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免疫学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课件

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作 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为疫苗设计 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针对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特异性抑制剂或激 动剂的研发,将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和肿瘤提供新的药物候选。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 分子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免疫应答和细胞信号转导 方面的机制。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实验室还利用单克隆抗体、基因敲除小 鼠等工具,进一步揭示了白细胞分化抗 原和黏附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
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实验室研究的深入,白细胞 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临床应用
价值逐渐被发掘。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针 对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 单克隆抗体已经应用于临床试验,
分类
白细胞分化抗原可以分为不同的 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分化抗原、 髓样细胞分化抗原和组织细胞分 化抗原等。
功能与作用机制
功能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免疫应答和炎症反 应中的关键分子,它们参与细胞的识 别、活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对维 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机制
白细胞分化抗原通过与配体分子的相 互作用,介导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信 号转导,从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 功能。
白细胞分化抗原通过与配体结合,触 发信号转导,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和 功能,进而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 和功能。
在免疫应答中的协同作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免疫细胞 的活化和功能发挥。
在抗原识别过程中,白细胞分化抗原通过与抗原的结合,触发免疫细胞 的活化,黏附分子则参与免疫细胞与抗原的黏附和信号转导,促进免疫
7.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CD3
2.CD4和CD8
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分 别结合MHC-II和MHC-I类分子; 提高TCR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促进信号转导
是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 志:CD4+;CD8+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 感染有关。
CD4分子结合的配体
3.CD79a/CD79b
4.BCR的共受体
1.熟悉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 的概念;
2.熟悉黏附分子的功能; 3.了解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
体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黏附分子 第三节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
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表面标志:指镶嵌在胞膜脂质双层结构中的
免疫应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 作用是由可溶性分子和细胞膜分子所介导。
介导免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可溶性分子主要是细胞 因子。
介导免疫细胞互相接触、相互作用的膜分子包括白 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MHC分子、TCR、BCR, 即免疫膜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由CD19,CD21,CD81 组成
CD21为CR2,配体为C3d, Ag-C3d将BCR与共受体 复合物交联;
CD19胞浆段发生磷酸化, 参与B细胞信号传递;
BCR共受体复合物可提高 BCR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二、免疫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
T细胞活化所需共刺激分子: CD28与CD80/CD86分子 CTLA-4(CD152)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 ICOS(CD278)
临床:1、高IgM综合征(HIGM):CD40L突变引起的X—伴性免疫缺陷病 表现为高IgM, 低或无IgG、IgA和IgE,缺乏T、B细胞的回忆 反应(CD40L基因定位于X—q26.3-27.1) 2、SLE、MS、IB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CD40L表达升高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 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由细胞 因子等其他活性分子的介导。
这些细胞外表的功能分子又称细胞外表标 志〔cell surface marker〕分子。
CD30、CD32〔FcγRII〕、 CD45RA、CD45RO
CD18〔整合素β2〕、CD29〔整合素β1〕、CD54〔ICAM-1〕
CD25〔IL-2R〕、CD95〔Fas〕、CD178〔FasL〕、CD183〔CXCR3〕、CD184 〔CXCR4〕、 CD195〔CCR5〕
CD105〔TGFβRIII〕、CD106〔VCAM-1〕、CDCD
包括 VLA - 1~ VLA-6,可表达于各类细胞外表,在丝裂原或同种异体抗原激活 T 细胞 后 2 ~ 4 周才出现,故名 VLA
• 白细胞粘合分子亚家族〔 2〕:
• LFA-1:参与CTL、NK、LAK细胞的杀伤作用, 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 ADCC 效应
• Mac-1:即CR3,参与补体结合和调理吞噬作用 • P150/95:即CR4,参与黏附、趋化和吞噬作用
sLeX: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GlyCAM-1: 糖基化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1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和其他生物学系统中,许多 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与 Ig相似 的Ig 样V区或 C 区结构域,这些分子称 IgSF。 •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包括 ICAM-1〔CD54〕、 ICAM-2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C型凝集素超家族 整合素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了解
二、CD分子的概念、功能及应用
CD的概念:
缘由:原命名太乱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以单克 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 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其编码 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者,统 称为CD。 在许多场合下,单克隆抗体及其识别的抗原都用 同一个CD序号。 人CD的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可大致划分类
• • • • • • 整合素家族 integrin family 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family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粘蛋白家族 mucin-like family 钙粘素家族 cadherin family 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二)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family) 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炎症发生以及淋巴 细胞归巢 基本结构:跨膜分子 组成:L-、P-、E-选择素 配体:寡糖基团
3. 粘附分子的功能
①免疫细胞 识别:辅助 受体,协同 刺激或抑制 信号
CD28 --- B7 CD2 --- CD58 LFA-1* --- ICAM CD4/CD8 --- MHC-Ⅱ/MHC-Ⅰ
免疫细胞膜分子的种类相当繁多,主要有T细胞 抗原识别受体(T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BCR),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抗 原,粘附分子,促分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的Fc段受体,以及其它受体和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是两类重要的免疫细 胞膜分子。
医学免疫学:6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ICAM 表达
血液中的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加重病变损伤
治疗设想:阻断AM分子与AM配体结合 采用抗LFA-1、抗ICAM-1、抗LM抗体治疗
结果: 类风关、支气管哮喘获满意效果。
27
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由于型别众多 (100多型),难以预防。
发现:90%以上型别的鼻病毒均能与宿主细胞 膜上的ICAM-1结合,感染致病。
整合素家族
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 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以形成 整体。
14
整合素家族分子结构
15
整合素家族主要成员
VLA4 -----VCAM1 LFA1 ----- ICAM1、2、3
Very Late Antigen ------VLA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
治疗设想: 采用可溶性ICAM-1或抗ICAM-1抗体 阻断鼻病毒与ICAM-1的结合,预防感冒。
28
肿瘤细胞
MHC TCR 肿瘤抗原
CTL
CD28
导入B7基因
MHC TCR
肿瘤细胞
肿瘤抗原
CTL
B7 CD28
29
AM检测
主要通过细胞膜上及循环中的可溶性AM分子,以了 解疾病的进展,估计预后。
VCAM (内皮、上皮、DC、Mφ): 肿瘤:卵巢、胃肠道、肾、膀胱 败血症休克、肾功能损伤、SLE、类风关
CD79a/CD79b B细胞
与BCR构成:
Igα/Igβ
浆细胞
BCR-Igα/Igβ 参与信号传导
CD21 CR2
EBV受体 B、DC iC3b、C3d 与信号传导 上皮细胞 EBV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2. 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CD95(Fas) 与 CD178(FasL) 结合,介导细胞 凋亡.
黏附分子的概念及分布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
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也可成为 可溶性的黏附分子.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1. 构成IgFc段受体CD分子
CD64-FcγRⅠ、CD32-FcγR Ⅱ、 CD16-FcγRⅢ CD89-FcαR、FcεRⅠ、 CD23-FcεR Ⅱ 调节T,B细胞生长与分化 调节Ig重链的同种型转换 参与细胞间黏附作用 参与提呈抗原 产生可溶性Ig结合因子 介导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urface marker)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LDA)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参与免疫应答的CD分子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CD28/B7介导的共刺激作用:T细胞活化 CD152 / B7 介导的负调节作用: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反映了精 细的免疫调节。
CTLA-4调控T细胞的活化
2.CD40与CD154(CD40L)
CD40与CD40L结合,是B细胞活化所必需的 协同刺激分子
Bidirectional B cell-T cell interactions
2.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7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粘附分子

整合素分子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一 种整合素可分布于多种细胞,同一种 细胞也往往有多种整合素的表达。
18
二、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的基本结构
选择素为跨膜分子,
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表 皮生长因子(EGF)样结构域补 体调节蛋白(CCP)结构域
组成。
2019/9/21
19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的组成
2019/9/21
5
(一)与T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CD3 • CD4 • CD8 • CD2 • CD58 • CD28 • CTLA-4 • CD40L
2019/9/21
6
2019/9/21
7
(二)与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CD79α/CD79β • CD19 • CD21 • CD80/CD86 • CD40
• 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 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和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2019/9/21
15
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 molecules,CAM)
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2019/9/21
21
三、黏附分子的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信号
2019/9/21
22
2019/9/21
23
2019/9/21
24
2019/9/21
25
淋巴细胞归巢
• 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 向炎症部位迁移。
2019/9/21
免疫学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PPT课件

苗 $it的em作3用_c机{文制字,是为您疫思苗想的的研提发炼提,供为新了的最思终路呈和现方发法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5
$item5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6
$item6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5
总结与展望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在免疫细胞 的识别、活化、迁移和组织内定位等方 面发挥关键作用,对免疫应答和炎症反
0,3为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item3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5
$item5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粘附分子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白细胞在炎症部位 的聚集和损伤组织的修复。
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粘附分子可以与血管 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 。
粘附分子与免疫应答的关系
粘附分子在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
粘附分子还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影响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机制。
探索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一、填空题: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跨膜糖蛋白。
2.粘附分子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
3.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等
二、多选题:
[A型题]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
A.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
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C.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D.主要为TCR和BCR
E.
E.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2.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组成大多数是:
A.跨膜蛋白或糖蛋白
B.跨膜磷脂
C.跨膜化学基因
D.跨膜无机物
E.跨膜有机物
3.粘附分子的正确概念是:
A.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B.介导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
C.由活化的细胞分泌的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D.体液中正常存在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大分子系统
E.是一组广泛参与免疫应答并代表个体特异性的抗原分子
4.整合素家族得名是因为:
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整体
B.分子结构和肽链氨基酸组成与免疫球蛋白有一定同源性
C.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
D.介导同型细胞间相互聚集的粘附分子
E.以上都不是
5.Ig超家粘附分子具有:
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
B.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
C.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
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
E.与CKs相似的旁分泌作用特点
6.选择素分子的主要作用是:
A.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起始粘附
B.在炎症渗出中,介导白细胞穿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
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
D.主要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作用
E.主要介导淋巴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
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
A.成熟淋巴细胞向中免疫器官的迁移
B.淋巴细胞的一种定向迁移形式
C.淋巴细胞随血流到达全身器官
D.未成熟T细胞在可胸腺内从皮质移行到髓质
E.以上都不是
8.下列免疫分子中有粘附作用的分子是:
A.CD3
B.Igα
C.Igβ
D.SmIg
E.CD28
9.既作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44
10.归巢受体表达在:
A.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B.APC表面
C.血小板表面
D.红细胞表面
E.淋巴细胞表面
11.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起始粘附的是:
A.整合素家族
B.IgSF
C.选择素家族
D.Cadherin家族
E.以上都不是
12.选择素介导的起始粘附又称:
A.稳定粘附
B.免疫粘附作用
C.趋化作用
D.归巢
E.rolling
13.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
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
B.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
C.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D.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
E.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
14.介导起始粘附,分布在白细胞上的粘附分子是:
A.L-选择素
B.E-选择素
C.P-选择素
D.PNAd
E.CD11/CD18
15.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受体是:
A.FcγR I
B.FcγR II
C.FcγR III
D.FcεR
E.Fc R
16.下列哪项不是粘附分子的作用?
A.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B.参与炎症的形成
C.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D.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
E.参与血栓形成
[X型题]
1.关于CD分子的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参与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
B.参与炎症的发生
C.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
D.参与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
E.参与细胞的迁移
2.CD分子参与机体重要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包括:
A.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B.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
C.炎症的发生
D.细胞的迁移
E.免疫调节
3.在基础免疫学研究中CD主要应用于:
A.CD分子的基因克隆
B.新CD分子及新配体的发现
C.CD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D.细胞激活途径和膜信号的传导
E.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
4.粘附分子参与下列哪些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
A.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
B.细胞的伸展与移动
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
D.肿瘤转移
E.创伤愈合
5.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
A.CD2
B.CD4/CD8
C.MHCI/II类分子
D.VLA
E.B7
6.关于IgSF粘附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
B.其氨基酸序列与Ig有一定同源性
C.其识别的配体多为IgSF分子和整合素家族分子
D.MHC分子属于其成员
E.IgSF与Cadherin家族分子相互识别
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
A.淋巴细胞干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
B.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
C.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归巢
D.淋巴细胞再循环
E.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A型题]
1 E,
2 A,
3 B,
4 A,
5 A,
6 A,
7 B,
8 E,
9 E,10 E,11 C,12 E,13 A,14 A,15 C,16 D
[X型题]
1 ABCDE,
2 ABCDE,
3 ABCD,
4 ABCDE,
5 ABCE,
6 ABCD
7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