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泵周期与配注合格率

合集下载

《抽油机井检泵周期》

《抽油机井检泵周期》

二西
三东
三西
四东
四西
一、检泵周期计算及我厂检泵周期现状
2、目前我厂检泵周期水平
我厂目前聚驱各区块情况
区块 目前总井数 目前见聚浓度 注聚时间
所处阶段
二东
93
二西
113
三东
112
三西
103
四东
84
四西
88
五区
81
457
99.4-04.10
后续水驱
475
02.1-07.12
含水回升期
479
00.10-05.12
0 井网 基础井网
773 一次加密
851
二次加密
.
753 三次加密
593 高台子
983 过渡带
一、检泵周期计算及我厂检泵周期现状
2、目前我厂检泵周期水平 我厂各区块、井网检泵周期水平
聚驱抽油机井各区块检泵周期水平
检泵周期
500
413
423
400 357
337
305
320
300
200
100
0
区块 二东
因井下抽油装置失效油井停产而未及时上修,停抽之 日即为本次周期截止之日。
.
一、检泵周期计算及我厂检泵周期现状
(一)、基本概念 抽油机井失效日期的界定:
因蜡卡、砂卡等因素,造成抽油泵失效,经热洗、 碰泵等措施无法解除或解除后仍严重漏失,只有检泵才 能恢复生产的井, 关井之日为本次检泵周期截止日。
间歇抽油井的检泵周期按开井生产的实际天数计算, 扣除全天关井的天数。
二、目前影响我厂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
(二)、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因素
3、高参数对偏磨的影响 随着抽汲参数的加大,抽油杆所受轴向分布力下降,

注采站提高工况合格率的主要做法

注采站提高工况合格率的主要做法

注采站提高工况合格率的主要做法作者:孙燕张函杨英华李冬梅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7期油井工况能够宏观地反映地层供液能力與抽油设备排液能力的匹配情况、抽油泵的泵效以及油田区块的管理水平,为生产优化设计和井下作业提供目标,由此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挖掘油井生产潜力和提高油田生产效益。

一、现状分析通过对管理区各单元油井工况进行分析,工况合格率仅为62%,断脱漏失率为55.3%,目前的工况运行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工况模板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际。

目前,油井工况管理还是采用多年制定的模板,由于这两个单元经过水驱、聚合物驱等多种驱替方式和30多年的开采,油井工况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模板已不适应目前油井工况管理,导致工况区域与实际生产不相符合。

2、抽油杆偏磨、杆断脱等问题井检泵周期短。

进入断脱漏失区的油井不能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即问题井与合理区的拐点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断漏区油井很快躺井,检泵周期降低。

3、第一性资料的准确性有待于加强。

待落实区井数的动态数据组合不合理,理论上存在着不协调性。

4、动液面不能测试井增多。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动液面无法测,使得工况上图率低。

因此,要多方位加强基础管理。

二、主要对策对策一:优化工况模板抽油机井评价模板是针对抽油机井的工作特性而建立的抽油井生产状态评价标准。

应用工况图,可以确保正常生产井能够持续高效生产,及时发现异常井并制定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转为正常、高效生产,对潜力井及时调整挖潜,充分发挥每口油井的生产能力。

因此科学合理的工况模板,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油井的实际生产情况。

管理区应用了统计法和计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油井的工况模板进行确定。

主要是基于油井各种动静态数据与油井对应工况(示功图解释结果),分别通过统计和计算出油井对应工况和相应位置,进而以不同工况油井位置为界,确定出六条界限,并通过连续几个月控管控制图的校核,生成了适合于该区块的评价模板。

1、供液能力界限线:主要根据功图和动液面资料,以统计的方式在控制图中找到存在供液不足和严重气影响的区域,初步确定一个供液能力界限值。

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

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

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发布时间:2022-11-07T02:26:44.67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3期7月作者:孙娉李贵生孟凡彬[导读] 为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应在油井处设置油井检查泵孙娉李贵生孟凡彬大港油田采油五厂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283摘要:为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应在油井处设置油井检查泵。

油井泵检查周期可以反映油井工作是否正常。

因此,有必要延长油井泵检查周期,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本文主要分析油井泵检修的原因及延长泵检修周期的措施,旨在说明合理的技术措施能有效保证油井泵检修周期。

关键词:油井检查泵;原因;时期;扩大1 影响油井泵检周期的原因1.1 地质原因1.1.1 供液不足影响电泵机组正常运行在油井开采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油井供液量小于电泵机组产液量的问题。

一方面是设计方案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技术条件限制。

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电泵机组的正常运行。

如果电泵机组的含液量达不到标准,会造成机组温度不平衡,对机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机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1.1.2 油井采出液含砂过多油井工作将面临非常复杂的环境,含砂量会超标,影响电动泵的正常运行,不仅会缩短电动泵的使用寿命,还会对电动泵的质量造成损害,也影响油井生产的顺利进行。

1.1.3 大量泥沙的影响随着油井的钻探,形成了许多沉积物。

如果这些沉积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硬化并形成水垢,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故障。

1.1.4 接触腐蚀性液体油井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而且还暴露在腐蚀性液体中,因此机组会被腐蚀而无法正常运行。

1.2 油井本身及泵组的原因有的油井弯曲或倾斜,会增加油井管道与抽油杆的接触面积,增大两者的摩擦力,造成设备进一步磨损,影响油井泵检修周期,甚至造成严重损害。

意外。

在油井正式投入使用前,如果泵组的装配和设计不合理,会在组合中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部件损坏,不利于延长泵的检修周期。

建筑安全员年终工作总结11篇

建筑安全员年终工作总结11篇

建筑安全员年终工作总结11篇建筑安全员年终工作总结 (1) 一名合格的监理工作人员要增强素质,提高修养,完善自我,工作经验不足之处要进一步加强。

我叫ST,目前在井区担任井区安全员职务。

在作业区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井区员工的大力支持下,本人认真贯彻作业区全年的工作部署,结合井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深入开展各项本职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业绩指标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现将本年工作情况进行汇报,请予评议。

第一部分2xx年所做的主要工作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原油生产:截至1月末,1-1月份原油总计划配产92799方,累计完成产液量8174方,实际完成计划的86%;2、油田注水:1-1月份配注19933方,实际注水169852方,完成计划的85%。

3、主要生产技术指标:(1)、采油时率:98.2%(2)、油井利用率:1%(3)、抽油机泵效:34%(4)、检泵周期:562天(5)、配注合格率:88%4、工业生产死亡事故、责任事故:零5、交通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责任事故:零6、油气站库及主要装置、压力容器、火灾、爆炸事故:零7、一般工业、交通、火灾事故发生次数:零8、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零9、环境保护整治率:1%。

二、20xx年开展的重点工作按照组织安排,今年6月份我被调任到耿6井区工作,任井区安全员一职,主要负责井区安全工作。

在安全管理方面虽然做了较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下面我就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做以下汇报:(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在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以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勤恳工作。

同时,积极参与生产、HSE 培训等理论和现场经验相结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HSE管理,明确管理者的责任,要求班站坚持每天开展风险源点辨识活动并将辨识情况反映到井区安全日报中。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各项)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各项)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方法一、机械采油指标的确定及计算方法1、指标的确定通过研究分析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相关标准、规范及要求,经论证优选,计划以石油行业标准《抽油机和电动潜油泵油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SY/T 6126-1995)为基础,参考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确定出采油工艺指标12项:油井利用率、采油时率、泵效、检泵周期、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平衡度、冲程、冲次、抽油泵径、泵挂深度、动液面、沉没度、动态控制图上图率,具体见下表。

机械采油指标论证确定结果表2、指标的计算方法(1)油井利用率油井利用率指油井实际开井数与油井应开井数的比值。

%100⨯-=yz x c n n n K …………………………(1) 式中:K c ——油井利用率,%;n x ——开井数,口;n z ——总井数,口;n y ——计划关井数,口。

注:① 开井数指当月累积产油达到1吨以上(含1吨)的油井(含在册捞油井),当月累积伴生气达到1千立方米以上(含1千立方米)的油井,为采油开井;② 计划关井包括测压或钻井关井,方案或试验关井,间开井恢复压力期间关井,油田内季节性关井或压产关井;③ 油井利用率按月度统计,季度油井利用率按季度最后一个月(即3月、6月、9月、12月)的油井利用率为准,半年油井利用率以6月的油井利用率为准,年度油井利用率以12月的油井利用率为准。

(2)采油时率采油时率指开井生产井统计期内生产时间之和与日历时间之和的比值。

%100⨯-=∑∑∑r w rr D D D f ……………………(2) 24∑∑=L w T D (3)式中:f r ——采油时率,%; ∑r D ——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日历天数之和,d ;∑w D——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无效生产天数之和,d ; ∑L T——开井生产井累计停产时间,h 。

注: ①采油时率统计基数为所有开井生产井,其中新投产井在投产第一个月不予统计。

②开井生产井累计停产时间包括停电、洗井、停抽、维修保养、测压停产等时间。

标杆管理流程

标杆管理流程

“标杆管理”工作流程一、“标杆”管理的定义、理念、原则、宗旨、目标和内涵。

定义:“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英文为Benchmarking,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与同行业内或行业外的领袖企业作比较,借鉴、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通过模仿和创新,有目的地改善自身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

第一采油厂将“标杆”管理运用于油田企业,通过积极引进、充分消化、选择吸收和独立创新的大胆尝试,逐步实现“洋标杆”的“本土化”,创新了河南油田特色的“标杆”管理。

理念:“产量、安全、成本”三位一体化管理。

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宗旨:更优,更高,更好;始终追求更优的运行参数;始终追求更高的开发水平;始终追求更好的开发效益。

目标:在竞争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形成“比学赶帮超”长效机制。

内涵:按照“比贡献、比效益、比安全、比水平、比作风”要求,坚持指标的系统全面性、操作实用性和联动匹配性,从工作任务、安全生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完成等几个方面,选择那些对企业的发展和利益至关重要的环节,将充分反映基层管理水平的采油、集输、测试三大系统的产量、单耗、效率、效益和质量等可量化的30个指标进行“标杆”化管理。

第一采油厂“标杆”指标项目二、建立厂-矿-队三级管理机构。

厂部成立“标杆”管理领导小组和“标杆”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标杆”管理理念引导、框架定位、态势把握,确立思路;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指导、协调基层开展工作,组织交流。

矿(大队)成立“标杆”管理小组:指导督促本单位“标杆”管理工作开展,负责矿、队、站“标杆”指标的确定和发布,组织矿(大队)内检查和考核。

基层队成立“标杆”管理活动小组:负责本队指标的统计、计算和上报,落实到人,措施到位,及时分析和评价指标变化。

三、建立“标杆”管理工作流程。

1、“标杆”指标的上报流程。

电潜泵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

电潜泵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

η = Ne ×100 ………………………………………………(10) Ni
式中: η —— 单井井下系统效率,单位为百分数(%); Ne —— 电潜泵井下系统的有效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i —— 电潜泵井下系统的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3.7.2 区块平均系统效率 区块平均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
Q/HS 2009—2002
∑ η = Ne ×100 ………………………………………………(11) ∑ Ni
式中:
η —— 平均系统效率,单位为百分数(%);
ΣNe —— 区块中统计井的井下系统的有效功率之和,单位为千瓦(kW); ΣNi —— 区块中统计井的井下系统的输入功率之和,单位为千瓦(kW)。 电潜泵井下系统功率计算步骤如下: a) 用下述公式计算油井流体密度:
∑ E = qa ×100 …………………………………………………(4) ∑ qr
式中:
E —— 平均排量效率,单位为百分数(%)。
3.4 检泵周期和运转时间
3.4.1 检泵周期 3.4.1.1 单井检泵周期
单井检泵周期是指电潜泵井投产后相邻两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开泵生产天数。 3.4.1.2 平均检泵周期
He=Hv-102(Ps-Pwh)/ρ …………………………………………………(14) 式中: Hv—— 泵挂垂深,单位为米(m); Ps—— 泵吸入口实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c) 按以下公式计算有效功率:
Ne
=

He × ρ 86400
×
g
…………………………………………………(15)
3.1 有效利用率 .............................................................................................................................................. 1 3.2 有效生产时率 .......................................................................................................................................... 2 3.3 排量效率 .................................................................................................................................................. 2 3.4 检泵周期和运转时间 .............................................................................................................................. 2 3.5 投产成功率 .............................................................................................................................................. 3 3.6 机组完好率 .............................................................................................................................................. 3 3.7 电潜泵井下系统效率 .............................................................................................................................. 3

(一)井下作业基础知识

(一)井下作业基础知识

2、井下作业项目分类
(1)维护性作业项目:包括检泵、投产下泵、投注、注水井管柱检查、 洗井测压起下泵、换光杆、冲砂、一般性打捞、解卡等。
(2)措施作业项目:包括压裂、酸化、转抽、换大泵、热采、下电泵、 下水力泵、堵水、防砂、调剖、排水采气、增压、分注、隔采及采油新 工艺、新技术的增产措施等。
(3)大修作业项目:复杂解卡、打捞、二次固井、取换套、套管整形、 套管补贴加固、弃置井永久报废、井筒除垢、钻塞、开窗侧钻等。
2-内中心管 5-水力锚壳体 7-弹簧 9-调节环 11-隔环 13-锥体 15-锁套 17-执行活塞 19-剪钉 21-静压套 23-液压缸堵 25-剪环 27-限位销钉
Y541封隔器
Y453双卡瓦封隔器
1-上接头 2-接箍 3-中心管 4,7-密封胶筒皮碗 5-上胶筒 6-下胶筒 8-卡簧槽液缸 10-下中心管 11-卡簧 12-上液缸 13-上活塞 14-下液缸 15-下活塞 16-限位螺钉 17-固定螺帽
五、封隔器基础知识
封隔器是油气井实现控制性开采及增产措施实施 的主要井下工具,对油气田高效开发及经济有效开发起 着关键性作用。
封隔器主要作用是:选择性开采、高压保护套管 及防止套管腐蚀。
1、封隔器分类 (1)分类方法 按封隔器封隔件实现密封的方式进行分类。 (2)分类 自封式:靠封隔件外径与套管内径的过盈和工作压差实现密封的
(一)常用封隔器介绍 长庆油田油井完井主要应用了Y111、Y221、 Y211、Y341、Y141、Y453、Y445等封隔器类型; 水井完井主要应用了K344、Y341、Y342封隔器 等类型;
Y111封隔器 1-上接头; 2,4—胶简; 3—隔环; 5—中心管; 6,8—密封圈; 7—压帽; 9—下接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检泵周期
1、单井检泵周期 (天):
◆ 定义:油井上次检泵开抽之日到最近一次检泵停抽之日的累计生产天数。

◆ 因主客观原因停产而未及时上修的井,停产之日即为本周期截至之日。

◆ 油井不出油而未及时作业检泵的井,不出油之日即为本周期截至之日。

◆ 间歇抽油井的检泵周期按开井生产的实际天数计算,全天关井的天数扣除。

◆ 新井开抽和自喷转抽井,到统计之日为止仍继续正常生产的井,检泵周期统计方法:开抽之日起至统计之日,若连续生产天数大于作业区平均检泵周期,则该连续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连续生产天数小于作业区平均检泵周期,则该井不参加统计。

◆ 对隔采井,检泵周期应单独统计。

◆ 凡已进行过检泵作业的井,若到统计之日止仍继续生产,其检泵周期统计方法: a) 截至统计之日,连续生产天数大于上一次检泵周期的,则该连续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反之,若本次连续生产天数小于上一次检泵周期的,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

b) 凡进行措施如压裂、酸化、防砂、卡堵水、换泵、补孔或新工艺新技术试验等,到措施之日,若本次生产天数大于该井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本期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本次生产天数小于该井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

措施之后开抽的日期即为下一检泵周期的开始。

c)措施作业和起泵测压,同时进行检泵换泵者,按检泵算,起泵之日即为检泵周期终止之日;否则检泵周期按延续计算。

d)凡进行解卡、捞光杆、对扣、加深、动管柱测压等非换泵原因作业的,检泵周期的统计按开井生产的实际日历天数顺延计算,累计关井天数应当予以扣除。

◆责任返工井,不计算本次检泵周期,下次检泵周期统计起始日从本次正常开抽之日算起。

◆抽油杆断脱、油套串、光杆断等原因检泵,但未动管柱井,不参加本次统计,下次检泵周期从本次的前一次算起。

2、作业区、全厂平均检泵周期(天)
二、配注合格率
配注合格率是指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水量合格井数与注水井开井总井数之比。

计算公式:
配注合格率(%)=(注水井合格井数/注水井开井总数)X100%
说明:
(1)单井月平均注水量按配注计划的90-110%为配注合格井。

(采油二厂:日配注>30m 3/d,±10%之内合格;日配注<30m 3/d, ±5%之内合格;油田公司没有明确要求。


(2)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统计井数(口)
单井检泵周期(天)(天)=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