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A4
加氢处理和柴油加氢装置干气密封系统操作说明

加氢处理和柴油加氢装置干气密封系统操作说明加氢处理和柴油加氢装置干气密封系统操作说明干气密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监视以下指标:1.一级密封泄漏量及泄漏压力一级密封泄漏量是干气密封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
泄漏量和泄漏压力设置成二取二联锁停机。
2.主密封气压力和流量主密封气来自压缩机出口,经过调节阀调整后压力比压缩机二次平衡管高0.2MPa。
实际我们目前控制在0.15MPa,在该压差下,主密封气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观察主密封气的流量变化,当差压与主密封气流量均发生变化时,一般首先要保证主密封气的流量。
3.二级密封气压力和流量二级密封气采用氮气,其主要作用是在一级密封失效时,防止大量氢气泄漏。
在正常工况下,只要按照设计指标进行控制即可,主要防止二级密封气流量突然下降或降为零,会造成干气密封动静环的损坏。
4.后置隔离气压力后置隔离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润滑油窜入干气密封系统中,造成干气的密封的损坏。
因此要保证隔离气始终处于允许范围之内。
干气密封系统在运行中,同时要注意其它几个问题:1)KO分液罐的液位,液位过高会造成主密封气带液;2)主密封气和二级密封气过滤器差压;3)KO分液罐差压。
5.对主密封气流量的说明:保证主密封气与平衡管的差压,主要是保证主密封气可以连续稳定的从密封腔流向机体内部,更易于主环与旋转环的脱离(一般形成3μ的间隙)。
保证主密封气的流量,主要是保证主环与旋转环间隙的稳定,当流量下降时,主环与旋转环的间隙会减少。
以柴油加氢为例,主密封气调节阀为PDV60603,该调节阀是由阀后压力与平衡管的压差来控制的。
若需差压增大,则可以开大PDV60603,若需差压减少,则可以关小PDV60603。
该阀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在事故状态下,将该调节阀打至“手动”位置,手动调节该阀门的开度,保证主密封气流量在80Nm3/h以上,调节中注意阀门的输出开度与阀门实际反馈开度一致。
如果事故状态调节阀全开仍不能满足流量的要求,可以室外打开调节阀的副线阀。
干气密封操作规程

干气密封操作规程干气密封作为精密,贵重的设备附件,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责任心,并精心操作方能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采用自产保护氮气操作注意事项如下一、干气密封说明二、操作细则1.启动前先确认干气机械密封氮气瓶压力必须满足≥2.0MPa,同时备用氮气钢瓶应当是满瓶。
2.检查氮气钢瓶减压阀是否完好,氮气密封气连接管线是否完好无泄漏。
3.检查氮气仪表箱内的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是否完好。
4.启动循环泵前将氮气控制箱内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至0.7MPa之间,同时将氮气钢瓶出口压力表与氮气控制箱内的调节阀后压力表进行对比,如偏差较大应进行校对或更换新表。
5.检查并确认氮气流量计后端的压力表是否完好,指示读数是否准确,同时再与压力调节阀上的压力表进行对比,并定期进行校验。
6.调节氨气控制箱内的流量计调节阀,确保保护气流量充足,(理论上轴径小于25mm的单端面干气密封的保护气流量应小于0.5~1.33L/min(0.03~0.08m ³/h)氮气不能过小,将会造成免气气量不足,分不开密封端面,造成密封端面损坏;密封气流量也不要过大,以免泵运行起来后造成进入系统的气量过多,形成气蚀现象或空管现象。
7.启动循环泵之前,开启10分钟干气密封氮气。
(目的,确保干气密封的密封面被气压吹起分离,防止密封面磨损),再向泵内灌料,让泵内先充满物料,打开自循环阀门,再启动泵,待泵运行稳定后,再开M702进料泵,并慢慢关闭自循环阀门。
8.泵密封气电接点压力开关已经设定在0.5MPa,如果系统氮气压力低于0.5MPa,循环泵P704将自行停泵,压力高于0.5MPa时,才可以接通压力开关,向DCS索要授权,再启泵。
9.泵运转时要确保干气密封气压比循环泵腔(泵入口)压力高出至少0.4MPa。
10.泵在正常运行时,尽可能减少泵的频繁启停,减小对泵干气密封的冲击。
11.干气密封运行过程中,为减少泵可能造成的物料反渗入密封腔,干气密封室内的保护压力不允许低于泵腔压力,如果在运行中更换氮气瓶时,应当及时切换到自产氮气系统,以确保干气密封的密封腔压力时刻大于泵腔压力。
干气密封

1.干气密封系统操作说明:1.1干气密封系统流程说明:1.1.1一级密封气流程说明:正常运行时.采用高压缸三段出口冷却器前的工艺气(1.65MPa.A 129℃)作为一级密封气源,该气源进入密封系统后,经过过滤器F1(或F2)过滤后达到1µ精度,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气动薄膜调节阀PDV22382将其压力调节为比低压缸平衡管/放火炬(选两者高值)的压力高出80KPa后分别进入低压缸—高、低压段一级密封腔;另一路经流量计FT-22382、22381将其流量分别控制在40N m3/h并进入高压缸—高、低压段一级密封腔;一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压缩机内不洁净气体污染一级密封端面,同时伴随着压缩机的高速旋转,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螺旋槽泵送到一级密封放火炬腔体,并在密封断面间形成气膜,对端面起润滑、冷却等作用。
该气体绝大部分通过压缩机轴端迷宫进入机内,只有极少部分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进入一级密封放火炬腔体。
压缩机开、停车时,采用2.5 MPa的中压氮气作为一级密封气源,该气源经G2接口进入密封系统,其他流程同上。
1.1.2二级进气、后置隔离密封气流程:0.4 MPa的低压氮气通过G3法兰端口进入系统后,经F3(或F4)过滤器后分别进入高、低压缸二级密封、后置隔离密封腔体:1)通过低压缸密封系统流量计FI-22388、22387将其流量控制在9Nm3/h后,经系统C2、C1法兰端口分别进入该缸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腔体;2)通过高压缸密封系统流量计FI-22390、22389将其流量控制在9Nm3/h后,经系统C4、C3法兰端口分别进入该缸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腔体;二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阻止从一级密封端面泄露的少量介质气体进入二级密封端面,并保证二级密封安全可靠运行,其大部分气体与一级密封端面泄露的少量介质气通过一级密封排放腔体进入放火炬管线,只有少部分气体通过二级密封端面进入二级密封放空腔体后,与部分后置隔离气高点放空。
双端面干气密封操作书

双端面泵用干气密封一.干气密封本体结构说明双端面干气密封可以看作介质侧和大气侧背靠背布置的两组单端面干气密封,在两组密封之间通入氮气作阻塞气体而成为一个性能可靠的阻塞密封系统,控制氮气的压力使其始终维持在比工艺介质压力稍高0.3MPa的水平,使其在大气与工艺介质之间起到阻隔作用。
由于气体泄漏的方向总是朝着工艺介质和大气,从而保证了工艺介质不会向大气泄漏。
在密封静环的端面上加工有均布的流体动压槽。
特殊设计的槽型结构在使用条件下运转时所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使动、静环间形成具有极高刚度的气膜,由气膜作用力形成的开启力与由弹簧和介质作用形成的闭合力达到平衡,使密封面分开3~5μm,在非接触状态下实现密封,使密封面在正常运转中不会磨损,保证密封在正常情况下能较长时间地稳定运行。
由于干气密封在开停车时会产生接触磨损,因此干气密封的动环选用相对较软、具有自润滑性的碳石墨,而静环采用高硬度碳化硅陶瓷。
该密封为整体集装式结构,出厂前已精密地装配成一体,通过定位块将动、静部分连接在一起,防止运输过程中零件之间相互碰撞造成的损坏。
同时,安装时不需要分解,整体装入泵腔内后取下定位块即可,简便可靠且定位准确,避免了现场重新拆卸组装时引起的装配精度下降以及环境中的粉尘等杂质进入密封,从而更容易保证密封的使用效果。
二.干气密封系统简要说明该密封设计有专门的控制系统,可保证干气密封长期可靠地工作在最佳状态。
干气密封系统的测量仪表、过滤器、阀门均安装在现场的干气密封仪表盘上。
操作人员能及时了解密封的运行清况,确保该系统的可靠运行。
1.干气密封系统及原理干气密封系统主要功能:对干气密封工作气进行过滤处理,并对干气密封腔压力进行监测。
系统工作流程图见P&I图从现场的氮气气源引出一路氮气0.8-1.0MPaG,经过截止阀V1、过滤器FL1(精度为1μm)、调压阀V2调节压力至约为0.7MPaG(高于密封腔内0.2-0.3MPa)作为干气密封的工作气体再经流量计FI101、单向阀V3,进入泵干气密封的密封腔。
串联式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

串联式干气密封使用说明1.干气密封结构说明该干气密封为串联式结构,第一级为平衡型机械密封,第二级为干气密封,密封介质为干净氮气,氮气压力为0.5MPa左右。
由于干气密封端面上加工有螺旋型动压槽,只允许单向旋转,因此,该密封的旋转方向必须与干气密封装配图上标注的旋向一致。
正常情况下,机械密封作为主密封起作用,干气密封为辅助密封。
干气密封主要有以下作用:a)提高主密封的背压,防止端面汽化、减小密封面的磨损,极大地延长了主密封的使用寿命;b)当主密封失效时,干气密封可以起到备用密封的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c)主密封泄漏出的气体随氮气排入火炬,防止危险气体直接进入大气,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起到环保的作用。
2.干气密封泄漏标准转速(r/min)氮气压力(MPa)干气密封泄漏量(m3/h)00.5≤0.0595000.5≤0.153.干气密封的运输、存放及安装3.1包装及运输密封到货后检查注意事项:a)检查外包装是否有明显损坏痕迹。
b)打开包装,不要损坏或丢失单独提供的部件。
c)按照装箱单进行清点,如果发现部件损坏或丢失,请与公司联系。
3.2干气密封存放3.2.1应避免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及加热的环境中。
3.2.2应避免置放于臭氧或紫外线下。
3.2.3应避免置放于容易使弹性橡胶圈老化的场合。
3.2.4应避免置于潮湿或者灰尘严重的环境下。
以下几种情况,必须对干气密封进行检查:a)密封存放时间超过3年。
b)密封包装发生破损。
c)干气密封受到外力的碰撞。
3.3密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泵体安装密封相关部位:3.3.1轴肩倒角(倒角30°x2mm)3.3.2轴的轴向串量及径向跳动。
3.3.3相配合的密封腔表面情况。
3.3.4安装干气密封处轴的表面情况。
3.3.5密封腔尺寸与密封总装图是否一致,轴与腔体的垂直度和同心度。
3.3.6轴的旋向必须和密封总图所示给方向一致,否则干气密封将被损坏。
3.3.7在轴套及压盖密封圈上涂抹润滑脂,以便安装方便。
串联式干气密封操作书

串联式泵用干气密封一.干气密封结构说明该密封为介质侧机械密封和大气侧干气密封前后串联布置的集装式结构(见密封图),出厂时已整体集装为一体。
第一级机械密封为主密封,工作在泵输送的工艺介质中,承受大部分的压差。
第二级干气密封为辅助安全密封,通常在较低的压差下工作,其摩擦副始终保持在非接触状态下运行,没有任何磨损,故能够一直处于理想的运转状态。
在第一级密封失效、介质到达第二级干气密封时,由于第二级干气密封起密封作用,可避免密封失效时工艺介质的大量外泄。
第二级干气密封工作时虽然不承受介质压力,但也需要在适当的背压下端面才可形成稳定的气膜而长期理想的运行。
其工作在一定的压力下可相对降低第一级机械密封所承受的压差。
系统由外部引入氮气,经过滤和调压后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腔内,只有少量氮气通过干气密封的端面漏出(<30Nl/h),大量氮气进入泄漏腔引出后安全排放,同时它也可以对从机械密封端面漏出的微量工艺介质起到稀释的作用。
由于干气密封在开停车时会产生接触磨损,因此干气密封的动环选用相对较软、具有自润滑性的碳石墨,而静环采用高硬度碳化硅陶瓷。
动压浅槽加工在静环的端面上。
运转时气体进入密封端面上的动压槽,产生流体动压效应,可形成具有极高刚度的气膜,由气膜作用力形成的开启力与由弹簧和介质作用形成的闭合力达到平衡,使密封面分开,在非接触状态下实现密封。
机械密封和干气密封组合使用的结构型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对于普通的串联式机械密封,它更能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普通串联式机封在工作时内外密封会同时磨损,可靠性降低)。
该密封为整体集装式结构,出厂前已精密地装配成一体,通过定位块将动、静部分连接在一起,防止运输过程中零件之间相互碰撞造成的损坏。
同时,安装时不需要分解,整体装入泵腔内后取下定位块即可,简便可靠且定位准确,避免了现场重新拆卸组装时引起的装配精度下降以及环境中的粉尘等杂质进入密封,从而更容二.干气密封系统简要说明该密封设计有专用的控制系统,可保证干气密封长期可靠地工作在最佳状态。
干气密封操作法(2010.9.28)

C4102干气密封操作一、干气密封系統的吹扫1、检修完后在投用前一定要用氮气吹扫干气密封管线,为了保证足够的吹扫气体流量,吹扫前要折流量孔板(回装时要注意孔板流向)和干气密封管与机壳的连接法兰后进行吹扫,必要时可进行管线爆破吹扫,吹扫干净后管线复位。
2、吹扫前拆开的进机体法兰口一定要用干净胶布封扎好,防止杂质进入干气密封。
3、所有氮气系统在投用前,要进行排液操作,将导淋阀打开排放30分钟左右,以防止氮气带液进入到干气密封系统。
二、主密封的静压试验1、检修完的机组,从主密封气引入4.0MPa氮气缓慢充压到1.0MPa做静态密封试验,控制PDIC4786主密封平衡管差压30kpa至60KPa(付线要求全关),将机体放空阀关闭,并将干气密封泄漏气到火炬的管线阀门前法兰拆开(这样才能保证后路畅通),同时,关闭二级密封氮气压力PIA4790。
观察泄漏量与原厂实验报告上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若需泄压要缓慢,不能超过2MPa/min)。
实验完毕后将管线拆开部位恢复投用。
注:在有润滑油运行的时候,隔离氮(PIA4780)绝对不能关闭(以防止润滑油窜入干气密封)。
停用润滑油系统后20分钟,才能关闭隔离氮。
三、干气密封系统低压气密1、在进行主密封的静压试验时同步进行干气密封系统气密。
2、联系仪表投用有关的设备。
3、对所有干气密封管线、法兰、仪表表头、排空线、仪表引线、所有接头等进行全面气密。
三、投用干气密封系统1、干气密封必须通入干燥、清洁并经过滤的气体(过滤精度5um)。
所用气体的温度不能低于它们各自的露点温度。
(要求控制在98℃以上)2、干气密封管线保温完好,伴热蒸汽畅通,干气密封电加热器投用,保证密封气温度要大于其露点温度。
注:因为电加热器有自动保护功能,到达一定的温度后会自停,外操检查现场指示灯,发现停运要及时投用,内操监控好电加热器温度,发现不加热时,及时通知外操检查电加热器运行情况,保证电加热器的正常使用。
干气密封简易流程

干气密封简易流程如下:
修整密封腔体和相应轴段上的毛刺和划痕,将修理部位清理干净。
用仪表风将密封腔体内部各流道,沟槽和通孔内的所有杂物吹扫干净,然后用丙酮或四氯化碳清洗后吹干。
用胶带将干气密封腔体外部流道通孔封住以免杂物进入。
将干气密封外表用丙酮或四氯化碳擦洗干净,用仪表风吹干,在干气密封密封圈上均匀涂抹凡士林。
盘动转子使轴上键槽处于正上方,在驱动端安装推轴工具将转子推到正常工作位置,将转子轴向固定。
先安装推力轴承侧干气密封,以便安装完成之后可以安装推力轴承,使转子固定,便于安装另一侧干气密封。
将干气密封垂直放置在清洁的平台上,安装干气密封拆装盘。
在把紧螺母时不间断测量两侧专用工具端面与密封腔体端面的距离,确保干气密封均匀进入腔体。
当干气密封专用工具端面与密封腔体端面距离与拆前相等时,说明干气密封已经安装到位。
如果未安装到位再次安装专用工具将其安装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4少量的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进入干气密封端面,不会对密封造成危害,但应尽量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5.系统参数的设定
5.1双端面干气密封系统参数的设定
表1泄漏量每个端面单位为标准立方米/小时
n≤3000(r/min)
D≤50
(mm)
50<D≤100
(mm)
100<D≤150
3.2系统的连接
,系统固定好后。
,先将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入口”或“接GBI”标识的接口连接到干气密封上标识为“GBI”的接口上;
,再将泄漏收集罐上有“泄漏气体出”标识的接口连接到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出口”或“接CSV”标识的接口上。
,则直接将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出口”或“接CSV”标识的接口连接在密封上标识为“CSV”的接口上。
1.4安装干气密封前必须将轴(或轴套)、密封壳体表面及所有进气孔擦拭干净,防止颗粒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1.5检查密封腔尺寸与密封总装图是否一致,轴与腔体的垂直度和同心度是否良好。
1.6检查轴的旋向和密封总图所示给方向是否一致,以免干气密封被损坏。
1.7在轴套密封圈上涂抹润滑脂,以便安装方便。
2.干气密封的安装和拆卸:
在运行过程中,需保证介质的压力高于干气密封密封腔的压力,
因为反压可导致主密封的损坏。
,且密封气压力必须高于介质压力0.2~0.3MPa。一旦密封气供应不足或是断气,将会造成密封的损坏。所以建议把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中的备用气源管线连接在备用氮气源上。
,主要是通过监测单元的流量表来显示。流量表值偶然变化较大时,这可能是由于工艺波动、轴的移动、压力、温度或速度波动所引起,不会影响密封正常使用。
4.2双端面干气密封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须首先打开氮气入口阀门,对干气密封充压;然后再打开泵入口阀,进行灌泵
,首先须将泵泄压,然后方可关闭氮气入口阀,将密封腔泄压。
4.3干气密封系统维护
干气密封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干气密封不需要任何维护,只需对密封气出口压力或是流量进行监测,建议每天记录数据,如果压力值或者是流量值在不断的变化,则预示着干气密封的主密封可能出现问题。
,但是偶然的供气不足或断气,对该串联式干气密封的影响不会太大,若持续时间太长,会影响干气密封的使用寿命。
,主要是通过监测单元的压力表来显示。压力表值偶然变化较大时,这可能是由于工艺波动、轴的移动、压力、温度或速度波动所引起,不会影响密封正常使用。然而压力表值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到密封的问题。如有任何相关问题,请与成都一通公司联系。
备注:密封与系统之间的内部连接接口尺寸均为R1/4-Ф8的卡套式接口。
用户负责将氮气管线、放空火炬管线引到控制系统旁(双端面控制系统无火炬放空管线)。控制系统上预留了氮气管线、放空管线的连接接头。注:接头方式根据用户需要预留,成都一通公司标准是预留的R1/2的外螺纹接头,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预留法兰接口。现场连接时将氮气管线与系统上标识“接氮气源”的接口相连接;将火炬管线与系统上有“接火炬管线”标识的接口相连接即可。
明
书
(mm)
0<P≤0.5
≤0.05
≤0.08
≤0.15
0.5<P≤1.0
≤0.08
≤0.10
≤0.20
5.2串联式干气密封系统参数的确定
,泵入口压力低于0.7MPa时缓冲气压力设定为0.07MPa,大于等于0.7MPa时缓冲气压力设定为0.4MPa;不易挥发介质的缓冲气压力设定为0.07MPa。
表2串联式压力与流量对照表
缓冲气压力(MPa)
流量(Nm3/h)
0.07
0.5
0.4(0.3)
2.2(2)
缓冲气压力为0.07MPa,正常流量为:0.5Nm3/h,流量高报警值为:2Nm3/h;
缓冲气压力为0.4(0.3)MPa,正常流量为:2.2Nm3/h(2),流量高报警值为:4Nm3/h。
缓冲气压力为0.07MP时,低报警值:0.025MPa,高报警值为:0.12MPa
1 干气密封安装
1.1安装干气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按下列要求
,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3mm。
,以便于安装。
图1
其中:f =1~3mm;D:15º~30º。
1.2安装干气密封部位的壳体按下列要求
,以便于安装。
图2
其中:C=1mm~3mm;D: 15°~30°。
1.3干气密封安装前需检查主要密封元件有无影响密封性能的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1干气密封的安装:
,装卸时无需解体,直接将密封用联接螺栓连接在密封腔上,在叶轮定位完毕后,再将驱动环上紧定螺钉拧紧。
,取下定位块并妥善保存以备拆卸时使用,盘车无异常即可。
2.2干气密封的拆卸
,松开驱动环上紧定螺钉。
,然后可将整套密封取下。
3.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安装和连接
3.1系统的安装
系统的安装位置应以不影响设备的日常操作及维修为准(为泵厂配套的控制系统建议直接固定在机座上)。在控制系统安装定位时能直接固定在机座上的,直接固定在机座上。不能固定在机座上的,可以用由成都一通公司提供的膨胀螺栓连接在机座附近(具体位置以方便维修为参考)。
缓冲气压力为0.4MPa时,低报警值:0.2MPa,高报警值为:0.6MPa
成 都 一 通 密 封 有 限 公 司
地址: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星光西路26号
电话:
传真:
邮编:610100
网址:
E-mail:
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
ChengDu YiTong Seal CO.,Ltd
干 气 密 封
安装使用来自说图3.1串联式不带罐(Plan72+76)
图3.2串联式带罐(Plan72+75)
图3.3双端面(Plan74)
4.系统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4.1串联式干气密封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须首先打开泵入口阀,进行灌泵,然后再打开氮气入口阀门,对干气密封充压;
,须首先关闭氮气入口阀,将密封腔泄压,然后方可将泵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