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D1004

置布备设面作工采回

煤矿工作面巷道布置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况 (1) 第二章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 (1) 第三章采区参数及区段的分 (3)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4)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7) 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 第七章采区生产系统 (10) 第八章安全措施 (11) 第九章附图

第一章 采区的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一. 采区的位置及开采范围 某采区位于某某矿二水平左翼,东以(如图附图一)号勘探 线为界北以某煤层露头为界,西以(如图附图)号勘探线为界,南以 矿井边界走向长度1650m ,采取平均倾斜长度1000m 采区内有1#,2# 两层煤,煤层倾角16度,采区内部分位置的煤层倾角有变化。 根据临采区揭露的资料显示,本采区构造简单。1#煤层平均厚度 2.23m 煤的密度为1.97t\ m 3为稳定煤层,煤质中硬,底板中硬,节 理发育较低,自然发火期短,伪顶直接顶岩性比较硬。 2#煤层平均厚度2.48m 煤层的密度为1.74\ m 3 .为稳定煤层,煤质中硬,底板硬,结构简单,节理发育地,自然发火期短,伪顶直接 顶岩性比较硬。1#煤层和2#煤层间距5.1m 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但出于中等褶曲内, 对采掘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煤层露头距地表有39m 的泥土,地表比较平坦。 第二章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 一.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计算 1. 采区地质、工业储量计算 t 1393328069043207028960 1.74)2.481000(16001.97)2.231000(1600 R M I L R M I L Q 22221111=+=???+???=+???==) ()(工地Q

管道布置图的阅读

管道布置图的阅读 了解管道布置图阅读步骤 在进行审查设计、安装施工、了解生产工艺、熟悉设备和管道的现场布置等都需要阅读管道布置图。因此,阅读管道布置图是化工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在读图过程中搞清每一条管道及其管件、阀门、控制点等的设置及安装情况的要求,读图前应作一定的准备,读图时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读图前的准备工作 管道布置图是整个化工设计图纸绘制的最后一个步骤,此时,管道仪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管口图等已经完成。因此在阅读管道布置图之前,最好能找到相关资料,重点是管道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首先,通过阅读管道仪表流程图,对生产过程原理、工艺流程、流程中的设备、管道、各种检测和控制仪表等配置情况进行熟悉了解;然后通过设备布置图,了解厂房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各设备的具体布置情况;同时,还要熟悉各种图样中所使用的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定画法。 二、读图的方法步骤 读图时,如果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就可既快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总的来讲,应当是从宏观到微观,然后再逐步深入。通过实践就可熟能生巧,总结出更好的读图经验来。 1.概括了解 首先从图纸目录中了解该设计项目中管道布置图样的类型及图纸数量,所需阅读的管道布置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剖(向)视图等的配置情况,视图的数量等。再了解有无管道轴测图和设计模型;初步了解图例的含义及设备位号的索引、非标准型管件、管架等图样的提供情况。然后初步浏览各不同标高的平面图,了解各图的比例;如果平面图上还列出了设备管口表时,可依此了解该标高平面所有设备的位号及各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或者直接从图面上了解设备位号及其位置。 2.详细分析 依照管道仪表流程图的流程顺序,按设备位号和管道编号,从主要物料开始,对照平面图和剖面图,依次逐条弄清管道与各设备的连接关系,分支情况。如此再进行另一种物料的流向关系分析,直至将所有的主要物料和辅助物料的流向情况全部搞清楚。 弄清楚物料的流向后,再对照管道仪表流程图,了解各管道上安装的阀门、仪表、管件和管架等。 详细阅读各管道、阀门、仪表、管件和管架的定位尺寸、代号和各种相关的文字标注和说明。对于多层结构的复杂管道布置,需反复阅读和认真检查核对,特别是各层图纸间的连接关系是否正确,确保已经完全了解装置内设备、管道、仪表等的整体布置情况。 读图时先弄清各视图配置情况,然后从第一层平面开始,配合有关的立面剖(向)视图,从位号最小的设备开始,逐条分析各管口连接管段的布置情况,弄清来龙去脉,分支情况,阀门、管架、控制点的配置部位,同时分析尺寸及其他有关标注。了解一层平面以后,再依次进行其他各层平面上管道布置的分析,直至完全了解。对于只绘有平面布置图的系统,各管道的相对位置及走向均要靠通过平面尺寸标注、标高数据、管道编号、管内物料流向箭头等诸多因素结合进行判断。 如果手头没有相应的工艺流程图等其他资料,管道布置图的阅读也是可以进行的,但要困难些。首先,应当了解生产的大致原理,根据设备编号大致了解设备的类别,判断其在工艺流程中所起的作用(后面还需验证是否正确)。然后,按照设备编号,按顺序逐个分析各管口的连接情况,配合管道编号,按编号顺序依次弄清物料的名称、流向顺序,进一步确认前面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此反复,直至全部了解。 3.归纳和总结

综采工作面安装方案

1002综采工作面安装方案 第一部分:1002工作面概况 一、1002工作面地质概况 工作面切眼顶板9#煤同现回风巷停掘位置一样为小采区域,切 眼内采空区与煤柱交错,且采空区内存在老窑水,故对切眼二次扩帮影响较大,扩帮过程中,应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考虑到切眼上部为采空区,打起吊锚索锚固力无法保证,建议该 工作面所有大件起吊采用支设起吊梁起吊。 (1)、1002工作面参数: 10#煤煤层厚度米; 煤层顶板岩石容重,m 3 煤层倾角 0--12° 平均3° 工作面长度为:米; 工作面安装支架为:71~72架; 两端头采用液压支架配合单体支柱支护,(四对八梁迈步式) 超前支护形式:长度30米,采用DW-25(28)型支柱配合米Π 梁支护。 (2)、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在井田西、东南部与11号煤 层合并。上距9号煤层,平均。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平均,根据1002工作面实测,该煤层厚度为米,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 该煤层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页岩、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 二、支架选型验算 (一)、支架高度: 1、架最大结构高度:1max max S M H +==+= 2、支架最小结构高度:2min min S M H -== 式中:M max 、M min 为煤 层最大、最小截高,mm ; S1考虑伪顶冒落的最大厚度,此处取300mm 。 S2考虑周期来压时的下沉量、移架时支架的下降量和顶梁上、 底板下的浮矸之和,此处取400mm 。 ZY3200/12/29型液压支架最大支撑高度(大于),最小支撑高度 (小于),符合使用要求。 (二)、支护强度和工作阻力 1、支架支护强度: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 Plot Plan and Piping Layout,Equipment and Piping Arrangement 5.1 设备名称Equipment Name 5.1.1 容器Vessel (1) 塔tower, column 洗涤塔scrubber 吸收塔absorber 冷却塔cooling tower 精馏塔fractionating tower 蒸馏塔distillation tower 再生塔regenering tower 造粒塔prflling tower 汽提塔stripper 脱气塔degasifier 合成塔synthesis tower (2) 反应器reactor 聚台釜polymerizer 转化器,变换器converter 脱硫反应器desulphurization reactor 甲烷化器methanator (3) 气柜gas-holder

螺旋式气柜helical gas-holder 湿式气柜wet gas-holder 干式气柜dry gas-holder (4) 槽罐 贮罐tank; storage tank 缓冲罐knock out drum 球罐spheroid, spherical tank 罐drum 接受槽receiver 计量槽measuring tank 加料槽feed tank 排污罐blow down tank 闪蒸罐flash drum 汽包steam drum 溶液贮槽solution storage tank 地下槽sloptank (5) 其它设备 分离器separator 旋风分离器cyclone 分子筛molecular sieve 脱氧器deaerator 搅拌器agitator

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实操系统

2014新版 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 实操系统 技术参数

WM-ZC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实操系统 1.产品简介 煤矿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当前主要依靠口头传授和老技工传带。理论培训脱离井下环境,内容较为抽象,培训效果较差。老技术工人的传帮带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尤其综采设备误操作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另外该学习方法效率不高且影响正常的采掘作业。开发采煤系统实训操作台,通过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再现井下设备操作环境,配合采煤机操作台、支架工控制台、遥控操作台、液晶显示屏、计算机、单片机等硬件对相关设备工作原理、动作进行仿真,将井下设备搬到实验室,从根本上改变煤矿设备操作的培训模式。 2.产品特点 该设备为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虚拟实训系统,主要用于培训煤矿采煤工作面各技术工种,可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推溜工的协同实操模拟训练。 产品特点 (1) 培训手段新颖,直观性强,效果良好。采用3D仿真技术,模拟真实操作环境,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对采煤系统的操作技术要求、工作原理、故障处理等,都能在模拟的三维环境下,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溜子工,以及安检工等进行协同模拟操作。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3D动画、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培训手段新颖,直观性强,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 培训成本较低,安全可靠,内容丰富。该采煤系统虚拟实训操作台为一次性投入,在长期的采煤系统培训中可以重复使用,培训内容可以无限丰富,也可以根据具体矿井情况进行修改,相比部分矿井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说投入较低。另外,培训环境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再现,具备很强的临场感,相对于“传帮带”方式则显得更加安全可靠。 (3) 能够实现多工种协同操作。本操作台通过主控计算机,能够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溜子工,以及安检工等进行协同模拟操作,这比各个工种单独通过理论、现场操作等培训方式更加直接,效果更加良好。 (4) 有利于缩短培训周期,更有利于提高培训合格率。该操作台可以根据矿上的具体情况,可以定制开发,也不存在安全隐患,培训方式更加先进,受训人员兴趣更高,效果良好,能够使培训的周期明显缩短,培训合格率也能得到提高。 (5) 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与事故隐患处理的统一协调。

采区巷道布置.

5 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 本设计开采8煤层,前期采用中央并列式。根据整个矿井的地质情况,以及为了通风安全,前期,在靠近工业广场的附近布置工作面。后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工作面再向井田边界方向布置。为了矿井达产,在南翼布置带区,在北翼布置采区。本设计主要进行采区的巷道布置,以及采区回采工艺的设计。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本井田位于淮南煤田南部的阜凤与舜耕山逆冲断层之间,含煤地层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一般在20°左右且局部有倒转现象的单斜构造。 本设计以整个矿井的煤为基础,而本设计主要开采8煤,采区的设计以8煤层为基础,巷道的布置也是用来开采8煤层。 5.1.1 煤层情况 8煤层:厚度2.43~17.66m,平均4.94m,下距7煤4.30m,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47%,为主要可采煤层,但厚度变化特征十分显著,井线以西大片地段厚度极为稳定,一般变化在3.50~4.00m之间,变异系数23%;井线以东厚度显著增大,一般变化在6~10m之间,变异系数56%,因此,全区8煤层变异数偏大,但仍以稳定为主。煤厚变化见图5-22,煤层结构简单~较复杂,一层夹矸率31%,二层夹矸率29%,其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层顶板砂岩及砂页岩互层,底板泥岩、砂质泥岩,属稳定煤层。 8煤层顶板及其上部岩层为一植物化石带,主要为羊齿、瓣轮叶、斜羽叶等,而以椭圆斜羽叶及栉羊齿富集为其特征。 5.1.2 煤层瓦斯含量 本井田部分主要可采煤层瓦斯含量最大值介于8.40~17.85m3/t之间,且甲烷成分一般在80%左右,由此表明本井田深部主要位于瓦斯带。总体来看,本井田同一煤层的瓦斯含量除有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以外,还可能在局部形成瓦斯富集带,8煤层为富瓦斯煤层。 5.1.3 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浅部煤尘爆炸指数30%~35%。各可采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倾向,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 5.1.4 地温 根据九龙岗矿长观孔资料,本井田所在地区的恒温带深度为自地表向下垂深30m,相应的温度为16.8℃。 本井田地温梯度介于0.75~2.07℃/hm之间,其中东部高于西部,属地温正常区。总体来看,本井田地温具有深高浅低和东南略高于西北的变化特点。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 装标准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 一、采煤机安装标准: 1、各部螺栓、螺帽、丝堵、盖板齐全,螺栓紧固达到规定扭矩,设备完好无变形刮碰现象。 2、各部位油质、油量符合要求、各种配套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3、各操作手把、按钮、旋钮等位置正确,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 4、各液压系统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各接合面密封良好无漏油现象。 5、摇臂升降灵活,牵引正常无异响。各传动部(截割部、牵引部)运行正常。 6、管路及接头无损坏无漏液,转动及结合面无漏油现象,各仪表及显示器齐全完好,显示准确。 7、各种连接必须正确、齐全。线缆规格型号及长度符合要求。 8、滚筒截齿齐全、锋利,内外喷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滚筒与摇臂连接牢固可靠。 9、牵引装置灵活可靠,行走轮与销轨啮合正常。 10、冷却、喷雾水必须用清洁水,进水水压符合规定压力。 11、电缆拖移装置齐全、牢固,电缆移动不受压力。 12、内、外喷雾水路畅通,喷嘴齐全,喷雾效果良好。 13、水管、油管无挤压、无破损、无渗漏。 二、液压支架安装标准 1、支架液压管路排列整齐合理,无破损、漏液、短缺。 2、每台支架与对应的溜槽连接好,且连接件齐全可靠。 3、立柱电镀层无脱落,无自降、漏液现象。

4、支架的各种销子、卡子、挡片无短缺使用的U型卡合格,无单腿卡和其它物品代替现象。 5、支架各种油缸密封良好,无漏液现象,伸缩正常无卡阻。 6、电液控制器操作灵活,安装位置合理可靠。 7、电控小线布置合理,用绑扎带绑扎。 8、柱窝填充物安装到位,不缺失。 9、工作面支架排列整齐,其偏差不大于±50mm。 10、支架与顶板接触严密,且相邻支架不能有超过顶梁侧护板高2/3的错差。 11、支架压力表齐全无损坏,且压力不能低于24MPa。 12、阀组性能良好,不窜液、不漏液、动作灵活可靠。 13、高压液管完好、无漏液,管路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无挤压、扭、刮等现象。 14、支架编号管理,编号吊挂整齐,形式统一。 15、动作灵活可靠,液压系统密封良好,无窜液、漏液和堵塞现象。 16、照明充足,每五架一盏照明灯,照明灯吊挂形式统一。 17、支架护网完好,无破损。 18、架间液管用绑扎带进行绑扎。 19、试生产前必须对支架、主管路、液箱进行冲洗。 三、刮板输送机安装标准 1、机头、机尾链轮组件传动平稳无异常声响。 2、机头、机尾的润滑装置完好,无缺油、漏油现象。 3、刮板机头、机尾的电机、减速器水冷却系统完好、无阻塞。 4、销排、销排销及挡销、别销等完好无缺。 5、运输机头有停止转载机运转的急停按钮且能够正常使用。

综采工作面设备介绍

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第一节矿用电气设备的特点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着易燃的瓦斯和易爆的煤尘,因此为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矿用电气设备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为节省硐室建设费用和搬迁方便,矿用电气设备应体积小,重量轻并便于移动,在此综采工作面都配有移动变电站。 (2)由于井下存在冒顶、片帮、淋水、涌水等现象,所以矿用电气设备应有坚固的外壳和较好的防潮、防锈性能。 (3)井下有瓦斯和煤尘。所以矿用电气设备应有隔爆性能。 (4)井下机电设备工作任务繁重,启动频繁,负载变化较大,设备易过载。故矿用电器设备应有较大的过载能力。 (5)井下潮湿,易触电。故矿用电器设备应有机械、电气闭锁及专用接地线;对煤电钻、照明、信号及控制电器应采用127V和36V供电。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供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矿井综采工作面,其工作系统由采煤机的落煤,输送煤及溜子的推进。液压支架的移动这一全过程都采用自动化。所以对其供电控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压器容量大 (2)电压等级高 (3)向工作面供电的变压器中的特点采用经电控制器或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与保护装置配合后,以减小单相接地时的故障电流。

(4)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均采用六氟化硫(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具有可靠,灵敏的保护和实验功能,并且可以指示和观察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及各种保护的动作情况,还具有直观的故障查询系统,有些还带有自动重合闸装置,迅速恢复供电。 (5)控制负荷合的组合开关可同时可同时控制多台负载电动机,最多可配有10个出现模块,每个出线模块包括真空接触器和控制、保护装置。 (6)使用微机控制技术,如在各控制开关上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等进行控制和通信,增强了这些设备的功能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案。 因此,采煤工作面采用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移动变电站供电和组合开关控制。 第三节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选择 在此设计中综采工作面所用的电气设备有:矿用隔爆组合式移动变电站、电牵引采煤机、低压馈电开关、隔爆电磁启动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电液控制液压支架、破碎机、转载机、带式皮带输送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安全液压绞车等。 1、矿用隔爆组合式移动变电站 随着采煤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工作面的耗电量骤增,又随着高产高效生产条件的约束。如果继续沿用过去从采区变电所用低压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也不符合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的要求。为此产生了移动变电站。为此产生了移动变电站放在综采工作面附近区段,平巷的轨道上,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并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6KV 高压电降为1140V后输出。 此移动变电站其组合方式是隔爆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隔爆真空配电箱,主要负责高压侧的控制、保护,以及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漏电保护;低压侧采用隔爆自动馈电开关负责负荷的通断及低压侧的各种保护。 该种组合既保留了若变压器二次绕组发生漏电,可使高压断路器动作,从而消除了高压负荷开关仅能分断正常的负荷电流这一盲区。又克服了利用高压真空配电箱通断负荷和切断短路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这一缺点。

关于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规范的意见

关于规范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的通知 各采掘区队: 经会议研究,决定对金鸡滩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进行规范,各工作面现场必须尽快更换新图板,具体要求如下: 一、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内容: 1.采煤工作面“五图一表”为: 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供电及监测通信系统图,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设备布置图,支护示意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掘进工作面“五图一表”为: A.综掘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图,避灾路线图,巷道支护平、断面图,通风系统图,断面截割轨迹图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B.炮掘工作面:巷道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避灾路线图、爆破说明书(表)、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二、采掘工作面现场牌版规定 1.现场牌版尺寸规定为:每张图板长×宽= 1500×1000 mm。 2.必须保证图文清晰,内容齐全、正确,便于观看。 3.牌版材质不锈钢框架,铝(塑)板底板,外贴防水反光贴纸。 4.更换工作面时,只更换防水反光贴纸。 5.工作面开门200m以内可用临时牌版, 三、现场牌版内容规范 1.采煤工作面 区队简介、工作面简介继续沿用现有样式,采煤工作面共4张牌版,内容如下: 第一张:内容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顺槽单巷长度超过3000米时,从中间断开分两段上下布置。 第二张:内容为供电及监测通信系统图。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图

(A2)和固定变电站供电系统图(A2)在上,监测通信系统图在下布置。 第三张:内容为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巷道中间可打断。通风系统图在上,避灾路线图在下。 第四张:内容为设备布置图,支护示意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设备布置图在上,支护示意图(A2)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A2)在下。 2.掘进工作面 A.综掘工作面 区队简介继续沿用现有样式,掘进工作面共3张牌版,内容如下:第一张:内容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和工作面简介。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在上,工作面简介在下。 第二张:内容为巷道支护平、断面图,断面截割轨迹图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巷道支护平、断面图在上,断面截割轨迹图(A2)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A2)在下。 第三张:内容为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巷道中间可打断。通风系统图在上,避灾路线图在下。 B.炮掘工作面 第一张:内容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和工作面简介。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在上,工作面简介在下。 第二张:内容为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及爆破说明书(表)。 第三张:内容为避灾路线图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直巷中间可打断。 2017年9月24日 参会人员:

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报告

12050工作面设备选型及验算报告 一、工作面概况 12050工作面位于新义井田12采区,北部为新义井田与新安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南部为西翼回风大巷保护煤柱,东部为12040工作面采空区,西部为12060工作面未采区。地表无水体,地貌多为林地、草地、耕地等,有少量居民住户。井下标高-298.3m~-220.56m,对应地面标高+368m~+399m。 表:采面规格及储量表 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二、设备选型基本原则 1)设备选型在满足矿井生产的基础上以成熟可靠、经济合理和关键设备技术先进为原则; 2)简化工艺系统,选用处理量大、运行效率高的设备。 3)同类产品在满足工艺要求前提下采用同一型号,减少备品备件种类,便于设备检修。 三、设备选型 (一)、液压支架的选型依据 1、支护强度计算: 1)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 Q=K×g×h×r Q=5×9.8×2.2×2.4=258.72(KN/m2) 式中: Q:支护强度 K:安全系数(4-8)取5 g=9.8 h: 采高取2.2 m r:顶板岩石容重支架顶部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4t/m3 2)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P=Q×(L1+L2+a)×B P=258.72×(6+0.6+0.34)×1.5=2693.28(KN) 式中: Q:支架支护顶板所需的支护强度258.72KN/m2 L1:支架长度m 6 L2:前伸梁长度m 0.6 a:支架的梁端距m 0.34 B:支架的宽度m 1.5

3)底板比压校核: 根据工作面最大顶板载荷强度计算支架对底板的最大比压: D=P×支架支护面积/支架底座面积 根据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提供的煤层底板抗压强度S=4.5 KN/m2,与计算结果D=1.8 KN/m2比较, S>D,支架对底板比压符合要求。 4)、ZZ4400/16/25型支架主要技术参 数: 支架高度 1.6—2.5m 支架长度 6m 不含前伸梁的长度 支架中心距 1.5m 支架工作阻力 4357—4381 KN 支架初撑力 3915—3957 KN 移架步距 0.6m 泵站压力 31.5Mpa 支架重量约14t 乳化液浓度 3-5% 前伸梁长度 0.6m 端头架ZYG5000/18/28型过渡支架技术参数: 支架高度 1.8—2.8m 支架长度 6.4m 不含前伸梁的长度 支架中心距 1.5m 支架工作阻力 5000 KN 支架初撑力 3845 KN 移架步距 0.6m

管道布置图制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标准 1 管道布置图概念 管道布置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图用于指导管道的安装施工。 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1 一组视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1.2 标注: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1.3 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1.4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管道布置图标准 2.1 图幅 (1)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图幅。 (2)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2.2 比例 (1)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2)同区的或各分层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3)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2.3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 图线 粗线 0.9~1.2mm →单线管道 中粗线 0.5~0.7mm →双线管道 细线 0.15~0.3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 2.5 字体 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 7号字 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 5号字 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 3.5号字 3 管道平面图布置图画法 3.1 单管画法

3.2 管道交叉 3.3 管道重叠 3.4 管道转折

3.5 管件及阀门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布置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布置 一、一般综米工作面的设备布置: 1、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1—滚筒采煤机;2—刮板输送机;3—液压支架 2、综采设备布置图 1—滚筒采煤机;2—刮板输送机;3—液压支架;4—下端头架;5—上端头支架;6—转载机;7—可伸缩带式输送机;8—配电设备; 9—乳化液泵站;10—设备列车;11 —移动变电站;12—喷雾泵站;13—绞车;14—集中控制台

二、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布置: 1、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靠近煤壁、沿工作面全长铺设在底板上。 为了满足采煤机自开缺口的需要,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应 尽量伸入工作面两端的区段平巷内;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煤壁侧的槽 帮边上设有铲煤板,用于清理底板上的浮煤; 2、而对于无链牵引采煤机,是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采空区侧槽帮和 挡煤板之间设有齿轨,齿轨用于配合无链牵引采煤机的运行; 在刮板 输送机采空区侧设有挡煤板,挡煤板的上端有电缆槽,用于采煤机链 A-A & da : rn 1 : 8 9 10 11 12 4 6 14 KF T7HJ 9 10 11 a

式电缆夹板的拖移运行;为防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翻撬和下滑,在机头和机尾上还设有锚固装置。采煤机骑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上,通过其采空区侧的驱动轮和刮板输送机采空区侧槽帮边上的齿轨啮合,带动采煤机沿工作面穿梭运行。 3、液压支架位于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的采空侧,沿工作面全长成直线布置,支撑于工作面顶底板之间。基本上一台液压支架对应一节刮板输送机溜槽,在每一台液压支架底座和对应的溜槽之间设有推移装置,用于移架和推溜。在工作面的两端头还布设有端头支架,用于支护端头顶板。 4、在工作面下端的运输区段平巷内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有桥式转载机,桥式转载机后半部分的水平段搭接于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机头的下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沿运输区段平巷全长布置,其机尾搭接于桥式转载机的机头下面,其机头搭接于运输上山的皮带上面(或溜煤眼上面)。 5、在工作面运输区段平巷的上帮侧,铺设有轨道,轨道上有设备平 板列车,列车上装有控制机电设备和通讯设备的集中控制台、配电箱、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和喷雾泵站等;有的综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时,将设备列车及其设备放置在轨道区段平巷内。 三、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作用及型号 1、米煤机

管道布置图制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标准 1 管道布置图概念 管道布置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图用于指导管道的安装施工。 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1 一组视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1.2 标注: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1.3 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1.4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管道布置图标准 2.1 图幅 (1)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图幅。 (2)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2.2 比例 (1)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2)同区的或各分层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3)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2.3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 图线 粗线 0.9,1.2mm ?单线管道 中粗线 0.5,0.7mm ?双线管道 细线 0.15,0.3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 2.5 字体 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 7号字 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 5号字 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 3.5号字 3 管道平面图布置图 画法 3.1 单管画法 3.2 管道交叉 3.3 管道重叠

3.4 管道转折 3.5 管件及阀门

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置标准

CSLQB 2010- 河南龙宇能源陈四楼煤矿企业标准 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置标准 1、本标准适用范围 陈四楼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置。 2、起草及会审人员: 3、会审时间:2010年11月11日 4、审批人员:黄涛符如康 5、实施时间:2010年11月11日起 6、参考标准: 正文内容:

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置标准 1、设备列车必须统一使用平板车,规格为3200×1200×300mm 和2800×1200×300mm两种,设备列车应编号管理。 2、设备列车平板车统一刷绿漆,刷漆应均匀、有光泽,刷漆后严禁坐人。 3、设备列车下井前应设计好电缆槽,做到规格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刷天蓝漆,电缆槽上应设有标语,内容各队自制,具体规格如附图。 合页加工图 材料:5mm厚的钢板 设备列车电缆槽加工图 (双击打开CAD大图) 4、井下设备列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停放在顶板较好、坡度较缓的地段,拉列车后最后一车距工作面切眼150米左右处,特殊情况除外。每列设备列车外端加工安设挂衣架1个,所有闲置衣物、工具袋、水壶不能乱挂乱放,统一上架。

5、为防止车场内存放的车辆自行滑动,设备列车停车后,必须采取防滑或打掩措施。 6、设备列车阻车器按下图由机修厂统一加工,升井后各区队自主管理。阻车器统一刷漆,红白相间100mm。 材料: 1、11号工字钢 2、13mm钢板 (双击打开CAD大图) 7、设备列车打掩时必须有一名班长现场指挥和安全确认。 8、设备列车阻车器及连接装置的检查由每班跟班电工进行检查,做到责任到人。 9、设备列车阻车器及连接杠销子必须使用开口销闭锁。 10、连接杠采用三种规格,泵与泵箱连接采用规格为1200×150×30mm ;移变与移变连接采用规格为1500×150×30mm;其他采用

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指导书

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指导书 煤采09级 矿区概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1.工作面概况 23502 工作面位于二水平三采区东部,北为南串业保安煤柱,东为三采东部为开拓区,西为采区回风及运输大巷,南为采区集中皮带及集中回风巷。工作面标高为+283~+296M地面位置: X:3717.483~3470.795 Y:0983.444~1351.489 2.煤层赋存情况: 该工作面为5#煤层,该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西部薄,变化在0.3-2.0M之间,大部分煤厚小于1.5M,中部较稳定,变化在1.6-2.0M之间,东部基本稳定。大部分厚度为1.6M-2.5M。工作面醅薄,东南—西北方向较稳定,由于煤层薄,在出现断层的两侧煤厚变化大。煤层走向基本呈北东方向,倾斜为东南方向,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3.工作面概述 ①工作面长度:上面105M ,小面44M(变化),下面100M(待掘 ②煤层倾角2°--16°,平均4° ③煤层走向长335—475M ④小面12624T 上面92565T 二.主要地质构造: 该面大致由一轴向北东的倾状背斜构成,轴线从S6-S4向东展布和倾状,两翼倾角变化较大,南X基本呈单斜构造,北翼从S11号测点向S16测点开始上升,又形成一轴向为北东的次级向斜两翼倾角不一,南翼为5°--7°,北翼8°--15°,工作面构造趋势对回采影响不大。 该面巷道揭露断层构造及地鼓见下表,预计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大,巷道易变形。

七.本工作存在问题: 1.由于该面为东进首采面,顶板含水层较完整,顶板冒落后上部含水层进入工作面应作好排水工作,完善排水系统。 2.工作面扔为带水压工作面,推进中应注意观察顶底板,以防陷落柱导水。 3.工作面中部有一钻孔CQ43封孔定为甲级,推进中应防止上部水导入。 4.地鼓处顶板较易破碎,应作好支护工作。 5.推至F1、F2断层时,应防止断层导水引起顶板漏顶,应加强支护工作。 采区巷道布置课程设计资料 一.采区基本资料及设计题分配方式 1.采区基本资料 采区煤层走向,倾斜长度,煤层产状(X度、走向、倾向、倾角值)围岩岩性及厚度等参 2.设计题的分配方法: 设计人自愿结合,由班长和学委协调共分六个设计组,相应以ABCDEF六组基本资料为依据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1.作出采区设计设定地层柱状图,岩性描述参阅所发资料。 2.确定上山数目,位置,布置类型,上山与煤层间的相互位置。 3.设计两个回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布置及与上山间的联系方式。 4.选定采区车场,绞车房,及变电所形式。 5.选定一定比例尺,作出①采取巷道布置平面图②沿轨道上山剖面图,必要时作出局部放大图。 6.算出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万吨掘进率 三.应提交的设计成果: 1.采区设计说明书,包括对设计要求诸项确定的依据,设定采区地层柱状图附在其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丈对照丿 Plot Plan and Piping Layout, Equipment and Piping Arrangement 5.1役备名称Equipment Name 5.1.1家器Vessel (1)煤tower, column 洗涤煤scrubber 哌收煤absorber 冷却堆cooling tower 粕镭煤fractionating tower 蒸锚煤distillation tower 再生煤regenerating tower 凌粒煤prilling tower 九提煤stripping tower ; stripper 脱毛煤degassing tower ; degasifier 合成堆synthesis tower (2)反应器reactor 聚今器,聚台釜polymerizer 转化器,变换彖converter 脱硫反应容desulphurization reactor 甲烷化器methanator (3)毛柜gas-holder 湿式毛柜wet gas-holder 干式毛柜dry gas-holder (4)楷隼 贮嬪tank; storage tank 缓冲嬪knock out drum 球龜spheroid, spherical tank 繼drum 棲受槽receiver 计量槽measuring tank 加料槽feed tank 排汚嬪blow down tank 诃蒸嬪flash drum 汽包steam drum 溶液贮槽solution storage tank 地下槽slop tank (5)其它设备 分富器separator 炎风分富赛cyclone 分子弗molecular sieve 脱氧赛deaerator 攪拌赛agitator 干燥器dryer 螺淡式毛柜helical gas-holder

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方案

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方案 综采工作面的“三机”是指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是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其选型首先必须考虑配套关系,选型正确先进、配套关系合理是提高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 1 “三机”的选型原则 1.1 采煤机的选型原则 (1)采煤机能适合的煤层地质条件,其主要参数(采高、截深、功率、牵引方式)的选取要合理,并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2)采煤机应满足工作面开采生产能力的要求,其生产能力要大于工作面设计能力。 (3)采煤机的技术性能良好,工作可靠,具有较完善的各种保护功能,便于使用和维护。 采煤机的实际生产能力、采高、截深、截割速度、牵引速度、牵引力和功率等参数在选型时必须确定。 实际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采高、截深、牵引速度以及工作时间利用系数。采高由滚筒直径、调高形式和摇臂摆角等决定。滚筒直径是滚筒采煤机采高的主要调节变量,每种采煤机都有几种滚筒直径供选择,滚筒直径应满足最大采高及卧底量的要求。截深的选取与煤层厚度、煤质软硬、顶板岩性以及移架步距有关。截割速度是指滚筒截齿齿尖的圆周切线速度,由截割部传动比、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确定,对采煤机的功率消耗、装煤效果、煤的块度和煤尘大小等有直接影响。牵引速度的初选是通过滚筒最大切削厚度和液压支架移架追机速度验算确定。牵引力是由外载荷决定的,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煤质、采高、牵引速度、工作面倾角、机身自重及导向机构的结构和摩擦系数等,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一般取采煤机电机功率消耗的10%~25%。滚筒采煤机电机功率常用单齿比能耗法或类比法计算,然后参照生产任务及煤层硬度等因素确定。 1.2 液压支架的选型原则 (1)液压支架的选型就是要确定支架类型(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支护阻力(初撑力和额定工作阻力)、支护强度与底板比压以及支架的结构参数(立柱数目、最大最小高度、顶梁和底座的尺寸及相对位置等)及阀组性能和操作方式等。 (2)选型依据是矿井采区、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在选型之前,必须将所采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及采区的地质条件全部查清。然后依据不同类级顶板选取架型。最后依据选型内容结合国内现有液压支架的主要技术性能直接选定架型及其参数所对应的支架型号。 1.3 刮板输送机的选型原则 (1)刮板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应大于采煤机的最大生产能力,一般取1.2倍。 (2)要根据刮板链的质量情况确定链条数目,结合煤质硬度选择链子结构型式。 (3)应优先选用双电机双机头驱动方式。 (4)应优先选用短机头和短机尾。 (5)应满足采煤机的配合要求,如在机头机尾安装张紧、防滑装置,靠煤壁一侧设铲煤板,靠采空区一侧附设电缆槽等。在选型时要确定的刮板输送机的参数主要包括输送能力、电机功率

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搬迁安全措施(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搬迁安全 措施(2020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搬迁安全措施(2020 新版) 一、我矿井现采区变电所布置,不符合规程要求。1、巷道长度不够且为倾斜巷道;2、无法形成双回路供电,室内高爆开关缺少分段联络高压开关和掘进工作面高压开关各一台。3、随着我矿3301工作面的结束,3302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开始,3303掘进工作即将开工,掘进工作面供电线路太长,无法保证工作面的正常供电运行。 为保证采区的正常供电,现重新对采区变电所供电及掘进工作面供电进行整改,整改方案如下方案: 在保留原设备的前提下,增加两台BGP-100A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共计7台;变压器风机由原来的100KVA更改为315KVA,采区变电所共计安装2台变压器、7台高开。 另行增设采区移动变电站,以保证掘进工作面的正常供电,本

移动变电站,共安装1台500KVA变压器、2台400A馈电开关、风机专用启动器开关2台、照明信号综保1台,建议本变电站安设于320m 联络巷道内。电源引至采区变电所,供应2个掘进工作面的供电,及4台局扇风机的备用电源。 安装工期需3天,共计9个小班(每班8小时),生产部门、通风部门根据各系统的安全考虑,确定最终安装时间。 本次整改工作,需对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进行全面停电,根据具体安排,安装时间为: 二、随着3301工作面的结束,3302综采工作面的搬迁工作即将开始,为保证本次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搬迁工作主管:张炳珍,负责搬迁工作的全面协调。 现场总负责人:李永杰、聂国锋 搬迁时间安排:4天(共计32各小班,每班8小时) 搬迁方案:本次工作搬迁工作,共计2台变压器、10台开关、2台乳化泵、1台泵箱、板车5辆。电源来至采区变电所5#高开,10KV 高压电缆通过高压接线盒进行连接,原长度800m,连接长度为300m,

综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

2502综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探放水的目的 根据我矿地质报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关的水患调查情况,我矿2502综采工作面进行探放水的目的主要是为查清2502综采工作面水害情况以及2502综采工作面上覆4#采空情况积水情况,为2502综采工作面顺利推进提供决策和依据。 二、编制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防治水规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地质报告》 《地面物探报告》 山西离柳鑫瑞煤业采掘工程平面图 4号煤层充水性图 5号煤层充水性图 三、编制原则 1、严格遵照有关施工规范、技术规程的要求。 2、依据现有图纸及特殊工种的标准执行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最新规范、规程。 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概况 2502综采工作面井下东部位于原临县宇航煤业旧巷道,西部有三条

大巷(5#煤采区辅运巷、运输巷、回风巷),南部位于原苏家坡煤矿,北部位于原临县宇航煤业皮带运输大巷。 二、煤层 根据2502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开切眼掘进巷道探煤情况推断,工作面内煤层厚度3.3m,煤层厚度较稳定。煤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西,倾角2~140,全煤层中含夹矸1~2层。 三、工作面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仅在西部及南部边缘较大沟谷有溪流,其余各沟谷平时均干涸无水,只有雨季,才汇集洪水,辗转向西流入湫水河,然后向南汇入黄河,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湫水河水系。本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北部,为此受地表水影响不大。 5号煤层的直接充含水层是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以中、粗粒沙岩为主,水位标高853.71m,单位涌水量只有0.01365L/s.m,渗透系数0.00450m/d,富水性弱。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5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第三章探放水设计 本设计严格执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探测制度。“井上下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原则。 一、物理勘探 (一)、物探目的 为落实好“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及对地质构造变化全面进行预测预报的总体要求,推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