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物研发项目-解答1

合集下载

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计划书

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计划书

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面临着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

因此,创新药物的研发成为了当今医药行业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治疗_____疾病的创新药物,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项目目标1、成功研发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创新药物,能够显著改善_____疾病的治疗效果。

2、完成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获得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上市。

3、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的稳定供应和质量一致性。

三、项目团队1、项目负责人具备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和管理能力,曾主导多个药物研发项目并取得成功。

2、研发团队由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临床研究团队由临床医生、临床试验专家和统计学家组成,负责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

4、质量控制团队负责建立和完善药物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四、项目进度安排1、药物设计与合成(第 1-12 个月)进行药物的靶点筛选和确认。

设计药物分子结构,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合成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

2、临床前研究(第 13-24 个月)开展药物的体外活性测试、体内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

完成药物的制剂开发和质量标准制定。

3、临床试验申请(第 25-30 个月)准备临床试验申请资料,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申请。

4、临床试验(第 31-60 个月)开展 I 期临床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进行 II 期临床试验,初步评估药物的疗效。

实施 III 期临床试验,确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新药申请与上市(第 61-72 个月)整理临床试验数据,撰写新药申请资料。

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新药申请,争取获得批准上市。

药剂科新技术新项目实例

药剂科新技术新项目实例

药剂科新技术新项目实例
以下是几个药剂科新技术和新项目实例:
1. 生物药物研发: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药物已经成为药剂科中最重要的药物类别之一。

药剂科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药物,以帮助治疗许多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治疗癌症,使用纳米技术和新型溶剂来开发药物等。

2. 绿色药物研发: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药物研发开始转向使用绿色技术。

药剂科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绿色药物,包括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来合成药物、使用微生物来生产药物等。

这些技术将有助于减少药物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 智能化药剂学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药剂科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智能化药剂学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从而更好地设计新的药物。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优化药物处方等。

4. 新型材料研发:药剂科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材料来治疗许多疾病。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使用新型纳米材料来治疗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这些材料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运输药物到病变部位。

5. 社区医疗服务:药剂科社区医疗服务可以提供更直接、便捷的医疗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

例如,药
剂科可以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建设社区药房,提供药物配送、药物咨询和疾病管理等服务。

这将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制药工程面试题目(3篇)

制药工程面试题目(3篇)

第1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1. 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题目: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制药工程,并说明其在医药行业中的重要性。

解答指南:- 制药工程是一门应用工程原理和生物科学知识,结合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工程学科。

- 在医药行业中,制药工程负责从药物的研发到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2. 药物制剂的类型题目:列举并简要描述几种常见的药物制剂类型及其特点。

解答指南:-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丸剂等,便于服用和携带。

- 液体制剂:溶液、悬浮液、乳剂等,适用于吞咽困难或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

- 半固体制剂:凝胶、软膏、乳膏等,适用于局部治疗。

- 气体制剂:气雾剂、吸入剂等,适用于肺部给药。

3. 药物释放机制题目:请解释什么是药物释放机制,并举例说明。

解答指南:- 药物释放机制是指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到体内的过程。

- 例如,缓释制剂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第二部分: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4. 制药工艺流程题目:描述制药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处理、中间体合成、药物合成、制剂制备、质量控制等环节。

解答指南:-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粉碎、干燥等。

- 中间体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制备中间体。

- 药物合成:将中间体转化为目标药物。

- 制剂制备:将药物制成不同剂型的制剂。

- 质量控制:对原料、中间体、药物和制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规定标准。

5. 质量控制方法题目:列举并简要描述几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解答指南:- 纯度检测:通过色谱、光谱等方法检测药物和制剂的纯度。

- 微生物检测:检测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

- 稳定性测试:评估药物和制剂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 生物等效性测试:比较不同制剂的药效。

第三部分:设备与设施6. 制药设备类型题目:列举并简要描述几种常见的制药设备及其用途。

解答指南:- 搅拌设备:用于混合原料、中间体和药物。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1. 项目概述药品研发项目管理是指在药品研发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有效地推进药品研发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 项目目标药品研发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满足治疗需求,并符合药品监管机构的要求,以获得药品上市许可。

3. 项目生命周期药品研发项目一般包括以下阶段: 1. 规划阶段:确定研发目标、范围和资源需求,制定研发计划。

2. 研究阶段:进行新药研究、药物机理研究、药效学评价等。

3. 开发阶段:进行药物制剂开发、工艺设计、临床试验等。

4. 注册阶段:准备和提交新药注册申请材料,与监管机构沟通并解决问题。

5. 生产阶段:建立药品生产线,完成批件生产和上市。

4. 项目管理过程药品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制定研发目标、计划和资源需求。

具体步骤如下: - 确定项目目标:明确开发的药品种类、适应症范围等。

- 制定项目计划:确定关键里程碑、里程碑时间和活动等。

- 确定资源需求:评估团队组成和各类资源需求。

4.2 项目组织在项目组织阶段,需要建立项目团队、确定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具体步骤如下:- 指定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和协调。

- 组建项目团队:确定各个部门或岗位的成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4.3 项目执行在项目执行阶段,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 - 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新药研究、药效学评价等。

- 进行临床试验:组织各个试验阶段,收集和分析数据。

- 进行药物制剂开发:开发符合监管要求的药物制剂。

4.4 项目控制在项目控制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 - 进行项目跟踪:定期检查项目进展,对比计划与实际情况。

- 进行风险管理:评估并应对项目中的各类风险。

- 进行质量控制:确保项目成果符合质量要求。

4.5 项目收尾在项目收尾阶段,需要整理和归档项目文档,并进行总结和评估。

药学新技术新项目

药学新技术新项目

药学新技术新项目
药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速药物的研发过程,提高药物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编辑,可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

3. 细胞疗法:通过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干细胞来治疗疾病,如CAR-T细胞疗法等。

4. 纳米技术:用于药物输送和诊断等方面。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也可以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早期癌症诊断和检测。

5. 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生物数据,挖掘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潜在作用靶点,为新药研发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支持。

6. 微生物组学研究:通过研究人体肠道、口腔等部位的微生物组,揭示它们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7.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如PD-1抑制剂等。

8. 光学成像技术: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对肿瘤、心血管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

9. 体外诊断技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 医疗机器人技术:用于手术操作、康复治疗等方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精度。

这些新技术和新项目将不断推动药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概述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医药研发进展可谓日新月异.鉴于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在不断更新,从事医药研发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

考虑到从事医药研发的新人的增加,有必要将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梳理.现代药物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蒿素),还包括多肽、蛋白质和抗体,(寡)核苷酸,小分子-抗体复合物,还有疫苗.下面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为例,就新药(主要以1。

1类创新药为例)研发从无到有,到最后上市的基本流程做一个概述。

新药的发现(Drug Discovery)1.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早期人们对药物作用靶标认识有限,往往只知道有效,但不知如何起效。

比如,百年来,人们知道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血栓,甚至抗癌作用.直到1971年,英国人John R。

Vane 在《Nature》期刊发文才阐明了Aspirin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于1982荣获Nobel生理和医学奖.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让人类对疾病的机理了解更加准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具体的靶标.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标,药物化学家(medicinal chemist)首先要找到一个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

这个化合物可以来自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海洋生物);也可以是根据靶标的空间结构,计算机模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或以前其它项目的研究发现。

比如,某一类化合物具有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理活性或副反应等等。

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Viagra就是由其副作用开发而成。

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跟踪国外研发机构对某一靶标的药物开发,以他们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希望设计出更优秀的化合物.3.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生物信息学》题集

《生物信息学》题集

《生物信息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蛋白质结构B. 基因序列C. 生态系统D. 细胞代谢2.下列哪项技术不是生物信息学中常用的数据库技术?A. BLASTB. GenBankC. PubMedD. SWISS-PROT3.在生物信息学中,进行多序列比对时常用的软件是什么?A. MATLABB. ClustalWC. ExcelD. PowerPoint4.哪种算法常用于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分析?A. K-meansB. DijkstraC. A*D. Floyd5.生物信息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序列分析技术?A. PCRB. 测序C. 质谱分析D. 芯片技术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 疾病诊断B. 药物设计C. 天气预报D. 个性化医疗7.下列哪项技术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预测?A. NMRB. X射线衍射C. 同源建模D. 质谱分析8.在生物信息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基因注释的内容?A. 基因功能B. 基因表达水平C.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 基因的长度9.下列哪项技术不是高通量测序技术?A. Sanger测序B. Illumina测序C. 454测序D. SOLiD测序10.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信息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A. 作物育种B. 病虫害防治C. 土壤成分分析D. 农产品品质改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主要涉及______、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领域。

2.在生物信息学中,______技术常用于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搜索。

3.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主要应用包括______和药物靶点的预测。

4.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

5.生物信息学中,______技术常用于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和分析。

6.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GenBank主要存储的是______数据。

CDE解答仿制药研发的15个共性问题

CDE解答仿制药研发的15个共性问题

CDE解答仿制药研发15⼤共性问题问题⼀:某公司现开发⼀种单剂量⼝服溶液,原研制剂的处⽅加⼊了防腐剂,考虑到防腐剂的加⼊对⼈体还是存在⼀定的危害性的,且此⼝服液中并未含有蛋⽩或多糖成分,甜味剂是三氯蔗糖,并不容易染菌。

故我公司研发中去除了产品的防腐剂,同时加强了产品⼯艺过程的控制。

1、溶液在灌装前进⾏0.22um的滤膜除菌过滤。

2、对灌装后的溶液进⾏105℃30分钟的蒸汽灭菌。

多批样品的检测结果,以及6个⽉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中微⽣物限度检查均合格。

这种情况下,产品中不加防腐剂是否可⾏?答:从⽬前⼝服溶液⽣产环境的控制要求、⼝服溶液剂型特点和处⽅特点考虑,⼝服溶液在⽣产和贮藏过程中,发⽣微⽣物污染及繁殖的可能性较⼤。

上述问题中,虽对产品的处⽅组成与是否易造成微⽣物污染进⾏了分析,但尚⽆充分的⽂献资料和试验资料的⽀持,同时也未对原研制剂的处⽅、以及原研制剂中使⽤防腐剂的情况进⾏深⼊的研究。

对于上述问题中所提及的⽣产过程中所采取的降低微⽣物污染的各项措施,其有效性并未通过验证来加以确证。

此外,微⽣物限度检查同⽆菌检查⼀样,由于微⽣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微⽣物检验误差较⼤等原因,即便是样品的微⽣物限度检查符合要求,也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样品的微⽣物符合要求。

综上,对于⼝服溶液⽽⾔,处⽅中不使⽤防腐剂,其微⽣物污染超标的⻛险将远⼤于处⽅中使⽤防腐剂。

如处⽅中使⽤防腐剂,应对防腐剂的种类、⽤量、质控标准等进⾏全⾯的筛选研究。

1问题⼆:某公司现开发⼀种⼝服固体制剂,经对原研制剂的处⽅进⾏研究分析,确定其处⽅中使⽤了⼀种抗氧剂,但在国内⽆法购买到有合法来源有药⽤批准⽂号的该抗氧剂,请问可以使⽤⻝品级标准吗?答:原则上,除了应采⽤已获准注册的药⽤辅料外,在研发中更应关注通过全⾯的供应商审计⼯作、不同供应商产品的⽐较研究⼯作、辅料内控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剂的处⽅⼯艺研究和质量控制研究⼯作等,选择并固定合适的供应商,制定严格的辅料内控质量标准,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对所⽤辅料应提供药⽤辅料批准证明⽂件、来源证明、质量标准及检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次研发对象为有效治疗肺癌的新药物。
项目特点: 时间长:平均耗时12年
投资大:整个项目投资2亿人民币
难度高:必须经过多次筛选、优化、循环反馈和临床实验,未知风 险因素比较多。
4
1.2 项目条件设定
项目目标:A公司计划研制一种有效治疗早期和中期肺癌的
新药。 交付成果:能够在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治疗肺癌的新药物。 工期要求:时间从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包括研究 阶段和开发阶段。 成本要求: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
项目经理的审核意见:同 意 日期:
设计工作将按计划全面开展
签名:
20
3.2 项目执行状态报告
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报告日期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 较 新医药研究
新药物研发项目
任务编号 2011年12月4日 准时 110
任务能否及时完成
目前人员配备状况 目前质量状况
可以
基本满足 良好
10
2、项目计划
活动识别与分解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项目费用计划
11
2.1 活动识别与分解--工作分解结构(WBS)
100 新药物研发
110 研究
120 开发
111 确定标靶 1121 制定筛选标准
121 临床前实验
122 研发中新药申请 1122 满足标准 112 建立生物学模型 1123 药代动力模型评价 1124 药物稳定性实验 123 临床实验1期
新药物研发项目
第五小组 2012/11/18
目录
CONTENTS
项目定义
项目计划 监督与控制 质量管理 风险管理 常见问题管理 项目收尾
2
1、项目定义
项目背景描述
项目条件设定
项目工作描述表 项目组织设计
3
1.1 项目背景描述
发明和研究安全有效的新药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昂贵的进程。药物从最初 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进行临床前试 验的5000种化合物中只有5种能进入到后续的临床试验,而仅其中的1种化合物 可以得到最终的上市批准。
8
1.4 项目组织形式--强矩阵组织结构
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技术研发部
临床试验部
采购部
质量部
市场部
项目管理部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项目经理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健康志愿者80人
志愿患者300人
医院患者300人
9
1.4 项目组织形式--团队人员分工
姓名
周 萍
标 识 号 任务名称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 7年 2018 年 2019 年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临床前试验
研发中新药申请 临床试验I期 临床试验II期 临床研究III期 新药申请
6
重大里程碑
项目经理审核意见
1.4 项目组织形式
该新药物研发项目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过程长、不确定因素 较多、实施风险较大、以及涉及部门较多、组织协调难度大的特点, 为了保证该研发项目的顺利,决定采取强矩阵式组织形式。
强矩阵式组织结构融合了职能式和项目式两种结构的优点,在 充分利用本公司现有资源的优势,在进行技术复杂, 时间跨度长的 项目管理时有着明显的优势。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工作分解、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 组织架构设计、描述团队成员角色和职责 项目资源、费用、成本计划及控制 项目进度及变更管理、报告进展状态、制定管理方案
项目信息、冲突沟通人员、并提出操作方案 项目风险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及制定应对措施 质量管理、提出质量管理计划、保证与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保障,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人” 相关的问题 项目收尾验收、出具收尾及验收方案 项目汇总、制作PPT汇报材料 项目汇报及对外宣传联络
控制流程
目标计划编制
经济措施 计划实施 组织措施 研究开发,工作分解 责任分配,资源计划 范围变更 动态监控 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
4 个关键
动态监控, 连续度量 定期对比,及时纠偏
5 条依据
6 项原理
动态原理, 系统原理, 循环原理 信息原理, 弹性原理, 网络原理
计算已完工作量的预算BCWP BCWP = 完成工作量 x 预算定额 SV =BCWP-BCWS >0 SPI=BCWP/BCWS >1 求出进度偏差, 分析原因
交付物完成准则
项目描述 工作规范 所需资源估计
有效治疗早期和中期肺癌的新药,并通过FDA审核
A公司计划研制一种有效治疗早期和中期肺癌的新药。项目特点:周期长,投入大, 涉及人员多,风险高,成功的几率不确定 符合国家及医药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医师、正常健康志愿者20-80人、志愿患者100-300人、患 者100-300人、实验动物等,试验用基础材料、研究及开发设备等;人、机、物总 投入不超过2亿元 1、研究阶段:2008年2月29日前确定靶标结束;2008年4月30日前建立模型结束; 2008年9月30日前发现先导化合物;2008年12月31日前优化先导化合物,确定候选 药物,研究阶段结束。 2:开发阶段:2011年11月30日临床前试验结束;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研发中新 药申请,通过FDA审核;2012年12月31日前临床试验1期结束;2014年12月31日前临 床试验2期结束;2017年12月31日前临床试验3期结束;2019年12月31日前新药申请 经FDA审核通过,开发阶段结束,新药被医师用于处方。 项目经理签名:
16
2.4 项目费用计划
单位:万元
W B S 编号 110 111 112 1121 1122 1123 1124 113 114 1141 1142 1143 1144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任务名称 研究 确定标靶 建立生物学模型 制定筛选标准 满足标准 药代动力模型评价 药物稳定性实验 发现先导化学物 优化先导化学物 优化 体内外活性评价 循环反馈 获得候选药物 开发 临床前实验 研发中新药申请 临床实验1期 临床实验2期 临床研究3期 新药申请 批准 资源名称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管理人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工作量(小 时) 3600 1200 800 800 800 88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1600 800 104000 832000 1248000 20800 1600 计划时间 (周) 9 3 2 2 2 22 3 3 3 3 152 4 52 104 156 104 资源数( 人)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5 50 200 200 5 5 人力资源成 本 90 30 20 20 20 220 10 30 30 30 700 20 100 300 340 20 20 其他费用 510 370 380 380 380 380 290 270 270 270 2100 980 3900 3900 3060 380 180 总成本 600 400 400 400 400 600 300 300 300 300 2800 1000 4000 4200 3400 400 200
15
2.3 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WBS编号 110 111 112 1121 1122 1123 1124 113 114 1141 优化 1142 体内外活性评价 1143 循环反馈 1144 获得候选药物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开发 临床前实验 研发中新药申请 临床实验1期 临床实验2期 临床研究3期 新药申请 批准 研究员 管理人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121600 800 104000 832000 1248000 20800 1600 152 4 52 104 156 104 20 5 50 200 200 5 5 任务名称 研究 确定标靶 建立生物学模型 制定筛选标准 满足标准 药代动力模型评价 药物稳定性实验 发现先导化学物 优化先导化学物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1200 1200 1200 1200 3 3 3 3 10 10 10 10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1200 800 800 800 8800 3 2 2 2 22 10 10 10 10 10 研究员 3600 9 10 资源名称 工作量(小时) 计划时间(周) 资源数
合计
2000
18000
20000
17
3、项目监控
项目关键点检查报告
项目执行状态报告
任务完成报告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告 项目变更申请报告 项目进度报告 项目管理报告
18
项目控制原理
3 级计划
管理级计划 Level 1 项目级计划 Level 2 作业级计划 Level 3
113 发现先导化学物
124 临床实验2期
1141 优化 114 优化先导化学物 1142 体内外活性评价
125 临床实验3期
126 新药申请
1143 循环反馈 127 批准 1144 获得候选药物
12
2.1 活动识别与分解—里程碑计划
新药研发项目里程碑计划
标识号 112 114 122 125 126 任务名称 模型建立 先导化合物优化 研发中新药申请 临床研究III期 新药申请 完成日期 2008年4月30日 2008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7年12月31日 2019年12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