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合集下载

结合苯乙烯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研究

结合苯乙烯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研究
me t h o d , t h e u n i f o r mi t y wa s t e s t e d b y u s i n g v a r i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u n i f o m i r t y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b o u n d s t y r e n e ma t e r i a l s c a n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ma t e r i a l s . Ke y wo r d s : S t a n d a r d ma t e r i a l ; Un i f o r mi t y: S t a b i l i t y; Bo u n d s t y r e n e
标 准物 质 是一 种 已经确 定 了具有 一 个或 多个 足
l 实 验部 分
1 . 1 主要 原材 料及 仪器
够均匀 的特性值 的物质或材料 ,作为分析测量行业
中 的” 量具 ” ,在 校 准测 量仪 器 和装 置 、评 价测 量 分 析 方法 、测 量 物质 或材 料特 性值 和 考核 分析 人员 的 操 作技 术水 平 ,以及在 生产 过 程 中产 品的质 量控 制 等 领域 起着 不 可或 缺 的作用 。标准 物质 是 以特性 量 值 的稳 定性 、均匀 性 和准确 性 为 主要特 征 的 。均 匀 性 、稳 定性 研 究是 标 准物质 研 制过 程 的一个 重要 部
HUA N G S h i - y i n g , D A Mi n - f e n g , Z HA o b u — mb 1 . L I U J u n — b a o

硝基胍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硝基胍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2. 1 均匀性初检 采用方差分析法 ( F 均 匀性检验法 ) [ 7 ] 进行均 匀性统计检验。根据自由度 (ν1 , ν2 )及给定的显著 性水平 α, 可由 F 表查得临界 Fα (m, n )值 , 若按公 式计算得出的 F 值小于 Fα (m, n ) ,则认为组内与组 间无明显差异 ,样品均匀 。
质 、主体成分相对含量测试 ,每个样品分上 、中 、下 3
个部位测试 3次 ,评价不同批次间均匀性差别 ,均匀 性初检合格后再进行混批和包装 。 (2)均匀性检验及评价 按照标准物质制备均
匀性检验单元数抽取规则 ,取出 17瓶 ,分上 、中、下 3个部位供均匀性检验的单元 。抽取的检验单元在
收稿日期 : 2009 207211
周诚 ,等 :硝基胍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5
分析相对纯度 ,并进行均匀性检验 。
1. 5 均匀性检验 ( 1) 均 匀性 初 检 对 精 制 的 NQ 每 批 ( 500 克 /批 )随机抽 取 3 个样品 分别 进行 水分 、无机 杂
4
化学分析计量
2009 年 ,第 18卷 ,第 5期
硝基胍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其均匀性和稳定 性研究
周 诚 陈智群 黄新萍 周彦水 田宏远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西安 710065)
摘要 以工业品硝基胍为基体 ,经 热过滤 、重结晶 、低沸点溶剂煮洗 、真空 干燥 、平衡水分 等步骤 ,制备了硝基 胍 标准物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了主体成分含量 ,对制备的标准物质 进行了均 匀性初检 ,并采用 方差分析法 进 行均匀性 、稳定性评 价 。实验 结果 表明 ,硝基胍标准物质纯度为 99. 89% ,均匀性良好 ,稳定性 在 1年以上 ,已达到 标 准物质的技术指标要求 。

崩解时限测试标准物质的研制

崩解时限测试标准物质的研制

化学分析计 量
21 0 1年 , 2 第 0卷 , 4期 第
崩 解 时 限 测 试 标 准 物 质 的 研 制
艾 明 泽 肖 哲
(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 院, 阳 沈 10 0 ) 10 4
摘 要 以 乳 糖 、 粉 、 丙 甲基 纤 维 素 、 、 酯酸 镁 和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为 主 要 原 料 , 筛 选 、 量 称 取 混 合 、 粒 淀 羟 水 硬 经 按 制
选 、 量称 取混 合 、 粒 干燥 及 压 片 而 成 , 按 制 它是 模 拟
影响溶胀或崩解 。因此崩解时限是对药品性能评价
的重 要 指标 。通 过 对 制 药 、 检 行业 大 量 检 测 数 据 药 的统 计 发现 , 同种 药 品用 不 同崩解 仪检 验时 , 崩解 时 限的差 异较 大 , 且 所 用 的 崩 解 仪 的 物理 性 能指 标 并 ( 几何 尺 寸 、 间 、 如 时 温度 等 ) 的检 定 都符 合 《 解 时 崩 限检查 法 》 定 。究 其 原 因 在 于 目前 国 内 、 没 有 规 外 对 崩解 仪整 机进 行计 量性 能评 价 、 校准 的标 准物 质 , 导 致不 同部 门间崩 解 仪 的 量 值无 法 溯 源 , 少统 一 缺 评价 、 校准 崩解 仪 的计 量 标准 。美 国药 典 、 欧洲 药典 和 中国药典 中对 崩解 仪 相关 指标 的控 制 只是笼 统地 规 定 了一些 物理 指 标 的调 整 值 , 无 法对 计 量 性 能 但
可靠性 。
1 主 要 仪器设 备 与材 料

匝困 l ±塑垄 I
卜一
I — —
智能崩解试验仪 :T 2 Z 32型, 国 E WE A公 德 R K 司 ;B 6 Z S一 E型 , 天津 天大 天发 科技 有 限公 司 ;

CNAS—GL03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

CNAS—GL03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

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 Guidance on Evaluating the Homogeneity and Stability of Samples Used for Proficiency Testing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六月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1.前言比对样品的一致性对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至关重要。

在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时,组织方应确保能力验证中出现的不满意结果不归咎于样品之间或样品本身的变异性。

因此,对于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特性量,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和(或)稳定性检验。

对于制备批量样品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通常必须进行样品均匀性检验。

对于稳定性检验,则可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计划的要求来决定。

对于性质较不稳定的检测样品如生物制品,以及在校准能力验证计划中传递周期较长的测量物品,稳定性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均匀性检验或稳定性检验的结果,可根据有关统计量表明的显著性或样品的变化能否满足能力验证计划要求的不确定度进行判断。

本指南为这种判断和评价提供了指导。

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CNAS能力验证计划中的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也可为其他机构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提供参考。

3.参考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ISO/IEC指南43-1《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 15483.1)ISO 13528:2006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中所用的统计方法》ISO指南35 《标准物质定值——一般原则和统计原理》APLAC PT001 《校准实验室间的比对》APLAC PT002 《检测实验室间的比对》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4.均匀性检验4.1 均匀性检验的要求和方法4.1.1 对能力验证计划所制备的每一个样品编号。

CNAS-GL003_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CNAS-GL003_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CNAS—GL003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
评价方法
Guidance on Evaluating the Homogeneity and Stability of Samples Used for Proficiency Testing
目录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3)
1.前言 (3)
2.适用范围 (4)
3.参考文件 (4)
4.均匀性检验 (4)
5.稳定性检验 (7)
附录A 均匀性检验应用实例 (10)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1.前言
比对样品的一致性对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至关重要。

在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时,组织方应确保能力验证中出现的不满意结果不归咎于样品之间或样品本身的变异性。

因此,对于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特性量,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和(或)稳定性检验。

对于制备批量样品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通常必须进行样品均匀性检验。

对于稳定性检验,则可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计划的要求来决定。

对于性质较不稳定的检测样品如生物制品,以及在校准能力验证计划中传递周期较长的测量物品,稳定性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均匀性检验或稳定性检验的结果,可根据有关统计量表明的显著性或样品的变化能否满足能力验证计划要求的不确定度进行判断。

本指南为这种判断和评价提供了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CNAS 能力验证计划中的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也可为其他机构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提供参考。

3.参考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适用仅引用的版本;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定值计算的统计程序

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定值计算的统计程序

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定值计算的统计程序
许佩珍;王裕昌
【期刊名称】《分析试验室》
【年(卷),期】1992(11)2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的均匀性检验和定值计算的数据统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均匀性检验采用了常用的方差法和极差法;定值过程包括测定结果的离群值检验、数据分析正态性检验、各实验室(方法)平均值间的一致性检验和等精密度检验,最后根据是否等精密度分别进行定值计算。

给出了有关的BASIC程序框图,并结合氧化钇标准物质研制过程加以说明。

程序的运行环境为DUAL 83/80多用户微机,UNIX操作系统。

【总页数】5页(P64-68)
【关键词】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定值
【作者】许佩珍;王裕昌
【作者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4.322
【相关文献】
1.粳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均匀性检验和定值中的数理统计方法 [J], 乔丽娜;张玉琴;崔国华
2.GBW(E)120009玻璃球粒度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和定值 [J], 顾雪梅;李株
3.微量金标准物质定值均匀性检验 [J], 艾晓军;杨理勤;蒋小良;陈士清
4.标准物质均匀性统计检验的FORTRAN程序设计 [J], 孙秀玲
5.应用PC—1500A计算机统计检验—标准物质均匀性的程序设计 [J], 王逸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一、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统计检验标准物质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细分范围内其特性保持不变。

为了检验样品是否均匀,通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最小包装单元(可按随机数表所示方法抽样,采用精密度高的试验方法,对抽出的各样品在控制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从而使各样品间的差异完全由样品的不均匀性反映出来。

方差分析法是用来统计检验均匀性的最常用方法。

此法是通过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的比较来判断各组测量值之间有无系统性差异,如果二者的比小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则认为样品是均匀的。

为检验样品均匀性,设抽取了m 个样品,用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得m 组等精度测量数据如下:1. x 11,x 12,……11n x ,平均值1x2. x 21,x 22,……22n x ,平均值2x …………m , 1m x , 2m x ,mmn x ……,平均值m x设 1=mii xx m=∑1mi i N n ==∑则 组间差方和211()mi i i Q n x x ==-∑组内差方和2211()in m ij i i j Q x x ===-∑∑记 ν1=m -1(组间自由度)ν2=N -m (组内自由度)2111Q S ν=, 2222Q S ν=作统计量F; 2122S F S =由此可见,该统计量是自由度(ν1,ν2)的F 分布变量。

根据自由度(ν1,ν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 表查得临界的F α值。

若F <F α,则认为组内与组间无明显差异,样品是均匀的,若F ≥F α ,则怀疑各组间有系统差异,即样品之间存在差异,若记这个差异的标准偏差为S H ,则有22212221(1)()H mi i N m S S S N n =-=--∑若各n i 均相同均为n 时,则上式变成:222121()....................... (1)H S S S n=- 例:下表中列出某土壤中铬的均匀性测量数据单位:mg/kg由表中数据可得:21111037.154.5919Q S ν=== 2222330.58.2640Q S ν=== 212254.59 6.618.26S F S ===F α(ν1,ν2)=1.84F > F α 表明样品之间存在差异。

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数据处理_图文(精)

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数据处理_图文(精)

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数据处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王根荣・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准物质重新制备的管理是根据国家级标准物质技术的要求,对用于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工程技术特性等国家级标准物质的研制,标准物质的候选物、制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测量值、测量方法、统计处理、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贮存与包装等,可以参照如下技术规范执行。

1国家级标准物质如何选择候选物与制备 1.1候选物(1候选物的选择应满足适用性、代表性以及容易复制的原则。

(2候选物的基体应和使用的要求相一致或尽可能接近。

(3候选物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范围应适合该标准物质的用途。

(4系列化标准物质特性量的量值分布梯度应满足使用要求,以较少品种复盖预期的范围。

(5候选物应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在有效期间的需要。

1.2制备(1根据候选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程序、工艺,并防止污染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变化。

(2对待定特性量不易均匀的候选物,在制备过程中,除采取必要的均匀性措施外,还应进行均匀性初检工作。

(3候选物的待定特性量有不易稳定趋向时,在加工过程中注意研究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其稳定性,如辐照灭菌、添加稳定剂等, 选择合适的贮存环境。

(4当候选物制备量大,为便于保存可采取分级分装。

最小包装单元应以适当方式编号,并注明制备日期。

(5最小包装单元中标准物质的实际质量或体积与标称的质量或体积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2国家级标准物质如何进行均匀性检验 2.1不论制备过程中是否经过均匀性初检,凡成批制备并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标准物质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

对于分级分装的标准物质,凡由大包装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时,都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

2.2抽取单元数抽取单元数对样品总体要有足够的代表性。

抽取单元数取决于总体样品的单元数和对样品的均匀程度的了解。

当总体样品的单元数较多时,抽取单元也应相应增多。

当已知总体样品均匀性良好时, 抽取样品单元数可适当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一、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细分围其特性保持不变。

为了检验样品是否均匀,通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最小包装单元(可按随机数表所示方法抽样,采用精密度高的试验方法,对抽出的各样品在控制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从而使各样品间的差异完全由样品的不均匀性反映出来。

方差分析法是用来统计检验均匀性的最常用方法。

此法是通过组间方差和组方差的比较来判断各组测量值之间有无系统性差异,如果二者的比小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则认为样品是均匀的。

为检验样品均匀性,设抽取了m 个样品,用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得m 组等精度测量数据如下:
1. x 11,x 12,……11n x ,平均值1x
2. x 21,x 22,……22n x ,平均值2x …………
m , 1m x , 2m x ,m
mn x ……,平均值m x
设 1
=
m
i
i x
x m
=∑
1
m
i i N n ==∑
则 组间差方和
211()m
i i i Q n x x ==-∑
组差方和
2211
()i
n m ij i i j Q x x ===-∑∑
记 ν1=m -1(组间自由度)
ν2=N -m (组自由度)
21
11
Q S ν=
, 22
22
Q S ν=
作统计量F; 2
122
S F S =
由此可见,该统计量是自由度(ν1,ν2)的F 分布变量。

根据自由度(ν1,ν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 表查得临界的F α值。

若F <F α,则认为组与组间无明显差异,样品是均匀的,若F ≥F α ,则怀疑各组间有系统差异,即样品之间存在差异,若记这个差异的标准偏差为S H ,则有
222
122
2
1(1)()H m
i i N m S S S N n =-=
--∑
若各n i 均相同均为n 时,则上式变成:
2
22
121()....................... (1)H S S S n
=
- 例:下表中列出某土壤中铬的均匀性测量数据
单位:mg/kg
由表中数据可得:
21
11
1037.1
54.5919
Q S ν=
=
= 22
22
330.5
8.2640
Q S ν=
=
= 212254.59 6.618.26
S F S ===
F α(ν1,ν2)=1.84
F > F α 表明样品之间存在差异。

2
54.598.26
15.443
H S -=
= 3.93/H S mg kg =
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
2 2.87 /S mg kg =
==
经过均匀性检验,可能得出三种结果:
(1)均匀性好,即同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相比,物质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标准偏差可忽略不计(即S H <<S 2),这是最好的情况。

(2)不均匀性所带来的标准偏差远远大于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即S H >>S 2 ,且在总的不确定度中是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标准物质需要重新混匀或该物质的定值必须逐个样品进行。

(3)不均匀性所产生的标准偏差与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大小相近,这时作为总的不确定度必须把均匀性因素考虑进去。

本例不均匀性所产生的标准偏差需要合成到定值最终不确定度中。

如果用来作为均匀性测定的方法重复性不够好,甚至造成2212S S <,此时均匀性产生的标准偏差可按下式计算:
H S =
例:对猪肾组织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抽取20个安总瓿,在两天每天分析三次。

即m =20,n =6,方差分析的数据如下表:
2
1.76 1.63
0.02176
H S -=
= 0.147 IU/L H S ==
0.1470.22%67.78
H S x ==

2 1.28 IU/L S ==
2 1.28 1.9%67.78
S x == 此变异系数相对来说比较大,故按(2)式有:
0.196 IU/L H S =
= 0.1960.29%67.78
H S x == 用0.29%作为瓶间均匀性产生的相对变化的上限更好。

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包括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是指在规定贮存条件下标准物质特性的稳定性。

短期稳定性是指在运输条件下标准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于某些临床、生物和环境标准物质,由于运输条件很难保持贮存条件,且这些物质可能由于温度的变化,例如上至70℃,下至-50℃,样品的特性值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失效。

因此进行2周左右的稳定性考察是必要的,一般短期稳定性研究进行3~4周已足够。

长期稳定性的研究是在不同的时间(例如以月为单位)积累特性值的测量数据。

下表给出土壤中铬的稳定性测量数据。

将表中数据,以x 代表时间,以y 代表标准物质的特性值(铬的含量),拟合成一条直线,则有斜率b 1
1
12
1
()()
4.74
0.006583720
()n
i
i i n i
i X
X Y Y b X
X ==--=
=
=-∑∑ 式中:Y =99.7125 X =18 截距由下式计算:
0199.7125(0.00658318)99.594b Y b X =-=-⨯=
直线的标准偏差可由下式计算:
2
0121()15.947
7.9732
2
n
i i i Y b b x s
n =--=
=
=
-∑ 取其平方根s =2.8237 mg/kg ,斜率的不确定度用下式计算:
1()0.105233s b =
== 自由度为n -2和p =0.95(95%置信水平)的学生分布t —因子等于4.30。

由于
10.95,21||()n b t s b -<⋅
故斜率是不显著的。

因而未观测到不稳定性。

有效期t=3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贡献即成为:
0.10523336 3.78 mg/kg t b s s t =⋅=⨯=
可以根据s t 的大小通过有效期来进行调整。

三、标准物质的定值示例
按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式,JJG1006-94已经将不同方式定值数据的统计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下面就ISO 指南35中多个方法和多个实验室联合定值方式举例如下:
由多个实验室采用重量法、容量法和量热法以及分光光度法在37℃下测量标准物质中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测量数据见下表。

指南3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
21
11
388.64
35.3311
Q S ν=
=
= 22
22
76.45
1.2760
Q S ν=
=
= 2
2
22135.33 1.27 6
5.68L
S S S n
-=
-==
114.12 IU/L x =
()C U x =其中:P ——实验室个数,P =12
n ——每一个实验测量次数 n =6 S r =S 2
代入上述数值有:
()0.70 IU/L c u x =
== 按照JJG1006-94标准物质技术规,将12组数据视为等精度数据,则12个平均值构成一组新的数据,故
()0.70 IU/L c u x =
=
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采用加权平均统计处理的例子:
由16个实验室用不同方法对土壤中铬进行测定,测定数据见下表: 表中x i 为每个实验室测定的平均值。

u i 为该实验室所采用方法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

假定各实验室之间方法为不等精度 则有权2
1i i u ω'= 记1
i i p
i i ωωω='
=
'
∑,其中P =16
按照加权平均值则有
1
1
1
121.9 mg/kg p
i i
p
i i i p
i i i x
x x ωωω==='⋅=
=⋅='
∑∑∑
加权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2
1
1
2
1
()1()1
() 1
2.3 mg/kg
p
i
i i c p i
i p
i
i i x
x u x P x
x P ωωω==='-=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