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汽车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汽车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汽车09-1 宋维斌200940654114

在2011年初举行的吉利服务商务大会上,吉利发布了以“品质服务赢未来”为主题的服务战略,围绕“关爱在细微处”的服务理念,推动吉利服务品牌由“被动保障”向“主动关爱”转变,通过打造123优质工程以及深化六大关爱体系,切实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在高效的同时让吉利的售后服务更加透明化,不断满足和超越用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简单的技术维修,而是客户到店内所有体验的总和。愉悦的沟通、准确诊断、快捷的维修是优质售后服务的关键。售后服务不仅需要出色的员工,更需要由每一位出色员工所组成的高效团队来服务好客户。所以,售后需关注消费者需求、采用多种手段、追求服务细节、重视服务态度。

以比赛提高人员素质、选拔优秀人才,打造高素质团队,进而提高服务站整体服务品质,这是吉利汽车连续举办服务顾问及维修技师大赛的目的。(夏利竞技——赢在终端)“比赛是最好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这次大赛,我对吉利“关爱在细微处”的服务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了我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要更加努力,全身心地为顾客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来自某服务站的参赛选手表示。

在德国大众汽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第一辆车是销售员销售的,而第二、第三辆乃至更多的车都是服务人员销售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购车只是开始,售后服务则伴随整个汽车的生命周期。对于企业,售后服务业已成为汽车厂商塑造品牌的重要基石。随着吉利汽车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多品牌战略已初步形成,而吉利市场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给售后服务也带来了挑战。服务转型成为势在必行,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是转型的关键一环。2010年吉利正式提出了由“被动保障服务”转变为“主动关爱服务”,“以服务保品牌”转变为“服务打造品牌”的服务品牌转型,以售后服务赢得消费者对新品牌的认可。(美国屋顶案例)

“以精诚之心动人,以品质服务悦人”。在吉利看来,品质服务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2009年以来,吉利启动了服务终端形象改造工程,截止2011年11月底,吉利对全国近千家服务站导入全新的VI、SI,淘汰了200余家服务理念落后、执行力差的服务站,彻底改变了吉利汽车终端服务形象。

在备件的供应体系上,吉利在全国招商建设10个专业备件代理库,提高了备件供应的及时性,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此外,2011年吉利还提出了透明化服务方向。在全国服务站电子巡站系统,能实时监测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程师通过视频远程指导服务站维修人员遇到的难题,实现了吉利售后服务的透明化,有效的推进了吉利服务水平的提升。

随着吉利汽车从“价格导向”向“顾客价值导向”战略转型,售后服务品质明显提高,得到越来越多的车主认可。2009、2010年吉利连续荣获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中国最佳服务管理奖等称号。

任何一个企业战略转型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个,一个公司的资产要从4个亿发展到400亿,最关键的就是管控模式的转变,集团管什么,集团怎么管下属企业,下属企业管什么,如何衡量与跟踪下属企业;第二个,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总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模式。企业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企业战略目标如何落实,即如何利用管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战略目标。

吉利战略转型亮点:

其一,并购沃尔沃品牌。沃尔沃在全球豪华车品牌中居前四之位,近百年的历史中,还没有被一个初出市场的小汽车公司的掌控过,特别是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公司,吉利做到了。吉利此举,不仅让其品牌知名度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更为其品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了这两个高度,吉利的品牌提升就变得轻松多了,容易多了。因为,有了沃尔沃在其品牌后面站着,吉利的品牌无形之中也得到了提升。

其二,品牌策略的转变。此时的吉利己有了明确的品牌管理意识,即,不能再延用过去母子品牌背书的形式搞产品,那样的方式很累,且不易达到目标。此前的一系列产品品牌,都是

随做随丢,没有一个是可持续的,现在看来,发展初期的吉利,以多子多孙为福,但大多不长命,也不是成才的料。到了“影响力阶段”,吉利采用独立品牌模式;母品牌吉利更多的是公司品牌,似乎与产品品牌无关,新出台的品牌都与吉利划清界限,以全新的母品牌格式出现。如“英伦汽车”的格式,并在此格式下,发展更多的车型品牌。

汽车行业全方位竞争解析

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一、行业内竞争者 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後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竞争结构 竞争结构是指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状况。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由少数几家厂家垄断了改行业的市场,这几家的汽车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很大的比例,控制着汽车行业的供给。 1、全球汽车厂商格局 汽车厂商经过几年的合纵连横,全球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7+2”的格局。它们包括:通用+上汽,福特+马自达+长安,丰田+富士重工,大众+铃木,标致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唯一游离于联盟之外的就是本田和现代起亚。 2、国内厂商格局 首先,合资厂家多且规模较以往更大。从国内合资企业规模看,无论是投资额还是合资双方的企业规模都较以往庞大。先从投资额看,2002年的合资企业投资额多在几千万元左右,上亿元的只有3家。2003年合资企业投资额上亿元的企业有8家。从合资双方企业规模看,合资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力。 其次,合资合作的领域更加宽泛。国内合资企业的合作领域较以往更广泛,新增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保险公司及业的合作等。 (二)需求条件 1995年以后,我国汽车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而这一时期国内汽车需求并未增长导致汽车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减少。 2000年以后进口加快,是因为我国开始准备进人WTO,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的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使更多汽车产品涌人国内,成为持续增长的新起点。加人WIO 后,进口汽车与国内汽车的竞争更加激烈。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相比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汽车需求相对饱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经济快速。汽车需求增长迅速,并且该四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已经到达可与老牌四国匹敌的程度。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至15%的速度增长,超过成熟市场2%的年增长率。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扩张的市场,每个企业都可以增长,现有企业之前的竞争主要是抢占新型市场,为未来发展提前布局。 (三)成本结构 在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就越大。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90。固定资产使用率越高,周转的越快,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汽车行业一般不会大量增加产销量进而摊销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企业增加产销量一般是应付巨大的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产品差异和用户转变费用

吉利汽车高管

董事会成员 姓名职务任职日期出生年份性别安聪慧执行董事2011-12-30 1970 男 安聪慧先生,自二零零三年起一直出任本公司之控权股东浙江吉利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副总裁,并已自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二十九日起获委任为吉利控股总裁。安先生现时为本集团主要营运附 属公司即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及若干附属公司之董事,并自本集团 采纳多品牌战略后主管「帝豪」品牌线整体营运及本集团变速器、发 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的生产。安先生在汽车工业中拥有广泛的专业知 识和高级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汽车工程方面。彼于一九九六年毕业于 湖北经济管理大学,获取现代会计专科文凭后便加入吉利控股。由一 九九六年起至今,安先生曾于吉利控股担任工程总指挥及总经理等重 要职务。 魏梅执行董事2011-01-17 1969 女 魏梅女士(「魏女士」),自二零零九年六月起担任本公司控股股东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副总裁,专责吉利控股 之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于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七年期间,魏女士曾在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福田汽车」)担任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专注于福田汽车之人力资源管控及培训。此前,于一九九一年至二零 零二年期间,魏女士任职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 团,历任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及洗碗机事业部等 若干职位,参与了青岛海尔的发展、多元化及全球化之转变,期间负 责组织管理、运营考核、质量体系管理及人力资源事务,并曾主持海 尔洗碗机及其他小家电之运营管理工作。魏女士持有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硕士及该校理学学士学 位。 汪洋独立非执行董事2012-05-17 1975 男 汪洋先生,于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五日加入本集团为非执行董事。汪先 生现时为春华资本集团(一间投资行专注与中国相关的股权投资)之 合伙人。彼曾为高盛投资公司(「高盛」)直接投资部之董事总经理。 于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零年任职高盛期间,彼专注于中国私募资本投 资业务。期内,彼领导高盛在中国进行价值2.45亿美元之本公司可 换股债券投资交易。此前,于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六年期间,汪先生 任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任副总经 理,专注于中国公司之首次公开招股及重组事务。期内,汪先生曾为 不同行业之主要国有企业提供服务。加入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之前, 于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一年期间,汪先生曾任职中金公司私募股权 组。汪先生持有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管理学及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收购情况分析 1.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1)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提升为主的战略转型 吉利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方针:不打价格战,但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之前的成本 优势逐步转变为技以技术优势与用户覆盖率的服务定位。 由于吉利汽车属于国产民营汽车品牌,长期以来,在汽车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深深的“草根”印象,虽 然这已经给吉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 但是却极大程度的阻碍着吉利向中高端汽车市场渗透与 发展的步伐,品牌优势不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 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然而作为国际知名 品牌的沃尔沃汽车,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财产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谁 就将获得更多的关于生产、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 先进技术。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不但填补了自己缺乏定级豪华品牌的空缺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并且可以 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能够参与 国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同时,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 也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走出了自己转型的第一步。现在 再看吉利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骄

傲的成绩。 2)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于身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吉利汽车而言,要想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是一件分厂困难的事情。而国际并购,无疑是让吉利汽车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一条捷径。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中国吉利走向世界的桥梁,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无疑将为国内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3)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营销管理 沃尔沃的品牌营销理念一直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档生活”密不可分,在锁定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安全和环境的同时又会给客户带来低调稳重的体验。吉利汽车通过对沃尔沃品牌营销战略的学习,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及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吉利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密不可分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震惊整个行业的“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李书福个人的坚持、努力、决心以及对汽车的梦想成为了推动整个并购进程的重要支撑。 吉利02年起开始关注沃尔沃到08年底首次将花了

吉利成功史

吉利成功史 一、胆 北京,东三环,某个周五的黄昏,红光中的车海疑似凝冻。你焦急地握着方向盘,正欲摁下长笛,发现左侧的一辆轿车在几秒钟内,“变形”成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然后,绝尘而去。 也许很近的将来,你就能亲身体会到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情节。“这不是开玩笑。”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李书福向腾讯财经确认,吉利确实已向政府部门提议研发这种拥堵时可以变形的汽车,但目前仍属于概念阶段。媒体报道称,有吉利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高级车型是一种可以实现拆分变形的子母汽车。 将汽车拆分?在十多年前,李书福就判断,全球大型工业产品的制造必将进入模块化生产的阶段,“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的”,先组合成各种模块,一组装就可以成一辆汽车,而且可以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汽车。“汽车工业一定是像我所说的这个样。只是说我在十年之前讲这个话,很多人他不明白我在讲什么。” 十多年前,他敢于用如此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汽车工业的判断;十多年后,他坚持这样的判断——能组装,就能拆分。于是,便有了研发“变形金刚”汽车的想法——不是“玩笑”。 李书福是个“狂想家”,一个总被怀疑、甚至嘲讽,但总能让怀疑、嘲讽自己的人目瞪口呆的“狂想家”。 现任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曾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是在2002年那个因李的另一句“名言”而被人记住的论坛上,当听见李书福说出“十年内通用、福特将破产”的时候,他和所有嘉宾一起笑了起来。同样在那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宣称未来将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为了汽车界的“笑谈”。 2009年,在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的几个月后,童成为了李书福从“砍手自救”的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得力干将,并在最近承担起了实施新沃尔沃中国战略的责任。而当年那场论坛上和童一起发笑的,更多的人们,只能目瞪口呆。 二、略 在有了对大趋势的准确判断的前提下,李书福敢想,敢说,更重要的是,敢做。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做。

吉利案例分析图文稿

吉利案例分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吉利战略分析 1公司愿景及使命 1.1愿景 “让世界充满吉利!” 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期望吉利汽车和先进技术,享誉世界,走遍全球。 二是要将“大吉大利”这个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的人,为世界和平、进步、吉祥如意祈祷。 1.2使命 “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世界!” 安全是人类生命的根本保障,环保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诉求,节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在用户更加关注安全、环保、节能、的今天,能否制造充分保障生命、爱护环境的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业的共识。吉利以此为己任,为此而奋斗。 2战略目标 贯彻“不打价格战、不降价”整体策略,并将单纯的“数量战”升级成价值战、服务战和营销能力战,建设以“顾客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营销价值链,持续推进多品牌建设,快速提升品牌形象,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主品牌,实现全年销售41.2万辆的目标 3公司现行战略分析 3.1公司战略 2010年实现年销量41.2万两,相比2009年的30万两,增幅达37%以上,足以说明吉利采取了积极的发展型战略;与此同时,吉利将在2010年新推出多种车型,

在收购沃尔沃之后,更宣称要新增两至三个更大更豪华的车系,说明其选择产品多角化战略,进行品牌延伸,获取更大利益。吉利的战略由原先的立足国内、抢占低端市场逐渐转变为全球扩张,向中、高端市场延伸,收购沃尔沃正是它迈向中高端市场的第一步。 第一阶段(2007年6月—2009年): 吉利汽车将成为“有知名度”的品牌,转型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2010年—2012年): 吉利汽车将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转型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2013年—2015年): 吉利汽车将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战略布局 为实施国际化战略,集团已制定了十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将拥有以左、右舵兼顾,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习惯的较宽系列的9个平台40多款整车及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的汽、柴油发动机、手自动变速器;紧紧围绕安全、节能、环保开展领先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吉利将形成年产200万辆汽车的产销能力,在海外建成15个生产基地,实现三分之二外销的目标。 技术创新? 截至目前,吉利集团拥有各种专利416项,其中发明专利40多项,申请国外专利20多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数百项。吉利还承担了5项国家“863”项目,启动了未来5年中长期节能环保汽车开发规划,开发包括从轻度混合动力车到全混合动力车的5款混合动力轿车。此前,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出海尚三厢混合动力轿车和海域三厢M100甲醇代用燃料轿车。

吉利汽车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吉利汽车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汽车产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波及效果和带动作用,它可以创造较高的就业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产汽车企业整车研发能力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产品种类不断丰富,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吉利汽车2017年累计销量达124.71万辆,同比增长63%,成为当年国产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吉利集团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的战略目标。因此,本文对吉利汽车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运用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PEST分析、产业五力模型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集群分析和产业集中度分析,明确了吉利汽车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吉利汽车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总结;同时,从品牌与产品布局、人力资源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状况等方面分析吉利汽车的内部资源能力条件,并对吉利汽车具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总结。 在进行SWOT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吉利汽车集团的成长战 略:(1)SO战略:多品牌及产品多元化,充分发挥沃尔沃、领克、吉利三大品牌的协同效应并实现对乘用车市场的广域覆盖;市场渗透,在现有市场加大对博越、新帝豪等热销车型的营销推广,扩大市场份额;(2)WO战略:采取内部发展(新建)的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新建工厂,绕过贸易壁垒,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新能源战略,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3)ST战略:进行市场开发,在国内南方市场站稳后,辐射带动北方市场发展,并逐步实现市场全球化。(4)WT战略:采取外部发展(并购)的方式,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品牌及供应链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另外,本文还通过“战略钟”分析,提出了吉利汽车集团的竞争战略,即吉利三大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对应的成本领先战略、混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最后,本文还对吉利汽车集团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

浅析-宝马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目录 0引言 (1) 1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状况概述 (1) 2宝马中国市场营销失败原因分析 (2) 2.1定价的失误 (2) 2.2目标人群的定位失误 (2) 2.3品牌宣传的失误 (3) 3宝马中国市场营销策略改革后效果分析 (3) 3.1降价策略 (4) 3.2经销商网络的发展 (4) 3.3市场公关活动 (4) 3.4新产品推展 (4) 4宝马在中国市场营销方面依然存在的问题 (5) 4.1品牌的大众亲和度不够 (5) 4.2新卖点缺乏 (5) 5进一步完善营销策略的建议 (5) 5.1加大品牌行销力度 (5) 5.2完善整合广告营销 (5) 5.3强化诚信度打造 (6) 5.4艺术行销策略的开拓 (6) 6结语 (6)

浅析宝马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杨军 (2007届市场营销(经纪))学号0402021 摘要: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跌宕起伏的几年以后,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随着新品全球同步化,汽车价格的持续下调,消费观念与消费环境与欧美市场的接轨以及服务市场也逐步走向成熟,推动着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在这种平稳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汽车市场在技术上与产品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对于营销趋势的把握、对营销策略的运用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全球豪华车代表之一的宝马,面对中国市场又将如何应对。宝马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定价、目标人群以及定位一系列营销策略的失误,使得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显得举步维艰。在经历了失败之后,宝马公司通过降价、公关等各方面的调整,重新整合了营销策略,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打下了属于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关键词:汽车营销;失败原因;改善策略;效果分析 0引言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跌宕起伏的几年以后,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随着新品全球同步化,汽车价格的持续下调,消费观念与消费环境与欧美市场的接轨以及服务市场也逐步走向成熟,推动着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在这种平稳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汽车市场在技术上与产品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对于营销趋势的把握、对营销策略的运用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全球豪华车代表之一的宝马,面对中国市场又将如何应对…… 1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状况概述 中国的汽车市场在90年代末,已完成了消费主体的变革,在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持续走强,轿车市场显现出了繁荣的景象。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汽车集团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关税大幅度下调,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政策接连出台,使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和舆论更加有利于个人消费者,长期持币待购群体的不断集聚,再加上各大汽车巨头不断升级的产品性能和更加丰富的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需求呈现“里应外合”的爆发格局,更有汽车信贷推波助澜,使得市场在2002-2003年-出现短期集中的“井喷式”增长,这一阶段汽车销售增长率攀升至80%。而随着各大型跨国厂商的战略规划调整和实施,各大制造商在中国的布局逐渐完善,各系别主要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大幅变化。到了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从近乎疯狂的快速发展过后,一下走入了低迷,给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帝豪轿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帝豪轿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帝豪轿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由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环评报告的有关信息向公众公开,并征求公众意见。 一、建设项目概况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帝豪轿车(由吉利公司自主设计和研发,北仑基地生产能力为5万辆/年)于2009年8月投放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由于受原北仑基地土地资源制约,吉利控股集团决定利用杭州湾新区吉利远景公司厂房进行异地技改。 本技改项目总投资7.04亿元,单班年产帝豪轿车6万辆。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中“自动变速箱、重型汽车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具有自主产权(品牌)的先进、适用汽车、发动机制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 项目生产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 1、废气:主要为涂装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气,项目采用先进的旋杯喷涂工艺,集中输调漆系统,且大范围采用水性漆,从源头减少污染,喷漆室采用文丘里水旋去除漆雾,烘房的有机废气经直接燃烧后排放;烟尘净化系统处理焊烟。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外环境影响小。 2、废水:主要为涂装车间产生的脱脂、磷化、电泳、喷漆废水(液),项目将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经厂区内预处理后排入杭州湾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3、固废:冲压产生的废金属料出售,废油漆桶由生产厂家回收;漆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危险固废设专门容器包装,存放于危险废物堆场,防渗地坪,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对外环境影响小。 4、噪声: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的措施基础,设专门站房;对冲压机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压机安装排气消声装置,采用减震降噪基础,全封闭的自动化冲压线等措施,对外环境影响小。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2007-11-10 12:36 )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本田汽车公司计划未来获得中国10%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7万辆扩大到2006年下半年的53万辆(含出口5万辆)。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吉利控股集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吉利控股集团的发展历程,其次分别运用PEST模型,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对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从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三个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再运用SWOT模型对吉利汽车公司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吉利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吉利虽然面临着国内外汽车公司的激烈竞争,但由于其产品的定位准确,仍然发展迅速。最后通过上述分析,认为今后吉利可采取多品牌战略但重点产品突出,同时改善现有的渠道,抓住机会进行并购重组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吉利汽车公司;SWOT模型;发展战略 1.吉利控股集团的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我国最早的民营资本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始建于1986年,但直到1997年才进入轿车领域。然而吉利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集团资产总值超过1100亿元,连续两年进入世界500强,连续十一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九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是过年“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台州、宁波和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同时吉利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千家品牌4S店和近千个服务网点;在海外建有近200个销售服务网点;投资数千万元建立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截至2013年底,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超过300万辆。 同时集团为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储备人才,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国内外建立汽车的研发中心,如杭州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等,这对吉利的整车,发动机的研发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在国内投资建立了大量的汽车高等院校,如

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 指导教师:帅亮职称:副教授 姓名:黄小星学号: 13041067 班级: 1302班年级: 13级 专业:工商管理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中文摘要 从竞争战略来看,战略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战略与选择,这是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国产汽车如东风汽车公司,必须在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寻找扩大企业利润的机会,将市场现有的风险规避。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汽车行业市场,从现有的企业数量,各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汽车市场的集中度,各个企业生产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还有汽车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来体现。然后根据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东风汽车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最后一个部分主要是结合前两个环节的分析,为东风汽车公司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提升营销观念,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纵向一体化程度,进行企业间的合并重组,在此基础上争取政府实施良好的产业政策。希望通过对东风汽车公司的研究能为国产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东风汽车公司;战略选择;竞争;市场集中度

Abstract From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point of view,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to emphasize the strategy and choice, which is the futur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Domestic cars such as Dongfeng Motor Company, must be in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o find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corporate profits, the market to avoid the existing risks.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arket in China, from the existing number of enterprises, the share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market,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entry and exi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Barriers and other aspects to reflect.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factors, there are three, market concentratio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ntry and exit barriers,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Dongfeng Motor Company in which the market environment.The last par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rst two links, for the Dongfeng Motor Company made some suggestions, mainly to enhance the marketing concept,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on this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a good industrial policy.Hope that through the Dongfeng Motor Company research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uto companie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place. 【Key words】: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strategic choice;competition;market concentration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在浙江省的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2006年,通过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吉利汽车销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全年共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20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出口近15,000辆,同比增长11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同比增长41.88%以上;实现利税近1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全国轿车销量排名第九,1.5L以下轿车销量排名第二。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奋斗中,吉利汽车凭借其正确的市场战略选择和行业定位,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随着吉利沃尔沃的资产交割的顺利完成,也意味着这场至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分析 (一)、国际环境: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是在全球对外投资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自2004始,全球范围内对外投资的总额在不断增长,尤其到2007年,发展中国家以及地区的对外投资总额突破了历史记录,创下新高。20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所创伤,但是全年中我国的对外投资额度除金融业外仍在平稳上升。可见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并没有过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此外,我国汽车业销量于09年2月开始,已经超越了汽车也巨头美国,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而吉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鼓作气进行了并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研究考察沃尔沃8年之久,与福特开始接触谈判也近3年之后,于2010年3月28日宣布正式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吉利在打造民族轿车上的执着和艰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结的人都会肃然起敬。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研讨会”甚至用这样的热情洋溢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 剥下轿车的“贵族”外衣 1997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市长”、“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 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 李书福就是用这种貌似狂妄的语言,彻底刷新了人们对轿车的理解,颠覆了中国人对制造轿车的敬畏感。这种刷新和颠覆不亚于是中国轿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弥漫在轿车界的“没有20年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车”等悲观、猥琐的论调比比皆是,窒息着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的意志。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分公司_中标190924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分公 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4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1074910971G 工商注册号:330218000020890组织机构代码:074910971 法定代表人:冯擎峰成立日期:2013-07-3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营业期限:2013-07-31 至 / 营业范围:汽车整车的研究和开发、汽车零部件的研究和开发。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4 参与投标的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三、股东及出资信息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四、风险信息 4.1 经营异常()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2 股权出资()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3 动产抵押()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4 税务信息() 截止2019年9月24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品牌故事吉利汽车

品牌故事吉利汽车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和首批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八大系列发动机及八大系列手动与自动变速器。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III 排放标准,部分产品达到欧IV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集团已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自2001年起,累计销售各类吉利汽车80多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集团已在海外建有2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厂进行SKD/CKD组装生产和销售,实现海外销售近7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 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总院设在临海;目前,研究院已经具备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以推出4-5款全新车型和机型;自主开发的4G18CVVT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并获得2006年度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唯一的一等奖;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同时在BMBS爆胎安全控制技术、电子等平衡技术、新

汽车行业五力分析(整理版)

汽车行业竞争分析1、

行业内竞争者 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後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1) 竞争结构 竞争结构是指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状况。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由少数几家厂家垄断了改行业的市场,这几家的汽车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很大的比例,控制着汽车行业的供给。 1、 全球汽车厂商格局 汽车厂商经过几年的合纵连横,全球汽车产业已经形成 了“7+2”的格局。它们包括:通用+上汽,福特+马自达+长安,丰田+富士重工,大众+铃木,标致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唯一游离于联盟之外的就是本田和现代起亚。 2、 国内厂商格局 首先,合资厂家多且规模较以往更大。从国内合资企业规模看,无论是投资额还是合资双方的企业规模都较以往庞大。先从投资额看,2002年的合资企业投资额多在几千万元左右,上亿元的只有3家。2003年合资企业投资额上亿元的企业有8家。从合资双方企业规模看,合资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力。 其次,合资合作的领域更加宽泛。国内合资企业的合作领域较以往更广泛,新增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保险公司及业的合作等。 (2) 需求条件 1995年以后,我国汽车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而这一时期国内汽车需求并未增长导致汽车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减少。 2000年以后进口加快,是因为我国开始准备进人WTO,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的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使更多汽车产品涌人国内,成为持续增长的新起点。加人WIO后,进口汽车与国内汽车的竞争更加激烈。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相比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汽车需求相对饱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经济快速。汽车需求增长迅速,并且该四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已经到达可与老牌四国匹敌的程度。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至15%的速度增

吉利汽车公司简介

吉利汽车公司简介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9日22时31分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特别是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在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1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随着宁波、台州、上海等新建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集团的整车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30万辆,发动机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30万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有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共有109个4S汽车专卖店、489家品牌经销商、569家服务站;在海外建有的10余家销售服务网点经营吉利、美人豹、华普三大品牌系列轿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2004年吉利轿车在国内销售达到101611辆,市场占有率达到4.5%,在国内轿车市场排名由2003年的第十位跃居到第七位,在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1.4%;有近5000辆吉利轿车出口到28个国

家和地区,使中国的轿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稳定的质量、细微的服务、超值的性价比和体验式的营销使得吉利轿车赢得了国内外老百姓的喜爱,截至2004年年底吉利轿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270000辆,并以每月10000辆的速度递增。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近6000人,其中不乏从国内、外聘请的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和自己培养的大批优秀技术人才;目前集团已经拥有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和模具的设计、制造能力,先后成立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和吉利发动机研究所每年可推出2—3款全新车型和机型,被喻为“中国第一跑”的都市休闲跑车“美人豹”获得了“中国工业设计创新特别奖”,成为永久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中的中国自主设计开发的第一辆跑车;华普系列轿车被评为“性价出众产品”;吉利系列轿车被评为“消费者喜爱的自主汽车品牌”;自行研制的 MR479Q系列发动机处国内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成为国内第一款拥有自主产权的自动变速箱;吉利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国轿车界处领先地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生产的吉利、华普、美人豹等品牌的各系列轿车产品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顺利通过了3C认证。 2004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给国内汽车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低迷的汽车市场和各厂家迫于市场压力竞相降价抛售的短期行为,吉利集团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集中精力狠抓质量、苦练内功,通过流程再造、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面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