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艺术的运用论文(共2篇)

中国传统艺术的运用论文(共2篇)

中国传统艺术的运用论文(共2篇)第1篇: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0引言众所周知,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迅速,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果想要在平面设计这条路上有所创新,那么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之中便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我国通过平面设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何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增进了国与国的交流与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先人们对仁、德、忠、孝、义深刻又形象地理解,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中都是占据一定地位的。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同样具有国际化、时尚以及前卫等特征,而不是封建落后的代表,例如中国结、京剧、皮影戏、书法以及水墨画等,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之后,能够非常形象地显示中国的文化特色。

2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1水墨艺术水墨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而与当代多种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多元发展的艺术形式,从而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另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使他们的艺术表达空间更加广阔。

从事水墨文化的艺术家们一般都具有其独到的审美风格,因此水墨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果将其应用至平面设计中,则很容易展现出其自身的韵味,不仅如此,能使作品的意境更上一层楼。

水墨艺术非常讲究色彩的浓淡以及残缺之美,当然这些都可以作为设计师创作的灵感,将水墨艺术的内涵融入平面设计之中,创造出属于我国平面设计的特色。

2.2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精粹,简单地说,就是将文字展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书法艺术目前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因为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形式。

正因为如此,现如今有大量的融入了书法艺术的平面设计作品被创作出来,嵌入的书法艺术不仅能够完美地表现出整个作品想要表现得意境,还能提高作品的艺术影响力。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最新5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最新5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最新5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灵感的发源之所,特别是动画艺术的创作,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汲取优秀的创作思源。

动画创作的前期是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是动画角色的造型,从角色的形体与色彩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塑造。

要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动画形象,造型设计者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借鉴和提炼,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赋予动画作品鲜明的艺术神韵。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造型;设计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陶艺、京剧脸谱、皮影艺术、壁画艺术、剪纸艺术等,绚丽而丰富的表现元素和表现形式为中国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造型设计素材。

综观我国优秀的动画作品,无一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玉皇大帝等角色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年画等,通俗易懂,富含民族特色。

2023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从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上看,是根据中国传统民间传说设计的,使“门神”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观众的喜爱;从动画故事上讲,是对门神故事的原型再造,契合了中国民间关于门神的传说。

这就使影片对于中老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温馨回忆,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正因如此,这部影片反响热烈。

近年来,动画业界重新研究将古老的皮影艺术应用于动画创作,把传统的水墨画与三维技术相结合制作动画片,等等,都赋予了动画造型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体现,一方面是在动画造型设计上借鉴和引用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发扬。

根据现代动画造型审美特征,运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中那些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造型设计元素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改造和运用,既能够将其以新的、现代的方式进行传承,又能够使我国动画的造型富有民族韵味,从整体上提升动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论文素材中国古代艺术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这些艺术品包括绘画、陶瓷、雕塑、玉器等,每一件都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

在进行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时,我们不仅要欣赏其美感,还要了解其艺术价值、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提供一些论文素材,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的相关内容。

一、绘画艺术品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进行绘画艺术品鉴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1 艺术形式: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工笔、写意、意境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1.2 画家风格: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画家,如顾恺之、李唐等。

他们的作品在笔墨运用、构图和技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1.3 画作主题: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主题广泛,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通过欣赏不同的主题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

二、陶瓷艺术品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在鉴赏陶瓷艺术品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 窑口与釉色: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丰富多样,如青瓷、白瓷、红瓷等。

每个窑口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2.2 纹饰与题材:陶瓷作品上的纹饰和题材通常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有关。

通过分析纹饰和题材,我们可以了解到陶瓷作品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3 制作工艺:中国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独特精湛,如青花瓷、龙泉瓷等。

了解不同的制作工艺可以增加我们对陶瓷作品的欣赏和认识。

三、雕塑艺术品中国古代雕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赞誉。

在鉴赏古代雕塑艺术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3.1 材料与造型:中国古代雕塑采用的材料包括石头、青铜、木材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

3.2 主题与寓意:雕塑作品的主题通常与宗教、历史和文化有关。

通过分析主题和寓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雕塑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谈中国民间服饰中的吉祥文化吉祥是指美好的征兆。

吉祥观念来源于民间信仰。

中国民族服饰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它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造型款式,还在于它运用了大量神奇而完美的图案花纹作为装饰.这些象征性图案在服饰纹样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它们大多具有祈吉纳祥的美好含义,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主题纹样。

(一) 具有图腾崇拜遗痕的吉祥图案吉凶祸福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价值观念。

在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童年时期,生存和繁衍被视为头等大事。

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们祈望借助凶猛的动物来增添自身力量,祈望借助鱼类、蛙类的繁殖能力,以使子孙得以绵延。

先民将这些动物作为氏族的标记、徽章,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吉祥观念。

当图腾崇拜物脱离神圣信仰范畴以后,其信仰演化成为崇尚,图腾崇拜物便成为一个民族共有的吉祥物。

这种具有原始的图腾崇拜遗痕的吉祥图案在服饰文化中随处可见。

龙就是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吉祥物演变过程的典型。

龙在所有的图腾神中,最具有生命力。

它是以蛇为原形,兼收了鹿角、牛头、鹰爪、鱼鳞等综合形象的瑞兽。

它是英勇和神圣、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在民间信仰中,龙是兴万物,主丰收的吉祥之神。

所有与龙有关的图案都有吉祥美好的涵义,如“龙凤呈祥”等。

龙又具有保护神的身份,故龙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民族服饰图案中,如侗族的龙衣、土家族织锦双龙、苗族服饰上苗龙的图案。

凤凰神话传说中的瑞鸟,“天上百鸟朝凤凰”,是中国东部民族的保护神。

凤凰的美丽形象作为吉祥、喜气的象征广为流传和应用。

在民族服饰中,凤鸟的纹样和造型,姿态优美,神气十足。

如畲族“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凤头;衣裳、围裙上用红、黄及金银丝线绣出的花边图案,象征的凤颈、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的腰带头,象征凤凰尾;佩于全身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凤鸣。

还有苗族刺绣凤凰图案。

中国人尚虎,对虎的崇拜由来已久,彝族奉虎为图腾,彝族服饰多以虎头的纹样装饰。

虎是百兽之王,虎的造型图案随处可见。

虎的形象凶猛威严,象征权利威权、镇恶辟邪同时具有保护儿童的社会功能。

中国古代工艺赏析(艺术类选修课论文)

中国古代工艺赏析(艺术类选修课论文)

中国古代工艺赏析之古代陶瓷赏析中国陶瓷以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艺术特色浓郁,技艺精湛而著称于世,它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瓷器的发明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瓷原料硅酸盐无毒的特性,特别是瓷器造型的典雅适用、釉面光滑,便于拭洗等优点,现在已成为世界使用得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生活用具。

中国发明瓷器对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此被世界人民誉为瓷器之国。

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宗巨大的财富,吸引着各国的历史、考古学家、陶瓷学家、工艺美术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研究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以下就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及艺术成就,作一个介绍:一、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广泛地使用了陶器。

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多种陶系,如分为灰陶、红陶、彩陶、彩绘陶、黑陶以及印纹硬陶等等。

陶器本身有一定的颜色,是由于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属元素的关系,也是由于人们掌握了在烧成后期控制各种火焰的技术所取得的结果。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有碗、钵、勺、杯、小盒、瓶、罐、盆、瓮等类。

二、奴隶社会的制陶成就和瓷器的发明(1)夏代的陶器(2)商周时代的陶器:最突出的是在结构上运用弧线灵活自如,富于弹性美,所以器物多用圜底、圈足或袋状足。

其装饰纹样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圆圈纹、双钩纹、云雷纹、四瓣纹、轮焰纹、曲折纹、方圈四瓣纹、回纹、涡纹、附加堆纹、夔龙纹、饕餮纹等。

(3)战国秦汉的陶瓷:多生产大量制作各种雕塑品,有鱼、飞鸟、鸭、鸡、马、虎、舞蹈人物等作品。

(4)东汉青瓷:青釉色泽较正,透明而有光泽,没有流釉。

青瓷的器形主要是广口、扁圆腹、平底的四系罐。

东汉青瓷的出现表明中国的制瓷技艺已经成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5)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白瓷的烧制成功,为瓷器的美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反映了北朝制瓷工艺已达到先进的水平,同时黑瓷工艺开始成熟。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论文一:传统艺术的定义与意义(800字)
传统艺术是指在文化传承中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艺术形式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传统艺术的定义和意义,以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论文二: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900字)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流派和表现手法,以及其魅力所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重视。

论文三: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1000字)
传统音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现代社会对
传统音乐的认知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四: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850字)
传统舞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体现了特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传统舞蹈形式,分析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所在,以期加深对传统舞蹈的认识和欣赏。

论文五: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创新(900字)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形式,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现代社会对传统戏曲的接受程度和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创新。

论文六:传统雕塑的技术特点与艺术表现(950字)
传统雕塑是通过雕刻材料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

本文将介绍传统雕塑的材料、技术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其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第1篇一、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的范畴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依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

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肯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化,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

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实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进展现状1、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

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进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转变。

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很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沟通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很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2、价值观的转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许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担当。

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美好•纯真•质朴——漫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

劳动人民凭借着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纯真、极富有情趣的艺术形象。

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这确实是对剪纸艺术最恰当的评价。

关键词:剪纸艺术,喜庆美好,样式,纯真质朴,趋势分析引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

各种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

在我国民间美术中,剪纸艺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剪纸作为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历史渊源久远。

现在发现的最为早期的剪纸是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先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

这些剪纸,都是将纸折叠数次,然后剪出来的。

其中有一幅对猴团花剪纸极其精彩,在几何形的内圈之外,剪出十六只猴子,分成八对围成一个圆圈。

每对猴子相背而立,又回过头来相对而视,好像正在林间嬉戏,极其生动,富有情趣。

由此证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的剪纸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因为它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最简单、最普通,应用的范围又很广,所以,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原还是边疆,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剪纸。

它成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1.喜庆美好剪纸是民间的,也是艺术的。

它的创作者、欣赏者和保存者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

他们创作这些剪纸作品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以达到美化生活和寄托自己理想的目的。

它伴随着喜庆节日、礼仪祭奠等民事活动,或装饰于门窗壁间,或作为刺绣底样为女红所用。

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创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或是因地制宜,直接利用自然景观,亦或是叠石造山,建亭修阁,创造了既适合居住,又不缺乏观赏性质的人间仙境。

这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园林史上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中国园林发展建筑类型艺术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价值一、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要求而兴建的,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商朝产生了园林的雏形—囿;汉由囿发展到苑;唐宋由苑到园;明清则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

由于历史的悠久,我国也就被列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园林艺术颇负盛名。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一)亭
亭子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又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合适地点。

“有亭毅然临于泉水之上”,亭子以其美丽多姿的轮廓与周围景物构成园林中美好的画面。

它既是重要的景观建筑,也是园林艺术中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之地。

在我国园林中,几乎都离不开亭。

亭子点缀在花丛中,山一旁,河岸边,不仅供休息,也是欣赏园中景色的好地方。

亭子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有时掩映在树木之中,有时静静的立在荷塘一侧,有时又藏在假山之后,不扬,不浮夸,就那样含蓄而又傲然挺立。

(二)廊
“夹径多长松,度松渐豁敞。

伊昔构曲廊,夷光留屧响。

屧响久不闻,春烟蒙蔓莽。

小草设有知,云见人来往。

”廊,以其曲折回环的姿态悄无声息地将园林的各个部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自然而雅致。

行走在长廊中,园中之景悄入眼底,沁人心脾而又不失高雅。

我国建筑中的走廊,不但是厅厦室、楼、亭台的延伸,也是由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而园林中的廊子,既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联系的作用,又是园林景色的导游线。

(三)园林中的景墙
粉墙漏窗,这已经成为人们形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的口头语之—。

所谓景墙,主要手法是在粉墙上开设有玲珑剔透的景窗,使园空间互相渗透。

景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空窗、花格窗、博古窗、玻
璃花窗等。

在我国的古园林中,你要稍加留心,经常会看到精巧别致、形式多样的景墙。

它既可以划分景区,又兼有造景的作用。

透过景窗既可以看到墙另一侧之景,有时甚至可以看到园林之外的青山,宝塔。

在园林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中,它能构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关系,能化大为小,能构成园中之园,也能以几个小园组合成大园,使得园中之景构成一个整体。

(四)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桥就有特殊的情愫。

“柳迎桥绿,玫瑰拂地红”桥的出现使得难倒之处可到,难触之景可触,更使得桥那边的景弥足珍贵,所以园主人都想把桥搬入园中。

种类繁多的桥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在我国园林中,有石板桥、木桥、石拱桥、多孔桥、廊桥、亭桥等。

置于园林中的桥除了实用之外,还有观赏、游览以及分割园林空间等作用。

与园林的景色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有艺术色彩的图画。

(五)楼与阁
楼是两层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山背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绿的树,红的瓦,枝叶掩映之中楼房若隐若现,并且园林中的楼房大多依据地形及周围环境设计建造,与园林中的景色浑然天成。

登高望远,园中之景尽收眼底,怡情、怡性。

阁与楼相似,但阁更加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六)厅、堂、轩、馆
厅与堂在私家园林中一般多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从结构上分,用长方形木料做梁架的一般称为厅,用圆木料者称堂。

馆与轩实属厅堂类型,有时置于次要位置,以作为观赏性的小建筑。

如留园的清风池馆,网师园的竹外—枝轩等。

《园冶》中说得好,“轩式类车,取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

意思是轩的式样类似古代的车子,取其高敞而又居高之意(车子前面坐驾驶者的部位较高)。

轩建于高旷的地方对于景观有利,并以此相称。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

例如将名家的绘画、雕刻、诗词,巧妙地分布在园林的角角落落,使得在行进中也能观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即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的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如: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与“沧浪”之说暗合。

在中国古典园林里,文学艺术无处不在,身处园中,不仅可以欣赏自然景色之美,也可以领略中国文学的魅力。

自然之景静心,古典文化的精髓又使得游人的涵得以提升。

(三)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畴。

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

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叮咚,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

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再如拙政园的见山楼取自渊明的名句:“采菊不篱下,悠然
见南山。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居、住观赏的地方,更积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走进园中,那些建筑、诗词、及其营造的意境都使人醉其中,因此,对园林的欣赏不能只停留在景色层次,更应该感受园林所创造的宁静、祥和而又蕴含文化的气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得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展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道一,美术鉴赏,:高等教育,2006.1
【2】梦,美术概论,:中国青年,2002
【3】方晓风,中国园林艺术,:中国青年,20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