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隧道施工领域也不例外。
GNSS测绘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实时性等特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能够实现隧道的精确定位。
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地面控制点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来确定隧道轴线的位置。
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而采用GNSS测绘技术,只需安装在施工机械或者工程车辆上的GNSS接收器,就可以实时获取到全球卫星发射的信号,准确测量出隧道的位置、方向和倾斜角度等参数。
这不仅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
其次,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还能够实现隧道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密植的地下结构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工程的质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使用GNSS测绘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的偏移、沉降和变形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这不仅可以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的风险。
此外,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还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
传统的施工监控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巡视和记录,无法实时获取到施工现场的信息。
而采用GNSS测绘技术,可以将GNSS接收器与数据传输设备相连,将实时测量数据上传至云端,从而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到施工现场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这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和延误施工的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GNSS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信号传输需要穿过地下结构,信号可能会受到多径效应、遮挡和干扰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的精度降低。
此外,GNSS测绘技术的准确度也受到卫星几何分布和信号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
工程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工程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而工程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概述在隧道施工中,工程测量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在隧道的设计阶段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还可以在施工阶段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因此,对工程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隧道设计阶段工程测量技术在隧道设计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技术获取的地质和地形数据能够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
例如,在隧道的路线选择阶段,测量技术可以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提供隧道进口和出口的最佳位置。
此外,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确定隧道的水平和垂直曲线,以及计算出隧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尺寸等。
三、隧道施工阶段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更加复杂和精确。
首先,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控制隧道的导线。
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在隧道的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控制点,通过测量技术对隧道的导线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的位置和方向,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此外,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因此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沉降。
通过测量技术对隧道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了解隧道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此外,在隧道施工阶段,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爆破和挖掘机械。
例如,在进行掘进工作时,测量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爆破点的位置和深度,并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控制,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有效。
四、隧道竣工阶段在隧道竣工阶段,工程测量技术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技术,可以对隧道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确测量和检查。
例如,可以利用测量技术对隧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隧道的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隧道断面测量方法

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隧道断面测量方法隧道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测量则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
隧道断面测量方法作为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确保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隧道断面测量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隧道断面测量方法的原理隧道断面测量是指对隧道断面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在隧道施工中,准确的断面测量可以为后续的爆破、支护、道床平整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常见的断面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平面测量方法和激光测量方法。
传统的平面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较高的测量精度,但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和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受到天气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
激光测量方法是近年来隧道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断面测量技术。
它利用激光束对隧道断面进行扫描,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从而得到隧道断面的精确数据。
激光测量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无人化操作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二、隧道断面测量方法的应用隧道断面测量方法在隧道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隧道断面测量能够为隧道施工的爆破作业提供准确的断面数据,从而有效控制爆破范围和保证爆破效果。
其次,隧道断面测量也对隧道支护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结果可以为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隧道断面测量还可为隧道道床平整提供依据,确保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隧道断面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隧道断面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优化中。
一方面,传统的平面测量方法正在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和数据处理软件,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一方面,激光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近年来,无人机搭载激光测量仪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无人机能够高效地对隧道断面进行测量,并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简便和快速。
新奥法隧道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

新奥法隧道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得以修建,同时新奥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
对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信息化手段。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因此,测量工作是监视设计、施工是否正确的眼睛,它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是新奥法构筑隧道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首先对新奥法进行了概述,然后从五大方面详细探讨了新奥法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点,最后简要说明了监控测量结果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奥法;隧道施工测量;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围岩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ffic cause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highway tunnels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our country. For adopting the new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Monitoring is a new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dispensabl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is to ensure tha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 means of informatization. On-sit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is the proces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ing system status monitoring, for the primary support and secondary lining of parameter adjustment, is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guide the construction,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important means. Measurements, therefore, is the eye of the monito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s correct, it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s the new method to construct tunnel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irst has carried on the outline of new Austrian method, and then from the five aspects discusses the new Austrian tunnel method measuring technology main points, and finally briefly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results.Key words: new Austrian method; Tunnel construction measure; Vault subsidence; Surface subsidence; The surrounding rock新奥法概述新奥法是奥地利工程专家(腊布希维兹)1948后提出并于1962年得以正式命名的隧道施工方法,该方法以其良好的工作效果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在隧道施工中也大量地使用了新奥法。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测量与施工监测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测量与施工监测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和地下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隧道的准确测量与施工监测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测量与施工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一、隧道工程测量的重要性隧道工程测量是指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使用测量设备和技术对地下空间进行测量、定位和控制的过程。
隧道工程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把握地层情况,合理设计隧道的净挖断面和支护结构,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地质测量与施工监测地质测量是隧道工程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确定地层的性质和构造,为隧道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地质测量可以通过钻孔、岩芯采样、地震勘探等手段获取地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信息。
通过地质测量,工程师可以了解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和适宜的支护方式,选择合适的隧道建设方法。
施工监测是指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测量和监测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常用的施工监测手段包括测量仪器、位移传感器、应力监测仪等。
通过施工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工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保障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测量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在隧道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遥感技术等。
全站仪测量是隧道工程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手段。
全站仪可以实现对地形、地貌、地表水文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以及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测量。
全站仪测量可以提供给工程师准确的地形图、断面图等数据,帮助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监测。
GPS测量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
在隧道工程中,GPS测量可以用于确定施工现场的坐标和位置,辅助实现工程的准确定位和控制。
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地形仪等设备对隧道建设地区的地形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
地形测量可以提供给工程师详细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势起伏、水系分布等,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测绘技术在桥梁工程和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测绘技术在桥梁工程和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桥梁和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成为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然而,桥梁和隧道的建设并非易事,需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测绘技术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测绘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桥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依赖于准确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和土壤性质等。
只有通过精确的测绘数据,才能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到具体施工区域的地理情况,为桥梁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测绘技术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桥梁基础的施工前,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对地面进行测量,确保施工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通过监测技术检测桥梁结构的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测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在隧道的规划与设计阶段,测绘技术可帮助工程师们获取隧道所在区域的地质和地形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选取合适的隧道位置和确定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另外,测绘技术还能够提供高精度的隧道纵断面图,为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勘测、爆破施工和洞壁支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绘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工程师们能够精确掌握隧道施工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定位控制,确保隧道施工中的各个工序的精确度和准确性,避免误差的积累。
除了在桥梁工程和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之外,测绘技术还为建设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定期的测量和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到桥梁和隧道的结构状态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工程的长久稳定和安全运行。
总之,测绘技术在桥梁工程和隧道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不仅为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还为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测绘技术将继续为桥梁工程和隧道施工的高效完成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解决方案,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论隧道工程测量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隧道工程测量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隧道工程测量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隧道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在隧道工程测量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隧道工程施工出现差错和延误。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障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问题的存在及原因分析1. 测量设备不足隧道工程施工现场通常需要使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专业测量设备,但是有时候这些设备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测量需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设备损坏、数量不足、技术过时等。
2. 测量人员技术不过硬隧道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测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但是有时候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可能无法达到要求,导致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环境条件复杂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情况难以掌握,这会对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在地质松软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更容易导致测量工作的不准确。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测量设备的配备应在施工前充分估算所需的测量设备和数量,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充分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数量充足,保证施工中的测量需求得到满足。
2. 增加测量人员的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非常重要,隧道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测量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请资深的测量专家对测量人员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加强环境监测在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地下岩土的力学性质等信息,为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施工前可以对地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环境条件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4. 应用先进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测量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测量、激光雷达测量等,这些新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考虑在实际的隧道工程测量中进行应用。
5. 加强质量监督在隧道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测量数据的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审核系统,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隧道测量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手段,其施工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隧道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隧道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引言隧道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地质、结构、通风、排水等多个方面。
其中,隧道测量技术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二、隧道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1. 工程放样隧道测量技术在工程放样过程中,通过对隧道轴线、隧道洞口、洞内里程等参数的测量,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施工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精度。
2. 施工监控量测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监测隧道围岩变形、衬砌结构应力、地表沉降等参数,为施工人员提供实时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3. 施工放样隧道施工放样是确保隧道轴线、隧道洞口等参数准确的关键环节。
测量技术在施工放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施工精度。
4. 施工测量数据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量大且复杂。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施工效率。
三、隧道测量技术面临的挑战1. 测量精度要求高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较高。
然而,受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2. 施工环境复杂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如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 测量设备更新换代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量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四、解决措施1. 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GPS、全站仪等,提高测量精度。
2. 优化测量方案针对复杂施工环境,优化测量方案,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测量技术的掌握程度,确保测量工作质量。
4. 引进新技术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10T11:41:25.9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3期作者:高超
[导读] 工程测量在隧道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测量员自身素质、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对仪器的精度更为精准化。
测量的速度和精度直接影响隧道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本文对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高超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摘要:工程测量在隧道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测量员自身素质、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对仪器的精度更为精准化。
测量的速度和精度直接影响隧道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本文对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隧道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一、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和内容
1、洞外总体控制
洞外总体控制网的设置主要是为引测进洞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根据隧道建设规模的不同,洞外总体控制网的设置也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较为大型的隧道工程来说,在开挖作业前,需要设置独立性和精确性较高的隧道洞外控制网,以此来实现引测进洞;而对于小型隧道工程,则不需要设置独立的洞外施工控制网,只需通过复测及调整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的方式即可完成引测进洞。
2、洞内分级控制
分级控制是根据测量条件的不同来实现不同功能或设备的控制工作。
如洞内设置的控制点,一般用来控制正式中线点,而正式中线点又可以对临时中线点进行控制,临时中线点有对掘进方向有着一定的管控,通过这样逐级控制,来提升测量效果。
同时,高程控制同平面控制雷同、临时水准点对开挖面具有理想的管控,且正式水准点可对洞内的衬砌情况及建筑物高程进行控制。
3、开挖方法影响测量方式
开挖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开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二是全断面开挖法。
前者在测量期间采用先粗后精的测量方法,以此来对隧道位置进行纠正;而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测量工作要做到一次成型,测量方法的选用与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基本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该种开挖方法,测量工作对于临时中线点和水准点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在正式中线点和水准点的测量时,要采用直接测量的方式。
4、特殊环境对于空点布设有着特殊要求
隧道贯通作业中,洞内的平面测量主要以导线测量方式为主,这使得测量工作存在一定误差,且随着施工的深入,其误差将会逐渐增大。
在隧道测量中,需要加强对洞外控制网布设合理性及内部测量准确性的管控,科学设置控制点位置。
5、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洞外高程的施工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施工测量、洞内高程测量、中线测量、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二、隧道贯通测量误差
1、贯通误差及对隧道贯通的影响
贯通误差主要是因开挖的两条线路中心线不能精准重合而产生的。
一般情况下,该误差是以平面贯通和高程贯通这两种误差形式出现的。
平面贯通误差是水平面上因投影折射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被分为横向、纵向两种情况,也就是水平和垂直距离上存在的误差。
导致贯通误差形成的因素相对较多,如纵向贯通误差的形成会对隧道工程的长度和坡度有一定制约作用;横向贯通误差的生成会直接影响隧道施工中线路走向,进而导致隧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影响衬砌质量。
高程误差主要影响的是隧道线路的设计坡度。
结合以往施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贯通误差的产生主要是由四方面因素引起的,即洞外测量、洞内外联系测量、洞内控制及中线放样。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分为直线隧道和曲线隧道两种,当曲线隧道长度在直线隧道长度一半左右,且开挖洞口高程在5000m以上时,需要开展相应的高程测量工作,以促进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3、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中线法。
在采用中线法前需要先测设洞内线路中线点的平面位置,并在确保校验中线与相邻路线衔接合理性的基础上,开展引测进洞及中线测设。
该方法通常被应用在不超过1000m和500m的直线和曲线隧道中。
(2)精密导线法。
在应用该测量方法时,需要将导线架设在洞口两端位置。
水平角测量工作中,通常会使用观测法来加强测量的准确性。
在观测过程中,如果发现角度呈现两个不同的方向,则要采用奇偶数测会法的方式进行科学测量,以此来加强测量的准确性。
而在导线业内计算过程中,一般则会使用严密平差法的方式来保证计算有效性。
这时隧道的外导线需要设置成一个闭合环形式,并确保环内的导线数量在4~6条,这样才能够将隧道口两端的控制点有效纳入导线环内,以提升计算的准确性。
(3)三角网法。
在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时,主要采用的是三角锁的形式。
在直线隧道中,三角点的设置应沿着中线布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三角点上均设置相应的三角锁,减少横线贯通误差的产生;而曲线隧道中,需要沿着两侧洞口连线方向设置,避免贯通误差的形成。
4、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洞外高程测量工作主要是对洞口一侧到另一侧的距离实行测量。
在闭合高程段的测量时,要求施工人员合理设置段高,调整路基段,使其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与周边线路有效结合,以增大测量的精准度,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保障。
水准测量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都是隧道工程中高程测量经常使用的方法,尤其对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测量来说,其有着显著效果。
5、进洞关系计算和进洞测量
进洞关系计算和测量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对隧道中心线及洞外平面控制点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明确引测进洞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而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充足依据,加强施工方案制定的合理性,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
量。
进洞关系计算和测量工作的开展可以对隧道工程中中心线与控制网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表述,便于施工人员后续作业的开展。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其也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保证开挖等作业进展的有效性。
在进洞测设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极坐标法的形式,确保现场测设的准确性。
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先将隧道的中线控制桩设置在洞外平面控制网中,之后再采用相应的测量方式,进行坐标的准确定位。
通过点坐标及洞内中线点坐标,实行极坐标的反算,得出较为准确的放样数据,为测设提供帮助。
6、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导线设置过程中要对周边环境实行检查,减少不良因素对导线性能的影响。
同时导线设置还能保证良好的视野,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控制点之间的视线距离要控制在0.5m以上。
导线在架设过程中,应根据隧道的曲直情况合理控制边长情况,一般直线隧道中导线边长在200m左右,曲线隧道则为70m。
(3)导线埋设深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并在布设完成后,利用铁板进行覆盖,以保证导线质量,减少损毁情况的产生。
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标记,便于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
(4)对于导线角的测量可采用双照准法,且要对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实行合理的调试,以免误差的生成。
(5)对洞外引向洞内的角进行测量时,应在晚间或者无阳光的条件下进行,避免折射对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6)对洞内导线测量数据予以反复对比和分析,并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7)在新测量点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原有的导线点,在确认原有导线点无问题的情况下,方能开始新点的测量。
7、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就是对洞内所有高程控制点实行测量,以此为依据为洞内高程放样提供帮助。
在洞内高程控制点的设置上,应将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设定在200~500m。
控制点的设置可以在导线上,也可以在底板等较为坚硬的结构上,这样能够减少测量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不同,其采用的测量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如三等高程测量可以采用水准测量方式,四等以上的高程测量则可以采用光电测距三角测量方式。
另外,除了这些常规方法,还会采用倒尺法完成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减少施工对测量的干扰,保证测量精准度。
结束语
隧道测量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确保测量成果和桩位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实行施工过程的测量监控与复核,及时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标高、中线等的要求,且及时反馈信息,进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凡顺,裴阳.地质找矿中GPS技术的应用剖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
[2]张天奇.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难点和技术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