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第五讲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流》课件

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可以建立更深入、 信任和有效的人际关例
探讨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顺利合作并实现共赢。
失败案例
分析由于文化误解和沟通问题导 致的商业失败的案例。
从经验中学习
总结成功和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结论
1 跨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理解差异是成功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语言障碍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难度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误解和偏见
文化差异和语言问题可能导致误解和偏见,影响交流的效果。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
尊重他人文化
敬重他人文化是建立 积极跨文化交流的基 础。
了解文化差异
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 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帮助提高交流的效果。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成为常态,我们 需要主动面对并适应。
2 积极、主动、尊重地进行跨文化交
流将带来更多机遇和好处
《跨文化交流》PPT课件
欢迎来到《跨文化交流》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探索什么是跨文化交流,挑 战和方法,并展示其重要性和好处。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1 定义
跨文化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
2 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促进全球合作和理解。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文化差异
重视语言学习
掌握对方语言,包括 基本短语和常用礼节 用语,有助于建立更 好的沟通。
培养跨文化沟通 技巧
学会适应不同的沟通 风格和方式,以及处 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 技巧。
跨文化交流的好处
1
促进个人和组织发展
2
通过理解不同文化,个人和组织可以获
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可以建立更深入、 信任和有效的人际关例
探讨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顺利合作并实现共赢。
失败案例
分析由于文化误解和沟通问题导 致的商业失败的案例。
从经验中学习
总结成功和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结论
1 跨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理解差异是成功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语言障碍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难度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误解和偏见
文化差异和语言问题可能导致误解和偏见,影响交流的效果。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
尊重他人文化
敬重他人文化是建立 积极跨文化交流的基 础。
了解文化差异
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 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帮助提高交流的效果。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成为常态,我们 需要主动面对并适应。
2 积极、主动、尊重地进行跨文化交
流将带来更多机遇和好处
《跨文化交流》PPT课件
欢迎来到《跨文化交流》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探索什么是跨文化交流,挑 战和方法,并展示其重要性和好处。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1 定义
跨文化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
2 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促进全球合作和理解。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文化差异
重视语言学习
掌握对方语言,包括 基本短语和常用礼节 用语,有助于建立更 好的沟通。
培养跨文化沟通 技巧
学会适应不同的沟通 风格和方式,以及处 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 技巧。
跨文化交流的好处
1
促进个人和组织发展
2
通过理解不同文化,个人和组织可以获
跨文化交际英文版5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讲课稿

The thumbs-up
Britain: _____ & _____ Sardinia: _____ Greece: _____
Beckoning
America: _____ Malaysia: _____ Yugoslavia: _____ Indonesia: _____ Australia: _____ China: _____
interested Do not believe
Turn toward the person you are talking to.
Roll your eyes and turn your head away.
I. Understand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VC involves all those nonverbal stimuli in a communication setting that are generated by both the source and his / her u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at have potential message value for the source or receiver. (Samovar, 2000: 149)
“Something is a bit suspicious / odd here.”
Italy--- to say “Hello.” Indonesians, Malaysians, and some speakers of Arabic---it signals “Come here.”
“Oh, I forgot.” or an expression of surprise.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5课件

Unit 5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2 3 4 5
2021/6/7
Objectives
The definition Time language Space language Body language Paralanguage
2
Contents
1
Warming up
2
Detailed Study
Touch &Non-touch culture
China and other Asian cultures In public, a little body touching
2021/6/7
19
Body Language
Kinesics is the non-verbal behavior related to movement, either of any part of the body, or the body as a whole. In short all communicative body movements are generally classified as kinesics.
In the Middle East Nodding the head down: I agree
timely in time in good time at the stated time perfect timing at the appointed time
Space Language
Body distance and body touch Body bubb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ultures of Arabs, Sou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ns, Jews and Latin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2 3 4 5
2021/6/7
Objectives
The definition Time language Space language Body language Paralanguage
2
Contents
1
Warming up
2
Detailed Study
Touch &Non-touch culture
China and other Asian cultures In public, a little body touching
2021/6/7
19
Body Language
Kinesics is the non-verbal behavior related to movement, either of any part of the body, or the body as a whole. In short all communicative body movements are generally classified as kinesics.
In the Middle East Nodding the head down: I agree
timely in time in good time at the stated time perfect timing at the appointed time
Space Language
Body distance and body touch Body bubb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ultures of Arabs, Sou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ns, Jews and Latins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PPT课件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意语言 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只谈体态语, 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中的其他方面,也是片面的;非语 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 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13页
因此,所有人类文化都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际, 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目视行为、空间处理、时 间取向等。在交际过程中,有些非语言形式是有意识的, 有些是无意识的。一种文化接受的非语言形式可能完全 不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甚至传达相反的含义。而正是这 些千差万别的“无声语言”常常引起交际双方之间的相 互误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17页
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的,讲话中段随即停止,而非语言 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到, 都在不断进行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 达某种信息。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 本能。例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等等。
第14页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 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在交际中,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 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 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空间距离、讲话 音量、时间观念等等。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 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 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 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沉 默不语,并不是说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 于眉眼、手势、身势等所表达的意思则更多。
第13页
因此,所有人类文化都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际, 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目视行为、空间处理、时 间取向等。在交际过程中,有些非语言形式是有意识的, 有些是无意识的。一种文化接受的非语言形式可能完全 不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甚至传达相反的含义。而正是这 些千差万别的“无声语言”常常引起交际双方之间的相 互误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17页
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的,讲话中段随即停止,而非语言 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到, 都在不断进行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 达某种信息。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 本能。例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等等。
第14页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 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在交际中,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 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 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空间距离、讲话 音量、时间观念等等。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 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 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 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沉 默不语,并不是说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 于眉眼、手势、身势等所表达的意思则更多。
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unit 5-6 Nonverbal_Communication

“Something is a bit suspicious / odd here.”
“Come here.”
Number 9 is widely used in the US to mean “Great, perfect, acceptable, O. K.” But is Belgium and France, it means “zero”; in Turkey, Brazil, Greece, and Malta, it has an obscene meaning; and in Tunisia, it is used as a threat.
Study Areas
Time language Space language Body language Para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mnipresent shared
Some signals are common
Fiddling with pencil / glasses Hold over mouth Wriggling in the chair, looking at
your watch
Text B: Making a Gesture
Do you know what the following gestures means?
volume speed
silence pause
Gesture; posture; stance Appearance
Time Orientation
Consider the past and you will know the present.
unit 5 跨文化交际课件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Even though etiquette codes vary from cultures to cultures, we often simply assume that our meanings are shared with those with whom we are communicating. If two people are 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 each of them may not realize that the other is following a different and unknown behavioral code.
• 7. Expressing sincerity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8. Silence, questions, and topics
11Biblioteka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5. Direct an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6. The concept of face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4. Making mistakes • Even when people consider all the factors they should keep in mind when they initiate contact, they might still make mistakes, which might be funny, more serious, embarrassing, and even cause harm or being potentially dangerous.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Even though etiquette codes vary from cultures to cultures, we often simply assume that our meanings are shared with those with whom we are communicating. If two people are 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 each of them may not realize that the other is following a different and unknown behavioral code.
• 7. Expressing sincerity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8. Silence, questions, and topics
11Biblioteka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5. Direct an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6. The concept of face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1
1
Chapter 5: Starting to talk
• 4. Making mistakes • Even when people consider all the factors they should keep in mind when they initiate contact, they might still make mistakes, which might be funny, more serious, embarrassing, and even cause harm or being potentially dangerous.
跨文化交际第五章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
可编辑课件PPT
4
1. Culture Shock
◆ refers to the traumatic [trɔ:'mætik] experience that an individual may encounter when entering a different culture.
可编辑课件PPT
8
可编辑课件PPT
9
3. Causes of culture shock
• Cultural stress • Social alienation • Social class and poverty-wealth extremes • Financial matters •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considerations
可编辑课件PPT
11
b. Social Alienation
An aspect of culture shock that can have adverse effects upon the newcomers to a culture is social alienation and the feelings of lonelines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being isolated from friends and the home culture.
(出疹); craving “home cooking”; use of
alcohol and drugs; and a decline in work quality.
可编辑课件PPT
7Hale Waihona Puke b.psychological symptoms
29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5PPT课件

Northern American, Western and Northern European cultures
Latin American, African, Arab and most Asian cultures
Polychronic Time: More flexible and human-centered
20
(1) Posture
deep in thinking or in the blues
attentive and interested
absent-minded or lacking interest
US: confortable, friendly
Arab/ Thailand: the sole should never be pointed in the direction of another person.
Cultures of Arabs, Sou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ns, Jews and Latins
Touch & Non-touch culture
Cultures of Americans, Northern Europeans and Orientals
Arabs envelop each other in their breath. Comfortable and desirable
Personality
Introverts
Extroverts
2-3 m
45-80cm
0-45cm
1.3-3 m
Body distance
Short Medium Long
Mediterranean Europeans Northern Europeans Japanese Latins Americans Mediterranean Arab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贝杜因人
1、贝杜因人的生活特点 贝杜因人是逐少 草而居的游牧民,生活在不断移动的帐 篷里。一顶帐篷下面是一个家庭,一个 帐篷群组成一个氏族,自认为有共同祖 先的几个氏族形成一个部落。部落首领 称‚谢赫‛(长老),从德高望重的族长中 推选产生。部落男性成员不分贵贱高低, 都结为兄弟。但维持部落团结的首要因 素,则是血缘关系。
三、早期的阿拉伯国家
(一)半岛南部的阿拉伯国家 1、马因国(约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3世纪学 ·· ·· 术界看法··) 马因人兴起于也门北部的焦夫地区,他们首 先建立了卡蒙纳、巴拉古希等城镇,然后于公 元10前世纪左右建立了以马因(源泉)为首都 的马因国。马因人善于经商,他们的商队远达 埃及。为了确保商队的供给和安全,马因人在 马安(现位于约旦境内)、加沙(现位于巴勒 斯坦境内)等地设立了商业驿站。马因人在商 业活动中使用腓尼基字母,他们用腓尼基字母 记事的一些铭文幸存至今。
贝杜因人
囿于沙漠的生活,部落之间常为争夺水 源和牧场发生冲突与战争,血亲复仇事 件时有发生。此外,偷袭弱小部落,打 劫财物,掠走妇女儿童,也是贝杜因人 显示其强悍的一种方式。他们的主要财 富是骆驼和羊,其主要食品是椰枣,他 们也吃烤熟的蝗虫。
贝杜因人
2、贝杜因人的性格:沙漠和旷野,陶冶了 贝杜因人的性格,他们坚强、豁达,散 漫无羁,能吃苦耐劳,但往往安于现状。 阿拉伯人曾先后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北 部建立过一些具有地区影响的国家。现 择要介绍如下:
马、石油
阿拉伯半岛上的宝物还有马。公元一世 纪初,马从叙利亚传入阿拉伯半岛。公 元7、8世纪,阿拉伯人对外扩张时,阿 拉伯骏马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于令现代 阿拉伯社会突飞猛进的石油,则发现于 20世纪30年代。我们以后再讲。
二、阿拉伯人
(一)南部盖哈唐人和北部阿德南人 1、盖哈唐人 盖哈唐人是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土著 居民,故被称为‚地道的阿拉伯人‛。他们大 多聚居于土地肥沃的也门地区,过着稳定的农 耕生活。盖哈唐人崇拜星辰,通常缠黄色头巾, 打黄色旗子。 2、阿德南人 阿德南人大部分定居在半岛北部和 土地贫瘠的希贾兹(意为‚间隔‛,它把红海 平原和纳季德高原分隔开来。)地区,或经商 或务农,一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阿德南人崇 拜偶像,通常缠红色头巾,打红色旗子。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重要的战略地位、悠久的历史文 明、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令 人瞩目,而与阿拉伯世界交织在一起的巴勒斯 坦问题、伊拉克问题等中东热点问题,更是世 人关注的焦点。
鉴于阿拉伯世界在历史上的显著地位和 在现实中的重要影响,我们应当了解阿 拉伯世界。 了解阿拉伯世界,就需要了解阿拉伯世 界的历史和文化,温故而知新(今)。
阿拉伯半岛
(四)物产 阿拉伯半岛上的物产有三大宝:1、香 料,如乳香、沉香、丁香等。阿拉伯半岛自古 以来就以盛产香料闻名于世。南部沿海佐法尔 一带为香料的重要产地,其产品远销埃及、印 度等文明古国。香料既是生活奢侈品,其中乳 香等香药,亦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对于古代 埃及人来说,乳香既可供寺庙中焚香之所需, 还可以作调味料,又是用来制作香尸的必需品。 阿拉伯香料也曾大量运销我国。
帕尔米拉
公元250年,帕尔米拉执政者乌泽 纳自封为王。他在位18年间,励精图治, 使帕尔米拉发展成西亚强国之一。260 年,乌泽纳率军援助在战争中败给波斯 军队的罗马军团,在幼发拉底河畔,战 胜波斯国王沙普儿一世。264年,罗马 皇帝授予乌泽纳“东方副王“的称号。
帕尔米拉
267年,乌泽纳及其长子被谋杀, 王后扎努比娅代幼子执政。她不仅把王 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继续扩大其统 治范围,多次打败罗马军队,将埃及、 伊拉克等地纳入帕尔米拉王国的辖区。 她自称“东方女王”,下令取消在货币 上铸印罗马皇帝头像,而用自己和儿子 的头像取而代之。
纳巴特国
纳巴特国建国之初地盘不大,但是其地 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公元前4世纪末叶开 始,在400多年的时间内,佩特拉一直是 商队贸易的中心之一。国王哈里斯三世 在位时(公元前87~前62年)走向强盛。 哈里斯四世执政时(公元前9~公元40年) 达到鼎盛,其领土向北扩张到大马士革, 向南扩张到阿拉伯半岛。
(二)半岛以北的阿拉伯国家
1、 纳巴特国(公元前6世纪~公元106年) 公元前6世纪,原来生活在约旦河以东的纳巴 特人迁居佩特拉地区。强悍的纳巴特人在佩特 拉五光十色的悬崖绝壁上凿出居所,修建神庙、 客栈等。他们在悬崖间雕凿而成的大街(通道), 北过叙利亚与罗马相通,南出亚喀巴湾经红海 与印度相连。佩特拉水源丰富,水质清洁,东 去波斯和西去埃及的驼队都在这里添加饮用水 和社会用品。纳巴特人掌握了佩特拉这个商道 要冲,负责保护过往商队的安全,征收商品过 境税,很快富强起来,进而建立了以佩特拉为 首都的纳巴特国。
公元前115年,崛起于也门西南部的希木叶尔 人,灭了曾修建马里卜水坝的赛伯伊国,确立 了他们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统治地位。希木 叶尔人不仅重视农业,擅长经商,而且也精通 建筑。他们兴建了一些平时供居住、战时可御 敌的宫殿式建筑,其中建于公元1世纪的萨那 雾木丹宫最负盛名。雾木丹宫用花岗岩、斑岩 和大理石砌筑而成 ,共有20层,高近百米。国 王的宫殿设在最高层,宫顶覆盖着极为透明的 薄石片——云母片。
跨文化交流(第五讲)
——古代阿拉伯文化
前言:
阿拉伯世界地处中东,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枢 纽,自古以来就是国际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阿 拉伯世界现有22个国家,分布在西亚和北非,总面积 约1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亿。阿拉伯世界拥有 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油储藏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2/3。阿拉伯产油国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地处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与阿尔及 利亚和位于西亚的也门、叙利亚、伊拉克及沙特阿拉 伯等阿拉伯国家,均是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文明古 国,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如今又分别在七 十七国集团、伊斯兰会议组织和非洲联盟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纳巴特国
此后,纳巴特国逐渐衰微,公元106年 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 的军队所灭,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逐渐衰落下去。但方圆20平方公里的岩 城佩特拉却留存至今,风采依然。它是 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结合的结晶,1985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2、 帕尔米拉国 (公元前1世纪~公元272年)
古代阿拉伯文化
若从阿拉伯人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建立的第 一个国家——马因国算起,迄今约三千年左右。 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不过,阿拉伯人在古 代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只是在中古时期(公元 7世纪)才迅速崛起,并建立了影响深远的阿 拉伯帝国,威震亚非欧。然而,阿拉伯人在16 世纪初却由于遭到土耳其人的沉重打击而一蹶 不振,直到近现代才重返国际舞台。
香料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 间通商贸易的两条大动脉——陆上丝绸 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举个例子来说, 据史料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仅这一年,我国就进口阿拉伯乳 香三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九斤。
椰枣
阿拉伯半岛上的第二大宝贝,是阿拉伯人非 常喜欢的椰枣。椰枣树的生命力很强,它高大、 挺拔,不惧风沙,能抗干旱。无需人们为它松 土、施肥、浇水和授粉。微风帮它授粉,它自 然果实累累。椰枣品种繁多,仅麦地那一地, 就有近100个品种。椰枣是半岛上最普通而又 富有价值的水果,肉甜味美,是游牧的贝杜因 人的主要食品。他们吃一把椰枣,喝一点羊奶, 就可以在沙漠里跑一天。
骆驼
骆驼不仅能吃苦,而且非常耐渴。骆驼一次 饮足水后,在冬季能忍渴25天,夏季能忍渴5 天。人们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赶路途中,如果无 水可饮,渴得受不了时,就把一根棍子插进骆 驼的喉咙里,使它把胃里的水吐出来,用于解 渴。 骆驼的用途还不止于此。在古代阿拉伯半岛 上,骆驼被用来当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罪金, 赌博者的赌注。当时酋长的财富,均以骆驼为 计算单位。
一、阿拉伯文化的摇篮 ——阿拉伯半岛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阿拉伯世界。正如 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一样,阿拉伯半 岛则是阿拉伯文明的摇篮。
(一)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半岛位于 西南亚,东临波斯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 湾‛)和阿曼湾,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 傍红海,北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叙利亚沙漠, 形状像一只半高长筒靴。
骆驼
阿拉伯半岛上的第三宝, 则是大家都熟悉的骆驼。骆 驼的价值十分重要和非常宝 贵,因为骆驼浑身都是宝, 驼肉可食,驼奶可饮,驼皮 可制衣服,驼毛可编织斗篷 和帐篷,驼尿可以做药,驼 粪可以作燃料。
骆驼
骆驼还是半岛上 经商的阿拉伯人 不可缺少的帮手, 是为他们运载货 物的交通工具, 是穿越空旷荒凉 的大漠的‚沙漠 之舟‛。
2、赛伯伊国(公元前750~前115年)
公元前750年,也门的阿拉伯望族赛伯伊人建 立了赛伯伊国。起初以绥尔瓦哈(距今也门萨 那以东约80公里处)为首都,公元前610年迁 都马里卜(距萨那市以东约88公里处)。此后, 赛伯伊国国王萨木胡·胡里·叶努夫和他的儿子 叶斯阿·艾木尔·贝纳相继执政时,修建了著名 的马里卜水坝。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
(二) 面积 3184587平方公里,(约相当于 我国陆地面积的1/3),南北长约2200公里,东 西宽约12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三) 气候 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半岛大部分地 区气候炎热、干燥。半岛西南部的也门地区雨 水充沛,东部的阿曼地区雨量较充足,北部和 中部地区雨水稀少。我曾多次路过阿拉伯半岛 的迪拜和沙迦,也曾在阿曼访问一个月。那里 的炎热气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航空 公司驻沙迦办事处)
马里卜水坝
马里卜水坝利用自然地势把洪水蓄在山谷中, 形成天然大水库。坝身高15米,宽13米,长 650米,用每块重达数吨的巨石相砌而成,砌 得非常整齐。马里卜水坝是该地区历史上规模 最大、最坚固、存在时间最长(历时一千多年) 的水坝。水坝兼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它不但 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泛滥,而且使广大地区成 为沃野,曾对王国的农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公元6世纪中叶,马里卜水坝被罕见的特大洪 水冲毁,但部分坝身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