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蔬菜贮藏管理运销学

果品蔬菜贮藏管理运销学
果品蔬菜贮藏管理运销学

采后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

1.了解果蔬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

2.掌握果蔬采后的成熟与衰老、乙烯与成熟衰老、呼吸、蒸腾、休眠等生理作用的基本理论3★认识各种生理作用与果蔬贮运的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延缓果蔬成熟衰老进程对延长果蔬贮藏寿命是很重要的?

当果蔬充分成长后,便进入成熟阶段。果蔬的成熟无论对采后生理还是对果蔬贮藏保鲜实践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研究果蔬的成熟与衰老问题,了解其发生的内在原因、推动力和进程,有助于采用人为的手段来控制其成熟与衰老的进程,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2.论述果蔬的呼吸作用对于贮藏保鲜的意义。

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的一个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一方面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另一方面,如果呼吸作用过强,则会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地被消耗,含量迅速减少,果蔬品质下降,同时过强的呼吸作用,也会加速果蔬的衰老,缩短贮藏寿命。此外,呼吸作用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他们是进一步合成植物体内新的有机物的物质基础。当呼吸作用发生改变时,中间产物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他物质代谢过程。因此,控制采后果蔬的呼吸作用,对研究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有着重要意义。

(1)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进一步合成新物质的基础。

(3)呼吸作用过强,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消耗,含量迅速减少,果蔬品质下降;且过强的呼吸作用,会加速果蔬衰老,缩短贮藏寿命。

3.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实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在贮藏实践上有哪些措施可调控果蔬采后的呼吸作用。

(1)内源乙烯的产量不同: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产生微量的乙烯。然而在完熟期内,跃变型果实所产生乙烯的量比非跃变型果实多得多,而且跃变型果实在跃变前后的内源乙烯的量变化幅度很大。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没有产生上升现象。

(2)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不同:对跃变型果实来说,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期处理才

有作用,可引起呼吸上升和内源乙烯的自身催化,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虽停止处理也不能使呼吸回复到处理前的状态。而对非跃变型果实来说,任何时候处理都可以对外源乙烯发生反应,但将外源乙烯除去,呼吸又恢复到未处理时的水平。

(3)对外源乙烯浓度的反应不同: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使跃变型果实的呼吸跃变出现的时间提前,但不改变呼吸高峰的强度,乙烯浓度的改变与呼吸跃变的提前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对非跃变型果实,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提高呼吸的强度,但不能提早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

(4)乙烯的产生体系不同:非跃变型只有乙烯合成系统I而无乙烯合成系统II,跃变型果实两者都有。

呼吸作用的调控:

(1)在不出现冷害的前提下,果蔬菜后应尽量降低贮运温度,并且要保持冷库温度的恒定;(2)稍干燥的环境可以抑制呼吸;

(3)适当降低贮藏环境氧气的浓度或适当增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有效降低呼吸强度和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

(4)避免机械损伤。

4.阐述乙烯对果蔬成熟衰老的影响。

乙烯是一种调节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植物激素。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会产生微量乙烯,在果实未成熟时乙烯含量很低,在果实进入成熟时会出现乙烯高峰,与此同时果实内部的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有色物质和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果实硬度和叶绿素含量增中,果实特有的色香味出现。

5.叙述乙烯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及其有关的影响因素。

主要合成步骤:蛋氨酸(Met) → S-腺苷蛋氨酸(SAM) →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 →乙烯。植物体内的蛋氨酸首先在三磷酸腺苷(ATP)参与下转变成SAM,SAM在有氧及其他条件满足时转化成ACC和甲硫腺苷(MTA),ACC在氧气和ACC氧化酶(ACO)催化下转化成乙烯。

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1)乙烯对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乙烯对乙烯的生物合成作用具有二重性。乙烯既可自身催化,也可自我抑制。用少量的乙烯处理成熟的跃变型果实,可诱发内源乙烯大量增加,提早呼吸跃变,乙烯的这种作用称为自身催化。

(2)逆境胁迫刺激乙烯的产生:逆境胁迫可刺激乙烯产生。胁迫的因素包括机械损伤、高温、低温、病虫害、化学物质等。胁迫因子促进乙烯合成是由于提高了ACC合成酶的活性。低温胁迫对冷害敏感的植物内源乙烯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钙离子调节:采后用钙处理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减少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软化。(4)其它植物激素对乙烯合成的影响: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影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是几种激素平衡的结果。果实采后,GA、CTK、IAA含量都高,组织抗性大,虽有ABA和乙烯,却不能诱发后熟,随着GA、CTK、IAA 逐渐降低,ABA和乙烯逐渐积累,组织抗性逐渐减小,ABA或乙烯达到后熟的阈值,果实后熟启动。

6.为什么说温度是影响果蔬水分蒸腾的主要因素?

温度变化主要是造成空气湿度发生改变而影响到表面蒸腾的速度。温度高时,饱和湿度高,饱和差就大,水分蒸散快。此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产品的新陈代谢旺盛,蒸腾也加快。

7.分析机械损伤对果蔬贮藏的有害影响。

机械损伤会导致产品外观品质下降,促进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量增加,加速了果实的成熟与衰老。此外,果蔬机械损伤后,易受真菌和细菌浸染,真菌细菌本身产生大量的乙烯,又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机械损伤会加速果蔬失水,导致营养损耗,影响果蔬的品质。

8.阐述休眠现象对某些蔬菜贮藏的有利作用。

在休眠期中,果蔬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营养物质消耗和水分蒸发都很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能增加蔬菜的抗病性,延长贮藏时间。

第三章影响果品蔬菜贮藏性的因素

了解果品蔬菜贮藏效果的好坏乃至贮藏成败与否,除与采收、分级、包装、贮藏管理等采后技术密切相关外,而且还受产品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的生态条件、田间的农业技术措施等采前因素的制约,从而认识到果品蔬菜的贮藏保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思考题

1.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内在因素、生态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各有哪些?

内在因素:种类和品种、采收成熟度、田间生长发育状况(1.树龄树势2.果实大小3.植株负载量4.结果部位);

生态因素:温度、光照、降雨、土壤、地理条件(纬度、地形、地势、海拔高度);

农业技术因素: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

2.为什么说果蔬贮藏保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因为它涉及到园艺产品从种植到采收再到运输以及预处理等整个过程都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最后的保鲜效果。如种植过程氮肥使用过多,容易腐烂,不耐贮藏。采收造成伤口,容易腐烂,不易贮藏。运输过程温度高,时间长都可以导致产品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保证有好的保鲜效果。所以说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果蔬采收和采后进行分级、清洗、包装、催熟、预冷、晾晒等处理的作用及一般技术要求,认识到果蔬的耐藏性、商品质量与采收及采后各项处理有密切关系。

1.结合具体的果蔬种类,谈谈采后提高其商品质量的措施。

果蔬的采后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冲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包括分级、清洗、包装、预冷、贮藏、催熟等。

2.果蔬的采收成熟度如何确定?采收成熟度对果蔬有哪些影响?

3.叙述柿子脱涩的机理及方法。P93

4.影响果蔬预冷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预冷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影响因素:制冷介质与产品接触的程度、制冷介质和产品间的温差、制冷介质的周转率、制冷介质的种类

常用方法:自然冷却(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散热效果还是明显的)、水冷却(降温速度快,产品失水少,需要加防腐剂,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空气冷却(风冷)(1.冷库空气冷却2.强制通风冷却)(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果蔬,预冷后不可搬运)、真空预冷(适用于比表面积大的果蔬,冷却速度极快,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

5.果蔬保鲜允许使用的农药(防腐剂、保鲜剂)有那些?其残留量是多少?怎样安全使用?常用防腐剂:山梨酸(用于采浸洗和喷洒,一般使用浓度为2%)、氯气(0.1—0.2%,被水冲洗后残留量很少) P86-88

常用保鲜剂:二氧化硫(0.3%,在葡萄保鲜中效果最好)

第五章

1.简述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

2.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公路运输:成本高、运量小、耗能大。但灵活性强、速度快、适应地区广。

铁路运输:运输量大、速度快、运输振动小、运费较低(高于水运)、连续性强,适于长途运输。缺点是机动性差。

水路运输:运输量大、成本低、行驶平稳。但手自然条件限制较大,运输的连续性差,速度慢。

航空运输:速度快、装载量小。运价昂贵,适于运输高档水果。

3.从采后生理角度阐述果蔬冷链流通的优越性。

这种冷链系统使果蔬从采后的运输、贮藏、销售,直至消费的全部过程中,均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果蔬的品质。

低温条件是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蒸腾失水,减缓了果蔬的成熟与衰老,增加了果蔬的贮藏期,同时也使得品质得到较好的保护。

4.果蔬运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运输的果蔬质量要好,包装要规范

(2)装运要迅速,避免挤压,堆码要稳固,不宜混装

(3)最好预冷后用冷藏车运输

(4)到达目的地要迅速转入冷库或进入销售冷链或加工

(5)运输工具要认真清洁,彻底消毒,确保卫生

第六章

1.果蔬贮藏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一般有常温贮藏(简易贮藏、土窑洞贮藏)、机械冷库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

简易贮藏的特点是:场所结构简单,费用较低,可因地制宜进行建造。

土窑洞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不占地、贮藏效果好、有完整的通风系统。

机械冷库贮藏特点:满足人工口年改制温度和合湿度的条件,可周年使用,贮藏效果好。

2.机械冷库和气调库贮藏管理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

机械冷藏库管理:

温度:冷藏库温度管理的原则是适宜、稳定、均匀及产品进出库时的合理升降温。温度的监控可采用自动化系统实施。

相对湿度:对绝大多数新鲜果品蔬菜来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95%,较高的湿度条件对于控制果品蔬菜的水分蒸腾、保持新鲜十分重要。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即库内外进行气体交换,以降低库内产品新陈代谢产生的C2H4、CO2等废气。通风换气应在库内外温差最小时段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每间隔数日进行一次。库房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和防虫防鼠:硫磺熏蒸、福尔马林熏蒸、过氧乙酸熏蒸、0.2%过氧乙酸或0.3%~0.4%有效氯漂白粉溶液喷洒

产品的入贮及堆放:堆放的总要求是“三离一隙”。“三离”指的是离墙、离地面、离天花板。“一隙”是指垛与垛之间及垛内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贮藏产品的检查:对于不耐贮的新鲜果蔬每间隔3~5d检查一次,耐贮性好的可间隔15d 甚至更长时间检查一次。

气调库管理:

气体的调节方法:自然降O2法(缓慢降O2法)、人工降O2法(快速降O2法)。人工降O2法避免了降O2过程的高O2期,比自然降法进一步提高贮藏效果。

塑料帐袋封闭前的预冷:果蔬装塑料帐袋前必须经过预冷处理,使产品温度达到或接近贮藏温度后,才可装入塑料帐袋、封闭。

温度、湿度管理:气调贮藏库的温度、湿度管理与机械冷库基本相同,可以借鉴。对于易发生冷害的果蔬,气调贮藏温度可提高1~2℃。塑料帐袋内湿度偏高,易发生结露现象,应注意克服。

3.说明贮藏库常用的清毒剂名称及其使用方法。

第七章

1.何谓果蔬的寄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果蔬采后在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

生理性病害:果蔬在采前或采后,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称为生理性病害。

2.诱发果蔬采后生理性病害的因素有哪些?

(1)收获前因素

a果实生长发育期间营养失调、b管理措施不当(施肥、灌溉、修剪、喷药等)、 c 采收成熟度不当、d气候异常

(2)收获后因素

a贮运温度不适、b湿度失调、c气体伤害(CO2中毒、低O2伤害、乙烯伤害、其他气体伤害)

3.常见果蔬采后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特点是什么?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苹果和梨害虫、柑橘害虫、白小食心虫等

被害果轻则表面不洁,造成孔眼。疤痕,重则将果肉内部蛀蚀一空,使其降低甚至失去食用价值。一些害虫还能传播疾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八章

1.苹果、梨、柑橘、葡萄、香蕉等常见果品的贮藏特性各有哪些?

2.常见果品贮藏保鲜的综合技术措施有哪些?

3.常见果品的贮藏方式及其管理技术要点。

第九章

1.分别说明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根茎类及瓜类蔬菜的贮藏特性。

2.从每一类蔬菜中各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蔬菜种类,叙述其贮藏保鲜的技术要点。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学 一、基本概念 成熟: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衰老:果实在完熟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衰亡民,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定义为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指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02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 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1、果品蔬菜的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果品蔬菜的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果品蔬菜的卫生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1)、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 (2)、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3)、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4)、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如何进行果品蔬菜的感官评价? (1)、颜色的评价;(2)、光泽的评价;(3)、汁液的评价;(4)、感官质地的评价;(5)、缺陷的评价;(6)、新鲜度的评价 5、我国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如何提高我国果蔬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 答(1)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涉及的限量指标少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对具体蔬菜品种的针对性 我国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残留的指标太少 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中农药的种类与发达国家差异大 我国蔬菜标准缺少贸易的因素 (2)1、加强有关农药毒性评价工作。 2、积极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标准,以适应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 3、学习发达国家利用WTO有关协议制定果蔬农药残留标准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教案 一、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定义:是研究园艺产品采收以后生命活动规律、贮藏保鲜方法、运输与销售技术与方法的学科。 性质:综合性的、应用性的学科。以采后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化工原理、建筑学、物理学及生物技术等多门学科。 意义:科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生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目前世界公认的四大危机①人口②食物③环境④能源。人口和食物之间的平衡问题。 ①增加园艺产品的产量 ①增加食物的供给 ②减少园艺产品的采后损失 ②控制人口的增长。 学习意义 园艺产业迅猛发展 园艺产品:水果、蔬菜及花卉。 果蔬是副食品、农产品,也是加工原料。 米袋子工程:解决全食和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解决居民的副食和营养平衡问题

在贮运过程中,有机酸含量下降,使糖酸比提高,果蔬风味变甜、变淡。食用品质与贮运性能也下降。故糖酸比是衡量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酸酚类物质:绿原酸、咖啡酸、阿酸、水酸。 ④果蔬的涩味 单宁类物质:0.25%左右可明显感受到涩味1~2%时会产生强烈的涩味。 未成熟的果蔬中单宁含量较高,成熟的果蔬一般为0.1~0.2% ⑤苦味 糖苷类物质 1.苦杏仁苷(少量治病) 桃、、杏、樱桃、苦扁桃、苹果等果核、果仁中。 2.黑芥子苷(抗菌剂;刺激剂;促进分泌消化液) 十字花科蔬菜中 3.茄碱苷(对人体有害,过多食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又称龙葵苷,茄科类物质、马铃薯块茎中 4.柚皮苷和橙皮苷(抗炎作用,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等药效) 柑橘类果实中,以白皮层、种子、囊衣和轴心部分为多。具有强烈的苦味 ⑥辣味物质 主要成分:酮、酚、醇 葱、蒜等蔬菜中辣味物质的分子中含硫,有强烈的刺鼻及催泪作用。 ⑦鲜味物质 氨基酸、酰胺和肽、谷氨酸、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钠、谷氨酰胺最为重要 注:谷氨酸钠和谷氨酸的水溶液加热至120℃或长时间加热会产生有毒的,无鲜味的焦性谷氨酸(据说致癌,但也有说无毒的) (二)营养物质 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淀粉、糖、蛋白质。 1.维生素 ①水溶性维生素 1.VirC:鲜枣、山楂、猕猴桃、番茄、辣椒较高。不稳定,高温有氧易分解 2.B1(硫胺素):豆类 3.B2(核黄素):番茄 ②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胡萝卜素) 胡萝卜、菠菜、杏、甜橙较耐高温 2.维生素P: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功能 柑橘、杏、柿子、香蕉、龙眼中含量较高。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资料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加工篇 名词解释 1.园艺产品加工:以园艺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加 工和精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2.食品败坏:广义地讲是指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性质和状态,而使质量变劣,不宜或不堪食用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变色、变 味、长霉、生花、腐烂、混浊、沉淀等现象。 3.水分活度:是指溶液中水蒸气分压(p)与纯水蒸气压(p。)之比,若以A。表示水分活度,则: A。=p/p。 4.烫漂:生产上常称预煮。即将已切分的或经其他预处理的新鲜果蔬原料放入沸水热蒸汽中进行短时间的热处理。 5.果蔬罐藏:是将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的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果蔬保藏方法。 6.加热致死速度曲线(活菌残存曲线)和D值:以每毫升中的芽孢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得到的一个近似 直线即为加热致死速度曲线。曲线斜率的倒数即为D值 (F值):表示杀菌效率值或称杀菌强度。即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条件下(121 C或100 C) 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孢所需要的时间(min)。 加热致死时间曲线:以加热致死时间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加热杀菌的温度为横坐标而 得近似直线图称之,图中曲线的斜率倒数为Z值。 7.商业无菌:是指罐头杀菌之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和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微生物。 8.果酒:是以果实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色、香、昧俱佳且营养丰富的含醇饮料。 果醋:是以果实或果酒为原料,采用醋酸发酵技术酿造而成的调味品。它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风味芳香,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9.果蔬糖制: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品的加工技术。 10.返砂:即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使其口感变粗,外观质量下降; 流汤:即蜜饯类产晶在包装、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吸潮,表面发黏等现象,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 11.果蔬干制:就是借助热能使新鲜果蔬中的水分蒸发,使水分降低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微生物因得不到营养,而呈被 抑制的状态,从而使果蔬于制品能够较长期保藏。 12.干燥速率曲线:是干制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物料绝对水分变化dⅥ,绝/dt,即干燥速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W绝/dt一, (£)于燥温度曲线就是干燥过程中果蔬的温度了’和干燥时间t之间的关系曲线,即7’一f(t)(图5~1的曲线3) 13.回软:又称均湿或水分的平衡。其目的是使制品变韧与水分均匀一致。 复水:是一个过程,指为了使干制品复原而在水中浸泡的过程。 14.无菌包装:是指食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新型包装方式。 15.均质:即将果蔬汁通过均质设备,使制品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破碎,使粒子大小均匀,使果胶物质和果蔬汁亲和,保持制品 的均一混浊状态。 16.冻结点: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是冻结点(冰点), 冷冻量:冷冻量包括产品冷冻时需要排除的热量,以及冻藏中冻藏库墙壁门窗的漏热和照明、机械等引进的热量, 冷藏连:在运输销售上,要应用有制冷及保温装置的汽车、火车、船、集装箱专用设施,运输时问长的要控制在一18。C以下,一般可用一15℃,销售时也应有低温货架与货柜。 17.重结晶现象:在冻藏过程中,未冻结的水分及微小冰晶会有所移动而接近大冰晶与之 结合。或者互相聚合而成大冰晶。但这个过程很缓慢,若库温波动则会促进这 样的移动,大冰晶成长即加快。这就是重结晶现象。 18.超微粉体:国外定义较严格并被较多采用的是粒径小于3弘m的粉体被称之为超细粉体。 19.蔬菜腌制:凡利用食盐渗入蔬菜组织内部,以降低其水分活度,提高其渗透压,有选择地控制微生物的发酵和添加各种配, 以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增强保藏性能,保持其食用品质的保藏方法,称为蔬菜腌制 20.速冻保藏: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使其达到长期保藏而较好保持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考试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就是果蔬在采收后,为了保持其新鲜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处理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其产物因呼吸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 呼吸热:呼吸热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除了维持生命活动以外而散发到环境中的那部分热量。 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呼吸强度:是衡量呼吸作用强度的一个指标,定义为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一定重量的果蔬产品吸收的氧气或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或者消耗释放呼吸热的量,有时也称呼吸速率。呼吸商(RQ):营养物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量的容积比值。温度系数: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时呼吸强度与原来温度下呼吸强度的比值即为温度系数,用Q10来表示,一般果蔬Q10=2~2.5。预冷:是采用一些技术措施,将采收的新鲜园艺产品在运输、贮藏以前迅速出去田间热,将产品温度降低到接近运输和贮藏要求温度的过程。低温伤害:包括冷害和冻害,冷害是冰点以上的不适宜低温对果蔬产品造成的伤害,冻害是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果蔬造成的伤害。集装箱:是一种货物运输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在途中转运时,不搬动容器内的货物,可以直接换装,已达到快速装卸;便于货物装满和卸完;具有1立方米以上的容积。贮运病害:指在贮运过程中发生、传播、蔓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侵染,但尚无明显症状,混进贮运过程中才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果蔬从采后的运输、贮藏、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均处于连贯的、适宜的低温条件下,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品质的流通措施。生理休眠:器官内在因素引起的休眠,是从块茎类产品表面伤口愈合、鳞茎类产品表面形成革质化鳞片开始直到产品

[VIP专享]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学 1、基本概念 成熟: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衰老:果实在完熟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衰亡民,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定义为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指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02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 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1、果品蔬菜的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果品蔬菜的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果品蔬菜的卫生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1)、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 (2)、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3)、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4)、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如何进行果品蔬菜的感官评价? (1)、颜色的评价;(2)、光泽的评价;(3)、汁液的评价;(4)、感官质地的评价;(5)、缺陷的评价;(6)、新鲜度的评价 5、我国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如何提高我国果蔬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 答(1)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涉及的限量指标少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对具体蔬菜品种的针对性 我国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残留的指标太少 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中农药的种类与发达国家差异大 我国蔬菜标准缺少贸易的因素 (2)1、加强有关农药毒性评价工作。 2、积极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标准,以适应国际贸易市场的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一、单选题(共20题,40.0分) 1、冷害对生物膜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透性增大 透性减小 膜龟裂 膜消失 标准答案:A 2、AVG、AOA能抑制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ACC合成酶 EYE形成酶系 蛋氨酸腺苷转移酶 丙二酰基转移酶 标准答案:A 3、细胞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干扰有机酸的代谢,特别是导致_______积累。柠檬酸琥珀酸 苹果酸 酒石酸 标准答案:B 4、果胶在蔬菜组织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原果胶 果胶 果胶酸 果胶糖 标准答案:C 5、下列设备属于制冷机械所需辅助装置的是_____。冷凝器 节流阀 油分离器 压缩机 标准答案:C 6、美国对园艺产品的分级标准是将其分为________等级。4级 3级 5级 6级 标准答案:D 7、大白菜种类中抗病性、耐贮性最差的是_________。抱头型 圆筒型 花心型 金字塔型 标准答案:C 8、苹果、梨最适宜的贮藏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0~1℃

5~10℃ 10~15℃ 15~20℃ 标准答案:A 9、下列化学物质中,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衰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KT BA GA ET 标准答案:D 10、下列果蔬中对冷害最敏感的是_________。苹果 桃 绿熟蕃茄 香蕉 标准答案:D 11、果实的致熟因子是______________。乙烯 乙醛 乙醇 乙酸 标准答案:A 12、造成果蔬灰霉病的病原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青霉属 核盘菌属 链格孢属 葡萄孢属 标准答案:D 13、已发现的冰核活性细菌的主要类群为_________________。假单胞杆菌属 梭状杆菌属 欧氏杆菌属 黄单胞杆菌属 标准答案:A 14、影响园艺产品贮运的最重要生态因素不包括_________。光照 水分 施肥 土壤 标准答案:C 15、冬季贮藏的马铃薯块茎,其_____________。淀粉含量增加 淀粉含量下降 蛋白质增加

果蔬运销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荔枝贮藏与运销的技术方案姓名:李涛 学院: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2 学号:115242605 指导教师:张辉职称:副教授2013年12月12日

荔枝贮藏与运销的技术方案 作者:李涛指导老师:张辉 摘要: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因杨贵妃喜食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关键词:荔枝贮藏运销技术方案 Litchi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Author:li tao guidance teacher:zhang hui Abstract:with banana,pineapple,longan,litchi is called"four big fruit in south China".Lychee is native to southern China,is a subtropical fruit trees,evergreen trees,about10meters high.Peel has scale porphyritic protuberant,bright red,purple.Pulp is produced when fresh translucent coagulate fat shape,taste sweet beauty.But not resistant to storage.Lychee is famous for Yang like eating,making Du Mu wrote"a ride the world of mortals gold smile,no one know is litchi to"of a sentence.In addition,each generation of scholars are also wrote a lot of poems about litchi.Litchi sex hot,feed more irritated easily,and can lead to"litchi disease".Solid wood,dark reddish brown, grain is refined,corrosion,has always been for the choice of material. Take more,rich in nectary,is important honey plant.Litchi taste sweet, sour,warm,into the heart,spleen,liver meridian;Pulp has to fill the spleen,liver,spleen blood tonic,temperature of painkiller,bushing sedative effect;The effect of qi,fights,the pain from nuclear;Can stop hiccups,check diarrhea,is intractable hiccups and even diarrhea of diet,at the same time with brain fitness,appetizing benefiting spleen,it helps to promote appetite. Keywords:litchi storage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前言:荔枝原产亚热带地区,但对低温不太敏感,能忍受较低温度;荔枝属非跃变型果实,但呼吸强度比苹果、香蕉、柑橘大1~4倍,荔枝外果皮松薄,表面覆盖层多孔,内果皮是一层比较疏松的薄壁组织,极易与果肉分离,这种特殊的结构使果肉中水分极易散失;荔枝果皮富含单宁物质,在30℃下荔枝果实中的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非常活跃,因此果皮极易发生褐变,导致果皮抗病力下降、色香味衰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9236)自学考试大纲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9236)自学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涉及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方面的学科。是采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基础课。 主要特点:本课程集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为一体,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广,基本理论较强,基本技能较多。涉及园艺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多,只能按类分别阅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采后生理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园艺产品的衰老、损耗和腐败的规律性。故学习方法必须系统学习,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园艺产品再生产的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生化科学理论为基础,延缓衰老、周年供给、减少损耗、增加收入为目标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园艺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变化规律、营养价值及作用;利用商品化处理的现代技术增进品质,发展再生产;利用防腐保鲜减少腐烂损耗;研究园艺产品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手段,解决园艺产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上发展再生产,采用科学手段使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以发展我国的园艺产业经济为目的,培养学生达到一定的贮运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本课程对自学者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测应考者是否掌握贮藏运销园艺产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园艺产品经营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国内外采后处理新技术,以及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的经验和手段。 2.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这些理论达到低损耗,高效益经营园艺产品的目的,要求学生有坚实的业务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园艺产品贮运学与发展园艺生产、以及发展农业经济的辨证关系,以科学的手段发展园艺产品的再生产。 实践技能方面: 1.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输和商品化处理技术。 2.掌握调查园艺产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方法。 4.掌握园艺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营销策略、经营环节和方式。 –1–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考试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果蔬贮藏运销:就是果蔬在采收后,为了保持其新鲜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处理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其产物因呼吸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 呼吸热:呼吸热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除了维持生命活动以外而散发到环境中的那部分热量。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是衡量呼吸作用强度的一个指标,定义为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一定重量的果蔬产品吸收的氧气或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或者消耗释放呼吸热的量,有时也称呼吸速率。呼吸商(RQ:营养物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量的容积比值。温度系数: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C时呼吸强度与原来温度下呼吸强度的比值即为温度系数,用Qo来表示,一般果蔬Qo=2~2.5。预冷:是采用一些技术措施,将采收的新鲜园艺产品在运输、贮藏以前迅速出去田间热,将产品温度降低到接近运输和贮藏要求温度的过程。低温伤害:包括冷害和冻害,冷害是冰点以上的不适宜低温对果蔬产品造成的伤害,冻害是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果蔬造成的伤害。集装箱:是一种货物运输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在途中转运时,不搬动容器内的货物,可以直接换装,已达到快速装卸;便于货物装满和卸完;具有1 立方米以上的容积。贮运病害:指在贮运过程中发生、传播、蔓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侵染,但尚无明显症状,混进贮运过程中才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果蔬从采后的运输、贮藏、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均处于连贯的、适宜的低温条件下,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品质的流通措施。生理休眠:器官内在因素引起的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休眠,是从块茎类产品表面伤口愈合、鳞茎类产品表面形成革质化鳞片开始直到产品具备发芽能力的时期。强制性休眠:指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休

蔬菜采后处理及简易贮藏加工技术

蔬菜采后处理及简易贮藏加工技术 第一节采后处理 蔬菜采后处理作业,包括适时收获、按等分级、清洗加工、包装、预冷、短期贮藏、运输、市场销售的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蔬菜从产地到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蔬菜新鲜、不变质,并维持各种蔬菜特有的风味。蔬菜经采后处理,既便于蔬菜上柜销售,又方便消费者携带,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采收前各种因素对蔬菜贮藏保鲜的影响 采前因素包括蔬菜种类、气候、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1、蔬菜种类 不同种类的耐贮性差异很大,各种蔬菜适宜贮藏的条件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列举部分蔬菜的最适贮藏条件及贮藏期,具体请参见表16—1。 表16—1 部分蔬菜的最适贮藏条件与贮藏期 种类温度℃相对湿度% 贮藏期冻结温度℃含水率% 番茄 12.8—27.1 85—90 7—21天-0.6 93.0 (绿熟) 番茄 7.2—10.0 85—90 4—7天-0.5 94.1 (完熟) 茄子7.2—10.0 90 7天-0.8 92.7 青椒7.2—10.0 90—95 14—21天-0.7 92.4 青豌豆0 90—95 7—21天-0.6 74.3 白菜0 90—95 2个月-1.1—0 95.0 菠菜0 90—95 10—14天-0.3 92.7 洋葱0 65—70 1—8个月-0.8 87.5 大蒜0 65—70 6—7个月-0.8 61.3 胡萝卜0 90—95 4—5个月-1.4 88.2 南瓜10.0—12.8 70—75 2—3个月-0.8 90.5 马铃薯 10.0 90 2—3个月-0.6 81.2 (春收) 马铃薯 3.3— 4.4 90 5—8个月-0.6 77.8 (秋收) 黄瓜7.2—10.0 90—95 10—14天-0.5 96.1

考试重点果蔬贮藏运销学模拟试题1、2、3(附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和()。 2.果蔬愈伤得基本条件()、()、()。 3.MA法贮藏果蔬的主要方式有()和()。 4.果蔬的低温伤害有()和()两种类型。 5.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有()、(),具有强制休眠特征的果蔬有()、()。 6.下面几种果蔬贮藏的适宜温度(℃):甜橙()、葡萄()、甜椒()、胡萝卜()。 7.下面代号的中文名称:RQ()、ACO()、PPO()。 二、解释名词(30分,每题3分) 1.CA贮藏 2.生理性休眠 3.田间热 4.呼吸跃变 5.生理性病害 6.温度系数(Q10) 7.湿度饱和差 8.预冷 9.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 10.抗病性 三、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简述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 2.贮藏中控制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蒸腾作用对果品蔬菜贮藏有何影响? 4.机械损伤如何影响果蔬的贮藏效果? 5.成熟度对果蔬贮藏效果有何影响? 四、叙述题(20分,每题10分) 1.就自己最熟悉的某种水果或蔬菜,叙述搞好其贮藏保鲜的综合技术。 2.叙述果蔬机械冷库管理的综合技术。 五、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 论述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运的关系。 2. 论述乙烯对果蔬采后的生理效应。 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 1.蒸腾失水、呼吸消耗 2.(温度20~25℃)、(RH80~90%)、(空气流通) 3.大帐法、袋封法 4.冷害、冻害 5.洋葱、大蒜或板栗、马铃薯等,白菜、甘蓝或花椰菜、萝卜等 6.1~3℃、、0℃、7~9℃、0℃ 7.呼吸商、ACC氧化酶、多酚氧化酶 二、解释名词(30分,每题3分) 1.CA贮藏: 即人工气调贮藏,人工气调贮藏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和人的意愿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的一种气调贮藏方法。 2.生理性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生长时,产品器官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即为生理休眠,这时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能保持休眠,不会发芽。 3.田间热:果蔬进入贮藏场所时的温度降到贮运要求温度时所释放的热量。 4.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

果品蔬菜贮藏管理方案计划运销学

采后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 1.了解果蔬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 2.掌握果蔬采后的成熟与衰老、乙烯与成熟衰老、呼吸、蒸腾、休眠等生理作用的基本理论3★认识各种生理作用与果蔬贮运的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延缓果蔬成熟衰老进程对延长果蔬贮藏寿命是很重要的? 当果蔬充分成长后,便进入成熟阶段。果蔬的成熟无论对采后生理还是对果蔬贮藏保鲜实践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研究果蔬的成熟与衰老问题,了解其发生的内在原因、推动力和进程,有助于采用人为的手段来控制其成熟与衰老的进程,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2.论述果蔬的呼吸作用对于贮藏保鲜的意义。 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的一个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一方面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另一方面,如果呼吸作用过强,则会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地被消耗,含量迅速减少,果蔬品质下降,同时过强的呼吸作用,也会加速果蔬的衰老,缩短贮藏寿命。此外,呼吸作用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他们是进一步合成植物体内新的有机物的物质基础。当呼吸作用发生改变时,中间产物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他物质代谢过程。因此,控制采后果蔬的呼吸作用,对研究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有着重要意义。 (1)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进一步合成新物质的基础。 (3)呼吸作用过强,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消耗,含量迅速减少,果蔬品质下降;且过强的呼吸作用,会加速果蔬衰老,缩短贮藏寿命。 3.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实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在贮藏实践上有哪些措施可调控果蔬采后的呼吸作用。 (1)内源乙烯的产量不同: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产生微量的乙烯。然而在完熟期内,跃变型果实所产生乙烯的量比非跃变型果实多得多,而且跃变型果实在跃变前后的内源乙烯的量变化幅度很大。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没有产生上升现象。 (2)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不同:对跃变型果实来说,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期处理才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疏贮臧运销学 —、基本概念 成熟: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衰老:果实在完熟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衰亡民,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定义为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指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02量或吸收02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 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1、果品蔬菜的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果品蔬菜的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果品蔬菜的卫生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1)、果品疏菜中农药残留状况 (2)、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3)、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4)、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如何进行果品蔬菜的感官评价? (1)、颜色的评价;(2)、光泽的评价;(3)、汁液的评价;(4)、感官质地的评价;(5)、缺陷的评价;(6)、新鲜度的评价 5、我国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如何提高我国果蔬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 答(1)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涉及的限量指标少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对具体蔬菜品种的针对性我国 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残留的指标太少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中农 药的种类与发达国家差异大我国蔬菜标准缺少贸易的因素(2)1、加强有关农药毒性评价工作。 2、积极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标准,以适应国际贸易市场的需 求。3、学习发达国家利用WTo有关协议制定果蔬农药残留标准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米后生理 1论述果蔬的呼吸作用对于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的意义? (1 )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2 )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中

农产品运销学

农产品运销学:农产品运销学是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研究对象:运销活动(收购、销售、运输、储藏等) 经济关系(供求关系、利益关系等) 运销经济规律 农产品运销职能:交易职能:收购、批发、零售。 实体职能:运输、储藏、加工、包装。 辅助职能:市场信息职能、风险承担职能、融资职能、分级和标准化职能收购职能:把分散的农产品集中在一起的活动所起的功能作用 批发职能:把收购的农产品分散给零售商的活动所起的功能作用 零售职能:把农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所起的功能作用 商品运输:商品借助运输工具在空间上的移动 合理运输的要求及标志:及时、准确、安全、经济 运输工具:航空运输:速度快、包装简单、适合中远距离;运费高、批量小、利用不便船舶运输:运费低、可散装、运量大;速度慢、受天气影响大、安全性准确性差 铁路运输:适合大宗货物集中运输、适合中远距离、受天气影响小、安全性好;不适合近距离、不适合急需产品的运输 汽车运输:灵活、适合近距离、包装比较简单;运载能力小、不适合远距离 管道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安全性好、不用包装、耗能少;适用范围小 农产品储藏的特点:储藏品种有明显的季节性 对设施要求更高 管理更加严格 增值明显 农产品储藏的必要性:周转的需要 运输的需要 销售工作的需要 意外事故的需要 影响农产品储藏数量的因素:销售量 生产周期 交通运输状况 生产基地的规模和数量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农产品加工的作用:增加商品价值 改变形态增加需求 有利于包装和储存 减少储存成本 农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营养与保健并重 综合利用率提高 全面化趋势明显 产业化模式加强 农产品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质量安全和数量的完整 便于商品流通(装卸、运输、清点) 便于消费者购买 促进商品销售增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2013年山西农业大学果蔬储运学word课件.doc

果蔬贮运学概述 1. 果蔬贮运学:研究采后果蔬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原理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采收后的果品和蔬菜。 (1)果品:可鲜食的木本或草本植物果实。 核果类:一般不耐贮;浆果类:不耐贮藏;坚果类:耐贮藏;柑橘类:多耐贮藏;复果类:不耐贮藏;仁果类:耐贮藏. (2)蔬菜:一般指可用于烹调各种菜肴的植物及其器官,有的可以鲜食。根菜类:相对耐贮;茎菜类:最耐贮;叶菜类:最不耐贮;花菜类:较难贮;果菜类:因种类而异; 食用菌类:不耐贮. 3. 基本原则和要求:维持产品尽可能低而又正常的呼吸过程. 4. 原理: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措施,抑制果蔬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期,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 果蔬贮藏的意义 1. 生活需要:解决果蔬供应的时空差,满足提高生活水平需要;营养膳食供应; 满足一些人社 会地位的需求.2.生产需要:减少损失;延长原料加工时间;经济效益. 国内果蔬贮藏业的现状及趋势 1. 大宗水果基本解决贮运技术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2.多数蔬菜的贮藏受到设施技术的冲击; 3.贮运条件大大改善; 4.名、优、特、奇果倍受重视; 5.商品化、标准化告急:我国经商品化处理的果蔬不足50%,而欧美各国高达90%以上; 6.采后生物技术升温 7.产业化经营成为果蔬贮运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果蔬的采后生理 第一节成熟和衰老 1. 成熟: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增加,达到充分长成的时候,又称为绿熟或初熟.达到可采摘程度或可食用的阶段,但往往不是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 一、基本概念 果实成熟时发生的变化:定型——果实长到一定的大小和形态;变甜——淀粉减少,含糖量增加,含酸量降低;变软——果胶物质变化;呈香——单宁变化致使涩味减退,芳香物质形成;呈色——叶绿素分解,色素形成;抗性提高——果皮出现光泽或带果霜果蜡。 2. 成熟度:指根据果蔬成熟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所反映出的果蔬的成熟进程.用途作为标准划分. 生理成熟:指果蔬离开母体后,可以单独维持很久的寿命,果实的色、香、味等方面具有完全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特性. 园艺成熟:指达到用途标准的成熟度. 3. 完熟:成熟过程的最后阶段,指果实达到完全表现出本品种的典型性状,而且是食用品质最佳的阶段。 成熟和完熟的区别? 4. 后熟:指部分果实采收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放置或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才能达到完熟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生物化学变化,是一种能力—遗传特性决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5. 衰老:指果蔬的生长已停止,完熟阶段的变化基本结束的时候. 衰老可能发生在采收之前,但大多数发生在果实采收之后. 二、成熟和衰老期间的变化 1. 颜色的变化 底色:绿色和黄色,判断成熟度具有可靠性. 彩色:除黄色和绿色之外的颜色,不完全标志果实的成熟程度,只表示特征颜色.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学 一、基本概念 成熟: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衰老:果实在完熟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衰亡民,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定义为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指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02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 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1、果品蔬菜的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果品蔬菜的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果品蔬菜的卫生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1)、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 (2)、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3)、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4)、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如何进行果品蔬菜的感官评价? (1)、颜色的评价;(2)、光泽的评价;(3)、汁液的评价;(4)、感官质地的评价;(5)、缺陷的评价;(6)、新鲜度的评价 5、我国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如何提高我国果蔬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 答(1)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涉及的限量指标少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对具体蔬菜品种的针对性 我国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残留的指标太少 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中农药的种类与发达国家差异大 我国蔬菜标准缺少贸易的因素 (2)1、加强有关农药毒性评价工作。 2、积极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标准,以适应国际贸易市场的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 1.果蔬贮藏保鲜的原理:就是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技术措施,抑制果蔬的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第一节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 1.果品蔬菜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主要由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方面构成。质量的好与坏,一般均依据产品的标准来判断。 2.卫生质量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得限量。 3.新鲜果蔬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⑴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⑵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⑶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⑷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感官质量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质地、适口性等,如形状、颜色、光泽、汁液、脆度、缺陷、新鲜度等。 5.理化质量是能够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检测的质量的总和。 第二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 1.在果品蔬菜销售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方可销售。根据不同目的的要求,可采取感官检验、生物测定和化学检验等方法。 2.为保证果蔬取样的客观性,应采用随机多点抽样法进行取样,抽样还应有一定的数量。 3.感官质量评价: ①颜色的评价;②光泽的评价;③汁液的评价;④感官质地的评价;⑤缺陷的评价;⑥新鲜度的评价。 4.理化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硬度、可食部分比例、水分含量和其他一些化学指标的分析。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 第一节果品蔬菜的成熟与衰老 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3.衰老:果实在完熟之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才衰亡,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 4.果蔬内的色素可分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大类。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使果蔬呈现绿色,类胡萝卜素呈现黄橙、红等颜色。水溶性色素主要是花色素苷。 5.果蔬的酸味来源于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主要贮存在液泡中。大多数果蔬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葡萄中的主要有机酸是酒石酸,苹果和梨的有机酸主要都是苹果酸。 6.固酸比往往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高,用固酸比可作为果实成熟的指标之一。 7.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氧气,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9.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的生理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或吸收氧气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10.跃变型果实有香蕉、番茄、猕猴桃、苹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