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论大纲内容

中外美术史论大纲内容
中外美术史论大纲内容

西方美术史

一.原始美术

1.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2.欧洲西南部法兰西—坎塔布连地区的发现物是最早最有典型意义的。

3.按考古学的分期发现,把早期的原始美术分为:1)法国的奥瑞纳时期(距今3万到2万年),2)法国的梭鲁特时期(公元前2万年左右),3)法国的马格德林时期(公元前1万4000年到公元前1万年之间)

4.法国的拉斯科山洞窟的壁画最为著名。

5.巨石建筑始于中石器时代,基本山有三种形式:单石,石棚,石栏(教堂建筑的雏形)

6.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分为:苏美尔美术,阿卡德王国美术,巴比伦王国美术,亚述帝国美术。

7.《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美术作品

8.《负伤的狮子》是两河流域亚述帝国时期的美术作品

9.古代埃及美术分为: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

10.《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是古代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建筑和雕塑。

11.古希腊美术分为:爱琴文化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希腊化时期。

12.古希腊的建筑的柱子分为: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13.古希腊米隆的雕塑《掷铁饼者》。

14.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拉奥孔》也是古希腊的雕塑。

15.大斗兽场是古罗马的建筑。

16.中世纪美术分为: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

17.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方面最突出的代表作品。

18.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和斜塔是罗马式的建筑代表作品。

19.法国巴黎圣母院,沙特尔大教堂,鲁昂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瑙姆大教堂等都是哥特式的建筑代表作品。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20.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1)张开眼睛看人和张开眼睛看世界。2)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倾向。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除了与当时的文学,哲学的联系外,还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4)建筑,雕塑和绘画开始各自独立地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多依附于建筑。5)

美术家的队伍发生了变化。6)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对后来的艺术影响很大,它有着划时代的作用。

21.乔托是第一个奠定了现代绘画传统的天才,他的代表作《逃往埃及》,《犹大之吻》

22.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画家马萨乔。

23.多纳太罗的《大卫》,《加塔梅拉塔骑马像》

24.马萨乔的《出乐园》,《纳税钱》

25.波提切利的《春》《维拉斯的诞生》《诽谤》

26.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壁画)《岩间圣母》

27.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壁画)《草地上的圣母》《希斯特圣母》《圣母的婚礼》《圣母加冕》《大公爵的圣母》《带金莺的圣母》

28.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摩西》《垂死的奴隶》《西斯廷天顶壁画》(创世纪最后的审判)

29.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30.体香的《丹娜伊》《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31.尼德兰扬.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32.德国的丢勒《自画像》

33.枫丹白露画派

三.17至18世纪的美术

34.17至18世纪的美术特点:1)随着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逐渐形成,出现了许多民族画派。2)17世纪的审美观念有了大的变化。3)17世纪的有些艺术作品带有明显的社会批判色彩。4)17世纪的艺术家队伍有了明显的分化。5)和文艺复兴美术相比,17世纪的美术题材和体裁大大地丰富和扩大了。6)17世纪艺术家由于重视观察则然,加深了对描绘对象的研究,更加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段。

35.巴洛克艺术

36.贝尼尼的《大卫》《阿波罗和达芙蓉》

37.卡拉瓦乔

38.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39.荷兰画家哈尔斯的《吉卜赛的女郎》

40.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

41.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亚马孙之中》

42.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纺织女》《宫娥》

43.西班牙浪漫主义美术先驱戈雅

44.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是普桑《台阶上的圣母》和洛兰

45.洛可可艺术

四.19世纪至20世纪美术

46.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是:大卫(达维特)《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安格尔《泉》《瓦平松的浴女》,

47.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席里科《梅杜莎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着人民》,吕德《马赛曲》

48.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卢梭《橡树》,柯罗,米勒《晚钟》《拾穗》《牧羊女》,库尔贝《石工》《筛谷的妇女》《画室》,杜米埃《三等车厢》

49.法国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莫奈《印象日出》,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50.法国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修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51.法国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梵高《向日葵》《食土豆者》,高更《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塞尚《有苹果和橘子的静物》

52.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和区别。

五.西方现代美术

53.西方现代美术大致分两阶段:1)20世纪初到1945年二战结束;2)1945年之后到今天。

54.野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蒂斯,他的代表作《舞蹈》

55.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毕加索,他的代表作《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56.未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卡拉

57.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挪威的蒙克《桥上的少女》《呐喊》,俄国的康定斯基,马尔克《蓝马》

58.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达利《记忆的永恒》

中国美术史

一.史前及先秦美术

1.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2.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有孔,可系绳佩挂。

3.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

4.陶器的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5.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

二.秦汉美术

三.魏晋南北隋唐美术

6.我国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7.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

8.这个时期还有陆探微,张僧繇。

9.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1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

11.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他的《画品》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敷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12.顾恺之的二篇画论:《画云台山记》(是一篇绘画创作构思性笔记)和《历代名画记》。

13.唐朝人物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尉迟乙僧;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宫骑图》《游春仕女图》

14.隋朝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15.唐代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

16.唐代水墨山水画王维,张璪,王墨等

17.唐朝的花鸟画家:薛稷和边鸾。薛稷擅长画鹤。曹霸和韩干。曹霸擅长画马和功臣像。韩干《韩干牧马图》

18.唐代张彦远两部书画著作《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

四.五代宋元的美术

19.五代画家周文炬和顾闳中,他们的作品分别是:《重屏会棋图》和《韩熙载夜宴图》

20.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关仝的《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

21.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和《夏山图》等,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22.五代黄筌的《珍禽图》。还有徐熙,被宋人称作“徐熙野逸”。

23.宋代人物画家:高益和武宗元

24.宋代人物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2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6.宋代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李成和范宽。李成的《窠石读碑图》和《寒林平野图》。范宽的《谿山行旅图》和《雪山萧寺图》。

27.郭熙的《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和《关山春雪图》。郭思的《林泉高致集》

28.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米友仁的作品《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

29.王希孟和赵伯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30.南宋四家:李唐的《采薇图》,《万壑松风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卷》。马远的《踏歌图》《寒江独钓》。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卷》等。

31.宋代花鸟画家崔白的《寒雀图》。赵佶(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32.文同《墨竹图》,扬补之《四梅花卷》。赵孟坚《岁寒三友图》。郑思肖。

33.元代士大夫画家赵孟頫和钱选,赵孟頫的作品《秋郊饮马图》。钱选的作品《秋瓜图》

34.元四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渔夫图》。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倪瓒的《渔庄秋奇图》

五.明清的美术

35.明朝画家戴进和吴伟。戴进的《春游晚归图》,吴伟的《柳下读书图》。

36.吴门四家的沈周和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沈周的《夜坐图》(粗笔作品),《庐山高图》。文征明的作品《江南春图》,《真赏斋图》,《古木寒泉图》(粗笔画)

37.吴门四家的唐寅和仇英。唐寅又叫唐伯虎,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的作品《秋风纨扇图》,他的山水画也不错,代表作《落霞孤鹜图》和《南游图》。仇英的作品《秋原猎骑图》38.明朝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陈淳和徐渭。陈淳的代表作《秋葵图》和《山茶水仙图》。

徐渭的代表作是《墨葡萄图》。

39.南陈北崔指的是陈洪绶和崔子忠。陈洪绶的作品有《归去来辞图》

40.明末的华亭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其代表作品《青卞图》

41.清初四王指的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

42.清初四僧:八大(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

43.扬州八怪:1)丢官来扬州的文人:郑燮,李鳝,李方膺。

2)厌弃官场的文人:金农,高翔,汪士慎

3)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黄慎,罗聘,华岩

44.明代中后期年画的产地最著名的有天津的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县的杨家埠等。

六.近代美术

45.上海画派: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有张熊,朱熊,仁熊。【任熊,任熏和任颐(任伯年)合称海上三任】。晚期以吴昌硕为首。

46.被视为海派,但是未定居上海的画家:赵之谦和虚谷。

47.岭南画派:居巢和居廉

48.二高一陈是指: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他们也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三年制美术教育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师范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学习、研究并应用艺术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各个时代风格、审美风潮基本的了解,熟悉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画家、画作及其技法特征,并对各时期比较重要的艺术理论有一定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并与技法教学相互参证,提高其艺术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各个时期的美术发展状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 2、记忆中国各个时期美术发展的各种主要流派,其流派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3 理解并掌握中国各个时期美术的绘画成就以及对其后期美术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原始美术 1、熟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纹样 2、了解不同类型之间的风格特征 二、先秦美术

1、了解先秦青铜艺术及其美的特质 2、了解先秦绘画的概况 三、秦汉美术 1、了解秦汉绘画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 2、熟悉秦汉雕塑的代表作品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及理论 2、了解佛教美术的特点 3、了解南朝的石刻艺术成就 五、隋唐美术 1、了解隋唐人物画的主要画家及成就 2、了解隋唐山水画的发展 3、了解鞍马画的主要作品 六、五代、宋元美术 1、了解五代、宋元山水画的发展及主要的画家和作品 2、了解五代、宋元花鸟画的主要风格 3、了解五代、宋元人物画的主要风格 七、明清美术 1、了解明清山水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风格特征及主要的流派 2、了解明清花鸟画的主要画家及作品 3、了解明清人物画的主要画家及作品 八、近现代美术 1、了解近代中国画的主要成就 2、了解近代外来绘画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成就 四、教学实施和建议 1课时安排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陶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陶艺术各期特征及黑陶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宗教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秦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中外美术史2014—2020年考研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9 考试科目名称:中外美术史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第一部分所有考生必做,第二部分除书法专业以外的考生做,第三部分书法专业考生做。第一部分(所有考生必做)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丝绸之路是指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它最早是由德国汉学家()命名的。 2、“麓台”是()的别号。 3、北京法海寺壁画是()时期的遗迹。 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画学不朽名言最早是由()提出的。 5、黑像瓶画《埃阿斯与阿喀琉斯掷骰子》的创作者是()。 6、《伊什塔尔门》是()美术的重要遗存。 7、()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 8、《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的作者是()。 9、《自由引导人民》一画的作者是()。 10、意大利罗马的四泉圣卡罗教堂是()风格的建筑。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良渚玉琮 2、昙曜五窟造像 3、吴带当风 4、威尼斯画派 5、抽象表现主义

第二部分(除书法专业以外的考生做)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试论中西交流对明清时期中国画风格变化的影响。 2、试论古罗马肖像雕刻的艺术成就。 3、试论巴比松画派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宋代绘画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有哪些不朽的古典特征? 2、谈谈你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认识。 第三部分(书法专业考生做)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项穆《书法雅言》 2、张怀瓘“神、妙、能”三品论 3、印从书出 4、西泠后四家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作答,要求600字以上,共45分) 1、孙过庭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请结合书法史具体内容,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请举例阐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体现。

艺术史论试题

2003年湖北美术学院艺术史论试题 名词解释 1谢赫“六法” 2《历代名画记》 3“元四家” 4文艺复兴 5学院艺术 6巴洛克艺术 7超现实主义艺术 8意境 9形象思维 10艺术风格 问答 1美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2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被称为后现代美术现象有哪些基本特点 4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现代设计作为美术学科,其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论叙 美术的民族性、国际性、时代性之我见 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2:什么是意境结合艺术作品说明. 3: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艺术意韵,结合艺术作品说明. 5:任写一篇影评,1000字左右. 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 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浪漫主义 2. 新印象主义(点彩派) 二.问答题:(每题30分) 1.请指出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比较两者在艺术主题与风格上的差异。 2.试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哲学基础。

3.试论美国战后抽象表现主义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和风格特征。 美术史系 外国部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_______金字塔,它建于_______王国时期。 2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______时期、______时期、_______时期______时期四个阶段。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____式和______。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是______、______、______。 5《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_____。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6法国浪漫主义大师______创作的《________》,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7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蒙娜丽莎 库尔贝 美术作品分析试题: 试就齐白石的《虾》(1946年)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赏析文章(要求写在稿纸上,请将准考证号写在右上角,作品用幻灯放映)。 提示:齐白石的这幅水墨画作于1946年,如题记所示,白石老人那一年八十六岁;另一幅《虾》(1929年可作参照,白石自题:“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美术史系: 中外美术史常识与美术作品分析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阁楼式塔是 _________。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______。 (3)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_________合金制作的各种器物。 (4)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 _______。 (5)黄公望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6)油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 _______。 (7)沈周、_____唐寅、______仇英合称“明四家”。 (8)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建筑师______设计的。 (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_______。 (10)《格尔尼卡》是现代著名画家 ________的作品。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 )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2)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 A 叶浅予 B 丁聪 C 华君武 D 张乐平 (3)“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有( )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中国美术史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陶艺术的 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 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传·仁智 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 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26.唐代画家周昉首创水月观音,成为中国佛教美术中的佛画样式之一,世称“周家样”。 26.张萱和周昉是唐代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27.王维在画史上的重大影响是他的“破墨山水”。 28.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29.在五代花鸟画史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为黄筌、一为徐熙,但画风迥异,人们多 以“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形容。 30.宋代的宫廷画院是“翰林图画院”。 31.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家,史称“瘦金书”。 32.北宋画院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山水画代表作是《千里江山图》。 33.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法,为高远、平远、深远。 34.南宋四家是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等 面向对象:本科 开课单位:艺术系 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本课程依托大量文献史料和相关图片,将中国工艺美术史按时间和工艺类别加以论述,并介绍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作品,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工艺大师及其作品。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介绍陶瓷工艺,丝织工艺的篇幅较多,内容较为系统,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认知能力。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背景、工艺的发展和成就、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工匠大师有全面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优秀工艺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第1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1概述 1.2石器玉器骨器 1.3制陶工艺 1.4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作为中国工艺美术萌芽期的原始社会工艺特点,以及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第2章夏商西周时期的工艺美术 2.1概述 2.2青铜工艺 2.3玉石工艺 2.4陶瓷工艺 2.5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本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等工艺类型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掌握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设计及取得的艺术成就。 第3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3.1概述 3.2青铜工艺 3.3漆器工艺 3.4陶瓷工艺 3.5玉石工艺 3.6染织工艺 学习目标:掌握本时期达到顶峰的青铜工艺,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同时掌握发展迅速的漆器和染织工艺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4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4.1概述 4.2青铜工艺 4.3陶瓷工艺 4.4玉石工艺 4.5漆器工艺 4.6染织工艺 4.7画像砖画像石工艺 学习目标:对中国此时的工艺美术发展有较为宏观的认识,青铜、漆器、陶瓷砖瓦、纺织服饰、金银玉雕等各个领域中的工艺生产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第5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5.1概述 5.2陶瓷工艺 5.3织绣工艺 5.4金属工艺 5.5漆器工艺

美术史考研历年专业试题

2002重庆大学 1.简述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三者的概念和区别。 2.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五代时期四个以上代表画家。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三杰”艺术特色。 4.佛教出入中国时佛教的雕塑风格是什么?它来源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是哪 个? 5.试比较中国文人画和西方古典绘画在题材和形式上的差异。 6.试述二战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7.描述你所了解中国当代最前卫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并加以评价。 8.表述一个你所了解的最新艺术概念并加以评价。 2003重庆大学美术史及理论 1.简述埃及的绘画艺术、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最典型的程式化风格以及两地区艺术 的区别。 2.简述花鸟画在五代时期的两种主要风格的概况。 3.19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是哪里?并列举该世纪有哪些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发 展。 4.中国南北朝是绘画理论的大发展时期,请列举两位理论家及其作品的划时代意义。 5.试述19世纪末俄罗斯绘画中作重要的一个组织和两个以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 6.试述后印象主义的审美着眼点和三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 2004重庆大学 新艺术运动达达派 1.简述古希腊几个艺术分期的雕塑和瓶画艺术风格之变。 2.简述中国院体画在五代、北宋时期发展的概况。 3.简述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发展的概况。 4.比较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 5.三星堆铜像和中原青铜艺术有什么异同? 6.从视觉形象看,宋文化和唐文化主要有哪些区别? 7.明朝版画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是什么?

8.评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9.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艺术主张和主要作品? 2004华东师范 名词解释 根特祭坛画巴洛克马蒂斯六法论徐渭 简答 1.“元朝三杰”的艺术风格及其差别。 2.简述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代表画家、代表作。 3.简述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 论述 1.乔托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阐述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论述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3.论述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 2005华东师范 简答 1.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起源的主要理论流派 4.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5.美术的门类划分(根据使用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划分) 论述 1.论述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论述有关美术本质解释的主要学说。 3.论述美术史论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5美术史 名词解释 展子虔野兽派饕餮纹波利克莱妥斯龚贤拉斐尔

中国美术史 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10009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美术学 【学时数】32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中国美术史》是为美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理清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和脉络,以及对各个时期、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特征、风格的阐述能力。通过课程中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的艺术史观,具备独立的思考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丰满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为其进行艺术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2.技能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理论内涵、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背景;了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并具备对其特征风格的阐述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理论的涵养,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展规律、评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系统的美术史观,以形成赏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同时深刻理解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去思考美术与社会、与生活、与心灵的关系。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掌握中国美术各个时期的艺术代表作、艺术风格、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家的基本特征。 课程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艺术现象产生的潜在性因素,理解艺术创作于社会生活、与经济水平、与艺术评论的关系。 解决办法:在讲解上尽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增加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整体学时分配

章节序号章节名称 理论 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新石器时代陶 器艺术、雕塑与绘画 2 0 第二章奴隶时代的美术:青铜工艺、建筑、绘画与雕塑 2 0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壁画、绘画、雕塑 4 0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人物画、山水画、早期佛教艺术 4 0 第五章 隋唐美术:人物画、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的兴起、中晚唐花鸟画、 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唐三彩” 4 0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宋代的画院与院画、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发 展、人物画的繁荣、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巴蜀佛教造像 4 0 第七章 元代美术:“复古”思潮、“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水墨花鸟画 的兴盛、寺观壁画 4 0 第八章明清美术:“院派”和“浙派”、吴门画派和“明四家”、松江画派 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明末的人物画大 家、清初画坛、扬州画派、清代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明清版 画艺术、西洋画的输入、明清的建筑成就 4 0 第九章 中国近代美术:清末“海派”名家、新美术观的形成与发展、中 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 2 0 第十章专题:四川画派 2 0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总论 主要内容:中国美术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讲解,以及它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要求: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史论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其它教学环节:课题讨论、分组汇报 (二)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最新美术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级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书法情感,表达个性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许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想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特有的美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清漪园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省会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早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 3、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史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地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4、注重创新精神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教学大纲 学院(部):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中外美术史 教务处 二○一三年十月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美术史(英文)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编号3053057 学时数51 归属学院(部)艺术学院 授课对象公共艺术专业 完成人曹雅妮职称讲师 审定人刘飞完成日期2013年10月20日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大体掌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各重要风格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它们相互之间传承关系。对艺术史上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具有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有大体了解和判断。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美术馆和博物馆,同时扩大阅读量。 通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艺术概况。由于课时有限,在教学中要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能体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介绍,使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中外美术史是人类智慧的形象化结晶,通过对艺术史脉络的梳理,经典作品的解读,达到拓宽视野、活跃思想、培养趣味之作用,为专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历史眼光做必要的准备。 一部美术史,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人类社会视觉方式变化的历史,美术作品本身是美术发展和审美意识变迁的视觉呈现。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对作品进行分析相结合为主,适当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力求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学以致用。

动画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3006 课程英文名称:Art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动画设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外美术史是高等工业学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基础选修课,主要讲授中外美术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加深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解与运用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教学外,通过习题训练,着重培养美术欣赏、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风格自我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整个社会人文发展趋向,锤炼审美趣味,构建知识格局,提升专业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2.具有初步判断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的技术能力; 3.学生在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与当代艺术创作相比照,启发新思路,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内容以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为主,兼及其他。要求学生对各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风格、美术家、作品做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2.本课程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外国美术的发生、发展和美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 3.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人的美术成就和局限,不应脱离历史条件,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美术史是以美术作品构成,同时又伴随着情感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艺术学科,应从具体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的两方面,明确美术史的发展和成就。 5.应把美术史的发展置于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通过大量形象资料帮助学生消化抽象的理论。同时结合一些课堂提问和课后思考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根据学生具体能力安排作业难度,同时安排客观的记忆考核和主观的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核。并以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为考核的核心。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理论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先修课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总学时:24 适用于面料/染织设计、家纺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艺术系面料艺术设计教研室修订 年月日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总学时2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中国工艺美术史》是面料艺术/染织工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以理论知识结合图片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更好的为面料设计生产服务。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自主性较强的课程,故引导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尤其重要。 4.课程应涵盖中国青铜器发展史、陶瓷发展史、历代织锦等知识结构模块。 二、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发展史。 2.清晰了解各个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特点。 3.掌握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造型构成形式。 4.理解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 教学内容按《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上海东方版社,另配优秀工艺美术图片若干。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首先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门课程是纺织美术基础的后续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分析各个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特点,欣赏图片资料为原则,并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2. 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是对教学内容中列出的知识点、技能点、实践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达到培养程度的定性描述,按不同目标要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层次:A、B、C、D。 A——知道、了解。对教学内容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识别它。 B——领会、理解。对概念、规律、基本设计等达到理性的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顺利完成基本设计。 C——掌握、运用。一般的说,是在理解教学内容后深化的表现,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灵活多变加以运用设计。 D——熟练运用、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技能进行熟练的操作或小规模技术设计等,达到熟练、灵活程度,从而形成能力。

中外美术史试题及答案汇总(内容全)考研考老师必备

中外美术史试题及答案汇总(内容全,考研考老师必备)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一填空: 1.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2.夏商周美术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字行彩绘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景象。 4.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_,晋代杰出画家,________时期的______顾恺之 _____,他创造的线形被称为_________。 5.中国的三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隋代著名画家是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 7.五代山水四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 1.中国的彩陶出现于____a________-。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西周后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是__c_______。 A铭文长 B形制厚重 C纹饰繁琐 D流行兽面纹。 3.周坊所画仕女多是___c_________。 A苗条俊秀 B乐观活泼 C浓丽丰肥 D长袖善舞 4.麻皴技法的创造者是__a________。 A董源 B荆浩 C关仝 D巨然 5.元代绘画的主流方向是_a_______。 A文人画 B宫廷绘画 C 风俗画 D 花鸟画 6.明宗室后代以写意花鸟书写亡国恨的是___c______。 A弘仁 B髡残 C朱耷 D石涛 三.简答: 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答:强大的西汉王朝继承和发扬前代优秀艺术传统,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从而使汉代的雕塑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雕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强大王朝的艺术,以深沉雄大的气魄体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时代精神。汉代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古代文献记载,汉代盛行大型石刻、金属雕刻作为宫殿、园囿等建筑布局的特定设置。目前可以见到的汉代雕塑作品多为陵墓雕塑,其中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最为杰出。霍去病墓石雕群为汉代陵墓雕刻中最杰出的作品。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霍去病墓石雕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 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 研究不同 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 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 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 文化、哲学、宗教、 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 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构建审美文化,提升 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 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 我们应注 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 又要统整知识框架, 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方法与学生认识 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 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 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 术等直观教学方式、 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 以达美术 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序号章目名称 学时 配 分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 配 1 导论、原始美术 2 5 隋唐美术 2 2 先秦美术 2 6 五代、木、兀美术 2 3 秦汉美术 2 7 明清美术 2 4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8 现当代美术 2 1 原始美术 2 5 十七、十八世纪美术 2 2 古非洲、两河、印度等美术 2 6 十九世纪美术 2 3 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美术 2 7 现代美术 2 4 文艺复兴美术 2 8 后现代美术 2 六、考核: 考核形式一一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一一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 =总评成绩(100% ; 题 量——90分钟 《中外美术 史》 教学大纲 编写日期:2011年9月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蚌埠市群华职业培训学校 插花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总学时:90 适用对象:观赏园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技法,主要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花卉装饰的意义、方式、规律,插花艺术的特点及效果,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

温州大学中外美术史2015--2018,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918 中外美术史适用专业:美术、学科教学(美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器《》是殷商时期的代表作,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2、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 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______则因其创造的佛教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张家祥”。 3、元代山水四大家是指黄公望、______、倪瓒、王蒙。 4、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整理成《_________》,书中提出了“三远”法。 5、清初“四王”指的是王时敏、______、王翚、王原祁。 6、古埃及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 7、圣索菲亚教堂是中世纪______艺术的代表性建筑,这一艺术还以镶嵌画著称。 8、标志文艺复兴盛期来临的三位大师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______。 9、《乌尔宾诺的维纳斯》一画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______之手。 10、《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荷兰画家______的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人面鱼纹盆》: 2、赵孟頫: 3、《兰亭序》: 4、掷铁饼者: 5、卡拉瓦乔: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要介绍野兽主义这个现代艺术流派。 2、试分析顾恺之绘画理论与实践。 3、有人说马塞尔·杜尚是观念艺术的鼻祖,你怎么看? 四、论述与写作(60分) 以罗中立的《父亲》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鉴赏小短文。 第 1 页,共 1 页

最全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考题

最全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问题解析 清华美术学院 | 美术 | 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分析| 整理 | 问题解析 ( 高考) 专业类别:艺术史论(15 人,发放 60 张专业合格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 a. 文化测试(语数英, 300 分, 3 小时) b. 作品评析(写评论, 100 分, 2 小时)· 文化测试:旨在测试考生中学阶段所学数学、语文、英语知识的掌握。作品评析: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录取标准:专业课合格按照文化课分数从高往低录取 文化课分数:学生的文化课达到当年本省一本线约 30 分以上录 取原则 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按照文化课相对成绩排序,从高到低顺序录取(文化课相对成绩相同且计划余额不足时,则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分数择优录取)。 注:①艺术类与普通文理类文化课满分值不同的省份,省本科(文/ 理)一批线按照相应比例折算(四舍五入取整数);

②合并一二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批线参照省相关文件执行。艺 2 人,超术史论专业:全国统一录取,其中每个省录取人数不超过过 上限的省份单独划定录取线。 因为清华美术学院考题属于内部机密,只有过往考过的学生才知道一二,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是没有考题的,鉴于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的 考试有文化测试,题量大和题型怪,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但是我们发现,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和写作功底高的学生更容易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专业和最终被录取,如果家长和学生想进清华 大学,艺术史论专业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捷径。 小美院专注高考艺术史论根据清华美术史论历年真题语数外考试题 型,整理了数十套模拟题。 小美院高考艺术史论专注于美术史论的培训,自创立以来,累计为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高校输送大量的美术史论人才,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俨然已成为艺术史论领跑者品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生源基地。 2019 年四川美术学院 | 美术 | 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分析 | 整理 | 问题解析(高考)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7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王洪义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全]中外美术史-考研真题详解

中外美术史-考研真题详解 1洞窟壁画 答:洞窟壁画是原始人民绘在洞穴壁上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图画。其手法生动而写实,主要分布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及母神雕像。 2拉斯科洞窟[山东艺术学院2019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研;山东大学2016年研;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拉斯科洞窟是保存史前绘画和雕刻较为丰富精彩的石灰岩溶洞。它于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山坡被发现。全洞分主洞、后洞、边洞和一条宽狭不等的通道,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画中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壮,富有动态,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很好地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其代表作是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 3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 相关试题:

(1)阿尔塔米拉壁画[西南大学2019年研;扬州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研] (2)《受伤的野牛》[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阿尔塔米拉洞窟是于19世纪下半期在西班牙发现的绘有古人绘画遗迹的洞窟。它的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分为主洞和侧洞。绘画大多分布在侧洞,即有名的“公牛大厅”,侧洞顶部密布着18头野牛、3头母鹿、两匹马和一只狼。其中最突出的是长达2米的《受伤的野牛》,它刻画了野牛在受伤之后的蜷曲、挣扎,准确有力地表现了动物的结构和动态。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明暗起伏更为丰富,感情也更丰富,但却不如拉斯科洞窟壁画那样奔放有力。 4岩画 答:岩画是原始先民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在欧洲主要分布于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 5斯通亨治巨石阵 答:斯通亨治巨石阵是伫立在英国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一处壮观的新石器时代遗迹。这种用于宗教仪式的建筑,环状排列着极其粗大的石块,创造出雄壮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