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教学课件》8水泥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第七章水泥基复合材料

1.3 制备高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路线
优质的水泥
(低水灰比)
浇筑捣实
优质的骨料 高流动性 (高效率)
养护
(温、湿度)
硬化混凝土
超细矿粉
掺合料 高效减水剂
坍落度损 失的控制
强度 耐久性
1.4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水灰比宜小于0.35,对于80~100MPa混凝 土宜小于0.30,对于100MPa以上混凝土宜小于 0.26,更高强度时取0.22左右。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可做雕塑、门窗、花盆等
3.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成型
(1)、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使混凝土中空隙和裂缝被填充,是原来的多孔体系 变成较密实的整体,提高了强度和各项性能。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由于良好的力学性能、 耐久性及抗腐蚀能力,主要用于受力的混 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按照增强体的种类分类:
混凝土、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1、混凝土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基体,加入水、粗细骨料、 钢筋,按适当比例拌和均匀,经搅拌振捣成 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复合材料;
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
使用范围广泛,如土木工程、造船业、机械 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
(2)、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聚合物混凝土(PC) 以聚合物(或单体)全部代 替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聚合物混凝土。
常用一种或几种有机物及其固化剂、天然或人工 集料(石英粉、辉绿岩粉等)混合、成型、固化而 成。 聚合物在此种混凝土中的含量为重量的8~25%。 与水泥混凝土相比,它具有快硬、高强和显著改善 抗渗、耐蚀、耐磨、抗冻融以及粘结等性能。
水泥基复合材料讲义

绪论一、简述混凝土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建筑事业也迅速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目前,混凝土的应用已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港口码头、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扩展到了海上浮动领域、海底建筑、地下城市建筑、高压储罐、核电站等领域,已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人造石才。
二、混凝土的定义由胶结材(无机的、有机的或无机有机复合的)、颗粒状材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组分合理组成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称为混凝土(这类混凝土的组织结构类似干某些天然岩石,故又称为人造石)。
三、混凝土的分类(一)按胶结材分1.无机胶结材混凝土(1)水泥混凝土:各种水泥为胶结材(2)石灰—硅质胶结材混凝土:石灰和各种合硅原料(砂及工业废渣等)以水热合成方法来产生水化矿物胶凝物质(3)石膏混凝土:以各种仓膏为胶结材制成(4)水玻璃—氟硅酸钠混凝土:木玻璃为胶结材,以氟硅酸钠为促硬剂制成2.有机胶结材混凝土(1)沥青混凝土:以沥青为胶结材制成,主要用于道路工程(2)聚合物胶结混凝土:以纯聚合物为胶结材制成3.无机有机复合胶结材混凝土(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掺入聚合物或者用掺有聚合物的水泥制成(2)聚合物浸渍混凝:以水泥混凝土为基材,用有机单体液浸谈和聚合制成(二)按混凝土的结构分1.普通结构混凝土:它由粗、细集料和胶结材制成。
(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泥制成者,即是普通混凝土。
)2.细粒混凝土:细集料和胶结材制成3.大孔混凝土:仅由粗集料和胶结材制成4.多孔混凝土:既无粗集料、也无细集料全由磨细的胶结材和其他粉料加水拌成的料浆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位之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后再经硬化制成(三)按容重分1.特重混凝土2.重混凝土3.轻混凝土4.特轻混凝土(四)按用途分结构用混凝土、隔热瘟凝土、装饰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碱混凝土、耐火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大坝混凝土、收缩补偿混凝土、海洋混凝土、防护混凝土等等。
复合材料ppt

疲劳性能与寿命预测
疲劳性能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它们在周期性载荷下的抗断裂能力 。通过优化材料组合和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 疲劳性能。例如,使用高强度纤维和优化基体树脂可以显著 提高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
寿命预测
通过实验测试和分析,可以预测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这些 测试包括疲劳测试、环境因素测试和物理测试等。通过这些 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并提供设计建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复合材料ppt
2023-10-30
目录
• 复合材料概述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 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 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01
复合材料概述
定义与分类
复合材料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成的新型材料 。
复合材料分类
根据组合成分的性质和比例,复合材料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非金属基复 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性能可设计性
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复合材料的性能,如强度、刚度、耐腐 蚀性等。
性能优势
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实现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
性能可调整性
可以通过调整各组分材料的比例和制备工艺来调整复合材料的 性能。
连接器
复合材料也被用于制造连接器,如USB连接器等。
电池外壳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电池的外壳,如锂离子电池的外壳等。
05
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
01
研发具有更高强度、韧性和耐 高温性能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以满足现代工程和工业制造的 需求。
02
材料表界面第八章-复合材料界面PPT课件

16
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R - O H + C H 2 - C H - C H 2 C l O
R - O - C H 2 - C H - C H 2 C l O H
陶瓷基、水泥基、玻璃基
3
复合材料的特性
(1). 轻质高强
复合材料的密度低,在1.4~2.0之 间,约为钢的1/5,铝的1/2,因而 其比强度(抗张强度与密度的比)、 比模量(弹性模量与密度的比)比 钢、铝合金高,如高模量碳纤维/环 氧复合材料的比强度为钢的5倍,铝 合金的4倍。其比模量是钢、铝、钛 的4倍。轻质高强是复合材料适宜用 作航空、航天材料的宝贵性能。
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
R - O - C H 2 - C H - C H 2 O
R - N H 2 + C H 2 - C H - C H 2 C l O
R - N H - C H 2 - C H - C H 2 C l O H
R - N H - C H 2 - C H - C H 2 O
O
O
C O HC= C O CH HC=C
调节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酸的比例,可以控制不饱和聚酯中双键的含量
然后,在引发剂的存在下,不饱和聚酯中的双键与苯乙烯 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交联成三元网状结构
O CO
O HC-CHCO
HC-CH
CH-Ph
CH-Ph
CH
O
n
O
CH n
CO
HC-CHCO
HC-CH
第8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
水泥基复合材料讲稿

硬化水泥浆体碳化前后纳米压痕数值[11]
Fig. 3. Summary of (a) the 1-year-old slag cement paste and (b) OPC paste (W/C=0.45) nano-indentation test results. NC: non-carbonated, CAR: carbonated. [11] Oğuzhan Çopuroğlu, Erik Schlangen, Modeling of frost salt scaling,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8 (2019) 27–39
[12] MARIA S K G, METAXA Z S, SHAP S P. Multi-scale mechanical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arly-age strain capacity of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naotube /cement nanocomposites [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9, 32: 110–115.
硬化水泥浆体碳化前后的形貌[11]
Fig. 4. Photomicrographs of 1-year-old high-slag and OPC pastes in noncarbonated and carbonated conditions (W/C=0.45).
多壁碳纳米管增强的水泥净浆的 弹性模量和SEM照片[12]
复合材料课件第七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2

湿养护有利于水泥的充分水化,以降低混 凝土的孔隙率和切断毛细孔的连续性,温 度养护可减少温度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 抗渗性。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 据现场气温条件及时覆盖和洒水,混凝土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切缝机
50
3、无宏观缺陷水泥
无宏观缺陷水泥(Macro Defect Free,简称 MDF)是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帝国化学公 司实验室的Bitchall和牛津大学的Howard发 明的。
2、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土组
粘性土
由各种水干泥湿混类凝型土面层与基层、垫中层湿和路基所构成的路面
22
1:1.5
行车道及 硬路肩路面 结构图示
18
20
土基E0=35MPa
图
例
普通水泥 水泥稳定级配 级配碎石
混凝土面板 碎石基层 底基层
交通等级与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之间的关系
交通等级
抗折强度
抗碱玻璃纤维 8-20
2.7 1400-2500 70-80
2.0-3.5
中碱玻璃纤维 8-20
2.6 1000-2000 60-70
3.0-4.0
无碱玻璃纤维 8-20
2.54 3000-3500
高弹碳纤维 聚丙烯单丝 Kevlar-29 尼龙单丝 水泥净浆
9 ―――
12 100-200
―――
1.9 0.9 1.44 1.1 2.0-2.2
工艺路线:将水泥加少量的水、水溶性聚 合物、甘油经高效剪切搅拌后,在较低的 温度下压制成型,得到一种抗压强度可达 到200MPa,抗折强度可达到60-70MPa的新 型水泥基材料。
4、超细粒子均匀排列密实填充体系
超细粒子均匀排列密实填充体系(Densitif ied system contain ing homogeneously arranged u ltrafine particles, DSP)是丹麦A alborg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实验室的Bache 等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研制出来的一种水泥基高强 材料。
第4章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pt课件

/ %
强
220
度
提
180
高
140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100
0.1 1
2 2.5
钢纤维掺量与钢纤维混凝土强度关系p图pt精选版
钢纤维含量 / %
12
ppt精选版
13
ppt精选版
14
(3)钢纤维混凝土的原材料
钢纤维混凝土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水泥、细集料(砂 子)、粗集料(碎石子)、水、减水剂、速凝剂和 钢纤维等。
加速期:反应重新加快,反应速率随时间而增大,出现第二个放热 峰。在达到峰顶时本阶段即告结束(4~8h),此时终凝时间已过, 水泥石开始硬化。
减速期:水化衰减期,反应速率随时间下降的阶段(12~24h),水 化作用逐渐受扩散速率控制。
稳定期:反应速率很低,反应过程基本趋于稳定,水化完全受扩散 速率控制。
ppt精选版
44
双枪式和单枪式喷枪
ppt精选版
45
4.3.3.2 GRC复合材料的养护
(1)室温自然养护。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固化要求有足够的水分, 在养护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水分。供水方法多采用蓄水、喷水和洒水 等方法,大多数企业在制品上铺层麻袋或草袋,不断向麻袋和草袋 上浇水。自然或室温的养护温度要保持在15℃以下。
ppt精选版
减水剂是一种在 维持混凝土坍落 度不变的条件下, 能减少拌合用水 量的混凝土外加 剂。
速凝
15
① 水泥
水泥是一种人造矿物质粉状胶凝材料,加水形成 塑性浆体,在空气和水中都可固化,固化的水泥能将砂、 石、钢纤维牢固胶结在一起,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
ppt精选版
材料导论第十四章复合材料ppt课件

复合材料的种类
金属基
陶瓷基
按基体相分
聚合物基
水泥基
复 合 材
按增强相 的形态分
颗粒增强 纤维增强 晶须增强
碳纤维 玻璃纤维 有机纤维
复合纤维
料
编织物增强
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 承受载荷,作为承力结构使用
功能复合材料
电、磁、光、热、声、摩 擦、阻尼、化学分离性能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多相: 至少两相 复合效应: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而且
3、石墨/镁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密度低、线膨胀系数为零,尺寸的稳定性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 有最高比强度和比弹性模量的复合材料。可在石墨纤维表面沉积TiB2,提高石 墨纤维的润湿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碳化硅/钛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高温强度高,耐热、耐氧化,与金属的反 应小,润湿性好。
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部件和涡轮叶片以及火箭发动机箱体材料。
5、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氧化铝纤维在氧化气氛中稳定,能在高温下保持其强度、刚度, 且硬度高,耐磨性好。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可用于 汽车发动机活塞和其他发动机零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
1、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3、氧化铝/镍复合材料
突出特点
性树脂基体—热塑性玻璃钢。
密度低:1.6~2.0g/cm3;
比强度高:较最高强度的合金钢还高3倍;
耐烧蚀
耐腐蚀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如雷达罩、机舱门、燃料箱、行李架和地板等。 火箭:发动机壳体、喷管。 汽车工业:如汽车车身、保险杠、车门、挡泥板、灯罩、内部装饰件等。 石油化工工业:如玻璃钢贮罐、容器、管道、洗涤器、冷却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合物
含有率,%
硅酸钙化合物
3 CaO •SiO2(硅酸三钙) 2 CaO •SiO 2(硅酸二钙)
孔隙相物质
3 CaO •Al2O3(铝酸盐相) 4CaO •Al2O3•Fe2O3(铁酸盐相)
其它:石膏(CaSO4•2H2O)
30 25 9 9 3~4
.
8
3、水泥的强度和硬化 向水泥中加水充分搅拌后,逐渐凝
4、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成型工艺
四、(钢筋混凝土.)纤维/基体的界面
2
一、水泥 1、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
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 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 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 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
3
通用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 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 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第十二章 水泥复合材料
.
1
水泥复合材料
一、水泥
1、 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2、水泥的制造方法和主要成分
3、水泥的强度和硬化
二、水泥复合材料
1、混凝土
2、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3、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三、水泥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成型工艺控制
2、钢筋混凝土的成型工艺
3、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11
图12-3 水泥的水化过程
.
12
水泥硬化的条件:
1)原料配比:最重要的是水与水泥
(W / C)比。
2)搅拌:
3)养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在达到某种
程度的强度期间,促进水化反应,保护混凝土
不受来自外部的有害影响所做的工作叫养生。
其基本做法是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给予充分
的湿度,不要施加冲击及过度的负荷。
.
13
图12-4 标准水泥的原料配比
.
14
水泥强化的方法: 1)改善水泥浆自身强度;尽量缩小空隙, 包括降低W/C比、提高流动性、聚合物 浸渍和结合等。 2)骨料与水泥浆界面的强化; 3)最佳骨料的选择。包括选择高强度骨 料、小粒径骨料和短纤维补强等。
.
15
二、水泥复合材料混凝土 1、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2、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
16
1、混凝土 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
拌和均匀,经浇捣成型后硬化而成(图125)。可分轻质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 混凝土和防辐射混凝土等。
混凝土拌和物可浇制成各种形状的沟; 混凝土与钢筋有良好的粘结力,可制成钢筋 混凝土和予应力钢筋混凝土。
.
17
图12-5 混凝土的构成
.
18
2、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2-1 复合材料的组成:
.
29
聚合物混凝土: 以聚合物为结合料与砂石等骨料形成混
凝土。大部分情况下是把聚合物单体与粗骨 料拌和,通过单体聚合把粗骨料结合在一起, 形成整体,可用预制或现浇的方法施工。这 种混凝土有比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质,如速凝等,但价格昂贵,多用于特殊用 途,如抢修等。
.
23
(3)纤维间距改变对界面层性状的影 响与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相同的 规律性 。当纤维间距小于两倍界面层厚 度时,界面诸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 提高。
.
24
3)纤维与基体在热膨胀系数上的匹配:利 用纤维与基体在热膨胀系数上的不同,如 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 复合材料在基体上产生一定的压预应力, 而纤维则处于张应力状态,这样则对复合 材料的性能是有好处的。
.
25
4)纤维与基体在弹性模量上的匹配:当 复合材料的应变达到纤维或基体中比较小 的那个应变时,只有Ef Em,纤维才可 分担复合材料中更多的负荷水平。所以要 求选用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
.
26
5)增强体性能:纤维的掺入可显著地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变形能力和韧性, 从而大大改善水泥浆体的抗裂性和抗 冲击能力。
.
4
专用水泥:油井水泥、砌筑水泥。
.
5
特种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 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膨 胀硫酸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硫铝盐水泥、氟铝酸盐水 泥、铁铝酸盐水泥等。
.
6
2、水泥的制造方法和主要成分
图12-1 水泥制造工艺流程率
.
21
2)纤维与基体水泥间的相互作用: (1)当纤维间距大于或等于两倍界面层
厚度时,各纤维的界面层将保持自身形状, 互无干扰和影响,不因纤维间距改变而变; 当纤维间距小于两倍界面层厚度时,由于界 面层相互交错、搭接,产生叠加效应,不同 程度地引起界面层弱谷变浅,对界面产生强 化效应。
.
22
(2)纤维间距对界面层的影响与纤维/骨 料间距改变对界面层的影响具有一致的规 律性和同类性,诸界面层在基体水泥中将 有双重界面随机强化效应,只要纤维、沙 粒空间随机间距小于两倍界面层厚度,混 合料工作性又能满足要求,界面层,尤其 是界面最薄弱层的强化效应就会发生。
.
27
3、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对混凝土最基本力学性能的改善要借
助于向混凝土中掺加外掺剂,在大多数情 况下是掺加聚合物。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二是聚合物混凝土; 三是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
28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把成型的混凝土构件通过干燥及抽真
空的方法排除混凝土结构空隙中的水分和 空气,然后将构件浸入聚合物单体溶液中, 使得聚合物单体溶液进入结构空隙中,通 过加热等方法使得单体聚合成聚合物结构。 这样聚合物就填充了混凝土的结构空隙, 改善了微观结构,从而使其性能得到了改 善。
固的过程叫做凝结。再经一段时间凝固就 更加强固,该过程叫做硬化。普通水泥凝 结过程是几个小时,而硬化过程180天后 还在继续着(图12-2)。
.
9
图12-2 压缩强度与硬化时间(材龄)
.
10
水泥颗粒之间的水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生 成水化物,水化物占据了硬化物的主体。 水泥的强度是由这些水化物不留间隙地充 填了空隙而增强的(图12-3)。
增强剂 — 短纤维; 基体— 硅酸盐水泥、调凝水泥
及高铝矿渣水泥等; 填料 — 沙、粉煤灰等。
.
19
2-2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基体的性能: 2)纤维与基体水泥间的相互作用: 3)纤维与基体在热膨胀系数上的匹配: 4)纤维与基体在弹性模量上的匹配: 5)增强体性能:
.
20
1) 基体的性能:水泥基体不仅是传 递应力载荷,而且是受力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