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学火灾介绍及应用举例

道化学火灾介绍及应用举例
道化学火灾介绍及应用举例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介绍

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

1、评价步骤:

(1)选择工艺单元

(2)物质系数(MF)的确定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 F、N 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

(3)根据单元的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危险系数,求取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

(4)求取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F3 = F1× F2

(5)求取火灾、爆炸指数F&EI

F&EI = F3× MF

F&EI被用来估计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

(6)用火灾、爆炸指数值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R(m),并计算暴露面积A。

A = π× R2(m2)

(7)确定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为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三者的乘积。

C = C1×C2×C3

(8)计算安全措施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

F&EI = F&EI × C

2、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程序(见下图):

3、危险等级的确定

应用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

1、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方法危险程度的确定

本节采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选取危险度为Ⅰ级的(高度危险)的煤气炉、变换、CO压缩机、氨合成进行定量评价。

计算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后,可通过火灾、爆炸指数F&EI值与危险程度的关系来确定各工艺单元的危险程度等级:

2、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

附表3-4-1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表

附表3-4-2 单元安全补偿系数表

3、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小结

评价结果:通过以上的指数评价看出,初期评价中,该单元煤气炉、变换、压缩、氨合成火灾爆炸危险等级为Ⅳ级,火灾、爆炸危险性程度为“很大”。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安全对策及措施后,各工序单元危险程度均降为“较轻”。

同时可以看出:变换炉、氨合成塔的火灾、爆炸风险程度较高,企业应严格按照法规及标准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装置的本质安全程度;其他方面只要在设计施工中能将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紧急停车置、计算机控制等配套安装到位,以及在建成投产后正常运行中,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就能确保被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危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程度范围内。

4、整改对策

(1)严防物料泄漏。煤气和液氨都是易燃易爆物料,建议企业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制订防泄漏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如采用计划检修、快速堵漏和带压堵漏技术,尽可能消除泄漏,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 2)配置安全保护和防火设施。煤气发生炉和合成单元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场所,应严格工艺纪律,加强工艺控制,同时建议企业在这一重点防火区域增加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浓度监控报警装置,加以预控,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危险作业场所,杜绝各种可能存在的火源。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必要条件,而煤气和合成氨生产装置属甲类防火作业场所,建议企业禁止使用一切非防爆电器设施,同时必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杜绝各种可能的点火源的存在。

(4)采取科学的通风方法,改善通风条件。合成氨生产的通风对预防火灾爆炸事故、改善卫生条件极为重要。建议对于煤气发生炉和合成单元要以全面机械通风为主,其他单元以自然通风加局部机械通风为主;同时煤气发生炉和合成单元还要装配事故排风装置,在单元发生泄漏大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时开始启用,进行强制排风。另外,排风的吸风口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散发量最大的区域,

排风口要远离发火源。

(5)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建议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度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改进落后的工艺控制手段和设备,提高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较为坚实的安全基础。

(6)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有计划地进行演练。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公司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公安机关《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消防主管部门组织内部火灾事故调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 第四条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第二章火灾事故等级标准 第五条火灾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火灾四个等级标准。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三章管辖

第六条公司火灾事故,根据火灾等级按分工权限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第七条有人员死亡的一般火灾事故及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内部调查由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八条一般火灾事故(不含死亡事故)的内部调查由公司消防主管部门负责,事故报告在事故发生后10 个工作日内报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事故调查、处理资料装卷存档备查。 第九条公司消防主管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四章简易程序 第十条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调查程序: (一)没有人员伤亡的; (二)直接财产损失轻微的; (三)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没有异议的; (四)没有放火嫌疑的。 第十一条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公司消防主管部门委派两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身份,说明调查依据; (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道化学火灾(原始计算)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一、计算过程 1 评价对象 油气处理分公司原稳装置具有爆炸危险性的介质主要为原油和轻烃,在本次评价中,利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设备、设施及工艺方面安全性单元中的加热炉、原油缓冲罐、稳定塔做定量评价。 2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1)放热化学反应 3个单元均无放热反应,故取值均为0. 2)吸热反应 加热炉为物料吸热过程,故取值0.25。 3)物料处理与输送 所有Ⅰ类易燃或液化石油气类的物料在连接或末连接的管线上装卸时的系数为0.5。 4)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 3个单元均为露天装置。 5)通道 生产装置周围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且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 6)排放和泄漏控制 3个单元周围为可排放泄漏液的平坦地,一旦失火,会引起火灾,系数为0.5; 3特殊工艺危险性 1)毒性物质 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2×N H。三个单元:N H =1 2)负压操作 本装置微正压操作。 3)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 3个单元未在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 4)粉尘爆炸 本装置无粉尘。 5)释放压力 计算公式:Y=/1000)3 6)低温 3个单元无低温情况。 7)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工艺中的液体和气体的危险系数 (2)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 贮存中的液体和气体的危险系数 曲线A: lgY=-0.289069+0.472171(lgX)-0.074585(18X)2-0.018641(lgX)3曲线B: lgY=-0.403115+0.378703(lgX)-0.46402(lgX)2-0.015379(lgX)3曲线C: lgY=-0.558394+0.363321(lgX)-0.057296(lgX)2-0.010759(lgX)3 (3)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又称为道化 学公司方法,是美国道化学公司首创的化工生产危 险度定量评价方法。1964年公布第一版,1993年提出了第七版(又称《道七版》)o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 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分析时对管理因素考虑较少,因此,它主要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10. 1概述 10. 2 10. 3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 法的分析程序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 法的分析过程 111 10. 4基本预防和安全措施10.5安全措施检查表

火灾、爆炸风险分析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进行按步推算的客观评价。分析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一量和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F&EI系统的目的是:

①真实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 预期损失; ②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③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虽然F&EI 系统主要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燃、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但也可用于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路、整流器、变压器、锅炉、热氧化器以及发电厂一些单元的潜在损失。该系统还可用于潜在危险物质库存量较小的工艺过程的风险评价,特别是用于实验工厂的风险评价。该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易燃或活性化学物质的最小处理量为454kg左右。

(1)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七 版)的分析所需资料 A (2)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七版)的分析程序 bl (3)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七版)的相关计算表 10. 2 道化学 公司火灾爆 炸指数评价 法的分析程 序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本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本 秋天来了,我们要预防火灾的发生,下面小编整理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本,欢迎阅读!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本 XX年12月11日1时26分许,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根竹园社区,深圳市荣健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健公司)下属的荣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荣健市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过火面积129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成立了深圳市“12·11”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由省安全监管局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黄晗任事故调查组组长,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安全监管局、省法制办、省总工会等部门和深圳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事故调查组邀请了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专家组协助调查。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同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了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违

法搭建、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公开如下: 一、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经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荣健市场b区a栋a56号商铺西南角上方的自制冷藏室空气冷却器电源线路短路引燃商铺内可燃物蔓延成灾。 (二)间接原因。 1.荣健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1)安全意识淡薄。荣健公司作为荣健市场建设、经营和管理单位,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无视消防安全;法定代表人许日送在事故发生后,未能组织员工进行有效疏散和初起火灾扑救,反而擅自驾车离开现场逃往外地。 (2)违法建设经营荣健市场。荣健公司在荣健市场建设过程中未办理国土规划相关用地审批、报建手续,未经公安消防部门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以及开业前安全检查;违规搭建大量铁皮棚房,顶棚彩钢板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内部没有承重墙体和防火分隔,整体互相连通,导致燃烧时释放出大量有毒浓烟并迅速扩散,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荣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及安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3篇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3篇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3篇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篇一: 一、事故概况 1、事故工程概况 ① 事故项目名称: ② 施工内容: 主体结构施工、内外墙装修等 ③ 项目概况: 建筑面积㎡,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一层,地上由xxx层非超限高层和xx超限高层组成。 2、事故再现描述 经过事故现场勘察、现场证人证言得出事故发展概况: 201X年 x月x日上午x点x分左右,项目部管理人员xxx发现凤凰美地xxx班组仓库发生火灾,随后火苗向临边房间蔓延,最终火势蔓延至整个仓库,xxx发现仓库起火后第一时间通知项目部总指挥xxx,xxx立即将灭火人员分为两组,一组马上采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另一组立即启动xxxx路消防栓进行灭火。与此同时,项目部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拨打了火警电话,经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消防部门全力进行扑救,火灾持续二十分钟,至7:30分火灾全部扑灭。经事后调查,本次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过火面积约xxxm ,直接经济损失约xxx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Xxx早上七点进入仓库取工具准备去上班,进入仓库后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编织袋上,xxx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仓库,离开仓库后编织袋开始起火,并蔓延至仓库夹芯板,导致仓库起火。 2、间接原因 ①xxx作为班组长安全意识淡薄,吃烟头未熄灭后就随手丢弃。 ②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疏于对班组的管理,缺乏消防知识安全交底,仓库及仓库周围严禁携带火种。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①尽管本次火灾得到了及时扑救,且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我项目部乃至全公司的安全管理又一次敲响警钟,认真牢记本次事故教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②立即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③由项目经理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进行专项检查,不留隐患死角,绝不能走过场。 ④对生活区宿舍及库房进行全面排查,大功率电器一律没收,对使用者发现一次罚款5000元。 四、事故处理建议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对其他班组及管理人员再一次敲响警钟,对事故直接责任人xxxx罚款壹万元整,以儆效尤。 Xxxxx Xx年x月xx日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上海静安火灾是XX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火灾事故。 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都是近期舆论讨论的焦点。静安火灾已经过去,但是这件事故却没有真正完结,紧接着而来的是对死者的悼念,对生者的安慰和对人们和政府的警示,责任重于泰山。 调查的目的:将以互联网为主要资源,完成一轮整体的报告,将整个静安事故的前后因果展示给大家,并提出我们小组成员对于这次事故的意见。 调查的意义:锻炼我们小组成员搜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分析资料的能力,体验分工合作带来的好处,并且通过互联网的调查,体会对资料的筛选过程,了解调查的基本事项以及书写调查报告书的格式。 二、火灾原因 2 名电焊工违规实施作业 经过初步分析,起火大楼在装修作业施工中,有2 名电焊工违规实施作业,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火灾。 这起事故还暴露出5 个方面的问题: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引发大火后逃离现场;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致使多次分包、多家作业和无证电焊工上岗,对停产后复工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三、营救过程 政府: 1、下午2 时5 分左右楼层发生火灾 2、14时16分,接到火警报警电话

3、火警之后的第18 分钟,有消防车辆出现在火灾现场进行救援。紧接着救护车赶到,消防车利用水枪救火,并冲入大楼救人。 4、14时40分许,警用直升机也已经赶赴现场 5、15时30分利用高架云梯和高压水枪开始控制火势 6、15时50分三架警用直升机已经飞抵着火大楼的顶部,实施索降救援被困在楼顶的居民。 7、16 时,警用直升机飞离顶楼。 8、18时30分,火势基本扑灭后,消防人员及时进入火灾现场,逐层收拾残火,仔细搜救各楼层的居民,200官兵挨家挨户搜救;45个消防中队122 辆消防车出动,救出100 余人 居民自救: 1、理智的受灾人果断关闭电源和煤气,用湿毛巾掩面 2、不少人都是发现火情后直接跑到楼外脚手架上以求逃生 3、有人从楼上跳下去 4、跑到楼顶呼救 5、在原地等待救援 四、灾后安置和赔偿工作 伤员救治: 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救治伤员,120 市医疗急救中心调集30 辆救护车抢救、转运伤员和投入应急保障工作。九家接治伤员医院的医务人员彻夜未眠,全力救治火灾受伤者。 灾民安置: 紧急安排16家宾馆的700 余个房间,将发生火灾大楼以及同小区另外两栋 大楼的居民800 余人紧急安置到宾馆中。 对于当晚有30 多户找不到亲人的受灾户,静安区安排专人陪同他们到医院、接待点和各安置点寻找亲人,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16 日上午,静安区安排寻亲

河北省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细则

河北省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规范火灾事故调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火灾现场勘验规则》、《火灾原因认定规则》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细则。 铁路、港航、民航公安机关和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以及全省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后设立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河北省冀中公安局消防支队负责调查冀中公安局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建立火灾事故调查档案。 第二章管辖 第四条火灾事故调查的组织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直接财产损

失五千万元以上的,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直接财产损失一千万元以上五千万以下的以及设区市级(含华北石油管理局,简称市级,下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发生火灾的,由市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三)其他火灾由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含同级的市、区,简称县级,下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第五条按分工应当由省级或者市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的火灾,火灾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按程序及时上报。 第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火灾现场偏远或有其他情况需要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辖区公安派出所人员先行到场,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 第七条到场火灾调查人员应将初步调查走访情况立即报告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确定火灾事故调查程序。 第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未接到火灾报警,事后当事人书面提出调查申请或要求作出原因认定的火灾事故,应当依法进行调查,调查期限自受案之日算起。 由于火灾现场被破坏导致主要证据灭失、主要事实不清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况 2017年8月3日,午饭后大约12点左右,值班人员发现分测大厅没有电,便立即向设备主管庄威报修,5分钟后,庄威修好了电,便离开了,当时分测大厅在场有4人(王晓菲、张晔、宋晨旭和张淼),准备开始测试工作。开始五分钟不到,蒸馏水机方向有异响,随即发现着火了,王晓菲立即取用了流变分析实验室的灭火器去灭火,但因未断电,火没有完全扑灭,随后赶到的庄威先把插座拔掉了,二人一起把火扑灭。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短路引起电气火灾 电气线路上,由于种种原因相接或相碰,电流不经过线路中的用电设备而直接构成回路的现象称短路。在短路电流忽然增大时,其瞬间放热量很大,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可燃物燃烧发生火灾。 1、短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①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绝缘导线、电缆,使导线的绝缘受高温、潮湿、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 ②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 ③电线过电压使导线绝缘被击穿; ④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日久磨损和生锈腐蚀,使绝缘受到破坏; ⑤裸导线安装太低,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撞电线,金属物件搭落或小动物跨接; ⑥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驰,有可能发生两线碰撞; ⑦管理不当,维护不善造成短路。" 2、过负荷引起电气火灾 一定材料和一定大小横截面积的电线有一定的安全载流量。如果通过电线的电流超过它的安全载流量,电线就会发热。超过得越多,发热量越大。当热量使电线温度超过250℃时,电线橡胶或塑料绝缘层就会着火燃烧。如果电线“外套”损坏,还会造成短路,火灾的危险性更大。另外,如果选用了不合规格的保险丝,电路的超负载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就会变成现实。 1、过负荷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①导线截面选用过小; ②在线路中接入过多的负载; ③用电设备功率过大。" 3、接触电阻过热引起电气火灾 由于电线接头不良,造成线路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起火。凡电路都有接头,或是电线之间相接,或是电线与开关、保险器或用电器具相接。如果这些接头接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 目的: (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 (3)向在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 步骤 1)选择工艺单元 2)确定物质系数MF 3)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3= F1* F2 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4)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F3*MF 5)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工艺补偿C1物质隔离补偿C2防火措施补偿C3 6)确定暴露面积:暴露半径R=F&EI*0.256 面积=π*R2 7)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增长成本 8)确定危险系数:由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按图确定 9)确定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 10)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11)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 12)确定停产损失(BI):=MPDO/30*VPM*0.7 VPM为每月产值;0.7代表固定成本和利润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6个参数及还应注意的问题: (1)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 (2)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3)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 (4)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 (5)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6)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还应注意的问题:1)所处理的量至少为454kg或0.454m3 2)设备串联布置且相互间未有效隔离,要仔细考虑如何划分 3)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及操作时间,对F&EI有影响的异常状况,判别选择个操作阶段还是几个阶段来确定重大危险 4)在决定哪些设备具有最大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时,可请教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物质系数的确定:由N F(燃烧性)、N R(化学性)决定。 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要修正。 对于可燃性粉尘,用粉尘危险分级值(S t)确定。 液体和气体的N F由闪点求得,粉尘或尘雾的S t值由粉尘爆炸试验确定。 物质、混合物或化合物的反应性等级N R根据其在环境温度条件下的不稳定性(或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按NFPA704确定。 N R=0:在燃烧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的物质: ①不与水反应的物质。 ②在温度>300-500℃时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测量显示温升的物质。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程序与流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程序(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8863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程序 Fir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work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灾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查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调查一般程序是: 一、做好火场记录并保护现场 发生火灾时,火灾调查人员要迅速赶赴火灾现场,观察、记录火灾一切情况,包括燃烧的部位、物质、火焰的颜色、气味,火势变化情况,风向、风力、气温等气候状况,灭火战斗进展情况及现场人员的特殊表现和可疑行支等。灭火后,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火灾现场有关的一切地点。禁止任何人(包括现场保护人)进入保护区,更不能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对火灾痕迹和物证,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 二、建立火灾调查组织 一般火灾由所在地的公安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处理,疑难火灾案件和重大、特大火灾事故,可成立火灾调查组。火灾

调查组由公安消防机构和发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劳动、监察、检察、法院、工会、科研单位以及有关技术专家参加。调查组的负责人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的领导或火灾调查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统一领导,科学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影响大、伤亡大、火灾原因复杂、涉及的部门和责任者较多的特大火灾事故,必要时由上级公安消防机构、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组织调查。火灾调查组织负责人的职责是: 1、听取火灾事故知情人的陈述,了解火灾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以及现场保护情况; 2、对火灾调查组人员实施分工; 3、视察现场,确定勘查范围、勘查重点和勘查程序; 4、召集调查会议,根据调查、勘查获得的资料,对火灾基本情况作分析判断和决策; 5、决定必须采取的紧急措施; 6、审定调查进程中向上级报送的情况反映。 三、实施现场勘查和访问 对起火点明显,原因较简单、清楚的一般火灾,可以简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000017紧急 关于红旗化工厂机车检修中心联合厂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化工办发〔2016〕17号 机车车辆检修中心联合厂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尊敬的国资委:本月20日,我厂发生火灾事故,现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说明如下。 一、事故概况 2016年5月20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机车车辆检修中心联合厂房发生起火燃烧事故。发现该部位起火后,项目部在第一时间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市消防队出动10辆消防车,后经消防队员和项目部人员共同努力,当日上午2时30分左右,明火已经基本扑灭。经事后调查,本次事故造成一人重伤五人轻伤,财务损失达300万元。 二、事故原因 经我项目部调查,事故发生时机车车辆检修中心联合厂房K~4/J轴/37~39轴屋面进行天窗基座的焊接作业;现在已查明,由于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未采取施焊下方接火斗设置措施,也未在作业面边上放置灭火器,同时施焊作业下方也未安排人员进行看护,导致带火星焊渣掉入地面堆放的玻璃丝棉上,从而引燃玻璃丝棉外包装纸发生火灾。

三、经济损失: 本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着火设备经检修和改造后,于22日早运行生产,本次事故影响产量大约50吨。 四、事故教训及处罚 尽管本次失火事故得到了及时扑救,但造成一人重伤五人轻伤,同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此次事件给项目部及公司声誉上造成不良影响;这也给我项目部安全管理又一次敲响警钟,认真牢记本次事故教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发生后,员工积极投入救火队伍,特别是保安表现突出,冒着浓浓的呛鼻油烟,不顾飞溅的刺骨凉水,一直战斗在救火的最前沿。从整个救火情景看,员工的大无畏精神值得称赞。另外,公司管理人员责任感强,闻讯赶到现场的公司或部门领导也在第一时间询问情况加入救助。本厂的主管单位国资委十分重视此次事件,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就来电询问消息,半小时后国资委谢主任就赶到现场指挥情况。 为严肃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警戒他人,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经项目部办公会研究决定对电焊工及其所在单位所在处以两万元罚款。 五、事故防范措施 1、我项目部将再次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持证上岗,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发生。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21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定》已经2012年7月6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公安部关于修改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定 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完善火灾事故调查的内容和程序,公安部决定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三款修改为:“铁路、港航、民航公安机关和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二、将第六条修改为:“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一次火灾死 亡三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 “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三、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保障现场调查人员的安全,并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四、将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专门性技术鉴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五、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有人员死亡的火灾,为了确定死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进 行尸体检验。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应当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文书,确定死亡原因。” 六、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法医进行伤情鉴定: “(一)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重伤的; “(二)火灾受伤人员要求作鉴定的; “(三)当事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鉴定的情形。” 七、将第二十九条中的“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修改为“及时作出起火原因的认定”。 八、将第三十条中的“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的起火原因”修改为“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九、删去第三十一条。 十、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三条:“对较大以上的火灾事故或者特殊的火灾事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开展消防技术调查,形成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物质系数表).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序号化学物名称 物质系 数 MF 燃烧热Hc (BUT/1b×103) 毒性系 数 N h 燃烧系 数 N f 化学不 稳定性 N r 闪点 ℉ 沸点 ℉ 1醋酸14 5.632l103244 2酸酐147.1321126282 3丙酮1612.3l30-4133 4丙酮合氰化氢2411.2422165203 5乙腈1612.633O42179 6乙酰氯24 2.533240124 7乙炔2920.7O43气-118 8乙酰基乙醇氨149.4l l1355304-308 9过氧化乙酰40 6.4124-[4] 10乙酰水杨酸[8]168.9l1O-- 11乙酰基柠檬酸三丁脂410.9O10400343[1] 12丙烯醛1911.8433-15127 13丙烯酰胺249.5322-257[1] 14丙烯酸247.6322124286 15丙烯腈2413.743232171 16烯丙醇1613.743172207 17烯丙胺1615.4431-4128 18烯丙基溴16 5.933128160 19烯丙基氯169.733l-20113 20烯丙醚241633220203 21氯化铝24[2]3O2-[3] 22氨48310气-28 23硝酸胺2912.4[7]003-410 24醋酸戊酯1614.613060300 25硝酸戊酯1011.5220118306~315 26苯胺1015.O320158364

27氯酸钡14[2]201--28硬脂酸钡48.90l0--29苯甲醛lO13.7220148354 30苯1617.323O12176 31苯甲酸1411231250482 32醋酸苄酯412.3110195417 33苄醇413.82l0200403 34苄基氯1412.6221162387 35过氧化苯甲酰4012134--36双酚A1414.1211175428 37溴l03O0-138 38溴苯108.122O124313 39邻-溴甲苯108.522O174359 401,3-丁二烯2419.2242-10524 41丁烷2119.714O-7631 421-丁醇1614.3l3084243 431-丁烯2119.514O气21 44醋酸丁酯1612.213072260 45丙烯酸丁酯2414.2222103300 46(正)丁胺1616.333010171 47溴代丁烷167.623O65215 48氯丁烷1611.423015170 492,3-环氧丁烷2414.32325149 50丁基醚1616.323192288 51特丁基过氧化氢4011.9144<80或更 高 [9] 52硝酸丁酯2911.113397277 53过氧化乙酸特丁酯4010.6234<80[4] 54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4012.2134>190[4] 55过氧化特丁酯2914.513364176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文件编号:TXWBⅢ1.0〔2010〕6号批准人:赵瑞祥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1 目的 为及时处理发生的火灾事故,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的处理。 3 术语 火灾事故: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事件。 4 火灾事故分级 4.1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的分级执行公传发[2007]245号《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规定。 4.2 一般火灾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分为四级: 4.2.1一级火灾: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

损失的火灾。 4.2.2二级火灾: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2.3三级火灾: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2.4四级火灾:1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5 火灾事故扑救 5.1单位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 5.2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厂区内10分钟),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救火灾。 5.3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将受伤或中毒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带,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措施。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 5.4火灾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火灾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物资或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火灾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6 火灾事故调查 6.1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 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总结火灾教训,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范文篇【一】1、事故工程概况 ①事故项目名称: ②施工内容:主体结构施工、内外墙装修等 ③项目概况:建筑面积㎡,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一层,地上由xxx层非超限高层和xx超限高层组成。 2、事故再现描述 经过事故现场勘察、现场证人证言得出事故发展概况:XX年 x月x日上午x点x分左右,项目部管理人员xxx发现凤凰美地xxx班组仓库发生火灾,随后火苗向临边房间蔓延,最终火势蔓延至整个仓库,xxx发现仓库起火后第一时间通知项目部总指挥xxx,xxx立即将灭火人员分为两组,一组马上采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另一组立即启动xxxx路消防栓进行灭火。与此同时,项目部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拨打

了火警电话,经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消防部门全力进行扑救,火灾持续二十分钟,至7:30分火灾全部扑灭。经事后调查,本次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过火面积约xxxm2,直接经济损失约xxx元。 1、直接原因 Xxx早上七点进入仓库取工具准备去上班,进入仓库后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编织袋上,xxx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仓库,离开仓库后编织袋开始起火,并蔓延至仓库夹芯板,导致仓库起火。 2、间接原因 ①xxx作为班组长安全意识淡薄,吃烟头未熄灭后就随手丢弃。②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疏于对班组的管理,缺乏消防知识安全交底,仓库及仓库周围严禁携带火种。 ①尽管本次火灾得到了及时扑救,且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我项目部乃至全公司的安全管理又一次敲响警钟,认真牢记本次事故教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②立即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③由项目经理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进行专项检查,不留隐患死角,绝不能走过场。④对生

火灾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56 火灾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制度范本 编号:YTO-FS-PD856 2 / 2 火灾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火灾事故的现场,要严加保护。 2、认真调查访问,切实掌握起火前和扑救中的情况,确定起火时间,取得佐证,弄清起火原因。 3、仔细勘察现场,确定起火点,收集起火原因的物证。 4、搞好综合分析,将调查访问现场勘察和技术鉴定取得的种种材料连贯起来。 5、写出调查报告,火灾原因的最后确定,要严肃谨慎,重证据,重调查研究,防止主观地轻率下结论。 6、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处理事故规定,要在24小时内进行快报。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件6: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 1、事故简称: 2、企业详细名称:业别: 3、企业隶属关系: 上级直接管理单位: 产权控股单位: 4、企业经济类型: 5、企业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电话:E-mail: 6、企业成立时间:年月日 注册地址: 所有制性质: 执照情况: 经营范围: 7、事故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8、事故发生地点: 9、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生时气象及自然灾害情况: 气温:℃其他(晴……) 10、事故归属: 11、安全记录是否中断:是()否() 12、事故等级(事故性质): 13、事故类别: 14、本次事故直接、间接财产损失情况: 15、事故经过(包括事故发生过程、扩大过程、主要违章事实、事故后果和处理情况等): 16、事故报告、抢救和搜救情况: 17、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扩大原因) 18、事故暴露的问题: 19、事故的责任分析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包括责任人的基本情况、责任认定事实、 责任追究的法律依据及处理建议,并按以下顺序排列:移送司法机关的、给予党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的、对事故单位的处罚建议): 事故责任者(包括领导责任、直接责任者、重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事故扩大责任者): 20、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执行措施的负责人、完成期限,以及执行情况的检查人(还包括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提出的整改建议,以及对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和法规规章及标准等方面提出的建议):

22、附件1清单(包括:事故现场平面图纸及有关事故照片、资料、原始记录、笔录、录象、事故发生时的气象地质资料、有关部门出具的诊断书、鉴定结论或技术报告、试验和分析计算资料、经济损失计算及统计表、成立事故调查组的有关文件、事故处理报告书、有关事故通报简报、 处分决定和受处分单位及责任人的检查材料等): 23、附件2: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原件复印件 事故单位负责人: 填报人: 报出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 108 号 修订后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已经2009年4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三章简易程序 第四章一般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现场调查 第三节检验、鉴定 第四节火灾损失统计 第五节火灾事故认定 第六节复核 第五章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 第四条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 第二章管辖

第五条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尚未设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 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公安机关火灾事故调查部门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第六条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直辖市的区、县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 除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外,其他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 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报告规定 一、火灾事故调查的管辖 1 、一般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公安 消防机构进行。 2 、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或者 市公安消防机构进行。 3 、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市或者省公安消防 机构进行。 跨行政区的火灾事故的调查, 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消防机 构进行,相关区域的公安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二、火灾事故调查程序 1 、保护火灾现场:有关单位、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和协助保护火 灾现场。非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包括现场保护人)禁止擅自进入火灾隔离保护区,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火灾现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撤销保护措施。 2 、建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织: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成立火 灾事故调查组,并根据需要,邀请有关部门和技术专家参加。火灾调查组的职责是: ( 1 )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 2 )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 3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 4 )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 5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 、火灾现场勘查和访问 4 、火灾损失核定 5 、制作火灾原因认定书 6 、制作火灾事故责任书 三、火灾事故处理 主要分为四类: 直接责任、 间接责任、 直接领导责任、 领导责任。 对引发火灾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作出下列处理:①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②违反消防法律、 法规有关规定的, 由公安消防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③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认定构成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的火灾, 应按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进行, 所作出的决定应以主管公 安机关的名义作出; 认为具有放火嫌疑的案件, 应当及时通知刑事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