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环境对人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合集下载

体育保健的研究内容

体育保健的研究内容

体育保健的研究内容一、人体生理机能人体生理机能是体育保健研究的基础,主要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代谢机制以及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体生理机能,可以了解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为科学制定运动计划提供依据。

二、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过程中营养摄入与人体能量代谢关系的学科。

通过研究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营养学还涉及到运动员的饮食计划制定,以满足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需求。

三、体育康复理论体育康复理论主要研究运动在损伤康复、慢性疾病治疗和身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康复理论还涉及到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四、体育健身方法体育健身方法主要研究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健身效果,以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通过研究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效果,可以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五、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是体育保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运动中常见的伤害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率。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运动伤害,也需要研究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康复手段。

六、各类体育活动的健康风险评估各类体育活动的健康风险评估是体育保健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

通过评估不同运动项目的健康风险,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种运动的潜在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因不当运动导致的伤害。

同时,也可以为运动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七、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是体育保健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

通过研究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运动对情绪、认知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此外,心理训练和辅导在竞技体育中的也应用也属于这一研究领域的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及如何处理竞技体育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压力管理、焦虑控制和心理疲劳等。

冷环境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冷环境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475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增加了人们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

人们在冬季进行体育锻炼或从事冬季运动项目时,经常使身体暴露于冷环境中。

冷环境是在体育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特殊环境,对身体各项机能的影响有别于高温环境和常温环境。

一般而言,体育运动中的冷环境是指陆上温度低于12°C 的运动环境[1]。

那么在冷环境下运动或训练,会给身体机能的变化带来哪些独特特点呢?1 冷环境下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1.1 体温调节人类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引起特定的急性生理反应,包括寒颤和血管收缩。

这些反应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以及增加代谢产热以维持机体热量平衡。

人体在大多数冷环境下的产热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引起的,人们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如体育锻炼)或颤抖来启动这种产热过程。

颤抖是肌肉不自主地重复有节律收缩。

寒颤通常是机体暴露在寒冷环境时立即或在几分钟后发生的,是由皮肤温度降低引起的。

核心温度的下降对颤抖的刺激最大[2-3]。

长期在冷环境中训练,可以使寒颤阈值升高,并改善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增加机体的耐寒能力[1]。

Golden 等[4]的研究表明,经常在冷水中训练的游泳运动员能够更好地保持核心温度,这得益于血管收缩反应能力的增强。

冷环境中运动时机体的热量损失取决于运动强度、衣服的隔热效果等因素[5]。

机体在低强度运动时,热量流失较多。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产热增多,可防止体温过低。

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0℃、风速为10 km/h 的冷暴露期间,30%VO 2max (最大摄氧量)的低强度运动会导致体温下降[6],而70%VO 2max 的运动足以防止体温过低。

冷环境下流向皮肤及肢体末端血流量减少,易引发冻伤。

因此,运动时衣着的保暖,特别是肢体末端如头部、手部、足部的保暖很重要。

研究显示,在30%VO 2max 运动中,结合使用聚酯帽、轻质防风夹克和裤子是必要的,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预热核心温度[7]。

1.2 心肺机能对呼吸道来说,干冷空气的高气压是一个重大的环境压力。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小论文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小论文

浅谈体育锻炼与健康【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思想观念也跟着转变,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生命的质量,自我健康意识我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我身体的锻炼。

健康是现代文明的内涵,现在我们正以自己的行动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健康就是前提,健康就是保证,健康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之中,健康备受关注,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它的概念、本质、内容、形式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了它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

健康第一的思想已转化为行为,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文从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就近年来国内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领域中的一些研究热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研究评述关键词:体育锻炼健康影响科学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1.1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决定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功效的主要因素有:喜爱锻炼并感受到锻炼的乐趣、选择中等活动强度、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30 min、每周3 次或3 次以上和有规律地坚持锻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坚持程度、喜爱程度和锻炼时间三个锻炼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的独立贡献,而锻炼次数、选择强度和主观感觉三个维度则没有显现出独立于其它维度的贡献。

师范大学生经常锻炼群体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和治疗心理疾病。

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减轻肢残人对身体健康的担忧,提高对自身身体活力认识的功能;体育锻炼虽不能改变肢残者对身体吸引力的认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身体自我价值感,并显著提高对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积极评价,尤其对有运动经历的肢残运动员比普通肢残者表现得更为突出。

体育保健学(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

体育保健学(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
精品课件
• 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综合 利用
• 粪便清楚和无害化处理
• 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
• 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治理
•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
• 对患病家禽及家禽尸体的清除
精品课件
•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绿化及食堂和家 用燃料改革
• 饮用水的供给:饮用水、教学用水、个 人卫生和环境清洁用水、厨房、厕所冲
淋浴室 涉水室 游泳池 2、深(1.8米以上)、浅水分开,跳水区深度3米以 上,每人使用池水面积5 ㎡以上。水温18 ℃-25 ℃, 水质标准。换水方式采用流水、循环或全换水式。
精品课件
作业
• 1、人类生存的环境由什么组成?各自又包括 什么?
• 2、高温高湿环境对运动时人体的身体机能会 产生很多不利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出路有哪两 条?
持一定湿度,雨天便于渗透;应有100米以上 直线跑道;跳跃场地助跑道避免阳光直射;踏 跳板与地面平齐;一个投掷区不允许同时进行 几种投掷运动等。 • (二)球场
平坦结实、无碎石、浮土、不滑,四周不 设障碍物。 • (三)游泳池
池水清洁,水源无污染,水速小于0.5米 /秒,水深1-1.8米,池底无淤泥、树桩、水 草、大石块等,池边有更衣室、淋浴、厕所、 洗脚池;并配备救护精人品课员件 。
精品课件
第二节 环境卫生的防护
一、大气卫生的防护 二、水质卫生防护 三、土壤卫生防护 四、学校环境的卫生防护 五、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精品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规划措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如 工业区与住宅区分开
• 二、工艺改革:如:毒性较小的原料代替 毒性较大的原料、改进燃烧过程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学院:管理学院班级:人力资源管理姓名:周蓉序号:14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思想观念也跟着转变,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生命的质量,自我健康意识我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我身体的锻炼。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

体育锻炼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体育锻炼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一)改善运动系统功能。

人体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强骨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骨的血液供应,可使骨密度增厚,提高骨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使肌纤维增粗,肌肉毛细血管增多,改善骨骼肌的供血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和保持运动系统的能力。

(二)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管壁和血管的分布,心脏的容积增大,冠脉循环血量增加,提高每搏输出量,增强身体活动能力,改善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

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三)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运动时的吸氧量,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泡的换气效率,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机能。

(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促使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增强消化道的蠕动,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提高肝脏机能,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加顺利和充分。

(五)改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缓解人体紧张情绪,提高生命活力,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与氧气供应,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同时对人体的各种腺体结构和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六)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适量运动能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呼吸道抗感染能力,预防和阻止病原菌的传播,运动产生的致热源可以抵抗外来病原体,抑制肿瘤细胞。

(七)提高人体适应能力。

人体适应能力包括人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疾病损伤后的修复力。

体育保健学1

体育保健学1

体育保健学一、选择与填空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

2、我国体育保健学课程建立于1982年。

3、1984年制定了第一部部颂《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从此确立了体育保健学的学科体系。

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给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5、1968年:社会幸福感、社会属性;1978年:基本人权;1989年道德健康6、三维健康: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

7、健康可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8、人具有双重属性,即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如果说自然科学的体育观主要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观主要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

9、适量运动标准:运动时的平均心率在120~150次/min之间波动,锻炼时间达到20~60min,每周至少运动3~5次,才能取得理想的运动锻炼效果。

10、运动缺乏:每周运动不足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为运动缺乏。

11、脂肪营养价值的评定:(1)消化率:植物油的消化率可达到100%,动物脂肪消化率较低,约为80%~90%。

(2)必需脂肪酸含量(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12、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糊精、糖原13、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4种。

14、维生素A(VA)缺乏病:夜盲症。

15、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调节钙和磷代谢,促进小肠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

维生素D的缺乏症:佝偻病(儿童)16、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17、维生素B1缺乏症: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

18、维生素C的缺乏症:坏血病19、常量元素(人体内大于体重0.01%)包括钙、磷、钾、钠、镁20、微量元素(人体内小于体重0.01%)包括锌、铜、铁、碘、硒、氟21、钙的促进因素:膳食中的维生素D和C、牛奶中的乳糖以及膳食中钙/磷比例适宜(1:1)等因素均可促进钙的吸收。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一、介绍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环境中走向现代社会。

不同的环境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讨论。

二、高海拔环境2.1 氧气稀薄高海拔环境的氧气含量较低,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由于氧气稀薄,人体在高海拔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容易感到气短、乏力甚至氧气不足的状况。

所以在高海拔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对身体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2.2 适应性改变然而,人体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力。

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氧气转运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这使得一些地域在高海拔环境下有着较为出色的运动表现,例如喜马拉雅地区的登山运动员。

三、沙漠环境3.1 高温干燥沙漠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高温干燥。

高温让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增多,从而使人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问题。

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 体液平衡与补给策略在沙漠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运动需要关注体液平衡和适当的补给策略。

合理的水分摄入和电解质补给可以帮助维持水分平衡,减少脱水和中暑的风险,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四、极寒环境4.1 低温刺激极寒环境中的低温刺激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低温会使肌肉、关节和神经反应变慢,造成肌肉僵硬和运动不灵活,从而影响人体的运动表现。

4.2 保暖与预防措施在极寒环境下进行运动需要注意保暖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穿戴合适的防寒服装、做好肌肉热身和运动准备工作等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在极寒环境下的运动能力。

五、城市环境5.1 运动场地限制城市环境中常常存在场地有限的问题,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例如,城市中的道路狭窄,限制了人体进行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运动的空间。

5.2 健身设施便利性与此同时,城市环境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健身设施和设备。

这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可以随时进行各种运动锻炼,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小学生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小学生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小学生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对小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下面将从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依次介绍小学生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身体发展第一,户外活动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发育。

在户外活动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奔跑、跳跃、攀爬等,这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肌肉,促进了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身体素质。

第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免疫力。

户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小学生在户外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自然界元素,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了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

第三,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协调能力。

在户外活动中,小学生需要通过奔跑、跳跃等各种动作来完成任务,这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提高机体的整体运动能力。

心理发展第一,户外活动有助于小学生释放压力,减轻焦虑情绪。

在户外环境下,小学生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美丽的风景,这种环境可以让他们忘记学业上的压力,放松心情,舒缓焦虑情绪。

第二,户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户外活动中,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小学生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第三,户外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户外活动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未知领域来获取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小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冷环境 1、冷环境指0℃以下或者更低环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冷环境运动的利弊:
利: n 改善人体对寒冷适应
能力, n 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
能的进一步加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弊: 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土壤对健康的影响
目前全国受污染耕地 约有1.5亿亩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 3250万亩
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 和毁田2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亩
合计约占全国耕地总 面积的10%以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疾病: n 砷污染→皮肤癌 n 铅污染→心血管系
统,神经系统疾病
市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 明显上升。
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显 示,乌鲁木齐市自供暖 以来出现持续污染天气, 连续两天的空气污染程 度居全国之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
传染性肝炎 痢疾及其他肠道疾病
肿瘤疾病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锡蓝藻事件 市民抢购矿泉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 雾事件死亡4000人。 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 雾称为“杀人的烟 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06年11月新疆乌鲁木 齐城区的浓雾久久无法 散去,空气污染异常严 重。始终被浓雾笼罩, 空气中也弥漫着呛人的 味道,
环境, 低温刺激会使机体发
生损伤,包括局部性 损伤与全身性损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预防措施: 保暖及运动前增加热身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热环境 正常人体温度:
36~37.2℃ 人体最高热限:
42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高原反应主要症状:
• 精神倦怠 • 头痛 • 恶心、呕吐 • 虚脱 • 睡眠紊乱 • 呼吸困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运动建筑设备基本要求
(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1、基地的位置选择与坐落方向 1)位置选择 要避开污染区,选择地势稍高,交通方便, 且土质颗粒较大、通透性好的地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运动与环境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掌握特殊环 境对人体的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1、运动锻炼的健康原则 2、运动环境对人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3、运动建筑设备的基本健康要求 重 点 : 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难 点 : 环境的概念、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
的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运动锻炼的健康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广泛扩散的兴奋过程 ----> 分化性抑制--->
稳定阶段 (二)系统性原则 (三)全面性原则 (四)个别对待原则 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健康状况、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等。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 n 听力系统 n 神经衰弱综合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室内装修对健康的影响
危害物: n 甲醛,苯及苯系物 n 氨等挥发性气体 疾病: n 慢性呼吸道疾病 n 女性妊娠综合症 n 癌症,畸形儿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室内运动建筑设备卫生要求
1、体育馆 地面要平坦、结实、不滑、不过硬,且墙壁 要无明显的突出部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游泳池(场) (1)透明度:清澈透底 (2)含菌程度:100个/ml (3)余氯量:0.4~0.8 mg/L (4)PH值:7.2 ~8 (5)池水温度: 22~26℃
1)自然采光:系数标准应为1:3~1:5 2)人工照明:室内照明度一般不能低于50l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采暖与降温 温度;一般控制在23℃左右。 采暖方法:蒸汽、热水管道。 降温方法:自然通风、人工通风、冰块降温、
空气调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通风 意义:更新室内空气 分类:自然通风、人工通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座落方向 室外运动场的长轴最好与子午线平行,即
南北方向或长轴与主导风向垂直; 室内场馆利用自然采光时,宜座北朝南,
若用人工照明的,可不考虑座落方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采光与照明 作用:有利于活动的进行、保护运动参加者
的视力及杀菌、预防疾病和调节室温。 采光分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环境对人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环境由外环境和内环境组成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大气对健康的影响 危害:
酸雨 热岛效应 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肺癌等
热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需要充分血液供应以保证肌肉的代 谢需要。
2、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又必须尽快通 过血液从深部组织传递到皮肤表 面散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运动性热疾患: 中暑、热痉挛、热衰竭
避免措施:
n 时间:
n 在夏季进行锻炼时应 尽量选择在早上和傍 晚较凉爽时进行,
n 并注意适当饮水和休 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高原环境
在高原或高山进行有氧运动时,如高山滑 雪或越野滑雪,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否则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将由无氧酵解形式 取代,而极易引起高原反应、疲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汞污染→水俣病
1950年日本九州岛东俣小镇, 发生一系列震惊事情:海里 有鱼贝类腐烂,空中有鸟毙 命, 陆地上有猫发疯,跳海自杀, 人群口齿不清、呆痴流涎、 耳聋失明、精神失常,最后 痛苦的死去,这是当时震惊日 本朝野的水俣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