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超声成像技术课件

医学超声成像技术课件
1540
头颅骨
3360
3. 声压与声强
(1)声压。 对于一无吸收介质的平面波,有波动时压强的最大值与没有波动作用时各点压强的差值称为压强振幅,由式4-2确定: (4-2) 式4-2表明,声压振幅与介质密度、质点的振动速度(简称振速)的最大值及波速c成正比。
20.00
1.6

41.00
1.0
系统原理:利用超声波在传播路线上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能发生反射的物理特性检测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接收放大和信号处理,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 脉冲回波成像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 换能器、信号处理部分、显示和记录部分。
4.2 医学超声成像技术
4.2 医学超声成像技术
四维医学超声成像技术
图4-7 四维医学彩色超声诊断仪实物
图4-8 四维医学彩色超声诊断仪显示图像
4D医学彩色超声成像技术同其它超声诊断过程相比,主要是可以实时的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动态运动。
眼球玻璃体液
0.10
6~30
血液
0.18
10
脂肪
0.63
0.8~7.0
延髓(顺纤维)
0.80
1.7~3.4
脑组织
0.85
0.9~3.4
肝脏
0.94
0.3~3.4
肾脏
1.00
0.3~4.5
脊髓
1.00
1.0
肌肉(顺纤维)
1.30
0.8~4.5
颅骨
声阻抗和电学中电阻抗相似,声压相当于电压, 声速相当于电流强度。
4.声阻抗
表4-2 人体组织及相关物质的声阻抗
介 质

超声成像原理课件

超声成像原理课件
这与脉冲宽度有关(脉冲宽度=脉冲时 间×超声声速=波长),宽,则分辨率下降。 只有当两个障碍物(或病灶)相距大于脉冲 宽度的1/2时,超声才能分别产生两个回声。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38
2、侧向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 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上 的分辨力。能分辨相邻两点 (两个病灶)间的最小距离。
13
超声仪器
探头原理
定义:是将电能转换成超声能,同时将也可将超声能转 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
2024/6/7
2006年6月5日星期一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收超声能 超声,转利 声能利换用 。量用成逆
转正超压 换压声电 成电能效 电效发应 能应射将 接将超电
14
14
超声场特性 P171 1、声轴 2、声束 3、束宽 4、近场及特性 5、远场及特性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39
(3)横向分辨率(厚度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 平面上,在探头短轴方向的 分辨力。为与侧向分辨力在 一平面上,是相互垂方向轴 线上的分辨力。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40
谢谢各位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8
超声原理
彩色编码技术是由红、蓝 、绿三种基本颜色组成,当频 移为正时,以红色来表示,而 兰色则表示负的频移。
图像特征
2024/6/7
在显示屏上以不同彩色显示不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同件的血流方向和流速。 P1899
9
超声仪器
探头原理
----压电效应P169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课件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课件
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03
加强对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更多医生和患者了解其优势和应用范围,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回顾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医学超声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势
超声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成像技术包括A型、B型、M型和多普勒等多种类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4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1
医学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2
3
医学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20 MHz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和探查深度进行调整。
频率
超声波的波长与其频率成反比,越高的频率波长越短。
波长
医学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约为1540 m/s。
声速
换能器
超声探头内的压电晶体将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同时接收超声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第四阶段
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遇到不同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反射波和透射波,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态的图像。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
医学超声成像主要分为A型、B型、M型、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等类型。其中,B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医学超声成像分类
医学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分类
02
二维医学超声成像技术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二维图像进行重建,得到立体的人体结构图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三维超声成像
实时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图像,可用于指导手术操作和监测治疗过程。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三维医学超声成像技术
03
其他应用

《医学超声》课件

《医学超声》课件

05
CHAPTER
医学超声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医学超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医学超声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超声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包括高频超声、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为医学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医学超声的发展趋势
未来医学超声将更加注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同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 准确的诊断依据。
原理
医学超声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 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 接收和处理回声信号,形成图像,以 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医学超声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病变
医学超声能够早期发现病变,提高疾 病的诊断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 治疗。
动态监测病情
无创、无痛、无辐射
医学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小,尤 其适用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THANKS
谢谢
医学超声报告的书写规范与要求
医学超声报告的书写规范
医学超声报告是医生对超声检查结果的详细描述和诊断意见。书写报告时应遵循一定的 规范,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查部位、仪器型号和参数、图像采集和描述、诊断意见等
部分。
医学超声报告的书写要求
医学超声报告的书写要求准确、清晰、完整。医生应使用专业术语,准确描述病变特征 ,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性陈述。同时,报告应条理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以便为临床
总结词
通过展示典型病例,深入剖析超声诊断的原理、方法和 技巧。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如腹部肿块、心血管疾病等, 介绍病例的超声图像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分析 病例中涉及的超声诊断原理、技术和方法。
医学超声实践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医学影像学课件超声成像

医学影像学课件超声成像
卵巢肿瘤诊断
通过超声成像可以明确卵巢肿瘤的 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心血管疾病诊断
心瓣膜病诊断
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 心脏瓣膜的形态和功能,诊断 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
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确诊大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
医学影像Hale Waihona Puke 课件超声成像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 超声成像技术 • 临床应用 • 医学影像学中超声成像的优缺点 • 相关技术和未来发展
01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频率范围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000赫 兹(Hz)至1,000,000赫兹(Hz) 之间。
糖尿病并发症诊断
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显示糖尿病患者 的血管病变和下肢动脉狭窄等情况 ,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和预 防。
其他疾病诊断及辅助诊断
腹部疾病诊断
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腹腔内 的脏器和病变情况,有助于腹 部疾病的诊断,如肝囊肿、胰
腺炎等。
浅表器官疾病诊断
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 浅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如眼 睛、肌肉、骨骼等,有助于浅 表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D/4D超声、高分辨率超 声、超声分子成像等。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医学影像分析 等。
远程会诊和培训
通过云平台实现医学影像 的远程诊断和医生培训。
技术前沿
医学影像组学
利用大样本医学影像数据,挖掘疾病早期特征和疗效评估指标。
功能成像
研究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的无创检测技术。

2024版超声医学PPT演示课件

2024版超声医学PPT演示课件

应用
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和评估,如心肌肥厚、心 脏瓣膜病等。
优点
能够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 运动状态,对心脏功能的 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局限性
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对心脏位置和形态的变异 适应性较差。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原理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检测血流 中红细胞散射的超声波信号,获得血
流的速度、方向和分布等信息。
胰腺疾病 介绍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包括胰腺形 态、回声改变及周围血管情况等方面。
甲状腺疾病
分析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疾病的超声特征,并结合甲 状腺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操作演示
01
操作前准备
介绍穿刺活检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知情同意书签署、器械
准备等。
02
临床应用 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 值,可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变的空间结构和手 术方案的设计。
技术优势 提供立体的病变模型,有助于医生对病变的全面 认识和准确评估,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06
超声医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常见疾病超声诊断案例分析
肝囊肿
01
通过超声图像展示肝囊肿的典型表现,包括囊壁薄而光滑、内
01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并在人体组织内传播。
02 超声波的反射与散射
遇到不同声阻抗的组织界面时,超声波会发生反 射和散射。
03 超声波的接收与处理
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经过处理以图像或数据 形式显示。
02
超声诊断技术
B型超声诊断技术
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散 射等物理特性,通过接收和处理回声 信号,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二维图像。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超声波在人体中传播时产生的现象
1、反射:大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反射现 象。
2、全反射:全反射发生时不能使声束进 入第二介质,而出现“折射声影”。
3、折射:由于人体各种组织、脏器中的 声束不同,声束在经过这些组织间的大 界面时,产生声束前进方向的改变,称 为折射。
精选
17
精选
18
4、散射: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现 象。散射无方向性。
(1)A型:基本已淘汰。 (2)B型:为辉度调制型。也称二维超声。
一个平面由X轴和Y轴形成的坐标表 示,Y轴代表时间,X轴代表范围。将单 条声束传播途径中遇到各个界面所产生 的一系列散射和反射回声的强度,在示 波屏时间轴上以光点的辉度表达。声束
精选
24
顺序扫切脏器时,每一单条声束线上的光点群 按次分布在X轴上,形成一切面声像图。
1、波长:λ 2、频率:f 3、声速:c。声波在人体中平均速度为
1540m/s 三者关系:c=λ*f
精选
11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
1、密度: 2、声速: 3、声阻抗(Z):介质的密度( ρ )与介质
中声速( c )的乘积。 即:Z=ρ×c (Kg/m2·s)
精选
12
声阻抗是超声诊断中最基本的物理量, 声像图中各种回声图像都主要由于声阻 抗差别造成。
5、衍射:又称绕射。超声波通过一到两 个波长的物体,其传播方向将偏离原来 的方向。
精选
19
6、衰减:吸收、散射、声束扩散 7、多普勒效应(Doppler效应): 8、非线性传播:
精选
20
(六)超声图像形成
超声传播系通过介质中粒子的机械振动 进行的,它不同于电磁波,故在真空中 不能传播。
Doppler于1842年首先提出,用于阐明振 动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所 接受的振动频率因为运动而发生改变的 物理现象。

医学影像学课件超声成像

医学影像学课件超声成像

浅表器官超声成像
总结词
用于检查甲状腺、淋巴结等浅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详细描述
浅表器官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浅表器官的检查。通过高频超 声探头,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淋巴结等浅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诊断浅表器官疾病具有重要 的价值。
肌肉骨骼超声成像
总结词
用于检查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部位的形态和结构。
无创无痛
常规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法,对人体无任何伤 害。
适用范围广
常规超声成像技术适用于 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检 查,如腹部、妇科、心血 管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血流检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检测组 织中的血流速度、方向和血管分布情 况。
定量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可以对血流 进行定量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 据。
未来超声成像技术的展望
新型探头材料和设计
研发更先进的探头材料和设计,以提高 超声波的穿透力和分辨率。
实时动态监测
实现实时动态的超声成像监测,为手 术导航、介入治疗等领域提供更有效
的支持。
个性化成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超声成像方案,提高诊断的针对性和 准确性。
跨界融合创新
推动超声成像与其他领域(如生物学 、物理学)的跨界融合创新,开拓超 声成像技术的更多应用领域。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是医学影像学中常 见的案例,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 地观察肝脏内部结构,为诊断提供有力 依据。
VS
详细描述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超 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大小 、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 超声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肝血管瘤 的回声、血流情况等特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对肝血管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电路更复杂,成本更高。
医学PPT
29
▪ 2、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

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就是将探测深度分成
若干 ,只对每个段分别进行聚焦,接收时只取每
个焦区的回波信号,最后将各段焦区的回波信号迭
加合成一行回波信号。

优点是:分段数少,延迟线分段段数少,操
作简便,成本低。

缺点是:成像速度慢,精度低。
医学PPT
12
二尖瓣血流 CDFI
二尖瓣血流-PW
医学PPT
13
声束的聚焦
要提高超声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力,除了对线阵 探头实施多振元组合发射外,还需要对超声进行聚焦, 使声束变细,使强度聚焦收敛,提高声束的穿透力和 回波强度,从而提高灵敏度和分辨力 声束聚焦分为:
1、声学聚焦 2、电子聚焦
医学PPT
医学PPT
2
医学超声波诊断仪
A型超声波诊断仪 M型超声波诊断仪 B型超声波断层显像仪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成像仪与彩超 超声三维成像系统(超声CT)
医学PPT
3
A型(超声示波法)
❖机理: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 ❖特点:一维波形图,不直观 ❖用途:鉴别液、实性包块,测距
目前临床不再使用
医学PPT
4
▪ 显示特点:探头不 动向人体反射并接 收声波,根据回波 出现的位置,回波 幅度的高低、形状、 多少和有无,确定 被检体病变或解剖 部位的信息,但特 异性不突出,还缺 乏解剖学特征。
15
一.凹面晶体
用这种聚焦方式,焦点的声束比较细,横向分辨性 能好.但是,一旦偏离聚焦范围,声束比未聚焦的 还粗,因此,采用这种聚焦型探头,要注意聚焦 范围的深度、一般可分成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路 离3个档次。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声学聚焦
与光学聚焦原理类似,在平面晶体表面附加声学 透镜,可使超声波束汇聚到一点,即焦点.焦点深 度,即焦距。由声学透镜曲率半径、超声波在声 学透镜中的传播速度和人体中声速所决定.
延时量的计算: 分别为L1,L2,L3,焦距F=35cm,阵元间距d=0.5mm,由
图可得 L1=3.5d=3.5×0.5=1.75mm L2=2.5d=1.25mm L3=1.5d=0.75mm
医学PPT
22
医学PPT
23
▪ 设声速c=1540m/s
▪ 则第1号振元与第2号振元的相差延时量为:
医学PPT
18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0
1、电子聚焦
▪ 对线性换能器
阵的各阵之上加 上适当延时的激 励脉冲,则可在 预定的距离上获 得聚焦波。
医学PPT
21
二、电子聚焦 所谓电子聚焦,就是控制各振元的相位,使其发射的超声
束在焦区得到同相相长加强,达到聚焦的目的,实际上是通 过控制延时达到控制相位的。
医学PPT
5
进 中底

波 线波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M型(超声扫描法)
❖机理: 以单声束取样,获得活动界面回声, 再以慢扫描方式展开
❖特点:一维-时间运动曲线图 ❖用途:分析心脏和大血管的运动幅度
医学PPT
8
M型曲线图
医学PPT
9
B型(超声显象法)
❖机理: 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 用切面显示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
14
超声波束处理技术
在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时.采用多种波束处理技术, 使主波束变窄,旁瓣变小.现在,先进B超设备中 已采用的具有实际效果的波束处理方法有:(l)使晶 体表面凹陷;(2)采用声学透镜聚焦;’(3)可变孔径;(4) 电子聚焦;(5)动态聚焦;(6)实时动态聚焦;(7)动态 变迹等.
医学PPT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
医学PPT
1
3.4 超声波成像原理
超声波成像技术
超声波探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于回波扫描的超声探 测技术和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超声探测技术。 基于回波扫描的超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解剖学范畴的检测、 了解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超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了解组织器官的功 能状况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生理病理状况,如观测血流状态、 心脏的运动状况和血管是否栓塞检查等方面。
❖特点:二维断面图像,灰阶/彩阶 实时显示,直观
❖用途:及其广泛
医学PPT
10
肝脏B超
心脏B超
医学PPT
11
D型(超声多普勒法)
❖机理:利用Doppler原理对心血管内血流进行探测分

❖频谱多普勒(PW+CW)
以频谱曲线显示,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彩色编码实时显示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

1、等速动态电子聚焦

2、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

医学PPT
28
▪ 1、等速动态电子聚焦

等速动态电子聚焦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以一
定的速度改变发射和接收的延迟时间,使焦点随发
射波和接收同步移动,使整个深度的所有位置,都
有良好的横向分辨力,显然这种聚焦最为理想,但
由于焦点移动速度快,延时分级细,延时程度高,

但可以TV方式显示,以慢入快出的方式对存
贮器进行续写,并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从而就得稳
定清晰图像。
医学PPT
30
医学PPT
医学PPT
26
统的分辨力,需要进行聚焦,焦
区以内的声束变细了,确实提高了分辨力,但焦区
以外,声束不仅没有变细,反而变得更粗了,焦区
以外的分辨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变得更差了,
因此需要整个穿透深度上都要进行聚焦,使整个深
度上的分辨力都得到提高。
▪ 动态电子聚焦又分为:
τ1+τ2
▪ τ2=13.9+9.27=23.17ns
▪ 4、5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 τ3=Δτ1+Δτ2+Δτ3=27.81ns
▪ 那么延时量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延迟线来实现的。
医学PPT
24
cm(1[1(nFd)2]12)t0
医学PPT
25
三 聚焦探度和焦点直径
在聚焦点,声束宽度最小。在焦点附近一个有限 的范围内,聚焦声束宽度小于同一阵列换能器同 时被激励,即未聚焦时所产生的声束宽度。离焦 点越远,聚焦声束宽度越宽,直至大于同一阵列 换能器未聚焦声束宽度。

Δτ1=ΔS1/c=0.02141/1540×103=13.9ns
▪ 同理2号振元与3号振元之间的延时量为:

Δτ2=ΔS2/c=9.27ns
▪ 3号与4号振元延时差为: Δτ3=ΔS3/c=4.64ns
▪ 设第1号及第8号振元无延时,则2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τ1=13.9ns
▪ 3、6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