪RE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2N、低速大容量多管离心机LXJ-B型、透析袋、铝锅、搅拌器、天平、精密电子天平、电炉等。

四、实验方法1. 银耳多糖的提取(1)将椴木银耳洗净,浸泡于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2)将膨胀后的银耳煮沸30分钟,以破坏细胞结构,释放出银耳多糖;(3)将煮沸后的银耳过滤,收集滤液;(4)向滤液中加入2%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5)加入1%活性碳,搅拌30分钟,以去除杂质;(6)过滤,收集滤液;(7)向滤液中加入5%的苯酚溶液,以沉淀银耳多糖;(8)将沉淀物离心,收集沉淀物;(9)将沉淀物用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洗涤,去除杂质;(10)将洗涤后的沉淀物在60℃下烘干,得到银耳多糖。

2. 银耳多糖的纯化(1)将银耳多糖溶解于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2)将溶液通过DEAE-C52层析柱,以去除杂质;(3)收集层析柱流出液,加入Sevage试剂,以去除杂质;(4)将流出液离心,收集沉淀物;(5)将沉淀物用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洗涤,去除杂质;(6)将洗涤后的沉淀物在60℃下烘干,得到纯化的银耳多糖。

银耳多糖制备实验报告(3篇)

银耳多糖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银耳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

2. 了解银耳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银耳子实体中。

银耳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银耳多糖,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提取效率较高。

首先,将银耳子实体粉碎,用热水提取其中的多糖成分;然后,通过加入乙醇使多糖沉淀,再进行离心分离和洗涤,最后得到银耳多糖粗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银耳子实体:市售优质银耳- 试剂:95%乙醇、蒸馏水、氢氧化钠、氯化钠、苯酚、硫酸、活性炭等- 仪器:粉碎机、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离心机、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2. 实验步骤(1)银耳子实体粉碎:将银耳子实体洗净、干燥、粉碎,过60目筛,备用。

(2)提取:取粉碎后的银耳子实体10g,加入100mL蒸馏水,于80℃恒温水浴锅中提取2小时。

(3)醇沉:将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加入95%乙醇,使溶液中乙醇浓度达到70%,静置过夜。

(4)离心分离:将醇沉后的溶液以3000r/min离心15分钟,取沉淀。

(5)洗涤:用95%乙醇和蒸馏水分别洗涤沉淀3次,每次30分钟。

(6)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银耳多糖粗品。

(7)银耳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银耳多糖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银耳多糖提取率根据苯酚-硫酸法测定,银耳多糖提取率为4.5%。

2. 银耳多糖的理化性质(1)外观:银耳多糖粗品为白色粉末,无异味。

(2)溶解性:银耳多糖在水中溶解度较好,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不溶。

(3)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银耳多糖分子量约为10万。

实训 银耳多糖制备及鉴定

实训  银耳多糖制备及鉴定

实训银耳多糖制备及鉴定[任务描述]银耳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

银耳多糖主要成分为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及酸性低聚糖五类,不含核酸、蛋白质类物质。

银耳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转移、抗炎症、抗放射、抗血栓、降血糖等作用,是一种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保健食品和药物。

本次实训利用酶浸提法,银耳子实体经水浸泡捣碎,酶浸提,乙醇沉析分离可制得银耳多糖粗品,再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法进一步精制得银耳多糖纯品并进行多糖的鉴定。

[任务实施]一、准备工作1.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具体任务,任务分工到个人,并记录到工作表。

2.收集银耳多糖制备及鉴定工作中必须信息,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案。

3.完成任务单中实际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银耳子实体干品20g(2)试剂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mol/L氯化钠溶液、2mol/L盐酸溶液、无水乙醇、95%乙醇、浓氨水、乙醚、浓硫酸、α-萘酚、0.5%甲苯胺乙醇溶液、5%三氯乙酸-正丁醇溶液、复合酶制剂(含果胶酶、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食品级复合酶)、活性炭、硅藻土、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蒽酮、正丁醇、吡啶、冰醋酸、苯胺、邻苯二甲酸、葡萄糖标准品。

(3)仪器布氏漏斗、抽滤瓶、分液漏斗、量筒、DEAE-C薄板、离心机、水浴锅、透析袋、滤纸、薄层展开缸、组织捣碎机、分光光度计、不锈钢锅。

二、操作过程(一)操作流程见图1。

(二)操作过程1.银耳预处理选无杂质银耳子实体干品20g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水1600mL,于20℃~25℃浸泡30min,置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充分捣碎,制成银耳浆液。

2.酶浸提将银耳浆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至6.3,加入1%复合酶制剂,50℃下酶促反应40min,迅速升温至80℃灭酶,并保温浸提约1.5h,浸提液于80℃水浴浓缩至糖浆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样品的准备
• 称取适量样品,先加少量的水溶解,最后定 容于50 ml,至溶液浓度约为0.5 mg/ml.
• 3.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分别吸取0.1、0.3 和0.5 ml样品液,用蒸馏水 补足1.00 ml。加入蒽酮试剂,同标准曲线制 作之操作,比色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 浓度计算含量。
• 3. 胃膜素分离
• 上清液在搅拌下(同一方向,否则胃膜素会散开)缓缓加入 预冷至5℃以下的丙酮(γ=0.708)至比重约0.97,捞出胃膜 素,以适量的75%乙醇洗两次,真空干燥。
• 4.胃酶的沉淀 胃酶的沉淀
• 母液再加丙酮至比重约0.91,有黄色沉淀产生,离心(4℃, 7000 rpm, 10 min)取沉淀,70℃以下真空干燥。
实验四 胃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 学习和掌握以牛血红蛋白为底物的胃蛋白 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紫外分光 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 胃蛋白酶能催化水解芳香环氨基酸连接的 肽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定量催化水解牛 血红蛋白产生不被三氯醋酸(TCA)所沉 淀的酚基氨基酸(如酪氨酸)。酪氨酸在 2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以酪氨酸为对照, 可以求出胃蛋白酶活力。

(1)糖经浓无机酸处理后,脱水生成糠 醛或糠醛衍生物;
• (2)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的作用 下,能与蒽酮化合物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 (3)反应液颜色的深浅,反映出糖浓度的 高低。
四、仪器、试剂与药品
• 试剂:0.1mg/ml的葡萄糖标准品、蒽酮试剂、 蒸馏水 • 样品液:0.5 mg/ml 0.5 • 试管、电炉、可见光分光度计、容量瓶 etc.
三、实验原理
• 胃粘膜一般指胃底粘膜,分泌胃液的主细 胞集中在胃底粘膜,呈暗红色,直径约1012厘米圆块,约100 g。 • 胃膜素是从猪胃粘膜经胃蛋白酶和盐酸消 化后的上层液中,60%左右的乙醇所沉淀的 部分。蛋白质、酶等极性物质的水溶液加 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可沉淀析出。
四、仪器、试剂与药品
六、思考题
• 1、根据样品液多糖含量,计算实验一中多 糖的提取率。
• 2、根据蒽酮测糖原理,设计测定化合物中 淀粉量的方案。
• 注意事项:
• 加样要求准确。
猪胃粘膜中提取胃膜素、 实验三 猪胃粘膜中提取胃膜素、 胃酶
一、实验目的
• 学习从猪胃粘膜中提取胃膜素、胃酶的原理 和方法,了解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的应用。
二、简介
• 胃膜素 : • 功效:一种以黏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活性药物,有极强 功效:
的黏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内壁,在胃及十二指肠溃 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它的刺激,利于溃疡面的 愈合;另一方面有润滑作用,使进入消化道的食物易于在消 化道内移行,有利于减少某些物质对溃疡面的刺激。胃膜素 临床上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水浴锅,搅拌器,冰箱,真空干燥,盐酸, 氯仿,丙酮,乙醇,离心机等。
四、实验操作
• 1.激活提取 激活提取 • 猪胃粘膜0.55 Kg(5只猪肚)+水约220 ml升(胃粘膜的 40%),用1:1盐酸调pH 2.5-3.0,45-50 ℃搅拌提取3 h (在搅拌的过程中需注意不停的调节pH)。 • 2.脱脂分层 脱脂分层 • 双层纱布过滤,冷却至室温,缓慢加入约55 ml氯仿(胃 粘膜的10 %),搅拌2 h,室温静置24 h后,放掉底层的氯 仿和杂质,上清液预冷至5℃以下

• • • • •
3、测定方法:取试管6 支,其中3 支各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ml ,另3 支各精密加入供 试品溶液1ml ,置37±0.5 ℃水浴中,保温5 分钟,精密加入预热至37±0.5 ℃的牛血红 蛋白试液5ml ,摇匀 摇匀,并准确计时,在37±0.5 ℃水浴中反应10分钟。立即精密加入5% 摇匀 三氯醋酸溶液5ml ,摇匀 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备用。另取试管2 支,各精密 摇匀 加入血红蛋白试液5ml ,置37±0.5 ℃水浴中保温10分钟,再精密加入 5%三氯醋酸溶 液5ml ,其中1 支加供试品溶液1ml ,另1 支加对照样品盐酸溶液1ml ,摇匀,过滤, 弃初滤液,取续滤液,分别作为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空白对照,按照分光光度法在27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算出平均值AS 和A,按下式计算。 A×Ws×n 每g含蛋白酶活力单位数= ─────────── As×W×10×181.19 式中:AS 为对照品的平均吸收度;A为供试品的平均吸收度;Ws =1 ml 对照品溶液 中含酪氨酸的量,µg ;W=供试品取样量,g ;n=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能催化水解血红蛋白生成1 µmol 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蛋白酶 活力单位。
五、实验操作
• 1、标准曲线的制作 、 • (1) 加样:
葡萄糖溶液(ml) 0.00 蒸馏水(ml) 蒽酮(ml) 1.00 3.00 0.10 0.90 3.00 0.20 0.80 3.00 0.40 0.60 3.00 0.60 0.40 3.00 0.80 0.20 3.00
• (2) 将加好的样品混匀,沸水浴10 min,室温冷却,于620 nm处比色。 • (3) 以第一管为空白,进行比色。以光密度(OD值)为纵坐 标,糖的含量(µg)数为横坐标,得标准曲线。
• 性质描述: 淡黄色或淡灰色粉末,或微小颗粒。着水胀为
粘浆。显微溶状态,略带类蛋白胨臭。具有很强的粘附力。
•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 存在于动物胃液中,以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形式,存在于 胃底的主细胞中,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原变化成有消 化蛋白质能力的胃蛋白酶。 • 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 工业上可作水解蛋白用。 • 干燥的胃蛋白酶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引湿性强,易溶于 水;对热较稳定,100 ℃ 10 min不破坏。水溶液中,70 ℃ 以上破坏。
实验二 银耳多糖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 学习和掌握多糖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 多糖在浓硫酸中水解,进一步脱水生成糖醛及其衍 生物,与蒽酮(10-酮-9,19-二氢酮)反应生成蓝绿 色复合物,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值。以标准葡萄 糖溶液作标准,在620 nm波长处进行比色,可计算 出总糖的含,酪氨基,盐酸, 三氯醋酸,牛血红蛋白等。
四、实验操作
•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 105 ℃干燥至恒重的 酪氨酸适量,加盐酸溶液〔取1 mol/l盐酸溶液65 ml,加水至 1,000 ml 〕制成每1 ml 中含0.5 mg 的溶液,摇匀,备用。 •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实验三提取的胃酶干粉 40-60 mg,用上述盐酸溶液制成每1ml 中约含 0.2 ~0.4U 的溶 液。(称本品(一般3500U/g以上)40-60mg,用上述盐酸溶 液定容至100 ml,再取5 ml用上述盐酸溶液定容至50 ml,即 0.04-0.06 mg/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